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荀子故里之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司马迁《史记》里对荀子的故里写下“赵人”二字。赵国的疆域辽阔,包括山西、河北大部和内蒙南部,荀子的故里究竟何在?
有人依据荀姓起源来认定荀子故里。荀姓产生于郇国,郇国在如今的临猗、绛县一代。这样,就出现了荀子故里临猗说、绛县说、安泽说等多种主张。这些说法至今在不少文章和著述里沿用。
然而战国时代的临猗、绛县属魏国,安泽属韩国,与司马迁《史记》记载的“赵人”相悖,所以,这些地方均不可能是荀子故里。
荀子故里何在呢?答案是:赵国都城邯郸。
荀姓源出山西,邯鄭远在太行山东,邯郸有荀姓吗?《左传》记载,荀氏中行氏与赵氏曾经打了一场持续八年的战争。荀氏中行氏家族在邯郸周围败亡,留下了大量的荀姓家族。
晋定公十二年〈前500〕,赵鞅〈赵简子〕率兵攻打卫国,卫国向赵鞅进贡五百户,赵鞅将这些战利品交同宗的邯郸赵午看管。晋定公十五年(前497〕春,赵鞅把邯郸赵午召到晋阳,让赵午把卫贡五百户送到晋阳。赵午不愿,赵鞅一怒便将赵午杀了。
赵午的儿子赵稷兴兵叛乱,替父报仇。赵鞅为晋国执政,要求荀寅与范吉射和他一同围攻邯郸。邯郸赵午是荀寅的外甥,荀寅与范吉射是儿女亲家。他们与赵鞅早有积怨。二人不仅不去攻打邯郸,反而联合邯单|3赵氏一起去攻打赵鞅所在的晋阳。赵鞅危机。韩氏、魏氏、知氏等晋国宗族奉晋定公之命解救赵鞅,在晋阳城外攻击荀氏、范氏。荀寅和范吉射受到两面夹击,向南退兵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3。
晋定公十八年(前494〕赵鞅攻朝歌。晋定公二十年(前492〕荀寅突围奔邯郸。次年九月,赵鞅又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投降。
荀寅不投降,带领他的家族从邯鄭向东逃跑至柏人〈今隆尧西南十公里亦村次年(前490〕春天,赵鞅把柏人攻下。荀寅只身一人逃往齐国,沦为一个普通百姓。
战国时代皆为家族兵,荀氏中行氏为晋国六卿之一,家族庞大,有数万甚至十数万人。残酷的战争使得数以万计的荀氏和同宗的孙氏族人流落在邯郸周围,成为无家可归的游民。公元前四〇三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流落在邯郸的荀氏中行氏家族的后代便自然而然成为“赵人”。
荀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三一一年。流落邯郸周围的荀姓中行氏应该就是荀子的祖先。
邯郸周围如今有不少孙姓村庄,邯郸西部的孙姓村庄都是土生土长的邯郸人,不是外来移民。而今邯郸市西南四十公里许有一个八特村。
该村历史悠久,至今尚有战国时代赵王避暑行宫遗址。村史记载,该村因有八个村落、八个姓、八座山、八条河流、八种石头、八种树木而得名。八姓中有一荀姓村落,传说荀子就出生于该村。①此说虽无确凿证据,却也事出有因。
二〇〇五年,我将这个观点写成论文《荀子是赵国都城邯郸人》,在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上发表,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并成为会议的一大收获。121二〇一一年,清华大学著名教授廖明春先生在邯郸荀子文化节上也肯定了荀子是邯郸人的观点。
二〇一二年,河北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沈长云先生在“中国^邯郸首届荀子文化高峰论坛”演讲,他认为司马迁写作《史记》,对于所写人物的故里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具体地写出某国某地人,如“李斯,楚上蔡人也”③“王翦者,莱阳东乡人也”④“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另一种,笼统地写其为某国人,如“颜回者,鲁人也”范睢者,魏人也”⑦“张仪者,魏人也”⑧“吴起者,卫人也”@。前一种,具体地写清楚了所记人物的籍贯。但后一种,也不是司马迁没有写清楚,而是一种简称。比如,“颜回者,鲁人也”,“鲁人”便是鲁国都城曲阜人的简称。又如“范睢者,魏人也”,“魏人”,是魏国都城大梁(今开封)人的简称。“吴起者,卫人也”,“卫人”是卫国都城帝丘(今濮阳)人
的简称。①
这种将都城的名字以国名相称的写法,在《史记》里还有不少,在先秦文献里也有许多。后人承袭这种方式,如成语典故“围魏救赵”的“魏”就是魏国都城大梁。“赵”,就是赵国都城邯郸。这些都是将国名作为都城名字的简称。荀子曰,“约定俗成,为之实。”121
前有我的论文,证明邯郸有荀姓家族;后有沈长云先生的论文,认为司马迁记载的“赵人”二字应当解释为邯郸人,这是战国时代“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至此,关于荀子为何方人士的问题可以说清楚了:荀子,赵国都城邯郸人。
司马迁《史记》里对荀子的故里写下“赵人”二字。赵国的疆域辽阔,包括山西、河北大部和内蒙南部,荀子的故里究竟何在?
