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天命?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如果要裘穷说说现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那就只能用三国杀里司马懿的台词了,天命?啊哈哈哈。
裘穷根本不觉得所谓的天命有什么可以敬畏的,所以给皇帝续命这种事,想到就做,根本没有犹豫的。
在他看来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百姓,生命在自然,在世界眼中都是平等的,之所以人们会认为皇帝的命比樵夫金贵,完全是出自于人类自己的价值观取向问题,跟天命又有什么关系。
人的生命不分贵贱,不论是天才庸才,还是皇帝农夫,都是人类自己根据他们对整个人们世界的影响,所下的定义罢了,在自然看来,其实都是一样的。
只有到达了先天,能量属性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算是稍微引起了自然的一点反应,这才有了所谓的先天真气入体洗精伐髓。
而像赵扩这样武功基本不入流的,想得到自然的关注都难,更别说什么天命在身了。
所以给他续命,裘穷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相比于什么逆天改命,裘穷更相信人定胜天。
一个人活多久跟自己的生活规律是息息相关的,总不至于一个常年运动,身体健康的人会突然无缘无故的暴毙身亡吧,这又不是什么《死神来了》的电影,阎王要你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吧。
至于天谴,那就更可笑了,自然万物针对过谁?也就是传说中的修仙,可能会挨雷劈,除了这种虚无缥缈的,还有谁被世界针对过?
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啊,世界何其之宏大,自然何其之宽广,一个小小的人类,到底要做出什么,才可能会被世界万物一同排斥?裘穷想不出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是因为他给另外一个小小的人类,续了命。
所以裘穷根本不怕什么天谴,即便是给皇帝续命,也是毫不犹豫。
当然,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赵扩这个人,其实说起来的确是一代明君,至少在裘穷眼中,他不仅进取心十足,还任人唯贤,而且愿意听从属下的建议。
最重要的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赵扩从初次见面,就对裘穷毫无皇帝的架子,和蔼亲切,信任的很。
而他的皇储,赵昀,或者未来可能会翻身做主的赵贵诚,这两个人不论是谁当了皇帝,都不可能还像赵扩这样对待裘穷了。
皇太子赵昀,乃是一个性情坚毅,刚愎自用而且睚眦必报的人。
若是他当了皇帝,裘穷这些奇思妙想绝对得不到他的认同,别说什么对裘穷信任有加了,说不定连裘穷之前的那些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比如打压儒家的封建道德,比如对民生军事制度的改革等等。
至于赵贵诚,这个人裘穷接触不多,但是仅有的几次见面,裘穷就能看出,这是个心机深沉,疑心很重的人。
即便是他能接受裘穷的建议,但随着裘穷的功绩越来越多,功高震主的危机裘穷是必然会面对的,即使挺过去了这一关,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事情裘穷也不得不考虑吧。
所以,对于裘穷来说,为了实现他的目标,最好的选择就是,赵扩长命百岁,所以才有了这次的‘内力电池’事件。
然而这时裘穷听了赵扩想活好几百年的话,也是哭笑不得。
但是人家毕竟是皇帝,裘穷总不能直接开喷吧……当下也只能沉默以对,用无辜的眼神看着赵扩。
半晌,赵扩终于住口不言,总算是淡定下来,其实他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毕竟和他本人的事情比起来,其实他更看重国事,只不过任谁听到能够得到先天真气,都会有所幻想吧,当然他也知道自己这纯粹是妄想,哪有人那么容易就能长生呢?
