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战略纵深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坐!”
御书房内,李世民高居首位批阅奏折,头都不抬的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字。过两天秦风就走马上任,作为为挺秦风的人物,怎么也得了解秦风的想法不是吗?
半个时辰后,李世民总算把一堆奏折批阅完毕,这其间,也时不时的留意秦风,见他稳坐如山、沉静自若、不焦不躁,李世民暗自点头。
冷落秦风是故意的,也是李世民对秦风的一次考验。
李世民对秦风寄予厚望,希望他成为李靖、李绩一样的统帅,而不是秦琼、程咬金、尉迟恭这种冲锋陷阵的猛将。猛将,大唐从来不缺。
优秀的统帅要有一颗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如果秦风坐立不安,李世民还真要大失所望了。
李世民突然问道:“你认为我大唐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吗?”
秦风道:“大唐的优势在于土地辽阔,人口众多,钱粮不计其数。”
这是人尽皆知之事,毫无新意。
李世民不置可否。
“这是我大唐没有失败的理由,却不是获胜的关键。”不待李世民发问,继续道:“咱们先做最坏的打算吧。”
“‘孙子兵法有云:夫未战而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远处乎?’你未算胜,而先虑,是否太过悲观?”李世民皱眉道。
“先贤告诉我们,算得多,想得多,没有坏处,如果我们只着眼于眼前,而不考虑后事,万一战局不利,岂不是手慌脚乱?”秦风反驳道。
李世民道:“好吧!那你说说你的看法。”
“这是最坏的打算。”
秦风笑了笑,道:“也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结果,之所以这么说,我是分析一下土地辽阔、人口众多、钱粮如山的好处。”
“土地辽阔、人口众多、钱粮如山表示我大唐后继有力。”
李世民双眼一亮,道:“朕好像有点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继续。”
“如果战局败坏,我认为最终胜利的还是我大唐。”这是论点,也是抗日战争证明了的结果,也是不可否认的结果,必须得坚持。
“那种情况之下,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敌进我退;这个阶段或许会持续一两年,我们且战且退,利用辽阔的土地,用空间换时间,在后方储备物质,为将来的反攻做好准备。第二阶段,就是我大唐和突厥在战场上达到一个战略平衡,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突厥人需要消失占领我们的国土,我们也需要休生养息,以达到训兵、储备粮草的目的,一旦突厥无法在大唐战场上获得彻底的胜利,那么,他们内部就会矛盾丛生。因为突厥不是一个部落,军队也不是控制在颉利一人的手里,一旦分赃不均,桀骜不驯的突厥人自己就会大打出手。突厥人素来贪婪,我们在这个时候可以用利诱等手段分裂其内部,让其不能上下一心,最终,突厥将会陷入无尽的内乱之中……”
李世民虎的站了起来,眼睛里闪烁了一种浓浓的震惊,秦风的大局观完全超过了他的年龄界限,他在这个年龄阶段,绝对没有这种的眼界和远见。
自渭水之盟后,奋发图强的李世民一直在为未来的战争而准备、积蓄着。他信心十足,觉得战争一定是以大唐获胜而终,其信心的源泉正是大唐辽阔的战略纵深,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如山粮草。
秦风一番话,与这位伟大的战略家不谋而合。只是,在语言组织能力方面,罗通更加通俗易懂而已。
刹那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李世民,一颗心砰砰直跳,他发现自己已经有理由也能够说服朝堂上的那些老顽固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战略反攻,任何侵略者都是不得人心的,历史早已证明,异族善抢而不会治国,他们大肆掠夺的时候,已经失去了人心,已经把自己放在了千百万大唐百姓的对立面,那时候,他们的对手就不仅是大唐的军队了,还有成千上万、无处不在的平民百姓,您想啊,猎人会下陷阱,江湖侠客会暗杀、刺杀……那时候突厥人内忧外患,就是我们反攻,收复失地、击败突厥的时候了。”后面的预测,秦风就简单的说了,说得太多,反而不好。
秦风的话,李世民一时间还消化不了,信息量有些大,有些地方还需要慎重考虑,但总体感觉罗通说的非常有道理。同时,北伐的念头也更加坚定了。
李世民在震撼、心动之余,一双眼睛对准罗通闪闪放光,那就像是一匹恶狼突然看到美味的猎物一样。
李世民那眼神,看得秦风有些发毛。
“军队呢!在你眼里可有不妥之处?”
