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讹诈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吴穆随便铺垫了两句,跟着就破口大骂起来,对象当然是他眼中万恶的东林党。本来借助梃击案,东林党已经声势大张,跟着又制造出莫须有的红丸案,到此东林党已经把政敌打得抬不起头了。至于移宫案更是锦上添花,天启的养母李选侍想母凭子贵当太后,东林党硬说她想做乱。一群大臣先把天启抢走,然后天天跑到殿门。去骂大街,最后把这个哭哭啼啼的小寡妇轰出了宫去,东林党第三次立下了擎天保社稷的大功。
到了天启三年,东林党借助京查把所有异己统统赶出了京师,一时间朝班之上只有东林一系的官员,黄石看过的明史也大赞此时是“众正盈朝”。按下来吴穆痛骂的历史黄石也有所耳闻,根据大明的规矩,三品以下官员任命无须经过皇帝批准……因此黄石早就知道某清文人诬蔑万历朝天下官员十去其九是胡扯——这事根本不归明朝皇帝管。
三品以上官员要由朝臣会推,然后把名单上报给天子。天启四年,不长眼的天启天子改动了会推名单的一个顺序。把排在第二的人选改为了第一,这顿时就捅了东林党的马蜂窝。实际上无人知道这到底是不是皇帝的意思,东林党也是从这个问题下手,他们质问天启这到底是他的意思,还是内廷太监的主意。
从黄石个人着法而言,他是很赞成明朝的虚君制度的,文渊阁的大学士们一个个久经浮沉,能混到内阁的文臣个个都是人精,远远比一个长于内宫的帝王更懂得怎么治理这个国家。从朱棣建立内阁制度以后,明朝的皇帝可以去旅游,可以去打仗,可以去炼丹。也可以去打木匠,只要有自知之明——我肯定没有外廷那帮人精聪明就行。
实际上明朝历代的皇帝都有这种自知之明。嘉靖曾经十年不改动内阁票拟地一个字,万历没有驳回过吏部的一次官员年审和任命,明朝皇帝奉行地政策类似后世的责任内阁制——干得好按着干,干不好阁臣就滚蛋。
但天启显然没有他祖宗的涵养,少年天子出面对臣子说这次改动是他的主意,这无疑是往文臣集团的怒火上浇油。可是他们不能说皇帝错了。因为皇帝理论上有这个权力,但也正因为这个权力仅仅是理论上有而习惯上已经没有了好多年。所以从天启四年六月开始,铺天盖地的弹勘奏章就指向了天启的近臣——魏忠贤,东林党要求天启“赫然怒,加于三尺”,耙魏忠贤斩首示众。
魏忠贤期间几次吓得抱着天启的大腿痛哭……这当然不是吴穆说的。
魏忠贤还把他的对食客氏招来一起抱着天启的腿哭……这当然也不是吴穆说的。
到天启四年十月,对魏忠贤的攻击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了。
“凌迫圣上。真无君无父之乱臣贼子。”吴穆义愤填膺地骂道。
如果是黄石的前世,可能有很多人会同情天启的处境,但黄石知道他这句赞同如果流传出去,足以让他在明末声名扫地,因为这些明臣坚持的正是华夏自古以来的“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华直的儒家传统是“治、道分离”,皇帝握有道统,而士大夫有治统。蒙元以前,华夏敢动手打臣子的只有赵老大那个丘八,事后他虽然拼命道歉还是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黄石低声赞同了一句:“吴公公说的是。”
