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别了,故乡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荀子带着无奈与遗憾离开故乡赵国都城邯郸。他在赵国留下的文章《议兵》是一篇独具光辉的珍贵经典。《议兵》真实地记录了荀子与赵孝成王、临武君、李斯、陈嚣一同讨论军事问题的境况,全面展现出荀子的军事思想。
先秦时代兵家吴起、孙武、孙膑等所著兵法,谈的大多是战略战术。荀子《议兵》所谈的兵法,则不仅仅是打仗的技术操作,更为重要的是与社会、与政治密切相关的军事政治学。
荀子第一次把儒家思想融入到军事理论中去。他运用儒家思想总结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争经验,提出了较之其他兵家理论更为关键和深刻的军事思想和原则。他论述了战争的目的,战争的性质,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军事与政治,军事与人民,军队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部完整的儒家战争论。
为什么要打仗?荀子认为,“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①打仗的目的,是为了禁止暴虐,铲除祸害,并不是为了争夺地盘,更不是为了称霸杀人。荀子说,仁者爱人,因为爱人,所以才憎恨那些害人的人;义者讲理,因为要维护正理,所以才憎恨那些祸乱正理的人。用兵打仗的目的是为了弘扬道义、驱逐邪恶。
荀子认为,“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111礼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是使国家强盛巩固的根本,是威望行于天下的途径。铠甲坚固,武器精良,不一定胜券在握;城墙高,护城河深,不能就算固若金汤;军令严,刑法多,不一定威望高。只有遵循礼义之道才能成功,不遵循礼义之道就要失败。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装备,不是防守工事,不是将军的指挥,而是君王政治路线的对错,民心的背向。
政治统帅军事,民心决定胜负。荀子把军事问题放在政治大背景下来认识,军事行为不是独立在政治之外,而是和政治密切相关。所以,荀子提出,用兵打仗最重要的是“一民”。
荀子把执行正确政治路线的军队称作“人师”,正义之师、仁义之师。他说,正义之师的将军牺牲在战鼓旁边,驾车的驭手死在他的战车上,各级军官死在职守上。听到擂鼓的声音就前进,听到鸣金就撤退;服从命令最重要,取得战功在其次。不准杀害老弱,不准践踏庄稼,对投降者不抓,对于敢顽抗者不饶恕,对投诚者不当俘虏看待。需要杀的,不是百姓,而是杀那些危害百姓的人。所以,离得近的人欢迎他们的到来;离得远的人不顾颠簸之苦,跑来归顺;四海之内如一家,凡是人迹能够达到的地方,没有不顺服的。这就叫作人师。
按照荀子的描绘,“人师”是一支以仁义和王道作为指导思想的军队,是一支顽强的有纪律的军队。将军和士兵作战勇敢不怕牺牲,一切行动服从命令听指挥。军纪严明,不准杀害百姓,不准践踏庄稼,不准虐待俘虏,对投降的敌兵和百姓一视同仁。这样的“人师”,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仁义和王道带到哪里,都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但是,在荀子看来,他所推崇的“人师”无论是过去的春秋时代,还是当时的战国时代都没有出现。
荀子把当时列国的军队做了一个分析。认为无论是齐国推崇的“技击”,还是魏国用考试办法录用的“武卒”,还是秦国选拔的“锐士”,都是用利益来招募兵员,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走的都是雇佣之道。荀子把这些国家的军队一概称为“盗兵”。尽管他们的具体做法不同,而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就连齐国的田单,楚国的庄嬌,秦国的卫鞅,燕国的乐毅,这些被称为善于用兵的名将,荀子把他们所带的兵都一概称之为“盗兵”。因为他们指挥打仗,只能在用兵的巧妙和拙劣、强大和弱小上比一个高低,至于他们遵循的领兵原则都是一样的。这些人只会抓住对方的弱点,伺机诈取,玩弄阴谋诡计,所以仍然免不了是一些盗贼式的军队。
荀子认为春秋时代的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些人的军队做到了和衷共济,团结一心,走进了礼义教化的门,然而还没有抓住根本,所以,他们能够称霸一方,却不能称王天下。
所以,在荀子看来,真正的仁义之师还没有出现。
过去,我们对荀子的研究,注重的是荀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对于荀子的军事思想重视不够。深入研究荀子的《议兵》,就会发现,荀子不但对兵法有深入的研究,而且有独到的见解。应该说荀子的军事思想较之孙吴等兵家更高一筹。
荀子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看战争。荀子的军事思想,虽然也探讨战略战术问题,但他特别看重的是战争目的的正义性。两千多年前,在许多人都抛弃正义,一心用战争手段夺取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的时候,荀子的战争观,非常高明,非常独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有人把荀子的军事思想称之为荀子兵法。
