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盛世大明 > 第512章 迁都之争(上)

第512章 迁都之争(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因为援军将到,奸贼得除,如今的北京城无论军民的心气都挺足,这体现在朝会之上,则表现在群臣不断有人向天子献策献计,虽然这些说法未必合理,但比起刚闻大军新败的那会儿,朝廷上下的底气可就要足得多了。

    今日的情况也是一般,朝会一开始,就有几名官员站出来提出了一些所谓的建议。才刚当上皇帝没多久的朱祁钰此时也显得很是虚心,仔细聆听着他们的讲述,时不时还点头表示认同,看起来这气氛着实不错。

    对大部分文官来说,如今可比之前正统帝时舒服得多了。那时每说一事,都得有所斟酌,深怕因此就得罪了王振及其党羽,现在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要是边患不在的话,他们觉着一直这样也是挺好的。

    不过这些官员并没有发现,站在臣班前列,以及中间位置的两名兵部主官此时却是愁眉深锁,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昨日在接到紫荆关被破的噩耗之后,陆缜就赶紧报到了于谦那里。然后两人同时决定入宫奏禀此事,可是那时天色却已暗了下来,宫门已闭,想传递消息显然是有些困难了。

    而且随后,于谦还想到这么做势必会使消息迅速扩散,从而再度引发城中恐慌——说实在的,紫荆关失守可不比前番大败对大明江山的影响要小,尤其是对北京城来说,前方关隘一失,必然会将整座京城彻底暴露在对方的快马弯刀之下。所以为了大局考虑,他们最终暂且按捺下来,打算今日早朝之后再单独奏禀。

    但他二人心里的担忧却是无法掩盖的,在早朝上也表现得有些心神不定。好在其他人都只顾着表达自己的建议,倒没去留意他们的神色。

    在有几名官员说了一番话后,突然一个礼部官员也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一事禀奏。”

    “准奏。”虽不知如今礼部能提出什么建议来,但朱祁钰还是从善如流地点头应道。

    “就在今日,礼部收到了来自北边蒙人的书信,他们要求朝廷支付三十万两银子以赎回上皇……”

    这位的话还没说完呢,就被周围同僚的一阵怒喝声所打断了:“岂有此理,这些鞑子也欺人太甚了些!真当我大明不敢讨伐他们么?”

    “就是!从我大明立国以来,就没有过赔偿钱款之举,陛下万不可答应他们这一无礼要求!”

    “陛下,以臣之见,如今那些蒙人已是强弩之末,既不能威胁到我大明安危,又不想如此轻易退兵,这才用了这么个卑鄙手段来敲诈勒索。其实我边军大可趁机出兵攻之,说不准还能扭转颓势呢!”

    这些臣子一个个群情激昂,也说得天子心里一阵激动。本来他还真有些意动呢,毕竟自己的皇兄还落在对方手里,要是朝廷不拨付银两而害他受苦,自己又于心何忍?

    可是现在,这个想法已经改变了。因为他担不起后人说他软弱的责任,朱家子孙就没有妥协退让的!甚至,他都觉着或许这真是大明反败为胜的契机,说不定对方骄兵必败,会给大明留下机会呢。

    想到这儿,他的目光就瞄向了站在跟前不远处的于谦,论军事,论亲疏,此时他最信任的还是兵部的这两名臣子。而让他略有些意外的是,此时的于谦看着却是忧心忡忡,完全没有半点慷慨激昂的样子。

    “于卿,你对此有何看法?”见于谦一直没什么反应,皇帝终于直接开口询问了起来。

    此言一出,朝堂上众人的声音也为之一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于部堂的身上,等着他给出一个答案。

    经过这次之事,大家都已接受了于谦已是天子心腹的事实。谁让他立了拥立首功,而且确实临危不乱,挽救了即将崩溃的朝局呢?所以对他,多半人还是服气的,也愿意听他的说法。

    被天子这么一问,于谦的脸上明显露出了一丝纠结,随后才道:“臣以为,如今还不是轻言反击的时候。我大明新败,精锐尽丧于土木堡,再想破敌可就太难了。”

    “于大人,你这话就有些长他人志气了。之前我大明所以会败,更多是因为指挥失当,又有奸佞乱政所致。如今王振一党已尽被拔除,以边军将士的丰富经验,在我们大明自家的土地上要破敌未必是什么难事!”

