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真诚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诚心诚意地生活,首先,要求我们不欺骗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其次,要求我们真诚地面对他人,不要伪装良善来欺骗他人,不要失信于人。如此才能拥有王阳明所说的那个纯明无瑕的良知,才能获得人生的欢乐。
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
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一天,弟子管志道问:“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但程子并不赞成这个观点,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说:“这也不能就认为不对。‘诚’字也可以从存养身心上来理解。‘诚’是心的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要思诚。程颢先生说‘用诚敬的心存养它’,也是这个意思。《大学》里说‘要端正人心,必须先端正他的思想’,也是如此。”在王阳明看来,用诚敬的态度生活,就是致良知——恢复心的本体的表现。
佛家有一句话:“心香一瓣,有诚则灵。”是说看一个人是要从心而论的。当然这不是说没必要修行了,不然,打着“心香”的旗号,胡作非为,岂不是戏弄了佛家的宽容与智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圣人孔子就感叹人们“诚心”的日渐趋下,发出“吾不欲观之矣”的喟叹。古代的禘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皇帝要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来主祭,而且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十分郑重,等于是一个宗教家的大祈祷,绝对不可马虎。但随着当时文化的衰败,即便在郑重的禘礼上,人们也不再心诚:禘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禘的酒以后,就想着赶快走,隆重的祭礼不过是在走形式,应付了事。这样的情形,怎能不让孔子感叹:“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想看?就是认为何必勉强作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呢!
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事情都逐渐走向“形式主义”,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完全是为了做而做,为了结果而做,失去了诚心,也就失去了做事的意义,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做事的快乐。
在一个禅者看来,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源自心,而所有问题的解决,同样源自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聆听。等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并询问:“刚才打钟的是谁?”
侍者回答:“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和尚。”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把那个和尚叫来,并问:“你今天早上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和尚不知道禅师为什么这样问他,于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啊!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真心诚意的人才会打出的声音啊。”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说:“禅师,其实我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之前,一位师父就告诉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禅心去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说:“往后处理事务时,不要忘记持有今天早上打钟的禅心。”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小和尚将来一定可以修成正果,原因就在于他虔诚的佛心。
心诚不诚,也许骗得了别人,但终归骗不了自己。虽然,结果的好与坏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有一些因素是由心而定的。忠诚地对待自己的理想、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坦诚地对待自己的亲朋……好的结果就会出现,忠诚度、真诚度、坦诚度越高,好的结果就会越早出现。
心诚则灵,怀着一颗永不放弃、至死不渝的真诚心,就会给人带来永不言败、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念,好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很多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一颗虔诚的心,才做出了伟大的事业。因此,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固守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是对正念的把握,是对信念的秉持。纤尘不染,杂念俱无,集念于一处,力量就是最大的。
化解那些不必要的猜疑
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
王阳明认为,存心去体察别人的欺诈与虚伪,是后世猜忌、阴险、刻薄的人做的事。只要存有这一念头,就进入不了尧舜圣道的大门了。由此可见,猜疑他人,只能使自己离“致良知”的道路越来越远。
猜疑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如果猜疑发生在朋友之间,会破坏纯真的友谊;发生在恋人之间,会阻碍感情的发展;发生在同事之间,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猜疑心理不但害人,而且害己,哪怕是一点点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猜疑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怀疑自己。我们的心胸时而被猜疑打开,时而又被猜疑关闭。猜疑是一种矛盾心理的体现,过分猜疑极容易转变成病态;而过分相信,又很容易被他人愚弄。猜疑使我们遇事犹疑,不能果断地处理问题,从而错失许多良机。猜疑会产生许多痛苦的细胞,使我们长夜难眠,因此,化解那些不必要的猜疑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信自己。正常的人是很难摆脱猜疑的,良好心态基础上的猜疑使我们保持理智,而狭隘的猜疑使我们丧失信心和斗志。
