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袁兆龙的展望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十七章 袁兆龙的展望
作为川汉铁路极为重要的中转站,贯通南北,交通东西的汉口火车站被袁兆龙用炸药给炸掉了,川汉铁路整体瘫痪,连带着数条经过汉口的铁路干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汉口城被冯国璋的一把大火烧成了废墟,没个三五年够呛缓的过来。
武汉三镇重工业工厂也被冯国璋破坏的差不多了,湖北军ZF的重建几乎等同于从零开始,洋务运动几十年的积累化为灰烬,一战回到三十年前,遭遇如此空前的损失,武汉三镇几乎失去了战略意义。
大都督黎元洪甚至提议将湖北军ZF整体迁出湖北,去湖南,毕竟武汉三镇的重创太大,从头发展的话,麻烦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提议也得到了郑少成等人的赞成,几乎一致同意将ZF迁出武汉,哪怕是不去湖南,迁往湖北别处也是可以的,不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袁兆龙否决了这个提案,坚持将湖北军ZF留在武汉。
原因无几,一者,起义之初,袁兆龙一开始就将武昌起义的官军们定义为湖北革命军,一支地方性武装部队,自始至终没有离开湖北一步。湖北有湖北革命军,湖南有湖南革命军,直隶的直隶革命军,浙江、江苏、上海的浙江沪革命联军,虽然共同打着革命旗号,隶属于国民ZF下辖,但各自为战,自主性很强,国民ZF的权威控制不住这些支革命队伍。
经过与冯国璋一战后,袁兆龙敏锐的察觉到最强的北洋军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勾心斗角,隐患重重,俨然已经具备了早期军阀雏形,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北洋的各个将领好比是一群猛虎,而袁**则是那个牵着绳子的驯兽人,老虎的本性天性就是独来独往,一山不容二虎,当这个驯兽人不在之后,失去了绳子控制的猛虎们必然会互相残杀。
而湖北革命军与北洋第四镇厮杀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距离湖北最近的湖南革命军只是象征性的派遣一标队伍支援,其他各地革命军愣是未发一兵一卒前来救援,这就有些令人心寒了。
可想而知,一旦队伍迁出湖北,另往他地,外来势力不会得到欢迎,受到的阻力和压力不比在湖北小,除非湖北革命军与之合并,与其如此,倒不如留在湖北。
二者,湖北此役虽然损失惨重,轻重工业遭受打击,但并不是灭顶之灾,其工业较之别处,基础尚存,交通便利,比其他地区仍要强许多,比如汉阳制造厂,战时期间,沦陷之前,大部分工人出逃,仍然能日产数千发弹药,有力的支撑起革命军战斗力。
革命军在撤退之前,将厂房内的大部分机器藏匿,或者带走,因此受到的冲击较小,重建起来也比较容易。各类技术型人员也都在武汉租界内,人尽所用,假以时日,东山再起并不困难。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如此。
工人们吃饭要钱、重建汉口基础建筑要钱、购买机器厂房要钱、军饷要钱、招兵买马要钱、战后补助又是一大笔钱。
然而此时此刻,湖北军ZF最缺的就是钱了,ZF财政穷的叮当响,赤字相当严重,数百万的缺口堵不上,眼瞅着军饷都快发不出来了,有时候袁兆龙真想在自己办公室里供上一尊财神爷,烧上两炷香,求求财神爷赶快下钱雨,缓解燃眉之急。
ZF现在急需外来资金注入,袁兆龙已经派人放出消息,用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做抵押寻求贷款,当天下午,英国大使主动上门派人送来的五百万花旗银行票据便送到了袁兆龙的办公桌上,天下大局已定,局势已然明朗,这个天下谁当家谁做主,显而易见,嗅觉敏锐的史蒂夫表示不计前嫌,愿意寻求各方面与湖北ZF合作,希望能够得到川汉铁路的经营权,共同开发川汉铁路。
合作是可以的,五百万给的也不少,很诱人,湖北确实需要这笔钱,这笔钱到账,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但袁兆龙依然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直接拒绝了英国佬的要求,他还没蠢到将主权经济命脉让给洋人把控的地步。这不叫雪中送炭,这叫浑水摸鱼,和洋人谈生意得长起三个心眼,说不准就掉坑里去了。
