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是什么使得人被人性弱点困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万物本无所谓好坏,把事物分出好坏乃思想使然。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人类,整个自然界没有“思想”。人类及其道德观独立于天地之间。
--查尔斯·谢灵顿
其实,现实生活中,人是一个矛盾的集合。许多人其实具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格。他们一方面口头上对荣华富贵表示厌恶,而又可能在荣华富贵面前眉开眼笑;一方面向往闲云野鹤的闲淡日子,而又对无法置身于聚光灯下而心生寂寥。
人生在世,拥有成就让自己出人头地,几乎是每个人都在内心的愿望。一般的人通常会直接显示出他们的目标和追求,而那些紧盯着目标的有识之士,却常常闭口不谈这方面的话题。这种奇特的现象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其实,大多数不满现实,以狂放不羁、恃才傲物、旁若无人为个性特征的人,一般为人耿介朴厚,有高人之风,但宽容不足,机巧圆润不足,因此为人行事自成一格,既不为他人理解,也不肯屈尊去迁就他人。他们因孤独而能沉湎于个人兴趣之中,聪明、钻研、发奋和持之以恒,终于有了自己的成就,历史上不乏其人。不少才华过人的能人异士,常有不同流俗之举,这些反常习惯,常常让他们不能见容于世。这是何等可悲之事。那么又是什么使得这些人难在社会中一层身手?
自古到今,从表面现象中,分辨出一个人真正的内在,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人貌似温柔善良,实际上是虚伪奸诈;有的人外表恭敬谨慎,可是却心怀欺诈;有的人表面上能干,而实际上内心怯弱;有的人看上去尽心尽力,而实际上并不忠诚可靠。因此,有许多人为了看透别人而不惜绞尽脑汁。诸如以言辞论辩使他人困窘,观看他是否有应变能力;向他询谋问计,观看他的见识如何;告诉他灾祸困难,察看他的反应如何;用酒灌醉他,观看他的本性如何;请他面对着财物利诱,观他是否廉洁;要求他定期完成某事,看他是否具有能力。这些方法不一而足,但最终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看透这个人的心地、这个人的本性以及弱点所在。所以识别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还要观其行动,察其习惯,才能从本质上了解一个人,才能彻底掌握一个人的本质及其人性弱点。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总是让人摸不透,他们有一种自求多福,而匠心独运的能力。这种能力微妙得时常令人猜不透,究竟这种人是被操纵者还是操纵者?这种人动不动就会需要他人在生活上拯救、保护他们。限于其短,这种人总是在经历成长的困难,他们总是成为受害者,经常隐忍着自己的愤怒,不肯老实招认自己的感觉。这种人有时会格外胆小羞怯,这使他们难以尽情地过生活。他们很有可能需要别人的帮助,去探寻生活的乐趣。而同时,这种人也是令人莫测其内心的。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总显得如此单纯,所以你往往会错误地判断他们,相信他们正在气定神闲、了无心事;然而他们内在的真正情绪,可能正处于恐惧、畏怯、慵懒或者无力之中。他们天性如此善良,所以一般人总是不忍和他们唱反调或者造谣中伤。大家都惯于忽略这种人的缺陷,只注意他们的力量特质。特别是那些经常与这种人(父母、配偶、子女、老师、朋友)相处在一起的人尤其如此,经常会无视于这种人的缺点与不足,而产生保护他们的冲动,最后会破坏让他们能够自己站起来的契机。这让他们一生几乎都生活在别人的翅膀下。
这种人有时是非常被动性的,他们可以一辈子跟定你,而自己完全不负起做决定的责任。他们经常以别人为核心,而忽略了发展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这种人可以跟定某位个体,而拒绝向外发展其他的兴趣,或者做出任何导致拆散他们这种关系的承诺。
这种人经常自我怀疑,时时希望自己受人肯定。如果一个人尝试去接纳、保护、拯救一位依赖性重的这种人,要付出极高韵代价,就好像你握住一只落下悬崖的手一样,你握得越久,他就变得越重,可是他却感觉只要抓住了你的手,就比他要自己爬回来更为安全。如果你也觉得这很有必要,那么你会体验到为了拯救他而握住他一辈子的辛苦,以至付出你自己的一生,也是义不容辞的;如果你松手,社会将会斥责你的德行不足以及你的自私心。这种两难的困境,是与依赖性重的人相处的人最常体验到的。
这种人不轻易相信别人,他们通常把自己的真情藏在心底,以免被拒绝或被人践踏。不论他们信任人到了何种程度,这种人和善的天性永远是阳光普照的。他们对碰到的任何人,都仁慈而和煦。这种人在所有人群中都能如鱼得水,因为他们如鸡尾酒般易于与别人调和。这种人的亲和力是伟大的溶剂。
这种人经常沉溺于不切实际的梦幻中。他们不仅有异常宏伟的计划,也有身临其境的神游能力,然而除非他们能够全神贯注,否则他们的计划仅止于梦幻而已。这种人的人性弱点足以令与他们相处的人忐忑不安并且大失所望。这种人是最不具有改变环境能力的人。也是被人性弱点彻底困住了的一种人。
这种人的性格中缺乏方向感,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除非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并决心去实现,否则他们会一直漫无目的地活着。有一位这种类型的人,在心血来潮时,会兴趣盎然地决定一个特殊目标;要不了多久,这种豪情壮志又会像流星一样在瞻前顾后中消失,直到下回他又有什么异想天开的激情为止。若要他再制订一个目标,并且果断迅速地去执行,真是难如登天了,然而目标却是鼓舞这种人上进的惟一希望,除非能够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不然这种人经常会沦于忐忑不安和意志消沉之中。
这种人一定有能力做所有性格类型人的密友。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接纳别人,他们对于别人的高度容忍与谦和的期待,使对方会珍视他们的陪伴,而且寻求他们不带批判的情谊。这种人跟任何人、在任何场合几乎都能尽兴,他们能够领略千奇百怪的人物和经历。但他们也因此时常发现自己纠缠在畸形的关系或人生境遇中。
这种人可能会错失许多潜在的、美妙的人生时刻。因为他们把人生的枢纽放在别人而不是自己身上。这种人最不愿看到的一个字眼,恐怕就是无聊了。但是这种人就偏偏可能会令人觉得很无聊。也许对这种依赖性的最佳描写,莫过于下面这个典型的故事。
两个这种类型的人在决定结婚前持续交往了数年。但他们的交往也仅限于一起看看电视,静静地相依相伴。他俩结婚了,但是五年后他们认定彼此并不合适,没有一位觉得幸福或是过得特别有意义。在下一个五年中,这一对仍然保持着婚姻关系,但是已劳燕分飞地各走各的路了。一个人去攻读一个大学学位,而另一个搬到另一个城市了。没有一个人主动做出什么决定,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正式分手,又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七年分居而藕断丝连的时光后终于离婚了。为什么拖了这么久?两个人都承认,因为他们不能决定应该由谁去填离婚申请表格。
