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茶丝之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55章茶丝之议
第155章茶丝之议
几个人先后来到,大家在一起合计起来,大家先是对茶叶一事先进行了分析:
晚清时期也就是19世纪下半期,是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繁荣期,当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而徽州地区则是最大的茶叶供应地。徽州茶叶素负盛名,以款县的绿茶著称,祁门以红茶得名,至于产量,则首推款县,年出口量在千吨以上。徽州外销绿茶始于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由于受茶叶出口贸易增长的刺激,交通方便的屯溪,迅速成了徽州各县绿茶拼配、集散基地。
有一首竹枝词说道:“新安土物尽堪夸,摘了春茶又子茶,最是屯溪商贾集,年年算得小繁华”。安徽茶庄因销路不同,分为本庄和洋庄两类,本庄茶客俗称“山东客”,盖北方茶商大多系山东人,每到立夏后纷纷来徽,携带现款办货。所办茶叶都用竹篓装置交由渔梁,过载行(即船行)由水道运至杭州,再运往北方目的地交(货。
洋庄客多本地商人,设有茶号,用木箱装运,每箱净茶40斤左右,以渔梁、深渡为茶号集合地,茶叶装箱由水道从九江至上海,或由水道运至杭州,再经上海转运海外。“其运至上海之茶,皆归茶栈,发小样于买茶各洋行,由茶师看定,再由通事与茶商定盘,然后发大样,评判、发大帮、过磅,然后行销俄国占多数,英、美次之”。外销茶类分熙春、眉茶二大类,熙春专销俄国,眉茶有珍眉、蕊眉、凤眉、针眉等数种。以粗细不同而分。
这就是茶叶的大体情况了,而丝商一行则主要是在浙江湖州的南浔镇:
这个诞生于古镇南浔的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如果说茶叶、瓷器和丝绸,让西方世界的人们近距离地认识了中国,那么以经营丝绸而富甲江南的湖州市南浔镇,却让人们见识了一个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巨富集聚之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就是当时人们一句用来形容这个因蚕丝业,而发家的富豪阶层的民间谚语
“一般认为“象”是指拥有财产一百万两白银以上的豪富;五十万到一百万两的巨富被称为“牛”;三十万到五十万两的大富被称为“狗”。其中“四象”说的是刘、张、庞、顾四家。【叶*子】【悠*悠】据说光是刘家一家的财产就达二千万两白银。而“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加起来的财产总额,应该在六千万到八千万两白银。
南浔丝商兴起之时,正是中国的清朝末年。此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只有在七千万两白银左右,可见这些丝商是多么的富有了。
听下面这几位如此一说,这还真让李振华有些晕了,这些人如此有钱,还直应该搞一次平分了,要是把这些人的资产分给那些穷苦人家这要养活多少人啊。看来自己还真的要在这一行业去下手了。
几个人在一起商议之后,决定今年就要介入这两行之中了,那就先让盛宣怀到湖州的南浔去一下,先和那些富商们了解一下关于丝的行情,然后想办法进入这一行业,朱保三则是到安徽的新安一带,去了解茶叶的情况。
李振华和他们说的主要一点就是,你们下去自己搞,一切由你们自己作主,我就不再介入了,有什么困难,你们再和我打招呼。
李振华本身也没什么其它的事情,他决定也和盛宣怀一起到浙江湖州的南浔去一下,这一次就由王欣陪同他们去了,由上海到南浔要是开汽车去那可就麻烦了,走上几里或者是十几里那你就得又去找桥了,到处都是河网密布,根本就没有什么路可走的,最好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坐船去。
正好沈保祥对那一带的地形比较熟悉,那就让他带上几个人一起去了,正好上海总公司刚刚给上海道生产了一条小快艇,他们是用来巡逻黄浦江用的,那就先自己先用一下了,要是用人力摇着去那就得两三天的时间,要是有了小火轮那可就快多了。