钱的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了的,对经济,袁兆龙的研究不深,将其放在一旁,交给黎元洪去打理,毕竟他的人脉广,认识的名流多,道儿熟。袁兆龙这几天一直都在忙其他的事情,坐着汽车四处跑,走遍了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湖北的兴办的几家新式学校演讲募兵,以及从军中挑选出的具备潜力的士兵,搜罗人才。早在与北洋交手期间,深深感受到部队之间的战术配合以及单兵作战能力差距,袁兆龙心生开办军事学院为军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想法。在他重新回到武昌城的那头一个晚上就将此事提上日程,第二天便开始张罗这件事。
在七天的时间里,袁兆龙接见了几乎所有的新式学堂里的所有学生,向他们详细介绍军事学院的必要性,让学生们知道,战争并不仅仅只是扛着枪向前冲锋这么简单。
袁兆龙将兴办军事学堂的事宜当成头号大事来办,做主将ZF财政上为数不多的三十万全部拨给了学校。军队乃是湖北军ZF之本,理应受到如此重视。何况区区三十万也不够干别的,开个学校还是绰绰有余的。
袁兆龙将武昌的最大的一家学堂撤掉,原地址改成军事学院。在**,西式的学堂尚不多见,军事学堂更是罕见,北洋武备学堂算是军官学校的鼻祖,冯国璋便是从这个学校毕业。在湖北,这还是头一家正式的军事学院。
学院开课当天剪彩仪式上,四十八名士兵分两排如同标杆一般威武的屹立在学院正门两旁,精神抖擞。
袁兆龙与黎元洪两位湖北大佬共同出席揭牌仪式,揭下遮挡在牌匾上的红布,一米宽两米长的大匾上龙飞凤舞的书写着一行大字:湖北武威陆军军官学校。
这行字由黎元洪亲笔书写。金黄色烫金大字在太阳下烁烁发光。湖北武威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意味着湖北革命军正式具备了自我培训后备军事人才的能力。
为体现ZF的重视,袁兆龙亲自担任校长。
每两年收一批,首批学生只录取了六十四人,人虽然不多,但每一个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如果将来这六十四人四年后顺利毕业,再在部队里锻炼三两年,将来就至少多了六十四名标统级别以上的高级指挥官。
这第一批学生奠定了未来十年的湖北革命军的基础。袁兆龙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虽然这六十四名年轻人脸上稚气未脱,对以后的日子懵懵懂懂,但袁兆龙仿佛看见了十年之后,湖北革命军的骨干都将会从他们当中产生!
第三十七章 袁兆龙的展望
作为川汉铁路极为重要的中转站,贯通南北,交通东西的汉口火车站被袁兆龙用炸药给炸掉了,川汉铁路整体瘫痪,连带着数条经过汉口的铁路干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汉口城被冯国璋的一把大火烧成了废墟,没个三五年够呛缓的过来。
武汉三镇重工业工厂也被冯国璋破坏的差不多了,湖北军ZF的重建几乎等同于从零开始,洋务运动几十年的积累化为灰烬,一战回到三十年前,遭遇如此空前的损失,武汉三镇几乎失去了战略意义。
大都督黎元洪甚至提议将湖北军ZF整体迁出湖北,去湖南,毕竟武汉三镇的重创太大,从头发展的话,麻烦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提议也得到了郑少成等人的赞成,几乎一致同意将ZF迁出武汉,哪怕是不去湖南,迁往湖北别处也是可以的,不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袁兆龙否决了这个提案,坚持将湖北军ZF留在武汉。
原因无几,一者,起义之初,袁兆龙一开始就将武昌起义的官军们定义为湖北革命军,一支地方性武装部队,自始至终没有离开湖北一步。湖北有湖北革命军,湖南有湖南革命军,直隶的直隶革命军,浙江、江苏、上海的浙江沪革命联军,虽然共同打着革命旗号,隶属于国民ZF下辖,但各自为战,自主性很强,国民ZF的权威控制不住这些支革命队伍。
经过与冯国璋一战后,袁兆龙敏锐的察觉到最强的北洋军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勾心斗角,隐患重重,俨然已经具备了早期军阀雏形,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北洋的各个将领好比是一群猛虎,而袁**则是那个牵着绳子的驯兽人,老虎的本性天性就是独来独往,一山不容二虎,当这个驯兽人不在之后,失去了绳子控制的猛虎们必然会互相残杀。
而湖北革命军与北洋第四镇厮杀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距离湖北最近的湖南革命军只是象征性的派遣一标队伍支援,其他各地革命军愣是未发一兵一卒前来救援,这就有些令人心寒了。
