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雄霸三国 > 第二百一十六章 求贤若渴(二)

第二百一十六章 求贤若渴(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好叫先生得知,某一向以为教育乃是社稷之根本,唯民强方能国强,恰如先贤所言曰:内圣外王,按某之理解,可有两层之意思,其一是当是为人须得先修身养德,而后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其二么,当是对内教化百姓,开启民智,以强自身,对外,则恩威并施,以显王道,确保我汉族能屹立于天下之巅,不教胡马度阴山,是故,须得有体制确保教化之实施,学而优则仕或许便是体制之根本所

    在,不知先生以为然否?”似邴原、管宁等名士皆有傲骨,并非轻易可以罗致帐下的,哪怕邴原似乎已有意靠拢,可若是在应对上稍有差池的话,那不单不能引为己用,反倒会令其离心,一旦稍有不利之言辞流出,再想收天下士子

    之心,可就难了,正因为此,公孙明并不急于道出心中所谋的科举方略,而是先从治国理念上来陈述教育的重要性,一者可显示自身之气度胸襟,二来也是在借此引导邴原的思绪,激起其之共鸣。

    “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只是不知这体制又当如何确立方妥。”邴原虽对公孙明在幽州所行的诸般善政很是嘉许,可心底里并不以为这么些善政都是公孙明本人之手笔,潜意识里还是将公孙明当成一开明之军阀看待,可却万万没想到公孙明口才大佳不说,言辞间引经

    据典,挥洒自如,足可显在儒学上的功底也自深厚异常,心中不免暗自称奇不已,但却并未带到脸上来,而是一针见血地便问到最为核心的问题上。“窃以为此事当须得分四步走,第一步便是设县学、郡学,多聘名师,于各学堂中教授生员,所费皆由官府支出,以确保寒门士子也能入得官学,官学可设月考、季考等初步之考核,优秀之士子可由官府给予一定之禄米补助,以保障品学兼优之士子无后顾之忧;第二步便是各县每年统一大考,无论是否官学子弟,但凡德行无亏者皆可报名参加,每县按人口数定录取之名额,取中者为秀才,为文吏之备选,各县官府若有吏之缺额,当从秀才中择优录用,未被录用者,每月也给予一定之禄米补助,以鼓励秀才参与每三年一次的郡学大考,按各郡之人口数定录取之比例,取最优者若干为举人,具官身,可为县尉、县令之候补,第三步则是三年一度之大比,凡具举人身份者,皆可参与大比,择最优者若干入仕,或为县令,或为州中官佐不定;至于第四步么,窃以为当以数十年之时间,将官学推广到乡镇一级,

    以充分开发民智,不止是我幽州如此,天下定后,便可于九州之地皆行此策,如此励精图治两、三代人,何愁文风不鼎盛哉?”后世之人往往对科举有着诸般的误解,认为科举制度大大束缚了文人士子的思维,可在公孙明看来,那不过都是扯淡之言罢了,实际上,科举之道在生产力低下之时代乃是稳固天下的不二利器,更是确保

    皇权威严的根本之所在,其重要性对于帝王来说,自是毋庸置疑的,既是有志于天下,公孙明自是不会忘了以此来笼络天下士子之心。

    “将军之胸襟当世罕有,邴某叹服,然,某尚有一问,今,天子尚在,不知将军将何以侍之?”公孙明这等治学的长篇大论所言所述皆颇具可行性,若真能推而广之,确是能大启民智,对这等敢为天下先的大气魄,邴原心中自是感佩不已,也确实起了共鸣,只不过他并未就此表露归附之心思,而是

    又问出了个极为敏感的问题来。“先生学究天人,应是知晓气数一说的,昔,武王伐纣时,纣虽死,其子息尚多,胡不择贤而立之耶?非不欲,实不能尔,概因气运已不在商,今,大汉延续五百余载,气运也已将尽,非人力所能挽,错非

    如此,堂堂汉天子缘何成了曹阿瞒手中之玩偶,某虽敬大汉历代先皇泽被苍生之恩德,却实不能违天数之运道也。”邴原这么个尖锐的问题一出,公孙明的心弦立马便是一紧,无他,概因大汉已延续了五百余年之久,其正统地位早已深入人心,大多文士对汉室都或多或少地有着效忠之心,似邴原等一向崖岸自高者,尤其尊崇汉室,这么个问题若是答得不好的话,要想让邴原归心,几无可能,然则公孙明却又不屑以谎言哄骗于其,略一沉吟之后,便即给出了个气运之解释,虽不曾明言要取汉而代之,可意思无疑却是明

    摆着的了。

    “将军莫非欲自立耶?”

    果然不出公孙明之所料,邴原显然对气运之说很是不满,尽管不曾明说,可追问之言里却已是明显透着股讥讽之意味了的。“不瞒先生,某自起兵时起,便已志在天下,非为一己之私,实为天下百姓少受些战火之涂炭,某昔日曾作一诗以言志,还请先生斧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

    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公孙明并未在意邴原言语间的讥诮之意味,满脸诚恳状地便将《山坡羊·潼关怀古》剽窃为了己有。

    “兴亡皆是百姓苦,将军能有此见识,确非常人所能及啊。”

    还别说,公孙明这等满是沉痛语调所念出来的诗句当真便激起了邴原的高度认同感,感慨之言里对公孙明篡汉自立之心思也就不再那么抵触了的。“先生明鉴,某虽有志扫平天下,只是于大势未成前,却也不急图谋自立,某有三言可定社稷——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然,若能得先生这等大才为助,长者十年,短则八年,某便可令寰宇绥靖焉,就

    不知先生可愿总揽学政之事宜否?”

    邴原的感慨一出,公孙明立马便趁热打铁地道明了延揽之心思,虽有些个迫不及待之嫌,可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之态度却是十足十的诚恳。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说得好啊,将军既是有志开启民智,邴某自当略尽绵薄之力。”治学以教化天下本就是邴原的志向之所在,加之感于公孙明的开明与磅礴之胸襟气度,邴原也就没再矜持,明确表达了愿为公孙明效力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