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第 一百二十八 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购v率足一半即可正常阅读新章, 否则需延迟,不便之处,请亲谅解 市火车站以后世眼光看来,实在不算什么,但如今却是一个庞然大物, 小几千平米, 两层刷黄灰的主体建筑占了大部分,三个大门洞前熙熙攘攘, 大包小包的进出人流络绎不绝。
姜宁一眼望过去,最先注意的却是门洞两侧几个小摊。有卖包子馒头的, 也有卖橘子红薯等等的, 七八个小推车, 摊主二十至四五十都有。
这明显比林县活跃多了。
改革政策下来了,落实到大小地方总有差异, 经济发达的地区显然会更快, 姜宁一时对省会杨市有了更多的期待。
“宁宁想吃橘子?”
姜宁目光在小摊位置多停留了一瞬, 赵向东马上察觉了,他顺势望过去, 见橙红色的橘子又大又新鲜, 就领着媳妇往那边行去。
她没有拒绝, “嗯”一声跟了过去。
橘子一毛一斤,比市面贵了两分, 但那瘦高个的摊主生意很不错, 乐呵呵的, 利索给称了两斤橘子,没有塑料袋,他直接倒进赵向东手里的网兜里。
赵向东剥了个橘子,递到姜宁手里,姜宁笑吟吟接了,掰开两边撕下一瓣,探手伸到他唇边。
赵向东表情不变,耳根却有些红,在外这么亲昵的举止让他窘迫,不过他心底却是甜的,飞快扫了两眼附近,见大伙儿行色匆匆没人留意,他微微欠了欠唇缝,飞快把那橘瓣吃下。
“好了宁宁,你自己吃。”
两人进了火车站,买了票,刚好能赶上十点的,姜宁瞥一眼挂钟,还有十五分钟,离别的感觉清晰起来,她胸口闷闷的,嘴里橘瓣也没滋没味。
媳妇儿情绪低落,赵向东何尝不是,他低头盯着媳妇儿白皙的小脸,脚像要生根般挪不动,一个月时间相识,结婚三天多,他首尝难舍难分的滋味。
好在他意志力过人,须臾就调整过来了,这年头保守也不能做拥抱之类动作,他只能捏了捏她的小手,“宁宁,我走了,随军申请一批下来,我马上回来接你。”
“好。”
姜宁鼻子也有些酸酸的,回握一把,她感觉大手立即攒住自己的手,“我等着你。”
“嗯,好。”硬汉子如他,鼻尖也有些发热。
火车靠站了,两只紧紧攒在一起的手最终松开,赵向东回头看一眼踮脚眺望他的姜宁,狠了狠心,转身登上列车。
橄榄绿的高大身影消失在窄小的车门位置,汽笛长鸣一声,绿皮火车缓缓开启,“况嗤况嗤”越来越快,最终驰出站点。
姜宁抬首目送,直到火车见不到影子,才收回视线,她呼了口气,有些惆怅。
虽然结婚时间短,但她发现自己还是惦记他的。
只是不管怎么样,再见面也得至少两个月后了,希望随军申请能尽快批下来吧。
姜宁不是伤春悲秋的性子,很快就调整好心情,往火车站外行去了。
她跟二哥约定在火车站外的一个供销社见面,这里头的一个营业员是他们林县的人,后来有机遇出了市里,跟姜红兵认识关系也行,就拜托他先照顾一下妹子。
客客气气打了招呼,姜宁就坐在店里等着,到了中午见有麻花卖,她买了几根,当她跟二哥的午饭。
姜红兵午饭前把工作办好,留着司机在那里装货,货个把小时能装好,但两人约定,三点才集合回去。
其实经常出差的人,有很多便利,就像替人捎各种东西回去做人情,或者自己捡些好的回去脱手,换钱换票。
出差难免有大小状况耽误,不好预料,而顺利时空出的时间,刚好能办这些事。
姜红兵匆匆赶过来,跟老友打了招呼,就接了妹子出来,一人两根麻花边啃边走。
姜宁这次出来,除了送赵向东外,还有另外一件事办的。
这就是考察一番,决定今年年前的赚钱项目。
农历年在国人心中意义重大,又适逢秋收后农闲,工人干部不说了,农民也是一年最有钱的时候,姜家兄妹打算暂停暂停卖栗子糕,换个活儿。
兄妹三个连同姜父商量许久,决定从制售熏鸡熏鸭,或者卖红联这两项里二选一。