这种人很容易成为跟着蹉跎光阴走的过客。他们会在无聊、慵懒和提不起劲去改变的心态中消磨时光。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大多的妻子离开丈夫,丈夫离开妻子;员工离开老板,子女与父母亲互相分离,朋友间的莫逆之交付诸流水,以及另外许许多多应该是美妙的情谊,其终结的原因,只是缘于彼此感到无聊。最糟糕的是,离开的一方总会感到非常愧疚,因为分手的基础并没有像不贞、疑心,或者虐待那样戏剧化。跟这样一位枯燥无味的人共度一生,真可以说是令人不堪忍受。整日慵懒和不心甘情愿地生活,使得这种人的人生经常成为-场泥淖中的跋涉。他们不急于品尝生命,觉得生命会等待他们,而世上所有的好事坏事,终究也会降临到等待者的身上,只不过,他们最后要承担的,可能要比他们当初选择的差得太多。一位小女生由于害怕遭人拒绝,竟然出现了中风症状。她在小学时,就由于受到同学们的讥笑,’而出现了心理转生理的症候,把她的感情不安移转成了肉体障碍(中风骤发症)。这又导致大人对她的纵容以及同辈的回避。不幸的是,大人的溺爱和纵容无法治好她的心理创伤和生理疾病。
这种类型的小孩通常有一种独特的和善气质,能够使一个家庭的气氛变得融洽。他们是不带脾气走过人生旅程的孩子。新的生活经历可能会使这种类型的小孩受惊,而遭到心理创伤,不过他们通常都能享受一种平和而默默无声地存在。
有些这种类型的人,由于他们的漫无目标脱离现实生活的天性,会在人生的路上跌跌撞撞。最令别人苦恼的就是必须为他们收拾残局。这种类型的小孩老是忘了吃午餐;这种性格的朋友老是忘了带小孩子来上课;这种类型的丈夫没办法选定一个职业;这种类型的兄弟(或姊妹)不肯去多交朋友。这种类型的人实在体会不到他们的缺陷使他们变得多么自私,也感受不到自己的不成熟在别人身上造成的压力。
这种人不在乎生活有多少意义,是否丰富有趣呢?他们总是需要别人时时提醒他忘了刷牙、记住预订旅馆房间、学校几点上课或公司几点上班……这种类型的人总是对这些提醒报以漫不经心的回应。反而抱怨,“你为什么老是这么爱唠叨呢?”“这到底是谁的事啊?”“你顾你自己的吧,少来管我!”为此而受罪的是对这种人寄予期望的人,绝不是他们自己。这种人经常需要别人协助他们订出计划并渡过难关。但他们又往往很勉强地去接受,有时还干脆拒绝他最需要的协助。这使得他们困在自己人性的泥潭中。
这种人不喜欢争夺领导地位,他们十分不愿去做可能出差错的决策,而且巴不得逃避做决策的责任。他们比较乐于当个跟班或者不起眼的小角色,而让大伙儿去做决定。这种人宁愿接受别人的决定,也懒得说出自己的意见。一位患者问他妻子:“这个医生想知道我是不是果断的,你认为我是,还是不是呢?”周围的都觉得很可笑,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在问什么。直到他太太说话:“我倒觉得你自己已经给了比我的任何意见还要中肯的答案了。”
这种人也可以是非常顽固和倔强的。有一位这种类型的患者,他恨透了上高中,他讨厌家庭作业和一切教育制度下的规定。他绝顶聪明,但是又不愿意顶撞父母或者老师。在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下,一个人该如何做才能令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都满意呢?这正是他面对的两难。他恨家庭作业,而他们非要他做不可,整整一个学期下来,这个学生做完了每一份指定的家庭作业,但是从来没有交一份给他的老师。每天晚上,父母都会问他功课做了没有,他当然回答做了。当他的成绩开始戏剧性地往下滑时,他们要求看他的作业,他也能马上拿出来给他们看。到了该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老师告诉家长他从不交作业,父母感到是老师故意要整他们的儿子。他们明明看到他做了作业,可是老师们都反复地说他没有做。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这种人的沉默、顽强和倔强的天性。这种人选择沉默,是因为他们对公开的冲突感到难受。然而,和这些暗地怨恨着你的人相处,实在是非常困难。这似乎正是利用了别人天生的好奇心,故意拒绝公开讨论他们的内心感情,以迫使其他人必须努力去了解他们。
这种人一般都有很深刻的感情体验,但是要让他们对别人表达出来就比较困难了。一位这种类型的继父,为了维系家庭和谐,他接受他的继子长达数年来数不胜数、难堪无比的羞辱。他的妻子不让他管教这个孩子。最后,在引发了重重问题,包括不良少年的劣行和学业无法继续之后,这位母亲终于同意让她的丈夫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来管教这个孩子。过去他从来没有对这个孩子发过火,也从未发泄过任何愤怒,这下子有了他妻子的准许,他一股脑儿过度地反映出来,只要一逮到机会,他不但主动出击,而且还对他的继子施以肉体的报复。
从积极的方面说,这种人可谓知足常乐者,他们是自得而悦人的个体,很能够接纳生活上的任何人,他们能够契合所有不同类型的性格,他们和善的天性以及圆滑的手腕,为他们赢来许多忠诚的友谊。他们宁静愉悦的气质,使他们能容纳得下任何家庭、友谊和企业的一项财富。这种可说是典型的、剔除了任何其他性格类型的极端温和的人。就像他们所象征的水的品质一样,他们绕过生命的险阻,无孔不入地流过,而不是一定要铲除路途中的障碍;他们的领导网络是稳当而公平的,他们宽容异己,并且提倡团体成员之间的盟友情怀;反映了他们对每一个人都能水乳交融的特异能力;他们具有令人羡慕的平衡力量;他们接纳任何类型的性格,并且愿意向他们学习。这种人最优秀的是能够将生命的危机摆在适当的透视之下。知足又没脾气,他们对生命提出的要求不多。他们经常能不惜付出,带来温柔的肯定,能体验到这种心灵敞开的拥抱是极为幸福的。另一方面,这种人看起来似乎总显得无趣而孤僻,他们总是懒得确定目标。他们也时常拒绝为参与而付出代价。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害怕随之而来的冲突或闭门羹。这种恐惧阻碍了他们体验生活。他们的优柔寡断,局限了他们的成就。为了要感觉安然,他们太注意别人的需要,并且不惜代价地要取悦那些出现在他们生命中的人。他们不愿表白自己,宁可接受别人的任何看法。这种人只愿意照自己的选择走人生的路;他们默默接受命运的摆布,但凡不合他们心意的,便立即会不理不睬,他们通常也不欢迎那些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的可贵经验。
现在,我们不妨详细透视一下充满全爱色彩的人,这种人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是另外一种被自己的人性弱点完全困住的人。这种人有如下行为特点:
他们充满无比爱心,总是舍不得别人受苦,凡事都先为别人着想。他们以付出为乐趣,但有时不管别人是否真的需要,他们还是一味地付出。结果,他们不是满足了别人的需要,而是满足自己“想付出”的需要,而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感恩,却又常常会因“好心办坏事”往往得不到。
他们很在意别人的感情和需要,因为他们不喜欢看到别人生活得不愉快。尤其是在他们周围的人,如果遭遇痛苦而得不到援助,那会使他们看不下去。若是别人受苦而他们没有主动援助的话,那便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不对的。所以他们不在乎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他们总是全力以赴地去帮助一些可以帮助别的人。他们常觉得给予比思考更重要,在学习事物的时候,比较不在意那是否对自我发展有意义,重要的是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是否能为他们派上用场那才是重点。所以,他们帮助他人时,只要可以让别人的痛苦得以改善,就不必在其他方面花太多心思。
