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吃冰棍和照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PS:求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努力码字的动力。求收藏推荐,让更多人看到。
其实加上上一世,张兴明在张家堡这里也住了有十几年了,但是有件事情他始终没弄明白。
小队今晚看电影了,小队今天开会,小队今天分肉,小队今天计工分,堡里谁家盖房子了,哪天上梁,谁家孩子当兵哪天走,等等等等。
这时候也没有电话,可是为什么大事小情姥姥姥爷从来都提前知道或是立刻知道,从来没耽误过事呢?
张兴明心里明白,肯定是有人专门跑南沟这边来送信的,可是,这么远,这也太及时了啊,而且是不分大小事。
比如今天,刚刚吃了早饭(农闲时一般早饭吃过都是八九点钟了,下午三四点钟吃晚饭),姥姥就上炕,打开了炕柜上的老式翻盖木箱子。
这箱子可是有年头了,上面的锁扣是纯铜手工的,雕着花的那种,锁也是纯铜的老式挂锁,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这口箱子里可全是姥姥的宝贝,轻易不会打开,也是这家里唯一天天锁着的东西了。
张兴明就知道,里面放着姥姥的两件裘皮大衣,金银首饰,相片,还有家里的钱。
这时候可没有存折,钱全是现金放家里藏着,不过那时候家家穷,也没多少。
姥姥这口箱子里的东西,如果能放到90年代后期,多了不敢说,卖个十几万还是轻松平常的。
不过在张兴明记忆里,裘皮大衣被姥姥的亲弟弟白拿去卖了抽大烟了,金银首饰被趟地的三十块钱一副全收走了,相片被张兴明拿剪刀剪碎了,到了八几年就啥也没有了。
(趟地,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专门到农村低价收老物件的古董贩子)
姥姥打开箱子,把手伸进去摸了一会儿,发了几分钟呆,估计是想起原来的生活或是事情了。
解放前后,姥姥过的是天天戏园子听曲,顿顿电话让馆子送餐的日子,穿着裘皮抽着骆驼,没事烫烫头化化妆,哪想得到老了老了开始遭罪。
轻轻叹了口气,姥姥从箱子里摸出一个小布包,坐到炕上一层层打开,里面是家里全部的钱,张兴明估计了一下,能有个三十几块钱,老爸的一个月工资。这在农村算是多的了。
想了想,姥姥数了五块钱零钱放在身上,把其余的又卷上包起来收进了箱子,上了锁,小心的把钥匙放进贴身衣服的小兜里,还拍了拍。
然后下了炕,对小哥俩说:“走,咱们进堡去,吃冰棍,给你们照张像。”
哥哥就兴奋的大叫,跳下炕几下就穿好了鞋,张兴明慢腾腾的爬下炕,也穿好鞋子,哥哥在一边不停的说:“你快点啊,快点啊。”
不搭理急的直跳的哥哥,张兴明是在心里分析,这一早上也没见来人啊,姥姥是怎么知道今天堡里来卖冰棍的呢?怎么知道的今天来照像的呢?好神奇啊。
三个人顺着车道进了堡,远远的就看见大柳树下面停着一台大解放,一堆人围着,孩子们就在四周看着,说着,笑着哭着,有的孩子手里拿着冰棍在吃,有的就眼巴巴的在一边看着舔嘴唇。
走过去,姥姥掏出钱,买了两根冰棍分给哥俩,三分钱一根。
这时候的冰棍真的是冰棍,就是水兑上糖加点乳化剂冻成冰,二厘米宽一厘米厚,不到十厘米长,里面插着一根竹棍,露出二厘米捏手的地方。
这种冰棍融化的特别快,吃几口就开始不停的滴水了。因为太硬咬不动,孩子吃的慢,所以咬一小口两小口以后,就只能不停的去吸吮冰棍的下边,不然就滴没了。
一根冰棍,大部分是这样吸完的,吃完以后,手都是粘粘的,不小心的话衣服上也滴的全是。
尽管这样,这也是那时候小孩幸福的回忆,那种快乐,是后世孩子吃几块钱一根的雪糕所享受不到的。
张兴明拿了冰棍,咬了一口,味道还是不错的,这个时代的东西货真价实啊。
然后张兴明就递给姥姥吃,姥姥摇头不要,张兴明就不干,非得让她吃,姥姥笑着咬了一口,张兴明自己再咬一口,就递到姥姥手上,说:“太凉了,不好吃,牙疼,姥你吃吧。”
