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晚晚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早早晚晚
马车行走在衰草凄凄的道路上,秋风瑟瑟,天空中白鸟自由地飞翔。田地里麦苗细细嫩嫩的颜色映得天空格外青碧,使得深秋单薄懒散的阳光折射出几分生命的色彩。
到了家大家知道景枫的事情解决了都很是开心,让他专心读书,来年春天去应试。又让他不要担心家里的钱,知道景枫可能会去参加童试,老高家舅舅和大姨、几个姑姑甚至就连很远的二姨早都表了态一定凑钱让他去。
为了让景枫专心读书,老四让他去东里间住着,免得家里人来人往的串门会吵到他,李氏早有此意还是让他跟媳妇说一声。
老四笑了笑,“娘,这有什么好商量的,就让景枫来,没事!”
荆秋娥端着一簸箕干扁豆种进了,问道:“娘,我是剥了晒还是放盖垫上晒?”
李氏忙从炕头墙上钉着的钉子拿下挂在那里的小藤编针线筒,从里面找出一根穿着棉线的大针,“你放下我给它穿起来,挂在屋檐底下晒晒,不占地方!”
荆秋娥便放下了,看了老四一眼,“桃花不是要去北沟崖看麦子吗,你不去?”
老四笑了笑,“去,你喂了牲口了吗?草要少放勤放,免得它祸害!”
荆秋娥瞅了他一眼,跟李氏道:“娘,你看他还嘱咐我了,他最是个大喇喇的人,给牲口放草每次一大筛子,那马被他惯得可爱拱草了!”
李氏笑起来,一边穿扁豆笑道,“嗯,他小时候干活,可粗拉了,他在前面掰棒子,后面还得跟个人拾。爷们们一起盖谷,他粗粗拉拉的,你别说,盖得粗拉,出苗还齐节。你大哥他们盖得老实,厚土填平,反而不出苗,还得去耙!”
说完都哈哈笑起来。
老四嘿嘿两声大步出去了,然后李氏便跟荆秋娥商量让景枫来东里间的事情。荆秋娥笑道:“这真当好。”婆媳两个说了一会话,荆秋娥便去外面街上扫扫自己晒得草,准备做饭。
因为两家中间夹了篱笆墙,王氏便让老唐头他们帮忙,跟老三在南墙又开了个小门,将原来西里间的两扇小门拿了过来凑合用一下。
王氏也出来扫草,看到荆秋娥便过来说话,说了一会秋收天气小麦子,然后道:“北沟崖大哥家那十几亩麦子,长得真好呀!”
荆秋娥笑了笑,“是啊,我也去看过,竟然比人家好地里多施肥的好!”
王氏脚底下搓着几根草,“肯定是施了粪,大哥家也没那么多粪呀!”见荆秋娥也不知道,便又道:“他们之前种的绿豆,哎呀啊,收了那一些,今年可吃了绿豆!除了卖的,大哥还让几个姑回来拿的,让他们去做绿豆糕。大嫂子还去后面磨了绿豆面,夏天喝了一夏的绿豆汤……真是欲作。秋娥,那么的,大嫂没给你们点?”
荆秋娥一边弯腰用竹耙子搂草,道:“给的,那天三嫂你不是在的,大嫂给了我们半个布袋,还给了娘半个布袋。”然后又反问了一句,“大嫂没给你?”
王氏哈哈地笑起来,转身看了看南边那片破屋,“这谁家不回来空着怪可惜的!”荆秋娥便抱了草放去屋里,然后拿了簸箕收拾碎草,见王氏还在,便问:“三嫂,不做饭呀!”
王氏看了看天,“还早,自己当家,随便儿!”
荆秋娥笑了笑,蹲下划拉那些随草。
王氏笑道:“现在都是你做饭呀?咱娘还不做饭?”
荆秋娥端起簸箕,“也做,有时候我做有时候她做。”王氏看着她的背影又看了看天,回家做饭去。
唐妙趴在四叔的背上和景椿去地里看麦子,出苗率差强人意,因为耧车的问题,但是长势不错,至少不比南边良田里的弱。远远望去,草色如酥,很是喜人。
景椿问:“来年我们是不是可以有馒头包子吃!”