他们并不太重视利益交换,付出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却不需要别人的回馈。在团体中他们也不喜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但如果是公益组织或爱心活动时,那就另当别论。因为只要付出能改变别人的生活,而使别人幸福的话,他们会愿意忍受繁琐的工作所带来的挫折感。他们不喜欢规则,也不喜欢开会,对这种形式化的政策实在提不起兴趣,但对情感受到伤害的或有困惑的人,他们就会非常的关切。所以他们决定事情时通常不太客观,经常依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去行动。
他们喜欢有很多的朋友,也乐于倾听别人向他们诉说所有的事情,更愿意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助他人。他们鼓励朋友们多谈谈自己,他们擅长让别人感受到心情舒适,也喜欢给别人诚意的意见。他们总在别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他们的影响力,他们的慷慨大度常获得每一个人的赞美。但他们也难免怀疑,人们是不是依据别人依赖他的多少,来决定他的成就?因为他们总是在帮助别人后才有最大的满足感。他们最大的缺点是由于经常以别人的需要为需要,而忘了自己真正的需要。这样他们就容易委屈自己、迷失自己。对别人不停止的付出掩盖了他们自己生理、心理、情绪及需要,有时他们也希望别人来填补自己的需要。他们不习惯与别人分享自己,有时候甚至认为自己的欲望是错误的。因此他们不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当别人关心他们的时候,他们总用非常友善和客气的态度以保持一段距离。他们与别人是一种单向的亲密,他们的个性使别人容易亲近,但他们经常会感到内心空虚,并感受到压力与恐惧。他们对照顾自己的能力却相当有限,这时候他们也会用浪漫式的感情招来别人。因为有时候他们也需要一些对等的爱来滋润心灵。所以当有这样的人出现的时候,他们对这份爱的感觉会有回应,以满足自己的渴望。他们对人好的时候,如果别人不能接受,他们会有被伤害的感觉。如果别人高兴地接受他们的关爱,但却认为不需要做出对等的回馈。这时他们虽不会拒绝他人,但却也讨厌那些不知感激的人。对他们来说,当付出了奉献时,只要轻轻在他们耳边说一句“谢谢”就可以了。他们热情,且喜欢保护他们的朋友,而当他们与这些朋友在一起时,他们永远是忠实、亲切,并带来阳光的人。
由于他们喜欢交朋友,喜欢帮助别人,因此身边会出现一群依赖他们的人,而且他自己非常愿意将自己变成广大群众的中心。他们对他们的团体中成员有绝对的影响力。为此他们变成了大忙人。他们总把每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了自己的问题。这对于依赖性比较强的人或比较缺乏人关心的人,他们发挥了最大的功能。但有一些人却不理解他们所做的牺牲,反而觉得他们多管闲事,或强行闯人了他人隐私范围,而对他们产生误解。其实他们并没有恶意,只是非常在乎与朋友在一起,并相互表达关心、挂念及担心而已。令他们比较烦恼的是,由于需要他们帮助的人太多,往往没有时间去注意到家人,或忽视自己的需要;有时候甚至已经身心疲惫,面临崩溃,但对别人痛苦的事,却仍不忍心不管,因为他们觉得人生以助人为目的。在内心深处,其实他们并不需要别人的感谢,但他们仍然讨厌那些不知感激、忘恩负义、不为别人着想的人,所以他们随时提醒自己,不要骄傲,不要自私,要舍得牺牲,要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大好人。但事实上还是有太多的人让他们不满意、让他们失望,他们的内心常有愤怒的感觉。所以有时他们对人性感到可悲,他们觉得他们得到的常是不平等的待遇,因为他们总是遇到不好的人。
当然他们知道,当在爱人与被爱之间产生了欲望和需要的冲突时,他们无法面对自己也有需要被爱的情绪,所以他们在爱别人或帮助别人的同时,事实上也会产生一种严重的自恋,因此在爱别人的同时,又会产生强烈的控制和占有欲,难怪在付出这么多爱后,得到别人的回应居然是那么样的差。他们再三反省的结果是,原来他们爱的信念并没有错,但他们对人爱的态度可能太自以为是、太强迫了。这些他们一定要改,但他们首先要学习的是自我反省,而不是老怪别人不知感激。这样他们才有办法找出内心深处真诚的情意,以及在不为别人服务时,如何面对人际关系的困境,进而成长、提升思想境界,使自己能够了解别人、尊重别人,并懂得如何爱人。
经过深层次地透视这种全爱型的人,就不难发现他们共有的一些特点。
毋他们的动机、目的:他们渴望别人的感情,十分热心,愿意为别人付出爱,看到别人满足地接受他们的爱,才会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他们能力、力量的来源:他们认为没有一件事情可超越爱,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表演爱、散布爱。有了爱就有力量,有了爱就有信心,有了爱万事万物才会欣欣向荣,所以他们把自己当成爱的天使,不停地去关爱别人、照顾别人。他们的理想目标:他们最渴望得到每个人衷心的喜悦与爱。全爱型的人总是无时无刻觉得自己最好、自己有付出爱的能力,能够和别人的情感及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别人不需要我,不依赖我,全爱者就觉得活得很孤独、很乏味。
他们逃避的情绪:他们总是不太愿意去面对自己的需要。事实上,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控制或操纵,爱别人是希望别人爱自己、需要自己,转而听自己的话。然而全爱型的人往往并没有意识到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有这样的动机,只有在付出很多,又不被重视、不被接受、不被感激时,才会发觉那股强烈的空虚及怨恨。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特质:很热情地对待他人,对人很好,很有耐心;心地慈悲,很愿意为他人贡献自己所有;做人诚恳又温暖,而且很大方、慷慨;服务别人时废寝忘食,不知劳累,反而很兴奋;把他们所爱、所帮助的人的成功、快乐及幸福,都看成是自己的成就;以为只要别人有需要就拼命地给予,别人拒绝时,还以为别人是客气;喜欢别人依赖自己,因为被依赖就是被重视,那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付出时,别人若不欣喜接纳,则会有挫折感;老把爱挂在嘴上;帮不了别人时,心中会很痛苦。然后会再想办法,设法帮上忙;嫉妒心重,别人不够看重自己时,会很生气;喜欢沟通,喜欢人情来往。付出时很容易、自然,但却不习惯接受;常往外跑,四处去帮助别人。留在家里时,不是打电话就是招待别人。
他们常常出现的情绪感受:他们经常都是很高兴、精力充沛的。他们很关心别人,但也喜欢多管闲事,情绪常随着他人的喜怒哀乐而起伏。他们很感性、很热情,常觉得别人无能、可怜或是太懒,需要受到帮助,所以自己时常在行善。
