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一箭双雕】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人死如灯灭,死后万事不知,但姬夷吾和姬重耳果然被骊姬盯上了。道理很简单,夷吾和重耳都是著名的贤公子,在江湖上有些威望和势力,如果不铲除二人,将来奚齐的位置也坐不稳。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姬夷吾、姬重耳比姬申生更具威胁,骊姬之所以能顺利铲除姬申生,也是吃透了姬申生的迂腐性格,夷吾和重耳显然是实用主义者,一旦让二人逃了,骊姬是睡不安稳的。
二位公子平时并不在京城,姬夷吾居于屈,姬重耳居于蒲,但他们也经常会进京看望父亲,并在朝中上下打点。骊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等二公子入朝后,骊姬突然在姬诡诸面前“揭发”二公子的罪行——当初姬申生在胙肉中下毒,姬夷吾和姬重耳知情不报,意图弑父夺权。
骊姬很恶毒,但她显然陷进了一个误区,就是她认为姬诡诸会完全听从于她的摆布,她想杀谁,姬诡诸就会杀谁。事实上并非如此,从现有史料上来看,并没有姬诡诸要杀掉三个儿子的记载。骊姬与其把杀害三公子的希望寄托在姬诡诸身上,还不如派马仔在二公子的茶饭里下毒,然后说二公子畏罪自杀,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在晋国政坛,骊姬并不是主流,她唯一的靠山也只有晋侯姬诡诸,以里克为代表的卿大夫集团不买她的账。特别是里克,如果是姬奚齐继位,骊姬必然干预朝政,自己就将靠边站。如果姬夷吾或姬重耳继位,必然会倚仗卿大夫集团,从个人利益角度上讲,里克当然会站在二公子这边。
骊姬应该是在私密的卖命在姬诡诸面前靠黑状,可没过多久,姬夷吾和姬重耳就已经得到了内幕消息。不用问,这肯定是里克暗中捅出消息,只有里克有这个能量。
姬夷吾和姬重耳可不像他们那个满脑袋豆腐渣的哥哥,对他们来说,死了也是白死,不如先逃出魔掌,等待机会翻身。二公子先逃回各自的暂住地,准备静观其变,只是让哥俩没想到的是,这次老爹真被骊姬说动了,发重兵分别进攻蒲与屈。
十四摊牌——晋国兄弟之乱(2)
姬诡诸这次应该吸取了申生事件的教训,不能再留下活口,从姬诡诸逼迫姬重耳自尽来看,姬夷吾也应该“享受”这个待遇。至于姬诡诸没有逼姬申生自杀,可能是顾忌到姬申生的外公姜小白是霸主,还不敢授齐国以干涉晋国内政的口实。夷吾、重耳的娘家势力较弱,所以姬诡诸不怕得罪翟国。?
姬夷吾和姬重耳是姨表兄弟,但论地位,姬夷吾应该在前,所以他的军事力量相对强一些。在姬重耳被赶出蒲邑之后,姬夷吾还咬牙坚持了一段时间,直到姬诡诸派出右行大夫贾华率主力部队赶来,姬夷吾的武装才被打散。
姬重耳逃到了娘家翟国,至少翟国会尽全力保护这个未来翟国在晋国的政治代言人。而姬夷吾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无法及时逃到翟国,只能南走梁国。姬夷吾没有去投奔翟国,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按照“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论”,如果兄弟二人都在翟国,很有可能被父亲一锅端掉。二是姬夷吾虽然比姬重耳年长,却是小姬所生,在翟国的受欢迎程度可能不如姬重耳,与其这样,不如不去翟国。
第二个原因是假设,但第一个原因却有明确的记载,《史记.晋世家》:“大夫冀芮:''重耳已在矣,今往,晋必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不如走梁,梁近於秦,秦彊,吾君百岁後可以求入焉。''”
冀芮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一旦姬夷吾去了翟国,极有可能与姬重耳同时被除掉,为了保全血脉,去梁国确实是上策。梁国位于现在的陕西韩城南,黄河西岸,处以晋国与秦国之间。冀芮的方案其实就是背靠秦国,俟机还晋,毕竟秦国是大国,姬诡诸还不敢对秦国如何。有了秦国的支持,日后回晋继位并非做梦。?
