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东营一片新扬气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84章东营一片新扬气象
第184章东营一片新扬气象
很多的工人家属都已经来了,不能让他们住在简易房子里,全是楼房了,虽然现在他们的住宅小一些都是十几平方米,或者二三十玉米的房子,那就看你的人口多少了,多的大一些少的就要小一些了,最好的也就是是六、七十平方米的二居屋,就些可是给那些高级技术人员的住处。这已经是最大的能力了,今年冬天人们就不用再去住那些干打垒的简易房了。
那些单身汉的职工们还是八人一间宿舍,上下的铺位,有一个写字台,和八个柜子,干打垒的房子已经成为了历史,工人们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是用于学习的,现在的业余生活还是非常的不足,那也只好是等以后再说了。
在莱州湾那里新建立了一个港口,北面一条长长的防沙大堤,把黄河带来的泥沙给挡在了北面,这样五千吨级的轮船就可以自由进入了,生产出来的成品油从这里运往各地。只要自己的汽车, 销售到哪里,成品油也同时销售到那里,对于一些民用的蜡烛、煤油那也不能不照顾到,以最快的速度运往全国各地,让那些老百姓们也能沾一些“光”,而且那些煤油和蜡烛的价格那可是非常的低的,老百姓们日常用的东西,那是不能让他们价格高了的,自己有钱了那就让穷苦的老百姓们能尽可能的好一些。
大片的土地开垦出来,防城那里专门为这里生产了拖拉机,表面上一看这是一些农业用的机械,但是,作为李振华来说,他看重的可是拖拉机的履带、底盘,那以后可就是生产坦克的动力和底盘了,这在一战中后期出现的东西,现在自己就要开始作准备了,经过几年的努力,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由于有了拖拉机,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大片的棉花白花花的长势喜人,玉米、大豆也长的很好,这里从来还从来没有种过庄稼,这头一季长的非常好,去年的一季小麦已经获得了丰收,这里的人们已经吃上了自己种的白面了,那些北方的工人和战士们可是非常的高兴啊,终究他们是不太适应老是吃大米的。
那些农场里,划分的也是很明确的,三千亩地为一个团一级单位,那些作战部队平时可以到这里来干一些家活,这里也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粮食、油料、副食品,肉类,原来这些战士都是农民,再干一些农活也没什么,他们由于地位的关系,他们不会到战略的高度去看问题,但是他们也可以算是一种调节吧。
另外这里虽说是靠近大海,但是实际上军舰要是进来可不是那么方便的,虽然表面上看没有那么多的岸上火力,可只要是有了战争,马上就可以在这里布满各种水雷,把整个的莱州湾封锁起来,用后世的一句话说,那就是“不见鬼子不挂弦”,因为这里相对来说也是内地,不怕受到敌人舰上炮火的打击。这里以后将要是自己的化工产业基地的。
这里离北京、天津距离虽说不算远,但是一条黄河却把两地分开了,早就请铁路建设总公司给设计了一座大桥,到时要是过河可就快多了。一座大桥的建设去年就在人们的议事日程上了。经过勘测、设计,然后就是紧张的施工,现在几个大桥墩已经竖立起来,到明年冬天就可以完工了。
这是黄河上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大桥,它就座落在利津县城的南面,由于考虑了以后在黄河上还要进行航运,所以它的修建比较靠近里面,在建设大桥的工作中,利津县政府工作作的很好,他们出动大量的人工,同时在一些后勤供应上出是出了大力的,这让李振华和林志明很是高兴,马上就把他的代理知县前面的两个字给去消了,让他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县长,不过在东营这里,这个县长是没有品级的,要是干不好那就会马上拿下,这让那几位县长都是鼓足了干劲,努力地在工作着。
经过这一座大桥锻炼的施工队伍,成为了中国第一支桥梁专业施工队伍,以后他们和铁路总公司的联系就更多更好了,他们后来培养出了大量地桥梁建设专家,他们不光是在国内有了名气,以后在世界上那也是一流的施工队伍。