府兵制是初唐军队精华之所在,经李世民等有人大力修改,目前成为有史以来最完善的军制,也是李世民自豪的源泉。
“府兵是我大唐兵源根本,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大唐军府遍布天下,共计五百三十三府,加上大唐尚武,百姓骁勇,人人乐于从军,故而兵源源源不断,所以说着府兵制乃我大唐强盛根本。”
“最强的往往是最致命的罩门,以上是府兵制的优势,却也是府兵的制缺陷。”
肉戏来了,李世民顿时打起精神仔细聆听:“你继续。”
“兵农合一,注定府兵不会成为精兵、强兵,也不能为我大唐征战四方。他们身兼两职,战时为兵、平时为民、训练也就不足了。心态与意志方面更加不如常备军,府兵的好处在于一征用即可获得百万兵员,而不用花太多时间来训练就能上战场,同样也为国家减少开支;而劣势也很明显,比如说,战斗力不强、意志不坚定、战友间没有默契……。您也知道,不是经常一起训练的士兵是不会形成团队精神,没有团队精神,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战斗力就大打折扣。”
李世民皱眉道:“团队精神是何物?”
“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最终集大家之所长,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圆满的完成共同目标。而军队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团队,谁也少不了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的任务和位置,就像八卦阵中的八个方位,缺一不可。军队的目标是战胜敌人,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取得最大的战绩,战友是什么?战友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是在战斗时期可以用性命相托的人,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与磨合,将士们根本无法发挥出一个人应有的力量,因为彼此间的不熟悉,导致大家不敢以性命相托,人一旦有了犹豫,一旦有了瞻前顾后的心思,平时的战斗力发挥出五成就很不错了。这样的军队打顺风仗还行,一旦遇到了败仗,人人惜命之下,一支军队立马轰然崩溃。”
秦风话音方落,李世民“刷”的一声,站了起来,虎目瞪着秦风,眼中竟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今日他刚刚得到兵部尚书李靖送来的资料,今年新招募的府兵高达十万,但是却战斗力一塌糊涂,根本没有拧着一股绳,情况与秦风说的没有丝毫差错。
秦风说的道理简单易懂,但却是千年不变的真理。没有人比李世民更知道团队配合作战的重要性。
李世民是一个天生的王者,天生的帅才。他打仗有一个特点,稳中求胜,谋定而后动。每每与敌人交战,李世民大多都是先以防守为主,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在寻求战机进攻。
在进攻的时候,李世民还有一个特点。他喜欢让大部队上前厮杀,然后自己领着小股部队,亲自突击冲垮敌人的阵营。
这支部队正是威震天下的玄甲军。
而玄甲军除了个人的勇猛之外,最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则是几千人形同一个人的默契无间。试想一下,集中了几千人战斗力于一体的团队,暴发出来的威力可想而知了。
玄甲军上至李世民,下至普通士卒,穿着统一的铠甲,骑着统一的战马,声势上已经高人一等,他们一旦冲锋,就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加上玄甲军本身的精锐,几乎无坚不摧。
当秦风把团队精神详加解释,李世民一下子就明白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默契十足的军队不但需要大量时间,也需要惊天的财富去供养。
“你怎么对待军队,军队就用用对等的能力来回报。要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天下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军队是一国之根本,容不得半点忽视。除了以上这些,府兵制还有一个足以让一个王朝覆灭的缺陷。”
