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 50 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晋江文学城欢迎您
她并没多少兴趣,听阿弟在自己面前不断地褒扬那个李穆如何如何英雄过人。
父亲想必已经给予他相应的嘉奖了。无论是什么, 都是他应得的。
她更关心的, 还是父亲、叔父、堂兄, 以及……陆家大兄柬之,这些她熟悉的、所关心的人,他们在战事中, 是否毫发无伤, 又到底何日回来。
她打断了高桓,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快了!我便是接到伯父的家书, 知不日归来, 才来此处接你和……”
他停了下来, 看向一旁的萧永嘉。
萧永嘉便靠坐在这间水榭窗畔的一张凭几之侧,张着一只手,对窗欣赏着自己今早刚染过的一副鲜红指甲,五指青葱, 不逊少女。
清河长公主不但有悍妇之名, 且在嫁给高峤之后, 因生活奢靡而被人时常诟病。
在洛神幼年的模糊记忆里,母亲一开始似乎也并非如此, 后来不知为何,渐渐沉迷其中。衣裳配饰, 动辄花费数万。光是鞋履, 便存了不下百双, 凤头、聚云、五色……各种形制, 锦绣绚烂,金贝踩地,珠玉踏足,奢侈至极,许多放在那里任其蒙尘,根本就未曾穿过。
平日,她除了偶尔穿着道服之外,其余时候,永远都是光鲜逼人,即便一人独处,也不例外。
此刻亦是如此。
阳光从窗外照入,映得插在她乌黑高髻侧的一支蛇形琥珀头金簪闪闪发亮,面庞肌肤,白得透腻,在阳光下闪动着珍珠般的美丽光泽。
对姐弟俩在一旁的叙话,她看起来似乎浑不在意。
高桓转向她,恭恭敬敬地道:“伯母,侄儿奉了伯父之命,特意来此接伯母阿姊一道归家去。”
萧永嘉连眼皮子都没抬:“你将你阿姊接回去便是。我就罢了!来来去去,路又不算近,很是累人。”
“伯母!实在是伯父信中特意吩咐过的!伯母不回,伯父必是怪侄儿的。何况为了先前那事,伯父对侄儿的气还未消,这回若又接不回伯母,怕伯父更不待见侄儿。伯母,你就可怜可怜侄儿吧!”
高桓见洛神背对着萧永嘉,对自己偷偷使着眼色,心领神会,急忙又上去哀求。
这还不算,噗通一声,双膝跪在了地上。
萧永嘉放下自己那只欣赏了半晌的手,转过脸来,挑了挑一侧精心修过的漆眉,丹唇一抿,笑。
“六郎,你就知道哄伯母。起来吧,你今天就是跪穿了两个膝盖窝也没用。放心吧,我不回,你那个伯父,不会拿你如何的。”
高桓虽如同寄养于高峤名下,但在这个有悍妇之名的长公主伯母面前,却也不敢过于肆昵。
闻言,只好从地上爬了起来,看向洛神,一副尽力奈何的表情。
“阿娘——”
洛神咬唇。
“你要回去见你阿耶,随桓儿同回便是。我这就叫人替你收拾物件去。”
萧永嘉神色丝毫不为所动,打断了女儿,从榻上站起了身,踩着脚下那片软毛几乎盖过脚背的华丽毡衣,下了坐榻,转身朝外而去。
衣袖和曳地裙摆上绣着的那片精致金丝花边,随着她的步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洛神望着她的背影,微微发呆,不禁想起数月之前,自己生病后,母亲回来照顾她的情景。
据她暗中观察,那些天,母亲似是不允父亲与她同居一屋,父亲被迫夜夜都睡在书房之中。內帏仆妇,个个看在眼中,却都装作若无其事。
好不容易,她终于盼到母亲回来了,还以为父母能同居一屋,没想到阿娘阿耶竟处成了这般模样,丝毫也不避讳家中下人之眼。
洛神气母亲的绝情,怜父亲的怯弱。此刻见母亲不愿再回家去,虽感失望,但想起上回情景,又有些犹豫了。
这回若再将母亲求了回去,父母却还是如同上次那般相处,于父亲的处境而言,有些令她不忍。
阿菊这时插话:“长公主,小娘子的婚事,若不是先前耽搁,早便定下了。如今国事已平,相公一回家中,陆家想必便要求亲于小娘子了。毕竟是儿女婚事,乃头等大事。两家往来之际,还需长公主出面主持诸多礼节。长公主这时不回,怕是不妥。”
萧永嘉停下脚步,转头,看了眼洛神,不语。
洛神听到阿菊谈论自己和陆柬之的婚事,便又有些害羞了,低头不语。片刻后,听到母亲道:“罢了,一道回吧。”
“倘若不是为了女儿,我是再不会回去那人面前的!”
顿了一下,她又道了一句,语气带着浓重的强调之意,也不知特意是说给谁听的。
阿菊露出笑容:“自然了。家中嫁女,长公主岂有不回的道理?”
