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打仗伤和气,花钱买太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澶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国萧太后和圣宗亲率大军南下,辽军来势汹汹。先锋大将兰陵郡王萧挞凛和六部大王萧观音奴,率军攻破了遂城(今河北徐水),而后,与萧太后、辽圣宗会合,在阳城淀(今河北望都)扎营,号称有二十万大军,伺机行事。
而宋廷这边,“辽师深入,急书一夕五至,寇准不发,饮笑自如”。其实宰相寇准早就想好了,让宋真宗御驾亲征,但他怕宋真宗不答应,故意把前线战报扣留起来,先不让真宗知道,等积多了一并呈给真宗看。第二天,宋真宗一见这么多急报,就慌了手脚,忙把寇准找来问该怎么办。寇准提议宋真宗亲征澶州(河南濮阳),万般无奈之下,宋真宗只得同意御驾亲征。辽军南下的消息传到朝廷,朝野震惊。寇准不惧辽军,可不代表其他大臣也不怕,这时候就分成主和、主战两派,两派各持己见,莫衷一是。当时的参知政事、职位相当于副相的王钦若和佥署枢密院事、职位相当于副参谋总长的陈尧叟是主和派代表人物。这两个人一听辽军攻来,吓坏了,不想着怎么率军抗辽,反而想的是劝宋真宗一起逃跑。王钦若是江南人,他密请皇帝逃往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尧叟是蜀人,主张宋真宗前往成都。宋真宗被这两个胆小的人说动了,当时就把寇准唤至内殿,询问寇准的意见,看自己“幸”哪个地方好,把大宋的都城搬到哪里比较好。
寇准一看王、陈二人站在真宗身边,心里已明白了八九分,便厉声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这主意?”宋真宗不好“出卖”王、陈二人,就说:“爱卿你也别问是谁出的主意,就说朕外出避敌是否可行?到底去哪里才安全?”寇准瞅瞅王钦若和陈尧叟,继续说:“陛下实在是应该斩杀了出这种馊主意的人!皇帝神武,将士同心,倘若你御驾亲征,辽军听到消息肯定会落荒而逃。即使陛下你不亲征,只要下令我军坚城固守,以老敌师,无论如何都到不了皇帝你弃城逃跑的地步!”宰相毕士安、大将高琼等人听说这事,也反对宋真宗南迁。宋真宗听了主战派的意见,连连点头,再不提南迁的事了。没有了主和派出坏主意,宋真宗确定了亲征的相关事宜,于十一月二十日出发亲征。
景德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宋真宗一行抵达韦城,但前方战况不明,真宗开始犹豫,是否按原计划继续北上。此时随行的官员中,有人主张尽快撤退到金陵,也有些人主张撤回京城。宋真宗耳朵一软,又召寇准商量:“朕南巡如何?”寇准坚决反对,他对真宗说:“群臣懦弱无知,真如乡老妇人一样。陛下现在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河北诸军日夜盼望陛下到来,必定士气百倍。若是现在撤退,军心必然大乱,辽军趁势前来攻打,恐怕到不了金陵就成了辽军的俘虏。”宋真宗低头不言,良久,表示说自己再考虑考虑。
寇准出了御帐,遇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忙上前拉住对方的手,问:“高将军世受国恩,何以报国?”高琼答:“我本来就是武将,愿以死报国!”于是,寇准又拉着高琼重进御帐,对依旧犹豫不决的宋真宗讲:“陛下如不信为臣之言,请问高琼。”高琼马上进言跪禀:“随驾军士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师,他们肯定不愿意独自南下,估计中途都会逃走。希望陛下前往澶州,我们必竭死力,打败辽军!”宋真宗从小爱玩打仗,长大之后其实是个彬彬帝王,真让他上战场还是很不容易。此刻,他又扭头看自己的贴身侍卫王应昌。王应昌也是武将,马上回答:“陛下奉将天讨,所向必克。如果我军逗留不进,臣恐敌势益张。”至此,宋真宗才下决心赶赴澶州(今河南濮阳)。
与此同时,辽军继续南下,主力早于真宗到达澶州城下。宋朝大军行动迟缓,十一月二十五日才到达澶州南城。澶州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城,南城相对较为安全。真宗看到河对岸烟尘滚滚,就想留在南城,不去北城。寇准又劝真宗:“宋军的主力都在北城,陛下如果不去北城,亲征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再说各路大军已经陆续到达澶州,不会有什么危险的。”皇上说,北城的军民能看见我,辽国人也就看见了,弄个狙击手给我一下子,我就玩儿完了。寇准说没那事,赶紧把钢盔、防弹背心给皇上准备好,金盔金甲,外罩锦袍。金甲武士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你,保证没问题。
