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难作于易,大作于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无为,事[1]无事,味[2]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3],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4]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释
[1]事:动词,从事。
[2]味:品味,体味。
[3]不为大:不自为大。
[4]犹:总是。
译文
以无为之心去作为,以无事之心去做事,以无味之心去体味。
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
解决困难从容易入手,做大事从小事入手。
天下难事必从容易做起,天下大事必从细事做起。
故而圣人始终不自为大,所以能成就其伟大。
轻易许诺必定失去信任,轻视问题必定遇到更多困难。
故而圣人总是重视困难,所以最终无难事。
解读心得
1.本章说明圣人执道而行,自然无为,无心作为,但无所不为。但他能客观地看问题,而且事无巨细,都能认真对待,绝不轻视怠慢。所以圣人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以弱为强,以易为难,凡事从小事做起,从容易做起,从不自以为是,不自为大,所以最终能成就其伟大。
2.道存在于万物中,并左右万物,它可大可小。大到无极,小到微介不可见。道生一,一为开始,也为最小,于是圣人从一开始,从小做起;道本质简单淳朴,于是圣人重视单纯,从简易做起。正因如此,所以最终圣人能做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然后又能从大到小,由繁到简,由多到少,又返回初原。这个过程是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不自由到自由的过程。也是道之奥妙所在。
3.大小、多少、难易、恩怨、是非、对错、成败、福祸等等,都是相反相成的,其转化可能就在一念之间。所以圣人不会偏废任何一方,遇到反面,会想到正面,所以遇到易事,能怀忧患意识,丝毫不会怠慢,从而防患于未然。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做大事,先从小事做起;想飞得更高,必先接着地气起飞。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扎实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任何好高骛远的想入非非都只能是白日做梦的空想而已。
前人校注
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
--王弼
圣人不妄为,而常为于无为。不生事,而常事于无事。不耽味,而常味于无味也。
--范应元
欲大反小,欲多反少,自然之道也。修道行善,绝祸于未生也。
--河上公
一涉言为,一有形迹,终不免于怨憾。故常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以辅万物之自然也。
--范应元
归于无物,故可以大,可以小,可以多,可以少。
--吕吉甫
欲图难事,当于易时,未及成也。欲为大事,必作于小,祸乱从小来也。从易生难,从细生著。处谦虚,天下共归之也。
--河上公
轻诺许于人,必少信实,固当谨乎言也。
--范应元
道之大者,充而塞乎天地。道之小者,敛而入于微渺。道之多者,无物不有。道之小者,无可闻,无可见,亦无可言。故道不能测度。大小多少,亦难衡量。修道者,敛于内,不现于外。为道不彰。大之多之,故先以清之静之,安我之神,定我之性,还我之命敛于内。
--纯阳真人
唯其始不易,是以其终无难。
--陆希声
经典故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有个叫陈蕃的少年,一个人独居一室而从不打扫。
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批评他道:"你为何不把屋子打扫干净来迎接我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怎么能打扫一屋子呢?"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的脸上虽还有不屑,但无言以对。
陈蕃不打扫一下自己住的屋子,无非是自视很高,不屑为之。但他不明白一个道理: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都不肯做或者不想做,那将来怎么能做大事呢?就算做大事也许很多小事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从小就不肯做小事,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致使有些能力培养不起来,需要他做大事时,他又如何做起呢?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事情,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开始扎实做起,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抵达成功的彼岸;任何高远的计划,只有落实,只有去认真执行,才可能达成目标。成就伟业的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而陈蕃那么小就自视为大,目中无人,一屋不扫,他长大了怎么能成功地做大事呢?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陈蕃正因为不屑于做小事,小小年纪自视过高,才受到大人的批评。聪明人懂得由细事到大事的道理,自然也能明白要做大事必谦卑自处,不自为大的道理,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为无为,事[1]无事,味[2]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3],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4]难之,故终无难矣。
注释
[1]事:动词,从事。
[2]味:品味,体味。
[3]不为大:不自为大。
[4]犹:总是。
译文
以无为之心去作为,以无事之心去做事,以无味之心去体味。
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
解决困难从容易入手,做大事从小事入手。
天下难事必从容易做起,天下大事必从细事做起。
故而圣人始终不自为大,所以能成就其伟大。
轻易许诺必定失去信任,轻视问题必定遇到更多困难。
故而圣人总是重视困难,所以最终无难事。
解读心得
1.本章说明圣人执道而行,自然无为,无心作为,但无所不为。但他能客观地看问题,而且事无巨细,都能认真对待,绝不轻视怠慢。所以圣人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以弱为强,以易为难,凡事从小事做起,从容易做起,从不自以为是,不自为大,所以最终能成就其伟大。
2.道存在于万物中,并左右万物,它可大可小。大到无极,小到微介不可见。道生一,一为开始,也为最小,于是圣人从一开始,从小做起;道本质简单淳朴,于是圣人重视单纯,从简易做起。正因如此,所以最终圣人能做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然后又能从大到小,由繁到简,由多到少,又返回初原。这个过程是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不自由到自由的过程。也是道之奥妙所在。
3.大小、多少、难易、恩怨、是非、对错、成败、福祸等等,都是相反相成的,其转化可能就在一念之间。所以圣人不会偏废任何一方,遇到反面,会想到正面,所以遇到易事,能怀忧患意识,丝毫不会怠慢,从而防患于未然。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做大事,先从小事做起;想飞得更高,必先接着地气起飞。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扎实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任何好高骛远的想入非非都只能是白日做梦的空想而已。
前人校注
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
--王弼
圣人不妄为,而常为于无为。不生事,而常事于无事。不耽味,而常味于无味也。
--范应元
欲大反小,欲多反少,自然之道也。修道行善,绝祸于未生也。
--河上公
一涉言为,一有形迹,终不免于怨憾。故常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以辅万物之自然也。
--范应元
归于无物,故可以大,可以小,可以多,可以少。
--吕吉甫
欲图难事,当于易时,未及成也。欲为大事,必作于小,祸乱从小来也。从易生难,从细生著。处谦虚,天下共归之也。
--河上公
轻诺许于人,必少信实,固当谨乎言也。
--范应元
道之大者,充而塞乎天地。道之小者,敛而入于微渺。道之多者,无物不有。道之小者,无可闻,无可见,亦无可言。故道不能测度。大小多少,亦难衡量。修道者,敛于内,不现于外。为道不彰。大之多之,故先以清之静之,安我之神,定我之性,还我之命敛于内。
--纯阳真人
唯其始不易,是以其终无难。
--陆希声
经典故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有个叫陈蕃的少年,一个人独居一室而从不打扫。
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批评他道:"你为何不把屋子打扫干净来迎接我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怎么能打扫一屋子呢?"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的脸上虽还有不屑,但无言以对。
陈蕃不打扫一下自己住的屋子,无非是自视很高,不屑为之。但他不明白一个道理: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都不肯做或者不想做,那将来怎么能做大事呢?就算做大事也许很多小事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从小就不肯做小事,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致使有些能力培养不起来,需要他做大事时,他又如何做起呢?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事情,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开始扎实做起,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抵达成功的彼岸;任何高远的计划,只有落实,只有去认真执行,才可能达成目标。成就伟业的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而陈蕃那么小就自视为大,目中无人,一屋不扫,他长大了怎么能成功地做大事呢?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陈蕃正因为不屑于做小事,小小年纪自视过高,才受到大人的批评。聪明人懂得由细事到大事的道理,自然也能明白要做大事必谦卑自处,不自为大的道理,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