她附和着,又高声唤人收拾女主人的行装。奴仆立刻忙碌了起来。
洛神松了口气,上去执住萧永嘉的手,轻声道:“女儿多谢阿娘!”
萧永嘉的一根雪白手指,轻轻戳了戳洛神的额心:“你呀,阿娘还记得从前刚生出你时,小小一个人儿。那会儿阿娘还在想,我的女儿,何日才能长大,长大了,必是最美的女孩儿。如今一眨眼,你竟就大了。阿娘老了,你也要许人了……”
她说着,似有些感伤,停了下来。
“阿娘半点儿也不老!”
不知为何,洛神忽也有些难过起来,紧紧地捉住母亲另只戴满珠宝戒指的手。
萧永嘉摇了摇头,自我解嘲般地笑了一笑:“罢了,和你说这些做什么。好在柬之这孩子,我是放心的。走吧。”牵着女儿,出了水榭。
……
洛神随萧永嘉,连同一道回城的数十个仆妇侍女,坐着画舫登岸。
随高桓一道来接主母的高七早预备好了回城的牛车,一溜七八辆,每辆牛车之旁,跟随了至少四个仆役,尤其最前头,洛神随母亲坐的那辆,车身以香木打造,帷幔绣以金丝银线,气派非凡。
几十个服侍萧永嘉的仆妇侍女,分坐牛车,首尾相衔,在高家仆役的保护之下,行过前几日城外车道,一路之上,吸引了不知道多少的路人目光。十来个乡间孩童闻声奔来,嬉笑观看,尾随不去。
高氏本就富有声望,更不用说此次对夏之战,居功至伟。道路两旁那些锄禾农人,知此为回城归家迎接相公归来的长公主车驾,待牛车走了过去,便低声议论了起来。
“听闻相公惧内,行将半百,膝下却只得一女,至今不敢纳妾……”
“相公于天下有大恩,皇天若是开眼,怎会叫他绝后……”
议论声虽低,却还是随风,隐隐约约地传入了洛神的耳中。
洛神有些不安,飞快看了眼身旁的母亲,见她闭着双目,面无表情,身体随着牛车的行动,微微左右晃动,宛若途中假寐,已是睡了过去。
高七骑马在旁,也听到了些,皱眉,立刻停马,低声命令仆役过去叱散那些长舌乡人。
“罢了,天下悠悠之口,你能堵上几张?”
萧永嘉双眸依旧闭着,只忽然道了一句,语气平淡。
高七听主母如此开口了,只得继续前行。
一列车队,不疾不徐,终于进入了皇城,朝着御街附近的高家行去。
城中街坊,两旁路人,见一列达官贵人所乘的牛车迤逦而来,认出出自高家,更是驻足相望。
洛神早习惯了长公主母亲的奢侈做派,原本坐在车里,也没觉得有何不妥。快靠近御街时,道路两旁行人越来越多,从悬下的帷幔缝隙里看出去时,见路人无不盯着自己和母亲所乘的这辆牛车,想起方才城外那些村人野夫对父母的议论,心底不禁感到微微的羞耻,又有些难过。
她悄悄往后缩了缩,靠在身后坐背之上。这时,听见对面传来一阵车轮的辚辚之声,接着,自己坐的马车停了下来。
“怎不走了?”
萧永嘉睁开眼睛,发问。
“禀长公主,那头也来了一车,顶在路上,过不去。”高七在外头应道。
“哪家的车?”
“郁林王妃。”
郁林王妃名叫朱霁月,出身朱氏,为当今许皇后的闺中密友,和萧永嘉差不多的年纪,嫁了宗室郁林王。
郁林王地位高贵,平日却一心修道,不问俗事,朱霁月便时常出入皇宫。论亲,虽中间隔宗,洛神也是要叫她妗母的。
洛神之前入宫,也曾碰到她过几回。
朱霁月的容貌,自是比不上萧永嘉,但生就了一双媚眼,亦是建康有名的美人,据说暗中养了不少的面首。
萧永嘉一听到这个名字,眼中便露出厌恶之色,冷冷地道:“叫她让道!”
对面传出了一道笑声:“我还道是谁,这等的气派,原是长公主回城。长公主长年居于白鹭洲,难得回城一趟,如同稀客。妾听闻,高相公不日便也要回,得知想必欢喜,倘若因我挡道耽误了夫妇见面,岂非罪过?”