哥哥捧着冰棍吸吮着,眼睛随着张兴明和姥姥递来递去的冰棍晃动着。
最后这根冰棍,张兴明咬了两小口,姥姥吃了点,剩下的还是哥哥给吃了。
边上就有谁家的媳妇说好话:“哎呀婶儿,这是张老三的孩子吧,真懂事啊,一看就孝心。”姥姥就笑,说:“嗯,这个二的从小就懂事,可精了。”哥哥听了就不乐意,拿白眼球剜人家。
吃过了冰棍,在河里洗了手,姥姥领着哥俩进了柳树下头一家的院子。这是老钟家老大的院子。
这个时候,他们家就是砖瓦房了,红砖勾着缝,基台拿水泥抹的水平的,大玻璃窗,窗框上刷着蓝色的油漆。
墙的下半截用水泥抹了一米多高的墙围子,上面用盘子碗的碎片镶着花形的图案。(那时候农村盖房子,先用石头垒个基台,高出地面一米半米的,然后在上面再起房子,这是为了防止水灌进屋里,也防潮)
瓦是东北的大方瓦,小队里就有制瓦机,基本上就闲在那里,一直到几年以后,村里盖砖房的多了,才专门有人天天打瓦来卖,收入是小队的,可是也没几个人见着这钱。
屋里墙面上刮着白灰,在这年头的农村这就是相当豪华的墙面装修了,雪白雪白的,和所有村民家里的黄墙黑顶一屋子报纸比起来,相当的有逼格。
墙上挂着几个玻璃像框,里面放着几十张他们家人的照片。这年头可能有些人一辈子也没照过像呢,一张就八毛一块的,没几个人舍得。
要知道大部分人家这时候一年也挣不来十块钱现金。
钟老大是队长,他家也就是小队办公的地方,屋里不少人,抽着烟喝着茶,闹哄哄的。
姥姥领着哥俩进了屋,就有人站起来招呼:“来了婶儿,嘎哈呀,有事啊?”
姥姥就指着哥俩说:“给孩子照张像。”边上有人就说:“张婶阔呀,这女儿在城里,和咱不一样了呀。”姥姥就说:“阔什么阔,再阔有你们阔?这是他爸上次来留了几块钱,让给孩照一张。”
有人就议论:“现在城里他们一个月有三十多块钱了吧?进厂里当工人就是比咱地里刨整的多些。”
“多啥呀?吃都吃不饱,啥都得买,啥都要票还啥都没有的,那点钱光吃饭都不够,一年到头连个假都没有。
他家老二原来不也在厂里吗?后尾不是托人回来了,还是咱种地踏实点,能吃饱不是。他家老大是死的早,要不然肯定也得回来。
唉我记着他刚复员那哈儿,不也回来了吗?咋后尾又弄城里上班去了呢?”
“他家老头不待见他呗,啥也不给,住的地方都没有,不回城去哪?那头不是给分房子嘛。”
“拉倒吧,那分的啥玩艺儿,没有个灶屋大,让俺去俺都不去,那是没办法了呗。”
“也是,这年头,能混的差不临的谁进城啊,就名好听,那玩艺儿又不顶饭。”
“行了行了,别白话人家那点事了,各人有各人福。这事到底咋整?到底能商量个准信不?那头催我好几回了。”钟老大打断了几个人的议论,把话扯到他们的正事上。
“咋整?你说咋整就咋整呗,能咋整?咋整我都没意见,听你的,你就说咋整吧。”
钟老大点根烟,偏着身子对屋外头喊:“小光,小光子。”“哎,哎。”跟过来一个二十几岁的男的,张兴明也不认识。
钟老大指指张兴明哥俩,说:“去后屋,给张婶家孩子照两张像。”“哎。”小光子点头答应了,对姥姥说:“来婶,来这屋,我给你照。”
姥姥拉着张兴明哥俩跟着他往后走,钟老大在屋里喊:“收五毛哦,别整八毛一块的,张婶不是外人。”张兴明撇了撇嘴。
那时候的照像馆里的相机是那种巨大的箱式,前面炮一样的镜头,后头一个木箱,底片是玻璃的,手工上到箱子后面,一张照片换一张底板。
摄影师在箱子后面,用一块黑布蒙住上半身调光,调好了,把镜头关了摸黑上好底板玻璃,钻出来,举着快门线:照了啊,预备,啪的闪个灯,全程照像的人被安排好位置姿势后一动不能动,一动就虚了。
老钟家这不是那种照像馆器材,是一台海欧120/4B,小队财产。这台机器算是当时国内比较先进的照像机了。
四四方方的机身,正前方两个竖向并排的镜头,一个取景,一个拍照。
这种相机是双反取景,取景器在相机正上方,照像的时候捧着相机对着被拍对像,低头从上往下看取景器。
说实话,我个人觉得双反取景的相机成像比单反成像好多了,可以做最大和最小景深成片,而且靠相机自重稳定机身,总比举着靠胳膊稳定来的容易。
但是特么双反相机实在太特么贵了,怎么咬牙也买不起。