他们常掉入的陷阱:他们觉得自己一定要很好满足别人的需要,别人才会喜欢自己。所以全爱型的人为了让自己有用,以发挥最大的包容力和服务的精神。像是当志愿者,深人贫穷地区;当护士为患者付出爱心及耐心。全爱者总是以自我牺牲的方式,给别人提供爱和友情。
他们防卫自己的面具:他们在帮助别人或服务他人时,有时也会沽名钓誉,或是以爱来控制别人的行为。但他们很快就会告诉自己,其实那些只是附带的,我并不刻意追求这些,那些并不是我最渴望的。所以在爱的面具下,他们仍会把自己定义成绝对的善良及绝对的无私,以消除自己偶尔升起的罪恶感。
他们的两性关系:他们一旦“爱”上一个人,就会想尽办法把对方追到手。他们追求的方法可说是费尽心血,他们会去调查对方所喜欢的一切,如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喜欢哪些东西?只要是对方喜欢的,哪怕上刀山、下油锅,全爱型的人都会设法去满足对方,让对方感动无比。而作为他们的朋友或伴侣经常都会有一种亏欠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亏欠感不一定会产生感激或是爱,相反地,还可能带给对方压力,也使得两人的关系变得不平等,而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事实上,如果他们不要借着爱,给别人太多的压力和控制,真正去了解别人的需要,同时也把一些精力放在自己的需要上,那么他们的关系将会既温暖又稳固。
他们精力的浪费处:他们由于太过于投入生活、太关心社会、关心别人,反而把身边日常生活应尽的义务给忘记了,尤其对自己的家庭总是忘了付出。由于全爱型的人是比较热情的,所以平平淡淡、不够刺激的家庭生活,会让他们忽视或忘记,使其家庭成员不免会有抱怨产生。他们在服务的兴奋中常忘了自己的疲劳,所以他们不在乎为别人付出多少时间,可能有一天,才忽然发现自己身心俱疲,累垮了。
他们儿时情景:他们小时候就经验到,如果很乖巧很讨人喜欢时,才会被长辈或周围的人注意,所以他们就发展出要得到爱,就必须相对地付出,这就是有条件爱的产生。一般的全爱型的人热情洋溢,付出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他们关心别人往往更胜自己,而别人的一句“谢谢”,常常就可以让他们感到满足。但是你若真认为他们助人不求回报,那可就错了。虽然他们要的不是物质的回馈,但是却期待别人回报爱与感激。虽然多数人对于他们的帮助与关心都会由衷感谢,然而这份感激的程度,是否可以满足全爱型的期望,却又是另一回事。因为感激不见得会升华为爱,感激也不见得代表需要‘与依赖,于是全爱型渴望被需要的心情有时难免会落空,使他们埋怨他人不知感激。
事实上,全爱型的人有强烈的占有欲,常常使他们硬要介人别人的生活,提供别人不需要的协助或建议,甚至硬要控制别人的行为,而这时往往只会造成别人的抗拒与逃避。他们仿佛以为由于自己的牺牲奉献,就有资格干涉别人生活的权力,把别人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把别人都看成是自己的财产,不知道别人也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全爱型的人喜欢交朋友,到处参加社团,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希望成为别人的重心,希望得到更多人的依赖。帮助的人越多,他们就越快乐。然而他们却往往因为对别人的生活太过投入,反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与应尽的责任,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类型的人忙着帮助其他人,可自己家人的需要却忽略了。
爱的确是人类伟大的情操。真正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真正的爱是能够让被爱的人充分发挥自己,让付出的人感到快乐而非牺牲;真正的爱是一种自由,而不是约束。
而真正健康的全爱型他们是不求回报的,他们爱人、助人完全是出自一种本能的善意,因为他们是公平无私的,自己有多少,就想全部拿出来和别人分享,他们不是想获取报答,而纯粹只是心存善意,一种自然的反应。他们慷慨大方,而且由于他们的付出不是出于勉强,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所以他们也不会强迫别人接受他们的爱。这种崇高自发的爱,真正尊重别人的爱,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只有健康的全爱型的人才可以做到这种无私的利人行为。而世人也往往将他们当做活菩萨,因为这种情操甚至超过对神的供奉,达到愿望就必须还愿,否则会降予灾难。
事实上,的确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无私无我的境界,懂得自爱的全爱型是健康的。因为一般的、不健康的全爱型牺牲了自己的需要、欲望,事实上只是把自己的欲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认为自己牺牲了,就有占有别人的权利,别人就有义务为他的牺牲完成使命。而一个懂得爱自己的全爱型的人,会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探索自己的需要。这时他们展现出更好的特质,更加了解自己、肯定自己。他们会努力实现自我的梦想,让自己更有力量来帮助别人,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来帮他圆梦。不健康的全爱型是将自己的需要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时他们虽然打着爱的旗帜,但是表现的却不是爱,而是控制。他们可能会说:“我对你严格完全是因为我爱你。”他们固执地以自己的方式付出,却不管别人是否需要。而且一旦别人拒绝,他们会十分气愤,觉得别人没有良心。
自我欺骗是他们的防卫机制,不管他们的行为对别人有多大的伤害,如限制别人的行动,剥夺别人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他们都会认为这纯粹是为了别人好,不是为自己;手段即使是残酷的,但出发点绝对是出于善意。
他们以爱为由,来控制一个人,而且让别人觉得背叛他们是罪恶的,以至难以逃脱其魔掌,这时我们看到的助人者,其实已经完全变成一个独裁者,用强迫的手段控制着别人。
但多数全爱型的人究竟是牺牲小我,成就别人?还是牺牲小我,通过别人来成就自己的梦想?这之间可有很大的不同。
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母亲便是全爱型的人。她们牺牲自己,给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上最好的学校,而自己却省吃俭用,放弃了任何享受的机会……故事到这里的确是很感人,但是直到有一天,孩子放弃了父母为他选择的路,而执意做自己的时候,家庭中的矛盾就会出现了。
“我辛辛苦苦让你念医学院,就是要你以后当医生,光宗耀祖。你却要画画,画画能当饭吃吗?你到底有没有替你自己,也替我想过?你若是执意如此就不必再认我这个母亲。”
“你现在听我的话,以后你自然会感谢我。你若是不听我的话,就是不孝!”
“我这么做,还不是都为了你,你却让我如此失望,你这么做应该么?”
“我为你牺牲一切,你却这样回报我?”