一阵风吹了过来,恰将前头悬着的两张帷幔吹开。洛神看了出去,见朱霁月坐的那辆牛车,前头帷幔并未遮挡,车内一览无遗。
她坐在车中,锦衣丝履,只以一张镶嵌珠翠的幕离遮挡面颜。幕离之后,长眉蝉鬓,若隐若现,反倒更引人想要一窥其容。
道旁路人,无不争相观看,她却浑若未觉,媚铃般的笑声里,只听她不住地催促奴仆将自己的所乘先让到道旁。
高七见路通了,急忙指挥驭人继续前行。
车列渐渐行近高家宅邸。
洛神悄悄看向母亲。
她双目落在前方那道遮挡着视线的帷幔之上,肩膀挺得笔直,神色冷漠,面无表情,一只手,却紧握成拳,手背那青色的细细蛛形血脉,在皮肤下隐隐可见。
今早刚染好的几只尖尖指甲,深深地嵌入了她的掌心,她却仿佛丝毫未曾觉察。
“阿娘……”
她有些不安,扯了扯她的衣袖,轻轻唤了一声。
萧永嘉回过了神儿,立刻松开了手,转头,对着女儿一笑,步摇乱颤,艳光四射:“到家了,下去吧。”
他抬高一臂,指着一座立于不远之外数十丈高山巅之上的风亭:“诸位请看。”
众人顺着他的所指,纷纷仰头看了过去。这才留意到,山巅风亭的顶端,插缚了一捆茱萸,山风吹来,茱萸在那亭顶之上左右摇摆。
“相公言,今日为应景,便以茱萸为彩。二位竞考之人一道答题出发,谁人能先通过三关,登顶采得茱萸,便为相公之婿。败者,相公亦会将雀湖山庄相赠,略表心意。”
高七宣布完毕,将手中纸卷递给了冯卫。
纸卷用油蜡封起了口子。
以高峤的声望,他既然如此当众宣告了,自然不会有人怀疑他为择得如意女婿而暗中预先泄题。
四周变得雅雀无声,无数双眼睛,一齐看向了冯卫手中的那张卷纸。
冯卫小心地展开,浏览过一遍,便照着纸上所书宣读了一遍。
今日虽只有三题,但一共却设了四道关卡,二文二武。
四道关卡如下:
第一关为文,必考,考的是二人的心记。地点就在这个观景台。在这里,高峤将出示一篇千字骈赋,叫二人一道诵读,记住后,各自以笔竞述。谁先一次性默述完毕,核对无误,便可出发去往第二关卡。中途如断,或是默述有误,可再看原文,但要从头再来。这一关不限时间,但必须要通过此关,才能继续往上,参加下一考题。
第二关武,也是必考,考的是弓法。三十丈外,设一靶子,靶心处嵌一铢钱,谁人能先将箭头钉入铢钱正中之孔而不伤钱,便算是通过,可以继续去往第三关,也就是最后一关。
为公平起见,最后一关为二选一。文试为清辩,武试为虎山。二人可依照所长,各自选取其一。
谁能先顺利通过三关,取得山顶风亭之上的那束茱萸,谁便是今日的胜者。
冯卫一边读题,一边就有好事之人将题目复述,迅速传至山脚。
山下的那些看客,除了凑热闹的民众,还有不少出身次等士族的子弟和寒门读书人,以及军中武人。
平日这些人,可谓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处,今日却都相聚在了这里,只是阵营分明而已。
士人一边,寒门一边,中间楚河汉界,空无一人。
今日恰逢重阳,现场除了今上和朝中的高官之外,也吸引了不少闻风前来观战的贵妇。其中,除了清河长公主和陆夫人外,据说还有那位郁林王妃。
贵妇们的坐席和男子自然是分开的,择选半山处的另一平地,搭了帷幕,人坐在里头,以各色帷帐遮挡。里面可以看出去,而外头看不清里面,远远地,只影影绰绰能见到晃动着的身影。但运气若是够好,山风吹起帷幕之时,说不定还是能窥视内中一二。
这些人里的轻浮浪子,原本都在仰头张望贵妇们所在的方向,忽然听到这四道题目,人也不看了,两边各自鼓噪起来。
士人子弟多在欢呼,而寒门之人,却纷纷嚷着相公出题不公,明显偏向陆柬之。一时喧嚣不已。
山下如此,半山也是相同。
冯卫读完题目,将题纸上承给了兴平帝,作为见证。
陆光长长地松了口气,情不自禁,面露微微得色。
许泌立刻起身,皮笑肉不笑:“景深,非愚兄吹毛求疵,你如此出题,看似公允,实则有所偏颇。三道题目,无不利于陆公子!陆公子天资聪颖,七岁作赋,人人都知。他又善射,第二道武关,也合陆公子之能。最后的二选一,清辨谈玄,更是陆公子所长。李穆倘若也选玄辩,姑且不论他知否何为玄学,若是对家刻意刁难,他如何能赢?他若改选虎山,艰难闯关之时,陆公子又恰遇一有心助力于他的对辩之人,岂不是顺利过关,早早登顶?再论首关,看似公允,但非我不信你,而是谁能保证,你所示的赋,陆公子先前就未曾读过?”
“不公!不公!”