老四摸摸他的头,“当然,你看这麦子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呢。”
唐妙却在盘算地里肥料够不够,绿豆蔓子能提供大部分氮肥,腐烂的叶子肥含有很多磷,在播种之前还撒过草木灰,然后耙地之后才种得麦子。主要是河沿上风大,要提高麦子抗倒伏的能力,虫害也会少一点。
他们又去看了看北边不靠近低头挖的那个粪坑。家里一直烧草,像那种不耐烧火力不旺的麦秸草、麦扬、麦糠等唐妙都让做饭的人不要拉风箱。因为拉了风箱火呼呼地蹿出来,也不烧锅还不方便,不如让它自己慢慢烧,这样草木灰是深灰色,肥料最足。
以往高氏基本都是早晨扒了草木灰然后直接倒进圈里沤肥,唐妙一天看到了拦住她说攒起来,因为草木灰跟粪尿一起会分解挥发掉大部分肥力。她少不得依然以书本为借口,高氏觉得她说的头头是道,越来越信她,养成了习惯,甚至会遇到事情的时候先悄悄问问女儿。只是家里没那么大的地方放,以前用草帐子盖在屋西头的空地,用草盖起来,可是大风一吹,院子里全是草木灰,且那边还种了几眼吊瓜、葫芦的,葡萄枝子也大了,需呀架起来,再堆灰实在不行。
唐文清便说去地头上挖坑,把灰用麻袋装了,满了就送那里去,来年种地刚好用。草木灰撒完之后就夏天沤肥,又可以种麦子,很是方便。
高氏觉得很好,又找了所有能用的木头加上结实的蜀黍秸做成帐子盖在上面,再在四边压土,只留个小门往里倒灰就好。
因为在自己家靠河的地头,也不会有人走,不怕掉下去。
如今分了家,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地少就不要种太多的种类。像谷子、黍子总被麻雀叨,产量低又不当饭吃;蜀黍一般用来喂鸡多了卖给酿酒作坊,主要是为了能用蜀黍秸编席,如果需要在地头上种两分地也够了。因为有海外传来的玉米解决了牲口和家禽的粮食,还能补贴人的口粮,算是极好的。
她暗自帮家里规划了一下,主要种几样就好,粮食有麦子玉米,经济作物就可以种棉花和花生,还可以秧一亩地瓜,产量高需肥少,大人孩子也喜欢吃,多了的也可以喂猪。
如果按照她的计划,以后十五亩良田每年种四亩花生五亩棉花,花生秋收后可以直接种麦子,来年收了麦子再种玉米,收了玉米便可以种一茬绿肥等。这般十五亩地轮作加上套种能够从肥料、收成上合理利用。
只不过这么麻烦的事情还是等自己大一点再说吧,如今爹娘已经够惊讶了,以后可以推脱又看了什么书学了新的知识,他们也不至于会怀疑什么。
入冬时候,陈先生病得厉害,眼瞅着不行了,把景枫叫了去说了一些话,他不许别人听大家也不知道说什么。病来如山倒,没一个月陈先生便去了。他一去,景枫少不得伤心了好久,柳无暇因为如今不便,只打发了家里的仆人来祭奠,送的东西却没有往日多,银两更是少了大半,路过高家也没进门,想是那头有话嘱咐。高家人虽然唏嘘却也知道人之常情,说不得什么,只有景枫暗暗地替柳无暇担心,不知道他在家受何等委屈。
陈先生一走唐家堡就没有真正有学问的大人了,村里的孩子要是读书就要去前面杨家屯或者后面林家庙子。