即便是一统中原的绝世伟人秦始皇,为了求长生费尽千辛万苦,算计来算计去的,最后不也是化作了一捧黄土么,更何况他只不过是一个时刻面临着亡国危机的南宋皇帝罢了,与其奢求长生,还不如多考虑考虑怎么才能救国。
当下赵扩也不急着尝试‘先天真气洗精伐髓’是个什么体验,反而是拉着裘穷开始商量国事了,这几日裘穷一直忙着实验,还是为了给赵扩续命,自然是无人打扰的。
这时赵扩心情平复夏利,就等不及要和裘穷商议接下来的计划了。
其实裘穷的计划并不复杂,说起来还是那一套,想休养生息再徐图后计。
但是,赵括为何对裘穷有如此信心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裘穷的设想非常完善,各种环节都有相应的计谋或者物质支持,然而,让赵扩心忧的是,现在计划进行到这一步却卡壳儿了。
首先,赵扩按照裘穷的建议,曾派郭倪手下的大将李爽去天下各地,四处搜罗所谓的土豆(马铃薯),红薯(番薯),玉米(苞米),然而,显而易见,都没有任何发现。
关于这玉米番薯裘穷其实并没有寄托太多的希望,只不过是顺手而为罢了,毕竟在裘穷的前世,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都是南美的农作物,是在十四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后,才逐渐在中原大地上出现的。
其次,对于各路武林人士的招募,其实进行的也不是很顺利,大部分武林人士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并不妥协,所谓法不责众,赵扩总不能直接派兵一一镇压,这不是官逼民反么。
最后,对于新式武器,因为没有任何实战应用的经验,兵士们算是漏洞百出,效果非常一般。
总的来说,裘穷几年前的计划,只有战略部署上没有出什么叉子,其他的都是不尽如人意。
裘穷也是醉了,这些问题其实只要来一个内政能力强一点的人,就可以解决,但是,因为裘穷的这些指令,几乎都是新的尝试,就好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裘穷在吃,但是他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任何派系,没有任何同盟,其他人怎么会盲目跟从?
起码也要先看看裘穷吃了之后,好不好吃,会不会中毒,再做考虑吧。
至于赵扩,他虽然能力不差,但一国之事何其之多,他总不能事必躬亲,所以只能委派他人,然后事情就卡壳了。
裘穷不由开始考虑,自己到底应该是继续闯荡江湖,还是应该留下来,入朝为官,解决这些事情。
其实也没什么好考虑的,毕竟大宋的事情并不是迫在眉睫,裘穷完全可以找人代办的,只要详细指点要如何做,并不一定非要他自己亲自解决不是。
然而江湖之中,无论是即将到来的郭杨两家的十八年之约,还是裘穷对于武功的研究,又或者是义盟的委托,这些都是不能找任何人代替的。
裘穷觉得自己应该找几个心腹之人,起码在他闯荡江湖之时,在朝中有个人照应着,不过这人必须是忠心爱国,不能将裘穷的方法泄露出去,必须有能力完成裘穷交代的事情,必须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
裘穷不由开始怵头,这可不好找啊,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如果是已经在朝为官的,根本不可能彻底倒向裘穷,而不在朝为官的,裘穷又不知道谁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威望。
这时,裘穷脑中忽然闪过了两首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没错,就是辛弃疾,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这时裘穷不由想起了这个有能力,有志向的高人,这可是不二之选啊。
于是神秘一笑,安慰了赵扩几句,道,“山人自有妙计,陛下稍安勿躁,只要一人,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赵扩也是一头雾水,不过裘穷此人向来如此,即便是以他大宋皇帝之尊,好言相询,裘穷不想说还是不会说的。
此时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目光慈爱的看着裘穷,心中也不知转过了许多念头。
当下也不再说多,挥手示意裘穷自去便是。
裘穷也不多说,径自离开,带着周伯通直奔上饶而去。
却说这辛弃疾,他的诗词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多以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而闻名,他的诗词主要是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当然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辛弃疾此人出生于金国,少年时抗金归宋,以其惊人的勇敢和果断,名重一时,曾出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来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这时的辛弃疾,早已在上饶闲居多年,早年朝中风气不正,主和派一直打压他,然而裘穷的出现却是使大宋朝廷的风气为之一变,不再一味求和,而是休养生息,坐山观虎斗,以图后计。