两个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剩下的那个健康而饥渴的人对同伴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找水。”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3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次,枪声会告诉我你的位置,这样我就能顺利找到你。”
两人分手后,一个人满怀信心地去找水了,另一个人满腹狐疑地躺在那里等候。他看着手表,按时鸣枪,但他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才能听到枪声,他的恐惧加深,一会儿认为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过了一会儿他又想一定是同伴找到了水,却弃自己而去。到应该开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想:“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到我的枪声了,等到子弹用完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只有等死了,而在临死前,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时该多么痛苦,还不如……”于是他颤抖着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不久,那个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但是他们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在沙漠里等候的人不是被沙漠的恶劣环境吞没,而是被自己的猜疑毁灭。面对友情,他用猜疑代替了信任。猜疑是可怕的,由于不相信别人,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困境,甚至丢掉了性命。虽然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意外,我们免不了对自己的情况产生怀疑,但如果对任何事都无端怀疑,整天疑神疑鬼,就是病态心理了。这种人整天忧心忡忡,总觉得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人在评论自己,议论自己的一举一动,甚至总有人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忙不完的工作,没有人有闲情逸致去管别人的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猜疑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缺乏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解除疑心病的有效办法。”要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方法,逐步消除自己的猜疑心。当你疑心别人在讽刺你、轻视你的时候,不要马上采取行动,先观察一下,看你的猜疑是否正确。不妨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一下,看他的言行是否合乎情理。这样,也许你会发现,事情常常和你猜想的不一样。多深入调查了解,能避免感情用事。多疑的人应对别人直言相告,坦诚相处,彼此间有了信任,猜疑的根源就不存在了。如果对某人产生了猜疑,则可以主动与对方接触,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多沟通思想,互相交心通气。这样不但可以消除误会,驱散疑云,还能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并且,关系融洽,互相信任,有利于团结一致、携手前进,因多疑而引起的焦虑苦恼也将一扫而光。
真诚的力量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真知,一个真诚恻怛。
王阳明曾对弟子聂文蔚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良知的自然明白呈现就是真诚恻隐,这是它的本体。用致良知的真诚恻隐去侍奉父母便是孝,敬从兄长就是悌,辅佐君主就是忠。这一切都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隐。”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要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过:“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人家是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王阳明认为“唯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在他看来,“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在谈到格物致知和诚意时,王阳明说:“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即必须要先有诚意,然后才能在事物上格致,否则就会无从下手。所以,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讲究“诚”,而这个“诚”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坦白。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一个人讲一些虚妄的、好听的话;表现出好看的、讨人喜欢的面孔;看起来对人很恭敬的样子,但不是真心的。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更直白:嘴上一套,背地里是另一套,这样的人就叫“两面三刀”;还有明明对人有仇怨,可是却把仇怨暗暗放在心里,还和有怨恨的人故意套近乎,这种人的行径是不可取的,用心是险恶的。大多数人通常都是把心情写在脸上,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用在工于心计上,这样活着未免太累了。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邪佞的臣子。唐太宗问他说:“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臣,你知道哪个是邪佞的臣子吗?”那人回答说:“臣住在民间,不能确知哪个人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以用来试验群臣,如果能不惧怕陛下的雷霆大怒,仍然直言进谏的,就是忠诚正直的人;如果顺随旨意,阿谀奉承的,就是奸邪谄佞的人。”
这个人的办法看来非常聪明,但是太宗却说:“流水的清浊,在于水源。国君是政令的发出者,就好比是水源,臣子百姓就好比是水。国君自身伪诈而要求臣子行为忠直,就好比水源混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这是不合道理的。我常常因魏武帝曹操为人诡诈而特别鄙视他,如果我也这样,怎么能教化百姓?”