王氏见景枫准备去县里考试,又埋怨自己家景森读书晚如今都要九岁了,还没入蒙学。言辞间不禁对婆婆有些怨念,平日里便不爱去说话,而是喜欢往外走。李氏对于她喜欢去跟外面人搭个说三道四,打听消息很是反感,却也并不当面表现出来,暗地里也会嘱咐高氏少跟她说景枫的事情。
年前老薛家又让媒婆来过一次,高氏依然拒绝,尽管这次他们礼数周全,面面俱到,她总觉得薛家不可靠,女儿去了不会幸福。
日子紧吧年还是跟往年那般凑合过了只不过因为景枫要去考试,办得稍微喜庆热闹些。
正月上,高氏特意拿出了辛苦攒着舍不得花的几个钱让唐文清买了稍微好一些的礼品带着景枫去给那三位廪生拜年,自己带着桃花搭了回来拜年的文沁家马车去清水镇给萧老太太拜年。
说起来她也是因为今年求了人家办事才去的,以前也不是不想走动,实在是两家差得悬殊,去了怕人家看不起,又怕给仝芳丢份。仝芳来,自己家人待她和气,且觉得萧家少奶奶来了,那是荣耀。可自己去萧家就不是那么回事,除了仝芳和萧朗只怕没人高兴,以往给仝芳帮忙还行,如果纯粹去走动,那是很尴尬的。所以以往高氏从没主动去过萧家,都是等仝芳来了,将家里舍不得用的稀罕物或者精心做的什么吃食请仝芳捎回去给老太太尝尝。
只是今年请了人家办事,不能不去问安,他们家什么都不缺,就算空着手也算心意到了,尊了人家的面子,表面不如何,心里肯定是高兴的。
六岁的唐妙表现的已经像个大人,有时候沉思起来甚至会忘记自己是孩子,等别人叫她猛地抬起头来,眼中的精光便遮也遮不住,王氏就说她精怪附身的。有时候看起来比大孩子还精明,脸上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深沉,眼中有着大人才有的狡猾。
不过当她有意识地扮演孩子角色的时候,还是能做到尽善尽美,哄得家里老人每日笑呵呵的,加上乖巧懂事,从不祸害东西,爷爷奶奶仍然最喜欢她。
李氏常说“如果桃花是个男孩子就好了,说不得以后和哥哥一起去做个大官,还能考个状元回来呢!”
萧老太太过年的时候贪喝了两杯,受了点风,正卧床休息不怎么见客。高氏领着女儿进去请了安,让女儿给磕了头。老太太拉着唐妙看了一会,赞道:“这丫头越来越伶俐了,以后肯定是个能干的俊丫头。给我们萧朗做个伴儿多好!”
唐妙假装不懂,甜甜地道:“萧奶奶,你要赶紧好起来,”然后看了看问道:“你怎么不枕小山给你做的枕头呢,菊花晒干了,枕着很舒服的。”
萧老太太笑道:“奶奶舍不得枕。”然后摸出个红艳艳的小荷包递给唐妙,“来,奶奶给桃花压岁钱!”
唐妙忙摇了摇头,脆声道:“我不要钱,要奶奶赶紧好起来!”
萧老太太一愣,随即叹了口气,笑了笑,把钱塞给她。高氏见她乏了,就领着唐妙出去,跟萧朗玩。
仝芳刚要走,被婆婆叫住。
她忙上前问何事。萧老太太叹道:“这么大个家,这么多子孙,磕头钱分出去了不知道多少。这些孩子里,竟然只有这个丫头和小山念着是让我早点好。其他的就知道要钱,要这个要那个……”
仝芳忙安慰道:“娘,人生病就容易感慨,很快就好的,别胡思乱想,这样才影响复原呢!”
萧老太太笑了笑,“委屈你了!”