有人依据荀姓起源来认定荀子故里。荀姓产生于郇国,郇国在如今的临猗、绛县一代。这样,就出现了荀子故里临猗说、绛县说、安泽说等多种主张。这些说法至今在不少文章和著述里沿用。
然而战国时代的临猗、绛县属魏国,安泽属韩国,与司马迁《史记》记载的“赵人”相悖,所以,这些地方均不可能是荀子故里。
荀子故里何在呢?答案是:赵国都城邯郸。
荀姓源出山西,邯鄭远在太行山东,邯郸有荀姓吗?《左传》记载,荀氏中行氏与赵氏曾经打了一场持续八年的战争。荀氏中行氏家族在邯郸周围败亡,留下了大量的荀姓家族。
晋定公十二年〈前500〕,赵鞅〈赵简子〕率兵攻打卫国,卫国向赵鞅进贡五百户,赵鞅将这些战利品交同宗的邯郸赵午看管。晋定公十五年(前497〕春,赵鞅把邯郸赵午召到晋阳,让赵午把卫贡五百户送到晋阳。赵午不愿,赵鞅一怒便将赵午杀了。
赵午的儿子赵稷兴兵叛乱,替父报仇。赵鞅为晋国执政,要求荀寅与范吉射和他一同围攻邯郸。邯郸赵午是荀寅的外甥,荀寅与范吉射是儿女亲家。他们与赵鞅早有积怨。二人不仅不去攻打邯郸,反而联合邯单|3赵氏一起去攻打赵鞅所在的晋阳。赵鞅危机。韩氏、魏氏、知氏等晋国宗族奉晋定公之命解救赵鞅,在晋阳城外攻击荀氏、范氏。荀寅和范吉射受到两面夹击,向南退兵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3。
晋定公十八年(前494〕赵鞅攻朝歌。晋定公二十年(前492〕荀寅突围奔邯郸。次年九月,赵鞅又包围邯郸,冬十一月,邯郸投降。
荀寅不投降,带领他的家族从邯鄭向东逃跑至柏人〈今隆尧西南十公里亦村次年(前490〕春天,赵鞅把柏人攻下。荀寅只身一人逃往齐国,沦为一个普通百姓。
战国时代皆为家族兵,荀氏中行氏为晋国六卿之一,家族庞大,有数万甚至十数万人。残酷的战争使得数以万计的荀氏和同宗的孙氏族人流落在邯郸周围,成为无家可归的游民。公元前四〇三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流落在邯郸的荀氏中行氏家族的后代便自然而然成为“赵人”。
荀子大约出生于公元前三一一年。流落邯郸周围的荀姓中行氏应该就是荀子的祖先。
邯郸周围如今有不少孙姓村庄,邯郸西部的孙姓村庄都是土生土长的邯郸人,不是外来移民。而今邯郸市西南四十公里许有一个八特村。
该村历史悠久,至今尚有战国时代赵王避暑行宫遗址。村史记载,该村因有八个村落、八个姓、八座山、八条河流、八种石头、八种树木而得名。八姓中有一荀姓村落,传说荀子就出生于该村。①此说虽无确凿证据,却也事出有因。
二〇〇五年,我将这个观点写成论文《荀子是赵国都城邯郸人》,在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上发表,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并成为会议的一大收获。121二〇一一年,清华大学著名教授廖明春先生在邯郸荀子文化节上也肯定了荀子是邯郸人的观点。
二〇一二年,河北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沈长云先生在“中国^邯郸首届荀子文化高峰论坛”演讲,他认为司马迁写作《史记》,对于所写人物的故里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具体地写出某国某地人,如“李斯,楚上蔡人也”③“王翦者,莱阳东乡人也”④“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另一种,笼统地写其为某国人,如“颜回者,鲁人也”范睢者,魏人也”⑦“张仪者,魏人也”⑧“吴起者,卫人也”@。前一种,具体地写清楚了所记人物的籍贯。但后一种,也不是司马迁没有写清楚,而是一种简称。比如,“颜回者,鲁人也”,“鲁人”便是鲁国都城曲阜人的简称。又如“范睢者,魏人也”,“魏人”,是魏国都城大梁(今开封)人的简称。“吴起者,卫人也”,“卫人”是卫国都城帝丘(今濮阳)人
的简称。①
这种将都城的名字以国名相称的写法,在《史记》里还有不少,在先秦文献里也有许多。后人承袭这种方式,如成语典故“围魏救赵”的“魏”就是魏国都城大梁。“赵”,就是赵国都城邯郸。这些都是将国名作为都城名字的简称。荀子曰,“约定俗成,为之实。”121
前有我的论文,证明邯郸有荀姓家族;后有沈长云先生的论文,认为司马迁记载的“赵人”二字应当解释为邯郸人,这是战国时代“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至此,关于荀子为何方人士的问题可以说清楚了:荀子,赵国都城邯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