第280章屹县商瞎子(3)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80章屹县商瞎子(3)
他收好两个小银匣,又给自己倒了碗热茶汤,却没有喝,只是捧在手里取暖。
外面大间里大概又进来了几个什么人,乱哄哄的一阵招呼问候声,他也没去理会倾听,就耷拉着眼眉盘膝坐在炕边想心事。
萧坚复出了,这不出乎他的意料。草原大败并不是单纯的军事失败,也不是萧坚一个人的责任,所以这位思想保守的老将军早晚还是会东山再起的。可是,就算朝廷有顾虑有想法,也不该让萧坚一复出就马上给予高度信任。要知道,就算不以成败论英雄,可当初萧坚毕竟是燕山行营的大总管,北征脎羽,几万人死在草原上,如此惨败却只落个赋闲一年,连处分都算不上,这就实在是轻率得近乎儿戏了!朝廷真要这样做的话,又该怎么去和那些北方四卫镇人事大调整中牵扯到的将校解释,而即将被裁撤合并的澧源诸军,他们的心里又会怎么想?
他敏感地意识到,萧坚的复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和朝堂上的大气候是分不开的;更确切地说,这和朝堂里关于南北两边谁主谁次的战略方向之争是有关联的;而从嘉州行营的设立以及酝酿中的行营大总管人选,答案就更是呼之欲出:萧坚和右相张朴之间,必然是达成了某种的默契和妥协。他能想象得到这是什么样的默契,不外乎是萧坚用行动来支持张朴主张的“先南后北”方略,而张朴则放弃对莫干大败的清算,这样,萧坚得到一个洗刷耻辱的机会,而张朴则可以依靠萧坚在军事上取得的胜利,来达到自己统一朝堂上各种声音领袖群伦的目的。
对萧坚和张朴来说,在这桩政治交易中双方各取所需,结果是皆大欢喜;这一点毫无疑问!可对他来说,结果却是恰恰相反,要是“先南后北”真正成为了朝廷的主张,那么他和张绍熬尽脑汁设计出来的草原方案,就很有可能成为这桩交易中的那个不幸的牺牲品……
不!成为牺牲品已经不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了,它必然会成为现实!而且他现在就敢断定,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说不定就在今天……
他苦恼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再过一两个时辰他就要奉召陛见,届时和自己素未谋面的两位宰相多半也会一同作陪,要是东元帝在陛见时征询自己对南北之争的看法,自己是该坚持己见强调北方的重要性呢,还是该随声附和张朴“先南后北”的主张?
附和张朴的好处显而易见。只要今天给张朴留下一个好印象,别说他进京要办的那些杂七杂八的麻缠事会变得轻而易举,就是他想做个单纯的领兵将军的棘手事情,也会迎刃而解。至于他要是反对张朴的话,后果就不必说了,那时候就算张朴有宰相胸襟,那些想巴结右相的官员也会给自己吃点苦头的,至于调职的事情,更是想都不要想。
但是他不想说违心的逢迎话,尤其是这些话并不只是关涉到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就更不能说了。在他看来,不管是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根本就都是不能成立的伪命题。对当前的大赵而言,最危险的敌人在北方,也只能是在北方。只要突竭茨还统治着草原,只要他们的战马还在边境线上游荡,只要他们的弯刀还没有被折断,大赵就绝不可能得到喘息和安宁!至于南诏和吐蕃,他们也能算是强敌?在他眼里,这两个不知死活地挑衅大赵的小国就连疥癣之忧也算不上。只要大赵能彻底解决北方问题,回过头有的是时间和办法收拾他们!
先南后北?他忍不住在心底里迸出一声冷笑。张朴实在是太看得起这两个蠢蠢欲动的西南番邦了!