一句话让仝芳差点流下泪,她摇了摇头,老太太便让她除去陪高氏,说自己要睡会。仝芳便帮她掖了掖被角,又去看看炭炉,挑了个角度,不让烟吹向床头便悄悄地出去。
唐妙记忆里小时候的萧朗个子小小,脸蛋圆嘟嘟身上瘦得很,如今才半年未见个子猛蹿高了一大截,脸上虽还有点婴儿肥,也可见尖俏的下颌,鼻梁挺拔,长眉星眸,已经变成个俊朗的小少年。
因为奶奶生病,萧朗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花花桃桃,如今见她个头也高了,皮肤虽然不再如婴儿那般粉粉嫩嫩的,却又多了几分女孩子特有的细腻精致。在他心里虽然看起来都是女孩子,可是花花桃桃的眼睛总是格外有神,像一只狡猾的小狐狸,顾盼间都透着一股子慧黠的神采。
虽然很开心萧朗却也按耐着激动,两人第一次互见了礼,曲膝问安的时候唐妙有一种错觉,可到底是什么又说不清楚,枉费自己多二十几年的见识。
行完礼萧朗立刻凑近拉着她的手道:“去我房间说话!”然后也不管别人,拉着唐妙就往他的房间跑。如今他大一点了,已经不再跟着母亲睡,老太太给他安排了两个丫头,一个十二岁,叫早早,一个不到八岁叫晚晚。是亲姐妹,姐姐文静和气,妹妹活泼好动,两姐妹见了唐妙之后一个客客气气,拿糖果点心给她,一个凑近前来笑嘻嘻地看着她,道:“你就是小山少爷天天念叨的花花桃桃?”
早早忙轻斥她,“晚晚懂点规矩,让少爷和唐姑娘说话吧!”然后拉着妹妹就往外走。
晚晚不乐意了,“可是早上还是我陪少爷玩呢!”
早早轻轻地拧了她一把,将她拖出去,教训道:“老夫人说什么来着?少爷需要你陪他玩,你才能陪他玩,现在少爷不需要你,我们就要躲开,听到没!”
晚晚似懂非懂,撅着嘴走了。
唐妙听到门外两个丫头说话回头笑微微地看着萧朗,这小屁孩也八岁了,老太太给他房里放了两个性格不同却极为鲜明的丫头,一个温柔如水安静闲雅,一个活泼可爱性子爽利,也算是女孩子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难道小色鬼要从小培养?两个如幽兰若蔷薇的丫头从小跟少爷朝夕相处,不培养出什么来才怪!
早早晚晚
马车行走在衰草凄凄的道路上,秋风瑟瑟,天空中白鸟自由地飞翔。田地里麦苗细细嫩嫩的颜色映得天空格外青碧,使得深秋单薄懒散的阳光折射出几分生命的色彩。
到了家大家知道景枫的事情解决了都很是开心,让他专心读书,来年春天去应试。又让他不要担心家里的钱,知道景枫可能会去参加童试,老高家舅舅和大姨、几个姑姑甚至就连很远的二姨早都表了态一定凑钱让他去。
为了让景枫专心读书,老四让他去东里间住着,免得家里人来人往的串门会吵到他,李氏早有此意还是让他跟媳妇说一声。
老四笑了笑,“娘,这有什么好商量的,就让景枫来,没事!”
荆秋娥端着一簸箕干扁豆种进了,问道:“娘,我是剥了晒还是放盖垫上晒?”
李氏忙从炕头墙上钉着的钉子拿下挂在那里的小藤编针线筒,从里面找出一根穿着棉线的大针,“你放下我给它穿起来,挂在屋檐底下晒晒,不占地方!”
荆秋娥便放下了,看了老四一眼,“桃花不是要去北沟崖看麦子吗,你不去?”
老四笑了笑,“去,你喂了牲口了吗?草要少放勤放,免得它祸害!”
荆秋娥瞅了他一眼,跟李氏道:“娘,你看他还嘱咐我了,他最是个大喇喇的人,给牲口放草每次一大筛子,那马被他惯得可爱拱草了!”
李氏笑起来,一边穿扁豆笑道,“嗯,他小时候干活,可粗拉了,他在前面掰棒子,后面还得跟个人拾。爷们们一起盖谷,他粗粗拉拉的,你别说,盖得粗拉,出苗还齐节。你大哥他们盖得老实,厚土填平,反而不出苗,还得去耙!”