明虽然不学好地从蒙古那里继承了“廷杖”,但儒家此时还是有气节的。就是号称最残暴的朱元璋,都曾有儒生拒绝对他行跪拜之礼,而朱洪武还会称赞这个儒生有“古贤臣之风”。能说出“道在是,治亦在是”。把天下知识分子变成奴才的某朝还没有到来,在华夏的历朝,皇帝赤裸裸的独裁是儒家口中的“无道”,支持皇帝独裁的都是“奸佞”。
所以这句赞同让吴穆大为开心,他认为这巳经是黄石的明确表态了:“广宁变乱的时候,黄将军就在那里,魏公公希望黄将军能把所见的写成奏折,呈给天子。”
对广宁惨败的重审是阉党击溃东林党的重要战役,魏忠贤成功地向天启证明了东林党的腐败和私心,并抓住了东林党的痛脚。黄石可能是最有分量的见证人了,他现在的功绩和当时的现场行动,会让他的陈述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
“吴公公,这封奏折是用末将的专折奏事权投送通政司么?”黄石知道一旦这件事情曝光。自己的名声就算是毁了。
“圣上英明,黄将军不必担心。”吴穆的意思很话楚,阉党需要这份资料当炸弹。
“末将位卑言轻,恐怕说了也没有人听。”黄石知道魏忠贤会赢,但是天启活不了几年了,魏忠贤不可能永远一手遮天的。
“黄将军前途远大,东江镇也该开协了,魏公公认为黄将军正是副将的合适人选,”见黄石脸上阴晴不定,他又急急忙忙地补充了一句“黄将军开镇也是早晚的事情了。”吴穆也抛出了很大的一块胡萝卜。
“这件事情过去那么久了,末将只是一个武夫,不是御史,这事情恐怕轮不到末将上奏章,更轮不到末将弹劾文臣。”黄石脸上阴晴不定是因为他担心自己要倒霉——等魏忠贤死了,东林党是不会忘记我今天曾经落井下石过的。
“黄将军说的也是。”吴穆明白黄石的意思是再逼他,大家就一拍两散,他看了看黄石的脸色——这家伙还是太胆小了,可惜为他准备的一番富贵了。
吴穆拍拍手:“那就咱家来写吧,黄将军说,咱家纪录,然后咱家密折给宫里。”只要天子相信黄石的话,那么魏忠贤也就赢得了一城。
黄石知道有没有自己这份报告魏忠贤也是赢定了的,天启还是会相信他而不是东林党,这样自己就得到了一安全的人情。反正黄石是绝不会冲在前面去当炮灰的,他长出了一口气:“魏公公要末将怎么说?”
交易开始……
写好信件后吴穆把师爷赶了出去。屋子里又剩下两个人了,他掏出一方小印按了个押,然后捉起笔递过来,满面笑容地朝着黄石说:“黄将军,请。”
黄石满脸严肃地接过笔,那笔仿佛有千钧之重。迟迟不肯落下去。
吴穆看得心头焦急,忍不住问道:“黄将军,怎么了?”
黄石苦笑着摇了接头:“这一笔下去,末将的一千具铠甲就飞了。”
这话让吴穆哈哈大笑:“一千具铠甲有什么了不起,又怎么会飞了?”
“一千具铠甲是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如果是一千具上好的铁甲呢?”黄石成功地引起了吴穆的好奇心,然后语气平淡地说到了孙承宗给他的那些铁甲。
勃然变色地吴穆张口结舌了半天,才焦急地连声发问:“这些铁甲值多少银子?孙阁部要黄将军写什么了?”
“十万两银子。”
一句话登时把吴穆噎得说不出话了。好一会儿才喃喃地说道:“十万两,好大的本钱啊。”
这期间黄石已经在奏章后署好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搁下笔把墨迹吹干,吴穆这才结结巴巴地说道:“既然已经到了长生岛,那怎么也不能拿回去了……黄将军没有写什么吧?”
