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一百五十五章进退维艰

第一百五十五章进退维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其实孙可望的耐心也是到了极限,朱由榔硬挺着不禅位,但他却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做皇帝了!

    去年还在贵州时,他就策划过回到昆明登基,但考虑到手握重兵的李定国和刘文秀两人肯定会强烈反对,因此才硬生生忍了下来。

    可现在李定国远在广西,刘文秀保宁之战后被他趁机解了兵权,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根本不足为惧,这正是他登基称帝的好时机。

    朱由榔能看到这一点,王氏自然也能看到这一点,时日拖得久了,母子几人绝对难逃一死!

    “皇上,朝中尚有不少大臣心系朝廷、忠于大明,一人计短,不如悄悄联络这些人,一同来想办法。”

    “母后,连马吉翔和庞天寿这两个狗贼都投了孙贼,宫中没有心腹之人去传信啊!”

    “哀家左右侍奉的内监张福禄、全为国,这两人对哀家忠心耿耿,或许可为皇上分忧。”

    朱由榔现在身边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一听王氏此话大喜过望,连忙道:“还请母后将他二人唤来。”

    不片刻张、全二人匆匆而来,跪伏于地给皇上请安,朱由榔亲自扶起二人,郑重地问道:“朕能信得过你们吗?”

    张、全二人道:“为皇上分忧,奴婢万死不辞!”

    “孙可望待朕已经没了为人臣的礼节!马吉翔、庞天寿已投孙贼,早晚禀报一举一动,令朕寝食难安。”

    “今西藩大军驻屯广西,报国尽忠,救朕出险唯有此人。况且定国与可望早有怨隙,朕欲召定国来昆明护驾,你等能否为朕密图此事?”

    张福禄垂首回道:“皇上,此事干系重大,光奴婢二人恐难担大任!”

    朱由榔大失所望,张福禄却又道:“奴婢听闻朝臣中有徐极、林青阳、胡士瑞、张镌等曾弹劾马吉翔、庞天寿依附秦王,当为忠贞可靠之士,皇上不如和他们密商此事更为妥当。”

    “如今孙贼耳目密布左右,又怎么把书信传递出去?”

    张福禄没有答话,过了一会,那全为国却道:“皇上,每夜三更,便有夜香郞来宫中倾倒夜香,这夜香郞与奴婢熟识,不若给他些银钱,让他传递书信,想来不至于被外人知晓。”

    朱由榔想了一想,这半夜三更时分,想来宫中监视之人不会盯得那么紧,况且这操持贱业的夜香郞,也不会有谁去注意到他,如此确实是再稳妥不过。

    “那好!朕马上手书一封,你今晚便去办这事!”朱由榔在怀中摸了两把,原想找些银子出来给张、全二人,可却连一个铜子都没摸出来。

    王氏在旁边见了,便从头上取下一支玉簪递给全为国道:“这是赏给那……的,你们两个事情办好了,也少不了你们的赏!”

    全为国接过玉簪,躬身谢过,又等着朱由榔写下书信,盖了皇帝之宝,拿了之后于怀中藏好,只等三更时夜香郞来倾倒夜香。

    第二日徐极、林青阳等人得了永历帝密诏之后,便与另外几人共同商议,都觉得此事可行,便相约往首席大学士吴贞毓处秘密商议具体实施的法子。

    吴贞毓道:“今日朝廷式微至此,正是我辈尽忠之时。奈何权奸时刻窥伺,只恐事机不密。诸公中谁能充此使者?”

    林青阳道:“朝廷式微,皇上蒙羞,下官愿担此使者,密诏西藩!”

    吴贞毓于是命礼部祠祭司员外郎蒋乾昌拟敕稿,兵部职方司主事朱东旦缮写,再由夜香郞转交张福禄持入行宫内铃盖皇帝之宝。

    得了加盖皇帝大印的诏书之后,林青阳便按照事先计划以请假葬亲为名,身藏密诏启程前往李定国军中。

    此时正是永历七年(1653年)十月。林青阳历尽艰辛到达广西桂林之时,也是永历八年的正月,两千多里的路程,足足用了近三个月时间。

    林青阳到达李定国军中,立即宣读了皇帝旨意,诏书写得十分哀怆煽情,李定国跪听诏书,叩头直至出血,泣道:“臣定国一日未死,必不令陛下久蒙幽辱,尚请忍耐待之。”

    如今昆明形势,已是刻不容缓,然而粤中未定,广西久经战乱,产出又少,根本不能维持大军供给,李定国也是进退维艰。

    就算他现在马上带领大军回滇,到时也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与孙可望维持现状,让他不敢起篡位之心,二就是大起干戈,决一胜负!

    可这正是他不愿意去做的!

    李定国思虑再三,决定再伐广东。

    只要取了广东富庶之地,到时坐拥两广,再迎皇帝至广州,所有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他给永历帝回了奏折,说明现在的情形,要皇帝忍耐数月,到时他自当亲往昆明迎驾。

    另外他又给首席大学士吴贞毓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粤中未定,进退维艰,凡事须密,责在老先生。”

    这就是把保护皇帝的重担都交给了吴贞毓。

    李定国派了两百士卒以及驻于军中的永历朝臣刘义新护送林青阳回了昆明。他自己则又集结数万大军,于永历八年二月誓师南下,再伐广东!

    ……………………

    永历七年的冬月初三,长沙天气阴沉,有雾气。

    天刚刚亮,府城内外便聚集了无数百姓,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甚至在几天前便从衡州、宝庆等地动身,为的便是一泄心头之恨!

    今日,便是大兴军对洪承畴以及俘虏的满兵、文武将吏行刑的日子。

    长沙一战,俘虏或斩杀的清虏将领人数之多,职位之高,为东虏入关后所罕见,就连吴三桂、孔有德死前的权利,算起来也要在洪承畴之下,闻知这个消息的军民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十日前的战场,南门前的开阔地带,已经搭建好了监刑台。

    为防百姓群情激奋造成混乱,大兴军士卒在刑场外围了一圈,将老百姓与刑场隔离开来。

    老百姓对兵士天然有种惧怕的心理,特别是今天的大兴军将士,全都盔明甲亮,腰挎直刀,怀抱上了刺刀的击针枪,军容严整,更是令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