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隋唐大魔王 > 第五百零三章 李世民来了

第五百零三章 李世民来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方玉梅等人在山东的时候一直都在往北边游玩,还真就没有怎么去过南面,特别是这里已经几乎到了大唐的最南端。不同的风光,不同的物产,更是让他们流连忘返。

    现在的广州都督是深的程知节器重的马周,马周虽然年纪不大,不过能力出众,特别是经过杜如晦等人的教导,已经越来越有一带名相的风范。

    听说程知节来了,他顾不得整理衣冠,一路飞奔着就跑了出来,到了外面纳头便拜。程知节哈哈大笑赶紧把他扶了起来道:“一转眼小马周都已经这么大了,听说你和自己的妻子谢清还有一段故事,快讲来给我们听听。”

    马周脸一红道:“郡王不要取笑,我和谢清虽然相遇于偶然,不过一同随着张鼎大帅跑了一趟南阳,倒也是患难夫妻。”

    程知节笑道:“好啊!你们这也算是旅游结婚了,真是让人羡慕。等这一阵子忙完了,卸下包袱我们也随着张鼎大哥远航一趟,看看其他地方的风光。”

    崔瑜等人一听眼睛就是一亮,她们现在的眼光也是与众不同,但是海外去得还真不多,如果能够出去看一看,也算是不虚此生了。

    马周将大家请进了屋里,小孩子们跟着仆人到处去乱跑,程知节等人分宾主做好,马周的妻子谢清也出来和大家相见。

    谢清早就从丈夫的嘴中听说过这位混世魔王,今日见到了真人也有些兴奋。她虽然已经放弃了家族的产业,全身心的投入到辅佐马周身上,等见了程知节,还是不由自主的向他讨教些商业上的问题。老程也不见外,将自己知道的倾囊相授。

    “马周,你在这里做的不错,岭南的繁华超出我的想象,还有这里人们的文化氛围很足,你是怎么做的?给我介绍一下经验,我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普及教育。”

    马周笑道:“这都是魔王和李都督把底子打得好,我是直接来摘了桃子,说起来真是惭愧。

    至于说文风,我倒是有些心得;一开始番禹充满了商业气息,大家都不太重视文化。于是我就规定谁家的公子如果乡试过了,我免除他一成的赋税,谁家的公子如果中了进士及第我就免除他们两成的赋税。所以大家的积极性就全起来了。

    还有我们还利用官府的力量组织一些文会,比赛;对于优胜者进行表彰,让他们穿红挂彩游街以示荣耀,慢慢的这里的文风就兴盛了起来。”

    程知节笑道:“好,这个办法不错,回去我倒要在各地推行,争取让江南、岭南两道的文风都兴旺起来。”

    程知节又在岭南考察了数日,发现这里一切向好,这才和马周等人告辞回到了江南。

    现在江南就像一个开足了马力的巨大机器,飞快的运转着。商人们的钱财像流水一样投入到修路的大业中,不过还没等他们生出后悔的情绪,回报也想涓涓细流一样不断的回来。

    围绕着运河边上在建造了很多的酒厂和粮食工厂,江南百姓都赶紧拿出家中的余粮,卖给了这些工厂。手中有了一些闲钱的百姓也更舍得为老婆孩子买一些首饰衣服,也能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让江南更是一片繁荣。

    李承乾越来越大,他惊叹于眼前的一切,也更加丰富了他的知识。李承乾还在每十天给父母写一封信,向他们汇报自己的情况,并且诉说思念之情。

    李世民也经常故意给他布置一些作业,或者为他对朝堂事件的一些看法,父子二人到是有来有往,讨论的热火朝天。

    转眼就是三年过去,现在已经是贞观9年,因为李世民比历史上早了四年发动玄武门政变,现在也就是历史上的贞观五年。

    现在江南越来越正规,只是这两道的赋税就已经当得了大唐其他各道的总和,而且江南、岭南的科举录取比例逐年提升,已经让北方诸强感到了一丝压力。也让他们隐隐后悔不该答应在这些地方放开教化。

