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隋唐圣途 > 第十四章 初试文比

第十四章 初试文比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现在场中战况是一比一、各胜一局。

    群凶一方尚有朴正艺、跋战山、铁国公主三人可以出战,胜数尚有。

    一见同辈中人史寒梅在比试中大出风头,朴正艺之徒“君子剑”车晓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朴正艺略一沉吟,一摆手,众人顿觉一股强大的杀气扑面而来。

    群凶一方人群中上来一黑衣蒙面之人。

    黑衣人亦不作声,从背后缓缓抽出一柄与朴正艺手中样式相同的黑剑。

    人剑合一,如一道鬼影峙立殿中。

    殿中空气为之一窒,此人带给对手的压迫感竟然骇人听闻。

    “久闻高国黑水剑皇门下有一弟子,剑法不俗,兼之身法诡异、来去如风,尤擅刺杀,身价为高国国杀手之最,外号‘影子剑’。”

    “阁下可便是那‘影子剑’崔命?”

    谢均瑶外号“不知书生”,实际上却是太乙门众弟子中见闻最为广博的一个,武功实力也不弱,仅次于张须陀。

    太乙门人均觉观察“影子剑”崔命的骇人态势,非谢均瑶不能应付。

    此时,谢均瑶轻摇折扇,款款步出,那神情有说不出的闲适与潇洒。

    黑衣人也不答话,微一点头表示默认,双眼盯住谢均瑶,如一头随时准备噬人的饿兽。

    谢均瑶一摆手中精钢折扇,做了个请予一战的表示。

    黑衣人如一缕轻烟,手持黑剑袭来。

    二人皆是轻功高手,一时大殿内你奔我逐。

    只见一黑一白两团人影纵横捭阖,时聚时分,衣袂飘飞之声不绝于耳。

    良久,只见人影一分,二人均已挂彩。

    黑衣人胸前被折扇划开了一道尺余长的口子,早已鲜血横流。

    谢均瑶左臂被刺了个对穿,血花溅出滴在白衣上,如染上了几朵桃花。

    黑衣人心有不甘,咬咬牙提议道:“谢兄承让,武斗结束,我们来一场单纯的文比如何?”

    太乙门人瞠目结舌,像看傻子一样审视打量着崔命,都在想跟谢均瑶文比,那不等同于关公面前耍大刀吗?

    但听听他的口气,似乎又挺有底气和把握。

    “文比就文比!”谢均瑶一口答应,信心满满。

    ?顾名思义,文比就是以文事手段和方式来进行比试,其实就是比文位和文才之气的高低。

    文比只是切磋,基本不会伤人,但文斗和文战不一样,要么比战诗词,要么比文才之气冲击,要么比文胆对撞,非常凶险,经常有生死立现。

    尽管在后世圣夏大陆上文才之气有所衰落,但自隋国开国后,圣夏大陆上文才之气有所集聚和回升,这得益于隋文帝杨坚。

    杨坚,其父杨忠是中原在北朝时西魏政权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封为隋国公。

    杨忠死后,杨坚袭父爵,女儿为北周宣帝的皇后。

    周宣帝死后,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宇文阐即位。

    杨坚便以“入宫辅政”为由,总揽军政大权,号称“假黄钺左大丞相”,都督内外军事。

    杨坚辅政后,为防止分封在外的北周诸王变乱,先后平定了三方叛乱,诛杀周室诸王。

    大定元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所归为由下诏宣布禅让。

    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平定叛乱之后,统一天下的对手只剩下南方的陈朝和位于江陵一隅之地的西梁。

    开皇七年九月十九辛卯日,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

    开皇八年,杨坚以杨广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带领水军出永安,共五十一万八千大军,三路大军伐陈。

    八年十二月,杨素沿长江击破陈的沿江守军,顺流而东。但因为施文卿、沈客卿等扣留告急文书,导致陈朝无法把大军从建康调出。

    开皇九年正月二十甲申日,陈将任忠引韩擒虎攻入建康城,捉住陈叔宝,陈朝灭亡。

    不久,各地陈军或受陈后主号令投降、或抵抗隋军而被消灭,只有岭南地区受冼夫人保境据守。

    开皇十年八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

    开皇初年,圣夏大陆另一强国突国多次派追风铁骑兵犯隋国,均被文帝击退。

    后文帝震怒,派遣两路精锐大军伐突,突国主力铁骑望风披靡,不战而溃。突国人由此尊称文帝为“圣人可汗”。

    至此,文帝吞北周、并西梁、灭南陈、平江南、伐突国,中原一统。

    隋文帝励精图治,大刀阔斧,施行改革。

    在文帝的精心治理下,隋国迅速强大繁荣起来。后人一般将隋文帝的大治誉为“开皇之治”,将文帝创造出来的盛世局面称为“开皇盛世”。

    文帝的一系列大政方针都提升了隋国的国运与实力,而国运是一国文才之气之根基,国运提升了,自然会“根深叶茂”、“厚积薄发”,文才之气也就会跟着有所改观。

    文帝提升隋国文才之气的根本措施是实行了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地方政府进行。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于是名门望族子弟被选为上品作高官,庶族寒门出身的人只能被选为下品小官,以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流行语。

    隋朝建立后,文帝杨坚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石破天惊地推行了科举制度。

    隋国此举不仅提升了文才之气,也为朝廷治国理政网罗了大批人才,积累了一大批能员干吏。

    其他九国对隋国此举迅速复制仿效。

    由此,圣夏大陆文才之气开始扭转,走上上升趋势。

    文帝杨坚因此获封半圣,离亚圣仅一步之遥。

    圣夏大陆习诗从文之人也开始增多,尤其是有条件的家庭都想把此途作为子弟安身立命和晋升之路。

    大陆十国谈诗论文也开始更加风靡起来,文比文斗也开始成为一种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