许多全爱型人就是高喊着爱的口号,标榜着自己所做的牺牲,却以此控制着别人的生活。在他们心目中,自己是无私的、伟大的,而别人若不顺从自己为他们所规划的路,就是自私的、忘恩负义的。而且他们还会以无情、无义、不孝、自私等罪名控诉别人,强迫别人顺从自己的意思。事实上他们自以为的无私,却可能是最自私的。他们把自己完成不了的愿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却像寄居蟹一般依附在别人身上,表面上全爱型的人不见了、牺牲了,然而事实上不见的、牺牲的却是那个依附于他的人,他只是一个空的躯壳,受人控制而已。这种人性弱点是可怕的。它制造了悲剧却让人并不知觉。
事实上,一味地牺牲自己,只是把自我实现的欲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且这种欲望,因为无法由自己完成,往往会变得更强、更大。全爱型的人应该发展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自己有力量才可能帮助别人,自己有自我实现的力量,才不会只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爱才能爱人!一个懂得自尊、自爱,懂得尊重别人的全爱型的人,才是最伟大无私的助人者。
经这样详细透视,这一类型的人就彻底露出了他们的人性优点,但也更让我们看清了他们的人性弱点;今后,我们在和这一类人交往、工作、生活时,就不会盲目了,毕竟这类人的一切尽在你掌握之中了。
万物本无所谓好坏,把事物分出好坏乃思想使然。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人类,整个自然界没有“思想”。人类及其道德观独立于天地之间。
--查尔斯·谢灵顿
其实,现实生活中,人是一个矛盾的集合。许多人其实具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性格。他们一方面口头上对荣华富贵表示厌恶,而又可能在荣华富贵面前眉开眼笑;一方面向往闲云野鹤的闲淡日子,而又对无法置身于聚光灯下而心生寂寥。
人生在世,拥有成就让自己出人头地,几乎是每个人都在内心的愿望。一般的人通常会直接显示出他们的目标和追求,而那些紧盯着目标的有识之士,却常常闭口不谈这方面的话题。这种奇特的现象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其实,大多数不满现实,以狂放不羁、恃才傲物、旁若无人为个性特征的人,一般为人耿介朴厚,有高人之风,但宽容不足,机巧圆润不足,因此为人行事自成一格,既不为他人理解,也不肯屈尊去迁就他人。他们因孤独而能沉湎于个人兴趣之中,聪明、钻研、发奋和持之以恒,终于有了自己的成就,历史上不乏其人。不少才华过人的能人异士,常有不同流俗之举,这些反常习惯,常常让他们不能见容于世。这是何等可悲之事。那么又是什么使得这些人难在社会中一层身手?
自古到今,从表面现象中,分辨出一个人真正的内在,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人貌似温柔善良,实际上是虚伪奸诈;有的人外表恭敬谨慎,可是却心怀欺诈;有的人表面上能干,而实际上内心怯弱;有的人看上去尽心尽力,而实际上并不忠诚可靠。因此,有许多人为了看透别人而不惜绞尽脑汁。诸如以言辞论辩使他人困窘,观看他是否有应变能力;向他询谋问计,观看他的见识如何;告诉他灾祸困难,察看他的反应如何;用酒灌醉他,观看他的本性如何;请他面对着财物利诱,观他是否廉洁;要求他定期完成某事,看他是否具有能力。这些方法不一而足,但最终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看透这个人的心地、这个人的本性以及弱点所在。所以识别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还要观其行动,察其习惯,才能从本质上了解一个人,才能彻底掌握一个人的本质及其人性弱点。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总是让人摸不透,他们有一种自求多福,而匠心独运的能力。这种能力微妙得时常令人猜不透,究竟这种人是被操纵者还是操纵者?这种人动不动就会需要他人在生活上拯救、保护他们。限于其短,这种人总是在经历成长的困难,他们总是成为受害者,经常隐忍着自己的愤怒,不肯老实招认自己的感觉。这种人有时会格外胆小羞怯,这使他们难以尽情地过生活。他们很有可能需要别人的帮助,去探寻生活的乐趣。而同时,这种人也是令人莫测其内心的。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总显得如此单纯,所以你往往会错误地判断他们,相信他们正在气定神闲、了无心事;然而他们内在的真正情绪,可能正处于恐惧、畏怯、慵懒或者无力之中。他们天性如此善良,所以一般人总是不忍和他们唱反调或者造谣中伤。大家都惯于忽略这种人的缺陷,只注意他们的力量特质。特别是那些经常与这种人(父母、配偶、子女、老师、朋友)相处在一起的人尤其如此,经常会无视于这种人的缺点与不足,而产生保护他们的冲动,最后会破坏让他们能够自己站起来的契机。这让他们一生几乎都生活在别人的翅膀下。
这种人有时是非常被动性的,他们可以一辈子跟定你,而自己完全不负起做决定的责任。他们经常以别人为核心,而忽略了发展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这种人可以跟定某位个体,而拒绝向外发展其他的兴趣,或者做出任何导致拆散他们这种关系的承诺。
这种人经常自我怀疑,时时希望自己受人肯定。如果一个人尝试去接纳、保护、拯救一位依赖性重的这种人,要付出极高韵代价,就好像你握住一只落下悬崖的手一样,你握得越久,他就变得越重,可是他却感觉只要抓住了你的手,就比他要自己爬回来更为安全。如果你也觉得这很有必要,那么你会体验到为了拯救他而握住他一辈子的辛苦,以至付出你自己的一生,也是义不容辞的;如果你松手,社会将会斥责你的德行不足以及你的自私心。这种两难的困境,是与依赖性重的人相处的人最常体验到的。
这种人不轻易相信别人,他们通常把自己的真情藏在心底,以免被拒绝或被人践踏。不论他们信任人到了何种程度,这种人和善的天性永远是阳光普照的。他们对碰到的任何人,都仁慈而和煦。这种人在所有人群中都能如鱼得水,因为他们如鸡尾酒般易于与别人调和。这种人的亲和力是伟大的溶剂。
这种人经常沉溺于不切实际的梦幻中。他们不仅有异常宏伟的计划,也有身临其境的神游能力,然而除非他们能够全神贯注,否则他们的计划仅止于梦幻而已。这种人的人性弱点足以令与他们相处的人忐忑不安并且大失所望。这种人是最不具有改变环境能力的人。也是被人性弱点彻底困住了的一种人。
这种人的性格中缺乏方向感,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除非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并决心去实现,否则他们会一直漫无目的地活着。有一位这种类型的人,在心血来潮时,会兴趣盎然地决定一个特殊目标;要不了多久,这种豪情壮志又会像流星一样在瞻前顾后中消失,直到下回他又有什么异想天开的激情为止。若要他再制订一个目标,并且果断迅速地去执行,真是难如登天了,然而目标却是鼓舞这种人上进的惟一希望,除非能够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不然这种人经常会沦于忐忑不安和意志消沉之中。
这种人一定有能力做所有性格类型人的密友。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接纳别人,他们对于别人的高度容忍与谦和的期待,使对方会珍视他们的陪伴,而且寻求他们不带批判的情谊。这种人跟任何人、在任何场合几乎都能尽兴,他们能够领略千奇百怪的人物和经历。但他们也因此时常发现自己纠缠在畸形的关系或人生境遇中。
这种人可能会错失许多潜在的、美妙的人生时刻。因为他们把人生的枢纽放在别人而不是自己身上。这种人最不愿看到的一个字眼,恐怕就是无聊了。但是这种人就偏偏可能会令人觉得很无聊。也许对这种依赖性的最佳描写,莫过于下面这个典型的故事。