哥俩在白墙前面站好,小光挎着相机摆弄,看他那笨拙的手法,张兴明差点冲过去教他。这么简单的操作,真是特么实在太笨了,不过,这玩艺儿在这个年代,也算是高科技了,又是这样一个封闭的乡下,只能理解了。
摆弄了半天,拍了两张,张兴明又拉着姥姥三个人照了一张,姥姥有点舍不得,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
姥姥交了一块五毛钱,也没有固定的取像片日期,只说弄好了通知。出来的时候外边有二家也在等着照像,看来这生意还不错,看来拿照片也不用等很久。
胶片相机的冲洗有点麻烦,需要时间,另外,胶片相机必须一卷胶片拍完了才能冲洗,没有数码方便。
但是从效果来说,胶片总体要高于数码,你用胶片拍个山水,再用数码拍同样的山水,让你用上万像素的,照片出来你对比一下成像颜色和细腻度,那就不是一个等级。
拍胶片好烧钱哪。
还有,弄不了暗室学不会暗房技术,你还是玩数码好点。
照像的时候还遇到了张兴明五爷家的小姑。
这时候,小姑应该只有二十几岁不到三十,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很多,精神头也不是很足。
小姑看到姥姥领着张兴明和哥哥很热情,上来拉着说东说西的,姥姥就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她唠了一会儿。
这个小姑其实挺可怜的。
张兴明的太爷爷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是方园十几公里最大的地主,五爷家现在住的院子被堡里人称为老院。
老院是原来堡里最大的建筑,几进的大宅子,修着石砌门楼和围墙,那个时候,每天有人带枪站岗的。
在张兴明老家这里,老时候最出名的是胡子和绺子。
胡子和绺子都是土匪,或者叫山匪,后来说胡子绺子都是土匪,是一个意思,其实不是。
胡子是坐地匪,有寨子,就是有固定经营地址,而绺子是流动的,走到哪抢到哪,抢了就跑。还有跑单帮的,叫单搓,严格来讲并不属于匪,而是强盗。
胡子是有队伍组织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四梁八柱管理体制,比较讲规矩,有十不抢,三十六誓,其实对乡里危害不大,更像是占山的武装组织。
小RB在东北几十年,最大的敌人就是这种组织,有史料记载的就有人三百万,枪一百八十万条。
胡子绺子都有道号,道上的名号,历史上有记载的胡子有忠义军,保国军,压东洋,战东洋,护乡军,先遣军,光复军,保安军,坐三省等等。
绺子的就更多了,草上飞,一股风,冰溜子,九头鸟,坐山雕,山豹子,坐地虎,活阎王,南霸天北霸天,举不胜举,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胡子和绺子是完全不同的。
胡子用的是组织名字,绺子用的是当家人的外号,或叫花名。
胡子里也有用当家人花名为组织名字的,比如老三省,老北风,就是相当有特色的两股胡子,老三省和老北风是两个大柜的外号。
最开始他们都是绺子,到处抢掠,RB进东北以后,两个带头人不约而同的组织人马,竖起大旗和RB人拼起来,成为了声赫一时的大胡子。
东北王张作霖是绺子转胡子的成功典范。
历史上最有名气的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其实就是胡子联合起来的武装。
RB投降以后,东北进入一片混乱动荡,国明党的残兵败将散兵溃勇大多进山成了土匪,继承了胡子的名称,不过和历史上的胡子根本不是一回事了。
新中国的公安部门成立的初期,主要任务就是剿匪,这类电视电影作品也很多,像乌龙山剿匪记,说的是五几年的SC地区乌龙山的土匪。
东北的胡子是当时人数最多,装备最好的,是剿匪的主战场。
张兴明家的老院,其实就是防匪用的。
在张家堡这里,出名的胡子有两股,都是有寨子的,现在那地方还在用胡子当年的寨子名当地名,我就不写了。
绺子就多了,十好几股,少的三五个,多的十几人,不像胡子一般只抢有钱的,绺子连穷人也抢,见啥抢啥,强奸杀人啥事都干。
