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池下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到王应全的大肚子消下去了,丁晓敏舅妈也就不在乎我把她丈夫打的鼻青眼肿了,含着泪冲我道:“大仙,请你一定要救救我丈夫。”
被称作大仙,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但也顾不上矫情,点了点头说:“你们是丁晓敏的亲人,这个忙我肯定帮,但说实话,其实我现在也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你们要配合我,把他最近的经历都告诉我。”
说着,王应彩把我请到了堂屋坐下,对丁晓敏舅妈说:“月娥,你好好想想,我兄弟他最近都干了什么事,去了哪里。”
丁晓敏舅妈邓月娥紧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应全他最近也没去哪呀,秋收之后想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也就没有去工地上干活,只是前阵子跟着乡亲们……哦!”
说到这,邓月娥猛地一惊,整个人径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脸惊恐的说:“难道是因为那件事?”
别说我了,就连丁晓敏也听出了她这话中有事,疾呼道:“舅妈,那件事是什么事?你快说呀!”
邓月娥惴惴的坐回到椅子上,挠着脑门又想了想,这才把那件让她震惊的事说了出来。
原来她们这个村子之所以叫“黄楼村”,那是因为起先这里大部分都是姓黄的,即便是现在,黄家依旧是这里的大户。
黄家香火旺盛,家大业大,可能是祖上庇佑,出了不少文化人、大商人、做官的。
人一旦有钱,光宗耀祖了,也就想祭奠祖先,一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二也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庇佑,因此很早以前就在村子里建了一座祠堂,年年都有黄家子孙回来祭拜。
要说那黄家祠堂,建的也是极为讲究,据说专门请了风水先生,点了一处风水宝地,又这样布局,又那样摆阵的。
但是咱们外行人眼中,也看不出这其中有没有门道,不过黄家祠堂前面的莲花池倒是挺讲究,据说以前就是个小池塘,后来被黄家人重修了一下。
修的四四方方,里面种着藕,每年都开出一片荷叶荷花,但池子中的藕却不挖不吃不卖,只任其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
不仅他黄家人不动,更是不允许别人动,据说以前有人偷挖被发现,结果活活被黄家人打死了。
打死也就打死了,谁叫人家上头有人呢,从那之后,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再去偷,总不至于为了几截藕把性命丢了吧。
以前农村人大多没有什么见识,一件事越是搞的神秘,传的也就越是神乎其神,到最后,说什么样的都有。
有的说那莲花池中有金龟,有的说那里面有一米长的红鲤鱼,有的甚至说看到过观音菩萨降世,站在莲花丛中,向黄家祠堂撒甘露。
不管什么样的说法,反正都搞的他黄家祠堂名声鹊起,甚至成了黄楼村的标志,都说那地方风水好。
但今年不知道怎么了,夏天的时候倒是长了一大片荷叶,甚至比往年都要旺盛,有的都伸到了池子外面。
可奇怪的是,这么旺盛的荷叶中竟然一朵荷花都没有,万绿丛中一点粉红都没有。
别说封建迷信,就是按科学的说话,这也不正常呀,怎么可能一朵荷花都没有呢?
而且没过多久,那一池子的荷叶竟然也快速的蔫了、枯萎、坏死。
有人就传他黄家要变天了,这是断子绝孙的征兆。
不管信不信,事实摆在眼前,他黄家人也不得不慌,于是请了很多风水先生来看。
但如今的那些风水先生,一个个都是骗吃骗喝的假把式,每个都能头头是道的说一通,但却没有一个让人觉得靠谱的。
其实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靠谱的事,但他黄家人非要求个心安,有人就出注意说,等秋后,排干池子中的水,把里面的淤泥清一清,再重新中上藕苗,这叫万象更新,来年自然就没事了。
想来想去,似乎也就只能这么干了,这不,前阵子秋收过后,黄家人在村子里摆了酒席,宴请同乡。
同时也就把要清淤泥的事情说了出来,问乡亲们有没有愿意干的。
但这也的确是一件繁重的事,抽水、起藕、挖淤泥什么的,因为又有禁忌,所以不仅要干,还要干好,要是干不好坏了人家的事,乡里乡亲的也不好看。
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愿应这个差事,于是黄家人就说,不仅好酒好菜的招待,完事了,每人给一万作为答谢。
虽然说是繁重的事,但只要人手够,真干起来,也就三五天的事,三五天挣一万块钱,还有好酒好菜,这种事谁不干呢?
应承的人数多了,黄家人也就从其中挑了八个干活的好手,都是身强力壮,老实稳重的,王应全就是其中之一。
一切准备妥当,挑了个黄道吉日也就动工,这在村里也算个热闹事,大家都去观看,莲花池四周围得人山人海。
抽干了池水,起出里面的藕,然后清淤泥,一切都好好的,本来预计三五天的,但是急着拿钱,热情高,八个人干了两天就已经差不多了。
可是在第二天下午,眼看着快要收工的时候,怪事却出现了。
当时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快看,哪来这么多癞蛤蟆呀!”