高琼也劝真宗过河,站在真宗皇帝身边的文臣冯拯斥责高琼无礼。高将军怒道:“冯公你以文章得官,今敌骑逼近,犹斥我无礼,你何不赋诗一首以退敌?”不待冯拯回嘴,也不等真宗同意,他就催促卫兵们护送真宗前进。皇上穿得跟未来特警似的,勉强到城上转了一圈。宋军将士一看到金瓜、钺斧、朝天镫、黄罗伞盖,连呼万岁,士气大振。巡视完毕,真宗就把军事大权交给寇准。他相信寇准的能力,但生性懦弱的真宗内心还是颇为忐忑,生怕出现意外。其实,寇准等人内心的忧虑绝不亚于真宗,只是不能表露出来。为了稳住真宗,寇准每日与同僚饮酒作乐,装出毫不在意的模样。真宗得到密探关于寇准动静的汇报后,以为寇准胸有成竹,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
剑拔弩张之际,辽军步步为营,三面包围了澶州。宋将指挥得当,在城四周关键部位布置了许多劲弩,它的威力相当于现在的重机枪。辽朝统军萧挞凛想在萧太后面前露脸,仗着自己勇猛,领着亲兵在澶州城下转悠,巡视作战地形。当时,宋军中一名小校日夜备战挺累,正坐在一张巨大的床子弩上发呆,忽然他看见萧挞凛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上黄金甲、大红袍,显然是个大头目。于是,这位小校脚踩踏板,床子弩上的数支大头箭应声而发。也真巧,一支大弩箭不偏不倚,正中萧挞凛脑门,登时就把这位辽朝统军射于马下,辽军士气一落千丈。萧太后唯恐腹背受敌,秘密派人前来求和,而宋真宗也没有与辽军一决胜负的决心。辽朝主动提出议和,正中真宗下怀,于是派遣曹利用前去议和。
寇准雄心勃勃,以他当时所计,是想逼迫契丹方面向宋朝称臣,归还燕云十六州,“如此,则可保百年无事,不然,数十年后,虏又生他念!”但急于求安的宋真宗没有这种远略,他不想在和议方面进行“拉锯战”,便推托说:“几十年之后,肯定会有能抗辽的人,我现在不忍心百姓受苦,就先接受了和议吧!”于是,宋真宗告诉曹利用,可以接受的岁贡底线为百万。这事被寇准知道后,就把曹利用叫到自己帐内,威胁他说:“皇上虽然说可以给一百万,但若超过三十万,回来我就砍你的头。”曹利用就与萧太后讨价还价,最终议定宋朝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以为“军饷”;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宋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真宗皇帝称萧太后为叔母。说实话,从面子上讲,宋朝还真没吃什么亏,宋真宗比辽圣宗大两岁,称兄可也,比起当年后晋皇帝石敬瑭管小自己十几岁的辽太宗叫爹,不啻天上地下。
曹利用回澶州,宋真宗正吃饭吃到一半,没有立刻接见他。但是他又关心岁币数目,就边吃东西边派内侍去询问曹利用到底许了多少钱。曹利用对宦者说:“如此机密事,只能当面对皇上讲。”宋真宗一听生气了,嘴里含着饭,又催问:“姑且问个大概数!”曹利用也倔,就是不讲,最后没办法伸出三个手指示意。小太监立马回去告诉真宗:“曹利用伸出三根手指,估计是三百万吧!”宋真宗闻言,手中筷子都掉到了地上,惊叫道:“太多了!”但想了一会儿,又自我安慰道:“既然能结束战争,三百万也可以了。”等到召见时,曹利用连称:“为臣该死,为臣许辽人银帛过多!”宋真宗其实已经接受了三百万,但还是问曹利用:“到底多少?”曹利用说:“三十万!”听曹利用报出这个数,宋真宗太高兴了,心想这比三百万少多了,于是重重奖赏了曹利用。
宋辽和议,至此大告成功。和约规定:宋朝每年输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因该盟约在澶州签订,西有湖泊曰澶渊,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为“澶渊之盟”。
文化认同最重要
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和平,边境安定,贸易兴旺,使者往来。这个钱跟晚清对外赔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因为契丹族也属于中华民族。今天这个民族已经没了,但根据基因鉴定,今天的达斡尔族① 跟契丹人的基因是最接近的,达斡尔人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后代。末代皇后婉容就是达斡尔族的。契丹是中国的民族,给他岁币不能叫屈辱,谈不上什么丧权辱国。另外,每年给辽的岁币相当于北宋两个县的财政收入,北宋有多少个县,得有一千多吧,花两个县的财政收入买一个天下太平,挺值。要是打起仗来,兵连祸结,烽火频年,那可不是这两个县的钱能够解决、搞定得了的。