吴穆焦急地抓住黄石的胳膊,拼命摇晃:“黄将军都写了什么?快告诉咱家。”
“这一千具当然不会飞了,”黄石把奏章递给了吴穆,后者痴呆状地接过了它,黄石拈着自己在奏章上附署的签名说:“既然有了这个,末将就再也不会写任何东西给孙阁部了。末将报了两千战兵。孙阁部说先给一千铁甲,末将说的是后面那一千具。”
羞愧地看了一眼送给黄石地铠甲和宝剑后,吴穆深吸了一口气,狠狠地一拍大腿:“黄将军放心,不就是十万两银子么?咱家相信魏公公绝不会让黄将军吃亏的。”说完之后吴穆也有点底气不足。色厉内荏地又加了一句:“十万两不算什么,黄将军要信得过魏公公,放心,尽管放心好了。”
离开吴穆的住所后,黄石竭力按捺住不让自己狂笑起来——不敲魏忠贤的竹扛敲谁的去?毛文龙要是会像我这样会做人,怎么会搞得东江镇一年才二十几万两军饷?还两边都不落好。
天启四年十月中。
黄石领着一比高、中级军官参观水力锻机的试运转,六根铁螺杆在水力的带动下在螺母中缓援转动,把坚硬的模具推向一个长方形地熟铁板。以前的多次试验得到了一个合适的速度,铁板虽然扭曲但没有发生断裂。
模具退出后,黄石得意地拿出成品,长方形的铁板已经变成一个弧形面具,换过模具和铸件后水力锻机又锻出了一个光溜溜的头盔。
“以往,一个铁匠要打个头盔最少也要半天的功夫,上次我们新式头盔,连面具一起用了一天。”黄石说着话就把手中的两个成品放在自己脑袋上,拼成了一个完整的面具头盔,他躲在面具后发出了嗡嗡的声音:“现在铁匠要做的只是打孔、上栓罢了,两个铁匠操纵这台水利锻机,一天可以完成至少二十顶头盔、这还是在我长生岛水力不足的情况下。”
头盔其实不需要造很多,需要的大部分装备是面具,在老式头盔上开几个洞就足够了,黄石认为孙承宗给的生铁就是让他用来干这个的,上次视察长生岛的时候黄石已经表示过头盔都要改造,这次送来地物资中也没有头盔这项。
摘下头盔后黄石看到一边的邓肯似乎又想说话,他不耐烦地先发制人地说:“邓肯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就是如果把这些人力一早就用来造头盔,我们早就造了上千上万顶头盔了,对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两年前并没有意识到头盔需要面具,而水力的应用、随时能让我们立刻对武器改进做出反应。”
“什么改进?”贺定远急急忙忙地插嘴了。
“我不知道。”黄石耸了耸肩:“我又不是神仙,怎么能知道将来需要什么改进。”他指着水车补充说:“但是我们一旦发现。这水车立刻就能大批生产我们需要的装备,还能节省宝贵的煤炭和木炭。”
“将军误会我的意思了,”邓肯这才找到机会插上话,他眨了眨眼睛、也郑重其事地注视着水车:“我想的其实是水力问题,水库每天蓄的水才能让水车工作一个小时。但是将军制造了水力轧机、还说要用水车带动鼓风来炼铁,还要用水力镗床磨炮,这么多的机械都是要用水车来带动的。”
范乐由也说话了:“我记得将军说过有办法静决水力问题,让水车能跑起来、不知道将军打算什么时候告诉我们这个办法。”
“是有办法地,不过需要人力,现在人力不足。”黄石正用人力鼓风打造武器、铠甲。农闲以后长生岛的富裕男丁全部被拉去协助造火药、磨火铳和造长枪了。黄石还在疯狂的训练他的新兵,这些举动耗尽了长生岛的人力资源。
“能不能先把其他的工作停下来,等水车跑起来再说?大人都需要建造什么东西?”杨致远也想尽快解决水力问题,毕竟这东西花地金钱和时间已经海了去了,他也急于让这些投入能尽早地变成动力。
“我要造一个新的水库、还有……”黄石说了一半就打住了,他打算造些风车抬水、水库作为储能的设备。虽然风车不能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但一个风车能有几百个人的力气,而且不知道疲倦。不用吃粮食,海岛上风这么大不用真是浪费了。不过黄石现在还是摇了摇头:“太长了,至少要四千人力干上几个月。”
