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铁模铸炮成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李啸正筹划要如何东征虾夷岛与库页岛之际,单县的铁龙城,有一个令他其为欣喜的消息传来。
那就是,李啸一直在关注的,铁模铸炮的技术,终于研发成功了!
火器总头赵杰,带着用铁模铸炮法铸出的,四门打放32斤铁弹的重型精钢龙击炮,才刚到登州,便喜气洋洋地前来参见李啸。
见到面前的铁模铸炮法铸出的重型精钢龙击炮,其做工效果与精细程度,甚至还要比先前用泥模铸炮门铸成的火炮强得多,李啸心下欢喜无限。
而在旁边,赵杰已然开始喜滋滋地大声介绍。
“李大人,您所说这的铁模铸炮法,经火炮厂一众工匠反复研究,历时将近一年,虽然多有曲折,但总算于上月研究成功了。”
“好饭不怕晚,能研究出来,便是好事。”李啸一脸笑容地拍拍他的肩膀。
赵杰见李啸这般欢喜,颇受鼓励,他继续介绍道:“李大人,现在我等研究的铁模铸炮法,工序有好几道。首先便是,以腊制造火炮,再几次翻砂作成铁模。”
“哦,接下来呢?”
“接下来,便是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使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第二层浆液使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这两种浆液,却是铁模铸炮的关键所在。”
“那制浆后,接下又要如何做?”
“李大人,刷浆完毕,便可铸制炮身了。具体方法为:将铁模两瓣相合,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钢水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后,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铁芯内模,整个炮身至此成,这般方法,比泥模法与失蜡法等原有方法,却是快了极多。”
说到这里,赵杰脸上涌起自豪之色:“李大人,这铁芯内模,也是我等一众工匠反复研制才得到的方法呢。比起以前后泥芯内模,铁芯内模制炮身更好用,也更简便。在钢液冷却后,抽出膛内铁芯,则膛内自然就已有一定光滑程度,虽然仍需再抛光打磨一番,却比以前泥芯内模铸造时,要少费许多人力时间呢。”
“不错,若要精益求精,必得刻苦钻研。”李啸点头赞叹,又问:“却不知现在这铁模铸造之法,与泥模铸造相比,除了方便省时外,可还有甚其他好处?”
“当然有!”见李啸这般感兴趣,赵杰顿时来了劲,他大声道:“与泥模铸炮相比,铁模铸炮之优点在于:工艺简便易行,节省模具原料,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没有湿气问题,尤其是解决了不出蜂窝(气泡)的难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火炮铸造质量,并且大幅降低铸炮废品率。”
赵杰说得兴起,又自我夸赞道:“我军铁模铸炮之法成功之后,铁龙城华允诚总管,来我火炮厂参观,便感叹道,此铁模铸炮之法,其法至简,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大铳旋铸旋出,不延时日,且铳口自然光滑,无瑕无疵,真乃利法也。其有裨于国家武备者,岂浅鲜哉!”
李啸大笑起来:“好个岂浅鲜哉!那赵杰我问你,现在有了这铁模铸炮之法,一个月全部出产重型龙击炮的话,其产量可达多少?”
赵杰昂然回道:“禀大人,以在下看来,每个月的重弄龙击炮数量翻倍,绝不成问题。也就是说,现在火炮厂完全可以做到,一个月至少能出产六门打放32斤铁弹的重型龙击炮,产量却是先前泥模铸炮的三倍呢!”