熏鸡熏鸭是姜建设提议的,去年放开家禽饲养,农民或多或少,都给多养了鸡鸭,年前肯定卖些换钱过年的。这年头二次加工过的食品,要比原材料价格高出不少,用市场价收购,自家熏制过后,就能去县里卖。
赚取差价肯定不少,但唯一的弊端就是很累人。请乡邻帮工也不合适,算算差价就知道你家赚了多少钱,改革刚开始,没彻底明朗前,出头鸟不好当。
卖对联则是姜宁提议的,有钱没钱,家家户户换对联。姜宁上辈子闺蜜的父亲,就是卖红联赚的第一桶金。
这里的对联,特指的是印刷对联。
由于国情问题,有不短一段时间里,机器制造远比手工艺品受国人追捧,对联也如此。如今的乡里县城,用的都是手写的对联,当花俏的印刷品刚出现的时候,畅销甚至哄抢是必然的事。
前景可期,但他们的困难是,现在印刷厂都是国营的,想要拿货需要批条,他们没有批条。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批条,却有人脉,姜宁将这个提议一说出来后,姜红兵立即击掌,说要找个印刷厂的朋友询问一下。
改革后印刷厂的销售或许有松动,否则姜宁闺蜜的父亲就不能拿到第一批货了。姜家几个精神一振,让姜红兵抓紧时间,不行他们再退一步弄熏鸡熏鸭。
姜红兵对妹子的眼光头脑很认可,这次刚好姜宁来市里送人,正好结伴一起去,他那位朋友就在市里印刷厂工作。
“这麻花不错,就是费油,家里不好做。”
姜红兵两三下啃了麻花,意犹未尽,将垫麻花的油纸扔了,他随手将夹在腋下的布包拿在手里。
“二哥,这是什么?”
姜宁当然知道这是姜红兵准备的礼物,虽说朋友,但要人费心总要备点礼,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道。她二哥挺会做人的嘛,难怪混得开。
她就好奇这是什么,轻飘飘的体积也不大。
姜红兵笑着打开布口袋,“喏,你看看。”
姜宁一看,是一整条牡丹牌香烟,他笑道:“那家伙是个好烟的,偏媳妇管钱管得紧。”送礼要送到痒处,当然如果事成,利益也不能少了人家的。
他不忘教自己的妹妹,“这样办事才能长久。”
姜宁感叹,她亲哥有智商有手腕,就算没有她带着先走一步,将来也差不了。
兄妹上了公交车,来到市里印刷一厂,姜红兵那朋友早打了招呼,二人在门岗登记了,直接进去。
他那朋友卫国安是销售科的,午间挺安静的,工人都过去食堂吃饭或者午休,姜红兵熟门熟路上了一号楼第三层,对方特地留在办公室等他。
“你这小子,好几个月不见了,这是你妹子,真俊,要我给介绍个对象吗?”
姜红兵将布袋子扔过去,笑骂道:“我妹子刚结婚了,是军婚,你小子想破坏军婚。”
卫安国惋惜,破坏军婚他不敢,接过布袋子往里一看,他登时大喜,“就你小子最够意思。”
打过招呼,时间紧姜红兵也不废话,“安国,你厂里今年印对联吗?”
“印啊,每年都印。”办公室没其他人,卫安国说话放得开,他收好烟,笑着抬头,“今年还加大批量印。”
“怎么说?”姜家兄妹精神一振,连忙追问。
“不是改革了吗?除了任务,我们厂长决定再多印几批,对外销售。”
印刷一厂厂长是个有魄力的,也领会到改革精神,他去年小小试探一番,尝到甜头,打算今天创造更大的效益。
既然是计划以外的,就不需要批条了,然而有头脑有关系的人不少,多印几批也是僧多粥少。卫安国笑着虚指姜红兵,“你小子闻到味儿来了。”
姜家兄妹大喜过望,真的有!姜红兵立即凑过去压低声音说:“安国,我是个实诚人,也不废话,批出来后赚的利润,你占三成。”
一次性送礼能多少?直接将人拉到自己船上,才会最尽心,卫安国一家人在印刷一厂上班,父亲还是领导,他有能力争取到不小份额。
卫安国果然眼前一亮,“成!红兵,我信你。”
果然利益最能驱动人,他本来打算给一批出去当人情算了,现在却完全上了心,“你们先坐着,样板已经出来了,我拿给你们选。”
“好!”