冷笑一下,李世民有些不屑的说道,“哦,臭小子,你倒是和我说说,府兵制足以让一个王朝覆灭的理由。”
府兵制脱胎于三国时期魏国的屯田制,是李世民和满朝文武总结历代王朝的军队制度后反复推敲得出来的结果,是李世民的得意之作。
府兵没有固定的最高军事长官,交到外族将领手中也放心,而且府兵寓军于民,由六等以上农民之精壮子弟组成,平时在家耕种,农闲时接受军训,遇有战事,则奉命征调,事毕返回所属之冲折府,因此,既不担心府兵谋反,朝廷也不用承担巨大的军费,是一举两得之制度。
秦风竟然直斥其非,李世民自然不服气。
“乱世刚刚结束,士兵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还能同仇敌慨。可是以后呢?当士兵们的后代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他们还愿意去卖命吗?士兵中有的人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可这部分毕竟是占少数,更多是老实巴交的普通百姓。两代过后,生活上、财富上的差异就会显露出来,富有的人就会想尽办法钻律法的空子,或者会雇佣穷人家的男丁冒名顶替,或者会收买地方官员开具各种假证明以避兵役。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地方军官虚报人数以吃空饷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贪污府兵补贴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战争,国家将会出现无兵可用的窘境。”
“总而言之,府兵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一旦发生重大的突发性战事,聚焦缓慢,贻误战机;二、战斗力低下,没有制胜的本钱;三、意志力低下,对军队、对国家没归属感;四、贫富差距让兵役失去公正。”
募兵制取代府兵制的主要原因,正是以上这几点,所以,秦风根本不怕说错。
李世民让秦风说得额头冒汗,秦风心知自己所料不差。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仅仅只是片刻李世民便已恢复了平静,也不瞒秦风,苦恼道:“朕戎马半生,你说的朕又如何不知。只是在没办法下,府兵制是最佳的兵役制度了。”
“我大唐以军功论成败,所以将士闻战则喜。只是毫无章法的打仗,便是胜了也是惨胜,毕竟战场上一动就是几千上万人的战争,一个人再强也不济无事,只要对方有三个人协同默契,一人攻上路,一个攻下路,一人挡住他的攻击,那么,这名勇士只有死路一条,一名百战老兵,可不是那么好训练的,少了一个就少了一个了,这是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样的混战打下几场,老兵们已经所剩无几了,而这些,都是您需要考虑的后果。”
秦风的话语好像冬天里的一盆冷水,淋得李世民浑身发寒。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伟大帝王,他知道罗通所言并非危言耸听,所以,他根本无从辩驳。
“惨烈的胜利,对我大唐又有什么意义呢?”
“坐!”
御书房内,李世民高居首位批阅奏折,头都不抬的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字。过两天秦风就走马上任,作为为挺秦风的人物,怎么也得了解秦风的想法不是吗?
半个时辰后,李世民总算把一堆奏折批阅完毕,这其间,也时不时的留意秦风,见他稳坐如山、沉静自若、不焦不躁,李世民暗自点头。
冷落秦风是故意的,也是李世民对秦风的一次考验。
李世民对秦风寄予厚望,希望他成为李靖、李绩一样的统帅,而不是秦琼、程咬金、尉迟恭这种冲锋陷阵的猛将。猛将,大唐从来不缺。
优秀的统帅要有一颗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如果秦风坐立不安,李世民还真要大失所望了。
李世民突然问道:“你认为我大唐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吗?”
秦风道:“大唐的优势在于土地辽阔,人口众多,钱粮不计其数。”
这是人尽皆知之事,毫无新意。
李世民不置可否。
“这是我大唐没有失败的理由,却不是获胜的关键。”不待李世民发问,继续道:“咱们先做最坏的打算吧。”
“‘孙子兵法有云:夫未战而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远处乎?’你未算胜,而先虑,是否太过悲观?”李世民皱眉道。