以宰相韩侂胄为首的一众官员,更是借‘庆元党禁’之威,禁绝朱熹理学与贬谪宗室赵汝愚,同时力挺逍遥琅琊候的政治主张。
所以这两年辛弃疾的心情倒是好了许多,然而,他的感慨更多。
想当年韩侂胄出兵伐金,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但军事准备却很不足。
符离战败后,多年间宋金都没有交战,像辛弃疾这样坚持抗战的将领,抗金投宋也有四十多年,已是六十几岁的高龄。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m.wenxue6.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如果要裘穷说说现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那就只能用三国杀里司马懿的台词了,天命?啊哈哈哈。
裘穷根本不觉得所谓的天命有什么可以敬畏的,所以给皇帝续命这种事,想到就做,根本没有犹豫的。
在他看来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百姓,生命在自然,在世界眼中都是平等的,之所以人们会认为皇帝的命比樵夫金贵,完全是出自于人类自己的价值观取向问题,跟天命又有什么关系。
人的生命不分贵贱,不论是天才庸才,还是皇帝农夫,都是人类自己根据他们对整个人们世界的影响,所下的定义罢了,在自然看来,其实都是一样的。
只有到达了先天,能量属性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算是稍微引起了自然的一点反应,这才有了所谓的先天真气入体洗精伐髓。
而像赵扩这样武功基本不入流的,想得到自然的关注都难,更别说什么天命在身了。
所以给他续命,裘穷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相比于什么逆天改命,裘穷更相信人定胜天。
一个人活多久跟自己的生活规律是息息相关的,总不至于一个常年运动,身体健康的人会突然无缘无故的暴毙身亡吧,这又不是什么《死神来了》的电影,阎王要你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吧。
至于天谴,那就更可笑了,自然万物针对过谁?也就是传说中的修仙,可能会挨雷劈,除了这种虚无缥缈的,还有谁被世界针对过?
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啊,世界何其之宏大,自然何其之宽广,一个小小的人类,到底要做出什么,才可能会被世界万物一同排斥?裘穷想不出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是因为他给另外一个小小的人类,续了命。
所以裘穷根本不怕什么天谴,即便是给皇帝续命,也是毫不犹豫。
当然,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赵扩这个人,其实说起来的确是一代明君,至少在裘穷眼中,他不仅进取心十足,还任人唯贤,而且愿意听从属下的建议。
最重要的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赵扩从初次见面,就对裘穷毫无皇帝的架子,和蔼亲切,信任的很。
而他的皇储,赵昀,或者未来可能会翻身做主的赵贵诚,这两个人不论是谁当了皇帝,都不可能还像赵扩这样对待裘穷了。
皇太子赵昀,乃是一个性情坚毅,刚愎自用而且睚眦必报的人。
若是他当了皇帝,裘穷这些奇思妙想绝对得不到他的认同,别说什么对裘穷信任有加了,说不定连裘穷之前的那些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比如打压儒家的封建道德,比如对民生军事制度的改革等等。
至于赵贵诚,这个人裘穷接触不多,但是仅有的几次见面,裘穷就能看出,这是个心机深沉,疑心很重的人。
即便是他能接受裘穷的建议,但随着裘穷的功绩越来越多,功高震主的危机裘穷是必然会面对的,即使挺过去了这一关,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事情裘穷也不得不考虑吧。
所以,对于裘穷来说,为了实现他的目标,最好的选择就是,赵扩长命百岁,所以才有了这次的‘内力电池’事件。
然而这时裘穷听了赵扩想活好几百年的话,也是哭笑不得。
但是人家毕竟是皇帝,裘穷总不能直接开喷吧……当下也只能沉默以对,用无辜的眼神看着赵扩。
半晌,赵扩终于住口不言,总算是淡定下来,其实他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毕竟和他本人的事情比起来,其实他更看重国事,只不过任谁听到能够得到先天真气,都会有所幻想吧,当然他也知道自己这纯粹是妄想,哪有人那么容易就能长生呢?
