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枯心柳(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割麦是农民夏收最繁忙也是最劳累的日子。牛书贵在村西有一块麦田,这是他分地以来第一年自产自收的庄稼。站在麦田地头上,极目望去,黄橙橙的麦穗在微风中晃动着,炫耀着自己沉甸甸的身躯。他掐下一个麦穗,在手掌里柔了一阵儿,然后用口唇聚合的风力将麦壳吹去。多么丰满的麦粒,他心里立刻涌动起丰收的喜悦。
麦场是分地以来最大的难题。原来生产队方圆近千平米的场院,被分割成了零散的小面积的麦场,五户为一个自然小组自由结合而成。可是,即使这样都不能满足麦场缺乏,各户收割的麦秆无处堆放的尴尬境况。
牛长江的家门口,就站着两户社员就因为麦场边缘划分问题,引发了互不相让的激烈争端。这让本来就忧心忡忡的牛长江左右为难。在牛家庄,只要两个人或者两个户之间发生矛盾之后,如果把矛盾继续升级的话,都会把牛长江当做他们的最信任的最终调停人,历史上在他这里还没有无法解决的矛盾。而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也常常搞得牛长江寝食难安。“你们为什么就不能相互让一步呢?”牛长江说这话时,目光中显然带着生气和责备的成分。那个叫牛力本的中年男人说:“昨天还好好的,我今天一看,好嘛,他家的麦个占了我大半个场,我本来计划今天拉麦子,这下拉不成了。这不,我说了他几句,他就吹胡子瞪眼的冲我急。”那个叫牛勇的青年说:“哪是你的场,你怎么不划个界限,立个界碑啥的?”两个人你一言我一句,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牛长江越听越觉着闹心。干脆说道:“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多了谁少了,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分地不应该分家,在一个生产队这些年的老兄弟爷们了,别动不动就着急上火,不依不饶的。别吵吵把火的。这样,今天我就给你两家做主了,把手伸出来,剪子包袱锤,谁赢了谁就轧头场。”两个人只好顺从的伸出了手,两个回合过后,已有定论。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牛长江摇着头叹气道:
“哎!人啊,人。”
牛书贵的麦场不是过去的老场院,他放弃了和其他人的争夺,声明麦场的事自己解决。这个决定当初让牛长江着实吃了一惊,他揣摩牛书贵说不定又出什么花花主张。然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决定把麦田的地头,开出一片地头,作个临时性的麦场。这个举措顿时得到了大队所有职员的交口称赞,并以牛书贵为例开始向村民推广介绍这一办法。这样的话不但缓解了麦场紧张的困难局面,也减少了户与户之间发生的不必要的矛盾。不过,新开辟的麦场,刚新场比老场要费力气得多。首先得用耙耙一遍,再泼上水,撒上麦秸,然后用头户拉着石碾一圈圈的转,反复的压平为止。这个办法杠出的麦场坚硬而又平整。这道程序牛书贵干了整整一天,总算完成了第一步。
每年割麦的镰刀悬挂在西屋的窗棂上,牛书贵摘下它们打量着两把已经生了锈的镰刀。镰刀在石头的弧面上被牛书贵来回推拉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屋里胖老婆的灶台上,热气滚腾着弥漫了屋子的整个上空。刚掀开的锅盖内侧的汽水,沿着锅盖边缘顺流直下。一锅圈儿的玉米面饼子,散发着玉米的馨香扑鼻而来,除了还有几个白面馍馍之外,其余的全是地瓜,空气中立刻充满了甜涩的味道。今天是星期天,恰巧三个女儿都在家。小三牛爱盼欢呼着从老大牛爱莉的臂膊下挤到前面来,伸手触碰了一下亮晶晶的白面膜。老二牛爱英拿起一块地瓜,吹着热气,地瓜在手掌里滚动着离开了。胖老婆往篦子上拣拾着地瓜,说道:
“看你爹磨完了吗?叫你爹吃饭。”