“先贤告诉我们,算得多,想得多,没有坏处,如果我们只着眼于眼前,而不考虑后事,万一战局不利,岂不是手慌脚乱?”秦风反驳道。
李世民道:“好吧!那你说说你的看法。”
“这是最坏的打算。”
秦风笑了笑,道:“也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结果,之所以这么说,我是分析一下土地辽阔、人口众多、钱粮如山的好处。”
“土地辽阔、人口众多、钱粮如山表示我大唐后继有力。”
李世民双眼一亮,道:“朕好像有点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继续。”
“如果战局败坏,我认为最终胜利的还是我大唐。”这是论点,也是抗日战争证明了的结果,也是不可否认的结果,必须得坚持。
“那种情况之下,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敌进我退;这个阶段或许会持续一两年,我们且战且退,利用辽阔的土地,用空间换时间,在后方储备物质,为将来的反攻做好准备。第二阶段,就是我大唐和突厥在战场上达到一个战略平衡,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突厥人需要消失占领我们的国土,我们也需要休生养息,以达到训兵、储备粮草的目的,一旦突厥无法在大唐战场上获得彻底的胜利,那么,他们内部就会矛盾丛生。因为突厥不是一个部落,军队也不是控制在颉利一人的手里,一旦分赃不均,桀骜不驯的突厥人自己就会大打出手。突厥人素来贪婪,我们在这个时候可以用利诱等手段分裂其内部,让其不能上下一心,最终,突厥将会陷入无尽的内乱之中……”
李世民虎的站了起来,眼睛里闪烁了一种浓浓的震惊,秦风的大局观完全超过了他的年龄界限,他在这个年龄阶段,绝对没有这种的眼界和远见。
自渭水之盟后,奋发图强的李世民一直在为未来的战争而准备、积蓄着。他信心十足,觉得战争一定是以大唐获胜而终,其信心的源泉正是大唐辽阔的战略纵深,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如山粮草。
秦风一番话,与这位伟大的战略家不谋而合。只是,在语言组织能力方面,罗通更加通俗易懂而已。
刹那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李世民,一颗心砰砰直跳,他发现自己已经有理由也能够说服朝堂上的那些老顽固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战略反攻,任何侵略者都是不得人心的,历史早已证明,异族善抢而不会治国,他们大肆掠夺的时候,已经失去了人心,已经把自己放在了千百万大唐百姓的对立面,那时候,他们的对手就不仅是大唐的军队了,还有成千上万、无处不在的平民百姓,您想啊,猎人会下陷阱,江湖侠客会暗杀、刺杀……那时候突厥人内忧外患,就是我们反攻,收复失地、击败突厥的时候了。”后面的预测,秦风就简单的说了,说得太多,反而不好。
秦风的话,李世民一时间还消化不了,信息量有些大,有些地方还需要慎重考虑,但总体感觉罗通说的非常有道理。同时,北伐的念头也更加坚定了。
李世民在震撼、心动之余,一双眼睛对准罗通闪闪放光,那就像是一匹恶狼突然看到美味的猎物一样。
李世民那眼神,看得秦风有些发毛。
“军队呢!在你眼里可有不妥之处?”
府兵制是初唐军队精华之所在,经李世民等有人大力修改,目前成为有史以来最完善的军制,也是李世民自豪的源泉。
“府兵是我大唐兵源根本,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大唐军府遍布天下,共计五百三十三府,加上大唐尚武,百姓骁勇,人人乐于从军,故而兵源源源不断,所以说着府兵制乃我大唐强盛根本。”
“最强的往往是最致命的罩门,以上是府兵制的优势,却也是府兵的制缺陷。”
肉戏来了,李世民顿时打起精神仔细聆听:“你继续。”
“兵农合一,注定府兵不会成为精兵、强兵,也不能为我大唐征战四方。他们身兼两职,战时为兵、平时为民、训练也就不足了。心态与意志方面更加不如常备军,府兵的好处在于一征用即可获得百万兵员,而不用花太多时间来训练就能上战场,同样也为国家减少开支;而劣势也很明显,比如说,战斗力不强、意志不坚定、战友间没有默契……。您也知道,不是经常一起训练的士兵是不会形成团队精神,没有团队精神,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战斗力就大打折扣。”
李世民皱眉道:“团队精神是何物?”