所以对游牧民族采取的政策最合适的就是两宋,两宋立国三百多年。像汉唐那样对付少数民族是不可取的,因为彻底消灭他根本就不可能。你消灭了他之后,还有新的强大的游牧民族兴起,那打起仗来没完。
他们来中原,不就抢点儿东西嘛。你别抢,哥们儿给你。我给你的钱是白给吗?我往你那卖书、卖瓷器、卖茶叶,贸易一往来,很快把那钱就赚回来了,你还得倒贴呢。你拿什么给我呀?你不就给点儿牛马、骆驼、毛皮嘛,那值几个钱?我这儿一只瓷瓶就能换你几匹马。你不愿意的话家里就摆马吧,这瓷瓶我不给你。你说这玩意儿不平等,平等不平等我不管,这瓷瓶你做不出来,只能跟我买。所以很快这贸易往来就把钱赚回来了,而且双方关系和好了,119年没有战争。
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之后,边境上“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意思是头发都白了的老人,一辈子没见过打仗的。这样一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友好。后来,北宋联金灭辽,属于北宋背盟。
辽的统治者自己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这里文物指的不是出土文物,而是典章制度。我的典章制度跟中华是一样的,你不能把我视做蛮夷,我也是中华。他要是认可了自己是中华,他待的这块地就是中华的了,就并入我们中华版图,成为中华大家庭了。所以中国领土的扩张,跟美国、俄罗斯是不一样的。他们是靠军事扩张,咱们是靠民族的融合、文化的认同,用先进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张。
群殴对谁都没好处
西夏是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建立的。
党项族原来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游牧。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① 称帝,都兴庆,史称西夏。
元昊建立的西夏其实叫大夏国,因为它在宋朝的西边,所以这个大夏就被称为西夏。兴庆就是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元昊并不是开国皇帝,在他父亲德明、爷爷继迁时,夏朝的政权基本上就形成了。元昊死后庙号景宗,并不是太祖、太宗。他爸爸是太宗,爷爷是太祖,以前都称王,到他这儿才正式称帝,往前都是追封的。
西夏仿效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制西夏文字。西夏文字也是在汉字基础上改造的,笔画比汉字复杂得多。西夏文也是一种死文字了,无人能念。1908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城遗址,俄国考古学家发现很多西夏文物,全给打包运走了,所以这是敦煌第二,吾国文化之伤心史。今天中国的学者如果要研究西夏学,必须去俄罗斯留学。后来在考古时发现了一本西夏人骨勒茂才编的西夏文跟汉字对照的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这才能够看懂西夏文,但音还是不会读,没有人会说西夏语。
元昊称帝,与宋交兵,双方损失重,当然,宋更重。
只不过宋不怕,我们有的是人。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三川口之战,宋军全军覆没,统帅都被活捉了。好水川之战,宋军又是全军覆没,主帅任福战死。
但是西夏损失也很大,西夏全国也就不到三百万人口,不像宋朝好几千万可劲儿造,西夏死一万人就不得了。所以元昊请和,双方和议,夏对宋称臣,宋好歹闹了一个形象工程。因为夏虽然对宋称臣,但人家关起门来照样,南面称孤当皇上,他只不过就是给宋朝个面子,你厉害,你人多,群殴不是对手,我称臣。
然后宋要反过来给夏岁币,只不过宋给这个岁币也是嘴上占了便宜,我每年赐给你,你是我的臣子,所以我每年给你25万压岁钱,玩去。于是每年给白银7万两、茶叶3万斤、绸缎15万匹,每年都赐,谁让你穷得不开眼。
这个岁币的作用跟辽相似,也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史籍上说:“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那不用说,这些地方也是中国了。
