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嘉靖年间琐事记Ⅱ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唐纵去了山西之后, 他将他管辖下的指挥官们全部揪出来, 这些人只肯在自己的领地巡逻, 他们从来不去别处参加战斗。
延绥总兵官整顿了军纪, 并且修建边墙。
一般修建防御工程, 皇帝都是赞同的。
到了嘉靖十九年八月, 北方开始很少下雨,干旱有蔓延北边城镇的趋势,蒙古草原上也开始干旱。
蒙古王派人来和明廷商议互市, 他们需要粮食。
嘉靖皇帝秉持着对蒙古人一贯的厌恶和轻蔑, 拒绝了蒙古俺答王的请求。
蒙古南部不下雨,连带着华北平原也不下雨,山西戍军的粮食只能从京城粮仓中调动发放。延绥总兵官唐纵上书皇帝, 又与兵部协商,商议西北开放与蒙古的互市贸易制度。
这年的沈约已经贵为兵部侍郎, 他有足够的话语权来与文官集团协商此事, 尤其首辅夏言又是他的姻亲, 且兵部尚书也并非不可商议。
唐纵分三次给沈约写过信,唐大都督在信中仔细分析了山西的情况,说互市有利于大明朝和蒙古两地平民百姓,他请沈约协商兵部尚书, 同意双边互市。
沈约收了唐纵的信, 并回信说:“正在协商。”
其实沈约本人是反对与蒙古人互市贸易的, 这点极端迎合了夏言的心理, 也顺从了嘉靖帝的心意。夏言认为, “兵部应该拒绝蒙古俺答王的请求,一则蒙古人狡诈多变,恐其居心不良;二则他们的目的可疑,实在难以信赖。”
兵部侍郎沈约补充:“兵部应当拒绝的理由除了以上两点,还有其三,即‘蒙古人每年入侵大明,并且蒙古人有将近四十年没有对大明纳贡。’”
嘉靖帝原先就讨厌蒙古人,纵使延绥总兵官三番五次来信,说大明朝应当同意互市,但在首辅夏言和兵部的干预下,皇帝最终拒绝了唐纵的请求。嘉靖皇帝再一次将蒙古人拒之门外。
唐纵在山西没有能等来兵部的特赦,反而等来了兵部的另一道指令:“黄金百两,悬赏蒙古俺答王人头。”
一时间,兵部的人将蒙古俺答王的头像贴得满城都是,唐纵暗叫糟糕,这群废物这样刺激一群饿疯了的狼,真是不知死活。朝廷文官不与虎狼为伍,不知虎狼之性。
果然,十月里,蒙古军队分成几股,分别袭击了山西北部和西部,唐纵分.身不暇,明军的粮食供给被抢走大半。
干旱依旧在持续,嘉靖二十年一月,明廷往山西大同,还有宣府运送了两万五千石粮食赈灾。
军士们依旧难以为继,唐纵又写折子回京,要求与蒙古人互市。与此同时,蒙古俺答王也写信给延绥总兵官唐纵,要求大明朝同意与蒙古的互市请求。
嘉靖二十年七月,俺答王派来使者与大明议和商谈,并且再次要求与大明互市的权利。
这个使者本身即是大明臣民,他是被蒙古人俘获的,蒙古王觉得他是大明人,所以派他出来讲和。谁知大同巡抚俘获了他,并且上报朝廷,说自己擒获了一个卖国贼。
大同巡抚将蒙古王的使臣送往北京,北京将他处决了,以卖国贼的罪名。
蒙古王大怒,他在七月末端的时候派遣了一支三万多人的骑兵在山西边界扎营,他以武力向大明王朝显示自己的实力,他耀武扬威,并且在山西太原府内烧杀抢掠,清洗了山西首府太原。
唐纵被连日的干旱,士兵们缺粮缺银的情况弄得筋疲力竭,在他想派兵追击蒙古人的时候,发现自己兵员不足,若他派人去追击蒙古军队,那他的大同一府则完全空置,蒙古人入侵可以如入无人之境。
嘉靖二十年八月,延绥总兵官唐纵告知朝廷,蒙古人穿越了山西的壁垒,他们准备推进北京。
在北京的一干高官这才慌了神,霍韬写信给唐纵询问真实情况,唐玉蝶写信给唐纵问蒙古人的情况,包括高高在上的兵部侍郎沈大人也写信问延绥总兵官唐纵,“蒙古人究竟打到何处了?”
