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在世事沧桑、风云变幻的历练中,创造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文明成果,它们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闪烁着熠熠光彩。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我们也不例外,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里都流动着华夏文明的血脉。然而,最适合华夏儿女成长的精神营养,无疑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即通常所说的“国学”。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构成一个民族精神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国学,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再现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怡悦着人们的情志。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帮助我们不断进取的无穷力量。国学,它是历史的载体。国学文化的档次,就意味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精神的档次、历史的档次。
于丹教授在北大的演讲中曾这样说:“国学是什么?我不觉得它仅仅是四书五经,只是国学典籍。典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看它给中国的精神塑造了怎样的灵魂,以及这些灵魂都有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国学不简简单单的是一门学问,它是我们血液中的一种文化基因,不管你学什么,透过国学你都能学到中国文化中的态度与精神,学到这种使命的担当与传承。”
的确如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失去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缺少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染,其发展不可能是健全的,这不但因为没有得到后天的滋养,更重要的是因为缺少了先天的接续。
纵观我国历史,中国的大文豪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尤其以近代为最,像郭沫若,胡适,鲁迅等。这些都是旧中国的人物,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了,竟然无人再领文坛风骚,难道是时事造就了这些人物?答案当然不会是历史的肤浅。台湾的文学巨匠此起彼伏,创就了波澜壮阔的文坛新风,而大陆的文学大师却不见其影,再没出现过享誉国内外的文坛大家。在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的文坛歪风之下,我们当若有所思。
也许有人会说国学教育与专业无关,与社会脱节,这是一个极其荒谬、极其危险的言论。中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历史传承,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便不打自垮。”任何一门学术都离不开国学,也就是语文。当前对于语文教育的不够重视。这也是目前人才畸形发展的突出问题。试问,如今的学生,有多少人接受过或者正在接受传统国学的教育?如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其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然而,提高人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少年儿童传统文化的教育,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某大学校长在与宋楚瑜的对话闹出笑话一事,这仅仅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吗?
不,它反映了国人在文学素养方面的严重欠缺,它是一个体制,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悲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照搬苏联体制,对人才的要求和选择上也重理偏文,对人才培养也实行计划,这样就导致一个国家的教育以及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加上文化大革命又摧残了一大批文学家。这种把国学文化的优秀传统抛之而不顾的结果,导致的不仅仅是人才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问题出现了偏歧。
对于传统文化而言,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今,有很多民族精华的东西,我们却逐渐淡忘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当国外正在疯狂攫取中国文化的时候:当汉文化成为国际化的研究课题热的时候;当台湾的小学生对中国历史熟读成诵的时候;甚至有一天国外的小朋友对中国的三皇五帝侃侃而谈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而如今,部分国人连自己的老祖宗都不知道是谁,何谈文化传承?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龚自珍,他在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时曾经总结出了这样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训:他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要想灭掉一个国家,就一定先要去掉它的历史。那么也就是说,让这个国家的人不知道他自己的历史,不认同他的文化,民族失去存在的根基。所以文化是历史的载体,历史就通过文化体现出来。我们经常说,我们是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古国。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从哪体现出来?就是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统中体现出来。只有深刻了解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才能更珍惜祖国的文化瑰宝。所以作为中国人应努力学习我们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虽经历劫难,但经久不衰。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她顽强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无数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国学,继承并发扬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及五千年华夏文明代代繁衍、生生不息的火种!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精选版本,重新整理,博采众家之长,并赋予作品新的理解、新的立意,将内涵不短延伸.最终才有今天的这本国学合集。本书用最浅显的理论诠释了大师们的思想精华,用最简短易懂的字句传递了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妙,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经验与智慧。
中华古典宝库涉及领域之广、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多,远非我们所能面面俱到地兼收并蓄,所以我们收集的作品主要以流传久远并被当代社会及文学史广泛认可的佳作名篇为主。我们特地邀请有关国学、古文学、现代文学等专业的专家、学者,经过不断思考、多次筛选,反复论证,最终才定稿,相信这部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会帮助读者朋友加强对国学的理解,并学以致用,做到开卷有益。
本书的编排定位,以帮助读者达到精读为目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对部分章节在保持原貌的情况下有所删减,注重国学的通俗性与普及性,充分体现轻松阅读的宗旨。
译著古书是一件非常繁琐且复杂的工作,甚至需要几代人不懈地努力和改进。为了使本书更具完整性和权威性,在编著过程中,我们查阅了手头上大量的相关资料,由于采用的资料来源广、头绪多,哪些资料的使用上存在版权问题,编者难以一一进行核查处理,故特此声明,希望资料版权所有者给予谅解,并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书的编著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谢谢!