澶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闰九月,辽国萧太后和圣宗亲率大军南下,辽军来势汹汹。先锋大将兰陵郡王萧挞凛和六部大王萧观音奴,率军攻破了遂城(今河北徐水),而后,与萧太后、辽圣宗会合,在阳城淀(今河北望都)扎营,号称有二十万大军,伺机行事。
而宋廷这边,“辽师深入,急书一夕五至,寇准不发,饮笑自如”。其实宰相寇准早就想好了,让宋真宗御驾亲征,但他怕宋真宗不答应,故意把前线战报扣留起来,先不让真宗知道,等积多了一并呈给真宗看。第二天,宋真宗一见这么多急报,就慌了手脚,忙把寇准找来问该怎么办。寇准提议宋真宗亲征澶州(河南濮阳),万般无奈之下,宋真宗只得同意御驾亲征。辽军南下的消息传到朝廷,朝野震惊。寇准不惧辽军,可不代表其他大臣也不怕,这时候就分成主和、主战两派,两派各持己见,莫衷一是。当时的参知政事、职位相当于副相的王钦若和佥署枢密院事、职位相当于副参谋总长的陈尧叟是主和派代表人物。这两个人一听辽军攻来,吓坏了,不想着怎么率军抗辽,反而想的是劝宋真宗一起逃跑。王钦若是江南人,他密请皇帝逃往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尧叟是蜀人,主张宋真宗前往成都。宋真宗被这两个胆小的人说动了,当时就把寇准唤至内殿,询问寇准的意见,看自己“幸”哪个地方好,把大宋的都城搬到哪里比较好。
寇准一看王、陈二人站在真宗身边,心里已明白了八九分,便厉声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这主意?”宋真宗不好“出卖”王、陈二人,就说:“爱卿你也别问是谁出的主意,就说朕外出避敌是否可行?到底去哪里才安全?”寇准瞅瞅王钦若和陈尧叟,继续说:“陛下实在是应该斩杀了出这种馊主意的人!皇帝神武,将士同心,倘若你御驾亲征,辽军听到消息肯定会落荒而逃。即使陛下你不亲征,只要下令我军坚城固守,以老敌师,无论如何都到不了皇帝你弃城逃跑的地步!”宰相毕士安、大将高琼等人听说这事,也反对宋真宗南迁。宋真宗听了主战派的意见,连连点头,再不提南迁的事了。没有了主和派出坏主意,宋真宗确定了亲征的相关事宜,于十一月二十日出发亲征。
景德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宋真宗一行抵达韦城,但前方战况不明,真宗开始犹豫,是否按原计划继续北上。此时随行的官员中,有人主张尽快撤退到金陵,也有些人主张撤回京城。宋真宗耳朵一软,又召寇准商量:“朕南巡如何?”寇准坚决反对,他对真宗说:“群臣懦弱无知,真如乡老妇人一样。陛下现在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河北诸军日夜盼望陛下到来,必定士气百倍。若是现在撤退,军心必然大乱,辽军趁势前来攻打,恐怕到不了金陵就成了辽军的俘虏。”宋真宗低头不言,良久,表示说自己再考虑考虑。
寇准出了御帐,遇殿前都指挥使高琼,忙上前拉住对方的手,问:“高将军世受国恩,何以报国?”高琼答:“我本来就是武将,愿以死报国!”于是,寇准又拉着高琼重进御帐,对依旧犹豫不决的宋真宗讲:“陛下如不信为臣之言,请问高琼。”高琼马上进言跪禀:“随驾军士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师,他们肯定不愿意独自南下,估计中途都会逃走。希望陛下前往澶州,我们必竭死力,打败辽军!”宋真宗从小爱玩打仗,长大之后其实是个彬彬帝王,真让他上战场还是很不容易。此刻,他又扭头看自己的贴身侍卫王应昌。王应昌也是武将,马上回答:“陛下奉将天讨,所向必克。如果我军逗留不进,臣恐敌势益张。”至此,宋真宗才下决心赶赴澶州(今河南濮阳)。
与此同时,辽军继续南下,主力早于真宗到达澶州城下。宋朝大军行动迟缓,十一月二十五日才到达澶州南城。澶州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城,南城相对较为安全。真宗看到河对岸烟尘滚滚,就想留在南城,不去北城。寇准又劝真宗:“宋军的主力都在北城,陛下如果不去北城,亲征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再说各路大军已经陆续到达澶州,不会有什么危险的。”皇上说,北城的军民能看见我,辽国人也就看见了,弄个狙击手给我一下子,我就玩儿完了。寇准说没那事,赶紧把钢盔、防弹背心给皇上准备好,金盔金甲,外罩锦袍。金甲武士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你,保证没问题。