唐纵没有回信,只是一口咬死了蒙古人突破了山西的壁垒,他们即将推进北京城。
此时的真实情况是,蒙古人正在山西的南边抢掠,并且在黄河以西扎营结寨,准备用山西当他们的供给大本营。
崔蓬走了三年,她自嘉靖十七年离开大明朝,已经三年了。
这三年内,她在朝鲜取得了被承认的地位,崔家重回朝鲜国政坛。崔蓬带着嘉靖皇帝的承认远渡重洋再回朝鲜的时候,平壤崔氏已经成了荒坟。崔家的佣人厨娘全部不见,崔家的房子也开始坍塌,崔氏的一切都有待重建。
崔礼和崔蓬受到了大明皇帝的接见,朝鲜的国王又派遣使团去大明朝询问,等使团回来,确认嘉靖皇帝对崔氏兄弟的认可之后,朝鲜国王就不说话了。在朝鲜一朝,大明皇帝等同于威严,大明皇帝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这些恭敬和退让都建立在大明王朝的霸主地位之上。
汉城的伊家不再与平壤崔氏为敌,伊家甚至送出伊秀的妹妹来要求嫁给崔礼,或者崔蓬。
伊秀的妹妹叫伊人,伊人也是个好姑娘,她和伊秀一样漂亮,并且更加恭顺。“二位哥哥好,父亲送我来与崔家哥哥成婚。”
崔蓬初见伊人的时候,不自禁咳了出来,她指望崔礼,崔礼却望着她。
崔蓬做出安排,“伊人小姐你好,你在崔家先住下吧,平壤与汉城有些不同,我会请人带伊人小姐四处游玩的。”
入了夜幕,崔礼要熄灯,崔蓬一把拉开他的房门。崔礼捂着胸口,问了句:“你做甚?”
“咳”,崔蓬睃他,道:“哥哥,你打算甚么时候和伊人小姐完婚?”
说完,崔蓬就笑了,她是个女人,而崔礼,好歹还算半个男人?
“滚!”
崔礼先是喝了一声,然后睃崔蓬,道:“我娶不了伊人小姐,三公子你自己想办法。”后又从枕头下抽出数封信,“喏,都是北京送来的,我收到了有些时日,一直没给你,我怕你重蹈覆辙,重现我的爱情悲剧。”
很显然的,崔礼误会了,这并不是来自北京城的爱情信件,这是霍韬寄给崔蓬的求助信。霍韬写道:“崔将军,你好,这是一封道义上的求援信,并非为私,也非为公,而是为国。为我大明。我大明河山遭遇风雨,国破山河在,崔将军也是我大明人,想必崔将军的心里也还装着我大明朝。”
霍韬的信有前有后,分成了好几个阶段,最后一阶段是这样的,“如今山西一省遭受了蹂.躏,旱情严重,而时疫又染了山西边境地区和半个北京,蒙古王驻扎黄河以西,山西北部和鄂尔多斯都受他控制。崔将军,我大明朝如今内外夹困,霍某希望崔将军能不计前嫌,摒弃旧怨,助我大明。”
崔蓬看完霍韬的信,她疑心这位镇国公有言语过分夸张的渲染,蒙古与大明的边境滋扰她也了解,但她认为大明边境情况远远没有霍韬信中所描述的那么严重。
并且,霍韬是个勋贵,他又不任职兵部,他是如何会使用兵家术语写信的呢?
