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军队的灵魂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习惯,他们以前住的大都是茅草房,什么时候住过这种干净整洁的砖瓦房。”
吕振对现在的营房很满意,这种用青砖,木梁,红瓦建造出来房子他还是第一次见。
而且现在营房的墙面整体用石膏刷成了白色,红白相间,整齐划一,倒是别有一番风致。
说话时,三人来到一间营房,林慕直接走了进去。
身为宁军最高统帅,他自然要监督步兵操典的执行情况,在当前的形势下军队建设乃是重中之重,不可有丝毫大意。
“现在营房每个房间住十人,也就是一个班,按照步兵操典,我们给士兵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和卫生标准避免不洁净造成的疾病传染。“林锐向林慕介绍。
微微点头,林慕的目光在双层床上扫过,这些双层床都是他交代林家木匠铺制造的,结实耐用,还能节省营房的空间,这样一来,每个营房只需五张床即可。
在房间的角落中则摆放着一个盆架,上面是士兵的洗漱用的盆。
十九世纪的战场上造成士兵减员情况最主要的因素不是子弹造成的伤亡,而是弥漫在军营中的各类传染疾病。
正因为如此,肥皂这类清洁用品才会在十九世纪大放光彩,因为肥皂的使用减少了士兵感染疾病的概率,所以在宁军大营他同样注重此类问题。
除了卫生外,宁军的一整套后勤体系也都建立起来,军粮,军械,弹药,被服的保管制度,物资的采购制度,士兵枪械的核查制度等等,可以说现在的宁军完全摆脱了华朝军队的粗放式管理。
“士兵们的伙食怎么样?”
对营房很满意,林慕又向宁军食堂走去,伙食也是战斗力,一战末期,当德意志士兵冲到英国战壕发现英国士兵吃的是牛肉罐头,而自己却吃的像猪食一样,很多士兵心理失衡。
“米饭管够,中午晚上都有一道菜,有时还加点荤腥。”吕振说的时候眼睛放光,比起华朝军中伙食,两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林慕皱了皱眉头,只是也没法说什么,三菜一汤,两素一荤这种标配他在华朝可玩不起。
这不仅仅是银子的事,在华朝这种经济状态下,他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菜品,很简单,在华朝根本没有大规模蔬菜种植这种事,更谈不上养殖业了。
想要让物资丰富起来,华朝不仅要建立工业,还要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但这些对华朝来说还很遥远。
“指望从外面采购蔬菜和肉恐怕很困难,但是咱们不能坐等,这样,你再招募两千后勤兵,让这些士兵负责种植蔬菜,养猪,放羊等杂务,从今天起,这乌堡外的一千亩良田就归军队的了。”林慕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当前军队伙食不行,他指望不了朝廷,只能指望自己,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嘛。
巡视了一遍军营,林慕对当前宁军的建设十分满意,现在只等武器到位,宁军便会成为一只虎狼之师。
完成对后勤的检查,林慕来到宁军的演武学堂,当前华朝没有军校的情况下,建立随军学堂是提升将领指挥能力的最佳方式。
不过宁军的演武学堂除了培养将领,还负责对宁军的思想教育。
对林慕来说,士兵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武器,尤其是华朝,士兵地位低下,当兵的基本大字不识一个,什么民族大义,家国天下他们根本不懂,就是来当兵吃粮。
如果不对宁军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战斗的觉悟,宁军不过是一只硬件稍好一点的华朝普通军队而已,这样军队不过是给敌人送物资的。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林慕念着学堂上的一句标语,这便是宁军的思想纲要之一,第二条标语则是除邪匡正,革旧迎新,第三条则是为中华之崛起而战。
“现在这三条标语的含义士兵们可都领悟了。”林慕肃声问道,将军队比作一个人,武器装备不过是人的体魄,军队的思想则是人的灵魂,一只没有灵魂的军队有再强的体魄也不过是行尸走肉,伤人也会伤己。
“按照校尉大人的命令,末将把思想教育列入了基本的班务会,每天一次的班务会上班长都会对本班的士兵进行思想教育,让士兵领会咱们宁军的思想,而连以上的将领每晚都会要来演武学堂,除了学习认字,战法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训导他们了。“吕振如实说道。
林慕心中大定,用这样的体制天天给士兵洗脑,军队的战斗意志无形中就提升上来了。
“不错,现在宁军框架基本成熟,今后宁军就按照这个样子发展壮大。“林慕高声说道。
“是,校尉大人。”吕振和林锐同声应道。
对宁军各项建设感到满意,林慕又和二人聊了一会儿出了大营。
现在无论是军工厂还是宁军都走上了正轨,如此一来便能从这两样繁杂的事务中抽身,想想怎么赚更多的银子。
武器,思想,军费,宁军的三大山他解决了两个,还剩下的就是军费。
建军营要钱,吃饭要钱,军饷要钱,武器装备更要钱,如果宁军扩大,花费只会更多,只凭现在的产业,他赚的银子早晚要被榨干。
而且金国和华朝战争的当口,无论是华朝还是金国的生意都不好做,他想着有必要扩大洋货行的对外贸易,同时建立一只远洋武装商船队伍,将自己的商品卖到全世界。
如此一来,他便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资金来源,不必担心经济命门被金国和华朝卡死。
这里面还有他更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借着建立武装商船队的时机建立宁军的海军。
十六世纪之后,海权时代的来临让海洋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可以说海洋航线就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没有一只能走出国门的海军,无论是他的贸易还是华朝贸易的都被捏在别人手中,随时可能会面临封锁,更不可能在贸易谈判中有话语权。
“习惯,他们以前住的大都是茅草房,什么时候住过这种干净整洁的砖瓦房。”
吕振对现在的营房很满意,这种用青砖,木梁,红瓦建造出来房子他还是第一次见。
而且现在营房的墙面整体用石膏刷成了白色,红白相间,整齐划一,倒是别有一番风致。
说话时,三人来到一间营房,林慕直接走了进去。
身为宁军最高统帅,他自然要监督步兵操典的执行情况,在当前的形势下军队建设乃是重中之重,不可有丝毫大意。
“现在营房每个房间住十人,也就是一个班,按照步兵操典,我们给士兵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和卫生标准避免不洁净造成的疾病传染。“林锐向林慕介绍。
微微点头,林慕的目光在双层床上扫过,这些双层床都是他交代林家木匠铺制造的,结实耐用,还能节省营房的空间,这样一来,每个营房只需五张床即可。
在房间的角落中则摆放着一个盆架,上面是士兵的洗漱用的盆。
十九世纪的战场上造成士兵减员情况最主要的因素不是子弹造成的伤亡,而是弥漫在军营中的各类传染疾病。
正因为如此,肥皂这类清洁用品才会在十九世纪大放光彩,因为肥皂的使用减少了士兵感染疾病的概率,所以在宁军大营他同样注重此类问题。
除了卫生外,宁军的一整套后勤体系也都建立起来,军粮,军械,弹药,被服的保管制度,物资的采购制度,士兵枪械的核查制度等等,可以说现在的宁军完全摆脱了华朝军队的粗放式管理。
“士兵们的伙食怎么样?”