因为地势的关系,往张家堡来的路只有两条,那时候会有人守着,见人来了就放枪,这边堡里人就往老院里躲。
石门楼大门关上一顶,拿枪的爬到顶上,易守难攻。
姥爷给张兴明讲,胡子来了也不攻打,骑着马绕几圈,放几枪,然后就往院子里扔钱,稍稍富裕点的家里都被扔过钱。
那钱是买货的,扔进你家,就是下了定金,隔几天会来收货,到时候你只要把准备好的粮食啥的堆在大门外面就行了,胡子拿了就走。
白钱买粮,红钱买肉,一般是一比五,也就是给你扔十块钱进来,你准备五十块钱的东西就好,多了他也不要,少了就是麻烦,人不可能天天防着啊。
姥爷说,堡里因为这个被割了耳朵的有好几个,但没听过杀人,胡子因为有寨子,还是有底线的。
就怕来的是绺子。
姥爷家里也来过绺子。
三五个大汉带着枪,进屋就要给他们做饭煮肉烫酒,稍慢一下就得挨揍,吃喝完了走的时候还要拿东西,也不敢不给。
家里有年轻女人的,经常有被绺子欺负了的,因为这个跳河投井的好几个。
这就是六十年代初期的事。
后来部队开过来,胡子绺子就绝了。
……
六八年的时候,老院被砸了。
张兴明的五爷爷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小儿子和两个女儿都是红卫兵,是队里的造反派,也就是张兴明的小叔叔和两个姑姑,包括这个小姑。
砸四旧斗地主,打倒地主老财,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沟里哪有什么四旧老财?于是张兴明家里的老院就成了唯一的目标。
而且张兴明的太爷爷解放前是这片土地的拥有者,张家就是这片唯一的大地主。
那时候,张兴明的太爷爷已经不在了,留下了五个儿子。
张兴明的爷爷是老大,不过因为他六个儿子中,有三个党员,两个在部队,一个在杯钢因工伤离世,所以成份被改为中农,逃过了一劫。
工伤离世的是张兴明的大伯,被钢水烫伤没抢救过来,算立功。
在部队是张兴明的老爸和五叔,其中老爸还是干部。
于是张兴明的其他四个爷爷就成了批判对像。
老院被推倒了,老屋也被铲平,后来五爷家在老院原地起了四间草房。
四个爷爷更是隔三差五的就被挂上大白纸牌子,拉到小队场院上去批斗。
五爷家的小叔和两个小姑都举着红宝书,在毛主席画像前宣布和五爷断绝了父子(父女)关系,坚决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听老爸讲,批斗的时候,打五爷打的最狠的就是这个小姑姑。
其实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她们不这么做,别人也会这么做,而且她们自己也将成为被打被批斗的对像,只能说,世事弄人。
张兴明的二爷三爷四爷因为长期被批斗被打,被关牛棚猪圈,先后去世了,五爷因为年纪小些,身体强壮,挺了过来。
钟家本来是外来的破落户,在运动中抓住了机会,成了队长,成了村里最有钱的人家。
运动后期,批斗这样的事渐渐少了,但那时候城里乡下干什么都讲成份,富农和地主在哪都是遭来一片白眼,是没人权的下等人。
五爷后来虽然不再挨打了,但在村里也没有任何地位,包括在家里,吃饭都只能一个人蹲在外屋灶边上吃,不能进屋上桌,因为一家人都是革命的,只有他是地主,是黑五类。
76年,山外面已经变换大旗,世界换新颜了,但在这大山里运动的余韵还没散尽。
一直到78年,五爷才能进屋,坐到炕上吃口热饭。
从77年,这个小姑的精神就一直不太好,好像出了问题,一个人搬到离堡子几公里的河上游去,盖了半间草房,开了点地,不再和村里的人来往了。
从堡子上去一直到水库,总共也只有几家人,小姑住的最远,干脆就是一个人住到了山里,后来默默的一个人在那里病死了。
……
张兴明和哥哥小,也没法和小姑说什么,姥姥好像也不太喜欢和她说话。
她一个人抓着姥姥的手说了几句,忽然就安静下来,好像在流泪,然后转身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姥姥看着她瘦削的背影叹了口气。
边上就有人说:“这丫头来嘎哈?”