以上这些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那四万人的部队,都要在这里进行驻扎和训练,这里以后还要生产大量的小麦、棉花,为各地提供大量的粮食和棉花。军事忙了顾军事,不忙了就要进行生产,这是军队的两大任务。
两年后就有战事,李振华对他们讲,军人就是用来保卫国家的,现在我们在这里要先练出一身本领,作好保卫国家的准备,但是对于高级将领们来说,有些事情那就要和他们说清楚了,不能只是停留在练习上要有作好打大仗,打苦仗的精神准备。
老兵们没说的,新兵其实也好说,现在招收的新兵大部分都有些文化,同时他们又都是苦出身,他们进入了军队以后,虽说是训练苦了一些,但是终究生活比原来强多了,原来每天根本就不能吃饱,现在不光是能吃饱饭,而且还是吃的相当的好,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肉和新鲜的蔬菜,另外大米、白面这些老百姓们平时不敢想的东西,那可是管够的吃啊。
每个月还可以给两块银元的薪水,自己什么都不用买,发的银元有的人就原封不动地寄回老家去了,这让那些家里人,可是非常的高兴啊,他们逢人就说那东营的兴华集团公司多么多么好,并且劝别人家的孩子也到那里去。
这里每天的时间安排的相当紧,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号声一响,战士们就从床上起来,跑到操场上准备出操了,规定的长跑完成任务以后,回来吃早饭,上午进行体能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其它的军事训练也在紧张地进行着,步兵的三大技术那就是射击、投弹和刺杀。每周还要进行学习,中午十二点吃饭,下午要进行生产劳动和文化学习,晚饭后还要进行学习和训练,晚上的训练就是夜战训练。
他们的学习是专科学习了,炮兵们要进行专业的学习,工兵有自己的专业课,军队内部分的很细,一个班里也要有火力组、投弹组、狙击手和突击组的分别。
新兵一批批的来了,先是进入新兵队里去学习,然后再分开到各个基层连队去,开始了他们军人的生活,他们对内就是军人,但是对外就说是自己是农民工,干的工作有保安、种地、开车、修路等。往家里写信也是只说工作,不说军事上的事情。
第184章东营一片新扬气象
第184章东营一片新扬气象
很多的工人家属都已经来了,不能让他们住在简易房子里,全是楼房了,虽然现在他们的住宅小一些都是十几平方米,或者二三十玉米的房子,那就看你的人口多少了,多的大一些少的就要小一些了,最好的也就是是六、七十平方米的二居屋,就些可是给那些高级技术人员的住处。这已经是最大的能力了,今年冬天人们就不用再去住那些干打垒的简易房了。
那些单身汉的职工们还是八人一间宿舍,上下的铺位,有一个写字台,和八个柜子,干打垒的房子已经成为了历史,工人们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是用于学习的,现在的业余生活还是非常的不足,那也只好是等以后再说了。
在莱州湾那里新建立了一个港口,北面一条长长的防沙大堤,把黄河带来的泥沙给挡在了北面,这样五千吨级的轮船就可以自由进入了,生产出来的成品油从这里运往各地。只要自己的汽车, 销售到哪里,成品油也同时销售到那里,对于一些民用的蜡烛、煤油那也不能不照顾到,以最快的速度运往全国各地,让那些老百姓们也能沾一些“光”,而且那些煤油和蜡烛的价格那可是非常的低的,老百姓们日常用的东西,那是不能让他们价格高了的,自己有钱了那就让穷苦的老百姓们能尽可能的好一些。
大片的土地开垦出来,防城那里专门为这里生产了拖拉机,表面上一看这是一些农业用的机械,但是,作为李振华来说,他看重的可是拖拉机的履带、底盘,那以后可就是生产坦克的动力和底盘了,这在一战中后期出现的东西,现在自己就要开始作准备了,经过几年的努力,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由于有了拖拉机,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大片的棉花白花花的长势喜人,玉米、大豆也长的很好,这里从来还从来没有种过庄稼,这头一季长的非常好,去年的一季小麦已经获得了丰收,这里的人们已经吃上了自己种的白面了,那些北方的工人和战士们可是非常的高兴啊,终究他们是不太适应老是吃大米的。