于是,太宗对上书劝谏的人说:“我想在天下伸张信义,不想用伪诈的方法破坏社会风气。你的方法虽然很好,但我不能采用。”
不管对谁,都需坦诚相待,这样才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而不是通过一些看似聪明的手段,来试探对方。因为一方面这样做有被识破的危险,如果被别人利用,趁机表现,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是非颠倒的境地;另一方面,当自己都失去了诚意的时候,就不可能再要求别人真心实意。
真诚,乃为人之根本。如果你是一个真诚的人,人们就会了解你、相信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都知道你不会掩饰、不会推托,都知道你说的是实话,都乐于同你接近,因此也就容易获得好人缘。
以诚待人处事,能够架起信任的桥梁,消除猜疑、戒备的心理,能够成大事,立大本。
“言而无信”的人生悲剧
以宾阳才质之美,行之以忠信,坚其必为圣人之志,勿为时议所摇、近名所动,吾见其德日近而业日广矣。
在王阳明看来,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诚信是其基本的道德依存。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以忠实诚信为行事的准则,坚定做圣人的志向,不被时局动摇,不被名利诱惑,德行修养就会越来越高,事业也会越做越大。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也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呢!就好比大车上没有輗,小车上没有軏,它靠什么行走呢?一个人失去信义,便无所依托,长此以往,别人对其只会敬而远之。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只会让自己失去做人的从容与真挚,同时失去别人的信任。
季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他虽小却很有才华,寿梦在世时就想把王位传给他,但季札避让不答应,寿梦只好仍旧让长子诸樊继位。
后来,季札受吴王的委托出使北方,北行时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在接待季札时,看到他佩戴的宝剑立即赞不绝口,流露出喜爱之情。吴国铸剑在春秋闻名,季札作为使节所佩戴的宝剑自然不凡。季札也看出徐国国君的心意,就打算把这宝剑送给他以做纪念。但是这把剑是父王赐给他的,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现在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怎么能把它送给别人呢?于是他只能暗下决心,返回时一定把此剑献上。
后来,他离开徐国,先后到鲁国、齐国、郑国、卫国、晋国等地,返回时又途经徐国,当他想去拜访徐国国君以实现自己赠剑的愿望时,却得知徐国国君已死。
万分悲痛的季札来到徐国国君墓前祭奠,祭奠完毕,他解下身上的佩剑,挂在坟旁的树木之上。随从人员说:“徐国国君已死,那宝剑还留下干什么呀?”季札说:“当时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么能因为徐国国君已死,就违背自己的心愿呢!”
一个已经亡故的赠剑对象,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诠释了“诚”的真实含义,相比那些对别人做出了正式承诺却找各种理由不履行诺言的人来讲,季札无疑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诚信是一个人安世立命的基本准则,是与人交往的前提,唯有遵守对他人的承诺,他人才会将心交于你,并且团结在你的周围,给予你存世的支撑。倘若你历来以违背誓言为生活的基本准则,为贪小便宜而处处失信于人,则不但会失去朋友,还会失去你所得到的一切,令自己孤立无援。
因此,王阳明总是告诫自己的学生:讲良知,自然就不能够容忍不诚实。不诚实一旦存在,心就能够察觉。而诚实也好比人的名片,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为其赢得信赖。在成功的道路上,诚信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
谈到诚实与守信,许多人也许会有“老实人容易吃亏”的感觉。的确,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也许我们会由于诚实而暂时错过一些东西,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树立了诚实守信的形象与名声,从而被人信赖,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凭借欺诈、奇迹和暴力,或许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是只有凭借诚实与守信,我们才能获得永久的成功。
诚意的最高境界
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
王阳明认为,《中庸》大体上讲的就是“诚身”,“诚身”的最高境界就是“至诚”;《大学》大体上讲的就是“诚意”,“诚意”的最高境界就是“至善”。看起来好似不同,其实他们所讲的心灵修养的道理都是相同的,都是在告诫人们为人要有诚意。诚意包括悲天悯人、诚己信人等发自内心一切善的情怀。
孟子曾说:“存其心,养其性。”意思是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我们生来便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沾俗尘,不染污土,而仁爱是首先要培养出来的性情。为他人奉献善心,为社会造福祉,他人和社会必定会以善回报你。
古代的药铺里常常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但求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其中便包含着对生命的一种关怀,自己虽然是良医,却祈求别人不生病,其中蕴含着至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世间天地万物数不胜数,其中最能够打动人的莫过于一颗宽厚无私、善良的心。
山东潍县以前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经常发生水灾、旱灾。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当地任县令七年,就有五年发生灾情。他刚到任那一年,潍县发生水灾,十室九空,饿殍遍地,其景象惨不忍睹。郑板桥据实上报,请求朝廷开仓赈灾,可朝廷迟迟不准。在危急时刻,郑板桥毅然开仓放粮,他说:“不能等了,救命要紧。朝廷若有怪罪,就惩办我一个人好了。”这样灾民很快得救了。