“很好,那就以这个速度,给本侯开足马力生产。”李啸一脸欣喜之色,朗声说道:“所有工匠,各按品价,本侯皆会给予重赏。那现在火炮的研发工作,可以告一段落。那接下来,本侯要求你们,以现在仓库内封存的鲁密铳为样本,立刻开始研制鲁密铳,早日做出成品出来。”
赵杰见李啸这般肯定自已的工作,一脸喜不自胜,急急回道:“李大人,你放心吧,我们火器厂的工匠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尽快研发。”
李啸笑道:“很好,不过赵杰我告诉你,要研发鲁密铳的同时,一定要保证重型龙击炮的生产进度,要保证每月至少6门的产量。若人力资金有不足之外,随时向本侯禀报,本侯一定会全力满足你们的需求。”
本来,按一般的明穿小说,现在的李啸,要开始研发更为先进的燧发枪了。
燧发枪,最早是由1547年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他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一直1848年,足足装备了200多年。
相比老式火绳枪,撞击式燧发枪的优势不言而喻,它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就在马汉制作出第一支燧发枪后,他的名声迅速传遍欧洲大陆。
马汉的这项重大发明,为法国人在欧洲赢得了声誉,法王亨利四世更是喜不自禁。1598年亨利四世为此专门召见马汉,他惊奇地发现,这个燧发枪的发明者,不但会发明枪械,在绘画和雕刻领域,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于是亨利四世立刻下令,委任马汉作为他的“宫廷贴身侍从”。
马汉的命运由此改写,可是燧发枪的命运,却没有这么顺利。
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乘坐马车去探望大臣苏利的路上,被人举刀刺杀。随着亨利四世的去世,燧发枪装备部队的进程停滞了。许多法国将领反对装备燧发枪,理由是:“燧石冒出的火星不足以点燃黑火药。”
而燧发枪之所以会出现法军将领所说的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燧发枪靠燧石点火击发,燧发的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燧石击打下来时,为保证点火成功,作弹簧的钢片,需要很强的力度,这对钢材的要求非同小可。
故而在钢材与弹簧锻造技术尚未成熟之际,燧发枪故障极多,哑火率十分高,这便是为何燧发枪早早研制出来,却一直无法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原因。
但历史的洪流是不可阻挡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燧发枪的质量不断提升,哑火率也不断下降,到17世纪中叶时,很多欧洲军队开始装备燧发枪。更让人震惊的是,燧发枪装备军队后,从此长时间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配置,一直用到1848年,才结束装备。
因此,在现在这个崇祯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38年,在世界范围内,这燧发枪还处于一种奢侈玩物的阶段。
而明朝的工匠,更是对这燧发枪相当陌生,从枪械构造到打造原理,通通不懂。就连李啸自已,对这燧发枪的结构构造,还处于不甚了解的状态,故也不可能给工匠什么更好的建议与指导意见。
当然,现在明朝有位牛人,毕懋康,此人堪称明朝时火器大师,其个人成就可以说,还在火器专家孙元化之上。毕懋康曾受崇祯帝之命,研制武刚车、神飞炮等先进火器。械成后,还编辑了一部重要的火器书籍《军器图说》,以进崇祯帝,颇受崇祯重视。
从前几年开始,此人一直在私自研制燧发火枪,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只不过,毕懋康现在正在副都南京,担任户部右侍郎,故李啸没办法把他弄来。
一直到要崇祯十五年时,毕懋康因与当时南京官场上的宦官不和,才辞官而归,两年后,便病死于家中。
所以,如果李啸真要打他的主意,只能耐心等他去职后,方才有机会说动此人来投。
所以,李啸经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先从他最想装备的鲁密铳,开始着手打造。
鲁密铳,是由明代火器大师赵士桢所研制的新式火器,其原型是土耳其鲁密国(奥斯曼帝国)所进贡的密斯特克重型火绳枪,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的火绳枪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鲁密铳“。
《武备志》中曾对这种枪有句评语:“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这种鲁密铳,全为上好熟铁锻制,双层铳管,管身一体,铳身较重,口径较小,外观修长,乌黑发亮,握在手中,便让人心生喜爱。
据现代社会火器专家研究,这种制作精良的明朝鲁密铳,射程可在一百五十步,弹丸的初速极高,基本上与后世的步枪差不多。而此时的普通火铳,基本只能打到六十步的距离,便是后世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火器,性能上也未必强过鲁密铳。