即便是一统中原的绝世伟人秦始皇,为了求长生费尽千辛万苦,算计来算计去的,最后不也是化作了一捧黄土么,更何况他只不过是一个时刻面临着亡国危机的南宋皇帝罢了,与其奢求长生,还不如多考虑考虑怎么才能救国。
当下赵扩也不急着尝试‘先天真气洗精伐髓’是个什么体验,反而是拉着裘穷开始商量国事了,这几日裘穷一直忙着实验,还是为了给赵扩续命,自然是无人打扰的。
这时赵扩心情平复夏利,就等不及要和裘穷商议接下来的计划了。
其实裘穷的计划并不复杂,说起来还是那一套,想休养生息再徐图后计。
但是,赵括为何对裘穷有如此信心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裘穷的设想非常完善,各种环节都有相应的计谋或者物质支持,然而,让赵扩心忧的是,现在计划进行到这一步却卡壳儿了。
首先,赵扩按照裘穷的建议,曾派郭倪手下的大将李爽去天下各地,四处搜罗所谓的土豆(马铃薯),红薯(番薯),玉米(苞米),然而,显而易见,都没有任何发现。
关于这玉米番薯裘穷其实并没有寄托太多的希望,只不过是顺手而为罢了,毕竟在裘穷的前世,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都是南美的农作物,是在十四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后,才逐渐在中原大地上出现的。
其次,对于各路武林人士的招募,其实进行的也不是很顺利,大部分武林人士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并不妥协,所谓法不责众,赵扩总不能直接派兵一一镇压,这不是官逼民反么。
最后,对于新式武器,因为没有任何实战应用的经验,兵士们算是漏洞百出,效果非常一般。
总的来说,裘穷几年前的计划,只有战略部署上没有出什么叉子,其他的都是不尽如人意。
裘穷也是醉了,这些问题其实只要来一个内政能力强一点的人,就可以解决,但是,因为裘穷的这些指令,几乎都是新的尝试,就好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裘穷在吃,但是他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任何派系,没有任何同盟,其他人怎么会盲目跟从?
起码也要先看看裘穷吃了之后,好不好吃,会不会中毒,再做考虑吧。
至于赵扩,他虽然能力不差,但一国之事何其之多,他总不能事必躬亲,所以只能委派他人,然后事情就卡壳了。
裘穷不由开始考虑,自己到底应该是继续闯荡江湖,还是应该留下来,入朝为官,解决这些事情。
其实也没什么好考虑的,毕竟大宋的事情并不是迫在眉睫,裘穷完全可以找人代办的,只要详细指点要如何做,并不一定非要他自己亲自解决不是。
然而江湖之中,无论是即将到来的郭杨两家的十八年之约,还是裘穷对于武功的研究,又或者是义盟的委托,这些都是不能找任何人代替的。
裘穷觉得自己应该找几个心腹之人,起码在他闯荡江湖之时,在朝中有个人照应着,不过这人必须是忠心爱国,不能将裘穷的方法泄露出去,必须有能力完成裘穷交代的事情,必须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
裘穷不由开始怵头,这可不好找啊,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如果是已经在朝为官的,根本不可能彻底倒向裘穷,而不在朝为官的,裘穷又不知道谁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威望。
这时,裘穷脑中忽然闪过了两首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没错,就是辛弃疾,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这时裘穷不由想起了这个有能力,有志向的高人,这可是不二之选啊。
于是神秘一笑,安慰了赵扩几句,道,“山人自有妙计,陛下稍安勿躁,只要一人,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赵扩也是一头雾水,不过裘穷此人向来如此,即便是以他大宋皇帝之尊,好言相询,裘穷不想说还是不会说的。
此时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目光慈爱的看着裘穷,心中也不知转过了许多念头。
当下也不再说多,挥手示意裘穷自去便是。
裘穷也不多说,径自离开,带着周伯通直奔上饶而去。
却说这辛弃疾,他的诗词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多以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而闻名,他的诗词主要是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当然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辛弃疾此人出生于金国,少年时抗金归宋,以其惊人的勇敢和果断,名重一时,曾出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来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这时的辛弃疾,早已在上饶闲居多年,早年朝中风气不正,主和派一直打压他,然而裘穷的出现却是使大宋朝廷的风气为之一变,不再一味求和,而是休养生息,坐山观虎斗,以图后计。
以宰相韩侂胄为首的一众官员,更是借‘庆元党禁’之威,禁绝朱熹理学与贬谪宗室赵汝愚,同时力挺逍遥琅琊候的政治主张。
所以这两年辛弃疾的心情倒是好了许多,然而,他的感慨更多。
想当年韩侂胄出兵伐金,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但军事准备却很不足。
符离战败后,多年间宋金都没有交战,像辛弃疾这样坚持抗战的将领,抗金投宋也有四十多年,已是六十几岁的高龄。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m.wenxue6.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