郑板桥秉承儒家心系天下苍生的精神,心念百姓疾苦。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不管做任何事,他首先想到的都是百姓。他招民工修整水淹后的道路城池,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救济灾区壮男;同时责令大户在城乡施粥救济老弱饥民,不准商人囤积居奇;他自己带头捐出官俸,并刻下“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的图章。他开仓放粮时有秋后还粮的借条,到秋粮收获时,灾民歉收,他当众将借条烧掉,劝人们放心,努力生产,以使来年交足田赋。由于他的这些举措,无数灾民解决了生存之危。
为了老百姓,他得罪了一些富户,特别是在整顿盐务时,更是触动了富商大贾的私利。潍县濒临莱州湾,盛产海盐,长期以来,官商勾结,欺行霸市,哄抬盐价,贱买贵卖,缺斤少两,以次充好。郑板桥针对这些弊端严令禁止,因此,一些富人对他造谣毁谤,匿名上告。1752年,潍县又发大灾,郑板桥申报朝廷赈灾,上司怒其多次冒犯,又加上听信谗言,不但不准,反而罢了他的官,削职为民。
离开潍县时,百姓倾城相送。郑板桥为官十余年,并无私藏,只是雇三头毛驴,一头自骑,两头分驮图书行李,由一个差丁引路,凄凉地向老家走去。临别他为当地人民画竹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枝,秋风江上作渔竿。”
郑板桥为官,不以自己晋升为目的,而是心系百姓,尽全力为民谋福,这种宽厚无私的精神是为官的最高境界。
孔子在《论语·颜渊》中也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能做好,但内心总是希望这些事情不再发生啊!孔子希望通过教化来提升人们的修养,减少案件的发生,这是以天下人为念的崇高博大的情怀。
达到诚意的最高境界,要求将福祉惠泽天下的芸芸众生,人只是这个世界微小的一部分,花草鸟兽作为世界的一分子,也应受到福祉的惠泽。孔子曾说“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射”,意思是说孔子钓鱼,但不用绳网捕鱼;孔子射鸟,但不射栖宿巢中的鸟。在孔子的眼里,一草一木皆生命,岂有不爱惜的道理。王阳明对于心外存在可以使人渊博、使人明智的知识这一点并不否认,可是他更加强调,如果在人内心没有善的动机,即使得到再多,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确实,在这天地间,即使只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也是造物主的恩赐,它的生命与我们人类的生命并没有本质区别,也应该享有生命的尊严。对生命的关怀并非人性的道德完善,也并非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发自内心对生命的平等的尊重和深切的关怀。很多时候,我们在关怀其他生命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的关怀与尊重,这才是对自己、对生活最高的诚意。
诚心诚意地生活,首先,要求我们不欺骗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其次,要求我们真诚地面对他人,不要伪装良善来欺骗他人,不要失信于人。如此才能拥有王阳明所说的那个纯明无瑕的良知,才能获得人生的欢乐。
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
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一天,弟子管志道问:“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但程子并不赞成这个观点,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说:“这也不能就认为不对。‘诚’字也可以从存养身心上来理解。‘诚’是心的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要思诚。程颢先生说‘用诚敬的心存养它’,也是这个意思。《大学》里说‘要端正人心,必须先端正他的思想’,也是如此。”在王阳明看来,用诚敬的态度生活,就是致良知——恢复心的本体的表现。
佛家有一句话:“心香一瓣,有诚则灵。”是说看一个人是要从心而论的。当然这不是说没必要修行了,不然,打着“心香”的旗号,胡作非为,岂不是戏弄了佛家的宽容与智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圣人孔子就感叹人们“诚心”的日渐趋下,发出“吾不欲观之矣”的喟叹。古代的禘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皇帝要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来主祭,而且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十分郑重,等于是一个宗教家的大祈祷,绝对不可马虎。但随着当时文化的衰败,即便在郑重的禘礼上,人们也不再心诚:禘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禘的酒以后,就想着赶快走,隆重的祭礼不过是在走形式,应付了事。这样的情形,怎能不让孔子感叹:“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想看?就是认为何必勉强作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呢!
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事情都逐渐走向“形式主义”,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完全是为了做而做,为了结果而做,失去了诚心,也就失去了做事的意义,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做事的快乐。
在一个禅者看来,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源自心,而所有问题的解决,同样源自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聆听。等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并询问:“刚才打钟的是谁?”