故李啸认为,在燧发枪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这种能远距离射杀敌军,并且精度颇高的鲁密铳,应该是以后李啸军中火铳,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比只有一个概念的燧发枪,鲁密铳可谓已是成熟技术,工匠们对此类火铳已是颇为研究。这样的基础,选择鲁密铳这种明朝最为出色的火铳,可谓李啸的不二之选。
李啸对赵杰只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用钢材取代熟铁来打造鲁密铳。
因为这个年代,包括鲁密铳在内的火铳,制铳之铁性能不过关,打不响或炸膛的机率很高,且以鲁密铳为例,平均只有50发左右的使用寿命,便会因为枪管开裂而报废。这个使用效率,让李啸十分不满意。
故他强烈要求,一定要用硬度与延展性更好的钢材来取代熟铁,以期使新制的鲁密铳能更耐用结实,从而大幅延长使用寿命,并大大减少哑火与炸膛机率。
随后李啸了解到,从去年自已去台湾到现在,火器厂总共又打造了15门重型龙击炮,那么,加上已配备给火炮部队的19门龙击炮,现在李啸的火炮部队,总共有34门龙击炮可以使用。
李啸心下欢喜,他知道,有这34门威力十足的龙击炮,前去攻打虾夷岛上日本松前藩,以及当地的阿依努人土著部落,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牛刀杀鸡一般。
李啸随即下令,这段时间,把各类军械粮草全部备好,等运送流民的水师船只,从台湾返回后,便带上这些龙击炮,往征虾夷岛与库页岛。
让李啸没想到的是,在他紧张地筹备东征工作时,他竟收到了一封来自朝鲜安全司的秘密信件。
李啸打开一看,不觉怔住了。
里面竟然装了一小块丝绸,而丝绸上,则是印是一个小小的婴儿脚印。
而当他看到,信封中另外的那张字迹娟秀,却内容简短的信纸时,李啸迅速地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脸上,霎时浮起淡淡的笑容。
这封信,是朝鲜的皇妃赵氏所写,秘密交给在朝鲜的安全司人员的,她在信中告诉李啸,她与李啸的爱情结晶,一个健壮的儿子,早在今年一月初,便出生了。只不过,因为朝鲜生活条件差,她害怕婴儿夭折,故一直等到过了四个多月后,看到孩子长得健壮可爱,才偷偷地向李啸报喜。
这封信,让李啸一时间在心下无限感慨。
他立刻又想到了当日皇妃赵氏,在自已怀中婉转承欢的可爱模样。也更极为渴望见一见,这个自已数日风流后,与皇妃赵氏生下的儿子。
李啸拿起那块丝绸,深深地亲吻了一下那个小小的脚印。
随后,他立刻铺纸挥笔,给皇妃赵氏回信,告诉她信已收到,并让她好生照顾孩子,如有任何需要,可朝鲜的安全司人员代办。接着,李啸再给她送去银子一万两,作为自已这个亲生父亲的一点慰问礼金。
见得安全司人员将信件与银子全部带走后,李啸长长地吁了口气。
他在心下暗暗盘算,也许,等这个孩子再长大些,自已就要开始想办法运作,看看如何让这个流着自已血脉的孩子,取代现有的朝鲜太子李溰,成为朝鲜王国的继续者,最终顺利登上朝鲜国王的王位。。。。。。
在李啸正筹划要如何东征虾夷岛与库页岛之际,单县的铁龙城,有一个令他其为欣喜的消息传来。
那就是,李啸一直在关注的,铁模铸炮的技术,终于研发成功了!
火器总头赵杰,带着用铁模铸炮法铸出的,四门打放32斤铁弹的重型精钢龙击炮,才刚到登州,便喜气洋洋地前来参见李啸。
见到面前的铁模铸炮法铸出的重型精钢龙击炮,其做工效果与精细程度,甚至还要比先前用泥模铸炮门铸成的火炮强得多,李啸心下欢喜无限。
而在旁边,赵杰已然开始喜滋滋地大声介绍。
“李大人,您所说这的铁模铸炮法,经火炮厂一众工匠反复研究,历时将近一年,虽然多有曲折,但总算于上月研究成功了。”
“好饭不怕晚,能研究出来,便是好事。”李啸一脸笑容地拍拍他的肩膀。
赵杰见李啸这般欢喜,颇受鼓励,他继续介绍道:“李大人,现在我等研究的铁模铸炮法,工序有好几道。首先便是,以腊制造火炮,再几次翻砂作成铁模。”
“哦,接下来呢?”
“接下来,便是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使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第二层浆液使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这两种浆液,却是铁模铸炮的关键所在。”
“那制浆后,接下又要如何做?”
“李大人,刷浆完毕,便可铸制炮身了。具体方法为:将铁模两瓣相合,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钢水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后,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铁芯内模,整个炮身至此成,这般方法,比泥模法与失蜡法等原有方法,却是快了极多。”
说到这里,赵杰脸上涌起自豪之色:“李大人,这铁芯内模,也是我等一众工匠反复研制才得到的方法呢。比起以前后泥芯内模,铁芯内模制炮身更好用,也更简便。在钢液冷却后,抽出膛内铁芯,则膛内自然就已有一定光滑程度,虽然仍需再抛光打磨一番,却比以前泥芯内模铸造时,要少费许多人力时间呢。”
“不错,若要精益求精,必得刻苦钻研。”李啸点头赞叹,又问:“却不知现在这铁模铸造之法,与泥模铸造相比,除了方便省时外,可还有甚其他好处?”