从上海到南浔的直线距离也就是二百大几十里路,要是走水路那就不止三百里了,不过那条小快艇的速度不慢也就是每小时三十多里的样子,就是这样一来算来,也要走上一天的。
不过那条小快艇的设计不错,虽然说是准备用于巡江用的,但是要是用于长途远航,那就需要把几间舱屋修改一下,专门用于乘客出远门的卧室,那可就好多了,于是船厂又重新安置了一下,弄出了几间卧室,他们还特地给李振华和王欣设计了一张大床,他们这一重新设计不要紧,没想到又让上海总公司又大地收入了一笔。
李振华一听说他们要重新改装,干脆就和他们说,干脆你们就搞成一条游艇吧,那里富豪比较多,而且他们的出行主要还是依靠水路,那我们的游艇可能就要有一个很好的销路了。
高强一听马上行动起来,先是召集那些技术工人在一起商议一下,大家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大家又跑到黄浦江上去看了一眼外国的游艇,马上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又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一艘现代版的游艇出现了。
不过李振华看了以后觉得就有些不伦不类了,原来那上面居然还有两门三七炮在上面,这是那些警卫从头要求的,首长要出门,他还不愿意带过多的警卫人员,他们只好是在上面又了两门速射炮。
看到他们是一片好心,李振华就没有让他们拆除了,整个的快艇是灰白色的,下面一层底舱,上面一层玻璃窗户,在水线以上,上面是一层卧舱,一排窗户,可以很好地对外面进行观察,最上面一层不是用于住人的,但是在那上面的四周搞了一圈的栏杆,上面搞了一层防雨层,当中放了一些椅子,既可以观赏风景,又可以在上面用餐,既然是游艇,那就要让上面的那些客人们白天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那就不能雨淋,同样也不能日晒,再说了那些富翁们出来都是穿的干干净净的,那些灰尘落在身上也不好,这样有了一个顶棚,那也干净一些了不是。另外什么卫生间、厨房等设施一应俱有。
晚清崛起第155章茶丝之议(正文)
第155章茶丝之议
第155章茶丝之议
几个人先后来到,大家在一起合计起来,大家先是对茶叶一事先进行了分析:
晚清时期也就是19世纪下半期,是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繁荣期,当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而徽州地区则是最大的茶叶供应地。徽州茶叶素负盛名,以款县的绿茶著称,祁门以红茶得名,至于产量,则首推款县,年出口量在千吨以上。徽州外销绿茶始于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由于受茶叶出口贸易增长的刺激,交通方便的屯溪,迅速成了徽州各县绿茶拼配、集散基地。
有一首竹枝词说道:“新安土物尽堪夸,摘了春茶又子茶,最是屯溪商贾集,年年算得小繁华”。安徽茶庄因销路不同,分为本庄和洋庄两类,本庄茶客俗称“山东客”,盖北方茶商大多系山东人,每到立夏后纷纷来徽,携带现款办货。所办茶叶都用竹篓装置交由渔梁,过载行(即船行)由水道运至杭州,再运往北方目的地交(货。
洋庄客多本地商人,设有茶号,用木箱装运,每箱净茶40斤左右,以渔梁、深渡为茶号集合地,茶叶装箱由水道从九江至上海,或由水道运至杭州,再经上海转运海外。“其运至上海之茶,皆归茶栈,发小样于买茶各洋行,由茶师看定,再由通事与茶商定盘,然后发大样,评判、发大帮、过磅,然后行销俄国占多数,英、美次之”。外销茶类分熙春、眉茶二大类,熙春专销俄国,眉茶有珍眉、蕊眉、凤眉、针眉等数种。以粗细不同而分。
这就是茶叶的大体情况了,而丝商一行则主要是在浙江湖州的南浔镇:
这个诞生于古镇南浔的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如果说茶叶、瓷器和丝绸,让西方世界的人们近距离地认识了中国,那么以经营丝绸而富甲江南的湖州市南浔镇,却让人们见识了一个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巨富集聚之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就是当时人们一句用来形容这个因蚕丝业,而发家的富豪阶层的民间谚语