卫安国匆匆出门,姜宁压低声音说:“这厂长是个有魄力的,卖得好很可能再加印,有卫哥在,我们后续货源少不了。”
兄妹对视一眼,目带喜色。
“老大家的,水烧开就把火压一下,慢慢焖两小时。”
这汤姜母见闺女熬过几次,味道佳闺女很爱喝,鱼是姜红兵昨天特地找了几处地方买的,本地鲫鱼少有这么大个头。
“好嘞!”
刘慧芳点了灶火,塞了柴,接过姜父宰好的鸡,舀了热水开始拔毛。
一家人忙忙碌碌,该宰的宰该炖的炖,等准备功夫差不多了,姜宁领着赵向东也到了家。
“爸,妈!”
她远远见到自家院子,脚步就不由自主加快小跑起来,赵向东姜红兵说了两次慢些也没用,只得紧紧跟上。
姜宁冲过去一手一个抱住爸妈,眼圈都红了,早几天还不觉得,真嫁出门去,才发现自己的惦记比想象中要多很多。
“好,好!”姜父姜母也很激动,回抱闺女半响,才缓了一些,忙拍了拍姜宁,招呼站在后面的赵向东,“东子快进门坐。”
姜宁也回神了,松开手看向姜建设刘慧芳,“大哥,大嫂。”
她揉了揉扑过来的小侄子,“小杰,你这两天听没听话。”
“有!”姜明杰扑过来抱住姑姑的大腿,抬头好奇问:“小姑咋没在家呢?”
他问的是这两天,不等姜宁回答,姜母笑道:“你小姑结婚,到小姑父家去了。”
“那什么时候回来呢?”姜明杰跟小姑好,闻言立即嘟嘴不高兴。
小孩子不懂结婚啥意思,现在也不是解释的好时候,刘慧芳赶紧过去把儿子抱走,塞了一颗糖先哄着。
在林县,女婿上门是贵客,姜父几个忙招呼赵向东进屋。坐下后,他先打量闺女,见姜宁面色红润,气色极佳,满意点了点头,“来,东子我们先喝茶,让她们娘俩说说话。”
老婆子念叨两天,招待女婿的活他们男人干就行。
“东哥,你先坐着,我跟妈说说话。”
姜宁很雀跃,不过她没忘先跟丈夫打个招呼,男人待在媳妇娘家,就像女人待在婆家一样,他惦记自己的感受,自己也不能忘记照顾他。
事实上,赵向东并没有这个问题,他心理素质强,还十分体谅姜宁,笑了笑,“宁宁跟妈多说说话,这里我跟爸大哥二哥聊着就行。”
她是他媳妇儿,她爸妈就是他爸妈。
这称呼姜父姜母露出笑,一个女婿半个儿,嫁女的不舍与伤感少了些。
姜母领着闺女回了屋,先询问了赵家人是否好相处,有没有欺负新媳妇。
“除了大嫂,其他都还行。”
姜宁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给亲妈说了,她对婆家了解不深,除去孙秀花,其他暂时处着还行。
说实话她对婆家人要求不高,譬如赵玉燕这样翘手不干家务,看了懒且馋的也不在意,不极品难缠就行了,反正以后不一起住。
姜母听了琢磨半响,“你那大嫂爱欺负人,你不能软了,至于其他的,能让就让些,反正就处两月,吃点小亏总比留坏印象好。”
“妈,我知道的。”
婆家情况了解清楚了,姜母话锋一转,“东子呢,他咋对你?”