许泌哂笑,不住地摇头。
陆光神色转为不快:“你此话何意?莫非质疑高兄暗中泄题给了柬之?退一万步讲,即便柬之从前偶读过高兄所示之赋,亦归功于他平日的博闻强识。既考文,何过之有?至于所谓清辩不公,更是荒唐!李穆若侥幸通过前两关而败于此,也只能怨他自己无才。更何况,高兄不是另设有虎山一关?他大可扬长避短,与柬之一决高下!”
两人在台上争辩,台下的百官和名士亦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高峤缓缓地从坐席起身。
随着他的起立,四周又安静了下来。
“司徒可还记得,当日我曾请司徒一同裁判?第一关所用的赋,便请司徒助我一臂之力。司徒以今日重阳为题,当场作赋。以司徒临场之作,考他二人心记,司徒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
许泌这才笑着说道:“如此,我便献丑了。”
他眼睛又一转:“但这第三关,不知你所请的清辩高人,又是何方神圣?他若有心偏袒,我怕李穆是要吃亏。”
高峤淡淡一笑:“当今玄学名士,今日皆在座中。若二人皆选过此关,陆家择一名士,出题试李穆,司徒择一名士,出题试柬之。如何?”
许泌沉吟了片刻。
第一关,他几乎已经可以断定,李穆必会迟于陆柬之出发。
高峤将这一关设为首题,看似无意,但细究下来,却颇有值得玩味之处。
陆柬之天资聪颖,甚至有过目成诵之名。李穆在这一关想和陆柬之一较高下,希望实在渺茫。一旦李穆在第一关落后太多,必定心浮气躁,等到了第二关,陆柬之又早已一骑绝尘,这样的情况之下,哪怕他箭术再为精妙,也会受到影响。
而所料若是没错,最后一关,陆柬之必选清谈。
今日列席的当世玄学名士,其中自然不乏与自己交好之人。就算陆柬之擅长此道,但只要那人巧舌如簧,极力拖长他在这一关的时长,那么即便前头李穆落后了,也可以借此机会迎头赶上。
以他的武力,顺利通过虎山,再和陆柬之竞夺茱萸,问题应该不大。
也就是说,这样的安排,虽然无法保证李穆取胜,但至少,还是能够有机会让他在这种明显处于劣势的考校之中,争上一争。
许泌思虑完毕,勉强点头。
“就依高相安排!”
高峤归座之时,两道目光,掠过了并排立于场中的陆柬之和李穆。
陆柬之丰神朗朗,姿若玉树,正合当下人人向往的男子容貌风度。
从他今早现身在山脚下的那一刻起,道旁妇人的视线,便频频地落在他的身上,乃至于男子,也不乏投来艳羡目光。
而李穆……
却是另一个极端。
高峤的视线,在这个沉默,或者说,心机深沉得令他有些看不透,乃至于产生隐隐不安之感的后辈身上,停留了片刻。
这些日来,高峤愈发有一种感觉。
李穆仿佛一把被厚拙刀鞘隐了锋芒的利刃。一旦得了出鞘的机会,必会以血试芒。
也是生平第一回,高峤觉得自己竟然看不透一个人。
故,即便不考虑身份的差异,从心底深处而言,他也越发不愿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这个人了。
冯卫上前笑道:“陆公子,李将军,二位若是没有异议,考校便开始了。”
陆柬之神色肃穆,躬身应是。
李穆面无表情,只微微颔首。
冯卫便转向许泌:“烦请司徒作赋。”
几个青衣小童抬了两张桌案上来,摆在观景台中间留出的一片空地上。上了纸张、笔墨,又迅速地退了下去。
许泌文采虽无出众之处,但临时作一千字篇幅的骈赋,也是难不倒他。
他来到案前,卷袖,提笔,沉吟了片刻,挥毫洒墨,很快便写出了一篇千字秋赋。
冯卫通读一遍,赞了声文采斐然,随即对着陆柬之和李穆道:“二位可以开始。”
四周变得鸦雀无声,耳畔只剩下山风吹过林间发出的阵阵松涛之声。
陆柬之凝神望着那篇秋赋,闭目片刻,便睁眸,迅速来到一张铺设着笔墨纸砚的案后,在众人惊讶和赞赏的目光之下,提笔开始默述。
陆光瞥了一眼对面的许泌,见他脸色有些难看,不禁感到快意。
不料,紧接着,几乎前脚后步,李穆竟也来到另一张案几之后,开始提笔疾书。
围观之人,显然对此很是吃惊,四周起了一阵低微的议论之声。
许泌一下来了精神,紧紧地盯着李穆。
两个人,中间竟没有任何的停顿,一气呵成,最后几乎是在同时,放下了手中的笔。
冯卫和高峤,各审一文。
冯卫很快宣布,陆柬之的默述,正确无误,予以通过。
他向众人展示。纸上字体,飘逸宛若游龙,引来一片赞叹。