高琼也劝真宗过河,站在真宗皇帝身边的文臣冯拯斥责高琼无礼。高将军怒道:“冯公你以文章得官,今敌骑逼近,犹斥我无礼,你何不赋诗一首以退敌?”不待冯拯回嘴,也不等真宗同意,他就催促卫兵们护送真宗前进。皇上穿得跟未来特警似的,勉强到城上转了一圈。宋军将士一看到金瓜、钺斧、朝天镫、黄罗伞盖,连呼万岁,士气大振。巡视完毕,真宗就把军事大权交给寇准。他相信寇准的能力,但生性懦弱的真宗内心还是颇为忐忑,生怕出现意外。其实,寇准等人内心的忧虑绝不亚于真宗,只是不能表露出来。为了稳住真宗,寇准每日与同僚饮酒作乐,装出毫不在意的模样。真宗得到密探关于寇准动静的汇报后,以为寇准胸有成竹,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
剑拔弩张之际,辽军步步为营,三面包围了澶州。宋将指挥得当,在城四周关键部位布置了许多劲弩,它的威力相当于现在的重机枪。辽朝统军萧挞凛想在萧太后面前露脸,仗着自己勇猛,领着亲兵在澶州城下转悠,巡视作战地形。当时,宋军中一名小校日夜备战挺累,正坐在一张巨大的床子弩上发呆,忽然他看见萧挞凛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上黄金甲、大红袍,显然是个大头目。于是,这位小校脚踩踏板,床子弩上的数支大头箭应声而发。也真巧,一支大弩箭不偏不倚,正中萧挞凛脑门,登时就把这位辽朝统军射于马下,辽军士气一落千丈。萧太后唯恐腹背受敌,秘密派人前来求和,而宋真宗也没有与辽军一决胜负的决心。辽朝主动提出议和,正中真宗下怀,于是派遣曹利用前去议和。
寇准雄心勃勃,以他当时所计,是想逼迫契丹方面向宋朝称臣,归还燕云十六州,“如此,则可保百年无事,不然,数十年后,虏又生他念!”但急于求安的宋真宗没有这种远略,他不想在和议方面进行“拉锯战”,便推托说:“几十年之后,肯定会有能抗辽的人,我现在不忍心百姓受苦,就先接受了和议吧!”于是,宋真宗告诉曹利用,可以接受的岁贡底线为百万。这事被寇准知道后,就把曹利用叫到自己帐内,威胁他说:“皇上虽然说可以给一百万,但若超过三十万,回来我就砍你的头。”曹利用就与萧太后讨价还价,最终议定宋朝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以为“军饷”;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宋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真宗皇帝称萧太后为叔母。说实话,从面子上讲,宋朝还真没吃什么亏,宋真宗比辽圣宗大两岁,称兄可也,比起当年后晋皇帝石敬瑭管小自己十几岁的辽太宗叫爹,不啻天上地下。
曹利用回澶州,宋真宗正吃饭吃到一半,没有立刻接见他。但是他又关心岁币数目,就边吃东西边派内侍去询问曹利用到底许了多少钱。曹利用对宦者说:“如此机密事,只能当面对皇上讲。”宋真宗一听生气了,嘴里含着饭,又催问:“姑且问个大概数!”曹利用也倔,就是不讲,最后没办法伸出三个手指示意。小太监立马回去告诉真宗:“曹利用伸出三根手指,估计是三百万吧!”宋真宗闻言,手中筷子都掉到了地上,惊叫道:“太多了!”但想了一会儿,又自我安慰道:“既然能结束战争,三百万也可以了。”等到召见时,曹利用连称:“为臣该死,为臣许辽人银帛过多!”宋真宗其实已经接受了三百万,但还是问曹利用:“到底多少?”曹利用说:“三十万!”听曹利用报出这个数,宋真宗太高兴了,心想这比三百万少多了,于是重重奖赏了曹利用。
宋辽和议,至此大告成功。和约规定:宋朝每年输给辽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因该盟约在澶州签订,西有湖泊曰澶渊,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为“澶渊之盟”。
文化认同最重要
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和平,边境安定,贸易兴旺,使者往来。这个钱跟晚清对外赔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因为契丹族也属于中华民族。今天这个民族已经没了,但根据基因鉴定,今天的达斡尔族① 跟契丹人的基因是最接近的,达斡尔人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后代。末代皇后婉容就是达斡尔族的。契丹是中国的民族,给他岁币不能叫屈辱,谈不上什么丧权辱国。另外,每年给辽的岁币相当于北宋两个县的财政收入,北宋有多少个县,得有一千多吧,花两个县的财政收入买一个天下太平,挺值。要是打起仗来,兵连祸结,烽火频年,那可不是这两个县的钱能够解决、搞定得了的。