姬夷吾集团之所以如此有信心,关键还在于里克的存在。
这也是骊姬的一大心病,里克做为晋国首席重臣,在军政两界通吃,是骊姬的心腹大患,但以骊姬的实力,还无法吃掉里克。虽然在姬申生死后,里克更偏向于姬重耳,但至少在骊姬这个共同的敌人面前,里克和姬夷吾还是有共同利益的。
骊姬对里克的无可奈何,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姬诡诸对于里克的绝对信任,即使是姬诡诸明知里克和骊姬不和的情况下。姬诡诸在历史上响亮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晚年的诸子争位,也这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后宫八卦,却有意无意忽略了姬诡诸本人的雄才大略。
都说春秋五霸,实际上即使以齐桓公姜小白的标准,姬诡诸完全有资格挤进来,占有一席之地。《韩非子.难二》对此有明确记载,“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有二胜。”姬诡诸的霸业,比起姜小白来也不逊色。曲沃武公姬称以小宗代大宗,入主晋国,但两年后姬称便挂掉了,真正使曲沃小宗在晋国统治稳如铁桶的,正是姬诡诸。
关于姬诡诸,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就是“假途伐虢”。假途伐虢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成功范例,位列《三十六计》,可见在军事史上的影响。
假途伐虢之计,用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一箭双雕。晋国要消灭虢国,但晋与虢之间还着一个同为姬姓的虞国,姬诡诸对外宣称想借虞国之道灭虢,并送给虞公厚礼——一对玉璧、一匹良马。实际上姬诡诸早就想把虞国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只要虞国同意借道,等晋灭虢后,顺道把虞国处理掉。
虞国大夫宫之奇一眼就看穿了姬诡诸的鬼把戏,极力劝阻虞侯不要贪小便宜,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强大的晋军进入虞国,局面就不是虞国所能控制得了的。虞国是个小国,能拿出手的宝贝不多,虞侯看到晋国送的两件宝贝,口水直流三千尺,白捡的便宜不要白不要,一口将诱饵吞下肚去。
事实很快就证明宫之奇的判断是正确的,等晋国从虞国境内通过,灭掉虢国之后,顺道就把还沉浸在美梦中的虞侯给请到绛都喝茶去了。姬诡诸之前送出的玉璧和马,又被姬诡诸收了回来。姬诡诸没花一分钱就吃到两盘海鲜,做生意精明到了这个份上,不得不让后人叹为观止。
姬诡诸最为后世所诟病的,就是纵容骊姬废子立庶,酿出一场滔天大祸,险些葬送了晋国的百年霸业。晚年的姬诡诸貌似有些老糊涂,和唐玄宗李隆基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过“假虞伐虢”的事情就发生在姬诡诸出兵讨伐夷吾、重耳的同一年(公元前655年),说明姬诡诸还是比较清醒的,废废长立庶,主要还是姬诡诸的意见起作用,骊姬只是推波助澜。如果姬诡诸不同意这么做,骊姬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过姬诡诸这一关。
其实就废长立庶这件事情本身来,姬诡诸和骊姬在朝中都属于少数派,正如他自己所说:“奚齐年少,诸大臣不服,恐乱起。”绝大多数朝中要员都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唯一和姬诡诸穿一条裤子的,只有重臣荀息。在晋国政坛,荀息算是一支可以与里克抗衡的重要力量,姬诡诸只能把奚齐托付给荀息,拜荀息为国相。
心不二;二、利用奚齐来平衡与里克的权力布局。姬诡诸都荀息却大包大揽,说自己一定能保护好奚齐,估计这样的吹牛大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里克是吃素的么?