俗话说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租船开始盈利的时候。买船可能才才收回本,而造的船还没有下水、黄石也明白重工业就是烧钱的无底洞。但这是一个大拐角的指数函数,一旦技工培养和机械制造达到一定规模、工业带来的力量就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几年创造的价值就能相当于以往百年。
另一项改草是度量衡、黄石以那个做螺杆铁匠张开的手掌为准,大拇指到小拇指间距为二十厘米,一百厘为一米,一立方分米水为一升,一升水为一公斤,冰水混合物为零度,沸水为百度。时间抄袭耶酥会的钟表,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钟。
不过黄石炼钢的计划破产了,他虽然修筑了一些窑洞并让工匠制造了坩锅,但是生铁拒绝熔化成液体,另外石灰石和沙子也同样地顽固不化,所以钢、玻璃、水泥黄石一样也没有得到。只是白白往里扔了几百两银子和不少人力。
除了这批物资还有十户铁匠、这些匠户黄石毫不犹豫地统统改成了军户,他们还得到了一个前辈的现身说法。那个劳苦功高的工匠现在也是堂堂的把总了,福利薄上也记录着他的名字,收复辽东后这个工匠可以得到东江镇十亩土地和一头牛。
熟铁胸甲理论上已经可以免疫弓箭,接下来的一步还是要想办法炼钢。无疑,这还需要投很多银子和人力进去,但一旦钢被炼出来,盔甲就能防御大刀和标枪,也能顺便让后金人见识见识什么叫削铁如泥。
天启四年十月底,两红旗的举动越发古怪了,正红旗不停向盖州、复州这些城市收缩。而镶红旗则干脆退出辽南去沈阳修整了,根据后金的习惯,每年春季满十五岁的男性要补丁入旗。镶红旗今年是无论如何也补充不满每牛录三百丁了,据惯例分析这个旗可能会吸收一些“表现卓越”的汉军入旗,但再整补完毕以前这个旗不会再构成威胁。
辽南的乡间一时间成了东江游击队的天堂,后金野战单位的收缩让地方汉军也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和辽东军私通款曲。
毛文龙最后决心转向旅顺方向打开局面,他下令从本部抽调一万壮丁送往旅顺。
赵慢熊用暧昧的语气问黄石:“毛帅是希望张盘将军能立个大功吧?”
七月黄石就把老兵打散到新成立的三个步队中带新兵去了,八月以后趁着农闲长生岛五个步队两千士兵每天都在操练。经验越来越丰富的大批老兵和军官让新兵迅速地成长,现在长生岛更是得到了号称“不偏袒”的孙承宗的大力支持,不要说装备,就是黄石上次拿到的粮食都绝对是旅顺想也不敢想的。
“毛帅希望张盘至少不要比我差太多。”黄石开心地笑了起来:“不过恐怕很难。”
吴穆随便铺垫了两句,跟着就破口大骂起来,对象当然是他眼中万恶的东林党。本来借助梃击案,东林党已经声势大张,跟着又制造出莫须有的红丸案,到此东林党已经把政敌打得抬不起头了。至于移宫案更是锦上添花,天启的养母李选侍想母凭子贵当太后,东林党硬说她想做乱。一群大臣先把天启抢走,然后天天跑到殿门。去骂大街,最后把这个哭哭啼啼的小寡妇轰出了宫去,东林党第三次立下了擎天保社稷的大功。
到了天启三年,东林党借助京查把所有异己统统赶出了京师,一时间朝班之上只有东林一系的官员,黄石看过的明史也大赞此时是“众正盈朝”。按下来吴穆痛骂的历史黄石也有所耳闻,根据大明的规矩,三品以下官员任命无须经过皇帝批准……因此黄石早就知道某清文人诬蔑万历朝天下官员十去其九是胡扯——这事根本不归明朝皇帝管。
三品以上官员要由朝臣会推,然后把名单上报给天子。天启四年,不长眼的天启天子改动了会推名单的一个顺序。把排在第二的人选改为了第一,这顿时就捅了东林党的马蜂窝。实际上无人知道这到底是不是皇帝的意思,东林党也是从这个问题下手,他们质问天启这到底是他的意思,还是内廷太监的主意。
从黄石个人着法而言,他是很赞成明朝的虚君制度的,文渊阁的大学士们一个个久经浮沉,能混到内阁的文臣个个都是人精,远远比一个长于内宫的帝王更懂得怎么治理这个国家。从朱棣建立内阁制度以后,明朝的皇帝可以去旅游,可以去打仗,可以去炼丹。也可以去打木匠,只要有自知之明——我肯定没有外廷那帮人精聪明就行。