所以对游牧民族采取的政策最合适的就是两宋,两宋立国三百多年。像汉唐那样对付少数民族是不可取的,因为彻底消灭他根本就不可能。你消灭了他之后,还有新的强大的游牧民族兴起,那打起仗来没完。
他们来中原,不就抢点儿东西嘛。你别抢,哥们儿给你。我给你的钱是白给吗?我往你那卖书、卖瓷器、卖茶叶,贸易一往来,很快把那钱就赚回来了,你还得倒贴呢。你拿什么给我呀?你不就给点儿牛马、骆驼、毛皮嘛,那值几个钱?我这儿一只瓷瓶就能换你几匹马。你不愿意的话家里就摆马吧,这瓷瓶我不给你。你说这玩意儿不平等,平等不平等我不管,这瓷瓶你做不出来,只能跟我买。所以很快这贸易往来就把钱赚回来了,而且双方关系和好了,119年没有战争。
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之后,边境上“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意思是头发都白了的老人,一辈子没见过打仗的。这样一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友好。后来,北宋联金灭辽,属于北宋背盟。
辽的统治者自己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这里文物指的不是出土文物,而是典章制度。我的典章制度跟中华是一样的,你不能把我视做蛮夷,我也是中华。他要是认可了自己是中华,他待的这块地就是中华的了,就并入我们中华版图,成为中华大家庭了。所以中国领土的扩张,跟美国、俄罗斯是不一样的。他们是靠军事扩张,咱们是靠民族的融合、文化的认同,用先进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张。
群殴对谁都没好处
西夏是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建立的。
党项族原来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游牧。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① 称帝,都兴庆,史称西夏。
元昊建立的西夏其实叫大夏国,因为它在宋朝的西边,所以这个大夏就被称为西夏。兴庆就是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元昊并不是开国皇帝,在他父亲德明、爷爷继迁时,夏朝的政权基本上就形成了。元昊死后庙号景宗,并不是太祖、太宗。他爸爸是太宗,爷爷是太祖,以前都称王,到他这儿才正式称帝,往前都是追封的。
西夏仿效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制西夏文字。西夏文字也是在汉字基础上改造的,笔画比汉字复杂得多。西夏文也是一种死文字了,无人能念。1908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城遗址,俄国考古学家发现很多西夏文物,全给打包运走了,所以这是敦煌第二,吾国文化之伤心史。今天中国的学者如果要研究西夏学,必须去俄罗斯留学。后来在考古时发现了一本西夏人骨勒茂才编的西夏文跟汉字对照的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这才能够看懂西夏文,但音还是不会读,没有人会说西夏语。
元昊称帝,与宋交兵,双方损失重,当然,宋更重。
只不过宋不怕,我们有的是人。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三川口之战,宋军全军覆没,统帅都被活捉了。好水川之战,宋军又是全军覆没,主帅任福战死。
但是西夏损失也很大,西夏全国也就不到三百万人口,不像宋朝好几千万可劲儿造,西夏死一万人就不得了。所以元昊请和,双方和议,夏对宋称臣,宋好歹闹了一个形象工程。因为夏虽然对宋称臣,但人家关起门来照样,南面称孤当皇上,他只不过就是给宋朝个面子,你厉害,你人多,群殴不是对手,我称臣。
然后宋要反过来给夏岁币,只不过宋给这个岁币也是嘴上占了便宜,我每年赐给你,你是我的臣子,所以我每年给你25万压岁钱,玩去。于是每年给白银7万两、茶叶3万斤、绸缎15万匹,每年都赐,谁让你穷得不开眼。
这个岁币的作用跟辽相似,也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史籍上说:“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那不用说,这些地方也是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