说完都哈哈笑起来。
老四嘿嘿两声大步出去了,然后李氏便跟荆秋娥商量让景枫来东里间的事情。荆秋娥笑道:“这真当好。”婆媳两个说了一会话,荆秋娥便去外面街上扫扫自己晒得草,准备做饭。
因为两家中间夹了篱笆墙,王氏便让老唐头他们帮忙,跟老三在南墙又开了个小门,将原来西里间的两扇小门拿了过来凑合用一下。
王氏也出来扫草,看到荆秋娥便过来说话,说了一会秋收天气小麦子,然后道:“北沟崖大哥家那十几亩麦子,长得真好呀!”
荆秋娥笑了笑,“是啊,我也去看过,竟然比人家好地里多施肥的好!”
王氏脚底下搓着几根草,“肯定是施了粪,大哥家也没那么多粪呀!”见荆秋娥也不知道,便又道:“他们之前种的绿豆,哎呀啊,收了那一些,今年可吃了绿豆!除了卖的,大哥还让几个姑回来拿的,让他们去做绿豆糕。大嫂子还去后面磨了绿豆面,夏天喝了一夏的绿豆汤……真是欲作。秋娥,那么的,大嫂没给你们点?”
荆秋娥一边弯腰用竹耙子搂草,道:“给的,那天三嫂你不是在的,大嫂给了我们半个布袋,还给了娘半个布袋。”然后又反问了一句,“大嫂没给你?”
王氏哈哈地笑起来,转身看了看南边那片破屋,“这谁家不回来空着怪可惜的!”荆秋娥便抱了草放去屋里,然后拿了簸箕收拾碎草,见王氏还在,便问:“三嫂,不做饭呀!”
王氏看了看天,“还早,自己当家,随便儿!”
荆秋娥笑了笑,蹲下划拉那些随草。
王氏笑道:“现在都是你做饭呀?咱娘还不做饭?”
荆秋娥端起簸箕,“也做,有时候我做有时候她做。”王氏看着她的背影又看了看天,回家做饭去。
唐妙趴在四叔的背上和景椿去地里看麦子,出苗率差强人意,因为耧车的问题,但是长势不错,至少不比南边良田里的弱。远远望去,草色如酥,很是喜人。
景椿问:“来年我们是不是可以有馒头包子吃!”
老四摸摸他的头,“当然,你看这麦子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呢。”
唐妙却在盘算地里肥料够不够,绿豆蔓子能提供大部分氮肥,腐烂的叶子肥含有很多磷,在播种之前还撒过草木灰,然后耙地之后才种得麦子。主要是河沿上风大,要提高麦子抗倒伏的能力,虫害也会少一点。
他们又去看了看北边不靠近低头挖的那个粪坑。家里一直烧草,像那种不耐烧火力不旺的麦秸草、麦扬、麦糠等唐妙都让做饭的人不要拉风箱。因为拉了风箱火呼呼地蹿出来,也不烧锅还不方便,不如让它自己慢慢烧,这样草木灰是深灰色,肥料最足。
以往高氏基本都是早晨扒了草木灰然后直接倒进圈里沤肥,唐妙一天看到了拦住她说攒起来,因为草木灰跟粪尿一起会分解挥发掉大部分肥力。她少不得依然以书本为借口,高氏觉得她说的头头是道,越来越信她,养成了习惯,甚至会遇到事情的时候先悄悄问问女儿。只是家里没那么大的地方放,以前用草帐子盖在屋西头的空地,用草盖起来,可是大风一吹,院子里全是草木灰,且那边还种了几眼吊瓜、葫芦的,葡萄枝子也大了,需呀架起来,再堆灰实在不行。
唐文清便说去地头上挖坑,把灰用麻袋装了,满了就送那里去,来年种地刚好用。草木灰撒完之后就夏天沤肥,又可以种麦子,很是方便。
高氏觉得很好,又找了所有能用的木头加上结实的蜀黍秸做成帐子盖在上面,再在四边压土,只留个小门往里倒灰就好。
因为在自己家靠河的地头,也不会有人走,不怕掉下去。