“一般认为“象”是指拥有财产一百万两白银以上的豪富;五十万到一百万两的巨富被称为“牛”;三十万到五十万两的大富被称为“狗”。其中“四象”说的是刘、张、庞、顾四家。【叶*子】【悠*悠】据说光是刘家一家的财产就达二千万两白银。而“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加起来的财产总额,应该在六千万到八千万两白银。
南浔丝商兴起之时,正是中国的清朝末年。此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只有在七千万两白银左右,可见这些丝商是多么的富有了。
听下面这几位如此一说,这还真让李振华有些晕了,这些人如此有钱,还直应该搞一次平分了,要是把这些人的资产分给那些穷苦人家这要养活多少人啊。看来自己还真的要在这一行业去下手了。
几个人在一起商议之后,决定今年就要介入这两行之中了,那就先让盛宣怀到湖州的南浔去一下,先和那些富商们了解一下关于丝的行情,然后想办法进入这一行业,朱保三则是到安徽的新安一带,去了解茶叶的情况。
李振华和他们说的主要一点就是,你们下去自己搞,一切由你们自己作主,我就不再介入了,有什么困难,你们再和我打招呼。
李振华本身也没什么其它的事情,他决定也和盛宣怀一起到浙江湖州的南浔去一下,这一次就由王欣陪同他们去了,由上海到南浔要是开汽车去那可就麻烦了,走上几里或者是十几里那你就得又去找桥了,到处都是河网密布,根本就没有什么路可走的,最好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坐船去。
正好沈保祥对那一带的地形比较熟悉,那就让他带上几个人一起去了,正好上海总公司刚刚给上海道生产了一条小快艇,他们是用来巡逻黄浦江用的,那就先自己先用一下了,要是用人力摇着去那就得两三天的时间,要是有了小火轮那可就快多了。
从上海到南浔的直线距离也就是二百大几十里路,要是走水路那就不止三百里了,不过那条小快艇的速度不慢也就是每小时三十多里的样子,就是这样一来算来,也要走上一天的。
不过那条小快艇的设计不错,虽然说是准备用于巡江用的,但是要是用于长途远航,那就需要把几间舱屋修改一下,专门用于乘客出远门的卧室,那可就好多了,于是船厂又重新安置了一下,弄出了几间卧室,他们还特地给李振华和王欣设计了一张大床,他们这一重新设计不要紧,没想到又让上海总公司又大地收入了一笔。
李振华一听说他们要重新改装,干脆就和他们说,干脆你们就搞成一条游艇吧,那里富豪比较多,而且他们的出行主要还是依靠水路,那我们的游艇可能就要有一个很好的销路了。
高强一听马上行动起来,先是召集那些技术工人在一起商议一下,大家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大家又跑到黄浦江上去看了一眼外国的游艇,马上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又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一艘现代版的游艇出现了。
不过李振华看了以后觉得就有些不伦不类了,原来那上面居然还有两门三七炮在上面,这是那些警卫从头要求的,首长要出门,他还不愿意带过多的警卫人员,他们只好是在上面又了两门速射炮。
看到他们是一片好心,李振华就没有让他们拆除了,整个的快艇是灰白色的,下面一层底舱,上面一层玻璃窗户,在水线以上,上面是一层卧舱,一排窗户,可以很好地对外面进行观察,最上面一层不是用于住人的,但是在那上面的四周搞了一圈的栏杆,上面搞了一层防雨层,当中放了一些椅子,既可以观赏风景,又可以在上面用餐,既然是游艇,那就要让上面的那些客人们白天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那就不能雨淋,同样也不能日晒,再说了那些富翁们出来都是穿的干干净净的,那些灰尘落在身上也不好,这样有了一个顶棚,那也干净一些了不是。另外什么卫生间、厨房等设施一应俱有。
晚清崛起第155章茶丝之议(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