闻声,拿眼一瞧,不仅岸上围观的人惊奇,就连池子中干活的八个人也是不由的一惊。
光顾着干活也没注意,不知道什么时候,池子里竟然出现了癞蛤蟆,而且还不是一只两只。
但是在农村,癞蛤蟆这种东西并不稀奇,在池塘里出现也很正常,只是数量有点多而已,所以也就没有怎么在意。
眼看快要收工,八个人也不管那么多,只顾着拼命的挖淤泥,可就在王应全挖着挖着的时候,一铁锹铲下去,他突然感觉好像挖到了什么硬东西。
刚开始还以为是石头之类的,但是铁锹掘上来之后,却见露出一快黑色的东西,用铁锹磕了磕,竟然还有一阵沉闷的咚咚声。
王应全很是纳闷,也就招呼了剩下的七个人,大家伙围上去一看,也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就感觉那东西应该是木头的。
不管它是金子还是银子,先挖出来看看再说,有用的就留着,没用的就扔了,实在不行,大不了再埋回去。
有人这么提议,王应全八个人也觉得是这么个理,征求黄家人的意见,黄家人也都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再说他们也好奇,于是就纷纷动手起来。
随着淤泥渐渐被挖去,露出了一块一米多的黑色木板,神奇的是,在水下淤泥中埋了这么多年,那黑色木板竟然一点事都没有。
也就在这时,有人漫不经心的说:“诶!你们看那像不像棺材盖?”
好家伙!这话一说出来,王应全八个人顿时就呆住了。
可不是嘛!一米多长的模板,还漆成了黑色的,又埋在地下,越看越觉得像。
挖淤泥竟然挖出了棺材!这当然是不吉利的,就连黄家人也看傻了,王应全八个人更是不知道怎么办。
有人提议还是不要动了,赶紧埋回去,但黄家人这时却让王应全他们把棺材挖出来,可能问题就出在这东西上,留下来只会坏了他黄家祠堂的风水。
但是平白无故起人家棺材,几乎没人愿意干这种事,黄家人自然也不愿意干,于是就花重金,只要把棺材挖出来,每人再给五万。
五万在农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虽然有几个人走了,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最后王应全和另外三个人就决定干。
再继续挖,就见那的确是口棺材,黑色的棺面上用金漆描着好看的图案。用绳绑好了,碗口粗的竹杠子穿过去,试着抬了一下,还挺沉。
四个人深吸了一口气,喊着号子,齐齐用力,拼着一口气力,终于把棺材抬了起来,可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
看到王应全的大肚子消下去了,丁晓敏舅妈也就不在乎我把她丈夫打的鼻青眼肿了,含着泪冲我道:“大仙,请你一定要救救我丈夫。”
被称作大仙,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但也顾不上矫情,点了点头说:“你们是丁晓敏的亲人,这个忙我肯定帮,但说实话,其实我现在也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你们要配合我,把他最近的经历都告诉我。”
说着,王应彩把我请到了堂屋坐下,对丁晓敏舅妈说:“月娥,你好好想想,我兄弟他最近都干了什么事,去了哪里。”
丁晓敏舅妈邓月娥紧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应全他最近也没去哪呀,秋收之后想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也就没有去工地上干活,只是前阵子跟着乡亲们……哦!”
说到这,邓月娥猛地一惊,整个人径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脸惊恐的说:“难道是因为那件事?”
别说我了,就连丁晓敏也听出了她这话中有事,疾呼道:“舅妈,那件事是什么事?你快说呀!”
邓月娥惴惴的坐回到椅子上,挠着脑门又想了想,这才把那件让她震惊的事说了出来。
原来她们这个村子之所以叫“黄楼村”,那是因为起先这里大部分都是姓黄的,即便是现在,黄家依旧是这里的大户。
黄家香火旺盛,家大业大,可能是祖上庇佑,出了不少文化人、大商人、做官的。
人一旦有钱,光宗耀祖了,也就想祭奠祖先,一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二也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庇佑,因此很早以前就在村子里建了一座祠堂,年年都有黄家子孙回来祭拜。
要说那黄家祠堂,建的也是极为讲究,据说专门请了风水先生,点了一处风水宝地,又这样布局,又那样摆阵的。
但是咱们外行人眼中,也看不出这其中有没有门道,不过黄家祠堂前面的莲花池倒是挺讲究,据说以前就是个小池塘,后来被黄家人重修了一下。
修的四四方方,里面种着藕,每年都开出一片荷叶荷花,但池子中的藕却不挖不吃不卖,只任其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
不仅他黄家人不动,更是不允许别人动,据说以前有人偷挖被发现,结果活活被黄家人打死了。
打死也就打死了,谁叫人家上头有人呢,从那之后,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再去偷,总不至于为了几截藕把性命丢了吧。
以前农村人大多没有什么见识,一件事越是搞的神秘,传的也就越是神乎其神,到最后,说什么样的都有。
有的说那莲花池中有金龟,有的说那里面有一米长的红鲤鱼,有的甚至说看到过观音菩萨降世,站在莲花丛中,向黄家祠堂撒甘露。
不管什么样的说法,反正都搞的他黄家祠堂名声鹊起,甚至成了黄楼村的标志,都说那地方风水好。
但今年不知道怎么了,夏天的时候倒是长了一大片荷叶,甚至比往年都要旺盛,有的都伸到了池子外面。
可奇怪的是,这么旺盛的荷叶中竟然一朵荷花都没有,万绿丛中一点粉红都没有。
别说封建迷信,就是按科学的说话,这也不正常呀,怎么可能一朵荷花都没有呢?