“当然有!”见李啸这般感兴趣,赵杰顿时来了劲,他大声道:“与泥模铸炮相比,铁模铸炮之优点在于:工艺简便易行,节省模具原料,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没有湿气问题,尤其是解决了不出蜂窝(气泡)的难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火炮铸造质量,并且大幅降低铸炮废品率。”
赵杰说得兴起,又自我夸赞道:“我军铁模铸炮之法成功之后,铁龙城华允诚总管,来我火炮厂参观,便感叹道,此铁模铸炮之法,其法至简,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大铳旋铸旋出,不延时日,且铳口自然光滑,无瑕无疵,真乃利法也。其有裨于国家武备者,岂浅鲜哉!”
李啸大笑起来:“好个岂浅鲜哉!那赵杰我问你,现在有了这铁模铸炮之法,一个月全部出产重型龙击炮的话,其产量可达多少?”
赵杰昂然回道:“禀大人,以在下看来,每个月的重弄龙击炮数量翻倍,绝不成问题。也就是说,现在火炮厂完全可以做到,一个月至少能出产六门打放32斤铁弹的重型龙击炮,产量却是先前泥模铸炮的三倍呢!”
“很好,那就以这个速度,给本侯开足马力生产。”李啸一脸欣喜之色,朗声说道:“所有工匠,各按品价,本侯皆会给予重赏。那现在火炮的研发工作,可以告一段落。那接下来,本侯要求你们,以现在仓库内封存的鲁密铳为样本,立刻开始研制鲁密铳,早日做出成品出来。”
赵杰见李啸这般肯定自已的工作,一脸喜不自胜,急急回道:“李大人,你放心吧,我们火器厂的工匠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尽快研发。”
李啸笑道:“很好,不过赵杰我告诉你,要研发鲁密铳的同时,一定要保证重型龙击炮的生产进度,要保证每月至少6门的产量。若人力资金有不足之外,随时向本侯禀报,本侯一定会全力满足你们的需求。”
本来,按一般的明穿小说,现在的李啸,要开始研发更为先进的燧发枪了。
燧发枪,最早是由1547年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他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一直1848年,足足装备了200多年。
相比老式火绳枪,撞击式燧发枪的优势不言而喻,它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就在马汉制作出第一支燧发枪后,他的名声迅速传遍欧洲大陆。
马汉的这项重大发明,为法国人在欧洲赢得了声誉,法王亨利四世更是喜不自禁。1598年亨利四世为此专门召见马汉,他惊奇地发现,这个燧发枪的发明者,不但会发明枪械,在绘画和雕刻领域,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于是亨利四世立刻下令,委任马汉作为他的“宫廷贴身侍从”。
马汉的命运由此改写,可是燧发枪的命运,却没有这么顺利。
1610年5月14日,亨利四世乘坐马车去探望大臣苏利的路上,被人举刀刺杀。随着亨利四世的去世,燧发枪装备部队的进程停滞了。许多法国将领反对装备燧发枪,理由是:“燧石冒出的火星不足以点燃黑火药。”
而燧发枪之所以会出现法军将领所说的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燧发枪靠燧石点火击发,燧发的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燧石击打下来时,为保证点火成功,作弹簧的钢片,需要很强的力度,这对钢材的要求非同小可。
故而在钢材与弹簧锻造技术尚未成熟之际,燧发枪故障极多,哑火率十分高,这便是为何燧发枪早早研制出来,却一直无法大规模列装部队的原因。
但历史的洪流是不可阻挡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燧发枪的质量不断提升,哑火率也不断下降,到17世纪中叶时,很多欧洲军队开始装备燧发枪。更让人震惊的是,燧发枪装备军队后,从此长时间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配置,一直用到1848年,才结束装备。
因此,在现在这个崇祯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38年,在世界范围内,这燧发枪还处于一种奢侈玩物的阶段。
而明朝的工匠,更是对这燧发枪相当陌生,从枪械构造到打造原理,通通不懂。就连李啸自已,对这燧发枪的结构构造,还处于不甚了解的状态,故也不可能给工匠什么更好的建议与指导意见。
当然,现在明朝有位牛人,毕懋康,此人堪称明朝时火器大师,其个人成就可以说,还在火器专家孙元化之上。毕懋康曾受崇祯帝之命,研制武刚车、神飞炮等先进火器。械成后,还编辑了一部重要的火器书籍《军器图说》,以进崇祯帝,颇受崇祯重视。
