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龙纹秘境 > 第三十八章 神秘民族

第三十八章 神秘民族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未来天王天机之神局硬核危机武侠世界大穿越诡域迷踪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等他们走了之后,我上网查阅了下资料,查到的信息显示商汤灭夏一共有二场战役。即仓皇之战和鸣条之战,它们都发生在公元前1600年。仓皇之战灭了夏朝的主力部队,使夏都斟鄩沦陷,而鸣条之战则断绝了所有夏朝皇室血脉,自此夏朝彻底断绝。

    从历代帝王的陵寝选址看,一般都不会离都城太远,所以我又查寻了下古代的斟鄩,对照一下现如今的什么位置。有资料记载太康失国期间,斟鄩曾经充当夏的首都,位于今天河南省旧巩县的西南68里处。一切记录都这么清晰明白,很庆幸当初为帝王测凶吉,而把所做的事情记录在龟壳上的这种行为,会成为华夏文明中,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度,使得我们现在能清楚地了解历史。

    从昨晚定下的战略方针,到目前为止似乎都很顺利,是个完美的开局。心想等着过个安心好年,等到明年再施展拳脚大干一场。

    确定下明年行动方向后,我起身去洗漱,发现今天这市场很是安静,时间已经不早了,可摆摊的人还没几个,难道怕春运挤都提早回家了吗?!冷冷清清,我无所事事地逛了一圈,边走边想,感觉着这事有必要再跟王叔沟通沟通,于是就关了铺子去了他那里。

    二楼王叔的办公室,他手里拿着一只玉杯,翻来覆去的看,嘴里念叨着“有意思,有意思。”我凑上去看,瞧不出有啥特别之处,就问他这杯有什么名堂,哪里有意思?王叔告诉我,他说的有意思可不是指玉杯,而是我说的“夏”这个民族有意思。我一听更糊涂,这算啥表态,对于一个有着神秘历史背景的名族当然有意思,关键是哪里有意思。

    我说:“王叔,石刻壁画的照片你可研究过了,你说上面那两支部落会不会就是夷和夏?”

    王叔点点头放下手中的玉杯,他说正因为研究过所以才说有意思。

    听他这么说我一阵激动,这说明我们思路是一致的,只不过我还没发现什么有意思的事儿。于是赶紧催他,让他说说这到底哪里有意思,别跟老书生似的磨磨唧唧卖关子。

    王叔问我,认为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如何。我说,算不上浓重,但是最起码也算是精彩的一笔吧,夏灭夷又被商所灭,承前启后都是很厚重的历史片段。王叔又问,认为中国的考古界对夏又是个什么定位?对于这一点我所能获知的信息比较片面,感觉应该是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期间确立的,之前并没有更多的切实物证能证明夏的存在。

    王叔说历史已然成为久远的过去,今天我们所说的真相,可能并不是当年的真相,只有在时间的框架内的实物,长能成为真正的证据。就比如桌子上这只产于乾隆年间的玉杯,不可能会出现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中。从壁画刻画的特征看,结合我们对历史资料上夷族的对比,东夷这一部基本可以确定。

    夷,又称东夷,最早是包羲后裔炎黄的一个部落。东夷不同时期指不同群体,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早期东夷是华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到了周朝时东夷变成古汉代队东方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中国历史对夷族不存在疑问,历代史料也都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为增进民族融合,还特地改夷为彝。

    关于“夏”这个民族,在中国的一些历史学者眼中,却持有不同的看法。正史记载,传说远古时期炎帝与皇帝大战,皇帝胜,皇帝部落取代炎帝部落的统治,后经五帝,从大约公元前5700年开始到大约公元前2100年约3600年时间。之前国王一直是“禅让制”,直到禹之子启健立夏王朝,结束了“禅让制”。从此“夏”成为中国第一个朝代。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革夏,立了商朝。

    但是部分人认为,商灭夏是一段虚构的历史,真正的夏并不在我们古老的东方,他们提出的疑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商朝时期遗留的甲骨文中,从未记录夏这个民族,却偶尔提及“禹”可见商人不知有夏。二,商人会记载对于夷一些小部落的征伐,却对成汤灭了夏这个王朝却毫无记录,从情理上解释不通。三,商王成汤灭夏和周武王灭商情节雷同,出场的人物都戏剧般地相似。由此可以猜测,商王灭夏可能是周人根据周武王灭商的历史杜撰出来的。四,扑溯迷离的“夏王朝”商人从未有过记载,只有周人对夏记录详尽,还大写特写。从中国考古出土的成果看,也从未有过夏朝的任何文物。五,商王成汤并非开国之君,在汤王之前还有15个君主。所有的记载都与周人写的历史相去甚远,那么我们应该相信商人的记载可靠度更高。

    王叔的这套理论大出我的意料之外,这从没听说过啊,早先确实有人怀疑夏的存在,但是也没有人就说它不存在啊。而现在却直指周虚构了夏这个王朝,那么我雄心勃勃要去找的是个什么时期的墓?难不成商代早期的“甲”字形墓中,李子瘸带出的关于夏朝皇家的墓葬图稿,也是个骗局。我不认同,恰恰相反,我认为如果公布了李子瘸锦盒里的证据,会给夏一个定论。

    王叔见我激动如此,呵呵笑道:“你急什么,我说的这些你获知了多少信息,又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这什么意思啊,考我是吧,这有什么难的。一,夏已经灭亡了,不存在了,这点肯定错不了。二,商与周两家有一方在撒谎,无论哪家有意识篡改历史,其目的目前都无法得知。就这么简单!

    王叔点点头表示认同,要隐瞒一段历史,必然有其非常强的目的性。不仅时间跨度长,而且时代的影响面也很广,要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几乎难如登天。既然像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会不会有第二种可能,比如误解,或各自的认知不同。

    形成这样的推测,当然这也是有科考依据存在的。《周语》记载:“昔夏后氏政衰,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弃稷不务,而自窜于戎狄之间”。意思是周人在不窋时,离开了夏朝,放弃农耕。从这里看可见周对夏的了解要多于商,甚至曾经附属与夏。

    商与周两方的研究学者们都以史料为据,可似乎又成了对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然而周的一段历史记载却更为有意思。

    周灭商后到了强大的周穆王时期,记录了一次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周穆王驾八骏西征,历经9个月的行程,去晋见西王母的事件。西王母与夏室紧密相关,周人记载来之昆仑之虚,指的就是夏王朝。“赤水之后流沙之滨有昆仑之虚,夏后之居也,昆仑之下有轩辕之台,实为帝之都也。”昆仑,轩辕,帝都这些名词都和西王母与夏名族有关联。那么西王母与夏后之居真正位居何方呢,有人猜测周穆王西征9月,应该已经出了中国的版图。

    我懵懵懂懂的看着王叔,不懂得他讲诉这些是个什么意思。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解读,很多人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没理由反驳他,也没证据可怀疑自己判断。在我认知里西王母一直是个神话人物,如今却和夏民族扯到了一块,那么范蠡墓中石刻壁画表现的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王叔看我这模样,拍拍我的肩膀说道:“这会是一趟很有意思的经历,如果我再年轻个几岁,一定与你一道去闯闯。”

    本来过来想让王叔指导指导思路,却没想到被他几句“有意思,有意思,”弄的更加糊涂。不管怎样,无论真与假,有或无,这一趟我必须要闯一回。我摸着下巴,思忖着“有意思,确实有意思”离开了王叔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