侍者回答:“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和尚。”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把那个和尚叫来,并问:“你今天早上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和尚不知道禅师为什么这样问他,于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啊!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真心诚意的人才会打出的声音啊。”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说:“禅师,其实我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之前,一位师父就告诉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禅心去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说:“往后处理事务时,不要忘记持有今天早上打钟的禅心。”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小和尚将来一定可以修成正果,原因就在于他虔诚的佛心。
心诚不诚,也许骗得了别人,但终归骗不了自己。虽然,结果的好与坏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有一些因素是由心而定的。忠诚地对待自己的理想、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坦诚地对待自己的亲朋……好的结果就会出现,忠诚度、真诚度、坦诚度越高,好的结果就会越早出现。
心诚则灵,怀着一颗永不放弃、至死不渝的真诚心,就会给人带来永不言败、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念,好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很多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一颗虔诚的心,才做出了伟大的事业。因此,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固守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是对正念的把握,是对信念的秉持。纤尘不染,杂念俱无,集念于一处,力量就是最大的。
化解那些不必要的猜疑
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
王阳明认为,存心去体察别人的欺诈与虚伪,是后世猜忌、阴险、刻薄的人做的事。只要存有这一念头,就进入不了尧舜圣道的大门了。由此可见,猜疑他人,只能使自己离“致良知”的道路越来越远。
猜疑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如果猜疑发生在朋友之间,会破坏纯真的友谊;发生在恋人之间,会阻碍感情的发展;发生在同事之间,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猜疑心理不但害人,而且害己,哪怕是一点点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猜疑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怀疑自己。我们的心胸时而被猜疑打开,时而又被猜疑关闭。猜疑是一种矛盾心理的体现,过分猜疑极容易转变成病态;而过分相信,又很容易被他人愚弄。猜疑使我们遇事犹疑,不能果断地处理问题,从而错失许多良机。猜疑会产生许多痛苦的细胞,使我们长夜难眠,因此,化解那些不必要的猜疑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信自己。正常的人是很难摆脱猜疑的,良好心态基础上的猜疑使我们保持理智,而狭隘的猜疑使我们丧失信心和斗志。
两个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剩下的那个健康而饥渴的人对同伴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找水。”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3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次,枪声会告诉我你的位置,这样我就能顺利找到你。”
两人分手后,一个人满怀信心地去找水了,另一个人满腹狐疑地躺在那里等候。他看着手表,按时鸣枪,但他一直以为只有自己才能听到枪声,他的恐惧加深,一会儿认为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过了一会儿他又想一定是同伴找到了水,却弃自己而去。到应该开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想:“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到我的枪声了,等到子弹用完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只有等死了,而在临死前,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时该多么痛苦,还不如……”于是他颤抖着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不久,那个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但是他们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在沙漠里等候的人不是被沙漠的恶劣环境吞没,而是被自己的猜疑毁灭。面对友情,他用猜疑代替了信任。猜疑是可怕的,由于不相信别人,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困境,甚至丢掉了性命。虽然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意外,我们免不了对自己的情况产生怀疑,但如果对任何事都无端怀疑,整天疑神疑鬼,就是病态心理了。这种人整天忧心忡忡,总觉得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人在评论自己,议论自己的一举一动,甚至总有人跟自己过不去。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忙不完的工作,没有人有闲情逸致去管别人的事。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猜疑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缺乏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解除疑心病的有效办法。”要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方法,逐步消除自己的猜疑心。当你疑心别人在讽刺你、轻视你的时候,不要马上采取行动,先观察一下,看你的猜疑是否正确。不妨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一下,看他的言行是否合乎情理。这样,也许你会发现,事情常常和你猜想的不一样。多深入调查了解,能避免感情用事。多疑的人应对别人直言相告,坦诚相处,彼此间有了信任,猜疑的根源就不存在了。如果对某人产生了猜疑,则可以主动与对方接触,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多沟通思想,互相交心通气。这样不但可以消除误会,驱散疑云,还能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并且,关系融洽,互相信任,有利于团结一致、携手前进,因多疑而引起的焦虑苦恼也将一扫而光。
真诚的力量
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真知,一个真诚恻怛。
王阳明曾对弟子聂文蔚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良知的自然明白呈现就是真诚恻隐,这是它的本体。用致良知的真诚恻隐去侍奉父母便是孝,敬从兄长就是悌,辅佐君主就是忠。这一切都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隐。”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要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过:“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人家是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王阳明认为“唯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在他看来,“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在谈到格物致知和诚意时,王阳明说:“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即必须要先有诚意,然后才能在事物上格致,否则就会无从下手。所以,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讲究“诚”,而这个“诚”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坦白。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一个人讲一些虚妄的、好听的话;表现出好看的、讨人喜欢的面孔;看起来对人很恭敬的样子,但不是真心的。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更直白:嘴上一套,背地里是另一套,这样的人就叫“两面三刀”;还有明明对人有仇怨,可是却把仇怨暗暗放在心里,还和有怨恨的人故意套近乎,这种人的行径是不可取的,用心是险恶的。大多数人通常都是把心情写在脸上,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用在工于心计上,这样活着未免太累了。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邪佞的臣子。唐太宗问他说:“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臣,你知道哪个是邪佞的臣子吗?”那人回答说:“臣住在民间,不能确知哪个人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以用来试验群臣,如果能不惧怕陛下的雷霆大怒,仍然直言进谏的,就是忠诚正直的人;如果顺随旨意,阿谀奉承的,就是奸邪谄佞的人。”
这个人的办法看来非常聪明,但是太宗却说:“流水的清浊,在于水源。国君是政令的发出者,就好比是水源,臣子百姓就好比是水。国君自身伪诈而要求臣子行为忠直,就好比水源混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这是不合道理的。我常常因魏武帝曹操为人诡诈而特别鄙视他,如果我也这样,怎么能教化百姓?”