从前几年开始,此人一直在私自研制燧发火枪,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只不过,毕懋康现在正在副都南京,担任户部右侍郎,故李啸没办法把他弄来。
一直到要崇祯十五年时,毕懋康因与当时南京官场上的宦官不和,才辞官而归,两年后,便病死于家中。
所以,如果李啸真要打他的主意,只能耐心等他去职后,方才有机会说动此人来投。
所以,李啸经反复考虑,还是决定先从他最想装备的鲁密铳,开始着手打造。
鲁密铳,是由明代火器大师赵士桢所研制的新式火器,其原型是土耳其鲁密国(奥斯曼帝国)所进贡的密斯特克重型火绳枪,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的火绳枪构造及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鲁密铳“。
《武备志》中曾对这种枪有句评语:“鸟铳,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这种鲁密铳,全为上好熟铁锻制,双层铳管,管身一体,铳身较重,口径较小,外观修长,乌黑发亮,握在手中,便让人心生喜爱。
据现代社会火器专家研究,这种制作精良的明朝鲁密铳,射程可在一百五十步,弹丸的初速极高,基本上与后世的步枪差不多。而此时的普通火铳,基本只能打到六十步的距离,便是后世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使用的火器,性能上也未必强过鲁密铳。
故李啸认为,在燧发枪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这种能远距离射杀敌军,并且精度颇高的鲁密铳,应该是以后李啸军中火铳,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比只有一个概念的燧发枪,鲁密铳可谓已是成熟技术,工匠们对此类火铳已是颇为研究。这样的基础,选择鲁密铳这种明朝最为出色的火铳,可谓李啸的不二之选。
李啸对赵杰只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用钢材取代熟铁来打造鲁密铳。
因为这个年代,包括鲁密铳在内的火铳,制铳之铁性能不过关,打不响或炸膛的机率很高,且以鲁密铳为例,平均只有50发左右的使用寿命,便会因为枪管开裂而报废。这个使用效率,让李啸十分不满意。
故他强烈要求,一定要用硬度与延展性更好的钢材来取代熟铁,以期使新制的鲁密铳能更耐用结实,从而大幅延长使用寿命,并大大减少哑火与炸膛机率。
随后李啸了解到,从去年自已去台湾到现在,火器厂总共又打造了15门重型龙击炮,那么,加上已配备给火炮部队的19门龙击炮,现在李啸的火炮部队,总共有34门龙击炮可以使用。
李啸心下欢喜,他知道,有这34门威力十足的龙击炮,前去攻打虾夷岛上日本松前藩,以及当地的阿依努人土著部落,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牛刀杀鸡一般。
李啸随即下令,这段时间,把各类军械粮草全部备好,等运送流民的水师船只,从台湾返回后,便带上这些龙击炮,往征虾夷岛与库页岛。
让李啸没想到的是,在他紧张地筹备东征工作时,他竟收到了一封来自朝鲜安全司的秘密信件。
李啸打开一看,不觉怔住了。
里面竟然装了一小块丝绸,而丝绸上,则是印是一个小小的婴儿脚印。
而当他看到,信封中另外的那张字迹娟秀,却内容简短的信纸时,李啸迅速地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脸上,霎时浮起淡淡的笑容。
这封信,是朝鲜的皇妃赵氏所写,秘密交给在朝鲜的安全司人员的,她在信中告诉李啸,她与李啸的爱情结晶,一个健壮的儿子,早在今年一月初,便出生了。只不过,因为朝鲜生活条件差,她害怕婴儿夭折,故一直等到过了四个多月后,看到孩子长得健壮可爱,才偷偷地向李啸报喜。
这封信,让李啸一时间在心下无限感慨。
他立刻又想到了当日皇妃赵氏,在自已怀中婉转承欢的可爱模样。也更极为渴望见一见,这个自已数日风流后,与皇妃赵氏生下的儿子。
李啸拿起那块丝绸,深深地亲吻了一下那个小小的脚印。
随后,他立刻铺纸挥笔,给皇妃赵氏回信,告诉她信已收到,并让她好生照顾孩子,如有任何需要,可朝鲜的安全司人员代办。接着,李啸再给她送去银子一万两,作为自已这个亲生父亲的一点慰问礼金。
见得安全司人员将信件与银子全部带走后,李啸长长地吁了口气。
他在心下暗暗盘算,也许,等这个孩子再长大些,自已就要开始想办法运作,看看如何让这个流着自已血脉的孩子,取代现有的朝鲜太子李溰,成为朝鲜王国的继续者,最终顺利登上朝鲜国王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