崔蓬疑心这是唐纵的意思,但她想错了,这不是唐纵的意思,这是沈约的意思。沈约在京城忽然感到惶恐,他一个文官,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他开始畏惧蒙古人绝对武力的侵袭,这种恐惧感使他回忆起他被海盗追逐的宁波岁月。
沈约想到了戚英姿,但他不敢开口,他也不好意思开口,于是写了信,再借霍韬之手,发往平壤。
唐纵去了山西之后, 他将他管辖下的指挥官们全部揪出来, 这些人只肯在自己的领地巡逻, 他们从来不去别处参加战斗。
延绥总兵官整顿了军纪, 并且修建边墙。
一般修建防御工程, 皇帝都是赞同的。
到了嘉靖十九年八月, 北方开始很少下雨,干旱有蔓延北边城镇的趋势,蒙古草原上也开始干旱。
蒙古王派人来和明廷商议互市, 他们需要粮食。
嘉靖皇帝秉持着对蒙古人一贯的厌恶和轻蔑, 拒绝了蒙古俺答王的请求。
蒙古南部不下雨,连带着华北平原也不下雨,山西戍军的粮食只能从京城粮仓中调动发放。延绥总兵官唐纵上书皇帝, 又与兵部协商,商议西北开放与蒙古的互市贸易制度。
这年的沈约已经贵为兵部侍郎, 他有足够的话语权来与文官集团协商此事, 尤其首辅夏言又是他的姻亲, 且兵部尚书也并非不可商议。
唐纵分三次给沈约写过信,唐大都督在信中仔细分析了山西的情况,说互市有利于大明朝和蒙古两地平民百姓,他请沈约协商兵部尚书, 同意双边互市。
沈约收了唐纵的信, 并回信说:“正在协商。”
其实沈约本人是反对与蒙古人互市贸易的, 这点极端迎合了夏言的心理, 也顺从了嘉靖帝的心意。夏言认为, “兵部应该拒绝蒙古俺答王的请求,一则蒙古人狡诈多变,恐其居心不良;二则他们的目的可疑,实在难以信赖。”
兵部侍郎沈约补充:“兵部应当拒绝的理由除了以上两点,还有其三,即‘蒙古人每年入侵大明,并且蒙古人有将近四十年没有对大明纳贡。’”
嘉靖帝原先就讨厌蒙古人,纵使延绥总兵官三番五次来信,说大明朝应当同意互市,但在首辅夏言和兵部的干预下,皇帝最终拒绝了唐纵的请求。嘉靖皇帝再一次将蒙古人拒之门外。
唐纵在山西没有能等来兵部的特赦,反而等来了兵部的另一道指令:“黄金百两,悬赏蒙古俺答王人头。”
一时间,兵部的人将蒙古俺答王的头像贴得满城都是,唐纵暗叫糟糕,这群废物这样刺激一群饿疯了的狼,真是不知死活。朝廷文官不与虎狼为伍,不知虎狼之性。
果然,十月里,蒙古军队分成几股,分别袭击了山西北部和西部,唐纵分.身不暇,明军的粮食供给被抢走大半。
干旱依旧在持续,嘉靖二十年一月,明廷往山西大同,还有宣府运送了两万五千石粮食赈灾。
军士们依旧难以为继,唐纵又写折子回京,要求与蒙古人互市。与此同时,蒙古俺答王也写信给延绥总兵官唐纵,要求大明朝同意与蒙古的互市请求。
嘉靖二十年七月,俺答王派来使者与大明议和商谈,并且再次要求与大明互市的权利。
这个使者本身即是大明臣民,他是被蒙古人俘获的,蒙古王觉得他是大明人,所以派他出来讲和。谁知大同巡抚俘获了他,并且上报朝廷,说自己擒获了一个卖国贼。
大同巡抚将蒙古王的使臣送往北京,北京将他处决了,以卖国贼的罪名。
蒙古王大怒,他在七月末端的时候派遣了一支三万多人的骑兵在山西边界扎营,他以武力向大明王朝显示自己的实力,他耀武扬威,并且在山西太原府内烧杀抢掠,清洗了山西首府太原。
唐纵被连日的干旱,士兵们缺粮缺银的情况弄得筋疲力竭,在他想派兵追击蒙古人的时候,发现自己兵员不足,若他派人去追击蒙古军队,那他的大同一府则完全空置,蒙古人入侵可以如入无人之境。
嘉靖二十年八月,延绥总兵官唐纵告知朝廷,蒙古人穿越了山西的壁垒,他们准备推进北京。
在北京的一干高官这才慌了神,霍韬写信给唐纵询问真实情况,唐玉蝶写信给唐纵问蒙古人的情况,包括高高在上的兵部侍郎沈大人也写信问延绥总兵官唐纵,“蒙古人究竟打到何处了?”