可想而知,一旦队伍迁出湖北,另往他地,外来势力不会得到欢迎,受到的阻力和压力不比在湖北小,除非湖北革命军与之合并,与其如此,倒不如留在湖北。
二者,湖北此役虽然损失惨重,轻重工业遭受打击,但并不是灭顶之灾,其工业较之别处,基础尚存,交通便利,比其他地区仍要强许多,比如汉阳制造厂,战时期间,沦陷之前,大部分工人出逃,仍然能日产数千发弹药,有力的支撑起革命军战斗力。
革命军在撤退之前,将厂房内的大部分机器藏匿,或者带走,因此受到的冲击较小,重建起来也比较容易。各类技术型人员也都在武汉租界内,人尽所用,假以时日,东山再起并不困难。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如此。
工人们吃饭要钱、重建汉口基础建筑要钱、购买机器厂房要钱、军饷要钱、招兵买马要钱、战后补助又是一大笔钱。
然而此时此刻,湖北军ZF最缺的就是钱了,ZF财政穷的叮当响,赤字相当严重,数百万的缺口堵不上,眼瞅着军饷都快发不出来了,有时候袁兆龙真想在自己办公室里供上一尊财神爷,烧上两炷香,求求财神爷赶快下钱雨,缓解燃眉之急。
ZF现在急需外来资金注入,袁兆龙已经派人放出消息,用织布局、纺纱局、缫丝局做抵押寻求贷款,当天下午,英国大使主动上门派人送来的五百万花旗银行票据便送到了袁兆龙的办公桌上,天下大局已定,局势已然明朗,这个天下谁当家谁做主,显而易见,嗅觉敏锐的史蒂夫表示不计前嫌,愿意寻求各方面与湖北ZF合作,希望能够得到川汉铁路的经营权,共同开发川汉铁路。
合作是可以的,五百万给的也不少,很诱人,湖北确实需要这笔钱,这笔钱到账,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但袁兆龙依然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直接拒绝了英国佬的要求,他还没蠢到将主权经济命脉让给洋人把控的地步。这不叫雪中送炭,这叫浑水摸鱼,和洋人谈生意得长起三个心眼,说不准就掉坑里去了。
钱的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了的,对经济,袁兆龙的研究不深,将其放在一旁,交给黎元洪去打理,毕竟他的人脉广,认识的名流多,道儿熟。袁兆龙这几天一直都在忙其他的事情,坐着汽车四处跑,走遍了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湖北的兴办的几家新式学校演讲募兵,以及从军中挑选出的具备潜力的士兵,搜罗人才。早在与北洋交手期间,深深感受到部队之间的战术配合以及单兵作战能力差距,袁兆龙心生开办军事学院为军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想法。在他重新回到武昌城的那头一个晚上就将此事提上日程,第二天便开始张罗这件事。
在七天的时间里,袁兆龙接见了几乎所有的新式学堂里的所有学生,向他们详细介绍军事学院的必要性,让学生们知道,战争并不仅仅只是扛着枪向前冲锋这么简单。
袁兆龙将兴办军事学堂的事宜当成头号大事来办,做主将ZF财政上为数不多的三十万全部拨给了学校。军队乃是湖北军ZF之本,理应受到如此重视。何况区区三十万也不够干别的,开个学校还是绰绰有余的。
袁兆龙将武昌的最大的一家学堂撤掉,原地址改成军事学院。在**,西式的学堂尚不多见,军事学堂更是罕见,北洋武备学堂算是军官学校的鼻祖,冯国璋便是从这个学校毕业。在湖北,这还是头一家正式的军事学院。
学院开课当天剪彩仪式上,四十八名士兵分两排如同标杆一般威武的屹立在学院正门两旁,精神抖擞。
袁兆龙与黎元洪两位湖北大佬共同出席揭牌仪式,揭下遮挡在牌匾上的红布,一米宽两米长的大匾上龙飞凤舞的书写着一行大字:湖北武威陆军军官学校。
这行字由黎元洪亲笔书写。金黄色烫金大字在太阳下烁烁发光。湖北武威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意味着湖北革命军正式具备了自我培训后备军事人才的能力。
为体现ZF的重视,袁兆龙亲自担任校长。
每两年收一批,首批学生只录取了六十四人,人虽然不多,但每一个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如果将来这六十四人四年后顺利毕业,再在部队里锻炼三两年,将来就至少多了六十四名标统级别以上的高级指挥官。
这第一批学生奠定了未来十年的湖北革命军的基础。袁兆龙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虽然这六十四名年轻人脸上稚气未脱,对以后的日子懵懵懂懂,但袁兆龙仿佛看见了十年之后,湖北革命军的骨干都将会从他们当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