两个这种类型的人在决定结婚前持续交往了数年。但他们的交往也仅限于一起看看电视,静静地相依相伴。他俩结婚了,但是五年后他们认定彼此并不合适,没有一位觉得幸福或是过得特别有意义。在下一个五年中,这一对仍然保持着婚姻关系,但是已劳燕分飞地各走各的路了。一个人去攻读一个大学学位,而另一个搬到另一个城市了。没有一个人主动做出什么决定,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正式分手,又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七年分居而藕断丝连的时光后终于离婚了。为什么拖了这么久?两个人都承认,因为他们不能决定应该由谁去填离婚申请表格。
这种人很容易成为跟着蹉跎光阴走的过客。他们会在无聊、慵懒和提不起劲去改变的心态中消磨时光。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大多的妻子离开丈夫,丈夫离开妻子;员工离开老板,子女与父母亲互相分离,朋友间的莫逆之交付诸流水,以及另外许许多多应该是美妙的情谊,其终结的原因,只是缘于彼此感到无聊。最糟糕的是,离开的一方总会感到非常愧疚,因为分手的基础并没有像不贞、疑心,或者虐待那样戏剧化。跟这样一位枯燥无味的人共度一生,真可以说是令人不堪忍受。整日慵懒和不心甘情愿地生活,使得这种人的人生经常成为-场泥淖中的跋涉。他们不急于品尝生命,觉得生命会等待他们,而世上所有的好事坏事,终究也会降临到等待者的身上,只不过,他们最后要承担的,可能要比他们当初选择的差得太多。一位小女生由于害怕遭人拒绝,竟然出现了中风症状。她在小学时,就由于受到同学们的讥笑,’而出现了心理转生理的症候,把她的感情不安移转成了肉体障碍(中风骤发症)。这又导致大人对她的纵容以及同辈的回避。不幸的是,大人的溺爱和纵容无法治好她的心理创伤和生理疾病。
这种类型的小孩通常有一种独特的和善气质,能够使一个家庭的气氛变得融洽。他们是不带脾气走过人生旅程的孩子。新的生活经历可能会使这种类型的小孩受惊,而遭到心理创伤,不过他们通常都能享受一种平和而默默无声地存在。
有些这种类型的人,由于他们的漫无目标脱离现实生活的天性,会在人生的路上跌跌撞撞。最令别人苦恼的就是必须为他们收拾残局。这种类型的小孩老是忘了吃午餐;这种性格的朋友老是忘了带小孩子来上课;这种类型的丈夫没办法选定一个职业;这种类型的兄弟(或姊妹)不肯去多交朋友。这种类型的人实在体会不到他们的缺陷使他们变得多么自私,也感受不到自己的不成熟在别人身上造成的压力。
这种人不在乎生活有多少意义,是否丰富有趣呢?他们总是需要别人时时提醒他忘了刷牙、记住预订旅馆房间、学校几点上课或公司几点上班……这种类型的人总是对这些提醒报以漫不经心的回应。反而抱怨,“你为什么老是这么爱唠叨呢?”“这到底是谁的事啊?”“你顾你自己的吧,少来管我!”为此而受罪的是对这种人寄予期望的人,绝不是他们自己。这种人经常需要别人协助他们订出计划并渡过难关。但他们又往往很勉强地去接受,有时还干脆拒绝他最需要的协助。这使得他们困在自己人性的泥潭中。
这种人不喜欢争夺领导地位,他们十分不愿去做可能出差错的决策,而且巴不得逃避做决策的责任。他们比较乐于当个跟班或者不起眼的小角色,而让大伙儿去做决定。这种人宁愿接受别人的决定,也懒得说出自己的意见。一位患者问他妻子:“这个医生想知道我是不是果断的,你认为我是,还是不是呢?”周围的都觉得很可笑,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在问什么。直到他太太说话:“我倒觉得你自己已经给了比我的任何意见还要中肯的答案了。”
这种人也可以是非常顽固和倔强的。有一位这种类型的患者,他恨透了上高中,他讨厌家庭作业和一切教育制度下的规定。他绝顶聪明,但是又不愿意顶撞父母或者老师。在没有十全十美的办法下,一个人该如何做才能令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都满意呢?这正是他面对的两难。他恨家庭作业,而他们非要他做不可,整整一个学期下来,这个学生做完了每一份指定的家庭作业,但是从来没有交一份给他的老师。每天晚上,父母都会问他功课做了没有,他当然回答做了。当他的成绩开始戏剧性地往下滑时,他们要求看他的作业,他也能马上拿出来给他们看。到了该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老师告诉家长他从不交作业,父母感到是老师故意要整他们的儿子。他们明明看到他做了作业,可是老师们都反复地说他没有做。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这种人的沉默、顽强和倔强的天性。这种人选择沉默,是因为他们对公开的冲突感到难受。然而,和这些暗地怨恨着你的人相处,实在是非常困难。这似乎正是利用了别人天生的好奇心,故意拒绝公开讨论他们的内心感情,以迫使其他人必须努力去了解他们。
这种人一般都有很深刻的感情体验,但是要让他们对别人表达出来就比较困难了。一位这种类型的继父,为了维系家庭和谐,他接受他的继子长达数年来数不胜数、难堪无比的羞辱。他的妻子不让他管教这个孩子。最后,在引发了重重问题,包括不良少年的劣行和学业无法继续之后,这位母亲终于同意让她的丈夫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来管教这个孩子。过去他从来没有对这个孩子发过火,也从未发泄过任何愤怒,这下子有了他妻子的准许,他一股脑儿过度地反映出来,只要一逮到机会,他不但主动出击,而且还对他的继子施以肉体的报复。
从积极的方面说,这种人可谓知足常乐者,他们是自得而悦人的个体,很能够接纳生活上的任何人,他们能够契合所有不同类型的性格,他们和善的天性以及圆滑的手腕,为他们赢来许多忠诚的友谊。他们宁静愉悦的气质,使他们能容纳得下任何家庭、友谊和企业的一项财富。这种可说是典型的、剔除了任何其他性格类型的极端温和的人。就像他们所象征的水的品质一样,他们绕过生命的险阻,无孔不入地流过,而不是一定要铲除路途中的障碍;他们的领导网络是稳当而公平的,他们宽容异己,并且提倡团体成员之间的盟友情怀;反映了他们对每一个人都能水乳交融的特异能力;他们具有令人羡慕的平衡力量;他们接纳任何类型的性格,并且愿意向他们学习。这种人最优秀的是能够将生命的危机摆在适当的透视之下。知足又没脾气,他们对生命提出的要求不多。他们经常能不惜付出,带来温柔的肯定,能体验到这种心灵敞开的拥抱是极为幸福的。另一方面,这种人看起来似乎总显得无趣而孤僻,他们总是懒得确定目标。他们也时常拒绝为参与而付出代价。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害怕随之而来的冲突或闭门羹。这种恐惧阻碍了他们体验生活。他们的优柔寡断,局限了他们的成就。为了要感觉安然,他们太注意别人的需要,并且不惜代价地要取悦那些出现在他们生命中的人。他们不愿表白自己,宁可接受别人的任何看法。这种人只愿意照自己的选择走人生的路;他们默默接受命运的摆布,但凡不合他们心意的,便立即会不理不睬,他们通常也不欢迎那些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的可贵经验。
现在,我们不妨详细透视一下充满全爱色彩的人,这种人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是另外一种被自己的人性弱点完全困住的人。这种人有如下行为特点:
他们充满无比爱心,总是舍不得别人受苦,凡事都先为别人着想。他们以付出为乐趣,但有时不管别人是否真的需要,他们还是一味地付出。结果,他们不是满足了别人的需要,而是满足自己“想付出”的需要,而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感恩,却又常常会因“好心办坏事”往往得不到。
他们很在意别人的感情和需要,因为他们不喜欢看到别人生活得不愉快。尤其是在他们周围的人,如果遭遇痛苦而得不到援助,那会使他们看不下去。若是别人受苦而他们没有主动援助的话,那便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不对的。所以他们不在乎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他们总是全力以赴地去帮助一些可以帮助别的人。他们常觉得给予比思考更重要,在学习事物的时候,比较不在意那是否对自我发展有意义,重要的是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是否能为他们派上用场那才是重点。所以,他们帮助他人时,只要可以让别人的痛苦得以改善,就不必在其他方面花太多心思。