“谁知道呢,听说疯了,看着不像啊。”
“说点别的说点别的,有啥好说的,这些年事都搁心里呢,明白就得了。”
姥姥拉着哥哥和张兴明的手,从钟老大家走了出来。
出来左右望望,小姑已经不知走哪去了,看不到了。
这是张兴明和这个姑姑的最后一面。
PS:求支持,您的支持是我努力码字的动力。求收藏推荐,让更多人看到。
其实加上上一世,张兴明在张家堡这里也住了有十几年了,但是有件事情他始终没弄明白。
小队今晚看电影了,小队今天开会,小队今天分肉,小队今天计工分,堡里谁家盖房子了,哪天上梁,谁家孩子当兵哪天走,等等等等。
这时候也没有电话,可是为什么大事小情姥姥姥爷从来都提前知道或是立刻知道,从来没耽误过事呢?
张兴明心里明白,肯定是有人专门跑南沟这边来送信的,可是,这么远,这也太及时了啊,而且是不分大小事。
比如今天,刚刚吃了早饭(农闲时一般早饭吃过都是八九点钟了,下午三四点钟吃晚饭),姥姥就上炕,打开了炕柜上的老式翻盖木箱子。
这箱子可是有年头了,上面的锁扣是纯铜手工的,雕着花的那种,锁也是纯铜的老式挂锁,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
这口箱子里可全是姥姥的宝贝,轻易不会打开,也是这家里唯一天天锁着的东西了。
张兴明就知道,里面放着姥姥的两件裘皮大衣,金银首饰,相片,还有家里的钱。
这时候可没有存折,钱全是现金放家里藏着,不过那时候家家穷,也没多少。
姥姥这口箱子里的东西,如果能放到90年代后期,多了不敢说,卖个十几万还是轻松平常的。
不过在张兴明记忆里,裘皮大衣被姥姥的亲弟弟白拿去卖了抽大烟了,金银首饰被趟地的三十块钱一副全收走了,相片被张兴明拿剪刀剪碎了,到了八几年就啥也没有了。
(趟地,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专门到农村低价收老物件的古董贩子)
姥姥打开箱子,把手伸进去摸了一会儿,发了几分钟呆,估计是想起原来的生活或是事情了。
解放前后,姥姥过的是天天戏园子听曲,顿顿电话让馆子送餐的日子,穿着裘皮抽着骆驼,没事烫烫头化化妆,哪想得到老了老了开始遭罪。
轻轻叹了口气,姥姥从箱子里摸出一个小布包,坐到炕上一层层打开,里面是家里全部的钱,张兴明估计了一下,能有个三十几块钱,老爸的一个月工资。这在农村算是多的了。
想了想,姥姥数了五块钱零钱放在身上,把其余的又卷上包起来收进了箱子,上了锁,小心的把钥匙放进贴身衣服的小兜里,还拍了拍。
然后下了炕,对小哥俩说:“走,咱们进堡去,吃冰棍,给你们照张像。”
哥哥就兴奋的大叫,跳下炕几下就穿好了鞋,张兴明慢腾腾的爬下炕,也穿好鞋子,哥哥在一边不停的说:“你快点啊,快点啊。”
不搭理急的直跳的哥哥,张兴明是在心里分析,这一早上也没见来人啊,姥姥是怎么知道今天堡里来卖冰棍的呢?怎么知道的今天来照像的呢?好神奇啊。
三个人顺着车道进了堡,远远的就看见大柳树下面停着一台大解放,一堆人围着,孩子们就在四周看着,说着,笑着哭着,有的孩子手里拿着冰棍在吃,有的就眼巴巴的在一边看着舔嘴唇。
走过去,姥姥掏出钱,买了两根冰棍分给哥俩,三分钱一根。
这时候的冰棍真的是冰棍,就是水兑上糖加点乳化剂冻成冰,二厘米宽一厘米厚,不到十厘米长,里面插着一根竹棍,露出二厘米捏手的地方。
这种冰棍融化的特别快,吃几口就开始不停的滴水了。因为太硬咬不动,孩子吃的慢,所以咬一小口两小口以后,就只能不停的去吸吮冰棍的下边,不然就滴没了。
一根冰棍,大部分是这样吸完的,吃完以后,手都是粘粘的,不小心的话衣服上也滴的全是。
尽管这样,这也是那时候小孩幸福的回忆,那种快乐,是后世孩子吃几块钱一根的雪糕所享受不到的。
张兴明拿了冰棍,咬了一口,味道还是不错的,这个时代的东西货真价实啊。
然后张兴明就递给姥姥吃,姥姥摇头不要,张兴明就不干,非得让她吃,姥姥笑着咬了一口,张兴明自己再咬一口,就递到姥姥手上,说:“太凉了,不好吃,牙疼,姥你吃吧。”
哥哥捧着冰棍吸吮着,眼睛随着张兴明和姥姥递来递去的冰棍晃动着。
最后这根冰棍,张兴明咬了两小口,姥姥吃了点,剩下的还是哥哥给吃了。