对营房很满意,林慕又向宁军食堂走去,伙食也是战斗力,一战末期,当德意志士兵冲到英国战壕发现英国士兵吃的是牛肉罐头,而自己却吃的像猪食一样,很多士兵心理失衡。
“米饭管够,中午晚上都有一道菜,有时还加点荤腥。”吕振说的时候眼睛放光,比起华朝军中伙食,两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林慕皱了皱眉头,只是也没法说什么,三菜一汤,两素一荤这种标配他在华朝可玩不起。
这不仅仅是银子的事,在华朝这种经济状态下,他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菜品,很简单,在华朝根本没有大规模蔬菜种植这种事,更谈不上养殖业了。
想要让物资丰富起来,华朝不仅要建立工业,还要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但这些对华朝来说还很遥远。
“指望从外面采购蔬菜和肉恐怕很困难,但是咱们不能坐等,这样,你再招募两千后勤兵,让这些士兵负责种植蔬菜,养猪,放羊等杂务,从今天起,这乌堡外的一千亩良田就归军队的了。”林慕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当前军队伙食不行,他指望不了朝廷,只能指望自己,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嘛。
巡视了一遍军营,林慕对当前宁军的建设十分满意,现在只等武器到位,宁军便会成为一只虎狼之师。
完成对后勤的检查,林慕来到宁军的演武学堂,当前华朝没有军校的情况下,建立随军学堂是提升将领指挥能力的最佳方式。
不过宁军的演武学堂除了培养将领,还负责对宁军的思想教育。
对林慕来说,士兵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武器,尤其是华朝,士兵地位低下,当兵的基本大字不识一个,什么民族大义,家国天下他们根本不懂,就是来当兵吃粮。
如果不对宁军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战斗的觉悟,宁军不过是一只硬件稍好一点的华朝普通军队而已,这样军队不过是给敌人送物资的。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林慕念着学堂上的一句标语,这便是宁军的思想纲要之一,第二条标语则是除邪匡正,革旧迎新,第三条则是为中华之崛起而战。
“现在这三条标语的含义士兵们可都领悟了。”林慕肃声问道,将军队比作一个人,武器装备不过是人的体魄,军队的思想则是人的灵魂,一只没有灵魂的军队有再强的体魄也不过是行尸走肉,伤人也会伤己。
“按照校尉大人的命令,末将把思想教育列入了基本的班务会,每天一次的班务会上班长都会对本班的士兵进行思想教育,让士兵领会咱们宁军的思想,而连以上的将领每晚都会要来演武学堂,除了学习认字,战法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训导他们了。“吕振如实说道。
林慕心中大定,用这样的体制天天给士兵洗脑,军队的战斗意志无形中就提升上来了。
“不错,现在宁军框架基本成熟,今后宁军就按照这个样子发展壮大。“林慕高声说道。
“是,校尉大人。”吕振和林锐同声应道。
对宁军各项建设感到满意,林慕又和二人聊了一会儿出了大营。
现在无论是军工厂还是宁军都走上了正轨,如此一来便能从这两样繁杂的事务中抽身,想想怎么赚更多的银子。
武器,思想,军费,宁军的三大山他解决了两个,还剩下的就是军费。
建军营要钱,吃饭要钱,军饷要钱,武器装备更要钱,如果宁军扩大,花费只会更多,只凭现在的产业,他赚的银子早晚要被榨干。
而且金国和华朝战争的当口,无论是华朝还是金国的生意都不好做,他想着有必要扩大洋货行的对外贸易,同时建立一只远洋武装商船队伍,将自己的商品卖到全世界。
如此一来,他便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资金来源,不必担心经济命门被金国和华朝卡死。
这里面还有他更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借着建立武装商船队的时机建立宁军的海军。
十六世纪之后,海权时代的来临让海洋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可以说海洋航线就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没有一只能走出国门的海军,无论是他的贸易还是华朝贸易的都被捏在别人手中,随时可能会面临封锁,更不可能在贸易谈判中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