陆柬之转身沿着山道,朝第二关所设的靶场飞奔而去。
高峤也迅速看完了李穆那篇墨迹淋漓的手书。
晋江文学城欢迎您
她并没多少兴趣,听阿弟在自己面前不断地褒扬那个李穆如何如何英雄过人。
父亲想必已经给予他相应的嘉奖了。无论是什么, 都是他应得的。
她更关心的, 还是父亲、叔父、堂兄, 以及……陆家大兄柬之,这些她熟悉的、所关心的人,他们在战事中, 是否毫发无伤, 又到底何日回来。
她打断了高桓,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快了!我便是接到伯父的家书, 知不日归来, 才来此处接你和……”
他停了下来, 看向一旁的萧永嘉。
萧永嘉便靠坐在这间水榭窗畔的一张凭几之侧,张着一只手,对窗欣赏着自己今早刚染过的一副鲜红指甲,五指青葱, 不逊少女。
清河长公主不但有悍妇之名, 且在嫁给高峤之后, 因生活奢靡而被人时常诟病。
在洛神幼年的模糊记忆里,母亲一开始似乎也并非如此, 后来不知为何,渐渐沉迷其中。衣裳配饰, 动辄花费数万。光是鞋履, 便存了不下百双, 凤头、聚云、五色……各种形制, 锦绣绚烂,金贝踩地,珠玉踏足,奢侈至极,许多放在那里任其蒙尘,根本就未曾穿过。
平日,她除了偶尔穿着道服之外,其余时候,永远都是光鲜逼人,即便一人独处,也不例外。
此刻亦是如此。
阳光从窗外照入,映得插在她乌黑高髻侧的一支蛇形琥珀头金簪闪闪发亮,面庞肌肤,白得透腻,在阳光下闪动着珍珠般的美丽光泽。
对姐弟俩在一旁的叙话,她看起来似乎浑不在意。
高桓转向她,恭恭敬敬地道:“伯母,侄儿奉了伯父之命,特意来此接伯母阿姊一道归家去。”
萧永嘉连眼皮子都没抬:“你将你阿姊接回去便是。我就罢了!来来去去,路又不算近,很是累人。”
“伯母!实在是伯父信中特意吩咐过的!伯母不回,伯父必是怪侄儿的。何况为了先前那事,伯父对侄儿的气还未消,这回若又接不回伯母,怕伯父更不待见侄儿。伯母,你就可怜可怜侄儿吧!”
高桓见洛神背对着萧永嘉,对自己偷偷使着眼色,心领神会,急忙又上去哀求。
这还不算,噗通一声,双膝跪在了地上。
萧永嘉放下自己那只欣赏了半晌的手,转过脸来,挑了挑一侧精心修过的漆眉,丹唇一抿,笑。
“六郎,你就知道哄伯母。起来吧,你今天就是跪穿了两个膝盖窝也没用。放心吧,我不回,你那个伯父,不会拿你如何的。”
高桓虽如同寄养于高峤名下,但在这个有悍妇之名的长公主伯母面前,却也不敢过于肆昵。
闻言,只好从地上爬了起来,看向洛神,一副尽力奈何的表情。
“阿娘——”
洛神咬唇。
“你要回去见你阿耶,随桓儿同回便是。我这就叫人替你收拾物件去。”
萧永嘉神色丝毫不为所动,打断了女儿,从榻上站起了身,踩着脚下那片软毛几乎盖过脚背的华丽毡衣,下了坐榻,转身朝外而去。
衣袖和曳地裙摆上绣着的那片精致金丝花边,随着她的步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洛神望着她的背影,微微发呆,不禁想起数月之前,自己生病后,母亲回来照顾她的情景。
据她暗中观察,那些天,母亲似是不允父亲与她同居一屋,父亲被迫夜夜都睡在书房之中。內帏仆妇,个个看在眼中,却都装作若无其事。
好不容易,她终于盼到母亲回来了,还以为父母能同居一屋,没想到阿娘阿耶竟处成了这般模样,丝毫也不避讳家中下人之眼。
洛神气母亲的绝情,怜父亲的怯弱。此刻见母亲不愿再回家去,虽感失望,但想起上回情景,又有些犹豫了。
这回若再将母亲求了回去,父母却还是如同上次那般相处,于父亲的处境而言,有些令她不忍。
阿菊这时插话:“长公主,小娘子的婚事,若不是先前耽搁,早便定下了。如今国事已平,相公一回家中,陆家想必便要求亲于小娘子了。毕竟是儿女婚事,乃头等大事。两家往来之际,还需长公主出面主持诸多礼节。长公主这时不回,怕是不妥。”
萧永嘉停下脚步,转头,看了眼洛神,不语。
洛神听到阿菊谈论自己和陆柬之的婚事,便又有些害羞了,低头不语。片刻后,听到母亲道:“罢了,一道回吧。”
“倘若不是为了女儿,我是再不会回去那人面前的!”
顿了一下,她又道了一句,语气带着浓重的强调之意,也不知特意是说给谁听的。
阿菊露出笑容:“自然了。家中嫁女,长公主岂有不回的道理?”