那些农场里,划分的也是很明确的,三千亩地为一个团一级单位,那些作战部队平时可以到这里来干一些家活,这里也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粮食、油料、副食品,肉类,原来这些战士都是农民,再干一些农活也没什么,他们由于地位的关系,他们不会到战略的高度去看问题,但是他们也可以算是一种调节吧。
另外这里虽说是靠近大海,但是实际上军舰要是进来可不是那么方便的,虽然表面上看没有那么多的岸上火力,可只要是有了战争,马上就可以在这里布满各种水雷,把整个的莱州湾封锁起来,用后世的一句话说,那就是“不见鬼子不挂弦”,因为这里相对来说也是内地,不怕受到敌人舰上炮火的打击。这里以后将要是自己的化工产业基地的。
这里离北京、天津距离虽说不算远,但是一条黄河却把两地分开了,早就请铁路建设总公司给设计了一座大桥,到时要是过河可就快多了。一座大桥的建设去年就在人们的议事日程上了。经过勘测、设计,然后就是紧张的施工,现在几个大桥墩已经竖立起来,到明年冬天就可以完工了。
这是黄河上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大桥,它就座落在利津县城的南面,由于考虑了以后在黄河上还要进行航运,所以它的修建比较靠近里面,在建设大桥的工作中,利津县政府工作作的很好,他们出动大量的人工,同时在一些后勤供应上出是出了大力的,这让李振华和林志明很是高兴,马上就把他的代理知县前面的两个字给去消了,让他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县长,不过在东营这里,这个县长是没有品级的,要是干不好那就会马上拿下,这让那几位县长都是鼓足了干劲,努力地在工作着。
经过这一座大桥锻炼的施工队伍,成为了中国第一支桥梁专业施工队伍,以后他们和铁路总公司的联系就更多更好了,他们后来培养出了大量地桥梁建设专家,他们不光是在国内有了名气,以后在世界上那也是一流的施工队伍。
以上这些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那四万人的部队,都要在这里进行驻扎和训练,这里以后还要生产大量的小麦、棉花,为各地提供大量的粮食和棉花。军事忙了顾军事,不忙了就要进行生产,这是军队的两大任务。
两年后就有战事,李振华对他们讲,军人就是用来保卫国家的,现在我们在这里要先练出一身本领,作好保卫国家的准备,但是对于高级将领们来说,有些事情那就要和他们说清楚了,不能只是停留在练习上要有作好打大仗,打苦仗的精神准备。
老兵们没说的,新兵其实也好说,现在招收的新兵大部分都有些文化,同时他们又都是苦出身,他们进入了军队以后,虽说是训练苦了一些,但是终究生活比原来强多了,原来每天根本就不能吃饱,现在不光是能吃饱饭,而且还是吃的相当的好,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肉和新鲜的蔬菜,另外大米、白面这些老百姓们平时不敢想的东西,那可是管够的吃啊。
每个月还可以给两块银元的薪水,自己什么都不用买,发的银元有的人就原封不动地寄回老家去了,这让那些家里人,可是非常的高兴啊,他们逢人就说那东营的兴华集团公司多么多么好,并且劝别人家的孩子也到那里去。
这里每天的时间安排的相当紧,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号声一响,战士们就从床上起来,跑到操场上准备出操了,规定的长跑完成任务以后,回来吃早饭,上午进行体能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其它的军事训练也在紧张地进行着,步兵的三大技术那就是射击、投弹和刺杀。每周还要进行学习,中午十二点吃饭,下午要进行生产劳动和文化学习,晚饭后还要进行学习和训练,晚上的训练就是夜战训练。
他们的学习是专科学习了,炮兵们要进行专业的学习,工兵有自己的专业课,军队内部分的很细,一个班里也要有火力组、投弹组、狙击手和突击组的分别。
新兵一批批的来了,先是进入新兵队里去学习,然后再分开到各个基层连队去,开始了他们军人的生活,他们对内就是军人,但是对外就说是自己是农民工,干的工作有保安、种地、开车、修路等。往家里写信也是只说工作,不说军事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