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丹器侠仙传 > 第五章 张非的医侠之道(修定版)

第五章 张非的医侠之道(修定版)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说到人心叵测,前世几十年的往事,一幕幕的在张非心中纷至迭来:

    那一年,张非的前世是一名叫做黄裳的大宋官员,奉皇命随制置使童贯大人剿灭明教妖邪;在他与明教教主方腊大战数百回合之后,不意得罪了童贯,被其手下走狗都虞候纠集起的一群江湖高手打成重伤;身为文官的他有文人气节,也不愿再与童贯等人同流合污,遂借机躲避起来。却不想,童贯等人竟然赶尽杀绝,将他的亲人以通敌罪名、尽诛九族。

    四十年后,重新出世的他,本想杀尽仇敌、以结恩怨;却未想到,所有仇敌尽皆去世,唯有一家复姓慕容的还有当年的一名丫鬟存活着。

    他知道自己已经不能报仇了,却未想到那丫鬟竟然十分歹毒,用一种引瘟之药暗算于他;愤怒至极的他在拿走慕容家所有家传武学后,将慕容一族直接焚烧灭种。

    几年后,瘟病缠身的他留下了一套《九阴真经》后,就去了少林寺,直至病发圆寂。

    有道是:

    江湖道义缘何灭,归根结底心生邪;

    世间人心多叵测,持正秉善做人杰。

    张非对于张啸天的特别叮嘱,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他认为这是对的,毕竟张啸天是一位行走江湖多年的人,对人心的把握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来药王山拜师的路上,张非见识了偷盗扒窃、拦路抢劫、明夺暗抢、诡言欺骗等众多的不平之事和人心险恶,也见识了“绝壁飞猿”的侠义心肠和仁义之举。

    若非有“绝壁飞猿”张啸天的江湖经验和察言观色,张非定然惹出不少的麻烦。

    例如,在朝云客栈那一幕,张啸天虽然没有跟张非说什么,但是后来在路上将前后事情一贯穿,一一分析,并讲给了张非:

    首先,客栈外的白衣女子自称漮国人氏,既然从如此远的地方来大秦,自身又有着绝世容颜的羞花之貌,如果不是大有来历,必然是有着惊人的绝技可以防身;结合店掌柜贪图银子的眼神和之后的惊惧神色,多半是见过女子的背后势力或惊人技艺,所以才能忍住贪婪而不敢多说一言。

    其次,青年文士虽然口说无意于她,实则是花花心肠的惯用说辞,而这种人,多半是表里不一的虚伪、狡诈之徒。青年文士看似漫不经心的打听,有可能已猜到了那名女子的身份,只是不知何故,却是要借店掌柜之口说道出来。

    最后,白衣女子和青年文士都是武功在身的人,而这种人对于周遭气机的感触非常灵敏;张啸天和张非也是有武功之人,所以,明显感应到女子对那股邪风的娇斥和对众人神色的厌恶,这种厌恶进而就是临阵爆发的前奏。

    这些虽然都是张啸天猜测与分析,但是张非却找不到任何说得过去的理由来反驳与推翻,因为,只有像张啸天这样的解释才是最符合当时情况的。

    一路之上,张非见过的事情也是很多了,故而随后也在庆幸自己没有因好奇而惹麻烦。

    怕惹麻烦,不是行侠仗义;不怕惹麻烦,更不是行侠仗义。

    关于行侠仗义的理解,张非借机问了张啸天。

    “四叔,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悬壶济世和行侠仗义,但是我现在只大概明白了悬壶济世,而对行侠仗义却是一点都不了解,您能给我说说吗?”张非问道。

    “非儿,所谓行侠仗义,也就是侠义,这是行走江湖人的一种说法;古语有云,‘夫侠者,盖非常人也。虽然以诺许人,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难兼之矣’,这说的就是侠义之道;但是,你若想行侠仗义,就一定得记得侠义不可分之道理。”张啸天细心解释道。

    紧接着,张啸天又说:“世间万物有大小,而侠义之道也有大小之分。所谓小侠小义,指的是行侠仗义时,能做到一诺千金,劫富济贫时,能做到表里如一;而大侠大义,则指的是精忠报国时,能坚持不离不弃,护佑国家时,能坚持为国为民。简单地说,侠义之小道,须得表里如一;而侠义之大道,一定要为国为民。”

    “四叔,您说的我都记下了!那么,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和锄强扶弱见义勇为应该都是小侠义的一种吧?”张非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是的,这些都是小侠义。不过行侠仗义时,一名真正的侠义之士,一定是智勇双全的人,因为他不会在没分清事情的是非黑白之前而仓促行事,所以,你要行侠仗义,一定要做到能分清事情的是非黑白。”张啸天再次说道。

    “那么如何分清事情的是非黑白呢?”张非问道。

    “所谓分清是非黑白,一是要靠礼法、二是要用眼光、三是得看情形,尽量做到先看再行。”张啸天说道。

    “那四叔,如果有不平之事发生时,还未了解是非黑白,是否需要行侠仗义?”张非提出自己的疑问。

    “非儿,你能想到这点已经让我很吃惊了。你要记得以下三句话:‘对当做未做之事,一定要做;对当救未救之人,必须要救;对当行未行之举,切实执行。’如果你能坚持这样做,我想你的侠义之道多半是不会走错路的。”张啸天一脸严肃的说道。

    “四叔,您说的我都记下了。”张非认真说道。

    张非立志要做一名悬壶济世和行侠仗义的人,那必然是悬壶济世和行侠仗义并重。

    张非给自己定义的侠义之道,是一种“妙手仁心”的医者侠义之道。

    所谓妙手仁心,就是既要“善用百花草,医治千般病,”又要“重药不重量,视人为己身”;只有这样才能选最好的药、用最少的量,将患者视为自己,医治千般疾病。

    张非是一位好学少年,这些年除了书文之外,还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其中对医道的理解,张非已经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故而才说出妙手仁心的话语。

    因为张非觉得,书上那些鼓吹多用药、用名药的医者,与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强盗劫匪一般无二;现实生活中的强盗杀人,与医者惯于多用药一样,也是杀人;现实生活中的劫匪为财,与医者贪图用名药一样,也是为财,两个根本就是同一种道理的不同表现形式,而这些最为张非所不耻。

    都说医者父母心,如果医者都像这些“杀人‘名医’”或“劫匪‘名医’”一样,又何谈悬壶济世?也许这些人本就是抱着行医为己、私利至上的打算欺世盗名罢了。

    张非要做的是悬壶济世,要行的是妙手仁心,所以张啸天说的侠义之道与张非自己理解的行侠仗义已经深深融进了张非的内心。

    融会贯通的医侠之道,在张非看来:

    医者侠义之道,在明医、在懂理、在行侠、在仗义,在悬壶济世、在扶助贫弱、在妙手仁心、在侠义之行。明医,才能懂理;行侠,需要仗义。故明医懂理,方能悬壶济世而施妙手仁心,行侠仗义,方为仁义心肠而有侠义之行。

    是以,行医即行侠,行侠即义举,义举出本心,本心出本意。

    是故,医侠之道,不分利弊,不忌喜恶,不弃同心,同德即同心,同心能同志,医侠所至,悬壶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