边上就有谁家的媳妇说好话:“哎呀婶儿,这是张老三的孩子吧,真懂事啊,一看就孝心。”姥姥就笑,说:“嗯,这个二的从小就懂事,可精了。”哥哥听了就不乐意,拿白眼球剜人家。
吃过了冰棍,在河里洗了手,姥姥领着哥俩进了柳树下头一家的院子。这是老钟家老大的院子。
这个时候,他们家就是砖瓦房了,红砖勾着缝,基台拿水泥抹的水平的,大玻璃窗,窗框上刷着蓝色的油漆。
墙的下半截用水泥抹了一米多高的墙围子,上面用盘子碗的碎片镶着花形的图案。(那时候农村盖房子,先用石头垒个基台,高出地面一米半米的,然后在上面再起房子,这是为了防止水灌进屋里,也防潮)
瓦是东北的大方瓦,小队里就有制瓦机,基本上就闲在那里,一直到几年以后,村里盖砖房的多了,才专门有人天天打瓦来卖,收入是小队的,可是也没几个人见着这钱。
屋里墙面上刮着白灰,在这年头的农村这就是相当豪华的墙面装修了,雪白雪白的,和所有村民家里的黄墙黑顶一屋子报纸比起来,相当的有逼格。
墙上挂着几个玻璃像框,里面放着几十张他们家人的照片。这年头可能有些人一辈子也没照过像呢,一张就八毛一块的,没几个人舍得。
要知道大部分人家这时候一年也挣不来十块钱现金。
钟老大是队长,他家也就是小队办公的地方,屋里不少人,抽着烟喝着茶,闹哄哄的。
姥姥领着哥俩进了屋,就有人站起来招呼:“来了婶儿,嘎哈呀,有事啊?”
姥姥就指着哥俩说:“给孩子照张像。”边上有人就说:“张婶阔呀,这女儿在城里,和咱不一样了呀。”姥姥就说:“阔什么阔,再阔有你们阔?这是他爸上次来留了几块钱,让给孩照一张。”
有人就议论:“现在城里他们一个月有三十多块钱了吧?进厂里当工人就是比咱地里刨整的多些。”
“多啥呀?吃都吃不饱,啥都得买,啥都要票还啥都没有的,那点钱光吃饭都不够,一年到头连个假都没有。
他家老二原来不也在厂里吗?后尾不是托人回来了,还是咱种地踏实点,能吃饱不是。他家老大是死的早,要不然肯定也得回来。
唉我记着他刚复员那哈儿,不也回来了吗?咋后尾又弄城里上班去了呢?”
“他家老头不待见他呗,啥也不给,住的地方都没有,不回城去哪?那头不是给分房子嘛。”
“拉倒吧,那分的啥玩艺儿,没有个灶屋大,让俺去俺都不去,那是没办法了呗。”
“也是,这年头,能混的差不临的谁进城啊,就名好听,那玩艺儿又不顶饭。”
“行了行了,别白话人家那点事了,各人有各人福。这事到底咋整?到底能商量个准信不?那头催我好几回了。”钟老大打断了几个人的议论,把话扯到他们的正事上。
“咋整?你说咋整就咋整呗,能咋整?咋整我都没意见,听你的,你就说咋整吧。”
钟老大点根烟,偏着身子对屋外头喊:“小光,小光子。”“哎,哎。”跟过来一个二十几岁的男的,张兴明也不认识。
钟老大指指张兴明哥俩,说:“去后屋,给张婶家孩子照两张像。”“哎。”小光子点头答应了,对姥姥说:“来婶,来这屋,我给你照。”
姥姥拉着张兴明哥俩跟着他往后走,钟老大在屋里喊:“收五毛哦,别整八毛一块的,张婶不是外人。”张兴明撇了撇嘴。
那时候的照像馆里的相机是那种巨大的箱式,前面炮一样的镜头,后头一个木箱,底片是玻璃的,手工上到箱子后面,一张照片换一张底板。
摄影师在箱子后面,用一块黑布蒙住上半身调光,调好了,把镜头关了摸黑上好底板玻璃,钻出来,举着快门线:照了啊,预备,啪的闪个灯,全程照像的人被安排好位置姿势后一动不能动,一动就虚了。
老钟家这不是那种照像馆器材,是一台海欧120/4B,小队财产。这台机器算是当时国内比较先进的照像机了。
四四方方的机身,正前方两个竖向并排的镜头,一个取景,一个拍照。
这种相机是双反取景,取景器在相机正上方,照像的时候捧着相机对着被拍对像,低头从上往下看取景器。
说实话,我个人觉得双反取景的相机成像比单反成像好多了,可以做最大和最小景深成片,而且靠相机自重稳定机身,总比举着靠胳膊稳定来的容易。
但是特么双反相机实在太特么贵了,怎么咬牙也买不起。
哥俩在白墙前面站好,小光挎着相机摆弄,看他那笨拙的手法,张兴明差点冲过去教他。这么简单的操作,真是特么实在太笨了,不过,这玩艺儿在这个年代,也算是高科技了,又是这样一个封闭的乡下,只能理解了。