对于里克这样的超级重臣来说,国君不听自己的建议,执意要立奚齐,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里克和骊姬早就翻了脸,如今奚齐即位,骊姬会给自己好果子吃么?即使是为了自保,里克也要想办法扳倒奚齐。
公元前651年九月,久病缠身的晋侯姬诡诸留下了一个官场烂摊子,撒手西归,十四岁的奚齐在一片凄风苦雨中继位。相对来说,里克的权臣派实力要强于后宫派,但至少要卖给国君一个面子,按兵不动。现在国君做鬼去了,里克也就没有了最后一丝顾忌,无论是荀息还是骊姬,都不是他的对手。
当然,里克也知道,如果和后宫派大打出手,自己能损失多少利益还未可知。为了和平解决争端,里克想和荀息做一笔政治交易,他和荀息坐在谈判桌前。
里克要求荀息放弃奚齐,改立他最中意的二公子姬重耳。并威胁荀息,如果不答应,三位公子(申生、重耳、夷吾)在晋国的残余势力会在外国势力的干涉下进行反扑,后果你自负。
荀息为人比较强直,和姬申生非常相似,一个愚孝,一个愚忠。荀息和骊姬没有什么私交,但荀息不会有负姬诡诸死前的托孤,委婉地拒绝了里克,理由是“吾不可负先君言”。
谈判破裂,意味着里克和荀息即将展开生死决斗,决定谁最终有资格影响晋国的发展方向。荀息是典型的文官,手上没有枪杆子,而里克横跨军政两界,所以这场政治角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里克将笑到最后。
十月的某一天,里克率领心腹闯进晋献公姬诡诸的灵房,将还在披麻戴孝的侯任国君姬奚齐乱刀砍死。其实姬奚齐只是母亲骊姬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就像西周最后一任太子姬伯服一样。姬奚齐只是骊姬手上的牵线木偶,杀姬奚齐不是里克最终的目标,那个乱政祸国的女人,才是里克最想除掉的。
至于骊姬的死因,西汉人刘向在《列女传》中说的很清楚,里克将失势的骊姬五花大绑,押到街头,用鞭子打死。骊姬好容易扳倒了对奚齐即位最具威胁的三位公子,却死在了她认为最危险的敌人里克之手。骊姬的死,在姬诡诸去世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骊姬在军方没有任何背景,里克除掉她易如反掌。
骊姬的惨死,说明枪杆子对于谋求政治利益的极端重要性,这也是骊姬夺权路上的最大缺点。骊姬当初攻击的重点不应该是姬申生等公子,而是里克这样的军方实力派,如果骊姬能说服姬诡诸,拿掉里克,并进一步掌控军队,即使姬申生等人上台,也不过是骊姬的盘中餐。
人死如灯灭,死后万事不知,但姬夷吾和姬重耳果然被骊姬盯上了。道理很简单,夷吾和重耳都是著名的贤公子,在江湖上有些威望和势力,如果不铲除二人,将来奚齐的位置也坐不稳。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姬夷吾、姬重耳比姬申生更具威胁,骊姬之所以能顺利铲除姬申生,也是吃透了姬申生的迂腐性格,夷吾和重耳显然是实用主义者,一旦让二人逃了,骊姬是睡不安稳的。
二位公子平时并不在京城,姬夷吾居于屈,姬重耳居于蒲,但他们也经常会进京看望父亲,并在朝中上下打点。骊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等二公子入朝后,骊姬突然在姬诡诸面前“揭发”二公子的罪行——当初姬申生在胙肉中下毒,姬夷吾和姬重耳知情不报,意图弑父夺权。
骊姬很恶毒,但她显然陷进了一个误区,就是她认为姬诡诸会完全听从于她的摆布,她想杀谁,姬诡诸就会杀谁。事实上并非如此,从现有史料上来看,并没有姬诡诸要杀掉三个儿子的记载。骊姬与其把杀害三公子的希望寄托在姬诡诸身上,还不如派马仔在二公子的茶饭里下毒,然后说二公子畏罪自杀,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在晋国政坛,骊姬并不是主流,她唯一的靠山也只有晋侯姬诡诸,以里克为代表的卿大夫集团不买她的账。特别是里克,如果是姬奚齐继位,骊姬必然干预朝政,自己就将靠边站。如果姬夷吾或姬重耳继位,必然会倚仗卿大夫集团,从个人利益角度上讲,里克当然会站在二公子这边。
骊姬应该是在私密的卖命在姬诡诸面前靠黑状,可没过多久,姬夷吾和姬重耳就已经得到了内幕消息。不用问,这肯定是里克暗中捅出消息,只有里克有这个能量。
姬夷吾和姬重耳可不像他们那个满脑袋豆腐渣的哥哥,对他们来说,死了也是白死,不如先逃出魔掌,等待机会翻身。二公子先逃回各自的暂住地,准备静观其变,只是让哥俩没想到的是,这次老爹真被骊姬说动了,发重兵分别进攻蒲与屈。
十四摊牌——晋国兄弟之乱(2)
姬诡诸这次应该吸取了申生事件的教训,不能再留下活口,从姬诡诸逼迫姬重耳自尽来看,姬夷吾也应该“享受”这个待遇。至于姬诡诸没有逼姬申生自杀,可能是顾忌到姬申生的外公姜小白是霸主,还不敢授齐国以干涉晋国内政的口实。夷吾、重耳的娘家势力较弱,所以姬诡诸不怕得罪翟国。?