实际上明朝历代的皇帝都有这种自知之明。嘉靖曾经十年不改动内阁票拟地一个字,万历没有驳回过吏部的一次官员年审和任命,明朝皇帝奉行地政策类似后世的责任内阁制——干得好按着干,干不好阁臣就滚蛋。
但天启显然没有他祖宗的涵养,少年天子出面对臣子说这次改动是他的主意,这无疑是往文臣集团的怒火上浇油。可是他们不能说皇帝错了。因为皇帝理论上有这个权力,但也正因为这个权力仅仅是理论上有而习惯上已经没有了好多年。所以从天启四年六月开始,铺天盖地的弹勘奏章就指向了天启的近臣——魏忠贤,东林党要求天启“赫然怒,加于三尺”,耙魏忠贤斩首示众。
魏忠贤期间几次吓得抱着天启的大腿痛哭……这当然不是吴穆说的。
魏忠贤还把他的对食客氏招来一起抱着天启的腿哭……这当然也不是吴穆说的。
到天启四年十月,对魏忠贤的攻击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了。
“凌迫圣上。真无君无父之乱臣贼子。”吴穆义愤填膺地骂道。
如果是黄石的前世,可能有很多人会同情天启的处境,但黄石知道他这句赞同如果流传出去,足以让他在明末声名扫地,因为这些明臣坚持的正是华夏自古以来的“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华直的儒家传统是“治、道分离”,皇帝握有道统,而士大夫有治统。蒙元以前,华夏敢动手打臣子的只有赵老大那个丘八,事后他虽然拼命道歉还是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黄石低声赞同了一句:“吴公公说的是。”
明虽然不学好地从蒙古那里继承了“廷杖”,但儒家此时还是有气节的。就是号称最残暴的朱元璋,都曾有儒生拒绝对他行跪拜之礼,而朱洪武还会称赞这个儒生有“古贤臣之风”。能说出“道在是,治亦在是”。把天下知识分子变成奴才的某朝还没有到来,在华夏的历朝,皇帝赤裸裸的独裁是儒家口中的“无道”,支持皇帝独裁的都是“奸佞”。
所以这句赞同让吴穆大为开心,他认为这巳经是黄石的明确表态了:“广宁变乱的时候,黄将军就在那里,魏公公希望黄将军能把所见的写成奏折,呈给天子。”
对广宁惨败的重审是阉党击溃东林党的重要战役,魏忠贤成功地向天启证明了东林党的腐败和私心,并抓住了东林党的痛脚。黄石可能是最有分量的见证人了,他现在的功绩和当时的现场行动,会让他的陈述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
“吴公公,这封奏折是用末将的专折奏事权投送通政司么?”黄石知道一旦这件事情曝光。自己的名声就算是毁了。
“圣上英明,黄将军不必担心。”吴穆的意思很话楚,阉党需要这份资料当炸弹。
“末将位卑言轻,恐怕说了也没有人听。”黄石知道魏忠贤会赢,但是天启活不了几年了,魏忠贤不可能永远一手遮天的。
“黄将军前途远大,东江镇也该开协了,魏公公认为黄将军正是副将的合适人选,”见黄石脸上阴晴不定,他又急急忙忙地补充了一句“黄将军开镇也是早晚的事情了。”吴穆也抛出了很大的一块胡萝卜。
“这件事情过去那么久了,末将只是一个武夫,不是御史,这事情恐怕轮不到末将上奏章,更轮不到末将弹劾文臣。”黄石脸上阴晴不定是因为他担心自己要倒霉——等魏忠贤死了,东林党是不会忘记我今天曾经落井下石过的。
“黄将军说的也是。”吴穆明白黄石的意思是再逼他,大家就一拍两散,他看了看黄石的脸色——这家伙还是太胆小了,可惜为他准备的一番富贵了。
吴穆拍拍手:“那就咱家来写吧,黄将军说,咱家纪录,然后咱家密折给宫里。”只要天子相信黄石的话,那么魏忠贤也就赢得了一城。
黄石知道有没有自己这份报告魏忠贤也是赢定了的,天启还是会相信他而不是东林党,这样自己就得到了一安全的人情。反正黄石是绝不会冲在前面去当炮灰的,他长出了一口气:“魏公公要末将怎么说?”