荀子带着无奈与遗憾离开故乡赵国都城邯郸。他在赵国留下的文章《议兵》是一篇独具光辉的珍贵经典。《议兵》真实地记录了荀子与赵孝成王、临武君、李斯、陈嚣一同讨论军事问题的境况,全面展现出荀子的军事思想。
先秦时代兵家吴起、孙武、孙膑等所著兵法,谈的大多是战略战术。荀子《议兵》所谈的兵法,则不仅仅是打仗的技术操作,更为重要的是与社会、与政治密切相关的军事政治学。
荀子第一次把儒家思想融入到军事理论中去。他运用儒家思想总结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争经验,提出了较之其他兵家理论更为关键和深刻的军事思想和原则。他论述了战争的目的,战争的性质,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军事与政治,军事与人民,军队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部完整的儒家战争论。
为什么要打仗?荀子认为,“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①打仗的目的,是为了禁止暴虐,铲除祸害,并不是为了争夺地盘,更不是为了称霸杀人。荀子说,仁者爱人,因为爱人,所以才憎恨那些害人的人;义者讲理,因为要维护正理,所以才憎恨那些祸乱正理的人。用兵打仗的目的是为了弘扬道义、驱逐邪恶。
荀子认为,“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111礼是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是使国家强盛巩固的根本,是威望行于天下的途径。铠甲坚固,武器精良,不一定胜券在握;城墙高,护城河深,不能就算固若金汤;军令严,刑法多,不一定威望高。只有遵循礼义之道才能成功,不遵循礼义之道就要失败。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装备,不是防守工事,不是将军的指挥,而是君王政治路线的对错,民心的背向。
政治统帅军事,民心决定胜负。荀子把军事问题放在政治大背景下来认识,军事行为不是独立在政治之外,而是和政治密切相关。所以,荀子提出,用兵打仗最重要的是“一民”。
荀子把执行正确政治路线的军队称作“人师”,正义之师、仁义之师。他说,正义之师的将军牺牲在战鼓旁边,驾车的驭手死在他的战车上,各级军官死在职守上。听到擂鼓的声音就前进,听到鸣金就撤退;服从命令最重要,取得战功在其次。不准杀害老弱,不准践踏庄稼,对投降者不抓,对于敢顽抗者不饶恕,对投诚者不当俘虏看待。需要杀的,不是百姓,而是杀那些危害百姓的人。所以,离得近的人欢迎他们的到来;离得远的人不顾颠簸之苦,跑来归顺;四海之内如一家,凡是人迹能够达到的地方,没有不顺服的。这就叫作人师。
按照荀子的描绘,“人师”是一支以仁义和王道作为指导思想的军队,是一支顽强的有纪律的军队。将军和士兵作战勇敢不怕牺牲,一切行动服从命令听指挥。军纪严明,不准杀害百姓,不准践踏庄稼,不准虐待俘虏,对投降的敌兵和百姓一视同仁。这样的“人师”,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仁义和王道带到哪里,都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但是,在荀子看来,他所推崇的“人师”无论是过去的春秋时代,还是当时的战国时代都没有出现。
荀子把当时列国的军队做了一个分析。认为无论是齐国推崇的“技击”,还是魏国用考试办法录用的“武卒”,还是秦国选拔的“锐士”,都是用利益来招募兵员,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走的都是雇佣之道。荀子把这些国家的军队一概称为“盗兵”。尽管他们的具体做法不同,而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就连齐国的田单,楚国的庄嬌,秦国的卫鞅,燕国的乐毅,这些被称为善于用兵的名将,荀子把他们所带的兵都一概称之为“盗兵”。因为他们指挥打仗,只能在用兵的巧妙和拙劣、强大和弱小上比一个高低,至于他们遵循的领兵原则都是一样的。这些人只会抓住对方的弱点,伺机诈取,玩弄阴谋诡计,所以仍然免不了是一些盗贼式的军队。
荀子认为春秋时代的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些人的军队做到了和衷共济,团结一心,走进了礼义教化的门,然而还没有抓住根本,所以,他们能够称霸一方,却不能称王天下。
所以,在荀子看来,真正的仁义之师还没有出现。
过去,我们对荀子的研究,注重的是荀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对于荀子的军事思想重视不够。深入研究荀子的《议兵》,就会发现,荀子不但对兵法有深入的研究,而且有独到的见解。应该说荀子的军事思想较之孙吴等兵家更高一筹。
荀子站在政治的高度来看战争。荀子的军事思想,虽然也探讨战略战术问题,但他特别看重的是战争目的的正义性。两千多年前,在许多人都抛弃正义,一心用战争手段夺取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的时候,荀子的战争观,非常高明,非常独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有人把荀子的军事思想称之为荀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