而且没过多久,那一池子的荷叶竟然也快速的蔫了、枯萎、坏死。
有人就传他黄家要变天了,这是断子绝孙的征兆。
不管信不信,事实摆在眼前,他黄家人也不得不慌,于是请了很多风水先生来看。
但如今的那些风水先生,一个个都是骗吃骗喝的假把式,每个都能头头是道的说一通,但却没有一个让人觉得靠谱的。
其实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靠谱的事,但他黄家人非要求个心安,有人就出注意说,等秋后,排干池子中的水,把里面的淤泥清一清,再重新中上藕苗,这叫万象更新,来年自然就没事了。
想来想去,似乎也就只能这么干了,这不,前阵子秋收过后,黄家人在村子里摆了酒席,宴请同乡。
同时也就把要清淤泥的事情说了出来,问乡亲们有没有愿意干的。
但这也的确是一件繁重的事,抽水、起藕、挖淤泥什么的,因为又有禁忌,所以不仅要干,还要干好,要是干不好坏了人家的事,乡里乡亲的也不好看。
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愿应这个差事,于是黄家人就说,不仅好酒好菜的招待,完事了,每人给一万作为答谢。
虽然说是繁重的事,但只要人手够,真干起来,也就三五天的事,三五天挣一万块钱,还有好酒好菜,这种事谁不干呢?
应承的人数多了,黄家人也就从其中挑了八个干活的好手,都是身强力壮,老实稳重的,王应全就是其中之一。
一切准备妥当,挑了个黄道吉日也就动工,这在村里也算个热闹事,大家都去观看,莲花池四周围得人山人海。
抽干了池水,起出里面的藕,然后清淤泥,一切都好好的,本来预计三五天的,但是急着拿钱,热情高,八个人干了两天就已经差不多了。
可是在第二天下午,眼看着快要收工的时候,怪事却出现了。
当时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快看,哪来这么多癞蛤蟆呀!”
闻声,拿眼一瞧,不仅岸上围观的人惊奇,就连池子中干活的八个人也是不由的一惊。
光顾着干活也没注意,不知道什么时候,池子里竟然出现了癞蛤蟆,而且还不是一只两只。
但是在农村,癞蛤蟆这种东西并不稀奇,在池塘里出现也很正常,只是数量有点多而已,所以也就没有怎么在意。
眼看快要收工,八个人也不管那么多,只顾着拼命的挖淤泥,可就在王应全挖着挖着的时候,一铁锹铲下去,他突然感觉好像挖到了什么硬东西。
刚开始还以为是石头之类的,但是铁锹掘上来之后,却见露出一快黑色的东西,用铁锹磕了磕,竟然还有一阵沉闷的咚咚声。
王应全很是纳闷,也就招呼了剩下的七个人,大家伙围上去一看,也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就感觉那东西应该是木头的。
不管它是金子还是银子,先挖出来看看再说,有用的就留着,没用的就扔了,实在不行,大不了再埋回去。
有人这么提议,王应全八个人也觉得是这么个理,征求黄家人的意见,黄家人也都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再说他们也好奇,于是就纷纷动手起来。
随着淤泥渐渐被挖去,露出了一块一米多的黑色木板,神奇的是,在水下淤泥中埋了这么多年,那黑色木板竟然一点事都没有。
也就在这时,有人漫不经心的说:“诶!你们看那像不像棺材盖?”
好家伙!这话一说出来,王应全八个人顿时就呆住了。
可不是嘛!一米多长的模板,还漆成了黑色的,又埋在地下,越看越觉得像。
挖淤泥竟然挖出了棺材!这当然是不吉利的,就连黄家人也看傻了,王应全八个人更是不知道怎么办。
有人提议还是不要动了,赶紧埋回去,但黄家人这时却让王应全他们把棺材挖出来,可能问题就出在这东西上,留下来只会坏了他黄家祠堂的风水。
但是平白无故起人家棺材,几乎没人愿意干这种事,黄家人自然也不愿意干,于是就花重金,只要把棺材挖出来,每人再给五万。
五万在农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虽然有几个人走了,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最后王应全和另外三个人就决定干。
再继续挖,就见那的确是口棺材,黑色的棺面上用金漆描着好看的图案。用绳绑好了,碗口粗的竹杠子穿过去,试着抬了一下,还挺沉。
四个人深吸了一口气,喊着号子,齐齐用力,拼着一口气力,终于把棺材抬了起来,可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