编者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在世事沧桑、风云变幻的历练中,创造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文明成果,它们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闪烁着熠熠光彩。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我们也不例外,每个炎黄子孙的心灵里都流动着华夏文明的血脉。然而,最适合华夏儿女成长的精神营养,无疑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即通常所说的“国学”。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构成一个民族精神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国学,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再现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怡悦着人们的情志。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帮助我们不断进取的无穷力量。国学,它是历史的载体。国学文化的档次,就意味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精神的档次、历史的档次。
于丹教授在北大的演讲中曾这样说:“国学是什么?我不觉得它仅仅是四书五经,只是国学典籍。典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看它给中国的精神塑造了怎样的灵魂,以及这些灵魂都有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国学不简简单单的是一门学问,它是我们血液中的一种文化基因,不管你学什么,透过国学你都能学到中国文化中的态度与精神,学到这种使命的担当与传承。”
的确如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失去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缺少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染,其发展不可能是健全的,这不但因为没有得到后天的滋养,更重要的是因为缺少了先天的接续。
纵观我国历史,中国的大文豪层出不穷、数不胜数,尤其以近代为最,像郭沫若,胡适,鲁迅等。这些都是旧中国的人物,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了,竟然无人再领文坛风骚,难道是时事造就了这些人物?答案当然不会是历史的肤浅。台湾的文学巨匠此起彼伏,创就了波澜壮阔的文坛新风,而大陆的文学大师却不见其影,再没出现过享誉国内外的文坛大家。在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的文坛歪风之下,我们当若有所思。
也许有人会说国学教育与专业无关,与社会脱节,这是一个极其荒谬、极其危险的言论。中科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历史传承,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便不打自垮。”任何一门学术都离不开国学,也就是语文。当前对于语文教育的不够重视。这也是目前人才畸形发展的突出问题。试问,如今的学生,有多少人接受过或者正在接受传统国学的教育?如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其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然而,提高人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少年儿童传统文化的教育,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某大学校长在与宋楚瑜的对话闹出笑话一事,这仅仅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吗?
不,它反映了国人在文学素养方面的严重欠缺,它是一个体制,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悲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照搬苏联体制,对人才的要求和选择上也重理偏文,对人才培养也实行计划,这样就导致一个国家的教育以及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加上文化大革命又摧残了一大批文学家。这种把国学文化的优秀传统抛之而不顾的结果,导致的不仅仅是人才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问题出现了偏歧。
对于传统文化而言,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今,有很多民族精华的东西,我们却逐渐淡忘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当国外正在疯狂攫取中国文化的时候:当汉文化成为国际化的研究课题热的时候;当台湾的小学生对中国历史熟读成诵的时候;甚至有一天国外的小朋友对中国的三皇五帝侃侃而谈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而如今,部分国人连自己的老祖宗都不知道是谁,何谈文化传承?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龚自珍,他在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时曾经总结出了这样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训:他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要想灭掉一个国家,就一定先要去掉它的历史。那么也就是说,让这个国家的人不知道他自己的历史,不认同他的文化,民族失去存在的根基。所以文化是历史的载体,历史就通过文化体现出来。我们经常说,我们是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古国。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从哪体现出来?就是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统中体现出来。只有深刻了解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才能更珍惜祖国的文化瑰宝。所以作为中国人应努力学习我们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虽经历劫难,但经久不衰。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她顽强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无数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国学,继承并发扬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及五千年华夏文明代代繁衍、生生不息的火种!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精选版本,重新整理,博采众家之长,并赋予作品新的理解、新的立意,将内涵不短延伸.最终才有今天的这本国学合集。本书用最浅显的理论诠释了大师们的思想精华,用最简短易懂的字句传递了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妙,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经验与智慧。
中华古典宝库涉及领域之广、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多,远非我们所能面面俱到地兼收并蓄,所以我们收集的作品主要以流传久远并被当代社会及文学史广泛认可的佳作名篇为主。我们特地邀请有关国学、古文学、现代文学等专业的专家、学者,经过不断思考、多次筛选,反复论证,最终才定稿,相信这部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会帮助读者朋友加强对国学的理解,并学以致用,做到开卷有益。
本书的编排定位,以帮助读者达到精读为目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对部分章节在保持原貌的情况下有所删减,注重国学的通俗性与普及性,充分体现轻松阅读的宗旨。
译著古书是一件非常繁琐且复杂的工作,甚至需要几代人不懈地努力和改进。为了使本书更具完整性和权威性,在编著过程中,我们查阅了手头上大量的相关资料,由于采用的资料来源广、头绪多,哪些资料的使用上存在版权问题,编者难以一一进行核查处理,故特此声明,希望资料版权所有者给予谅解,并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书的编著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谢谢!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