三个女儿几乎同声呼喊:“爹!吃饭。”说完,她们又对视着,爱盼笑吟吟的喊道:“爹,爹,爹,吃,饭。啦。”她顽皮的故意把这几个字分开,拖音拉得老长。
胖老婆把饭摆好,牛书贵坐下来,抓起一块地瓜咬了一口,说道:“今年的麦子打下来,就不用叫爱莉往学校拿窝头了。”
爱莉边吃边说道:“同学都是拿窝头,没几个拿白面馍的。”
爱盼插言道:“还是馍好吃,窝头,饼子往下咽的时候,拉嗓子眼儿。”
胖老婆笑着说:“愿吃白馍,就赶紧长大,帮着你爹下地割麦,打下麦来就有馍吃了。”
“听说,牛立本和牛勇为了麦场的事都吵吵到牛长江家去了,支书让他们砸的包袱锤,最后才掰扯开。”她说。
“咳,有啥大不了的,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牛书贵坚定的说。
“儿子儿子不倒心,也够牛长江乱的。”胖老婆应道。
“他这个人,天生就喜欢乱,有个事管着,他心里就踏实。听牛群说,牛长江承包的那块地,先种一季苞米,明年开春,镇上发展种棉花,当年还不成个万元户?”牛书贵打心眼里眼红那片地。到如今自己也只有议论的份儿了。
第二天,牛书贵起了个大早。他要趁凉快把那二亩麦割掉。清晨的空气湿漉漉的,牛书贵的镰刀已经磨得飞快。镰刀在他的手里飞舞着,伴随着镰刀与麦茬的擦擦生,原本滚滚的麦浪转眼就匍匐在了地上,像黄色的地毯,整齐的排列着。他的身板儿还是和当年一样,结实而能干。可是当他直起腰来稍作喘息的时候,他依然没有看到前来下地割麦的人。他似乎有些留恋过去集体时候热闹的场面。这次分地单干,国家承诺三十年不变,看来大集体大锅饭真要吃不下去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这是多么实际,而又远见的卓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二亩麦田已经踏踏实实的横卧在了他挥舞的镰刀背后。东面的太阳,像刚刚睡醒的婴儿的脸庞,开始在一片红彤彤的光芒里,一点点显露出来。这时,他方才看到有村人们手持着各自的农具,迎着阳光走向属于自己的责任田。牛书贵迎着阳光伸展了一下四肢,他觉得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割麦是农民夏收最繁忙也是最劳累的日子。牛书贵在村西有一块麦田,这是他分地以来第一年自产自收的庄稼。站在麦田地头上,极目望去,黄橙橙的麦穗在微风中晃动着,炫耀着自己沉甸甸的身躯。他掐下一个麦穗,在手掌里柔了一阵儿,然后用口唇聚合的风力将麦壳吹去。多么丰满的麦粒,他心里立刻涌动起丰收的喜悦。
麦场是分地以来最大的难题。原来生产队方圆近千平米的场院,被分割成了零散的小面积的麦场,五户为一个自然小组自由结合而成。可是,即使这样都不能满足麦场缺乏,各户收割的麦秆无处堆放的尴尬境况。
牛长江的家门口,就站着两户社员就因为麦场边缘划分问题,引发了互不相让的激烈争端。这让本来就忧心忡忡的牛长江左右为难。在牛家庄,只要两个人或者两个户之间发生矛盾之后,如果把矛盾继续升级的话,都会把牛长江当做他们的最信任的最终调停人,历史上在他这里还没有无法解决的矛盾。而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也常常搞得牛长江寝食难安。“你们为什么就不能相互让一步呢?”牛长江说这话时,目光中显然带着生气和责备的成分。那个叫牛力本的中年男人说:“昨天还好好的,我今天一看,好嘛,他家的麦个占了我大半个场,我本来计划今天拉麦子,这下拉不成了。这不,我说了他几句,他就吹胡子瞪眼的冲我急。”那个叫牛勇的青年说:“哪是你的场,你怎么不划个界限,立个界碑啥的?”两个人你一言我一句,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牛长江越听越觉着闹心。干脆说道:“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多了谁少了,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分地不应该分家,在一个生产队这些年的老兄弟爷们了,别动不动就着急上火,不依不饶的。别吵吵把火的。这样,今天我就给你两家做主了,把手伸出来,剪子包袱锤,谁赢了谁就轧头场。”两个人只好顺从的伸出了手,两个回合过后,已有定论。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牛长江摇着头叹气道:
“哎!人啊,人。”
牛书贵的麦场不是过去的老场院,他放弃了和其他人的争夺,声明麦场的事自己解决。这个决定当初让牛长江着实吃了一惊,他揣摩牛书贵说不定又出什么花花主张。然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决定把麦田的地头,开出一片地头,作个临时性的麦场。这个举措顿时得到了大队所有职员的交口称赞,并以牛书贵为例开始向村民推广介绍这一办法。这样的话不但缓解了麦场紧张的困难局面,也减少了户与户之间发生的不必要的矛盾。不过,新开辟的麦场,刚新场比老场要费力气得多。首先得用耙耙一遍,再泼上水,撒上麦秸,然后用头户拉着石碾一圈圈的转,反复的压平为止。这个办法杠出的麦场坚硬而又平整。这道程序牛书贵干了整整一天,总算完成了第一步。
每年割麦的镰刀悬挂在西屋的窗棂上,牛书贵摘下它们打量着两把已经生了锈的镰刀。镰刀在石头的弧面上被牛书贵来回推拉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屋里胖老婆的灶台上,热气滚腾着弥漫了屋子的整个上空。刚掀开的锅盖内侧的汽水,沿着锅盖边缘顺流直下。一锅圈儿的玉米面饼子,散发着玉米的馨香扑鼻而来,除了还有几个白面馍馍之外,其余的全是地瓜,空气中立刻充满了甜涩的味道。今天是星期天,恰巧三个女儿都在家。小三牛爱盼欢呼着从老大牛爱莉的臂膊下挤到前面来,伸手触碰了一下亮晶晶的白面膜。老二牛爱英拿起一块地瓜,吹着热气,地瓜在手掌里滚动着离开了。胖老婆往篦子上拣拾着地瓜,说道:
“看你爹磨完了吗?叫你爹吃饭。”
三个女儿几乎同声呼喊:“爹!吃饭。”说完,她们又对视着,爱盼笑吟吟的喊道:“爹,爹,爹,吃,饭。啦。”她顽皮的故意把这几个字分开,拖音拉得老长。
胖老婆把饭摆好,牛书贵坐下来,抓起一块地瓜咬了一口,说道:“今年的麦子打下来,就不用叫爱莉往学校拿窝头了。”
爱莉边吃边说道:“同学都是拿窝头,没几个拿白面馍的。”
爱盼插言道:“还是馍好吃,窝头,饼子往下咽的时候,拉嗓子眼儿。”
胖老婆笑着说:“愿吃白馍,就赶紧长大,帮着你爹下地割麦,打下麦来就有馍吃了。”
“听说,牛立本和牛勇为了麦场的事都吵吵到牛长江家去了,支书让他们砸的包袱锤,最后才掰扯开。”她说。
“咳,有啥大不了的,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牛书贵坚定的说。
“儿子儿子不倒心,也够牛长江乱的。”胖老婆应道。
“他这个人,天生就喜欢乱,有个事管着,他心里就踏实。听牛群说,牛长江承包的那块地,先种一季苞米,明年开春,镇上发展种棉花,当年还不成个万元户?”牛书贵打心眼里眼红那片地。到如今自己也只有议论的份儿了。
第二天,牛书贵起了个大早。他要趁凉快把那二亩麦割掉。清晨的空气湿漉漉的,牛书贵的镰刀已经磨得飞快。镰刀在他的手里飞舞着,伴随着镰刀与麦茬的擦擦生,原本滚滚的麦浪转眼就匍匐在了地上,像黄色的地毯,整齐的排列着。他的身板儿还是和当年一样,结实而能干。可是当他直起腰来稍作喘息的时候,他依然没有看到前来下地割麦的人。他似乎有些留恋过去集体时候热闹的场面。这次分地单干,国家承诺三十年不变,看来大集体大锅饭真要吃不下去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这是多么实际,而又远见的卓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二亩麦田已经踏踏实实的横卧在了他挥舞的镰刀背后。东面的太阳,像刚刚睡醒的婴儿的脸庞,开始在一片红彤彤的光芒里,一点点显露出来。这时,他方才看到有村人们手持着各自的农具,迎着阳光走向属于自己的责任田。牛书贵迎着阳光伸展了一下四肢,他觉得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