他们并不太重视利益交换,付出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却不需要别人的回馈。在团体中他们也不喜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但如果是公益组织或爱心活动时,那就另当别论。因为只要付出能改变别人的生活,而使别人幸福的话,他们会愿意忍受繁琐的工作所带来的挫折感。他们不喜欢规则,也不喜欢开会,对这种形式化的政策实在提不起兴趣,但对情感受到伤害的或有困惑的人,他们就会非常的关切。所以他们决定事情时通常不太客观,经常依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去行动。
他们喜欢有很多的朋友,也乐于倾听别人向他们诉说所有的事情,更愿意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助他人。他们鼓励朋友们多谈谈自己,他们擅长让别人感受到心情舒适,也喜欢给别人诚意的意见。他们总在别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他们的影响力,他们的慷慨大度常获得每一个人的赞美。但他们也难免怀疑,人们是不是依据别人依赖他的多少,来决定他的成就?因为他们总是在帮助别人后才有最大的满足感。他们最大的缺点是由于经常以别人的需要为需要,而忘了自己真正的需要。这样他们就容易委屈自己、迷失自己。对别人不停止的付出掩盖了他们自己生理、心理、情绪及需要,有时他们也希望别人来填补自己的需要。他们不习惯与别人分享自己,有时候甚至认为自己的欲望是错误的。因此他们不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当别人关心他们的时候,他们总用非常友善和客气的态度以保持一段距离。他们与别人是一种单向的亲密,他们的个性使别人容易亲近,但他们经常会感到内心空虚,并感受到压力与恐惧。他们对照顾自己的能力却相当有限,这时候他们也会用浪漫式的感情招来别人。因为有时候他们也需要一些对等的爱来滋润心灵。所以当有这样的人出现的时候,他们对这份爱的感觉会有回应,以满足自己的渴望。他们对人好的时候,如果别人不能接受,他们会有被伤害的感觉。如果别人高兴地接受他们的关爱,但却认为不需要做出对等的回馈。这时他们虽不会拒绝他人,但却也讨厌那些不知感激的人。对他们来说,当付出了奉献时,只要轻轻在他们耳边说一句“谢谢”就可以了。他们热情,且喜欢保护他们的朋友,而当他们与这些朋友在一起时,他们永远是忠实、亲切,并带来阳光的人。
由于他们喜欢交朋友,喜欢帮助别人,因此身边会出现一群依赖他们的人,而且他自己非常愿意将自己变成广大群众的中心。他们对他们的团体中成员有绝对的影响力。为此他们变成了大忙人。他们总把每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了自己的问题。这对于依赖性比较强的人或比较缺乏人关心的人,他们发挥了最大的功能。但有一些人却不理解他们所做的牺牲,反而觉得他们多管闲事,或强行闯人了他人隐私范围,而对他们产生误解。其实他们并没有恶意,只是非常在乎与朋友在一起,并相互表达关心、挂念及担心而已。令他们比较烦恼的是,由于需要他们帮助的人太多,往往没有时间去注意到家人,或忽视自己的需要;有时候甚至已经身心疲惫,面临崩溃,但对别人痛苦的事,却仍不忍心不管,因为他们觉得人生以助人为目的。在内心深处,其实他们并不需要别人的感谢,但他们仍然讨厌那些不知感激、忘恩负义、不为别人着想的人,所以他们随时提醒自己,不要骄傲,不要自私,要舍得牺牲,要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大好人。但事实上还是有太多的人让他们不满意、让他们失望,他们的内心常有愤怒的感觉。所以有时他们对人性感到可悲,他们觉得他们得到的常是不平等的待遇,因为他们总是遇到不好的人。
当然他们知道,当在爱人与被爱之间产生了欲望和需要的冲突时,他们无法面对自己也有需要被爱的情绪,所以他们在爱别人或帮助别人的同时,事实上也会产生一种严重的自恋,因此在爱别人的同时,又会产生强烈的控制和占有欲,难怪在付出这么多爱后,得到别人的回应居然是那么样的差。他们再三反省的结果是,原来他们爱的信念并没有错,但他们对人爱的态度可能太自以为是、太强迫了。这些他们一定要改,但他们首先要学习的是自我反省,而不是老怪别人不知感激。这样他们才有办法找出内心深处真诚的情意,以及在不为别人服务时,如何面对人际关系的困境,进而成长、提升思想境界,使自己能够了解别人、尊重别人,并懂得如何爱人。
经过深层次地透视这种全爱型的人,就不难发现他们共有的一些特点。
毋他们的动机、目的:他们渴望别人的感情,十分热心,愿意为别人付出爱,看到别人满足地接受他们的爱,才会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他们能力、力量的来源:他们认为没有一件事情可超越爱,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表演爱、散布爱。有了爱就有力量,有了爱就有信心,有了爱万事万物才会欣欣向荣,所以他们把自己当成爱的天使,不停地去关爱别人、照顾别人。他们的理想目标:他们最渴望得到每个人衷心的喜悦与爱。全爱型的人总是无时无刻觉得自己最好、自己有付出爱的能力,能够和别人的情感及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别人不需要我,不依赖我,全爱者就觉得活得很孤独、很乏味。
他们逃避的情绪:他们总是不太愿意去面对自己的需要。事实上,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控制或操纵,爱别人是希望别人爱自己、需要自己,转而听自己的话。然而全爱型的人往往并没有意识到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有这样的动机,只有在付出很多,又不被重视、不被接受、不被感激时,才会发觉那股强烈的空虚及怨恨。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特质:很热情地对待他人,对人很好,很有耐心;心地慈悲,很愿意为他人贡献自己所有;做人诚恳又温暖,而且很大方、慷慨;服务别人时废寝忘食,不知劳累,反而很兴奋;把他们所爱、所帮助的人的成功、快乐及幸福,都看成是自己的成就;以为只要别人有需要就拼命地给予,别人拒绝时,还以为别人是客气;喜欢别人依赖自己,因为被依赖就是被重视,那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付出时,别人若不欣喜接纳,则会有挫折感;老把爱挂在嘴上;帮不了别人时,心中会很痛苦。然后会再想办法,设法帮上忙;嫉妒心重,别人不够看重自己时,会很生气;喜欢沟通,喜欢人情来往。付出时很容易、自然,但却不习惯接受;常往外跑,四处去帮助别人。留在家里时,不是打电话就是招待别人。
他们常常出现的情绪感受:他们经常都是很高兴、精力充沛的。他们很关心别人,但也喜欢多管闲事,情绪常随着他人的喜怒哀乐而起伏。他们很感性、很热情,常觉得别人无能、可怜或是太懒,需要受到帮助,所以自己时常在行善。
他们常掉入的陷阱:他们觉得自己一定要很好满足别人的需要,别人才会喜欢自己。所以全爱型的人为了让自己有用,以发挥最大的包容力和服务的精神。像是当志愿者,深人贫穷地区;当护士为患者付出爱心及耐心。全爱者总是以自我牺牲的方式,给别人提供爱和友情。
他们防卫自己的面具:他们在帮助别人或服务他人时,有时也会沽名钓誉,或是以爱来控制别人的行为。但他们很快就会告诉自己,其实那些只是附带的,我并不刻意追求这些,那些并不是我最渴望的。所以在爱的面具下,他们仍会把自己定义成绝对的善良及绝对的无私,以消除自己偶尔升起的罪恶感。