她附和着,又高声唤人收拾女主人的行装。奴仆立刻忙碌了起来。
洛神松了口气,上去执住萧永嘉的手,轻声道:“女儿多谢阿娘!”
萧永嘉的一根雪白手指,轻轻戳了戳洛神的额心:“你呀,阿娘还记得从前刚生出你时,小小一个人儿。那会儿阿娘还在想,我的女儿,何日才能长大,长大了,必是最美的女孩儿。如今一眨眼,你竟就大了。阿娘老了,你也要许人了……”
她说着,似有些感伤,停了下来。
“阿娘半点儿也不老!”
不知为何,洛神忽也有些难过起来,紧紧地捉住母亲另只戴满珠宝戒指的手。
萧永嘉摇了摇头,自我解嘲般地笑了一笑:“罢了,和你说这些做什么。好在柬之这孩子,我是放心的。走吧。”牵着女儿,出了水榭。
……
洛神随萧永嘉,连同一道回城的数十个仆妇侍女,坐着画舫登岸。
随高桓一道来接主母的高七早预备好了回城的牛车,一溜七八辆,每辆牛车之旁,跟随了至少四个仆役,尤其最前头,洛神随母亲坐的那辆,车身以香木打造,帷幔绣以金丝银线,气派非凡。
几十个服侍萧永嘉的仆妇侍女,分坐牛车,首尾相衔,在高家仆役的保护之下,行过前几日城外车道,一路之上,吸引了不知道多少的路人目光。十来个乡间孩童闻声奔来,嬉笑观看,尾随不去。
高氏本就富有声望,更不用说此次对夏之战,居功至伟。道路两旁那些锄禾农人,知此为回城归家迎接相公归来的长公主车驾,待牛车走了过去,便低声议论了起来。
“听闻相公惧内,行将半百,膝下却只得一女,至今不敢纳妾……”
“相公于天下有大恩,皇天若是开眼,怎会叫他绝后……”
议论声虽低,却还是随风,隐隐约约地传入了洛神的耳中。
洛神有些不安,飞快看了眼身旁的母亲,见她闭着双目,面无表情,身体随着牛车的行动,微微左右晃动,宛若途中假寐,已是睡了过去。
高七骑马在旁,也听到了些,皱眉,立刻停马,低声命令仆役过去叱散那些长舌乡人。
“罢了,天下悠悠之口,你能堵上几张?”
萧永嘉双眸依旧闭着,只忽然道了一句,语气平淡。
高七听主母如此开口了,只得继续前行。
一列车队,不疾不徐,终于进入了皇城,朝着御街附近的高家行去。
城中街坊,两旁路人,见一列达官贵人所乘的牛车迤逦而来,认出出自高家,更是驻足相望。
洛神早习惯了长公主母亲的奢侈做派,原本坐在车里,也没觉得有何不妥。快靠近御街时,道路两旁行人越来越多,从悬下的帷幔缝隙里看出去时,见路人无不盯着自己和母亲所乘的这辆牛车,想起方才城外那些村人野夫对父母的议论,心底不禁感到微微的羞耻,又有些难过。
她悄悄往后缩了缩,靠在身后坐背之上。这时,听见对面传来一阵车轮的辚辚之声,接着,自己坐的马车停了下来。
“怎不走了?”
萧永嘉睁开眼睛,发问。
“禀长公主,那头也来了一车,顶在路上,过不去。”高七在外头应道。
“哪家的车?”
“郁林王妃。”
郁林王妃名叫朱霁月,出身朱氏,为当今许皇后的闺中密友,和萧永嘉差不多的年纪,嫁了宗室郁林王。
郁林王地位高贵,平日却一心修道,不问俗事,朱霁月便时常出入皇宫。论亲,虽中间隔宗,洛神也是要叫她妗母的。
洛神之前入宫,也曾碰到她过几回。
朱霁月的容貌,自是比不上萧永嘉,但生就了一双媚眼,亦是建康有名的美人,据说暗中养了不少的面首。
萧永嘉一听到这个名字,眼中便露出厌恶之色,冷冷地道:“叫她让道!”
对面传出了一道笑声:“我还道是谁,这等的气派,原是长公主回城。长公主长年居于白鹭洲,难得回城一趟,如同稀客。妾听闻,高相公不日便也要回,得知想必欢喜,倘若因我挡道耽误了夫妇见面,岂非罪过?”