“他对我不错,大嫂要找麻烦,他先给挡下了。”而且很有分寸,没有采用过激手段,要知道在婆家被男人护着,是很扎人眼睛的事。
姜母很满意,她就没看错赵向东,顿了顿,她又压低声音嘱咐闺女,“你夜里得让你男人悠着点儿,头头几天可不能过了。”
谁的闺女谁心疼,赵向东高大健硕,常年训练看着彪悍力道十足,又是没开荤的小伙子,她闺女不干农活是个纤细的,一下子没控制住,吃亏的就是她闺女。
姜宁脸腾地红了,又羞又窘,“妈!”不过她知道亲妈也是关心自己,胡乱点了点头。
闺女面如春水,精神头十足,明显过得顺心,姜母也不取笑她,只欣慰拍了拍她的手背。
“妈,等会你跟爸,要记得给东哥说那事儿。”姜宁面皮发烫,赶紧转移话题。
“行,你爸记住了,等下就说。”闺女嘱咐的事,老两口没有不上心的。
这事姜宁出嫁前就给爸妈说好的。随军至少得等两个月,她当然得继续积累资金,只不过现在她嫁到赵家去了,想一天到晚回娘家待着,没靠谱理由不行。
至于带着婆家一起干,光一个孙秀花就让她毫不犹豫地否决了,她不希望随军后,给娘家留下一块或几块撕不下的狗皮膏药。
姜宁就琢磨,让爸妈开口,说哥哥们弄了点小买卖,让她帮忙给发工资,好贴补一下以后的小家。
饭桌上,姜父开口说了这件事,“东子,宁宁他哥有门路,给弄了小买卖,宁宁出门前一直给帮忙拿钱的。”
姜父避重就轻,既没提及兄妹合伙或拿多少钱,也没欺骗,只听着像拿工资。不是他不信任女婿,而是女婿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人,知道后反而为难。
“我想着,你至少等两月才回来接宁宁,这冬月你家里也闲,要不就让宁宁继续过来帮忙,跟以前一样拿钱。你们过去后开销肯定大,也好给贴补一下。”
老丈人说话,赵向东一直认真听着,听完第一反应是活累不累,但转念一想,姜家疼闺女,重活肯定不乐意让姜宁干的。
这大约是姜家补贴闺女的法子吧,毕竟他媳妇儿小胳膊小腿,那细腰仿佛一掐就要断似的,能干得了什么活?
不过老两口疼闺女,他也不好说不占便宜的话。
在赵向东看来,男人养媳妇天经地义,只不过她要是有自己的主见,他也很尊重的。
购v率足一半即可正常阅读新章, 否则需延迟,不便之处,请亲谅解 市火车站以后世眼光看来,实在不算什么,但如今却是一个庞然大物, 小几千平米, 两层刷黄灰的主体建筑占了大部分,三个大门洞前熙熙攘攘, 大包小包的进出人流络绎不绝。
姜宁一眼望过去,最先注意的却是门洞两侧几个小摊。有卖包子馒头的, 也有卖橘子红薯等等的, 七八个小推车, 摊主二十至四五十都有。
这明显比林县活跃多了。
改革政策下来了,落实到大小地方总有差异, 经济发达的地区显然会更快, 姜宁一时对省会杨市有了更多的期待。
“宁宁想吃橘子?”
姜宁目光在小摊位置多停留了一瞬, 赵向东马上察觉了,他顺势望过去, 见橙红色的橘子又大又新鲜, 就领着媳妇往那边行去。
她没有拒绝, “嗯”一声跟了过去。
橘子一毛一斤,比市面贵了两分, 但那瘦高个的摊主生意很不错, 乐呵呵的, 利索给称了两斤橘子,没有塑料袋,他直接倒进赵向东手里的网兜里。
赵向东剥了个橘子,递到姜宁手里,姜宁笑吟吟接了,掰开两边撕下一瓣,探手伸到他唇边。
赵向东表情不变,耳根却有些红,在外这么亲昵的举止让他窘迫,不过他心底却是甜的,飞快扫了两眼附近,见大伙儿行色匆匆没人留意,他微微欠了欠唇缝,飞快把那橘瓣吃下。
“好了宁宁,你自己吃。”
两人进了火车站,买了票,刚好能赶上十点的,姜宁瞥一眼挂钟,还有十五分钟,离别的感觉清晰起来,她胸口闷闷的,嘴里橘瓣也没滋没味。