交易开始……
写好信件后吴穆把师爷赶了出去。屋子里又剩下两个人了,他掏出一方小印按了个押,然后捉起笔递过来,满面笑容地朝着黄石说:“黄将军,请。”
黄石满脸严肃地接过笔,那笔仿佛有千钧之重。迟迟不肯落下去。
吴穆看得心头焦急,忍不住问道:“黄将军,怎么了?”
黄石苦笑着摇了接头:“这一笔下去,末将的一千具铠甲就飞了。”
这话让吴穆哈哈大笑:“一千具铠甲有什么了不起,又怎么会飞了?”
“一千具铠甲是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如果是一千具上好的铁甲呢?”黄石成功地引起了吴穆的好奇心,然后语气平淡地说到了孙承宗给他的那些铁甲。
勃然变色地吴穆张口结舌了半天,才焦急地连声发问:“这些铁甲值多少银子?孙阁部要黄将军写什么了?”
“十万两银子。”
一句话登时把吴穆噎得说不出话了。好一会儿才喃喃地说道:“十万两,好大的本钱啊。”
这期间黄石已经在奏章后署好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搁下笔把墨迹吹干,吴穆这才结结巴巴地说道:“既然已经到了长生岛,那怎么也不能拿回去了……黄将军没有写什么吧?”
吴穆焦急地抓住黄石的胳膊,拼命摇晃:“黄将军都写了什么?快告诉咱家。”
“这一千具当然不会飞了,”黄石把奏章递给了吴穆,后者痴呆状地接过了它,黄石拈着自己在奏章上附署的签名说:“既然有了这个,末将就再也不会写任何东西给孙阁部了。末将报了两千战兵。孙阁部说先给一千铁甲,末将说的是后面那一千具。”
羞愧地看了一眼送给黄石地铠甲和宝剑后,吴穆深吸了一口气,狠狠地一拍大腿:“黄将军放心,不就是十万两银子么?咱家相信魏公公绝不会让黄将军吃亏的。”说完之后吴穆也有点底气不足。色厉内荏地又加了一句:“十万两不算什么,黄将军要信得过魏公公,放心,尽管放心好了。”
离开吴穆的住所后,黄石竭力按捺住不让自己狂笑起来——不敲魏忠贤的竹扛敲谁的去?毛文龙要是会像我这样会做人,怎么会搞得东江镇一年才二十几万两军饷?还两边都不落好。
天启四年十月中。
黄石领着一比高、中级军官参观水力锻机的试运转,六根铁螺杆在水力的带动下在螺母中缓援转动,把坚硬的模具推向一个长方形地熟铁板。以前的多次试验得到了一个合适的速度,铁板虽然扭曲但没有发生断裂。
模具退出后,黄石得意地拿出成品,长方形的铁板已经变成一个弧形面具,换过模具和铸件后水力锻机又锻出了一个光溜溜的头盔。
“以往,一个铁匠要打个头盔最少也要半天的功夫,上次我们新式头盔,连面具一起用了一天。”黄石说着话就把手中的两个成品放在自己脑袋上,拼成了一个完整的面具头盔,他躲在面具后发出了嗡嗡的声音:“现在铁匠要做的只是打孔、上栓罢了,两个铁匠操纵这台水利锻机,一天可以完成至少二十顶头盔、这还是在我长生岛水力不足的情况下。”
头盔其实不需要造很多,需要的大部分装备是面具,在老式头盔上开几个洞就足够了,黄石认为孙承宗给的生铁就是让他用来干这个的,上次视察长生岛的时候黄石已经表示过头盔都要改造,这次送来地物资中也没有头盔这项。
摘下头盔后黄石看到一边的邓肯似乎又想说话,他不耐烦地先发制人地说:“邓肯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就是如果把这些人力一早就用来造头盔,我们早就造了上千上万顶头盔了,对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两年前并没有意识到头盔需要面具,而水力的应用、随时能让我们立刻对武器改进做出反应。”
“什么改进?”贺定远急急忙忙地插嘴了。
“我不知道。”黄石耸了耸肩:“我又不是神仙,怎么能知道将来需要什么改进。”他指着水车补充说:“但是我们一旦发现。这水车立刻就能大批生产我们需要的装备,还能节省宝贵的煤炭和木炭。”