“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最终集大家之所长,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圆满的完成共同目标。而军队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团队,谁也少不了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的任务和位置,就像八卦阵中的八个方位,缺一不可。军队的目标是战胜敌人,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取得最大的战绩,战友是什么?战友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是在战斗时期可以用性命相托的人,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与磨合,将士们根本无法发挥出一个人应有的力量,因为彼此间的不熟悉,导致大家不敢以性命相托,人一旦有了犹豫,一旦有了瞻前顾后的心思,平时的战斗力发挥出五成就很不错了。这样的军队打顺风仗还行,一旦遇到了败仗,人人惜命之下,一支军队立马轰然崩溃。”
秦风话音方落,李世民“刷”的一声,站了起来,虎目瞪着秦风,眼中竟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今日他刚刚得到兵部尚书李靖送来的资料,今年新招募的府兵高达十万,但是却战斗力一塌糊涂,根本没有拧着一股绳,情况与秦风说的没有丝毫差错。
秦风说的道理简单易懂,但却是千年不变的真理。没有人比李世民更知道团队配合作战的重要性。
李世民是一个天生的王者,天生的帅才。他打仗有一个特点,稳中求胜,谋定而后动。每每与敌人交战,李世民大多都是先以防守为主,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在寻求战机进攻。
在进攻的时候,李世民还有一个特点。他喜欢让大部队上前厮杀,然后自己领着小股部队,亲自突击冲垮敌人的阵营。
这支部队正是威震天下的玄甲军。
而玄甲军除了个人的勇猛之外,最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则是几千人形同一个人的默契无间。试想一下,集中了几千人战斗力于一体的团队,暴发出来的威力可想而知了。
玄甲军上至李世民,下至普通士卒,穿着统一的铠甲,骑着统一的战马,声势上已经高人一等,他们一旦冲锋,就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加上玄甲军本身的精锐,几乎无坚不摧。
当秦风把团队精神详加解释,李世民一下子就明白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默契十足的军队不但需要大量时间,也需要惊天的财富去供养。
“你怎么对待军队,军队就用用对等的能力来回报。要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天下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军队是一国之根本,容不得半点忽视。除了以上这些,府兵制还有一个足以让一个王朝覆灭的缺陷。”
冷笑一下,李世民有些不屑的说道,“哦,臭小子,你倒是和我说说,府兵制足以让一个王朝覆灭的理由。”
府兵制脱胎于三国时期魏国的屯田制,是李世民和满朝文武总结历代王朝的军队制度后反复推敲得出来的结果,是李世民的得意之作。
府兵没有固定的最高军事长官,交到外族将领手中也放心,而且府兵寓军于民,由六等以上农民之精壮子弟组成,平时在家耕种,农闲时接受军训,遇有战事,则奉命征调,事毕返回所属之冲折府,因此,既不担心府兵谋反,朝廷也不用承担巨大的军费,是一举两得之制度。
秦风竟然直斥其非,李世民自然不服气。
“乱世刚刚结束,士兵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还能同仇敌慨。可是以后呢?当士兵们的后代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他们还愿意去卖命吗?士兵中有的人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可这部分毕竟是占少数,更多是老实巴交的普通百姓。两代过后,生活上、财富上的差异就会显露出来,富有的人就会想尽办法钻律法的空子,或者会雇佣穷人家的男丁冒名顶替,或者会收买地方官员开具各种假证明以避兵役。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地方军官虚报人数以吃空饷的现象,也有可能出现贪污府兵补贴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战争,国家将会出现无兵可用的窘境。”
“总而言之,府兵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一旦发生重大的突发性战事,聚焦缓慢,贻误战机;二、战斗力低下,没有制胜的本钱;三、意志力低下,对军队、对国家没归属感;四、贫富差距让兵役失去公正。”
募兵制取代府兵制的主要原因,正是以上这几点,所以,秦风根本不怕说错。
李世民让秦风说得额头冒汗,秦风心知自己所料不差。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仅仅只是片刻李世民便已恢复了平静,也不瞒秦风,苦恼道:“朕戎马半生,你说的朕又如何不知。只是在没办法下,府兵制是最佳的兵役制度了。”
“我大唐以军功论成败,所以将士闻战则喜。只是毫无章法的打仗,便是胜了也是惨胜,毕竟战场上一动就是几千上万人的战争,一个人再强也不济无事,只要对方有三个人协同默契,一人攻上路,一个攻下路,一人挡住他的攻击,那么,这名勇士只有死路一条,一名百战老兵,可不是那么好训练的,少了一个就少了一个了,这是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样的混战打下几场,老兵们已经所剩无几了,而这些,都是您需要考虑的后果。”
秦风的话语好像冬天里的一盆冷水,淋得李世民浑身发寒。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伟大帝王,他知道罗通所言并非危言耸听,所以,他根本无从辩驳。
“惨烈的胜利,对我大唐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