    李世民对于江南取得的成绩十分满意,而且他也有些想念自己的儿子,于是带上长孙无垢。杨吉儿以及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李恪和李泰,并文武大臣来到了江南。

    李承乾作为两道节度使,带领着程知节等人在十里开外迎接。李世民的车驾一入江南,立马觉着道路平稳了很多,就像感觉不到颠簸一杨。

    他们探出头来看着眼前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不住地感叹就像行走在镜子上一眼。

    李承乾远远的看到李世民的车驾连忙跑到路中央,跪倒恭迎陛下。程知节他们也不敢怠慢,跟着在后面跪倒一片。

    侍卫左右一分,李世民纵马跑了过来,他飞身下马把李承乾扶了起来,然后让程知节等人也都免礼平身。老程等人山呼万岁,然后退到了一旁。

    这时长孙无垢也坐着车上来,李承乾再次跪倒给母亲请安。长孙无垢从车上下来,拉着李承乾的手不住地嘘寒问暖,眼泪连连。

    李世民笑道:“观音婢,群臣都在这里站着,咱们就不要让大家久等了,还是先进城再说。”

    长孙无垢舍不得孩子,拉着他上了自己的凤辇;然后李世民一声令下,大家进了建康城。

    此时的建康再不比三年前,城中熙熙攘攘,比之长安也一点不差;听说陛下要来,街道的两边挤满了人,士兵们不得不手拉手维持秩序。

    李世民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龙袍,他来了兴致不住地向旁边山呼万岁的百姓招手。

    等进了节度使衙门,里面早就准备好了,各处都收拾的十分整洁,李世民在节度使大厅里招待了大家,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并对他们的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等宴会散后,李世民让李承乾代他将众人送走,他们在李承乾的书房落座。这座书房十分宽阔,里面已经堆满了各种书籍,在书房的一角还放置着几座金灿灿的奖杯。

    李世民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走上去拿了起来,发现触手甚重,好像是黄铜打造。在杯座上刻着“李承乾在贞观8年游春诗会获得优胜奖”。

    李世民哈哈笑道:“承乾,这是怎么回事,跟我说说?”李承乾脸一红道:“父皇,这也是程郡王的建议。为了让大家重视文化,增加文学风气。我们在各个节日都举行一些诗会、文会。”

    “哦,这个你再信上到时与我们提起过,这么说你也参加了?”

    “是,孩儿也去凑了个热闹,即兴赋诗一首,还赢了这个奖杯。”

    李世民大笑道:“好啊!来念给父皇听听,也让我看看你和老师学的怎么样?”

    李承乾答应一声朗声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妙啊!承乾这首诗做的确实不做,当得起这个奖杯。这首诗工巧奇特,别看生面;看似只是用物寓人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

    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不错!这是不错!”

    李泰一向以文采著称,现在虽然才八岁可一样经常得到父亲的夸奖,他听到父亲不住口的夸奖大哥,心中有些吃醋。他奶声奶气的操着童声道:“父皇,父皇,我也会做春天的诗,我还会做四时的诗,父皇你听着。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李世民哈哈笑道:“青雀,记忆力不错,小小年纪就把这首诗背过了,也一样值得夸奖。”

    李承乾从书架上拿起一座小的铜杯交给了李泰道:“青雀好厉害,哥哥小的时候就背不过诗,没有少被父皇责备。来这个奖杯送给青雀。”

    李泰拿着奖杯兴奋地满屋子乱跑,李世民偷眼看看自己的这个大儿子,怎么看怎么觉得满意。

    李世民又问了一些江南和岭南的情况,李承乾全部对答如流,而且分析起来头头是道,还都能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李世民听了不住地称赞。

    这时有婢女端来不少的南方水果,李承乾连忙给父母包去了果皮,恭敬的递了上去,然后后取出几个新鲜的送个两位弟弟。

    李恪和李泰一开始还吃的新鲜,不过没有两下就厌烦了,将啃了一半的香蕉放在了桌子上。

    李承乾也不嫌弃,三口两口就吃了个精光。李世民一愣道:“承乾,这里还有很多新的,为什么要吃他们剩下的?”

    “父皇,这些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俗话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百姓们实在是太苦了,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