媳妇儿情绪低落,赵向东何尝不是,他低头盯着媳妇儿白皙的小脸,脚像要生根般挪不动,一个月时间相识,结婚三天多,他首尝难舍难分的滋味。
好在他意志力过人,须臾就调整过来了,这年头保守也不能做拥抱之类动作,他只能捏了捏她的小手,“宁宁,我走了,随军申请一批下来,我马上回来接你。”
“好。”
姜宁鼻子也有些酸酸的,回握一把,她感觉大手立即攒住自己的手,“我等着你。”
“嗯,好。”硬汉子如他,鼻尖也有些发热。
火车靠站了,两只紧紧攒在一起的手最终松开,赵向东回头看一眼踮脚眺望他的姜宁,狠了狠心,转身登上列车。
橄榄绿的高大身影消失在窄小的车门位置,汽笛长鸣一声,绿皮火车缓缓开启,“况嗤况嗤”越来越快,最终驰出站点。
姜宁抬首目送,直到火车见不到影子,才收回视线,她呼了口气,有些惆怅。
虽然结婚时间短,但她发现自己还是惦记他的。
只是不管怎么样,再见面也得至少两个月后了,希望随军申请能尽快批下来吧。
姜宁不是伤春悲秋的性子,很快就调整好心情,往火车站外行去了。
她跟二哥约定在火车站外的一个供销社见面,这里头的一个营业员是他们林县的人,后来有机遇出了市里,跟姜红兵认识关系也行,就拜托他先照顾一下妹子。
客客气气打了招呼,姜宁就坐在店里等着,到了中午见有麻花卖,她买了几根,当她跟二哥的午饭。
姜红兵午饭前把工作办好,留着司机在那里装货,货个把小时能装好,但两人约定,三点才集合回去。
其实经常出差的人,有很多便利,就像替人捎各种东西回去做人情,或者自己捡些好的回去脱手,换钱换票。
出差难免有大小状况耽误,不好预料,而顺利时空出的时间,刚好能办这些事。
姜红兵匆匆赶过来,跟老友打了招呼,就接了妹子出来,一人两根麻花边啃边走。
姜宁这次出来,除了送赵向东外,还有另外一件事办的。
这就是考察一番,决定今年年前的赚钱项目。
农历年在国人心中意义重大,又适逢秋收后农闲,工人干部不说了,农民也是一年最有钱的时候,姜家兄妹打算暂停暂停卖栗子糕,换个活儿。
兄妹三个连同姜父商量许久,决定从制售熏鸡熏鸭,或者卖红联这两项里二选一。
熏鸡熏鸭是姜建设提议的,去年放开家禽饲养,农民或多或少,都给多养了鸡鸭,年前肯定卖些换钱过年的。这年头二次加工过的食品,要比原材料价格高出不少,用市场价收购,自家熏制过后,就能去县里卖。
赚取差价肯定不少,但唯一的弊端就是很累人。请乡邻帮工也不合适,算算差价就知道你家赚了多少钱,改革刚开始,没彻底明朗前,出头鸟不好当。
卖对联则是姜宁提议的,有钱没钱,家家户户换对联。姜宁上辈子闺蜜的父亲,就是卖红联赚的第一桶金。
这里的对联,特指的是印刷对联。
由于国情问题,有不短一段时间里,机器制造远比手工艺品受国人追捧,对联也如此。如今的乡里县城,用的都是手写的对联,当花俏的印刷品刚出现的时候,畅销甚至哄抢是必然的事。
前景可期,但他们的困难是,现在印刷厂都是国营的,想要拿货需要批条,他们没有批条。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批条,却有人脉,姜宁将这个提议一说出来后,姜红兵立即击掌,说要找个印刷厂的朋友询问一下。
改革后印刷厂的销售或许有松动,否则姜宁闺蜜的父亲就不能拿到第一批货了。姜家几个精神一振,让姜红兵抓紧时间,不行他们再退一步弄熏鸡熏鸭。
姜红兵对妹子的眼光头脑很认可,这次刚好姜宁来市里送人,正好结伴一起去,他那位朋友就在市里印刷厂工作。
“这麻花不错,就是费油,家里不好做。”
姜红兵两三下啃了麻花,意犹未尽,将垫麻花的油纸扔了,他随手将夹在腋下的布包拿在手里。
“二哥,这是什么?”