一阵风吹了过来,恰将前头悬着的两张帷幔吹开。洛神看了出去,见朱霁月坐的那辆牛车,前头帷幔并未遮挡,车内一览无遗。
她坐在车中,锦衣丝履,只以一张镶嵌珠翠的幕离遮挡面颜。幕离之后,长眉蝉鬓,若隐若现,反倒更引人想要一窥其容。
道旁路人,无不争相观看,她却浑若未觉,媚铃般的笑声里,只听她不住地催促奴仆将自己的所乘先让到道旁。
高七见路通了,急忙指挥驭人继续前行。
车列渐渐行近高家宅邸。
洛神悄悄看向母亲。
她双目落在前方那道遮挡着视线的帷幔之上,肩膀挺得笔直,神色冷漠,面无表情,一只手,却紧握成拳,手背那青色的细细蛛形血脉,在皮肤下隐隐可见。
今早刚染好的几只尖尖指甲,深深地嵌入了她的掌心,她却仿佛丝毫未曾觉察。
“阿娘……”
她有些不安,扯了扯她的衣袖,轻轻唤了一声。
萧永嘉回过了神儿,立刻松开了手,转头,对着女儿一笑,步摇乱颤,艳光四射:“到家了,下去吧。”
他抬高一臂,指着一座立于不远之外数十丈高山巅之上的风亭:“诸位请看。”
众人顺着他的所指,纷纷仰头看了过去。这才留意到,山巅风亭的顶端,插缚了一捆茱萸,山风吹来,茱萸在那亭顶之上左右摇摆。
“相公言,今日为应景,便以茱萸为彩。二位竞考之人一道答题出发,谁人能先通过三关,登顶采得茱萸,便为相公之婿。败者,相公亦会将雀湖山庄相赠,略表心意。”
高七宣布完毕,将手中纸卷递给了冯卫。
纸卷用油蜡封起了口子。
以高峤的声望,他既然如此当众宣告了,自然不会有人怀疑他为择得如意女婿而暗中预先泄题。
四周变得雅雀无声,无数双眼睛,一齐看向了冯卫手中的那张卷纸。
冯卫小心地展开,浏览过一遍,便照着纸上所书宣读了一遍。
今日虽只有三题,但一共却设了四道关卡,二文二武。
四道关卡如下:
第一关为文,必考,考的是二人的心记。地点就在这个观景台。在这里,高峤将出示一篇千字骈赋,叫二人一道诵读,记住后,各自以笔竞述。谁先一次性默述完毕,核对无误,便可出发去往第二关卡。中途如断,或是默述有误,可再看原文,但要从头再来。这一关不限时间,但必须要通过此关,才能继续往上,参加下一考题。
第二关武,也是必考,考的是弓法。三十丈外,设一靶子,靶心处嵌一铢钱,谁人能先将箭头钉入铢钱正中之孔而不伤钱,便算是通过,可以继续去往第三关,也就是最后一关。
为公平起见,最后一关为二选一。文试为清辩,武试为虎山。二人可依照所长,各自选取其一。
谁能先顺利通过三关,取得山顶风亭之上的那束茱萸,谁便是今日的胜者。
冯卫一边读题,一边就有好事之人将题目复述,迅速传至山脚。
山下的那些看客,除了凑热闹的民众,还有不少出身次等士族的子弟和寒门读书人,以及军中武人。
平日这些人,可谓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处,今日却都相聚在了这里,只是阵营分明而已。
士人一边,寒门一边,中间楚河汉界,空无一人。
今日恰逢重阳,现场除了今上和朝中的高官之外,也吸引了不少闻风前来观战的贵妇。其中,除了清河长公主和陆夫人外,据说还有那位郁林王妃。
贵妇们的坐席和男子自然是分开的,择选半山处的另一平地,搭了帷幕,人坐在里头,以各色帷帐遮挡。里面可以看出去,而外头看不清里面,远远地,只影影绰绰能见到晃动着的身影。但运气若是够好,山风吹起帷幕之时,说不定还是能窥视内中一二。
这些人里的轻浮浪子,原本都在仰头张望贵妇们所在的方向,忽然听到这四道题目,人也不看了,两边各自鼓噪起来。
士人子弟多在欢呼,而寒门之人,却纷纷嚷着相公出题不公,明显偏向陆柬之。一时喧嚣不已。
山下如此,半山也是相同。
冯卫读完题目,将题纸上承给了兴平帝,作为见证。
陆光长长地松了口气,情不自禁,面露微微得色。
许泌立刻起身,皮笑肉不笑:“景深,非愚兄吹毛求疵,你如此出题,看似公允,实则有所偏颇。三道题目,无不利于陆公子!陆公子天资聪颖,七岁作赋,人人都知。他又善射,第二道武关,也合陆公子之能。最后的二选一,清辨谈玄,更是陆公子所长。李穆倘若也选玄辩,姑且不论他知否何为玄学,若是对家刻意刁难,他如何能赢?他若改选虎山,艰难闯关之时,陆公子又恰遇一有心助力于他的对辩之人,岂不是顺利过关,早早登顶?再论首关,看似公允,但非我不信你,而是谁能保证,你所示的赋,陆公子先前就未曾读过?”
“不公!不公!”
