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道德经 > 第五十四章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第五十四章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善建者不拔[1],

    善抱[2]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3]。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4];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邦[5]观邦,

    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注释

    [1]拔:动摇,根深蒂固。

    [2]抱:聚拢,聚集。

    [3]辍,停止,终止。

    [4]长:长久。

    [5]邦:国。

    译文

    善建筑根深蒂固不动摇(得道者抱道不移)。

    善聚拢就不会脱离(得道者抱朴守一)。

    道德长存,子孙祭祀,后代绵延不绝。

    修道于身,其德用淳真。

    修道于家,其德行有余。

    修道于乡,其德教久长。

    修道于国,其国德化丰饶。

    修道于天下,其德施惠泽万民。

    所以,由自身(修身之道)可观察他人。

    由自家可观察别人家。

    由自己乡里可观察他乡。

    由自己国家可观察他国。

    由自身平天下之道可观照天下。

    我凭什么了解天下呢?

    就是以此为标准。

    解读心得

    1.好建筑则不动摇,抱得紧实则不脱离,不断祭祀则子孙不绝。由物理推知人类。比喻抱道而修,抱朴归一者道德布世,精神不死,绵延后代,不绝如缕。

    2.天下大道相通,物理一致。由此可及彼,由己可推人。修身、齐家、治乡、治国、平天下,由个人的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品德水平可推知他人的水平。懂得这个道理,则可了解天下。老子的这个思想,与后来的儒家思想共理相通。

    3.由己推人,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物理相通,大道归一。道理相通,即可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一通百通。就此意义讲,很多事情复杂的只是表面,其实质是简单的唯一的。所以细心体察大道,是十分重要的。很多问题的解决不必他求,转而求诸于己,更加切近而实在。

    4.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凡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找原因、找突破,才能真正取得进步。因为小和微最接近于初始,接近于一,接近于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视了初始,就不会脱离道,始终保持元气。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前人校注

    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循本以治末,由近以及远。

    --司马光

    善以道抱精神者,终不可拔引解脱。为人子孙能修道如是,则长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庙无有绝时。

    --河上公

    善建德者,深而不拔。善抱道者,固而不脱。是以子孙祭祀不已也。

    --范应元

    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响。其德如是,乃为普博。

    --河上公

    以身及人也。修之身则真,修之家则余,修之不废,所施转大。

    --王弼

    吾之身清静无为,则不妄作。不妄作则和气充盈。和气充盈则三田通畅。三田通畅则百脉调荣。百脉调荣则遍体康健,髓坚骨实。此皆抱道自然之效也。

    --范应元

    此章言圣人所以功德无穷,泽及子孙者,皆以真修为本也。圣人一真之外无余事。

    --憨山德清

    经典故事

    葛洪抱朴守一善养生

    葛洪,号抱朴子,是我国晋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学家。

    葛洪以道家理论为宗旨,善于养生,据说他本人也活到近百岁的高寿。

    葛洪一生遵行黄老学说,崇道轻儒,他认为儒家文化教人争名夺利,不利于养生,而更推崇道家文化之清心寡欲,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一体的人生观。

    他认为追求功名利禄,就容易相互竞争、相互排斥、相互伤害,从而导致身心疲惫。与其这样,不如无欲无求,清心寡欲,保养精气神,保护好与生俱来的元气,抱朴守一,修身养性。他说:"生命至贵,长生可得;内修守一,养精行气。"他的抱朴守一,就是老子所说的与自然大道同在,守道而行,保持本真、真元之状态,即"守一"不变,从而不失本性,不失元气,不受外界干扰,少烦恼痛苦,也就充满精气神,从而获得长寿。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之《畅玄》中指出:"玄"是自然界的始祖,是万事万物的宗源。这里的"玄",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他认为,修身养性,就要守道而行,明心见性,让心回归虚静。而要做到这些,方法就是"守一",这里的"一",就是元真之气,即元气。"守一"就是抛弃外在的干扰,淡泊清心,达到平心静气,摒除杂念,调心入静,潜心静养,元气就会充盛,人自然就会健康无病。所以,他认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就是"守一存真"。

    为此,葛洪要求自己不为物累,戒欲修性。先从内心领悟"玄道",然后外在持守真元。

    长寿没有人不想,但世人多囿于名利声色中,它们扰乱心志,为此喜为此忧,人生喜乐不止,痛苦不断。然而乐极生悲,盈满必亏。欲望没休止,物欲不断,就忧心痛苦不断。所以葛洪告诫人们不要为物所牵,为名所累,因为无止境地追逐下去,一定不得善终。在他的《抱朴子》中列出了人生"十三伤":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

    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悲哀憔悴,伤也;喜乐过差,伤也;汲汲所欲,伤也;久谈言笑,伤也;寝息失时,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阴阳不交,伤也。

    可见,凡事不能过度,要适可而止,否则都是伤。世人就是在得寸进尺的追求中变本加厉地受伤,最后弄成伤痕累累。这样,怎么能长寿呢?人生怎么能安乐呢?

    所以葛洪强调:"养生以不伤为本,此要言也。"所以要节制欲望,为了少受伤,就少看少闻少接触,少近"六害":一害名利,二害声色,三害货财,四害滋味,五害佞妄,六害诅嫉。

    葛洪认为,要驱除"六害",就要做到以下六个方面:一要淡泊名利;二要禁止刺耳的声音和淫色;三要降低对财物的欲望;四要降低对滋味的追求;五要除去不合理的妄想;六要去掉忌妒的心理。同时,还要做到"十二少":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

    他强调,只要摆正心态,少比较,不羡慕不妒忌,去除不切实际的想法,少劳心伤神,放弃损害真理的做法,淡薄喜怒的影响,丢掉做恶事的打算,就会不请福而福自来,不除祸而祸自去了。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葛洪的养生之道,正是坚守大道,抱朴守一的体现,现代为名利忙碌的我们,怎能不从中受到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