他们的两性关系:他们一旦“爱”上一个人,就会想尽办法把对方追到手。他们追求的方法可说是费尽心血,他们会去调查对方所喜欢的一切,如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喜欢哪些东西?只要是对方喜欢的,哪怕上刀山、下油锅,全爱型的人都会设法去满足对方,让对方感动无比。而作为他们的朋友或伴侣经常都会有一种亏欠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亏欠感不一定会产生感激或是爱,相反地,还可能带给对方压力,也使得两人的关系变得不平等,而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事实上,如果他们不要借着爱,给别人太多的压力和控制,真正去了解别人的需要,同时也把一些精力放在自己的需要上,那么他们的关系将会既温暖又稳固。
他们精力的浪费处:他们由于太过于投入生活、太关心社会、关心别人,反而把身边日常生活应尽的义务给忘记了,尤其对自己的家庭总是忘了付出。由于全爱型的人是比较热情的,所以平平淡淡、不够刺激的家庭生活,会让他们忽视或忘记,使其家庭成员不免会有抱怨产生。他们在服务的兴奋中常忘了自己的疲劳,所以他们不在乎为别人付出多少时间,可能有一天,才忽然发现自己身心俱疲,累垮了。
他们儿时情景:他们小时候就经验到,如果很乖巧很讨人喜欢时,才会被长辈或周围的人注意,所以他们就发展出要得到爱,就必须相对地付出,这就是有条件爱的产生。一般的全爱型的人热情洋溢,付出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他们关心别人往往更胜自己,而别人的一句“谢谢”,常常就可以让他们感到满足。但是你若真认为他们助人不求回报,那可就错了。虽然他们要的不是物质的回馈,但是却期待别人回报爱与感激。虽然多数人对于他们的帮助与关心都会由衷感谢,然而这份感激的程度,是否可以满足全爱型的期望,却又是另一回事。因为感激不见得会升华为爱,感激也不见得代表需要‘与依赖,于是全爱型渴望被需要的心情有时难免会落空,使他们埋怨他人不知感激。
事实上,全爱型的人有强烈的占有欲,常常使他们硬要介人别人的生活,提供别人不需要的协助或建议,甚至硬要控制别人的行为,而这时往往只会造成别人的抗拒与逃避。他们仿佛以为由于自己的牺牲奉献,就有资格干涉别人生活的权力,把别人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把别人都看成是自己的财产,不知道别人也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全爱型的人喜欢交朋友,到处参加社团,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希望成为别人的重心,希望得到更多人的依赖。帮助的人越多,他们就越快乐。然而他们却往往因为对别人的生活太过投入,反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活与应尽的责任,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类型的人忙着帮助其他人,可自己家人的需要却忽略了。
爱的确是人类伟大的情操。真正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真正的爱是能够让被爱的人充分发挥自己,让付出的人感到快乐而非牺牲;真正的爱是一种自由,而不是约束。
而真正健康的全爱型他们是不求回报的,他们爱人、助人完全是出自一种本能的善意,因为他们是公平无私的,自己有多少,就想全部拿出来和别人分享,他们不是想获取报答,而纯粹只是心存善意,一种自然的反应。他们慷慨大方,而且由于他们的付出不是出于勉强,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所以他们也不会强迫别人接受他们的爱。这种崇高自发的爱,真正尊重别人的爱,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只有健康的全爱型的人才可以做到这种无私的利人行为。而世人也往往将他们当做活菩萨,因为这种情操甚至超过对神的供奉,达到愿望就必须还愿,否则会降予灾难。
事实上,的确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无私无我的境界,懂得自爱的全爱型是健康的。因为一般的、不健康的全爱型牺牲了自己的需要、欲望,事实上只是把自己的欲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认为自己牺牲了,就有占有别人的权利,别人就有义务为他的牺牲完成使命。而一个懂得爱自己的全爱型的人,会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探索自己的需要。这时他们展现出更好的特质,更加了解自己、肯定自己。他们会努力实现自我的梦想,让自己更有力量来帮助别人,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来帮他圆梦。不健康的全爱型是将自己的需要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时他们虽然打着爱的旗帜,但是表现的却不是爱,而是控制。他们可能会说:“我对你严格完全是因为我爱你。”他们固执地以自己的方式付出,却不管别人是否需要。而且一旦别人拒绝,他们会十分气愤,觉得别人没有良心。
自我欺骗是他们的防卫机制,不管他们的行为对别人有多大的伤害,如限制别人的行动,剥夺别人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他们都会认为这纯粹是为了别人好,不是为自己;手段即使是残酷的,但出发点绝对是出于善意。
他们以爱为由,来控制一个人,而且让别人觉得背叛他们是罪恶的,以至难以逃脱其魔掌,这时我们看到的助人者,其实已经完全变成一个独裁者,用强迫的手段控制着别人。
但多数全爱型的人究竟是牺牲小我,成就别人?还是牺牲小我,通过别人来成就自己的梦想?这之间可有很大的不同。
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母亲便是全爱型的人。她们牺牲自己,给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上最好的学校,而自己却省吃俭用,放弃了任何享受的机会……故事到这里的确是很感人,但是直到有一天,孩子放弃了父母为他选择的路,而执意做自己的时候,家庭中的矛盾就会出现了。
“我辛辛苦苦让你念医学院,就是要你以后当医生,光宗耀祖。你却要画画,画画能当饭吃吗?你到底有没有替你自己,也替我想过?你若是执意如此就不必再认我这个母亲。”
“你现在听我的话,以后你自然会感谢我。你若是不听我的话,就是不孝!”
“我这么做,还不是都为了你,你却让我如此失望,你这么做应该么?”
“我为你牺牲一切,你却这样回报我?”
许多全爱型人就是高喊着爱的口号,标榜着自己所做的牺牲,却以此控制着别人的生活。在他们心目中,自己是无私的、伟大的,而别人若不顺从自己为他们所规划的路,就是自私的、忘恩负义的。而且他们还会以无情、无义、不孝、自私等罪名控诉别人,强迫别人顺从自己的意思。事实上他们自以为的无私,却可能是最自私的。他们把自己完成不了的愿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却像寄居蟹一般依附在别人身上,表面上全爱型的人不见了、牺牲了,然而事实上不见的、牺牲的却是那个依附于他的人,他只是一个空的躯壳,受人控制而已。这种人性弱点是可怕的。它制造了悲剧却让人并不知觉。
事实上,一味地牺牲自己,只是把自我实现的欲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且这种欲望,因为无法由自己完成,往往会变得更强、更大。全爱型的人应该发展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自己有力量才可能帮助别人,自己有自我实现的力量,才不会只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爱才能爱人!一个懂得自尊、自爱,懂得尊重别人的全爱型的人,才是最伟大无私的助人者。
经这样详细透视,这一类型的人就彻底露出了他们的人性优点,但也更让我们看清了他们的人性弱点;今后,我们在和这一类人交往、工作、生活时,就不会盲目了,毕竟这类人的一切尽在你掌握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