当然他也知道,右相张朴未必就不明白这些道理。张朴这样做也有张朴的难处,这一点他也能理解。张朴既要和前任的做法有区别,又要维护朝廷的威严和体面,还要借协调朝堂内的不同意见的机会而做人事上的变动,除了“先南后北”之外,再不会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要南边的战事顺利,就能证明前任的做法是错的,只要南征能取得胜利,在草原上丢了颜面的朝廷就能找回尊严,而张朴也就赢得了时间和机会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张朴到底想做什么,具体又会怎么样做,商成心里连丝毫的眉目都没有。他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南方方略中“后北”,而打南诏和吐蕃,为的就是“后北”,就是和突竭茨一较高低。张朴和前任的分歧,实际上也就在这里,一个是草率地行动,另外一个是谋定而后动,两者之间的区别高下立刻就能分辨出来。
商成支持的是谨慎,反对的是轻率。但是他并不支持张朴。既然北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先南”一说就纯粹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更何况“先南后北”说着容易,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西南数州的当地驻军连自保都困难,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用在南征上?假如从其他地方调兵,那别处就难免空虚,万一有点风吹草动,朝廷如何应对?而且西南的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又差强人意,要是抽调北方强兵健卒,旁的不提,单单一个水土不服就会造成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还有就是南征的前期准备,这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办得到的。看看燕山就知道了,这个时代打仗是一件多么庞大的系统工程——直到现在,为征讨突竭茨而从内地输送的物资、粮饷、器械依然是络绎不绝,而卫牧陆寄已经在考虑设立第四座大营库了……
他最后拿定的主意是对东元皇帝以及两位宰相实话实说。假如可能的话,他还会据理力争,争取让朝廷打消“先南后北”的念头。至于右相张朴会不会因此而对自己“另眼相看”,他并不怎么在意。就算张朴是把持朝政的右相,想收拾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一他毕竟不是文官而是武将,对付文官的那一套办法,对他来说作用不大;而且他是燕山假督,细说起来,和张朴这位右相也只差平级,又没犯过什么大过错,张朴想拾掇他,三省六部也不可能答应。
现在的问题是他并不知道南北之争已经议到什么地步了。要是朝廷已经作出决定,再想翻过来就绝无可能。
他只能把事情朝好的一方面想,希望这事还没争出结果。
他还不知道,就是现在,正在兵部衙门等着会议的陈璞刚刚才听说一条与他有关的消息:萧坚在答应出任拟议中的嘉州行营大总管的同时,也向朝廷和兵部举荐了他,并且提议由他担任嘉州行营副总管,全面负责镇压僚人叛乱和征讨南诏国的军事行动……
第280章屹县商瞎子(3)
他收好两个小银匣,又给自己倒了碗热茶汤,却没有喝,只是捧在手里取暖。
外面大间里大概又进来了几个什么人,乱哄哄的一阵招呼问候声,他也没去理会倾听,就耷拉着眼眉盘膝坐在炕边想心事。
萧坚复出了,这不出乎他的意料。草原大败并不是单纯的军事失败,也不是萧坚一个人的责任,所以这位思想保守的老将军早晚还是会东山再起的。可是,就算朝廷有顾虑有想法,也不该让萧坚一复出就马上给予高度信任。要知道,就算不以成败论英雄,可当初萧坚毕竟是燕山行营的大总管,北征脎羽,几万人死在草原上,如此惨败却只落个赋闲一年,连处分都算不上,这就实在是轻率得近乎儿戏了!朝廷真要这样做的话,又该怎么去和那些北方四卫镇人事大调整中牵扯到的将校解释,而即将被裁撤合并的澧源诸军,他们的心里又会怎么想?
他敏感地意识到,萧坚的复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和朝堂上的大气候是分不开的;更确切地说,这和朝堂里关于南北两边谁主谁次的战略方向之争是有关联的;而从嘉州行营的设立以及酝酿中的行营大总管人选,答案就更是呼之欲出:萧坚和右相张朴之间,必然是达成了某种的默契和妥协。他能想象得到这是什么样的默契,不外乎是萧坚用行动来支持张朴主张的“先南后北”方略,而张朴则放弃对莫干大败的清算,这样,萧坚得到一个洗刷耻辱的机会,而张朴则可以依靠萧坚在军事上取得的胜利,来达到自己统一朝堂上各种声音领袖群伦的目的。
对萧坚和张朴来说,在这桩政治交易中双方各取所需,结果是皆大欢喜;这一点毫无疑问!可对他来说,结果却是恰恰相反,要是“先南后北”真正成为了朝廷的主张,那么他和张绍熬尽脑汁设计出来的草原方案,就很有可能成为这桩交易中的那个不幸的牺牲品……
不!成为牺牲品已经不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了,它必然会成为现实!而且他现在就敢断定,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说不定就在今天……
他苦恼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再过一两个时辰他就要奉召陛见,届时和自己素未谋面的两位宰相多半也会一同作陪,要是东元帝在陛见时征询自己对南北之争的看法,自己是该坚持己见强调北方的重要性呢,还是该随声附和张朴“先南后北”的主张?