姬夷吾和姬重耳是姨表兄弟,但论地位,姬夷吾应该在前,所以他的军事力量相对强一些。在姬重耳被赶出蒲邑之后,姬夷吾还咬牙坚持了一段时间,直到姬诡诸派出右行大夫贾华率主力部队赶来,姬夷吾的武装才被打散。
姬重耳逃到了娘家翟国,至少翟国会尽全力保护这个未来翟国在晋国的政治代言人。而姬夷吾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无法及时逃到翟国,只能南走梁国。姬夷吾没有去投奔翟国,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按照“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论”,如果兄弟二人都在翟国,很有可能被父亲一锅端掉。二是姬夷吾虽然比姬重耳年长,却是小姬所生,在翟国的受欢迎程度可能不如姬重耳,与其这样,不如不去翟国。
第二个原因是假设,但第一个原因却有明确的记载,《史记.晋世家》:“大夫冀芮:''重耳已在矣,今往,晋必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不如走梁,梁近於秦,秦彊,吾君百岁後可以求入焉。''”
冀芮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一旦姬夷吾去了翟国,极有可能与姬重耳同时被除掉,为了保全血脉,去梁国确实是上策。梁国位于现在的陕西韩城南,黄河西岸,处以晋国与秦国之间。冀芮的方案其实就是背靠秦国,俟机还晋,毕竟秦国是大国,姬诡诸还不敢对秦国如何。有了秦国的支持,日后回晋继位并非做梦。?
姬夷吾集团之所以如此有信心,关键还在于里克的存在。
这也是骊姬的一大心病,里克做为晋国首席重臣,在军政两界通吃,是骊姬的心腹大患,但以骊姬的实力,还无法吃掉里克。虽然在姬申生死后,里克更偏向于姬重耳,但至少在骊姬这个共同的敌人面前,里克和姬夷吾还是有共同利益的。
骊姬对里克的无可奈何,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姬诡诸对于里克的绝对信任,即使是姬诡诸明知里克和骊姬不和的情况下。姬诡诸在历史上响亮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晚年的诸子争位,也这是后世津津乐道的后宫八卦,却有意无意忽略了姬诡诸本人的雄才大略。
都说春秋五霸,实际上即使以齐桓公姜小白的标准,姬诡诸完全有资格挤进来,占有一席之地。《韩非子.难二》对此有明确记载,“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有二胜。”姬诡诸的霸业,比起姜小白来也不逊色。曲沃武公姬称以小宗代大宗,入主晋国,但两年后姬称便挂掉了,真正使曲沃小宗在晋国统治稳如铁桶的,正是姬诡诸。
关于姬诡诸,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就是“假途伐虢”。假途伐虢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成功范例,位列《三十六计》,可见在军事史上的影响。
假途伐虢之计,用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一箭双雕。晋国要消灭虢国,但晋与虢之间还着一个同为姬姓的虞国,姬诡诸对外宣称想借虞国之道灭虢,并送给虞公厚礼——一对玉璧、一匹良马。实际上姬诡诸早就想把虞国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只要虞国同意借道,等晋灭虢后,顺道把虞国处理掉。
虞国大夫宫之奇一眼就看穿了姬诡诸的鬼把戏,极力劝阻虞侯不要贪小便宜,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强大的晋军进入虞国,局面就不是虞国所能控制得了的。虞国是个小国,能拿出手的宝贝不多,虞侯看到晋国送的两件宝贝,口水直流三千尺,白捡的便宜不要白不要,一口将诱饵吞下肚去。