于是,太宗对上书劝谏的人说:“我想在天下伸张信义,不想用伪诈的方法破坏社会风气。你的方法虽然很好,但我不能采用。”
不管对谁,都需坦诚相待,这样才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而不是通过一些看似聪明的手段,来试探对方。因为一方面这样做有被识破的危险,如果被别人利用,趁机表现,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是非颠倒的境地;另一方面,当自己都失去了诚意的时候,就不可能再要求别人真心实意。
真诚,乃为人之根本。如果你是一个真诚的人,人们就会了解你、相信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都知道你不会掩饰、不会推托,都知道你说的是实话,都乐于同你接近,因此也就容易获得好人缘。
以诚待人处事,能够架起信任的桥梁,消除猜疑、戒备的心理,能够成大事,立大本。
“言而无信”的人生悲剧
以宾阳才质之美,行之以忠信,坚其必为圣人之志,勿为时议所摇、近名所动,吾见其德日近而业日广矣。
在王阳明看来,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诚信是其基本的道德依存。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以忠实诚信为行事的准则,坚定做圣人的志向,不被时局动摇,不被名利诱惑,德行修养就会越来越高,事业也会越做越大。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也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呢!就好比大车上没有輗,小车上没有軏,它靠什么行走呢?一个人失去信义,便无所依托,长此以往,别人对其只会敬而远之。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只会让自己失去做人的从容与真挚,同时失去别人的信任。
季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他虽小却很有才华,寿梦在世时就想把王位传给他,但季札避让不答应,寿梦只好仍旧让长子诸樊继位。
后来,季札受吴王的委托出使北方,北行时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在接待季札时,看到他佩戴的宝剑立即赞不绝口,流露出喜爱之情。吴国铸剑在春秋闻名,季札作为使节所佩戴的宝剑自然不凡。季札也看出徐国国君的心意,就打算把这宝剑送给他以做纪念。但是这把剑是父王赐给他的,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现在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怎么能把它送给别人呢?于是他只能暗下决心,返回时一定把此剑献上。
后来,他离开徐国,先后到鲁国、齐国、郑国、卫国、晋国等地,返回时又途经徐国,当他想去拜访徐国国君以实现自己赠剑的愿望时,却得知徐国国君已死。
万分悲痛的季札来到徐国国君墓前祭奠,祭奠完毕,他解下身上的佩剑,挂在坟旁的树木之上。随从人员说:“徐国国君已死,那宝剑还留下干什么呀?”季札说:“当时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么能因为徐国国君已死,就违背自己的心愿呢!”