许泌哂笑,不住地摇头。
陆光神色转为不快:“你此话何意?莫非质疑高兄暗中泄题给了柬之?退一万步讲,即便柬之从前偶读过高兄所示之赋,亦归功于他平日的博闻强识。既考文,何过之有?至于所谓清辩不公,更是荒唐!李穆若侥幸通过前两关而败于此,也只能怨他自己无才。更何况,高兄不是另设有虎山一关?他大可扬长避短,与柬之一决高下!”
两人在台上争辩,台下的百官和名士亦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高峤缓缓地从坐席起身。
随着他的起立,四周又安静了下来。
“司徒可还记得,当日我曾请司徒一同裁判?第一关所用的赋,便请司徒助我一臂之力。司徒以今日重阳为题,当场作赋。以司徒临场之作,考他二人心记,司徒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
许泌这才笑着说道:“如此,我便献丑了。”
他眼睛又一转:“但这第三关,不知你所请的清辩高人,又是何方神圣?他若有心偏袒,我怕李穆是要吃亏。”
高峤淡淡一笑:“当今玄学名士,今日皆在座中。若二人皆选过此关,陆家择一名士,出题试李穆,司徒择一名士,出题试柬之。如何?”
许泌沉吟了片刻。
第一关,他几乎已经可以断定,李穆必会迟于陆柬之出发。
高峤将这一关设为首题,看似无意,但细究下来,却颇有值得玩味之处。
陆柬之天资聪颖,甚至有过目成诵之名。李穆在这一关想和陆柬之一较高下,希望实在渺茫。一旦李穆在第一关落后太多,必定心浮气躁,等到了第二关,陆柬之又早已一骑绝尘,这样的情况之下,哪怕他箭术再为精妙,也会受到影响。
而所料若是没错,最后一关,陆柬之必选清谈。
今日列席的当世玄学名士,其中自然不乏与自己交好之人。就算陆柬之擅长此道,但只要那人巧舌如簧,极力拖长他在这一关的时长,那么即便前头李穆落后了,也可以借此机会迎头赶上。
以他的武力,顺利通过虎山,再和陆柬之竞夺茱萸,问题应该不大。
也就是说,这样的安排,虽然无法保证李穆取胜,但至少,还是能够有机会让他在这种明显处于劣势的考校之中,争上一争。
许泌思虑完毕,勉强点头。
“就依高相安排!”
高峤归座之时,两道目光,掠过了并排立于场中的陆柬之和李穆。
陆柬之丰神朗朗,姿若玉树,正合当下人人向往的男子容貌风度。
从他今早现身在山脚下的那一刻起,道旁妇人的视线,便频频地落在他的身上,乃至于男子,也不乏投来艳羡目光。
而李穆……
却是另一个极端。
高峤的视线,在这个沉默,或者说,心机深沉得令他有些看不透,乃至于产生隐隐不安之感的后辈身上,停留了片刻。
这些日来,高峤愈发有一种感觉。
李穆仿佛一把被厚拙刀鞘隐了锋芒的利刃。一旦得了出鞘的机会,必会以血试芒。
也是生平第一回,高峤觉得自己竟然看不透一个人。
故,即便不考虑身份的差异,从心底深处而言,他也越发不愿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这个人了。
冯卫上前笑道:“陆公子,李将军,二位若是没有异议,考校便开始了。”
陆柬之神色肃穆,躬身应是。
李穆面无表情,只微微颔首。
冯卫便转向许泌:“烦请司徒作赋。”
几个青衣小童抬了两张桌案上来,摆在观景台中间留出的一片空地上。上了纸张、笔墨,又迅速地退了下去。
许泌文采虽无出众之处,但临时作一千字篇幅的骈赋,也是难不倒他。
他来到案前,卷袖,提笔,沉吟了片刻,挥毫洒墨,很快便写出了一篇千字秋赋。
冯卫通读一遍,赞了声文采斐然,随即对着陆柬之和李穆道:“二位可以开始。”
四周变得鸦雀无声,耳畔只剩下山风吹过林间发出的阵阵松涛之声。
陆柬之凝神望着那篇秋赋,闭目片刻,便睁眸,迅速来到一张铺设着笔墨纸砚的案后,在众人惊讶和赞赏的目光之下,提笔开始默述。
陆光瞥了一眼对面的许泌,见他脸色有些难看,不禁感到快意。
不料,紧接着,几乎前脚后步,李穆竟也来到另一张案几之后,开始提笔疾书。
围观之人,显然对此很是吃惊,四周起了一阵低微的议论之声。
许泌一下来了精神,紧紧地盯着李穆。
两个人,中间竟没有任何的停顿,一气呵成,最后几乎是在同时,放下了手中的笔。
冯卫和高峤,各审一文。
冯卫很快宣布,陆柬之的默述,正确无误,予以通过。
他向众人展示。纸上字体,飘逸宛若游龙,引来一片赞叹。
陆柬之转身沿着山道,朝第二关所设的靶场飞奔而去。
高峤也迅速看完了李穆那篇墨迹淋漓的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