姜宁当然知道这是姜红兵准备的礼物,虽说朋友,但要人费心总要备点礼,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道。她二哥挺会做人的嘛,难怪混得开。
她就好奇这是什么,轻飘飘的体积也不大。
姜红兵笑着打开布口袋,“喏,你看看。”
姜宁一看,是一整条牡丹牌香烟,他笑道:“那家伙是个好烟的,偏媳妇管钱管得紧。”送礼要送到痒处,当然如果事成,利益也不能少了人家的。
他不忘教自己的妹妹,“这样办事才能长久。”
姜宁感叹,她亲哥有智商有手腕,就算没有她带着先走一步,将来也差不了。
兄妹上了公交车,来到市里印刷一厂,姜红兵那朋友早打了招呼,二人在门岗登记了,直接进去。
他那朋友卫国安是销售科的,午间挺安静的,工人都过去食堂吃饭或者午休,姜红兵熟门熟路上了一号楼第三层,对方特地留在办公室等他。
“你这小子,好几个月不见了,这是你妹子,真俊,要我给介绍个对象吗?”
姜红兵将布袋子扔过去,笑骂道:“我妹子刚结婚了,是军婚,你小子想破坏军婚。”
卫安国惋惜,破坏军婚他不敢,接过布袋子往里一看,他登时大喜,“就你小子最够意思。”
打过招呼,时间紧姜红兵也不废话,“安国,你厂里今年印对联吗?”
“印啊,每年都印。”办公室没其他人,卫安国说话放得开,他收好烟,笑着抬头,“今年还加大批量印。”
“怎么说?”姜家兄妹精神一振,连忙追问。
“不是改革了吗?除了任务,我们厂长决定再多印几批,对外销售。”
印刷一厂厂长是个有魄力的,也领会到改革精神,他去年小小试探一番,尝到甜头,打算今天创造更大的效益。
既然是计划以外的,就不需要批条了,然而有头脑有关系的人不少,多印几批也是僧多粥少。卫安国笑着虚指姜红兵,“你小子闻到味儿来了。”
姜家兄妹大喜过望,真的有!姜红兵立即凑过去压低声音说:“安国,我是个实诚人,也不废话,批出来后赚的利润,你占三成。”
一次性送礼能多少?直接将人拉到自己船上,才会最尽心,卫安国一家人在印刷一厂上班,父亲还是领导,他有能力争取到不小份额。
卫安国果然眼前一亮,“成!红兵,我信你。”
果然利益最能驱动人,他本来打算给一批出去当人情算了,现在却完全上了心,“你们先坐着,样板已经出来了,我拿给你们选。”
“好!”
卫安国匆匆出门,姜宁压低声音说:“这厂长是个有魄力的,卖得好很可能再加印,有卫哥在,我们后续货源少不了。”
兄妹对视一眼,目带喜色。
“老大家的,水烧开就把火压一下,慢慢焖两小时。”
这汤姜母见闺女熬过几次,味道佳闺女很爱喝,鱼是姜红兵昨天特地找了几处地方买的,本地鲫鱼少有这么大个头。
“好嘞!”
刘慧芳点了灶火,塞了柴,接过姜父宰好的鸡,舀了热水开始拔毛。
一家人忙忙碌碌,该宰的宰该炖的炖,等准备功夫差不多了,姜宁领着赵向东也到了家。
“爸,妈!”
她远远见到自家院子,脚步就不由自主加快小跑起来,赵向东姜红兵说了两次慢些也没用,只得紧紧跟上。
姜宁冲过去一手一个抱住爸妈,眼圈都红了,早几天还不觉得,真嫁出门去,才发现自己的惦记比想象中要多很多。
“好,好!”姜父姜母也很激动,回抱闺女半响,才缓了一些,忙拍了拍姜宁,招呼站在后面的赵向东,“东子快进门坐。”
姜宁也回神了,松开手看向姜建设刘慧芳,“大哥,大嫂。”
她揉了揉扑过来的小侄子,“小杰,你这两天听没听话。”
“有!”姜明杰扑过来抱住姑姑的大腿,抬头好奇问:“小姑咋没在家呢?”