一个已经亡故的赠剑对象,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诠释了“诚”的真实含义,相比那些对别人做出了正式承诺却找各种理由不履行诺言的人来讲,季札无疑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诚信是一个人安世立命的基本准则,是与人交往的前提,唯有遵守对他人的承诺,他人才会将心交于你,并且团结在你的周围,给予你存世的支撑。倘若你历来以违背誓言为生活的基本准则,为贪小便宜而处处失信于人,则不但会失去朋友,还会失去你所得到的一切,令自己孤立无援。
因此,王阳明总是告诫自己的学生:讲良知,自然就不能够容忍不诚实。不诚实一旦存在,心就能够察觉。而诚实也好比人的名片,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为其赢得信赖。在成功的道路上,诚信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
谈到诚实与守信,许多人也许会有“老实人容易吃亏”的感觉。的确,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也许我们会由于诚实而暂时错过一些东西,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们树立了诚实守信的形象与名声,从而被人信赖,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凭借欺诈、奇迹和暴力,或许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是只有凭借诚实与守信,我们才能获得永久的成功。
诚意的最高境界
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
王阳明认为,《中庸》大体上讲的就是“诚身”,“诚身”的最高境界就是“至诚”;《大学》大体上讲的就是“诚意”,“诚意”的最高境界就是“至善”。看起来好似不同,其实他们所讲的心灵修养的道理都是相同的,都是在告诫人们为人要有诚意。诚意包括悲天悯人、诚己信人等发自内心一切善的情怀。
孟子曾说:“存其心,养其性。”意思是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我们生来便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沾俗尘,不染污土,而仁爱是首先要培养出来的性情。为他人奉献善心,为社会造福祉,他人和社会必定会以善回报你。
古代的药铺里常常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但求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其中便包含着对生命的一种关怀,自己虽然是良医,却祈求别人不生病,其中蕴含着至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世间天地万物数不胜数,其中最能够打动人的莫过于一颗宽厚无私、善良的心。
山东潍县以前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经常发生水灾、旱灾。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当地任县令七年,就有五年发生灾情。他刚到任那一年,潍县发生水灾,十室九空,饿殍遍地,其景象惨不忍睹。郑板桥据实上报,请求朝廷开仓赈灾,可朝廷迟迟不准。在危急时刻,郑板桥毅然开仓放粮,他说:“不能等了,救命要紧。朝廷若有怪罪,就惩办我一个人好了。”这样灾民很快得救了。
郑板桥秉承儒家心系天下苍生的精神,心念百姓疾苦。他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不管做任何事,他首先想到的都是百姓。他招民工修整水淹后的道路城池,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救济灾区壮男;同时责令大户在城乡施粥救济老弱饥民,不准商人囤积居奇;他自己带头捐出官俸,并刻下“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的图章。他开仓放粮时有秋后还粮的借条,到秋粮收获时,灾民歉收,他当众将借条烧掉,劝人们放心,努力生产,以使来年交足田赋。由于他的这些举措,无数灾民解决了生存之危。
为了老百姓,他得罪了一些富户,特别是在整顿盐务时,更是触动了富商大贾的私利。潍县濒临莱州湾,盛产海盐,长期以来,官商勾结,欺行霸市,哄抬盐价,贱买贵卖,缺斤少两,以次充好。郑板桥针对这些弊端严令禁止,因此,一些富人对他造谣毁谤,匿名上告。1752年,潍县又发大灾,郑板桥申报朝廷赈灾,上司怒其多次冒犯,又加上听信谗言,不但不准,反而罢了他的官,削职为民。
离开潍县时,百姓倾城相送。郑板桥为官十余年,并无私藏,只是雇三头毛驴,一头自骑,两头分驮图书行李,由一个差丁引路,凄凉地向老家走去。临别他为当地人民画竹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枝,秋风江上作渔竿。”
郑板桥为官,不以自己晋升为目的,而是心系百姓,尽全力为民谋福,这种宽厚无私的精神是为官的最高境界。
孔子在《论语·颜渊》中也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能做好,但内心总是希望这些事情不再发生啊!孔子希望通过教化来提升人们的修养,减少案件的发生,这是以天下人为念的崇高博大的情怀。
达到诚意的最高境界,要求将福祉惠泽天下的芸芸众生,人只是这个世界微小的一部分,花草鸟兽作为世界的一分子,也应受到福祉的惠泽。孔子曾说“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射”,意思是说孔子钓鱼,但不用绳网捕鱼;孔子射鸟,但不射栖宿巢中的鸟。在孔子的眼里,一草一木皆生命,岂有不爱惜的道理。王阳明对于心外存在可以使人渊博、使人明智的知识这一点并不否认,可是他更加强调,如果在人内心没有善的动机,即使得到再多,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确实,在这天地间,即使只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也是造物主的恩赐,它的生命与我们人类的生命并没有本质区别,也应该享有生命的尊严。对生命的关怀并非人性的道德完善,也并非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发自内心对生命的平等的尊重和深切的关怀。很多时候,我们在关怀其他生命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的关怀与尊重,这才是对自己、对生活最高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