摆弄了半天,拍了两张,张兴明又拉着姥姥三个人照了一张,姥姥有点舍不得,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
姥姥交了一块五毛钱,也没有固定的取像片日期,只说弄好了通知。出来的时候外边有二家也在等着照像,看来这生意还不错,看来拿照片也不用等很久。
胶片相机的冲洗有点麻烦,需要时间,另外,胶片相机必须一卷胶片拍完了才能冲洗,没有数码方便。
但是从效果来说,胶片总体要高于数码,你用胶片拍个山水,再用数码拍同样的山水,让你用上万像素的,照片出来你对比一下成像颜色和细腻度,那就不是一个等级。
拍胶片好烧钱哪。
还有,弄不了暗室学不会暗房技术,你还是玩数码好点。
照像的时候还遇到了张兴明五爷家的小姑。
这时候,小姑应该只有二十几岁不到三十,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很多,精神头也不是很足。
小姑看到姥姥领着张兴明和哥哥很热情,上来拉着说东说西的,姥姥就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她唠了一会儿。
这个小姑其实挺可怜的。
张兴明的太爷爷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是方园十几公里最大的地主,五爷家现在住的院子被堡里人称为老院。
老院是原来堡里最大的建筑,几进的大宅子,修着石砌门楼和围墙,那个时候,每天有人带枪站岗的。
在张兴明老家这里,老时候最出名的是胡子和绺子。
胡子和绺子都是土匪,或者叫山匪,后来说胡子绺子都是土匪,是一个意思,其实不是。
胡子是坐地匪,有寨子,就是有固定经营地址,而绺子是流动的,走到哪抢到哪,抢了就跑。还有跑单帮的,叫单搓,严格来讲并不属于匪,而是强盗。
胡子是有队伍组织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四梁八柱管理体制,比较讲规矩,有十不抢,三十六誓,其实对乡里危害不大,更像是占山的武装组织。
小RB在东北几十年,最大的敌人就是这种组织,有史料记载的就有人三百万,枪一百八十万条。
胡子绺子都有道号,道上的名号,历史上有记载的胡子有忠义军,保国军,压东洋,战东洋,护乡军,先遣军,光复军,保安军,坐三省等等。
绺子的就更多了,草上飞,一股风,冰溜子,九头鸟,坐山雕,山豹子,坐地虎,活阎王,南霸天北霸天,举不胜举,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胡子和绺子是完全不同的。
胡子用的是组织名字,绺子用的是当家人的外号,或叫花名。
胡子里也有用当家人花名为组织名字的,比如老三省,老北风,就是相当有特色的两股胡子,老三省和老北风是两个大柜的外号。
最开始他们都是绺子,到处抢掠,RB进东北以后,两个带头人不约而同的组织人马,竖起大旗和RB人拼起来,成为了声赫一时的大胡子。
东北王张作霖是绺子转胡子的成功典范。
历史上最有名气的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其实就是胡子联合起来的武装。
RB投降以后,东北进入一片混乱动荡,国明党的残兵败将散兵溃勇大多进山成了土匪,继承了胡子的名称,不过和历史上的胡子根本不是一回事了。
新中国的公安部门成立的初期,主要任务就是剿匪,这类电视电影作品也很多,像乌龙山剿匪记,说的是五几年的SC地区乌龙山的土匪。
东北的胡子是当时人数最多,装备最好的,是剿匪的主战场。
张兴明家的老院,其实就是防匪用的。
在张家堡这里,出名的胡子有两股,都是有寨子的,现在那地方还在用胡子当年的寨子名当地名,我就不写了。
绺子就多了,十好几股,少的三五个,多的十几人,不像胡子一般只抢有钱的,绺子连穷人也抢,见啥抢啥,强奸杀人啥事都干。
因为地势的关系,往张家堡来的路只有两条,那时候会有人守着,见人来了就放枪,这边堡里人就往老院里躲。
石门楼大门关上一顶,拿枪的爬到顶上,易守难攻。
姥爷给张兴明讲,胡子来了也不攻打,骑着马绕几圈,放几枪,然后就往院子里扔钱,稍稍富裕点的家里都被扔过钱。