    “是啊于部堂,朝廷也确实需要有一场胜利来安定民心,此时说不定就是最好的机会。一旦让他们退却,则后患无穷哪。”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个个都显出了想要复仇的急切之意。见此,陆缜都不觉有些惊讶了,之前他们不是一直都反对主动出兵的么,怎么今日在前有败绩的情况下,反倒变得如此激进了?

    其实,这里有一半是因为大家都想要在新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忠心,同时也因觉着这确实是个机会。蒙人新胜之后突然却步,很容易就给人一种他们已后继乏力的感觉。只有知道前方之事的陆缜才知道,他们的判断是多么的错误。

    “于卿……”朱祁钰此时也有渴战之意,他也很想出这一口恶气哪。

    于谦轻轻一叹,知道有些事情还是摆开了说为好,不然只会带给大家以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朝局。在吸了口气后,他才再度开口:“陛下,臣有一事禀奏,还望陛下,以及各位大人能够镇定些。”

    “嗯?却是何事?”看着他郑重其事的模样,朱祁钰也不觉有些紧张了,其他臣子也都住了嘴,看向了这位表情严肃的同僚,等待着他口中的事情。

    “就在昨日傍晚时分,有北边斥候拼死送来了一份军报,上头只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紫荆关已被蒙人所破,守关将士自守备孙祥而下,数千人尽皆为国捐躯了!”于谦用极为沉痛的声音缓缓道出了这一惊人的消息。

    霎时间,整座大殿之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先是停怔在那儿,随即眼中就闪过了不信、惶恐的眼神,不少人的神情瞬间就垮了下去。

    而朱祁钰,也微张着嘴巴,满脸难以置信地呆了半晌,才道:“于卿……你所说的确是实情?”看他的眼神,显然是宁可希望对方告诉他这是假话了。

    可惜,没有人会在天子面前说这样的谎话,于谦更不会这么做。此时的他,已经从袖子中取出了那份战报高举过头顶:“陛下,这便是孙祥在临死前命人送回京城的战报,还请陛下过目。”

    可这时候,皇帝居然没有任何的反应,他身边的太监此时也都木然地站在那儿,都忘了上前接过战报了。等到他略回过神,眼神示意身边人上前时,前方的臣班之中已起了一阵骚乱。

    “难道这老天真要亡我大明么……”

    “大明危矣,我北京危矣!”

    “陛下,朝廷必须追究那孙祥罪责,紫荆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即便是数十倍之敌,也不是轻易能攻破的。可现在,他都来不及早些上奏朝廷求援,就被敌人破关,此中一定另有原因。说不定就是这孙祥畏战怕死,这才有了紫荆关之失!”……

    或许是因为恐惧的原因,又或许是因为朱祁钰这个皇帝毕竟才刚即位,没有多少威信可言,所以此时的群臣居然就不顾朝会规矩地大喊大叫了起来,七嘴八舌间,整座大殿早已嗡嗡响作一片,看着混乱不堪,甚至都听不清他们到底都说了些什么。

    这其实也是大明在土木堡一败精英尽丧的结果了。此时留在朝中,以往几乎都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其能力和心性,远没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本事,此时是彻底的乱了。

    天子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此时的他也早已失了分寸,茫然不知所措地坐在那儿,接过太监递来的战报只扫了两眼,就看不下去了。

    “诸位……诸位,还请冷静!”于谦这时再度开口,大声喝道:“这天还没塌下来,我大明是不会因此就亡了的!”

    陆缜也在此时帮着喊道:“各位大人,北京城坚池深,而且外省勤王的兵马即将抵达,我们有足够的自保之力,还望各位莫要慌张!”

    这也正是他二人不敢轻易把事情说出来的原因所在了。连这些朝中臣子都在听闻此信后如此慌乱,就更别提民间百姓了。只怕这消息一传了出去,整个京城都将陷入大乱。

    好不容易,群臣才终于定下了心神,不再胡乱说话。只是他们的脸上,此时已满是惊惶之情,显然对陆缜所说的话是没什么底气的。连紫荆关这样的关隘对方都能轻易破之,那北京城就真能守得住么?

    当是时也,一名四十来岁,面色青白的青袍突然就走了出来,大声奏道:“陛下,当即之际,臣以为继续留守北京已很不安全。昨夜,臣就曾夜关天象,发现王气有重回南方之征兆,或许正映在此事之上。莫如迁都,重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