他问的是这两天,不等姜宁回答,姜母笑道:“你小姑结婚,到小姑父家去了。”
“那什么时候回来呢?”姜明杰跟小姑好,闻言立即嘟嘴不高兴。
小孩子不懂结婚啥意思,现在也不是解释的好时候,刘慧芳赶紧过去把儿子抱走,塞了一颗糖先哄着。
在林县,女婿上门是贵客,姜父几个忙招呼赵向东进屋。坐下后,他先打量闺女,见姜宁面色红润,气色极佳,满意点了点头,“来,东子我们先喝茶,让她们娘俩说说话。”
老婆子念叨两天,招待女婿的活他们男人干就行。
“东哥,你先坐着,我跟妈说说话。”
姜宁很雀跃,不过她没忘先跟丈夫打个招呼,男人待在媳妇娘家,就像女人待在婆家一样,他惦记自己的感受,自己也不能忘记照顾他。
事实上,赵向东并没有这个问题,他心理素质强,还十分体谅姜宁,笑了笑,“宁宁跟妈多说说话,这里我跟爸大哥二哥聊着就行。”
她是他媳妇儿,她爸妈就是他爸妈。
这称呼姜父姜母露出笑,一个女婿半个儿,嫁女的不舍与伤感少了些。
姜母领着闺女回了屋,先询问了赵家人是否好相处,有没有欺负新媳妇。
“除了大嫂,其他都还行。”
姜宁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给亲妈说了,她对婆家了解不深,除去孙秀花,其他暂时处着还行。
说实话她对婆家人要求不高,譬如赵玉燕这样翘手不干家务,看了懒且馋的也不在意,不极品难缠就行了,反正以后不一起住。
姜母听了琢磨半响,“你那大嫂爱欺负人,你不能软了,至于其他的,能让就让些,反正就处两月,吃点小亏总比留坏印象好。”
“妈,我知道的。”
婆家情况了解清楚了,姜母话锋一转,“东子呢,他咋对你?”
“他对我不错,大嫂要找麻烦,他先给挡下了。”而且很有分寸,没有采用过激手段,要知道在婆家被男人护着,是很扎人眼睛的事。
姜母很满意,她就没看错赵向东,顿了顿,她又压低声音嘱咐闺女,“你夜里得让你男人悠着点儿,头头几天可不能过了。”
谁的闺女谁心疼,赵向东高大健硕,常年训练看着彪悍力道十足,又是没开荤的小伙子,她闺女不干农活是个纤细的,一下子没控制住,吃亏的就是她闺女。
姜宁脸腾地红了,又羞又窘,“妈!”不过她知道亲妈也是关心自己,胡乱点了点头。
闺女面如春水,精神头十足,明显过得顺心,姜母也不取笑她,只欣慰拍了拍她的手背。
“妈,等会你跟爸,要记得给东哥说那事儿。”姜宁面皮发烫,赶紧转移话题。
“行,你爸记住了,等下就说。”闺女嘱咐的事,老两口没有不上心的。
这事姜宁出嫁前就给爸妈说好的。随军至少得等两个月,她当然得继续积累资金,只不过现在她嫁到赵家去了,想一天到晚回娘家待着,没靠谱理由不行。
至于带着婆家一起干,光一个孙秀花就让她毫不犹豫地否决了,她不希望随军后,给娘家留下一块或几块撕不下的狗皮膏药。
姜宁就琢磨,让爸妈开口,说哥哥们弄了点小买卖,让她帮忙给发工资,好贴补一下以后的小家。
饭桌上,姜父开口说了这件事,“东子,宁宁他哥有门路,给弄了小买卖,宁宁出门前一直给帮忙拿钱的。”
姜父避重就轻,既没提及兄妹合伙或拿多少钱,也没欺骗,只听着像拿工资。不是他不信任女婿,而是女婿身后还有一大家子人,知道后反而为难。
“我想着,你至少等两月才回来接宁宁,这冬月你家里也闲,要不就让宁宁继续过来帮忙,跟以前一样拿钱。你们过去后开销肯定大,也好给贴补一下。”
老丈人说话,赵向东一直认真听着,听完第一反应是活累不累,但转念一想,姜家疼闺女,重活肯定不乐意让姜宁干的。
这大约是姜家补贴闺女的法子吧,毕竟他媳妇儿小胳膊小腿,那细腰仿佛一掐就要断似的,能干得了什么活?
不过老两口疼闺女,他也不好说不占便宜的话。
在赵向东看来,男人养媳妇天经地义,只不过她要是有自己的主见,他也很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