那钱是买货的,扔进你家,就是下了定金,隔几天会来收货,到时候你只要把准备好的粮食啥的堆在大门外面就行了,胡子拿了就走。
白钱买粮,红钱买肉,一般是一比五,也就是给你扔十块钱进来,你准备五十块钱的东西就好,多了他也不要,少了就是麻烦,人不可能天天防着啊。
姥爷说,堡里因为这个被割了耳朵的有好几个,但没听过杀人,胡子因为有寨子,还是有底线的。
就怕来的是绺子。
姥爷家里也来过绺子。
三五个大汉带着枪,进屋就要给他们做饭煮肉烫酒,稍慢一下就得挨揍,吃喝完了走的时候还要拿东西,也不敢不给。
家里有年轻女人的,经常有被绺子欺负了的,因为这个跳河投井的好几个。
这就是六十年代初期的事。
后来部队开过来,胡子绺子就绝了。
……
六八年的时候,老院被砸了。
张兴明的五爷爷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小儿子和两个女儿都是红卫兵,是队里的造反派,也就是张兴明的小叔叔和两个姑姑,包括这个小姑。
砸四旧斗地主,打倒地主老财,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沟里哪有什么四旧老财?于是张兴明家里的老院就成了唯一的目标。
而且张兴明的太爷爷解放前是这片土地的拥有者,张家就是这片唯一的大地主。
那时候,张兴明的太爷爷已经不在了,留下了五个儿子。
张兴明的爷爷是老大,不过因为他六个儿子中,有三个党员,两个在部队,一个在杯钢因工伤离世,所以成份被改为中农,逃过了一劫。
工伤离世的是张兴明的大伯,被钢水烫伤没抢救过来,算立功。
在部队是张兴明的老爸和五叔,其中老爸还是干部。
于是张兴明的其他四个爷爷就成了批判对像。
老院被推倒了,老屋也被铲平,后来五爷家在老院原地起了四间草房。
四个爷爷更是隔三差五的就被挂上大白纸牌子,拉到小队场院上去批斗。
五爷家的小叔和两个小姑都举着红宝书,在毛主席画像前宣布和五爷断绝了父子(父女)关系,坚决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听老爸讲,批斗的时候,打五爷打的最狠的就是这个小姑姑。
其实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她们不这么做,别人也会这么做,而且她们自己也将成为被打被批斗的对像,只能说,世事弄人。
张兴明的二爷三爷四爷因为长期被批斗被打,被关牛棚猪圈,先后去世了,五爷因为年纪小些,身体强壮,挺了过来。
钟家本来是外来的破落户,在运动中抓住了机会,成了队长,成了村里最有钱的人家。
运动后期,批斗这样的事渐渐少了,但那时候城里乡下干什么都讲成份,富农和地主在哪都是遭来一片白眼,是没人权的下等人。
五爷后来虽然不再挨打了,但在村里也没有任何地位,包括在家里,吃饭都只能一个人蹲在外屋灶边上吃,不能进屋上桌,因为一家人都是革命的,只有他是地主,是黑五类。
76年,山外面已经变换大旗,世界换新颜了,但在这大山里运动的余韵还没散尽。
一直到78年,五爷才能进屋,坐到炕上吃口热饭。
从77年,这个小姑的精神就一直不太好,好像出了问题,一个人搬到离堡子几公里的河上游去,盖了半间草房,开了点地,不再和村里的人来往了。
从堡子上去一直到水库,总共也只有几家人,小姑住的最远,干脆就是一个人住到了山里,后来默默的一个人在那里病死了。
……
张兴明和哥哥小,也没法和小姑说什么,姥姥好像也不太喜欢和她说话。
她一个人抓着姥姥的手说了几句,忽然就安静下来,好像在流泪,然后转身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姥姥看着她瘦削的背影叹了口气。
边上就有人说:“这丫头来嘎哈?”
“谁知道呢,听说疯了,看着不像啊。”
“说点别的说点别的,有啥好说的,这些年事都搁心里呢,明白就得了。”
姥姥拉着哥哥和张兴明的手,从钟老大家走了出来。
出来左右望望,小姑已经不知走哪去了,看不到了。
这是张兴明和这个姑姑的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