“将军误会我的意思了,”邓肯这才找到机会插上话,他眨了眨眼睛、也郑重其事地注视着水车:“我想的其实是水力问题,水库每天蓄的水才能让水车工作一个小时。但是将军制造了水力轧机、还说要用水车带动鼓风来炼铁,还要用水力镗床磨炮,这么多的机械都是要用水车来带动的。”
范乐由也说话了:“我记得将军说过有办法静决水力问题,让水车能跑起来、不知道将军打算什么时候告诉我们这个办法。”
“是有办法地,不过需要人力,现在人力不足。”黄石正用人力鼓风打造武器、铠甲。农闲以后长生岛的富裕男丁全部被拉去协助造火药、磨火铳和造长枪了。黄石还在疯狂的训练他的新兵,这些举动耗尽了长生岛的人力资源。
“能不能先把其他的工作停下来,等水车跑起来再说?大人都需要建造什么东西?”杨致远也想尽快解决水力问题,毕竟这东西花地金钱和时间已经海了去了,他也急于让这些投入能尽早地变成动力。
“我要造一个新的水库、还有……”黄石说了一半就打住了,他打算造些风车抬水、水库作为储能的设备。虽然风车不能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但一个风车能有几百个人的力气,而且不知道疲倦。不用吃粮食,海岛上风这么大不用真是浪费了。不过黄石现在还是摇了摇头:“太长了,至少要四千人力干上几个月。”
俗话说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租船开始盈利的时候。买船可能才才收回本,而造的船还没有下水、黄石也明白重工业就是烧钱的无底洞。但这是一个大拐角的指数函数,一旦技工培养和机械制造达到一定规模、工业带来的力量就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几年创造的价值就能相当于以往百年。
另一项改草是度量衡、黄石以那个做螺杆铁匠张开的手掌为准,大拇指到小拇指间距为二十厘米,一百厘为一米,一立方分米水为一升,一升水为一公斤,冰水混合物为零度,沸水为百度。时间抄袭耶酥会的钟表,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钟。
不过黄石炼钢的计划破产了,他虽然修筑了一些窑洞并让工匠制造了坩锅,但是生铁拒绝熔化成液体,另外石灰石和沙子也同样地顽固不化,所以钢、玻璃、水泥黄石一样也没有得到。只是白白往里扔了几百两银子和不少人力。
除了这批物资还有十户铁匠、这些匠户黄石毫不犹豫地统统改成了军户,他们还得到了一个前辈的现身说法。那个劳苦功高的工匠现在也是堂堂的把总了,福利薄上也记录着他的名字,收复辽东后这个工匠可以得到东江镇十亩土地和一头牛。
熟铁胸甲理论上已经可以免疫弓箭,接下来的一步还是要想办法炼钢。无疑,这还需要投很多银子和人力进去,但一旦钢被炼出来,盔甲就能防御大刀和标枪,也能顺便让后金人见识见识什么叫削铁如泥。
天启四年十月底,两红旗的举动越发古怪了,正红旗不停向盖州、复州这些城市收缩。而镶红旗则干脆退出辽南去沈阳修整了,根据后金的习惯,每年春季满十五岁的男性要补丁入旗。镶红旗今年是无论如何也补充不满每牛录三百丁了,据惯例分析这个旗可能会吸收一些“表现卓越”的汉军入旗,但再整补完毕以前这个旗不会再构成威胁。
辽南的乡间一时间成了东江游击队的天堂,后金野战单位的收缩让地方汉军也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和辽东军私通款曲。
毛文龙最后决心转向旅顺方向打开局面,他下令从本部抽调一万壮丁送往旅顺。
赵慢熊用暧昧的语气问黄石:“毛帅是希望张盘将军能立个大功吧?”
七月黄石就把老兵打散到新成立的三个步队中带新兵去了,八月以后趁着农闲长生岛五个步队两千士兵每天都在操练。经验越来越丰富的大批老兵和军官让新兵迅速地成长,现在长生岛更是得到了号称“不偏袒”的孙承宗的大力支持,不要说装备,就是黄石上次拿到的粮食都绝对是旅顺想也不敢想的。
“毛帅希望张盘至少不要比我差太多。”黄石开心地笑了起来:“不过恐怕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