事实很快就证明宫之奇的判断是正确的,等晋国从虞国境内通过,灭掉虢国之后,顺道就把还沉浸在美梦中的虞侯给请到绛都喝茶去了。姬诡诸之前送出的玉璧和马,又被姬诡诸收了回来。姬诡诸没花一分钱就吃到两盘海鲜,做生意精明到了这个份上,不得不让后人叹为观止。
姬诡诸最为后世所诟病的,就是纵容骊姬废子立庶,酿出一场滔天大祸,险些葬送了晋国的百年霸业。晚年的姬诡诸貌似有些老糊涂,和唐玄宗李隆基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过“假虞伐虢”的事情就发生在姬诡诸出兵讨伐夷吾、重耳的同一年(公元前655年),说明姬诡诸还是比较清醒的,废废长立庶,主要还是姬诡诸的意见起作用,骊姬只是推波助澜。如果姬诡诸不同意这么做,骊姬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过姬诡诸这一关。
其实就废长立庶这件事情本身来,姬诡诸和骊姬在朝中都属于少数派,正如他自己所说:“奚齐年少,诸大臣不服,恐乱起。”绝大多数朝中要员都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唯一和姬诡诸穿一条裤子的,只有重臣荀息。在晋国政坛,荀息算是一支可以与里克抗衡的重要力量,姬诡诸只能把奚齐托付给荀息,拜荀息为国相。
心不二;二、利用奚齐来平衡与里克的权力布局。姬诡诸都荀息却大包大揽,说自己一定能保护好奚齐,估计这样的吹牛大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里克是吃素的么?
对于里克这样的超级重臣来说,国君不听自己的建议,执意要立奚齐,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里克和骊姬早就翻了脸,如今奚齐即位,骊姬会给自己好果子吃么?即使是为了自保,里克也要想办法扳倒奚齐。
公元前651年九月,久病缠身的晋侯姬诡诸留下了一个官场烂摊子,撒手西归,十四岁的奚齐在一片凄风苦雨中继位。相对来说,里克的权臣派实力要强于后宫派,但至少要卖给国君一个面子,按兵不动。现在国君做鬼去了,里克也就没有了最后一丝顾忌,无论是荀息还是骊姬,都不是他的对手。
当然,里克也知道,如果和后宫派大打出手,自己能损失多少利益还未可知。为了和平解决争端,里克想和荀息做一笔政治交易,他和荀息坐在谈判桌前。
里克要求荀息放弃奚齐,改立他最中意的二公子姬重耳。并威胁荀息,如果不答应,三位公子(申生、重耳、夷吾)在晋国的残余势力会在外国势力的干涉下进行反扑,后果你自负。
荀息为人比较强直,和姬申生非常相似,一个愚孝,一个愚忠。荀息和骊姬没有什么私交,但荀息不会有负姬诡诸死前的托孤,委婉地拒绝了里克,理由是“吾不可负先君言”。
谈判破裂,意味着里克和荀息即将展开生死决斗,决定谁最终有资格影响晋国的发展方向。荀息是典型的文官,手上没有枪杆子,而里克横跨军政两界,所以这场政治角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里克将笑到最后。
十月的某一天,里克率领心腹闯进晋献公姬诡诸的灵房,将还在披麻戴孝的侯任国君姬奚齐乱刀砍死。其实姬奚齐只是母亲骊姬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就像西周最后一任太子姬伯服一样。姬奚齐只是骊姬手上的牵线木偶,杀姬奚齐不是里克最终的目标,那个乱政祸国的女人,才是里克最想除掉的。
至于骊姬的死因,西汉人刘向在《列女传》中说的很清楚,里克将失势的骊姬五花大绑,押到街头,用鞭子打死。骊姬好容易扳倒了对奚齐即位最具威胁的三位公子,却死在了她认为最危险的敌人里克之手。骊姬的死,在姬诡诸去世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骊姬在军方没有任何背景,里克除掉她易如反掌。
骊姬的惨死,说明枪杆子对于谋求政治利益的极端重要性,这也是骊姬夺权路上的最大缺点。骊姬当初攻击的重点不应该是姬申生等公子,而是里克这样的军方实力派,如果骊姬能说服姬诡诸,拿掉里克,并进一步掌控军队,即使姬申生等人上台,也不过是骊姬的盘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