如今分了家,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地少就不要种太多的种类。像谷子、黍子总被麻雀叨,产量低又不当饭吃;蜀黍一般用来喂鸡多了卖给酿酒作坊,主要是为了能用蜀黍秸编席,如果需要在地头上种两分地也够了。因为有海外传来的玉米解决了牲口和家禽的粮食,还能补贴人的口粮,算是极好的。
她暗自帮家里规划了一下,主要种几样就好,粮食有麦子玉米,经济作物就可以种棉花和花生,还可以秧一亩地瓜,产量高需肥少,大人孩子也喜欢吃,多了的也可以喂猪。
如果按照她的计划,以后十五亩良田每年种四亩花生五亩棉花,花生秋收后可以直接种麦子,来年收了麦子再种玉米,收了玉米便可以种一茬绿肥等。这般十五亩地轮作加上套种能够从肥料、收成上合理利用。
只不过这么麻烦的事情还是等自己大一点再说吧,如今爹娘已经够惊讶了,以后可以推脱又看了什么书学了新的知识,他们也不至于会怀疑什么。
入冬时候,陈先生病得厉害,眼瞅着不行了,把景枫叫了去说了一些话,他不许别人听大家也不知道说什么。病来如山倒,没一个月陈先生便去了。他一去,景枫少不得伤心了好久,柳无暇因为如今不便,只打发了家里的仆人来祭奠,送的东西却没有往日多,银两更是少了大半,路过高家也没进门,想是那头有话嘱咐。高家人虽然唏嘘却也知道人之常情,说不得什么,只有景枫暗暗地替柳无暇担心,不知道他在家受何等委屈。
陈先生一走唐家堡就没有真正有学问的大人了,村里的孩子要是读书就要去前面杨家屯或者后面林家庙子。
王氏见景枫准备去县里考试,又埋怨自己家景森读书晚如今都要九岁了,还没入蒙学。言辞间不禁对婆婆有些怨念,平日里便不爱去说话,而是喜欢往外走。李氏对于她喜欢去跟外面人搭个说三道四,打听消息很是反感,却也并不当面表现出来,暗地里也会嘱咐高氏少跟她说景枫的事情。
年前老薛家又让媒婆来过一次,高氏依然拒绝,尽管这次他们礼数周全,面面俱到,她总觉得薛家不可靠,女儿去了不会幸福。
日子紧吧年还是跟往年那般凑合过了只不过因为景枫要去考试,办得稍微喜庆热闹些。
正月上,高氏特意拿出了辛苦攒着舍不得花的几个钱让唐文清买了稍微好一些的礼品带着景枫去给那三位廪生拜年,自己带着桃花搭了回来拜年的文沁家马车去清水镇给萧老太太拜年。
说起来她也是因为今年求了人家办事才去的,以前也不是不想走动,实在是两家差得悬殊,去了怕人家看不起,又怕给仝芳丢份。仝芳来,自己家人待她和气,且觉得萧家少奶奶来了,那是荣耀。可自己去萧家就不是那么回事,除了仝芳和萧朗只怕没人高兴,以往给仝芳帮忙还行,如果纯粹去走动,那是很尴尬的。所以以往高氏从没主动去过萧家,都是等仝芳来了,将家里舍不得用的稀罕物或者精心做的什么吃食请仝芳捎回去给老太太尝尝。
只是今年请了人家办事,不能不去问安,他们家什么都不缺,就算空着手也算心意到了,尊了人家的面子,表面不如何,心里肯定是高兴的。
六岁的唐妙表现的已经像个大人,有时候沉思起来甚至会忘记自己是孩子,等别人叫她猛地抬起头来,眼中的精光便遮也遮不住,王氏就说她精怪附身的。有时候看起来比大孩子还精明,脸上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深沉,眼中有着大人才有的狡猾。
不过当她有意识地扮演孩子角色的时候,还是能做到尽善尽美,哄得家里老人每日笑呵呵的,加上乖巧懂事,从不祸害东西,爷爷奶奶仍然最喜欢她。
李氏常说“如果桃花是个男孩子就好了,说不得以后和哥哥一起去做个大官,还能考个状元回来呢!”