唐纵没有回信,只是一口咬死了蒙古人突破了山西的壁垒,他们即将推进北京城。
此时的真实情况是,蒙古人正在山西的南边抢掠,并且在黄河以西扎营结寨,准备用山西当他们的供给大本营。
崔蓬走了三年,她自嘉靖十七年离开大明朝,已经三年了。
这三年内,她在朝鲜取得了被承认的地位,崔家重回朝鲜国政坛。崔蓬带着嘉靖皇帝的承认远渡重洋再回朝鲜的时候,平壤崔氏已经成了荒坟。崔家的佣人厨娘全部不见,崔家的房子也开始坍塌,崔氏的一切都有待重建。
崔礼和崔蓬受到了大明皇帝的接见,朝鲜的国王又派遣使团去大明朝询问,等使团回来,确认嘉靖皇帝对崔氏兄弟的认可之后,朝鲜国王就不说话了。在朝鲜一朝,大明皇帝等同于威严,大明皇帝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这些恭敬和退让都建立在大明王朝的霸主地位之上。
汉城的伊家不再与平壤崔氏为敌,伊家甚至送出伊秀的妹妹来要求嫁给崔礼,或者崔蓬。
伊秀的妹妹叫伊人,伊人也是个好姑娘,她和伊秀一样漂亮,并且更加恭顺。“二位哥哥好,父亲送我来与崔家哥哥成婚。”
崔蓬初见伊人的时候,不自禁咳了出来,她指望崔礼,崔礼却望着她。
崔蓬做出安排,“伊人小姐你好,你在崔家先住下吧,平壤与汉城有些不同,我会请人带伊人小姐四处游玩的。”
入了夜幕,崔礼要熄灯,崔蓬一把拉开他的房门。崔礼捂着胸口,问了句:“你做甚?”
“咳”,崔蓬睃他,道:“哥哥,你打算甚么时候和伊人小姐完婚?”
说完,崔蓬就笑了,她是个女人,而崔礼,好歹还算半个男人?
“滚!”
崔礼先是喝了一声,然后睃崔蓬,道:“我娶不了伊人小姐,三公子你自己想办法。”后又从枕头下抽出数封信,“喏,都是北京送来的,我收到了有些时日,一直没给你,我怕你重蹈覆辙,重现我的爱情悲剧。”
很显然的,崔礼误会了,这并不是来自北京城的爱情信件,这是霍韬寄给崔蓬的求助信。霍韬写道:“崔将军,你好,这是一封道义上的求援信,并非为私,也非为公,而是为国。为我大明。我大明河山遭遇风雨,国破山河在,崔将军也是我大明人,想必崔将军的心里也还装着我大明朝。”
霍韬的信有前有后,分成了好几个阶段,最后一阶段是这样的,“如今山西一省遭受了蹂.躏,旱情严重,而时疫又染了山西边境地区和半个北京,蒙古王驻扎黄河以西,山西北部和鄂尔多斯都受他控制。崔将军,我大明朝如今内外夹困,霍某希望崔将军能不计前嫌,摒弃旧怨,助我大明。”
崔蓬看完霍韬的信,她疑心这位镇国公有言语过分夸张的渲染,蒙古与大明的边境滋扰她也了解,但她认为大明边境情况远远没有霍韬信中所描述的那么严重。
并且,霍韬是个勋贵,他又不任职兵部,他是如何会使用兵家术语写信的呢?
崔蓬疑心这是唐纵的意思,但她想错了,这不是唐纵的意思,这是沈约的意思。沈约在京城忽然感到惶恐,他一个文官,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他开始畏惧蒙古人绝对武力的侵袭,这种恐惧感使他回忆起他被海盗追逐的宁波岁月。
沈约想到了戚英姿,但他不敢开口,他也不好意思开口,于是写了信,再借霍韬之手,发往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