附和张朴的好处显而易见。只要今天给张朴留下一个好印象,别说他进京要办的那些杂七杂八的麻缠事会变得轻而易举,就是他想做个单纯的领兵将军的棘手事情,也会迎刃而解。至于他要是反对张朴的话,后果就不必说了,那时候就算张朴有宰相胸襟,那些想巴结右相的官员也会给自己吃点苦头的,至于调职的事情,更是想都不要想。
但是他不想说违心的逢迎话,尤其是这些话并不只是关涉到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就更不能说了。在他看来,不管是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根本就都是不能成立的伪命题。对当前的大赵而言,最危险的敌人在北方,也只能是在北方。只要突竭茨还统治着草原,只要他们的战马还在边境线上游荡,只要他们的弯刀还没有被折断,大赵就绝不可能得到喘息和安宁!至于南诏和吐蕃,他们也能算是强敌?在他眼里,这两个不知死活地挑衅大赵的小国就连疥癣之忧也算不上。只要大赵能彻底解决北方问题,回过头有的是时间和办法收拾他们!
先南后北?他忍不住在心底里迸出一声冷笑。张朴实在是太看得起这两个蠢蠢欲动的西南番邦了!
当然他也知道,右相张朴未必就不明白这些道理。张朴这样做也有张朴的难处,这一点他也能理解。张朴既要和前任的做法有区别,又要维护朝廷的威严和体面,还要借协调朝堂内的不同意见的机会而做人事上的变动,除了“先南后北”之外,再不会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要南边的战事顺利,就能证明前任的做法是错的,只要南征能取得胜利,在草原上丢了颜面的朝廷就能找回尊严,而张朴也就赢得了时间和机会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张朴到底想做什么,具体又会怎么样做,商成心里连丝毫的眉目都没有。他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南方方略中“后北”,而打南诏和吐蕃,为的就是“后北”,就是和突竭茨一较高低。张朴和前任的分歧,实际上也就在这里,一个是草率地行动,另外一个是谋定而后动,两者之间的区别高下立刻就能分辨出来。
商成支持的是谨慎,反对的是轻率。但是他并不支持张朴。既然北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先南”一说就纯粹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更何况“先南后北”说着容易,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西南数州的当地驻军连自保都困难,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用在南征上?假如从其他地方调兵,那别处就难免空虚,万一有点风吹草动,朝廷如何应对?而且西南的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又差强人意,要是抽调北方强兵健卒,旁的不提,单单一个水土不服就会造成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还有就是南征的前期准备,这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办得到的。看看燕山就知道了,这个时代打仗是一件多么庞大的系统工程——直到现在,为征讨突竭茨而从内地输送的物资、粮饷、器械依然是络绎不绝,而卫牧陆寄已经在考虑设立第四座大营库了……
他最后拿定的主意是对东元皇帝以及两位宰相实话实说。假如可能的话,他还会据理力争,争取让朝廷打消“先南后北”的念头。至于右相张朴会不会因此而对自己“另眼相看”,他并不怎么在意。就算张朴是把持朝政的右相,想收拾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一他毕竟不是文官而是武将,对付文官的那一套办法,对他来说作用不大;而且他是燕山假督,细说起来,和张朴这位右相也只差平级,又没犯过什么大过错,张朴想拾掇他,三省六部也不可能答应。
现在的问题是他并不知道南北之争已经议到什么地步了。要是朝廷已经作出决定,再想翻过来就绝无可能。
他只能把事情朝好的一方面想,希望这事还没争出结果。
他还不知道,就是现在,正在兵部衙门等着会议的陈璞刚刚才听说一条与他有关的消息:萧坚在答应出任拟议中的嘉州行营大总管的同时,也向朝廷和兵部举荐了他,并且提议由他担任嘉州行营副总管,全面负责镇压僚人叛乱和征讨南诏国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