萧老太太过年的时候贪喝了两杯,受了点风,正卧床休息不怎么见客。高氏领着女儿进去请了安,让女儿给磕了头。老太太拉着唐妙看了一会,赞道:“这丫头越来越伶俐了,以后肯定是个能干的俊丫头。给我们萧朗做个伴儿多好!”
唐妙假装不懂,甜甜地道:“萧奶奶,你要赶紧好起来,”然后看了看问道:“你怎么不枕小山给你做的枕头呢,菊花晒干了,枕着很舒服的。”
萧老太太笑道:“奶奶舍不得枕。”然后摸出个红艳艳的小荷包递给唐妙,“来,奶奶给桃花压岁钱!”
唐妙忙摇了摇头,脆声道:“我不要钱,要奶奶赶紧好起来!”
萧老太太一愣,随即叹了口气,笑了笑,把钱塞给她。高氏见她乏了,就领着唐妙出去,跟萧朗玩。
仝芳刚要走,被婆婆叫住。
她忙上前问何事。萧老太太叹道:“这么大个家,这么多子孙,磕头钱分出去了不知道多少。这些孩子里,竟然只有这个丫头和小山念着是让我早点好。其他的就知道要钱,要这个要那个……”
仝芳忙安慰道:“娘,人生病就容易感慨,很快就好的,别胡思乱想,这样才影响复原呢!”
萧老太太笑了笑,“委屈你了!”
一句话让仝芳差点流下泪,她摇了摇头,老太太便让她除去陪高氏,说自己要睡会。仝芳便帮她掖了掖被角,又去看看炭炉,挑了个角度,不让烟吹向床头便悄悄地出去。
唐妙记忆里小时候的萧朗个子小小,脸蛋圆嘟嘟身上瘦得很,如今才半年未见个子猛蹿高了一大截,脸上虽还有点婴儿肥,也可见尖俏的下颌,鼻梁挺拔,长眉星眸,已经变成个俊朗的小少年。
因为奶奶生病,萧朗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花花桃桃,如今见她个头也高了,皮肤虽然不再如婴儿那般粉粉嫩嫩的,却又多了几分女孩子特有的细腻精致。在他心里虽然看起来都是女孩子,可是花花桃桃的眼睛总是格外有神,像一只狡猾的小狐狸,顾盼间都透着一股子慧黠的神采。
虽然很开心萧朗却也按耐着激动,两人第一次互见了礼,曲膝问安的时候唐妙有一种错觉,可到底是什么又说不清楚,枉费自己多二十几年的见识。
行完礼萧朗立刻凑近拉着她的手道:“去我房间说话!”然后也不管别人,拉着唐妙就往他的房间跑。如今他大一点了,已经不再跟着母亲睡,老太太给他安排了两个丫头,一个十二岁,叫早早,一个不到八岁叫晚晚。是亲姐妹,姐姐文静和气,妹妹活泼好动,两姐妹见了唐妙之后一个客客气气,拿糖果点心给她,一个凑近前来笑嘻嘻地看着她,道:“你就是小山少爷天天念叨的花花桃桃?”
早早忙轻斥她,“晚晚懂点规矩,让少爷和唐姑娘说话吧!”然后拉着妹妹就往外走。
晚晚不乐意了,“可是早上还是我陪少爷玩呢!”
早早轻轻地拧了她一把,将她拖出去,教训道:“老夫人说什么来着?少爷需要你陪他玩,你才能陪他玩,现在少爷不需要你,我们就要躲开,听到没!”
晚晚似懂非懂,撅着嘴走了。
唐妙听到门外两个丫头说话回头笑微微地看着萧朗,这小屁孩也八岁了,老太太给他房里放了两个性格不同却极为鲜明的丫头,一个温柔如水安静闲雅,一个活泼可爱性子爽利,也算是女孩子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难道小色鬼要从小培养?两个如幽兰若蔷薇的丫头从小跟少爷朝夕相处,不培养出什么来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