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汉中立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汉中地位的重要性,让洛阳朝廷不能等闲视之,洛阳当然也知道关中那边出现了混乱,但也仅止于字面意思,到底乱到什么程度,有多少流民,这涉及到奏疏当中的笼统性,不是谁都像是司马季在苦寒之地熬着,半点文化水平都没有,奏疏写的和作文一样。
梁州、汉中方面的奏疏当中提及过流民造成的危害,却从来没提及过流民竟然有三万户之多,司马颖现在考虑自己封国的力量,头一次对这件事这么上心,就把汉中的真实情况一五一十的在奏疏当中写明了。
而罗尚有了一个宗室王侯愿意顶在前头,自然不在讳言,和司马颖联名将事情阐明。这一次的奏疏十分详细,将流民的户籍数量,还已经造成的危害都写了进去。
这道奏疏在洛阳陷入了轩然大波,再多的修饰词,再漂亮的文章,都没有三万户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两万户就已经是一个一等封国的户籍,这么多流民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聚集,这不是危害我大晋的江山社稷么?
雍秦二州刚刚经过大乱,去年维持大军的军粮,各州府存粮已经消耗殆尽,怎着休养生息需要时间,平乱之时已经是深秋,关中百姓尚且要州府开放粮仓救济,怎么可能在养活这么多的流民。
刚刚离开洛阳,甚至还没有走到封地,司马颖对现在整个大晋的形势一清二楚,雍秦二州还在恢复当中,梁州承受不住这么多的流民,那么这些流民就只有一个地方能够吸纳,益州,就是自己的封国。
司马颖断定朝廷可能并不愿意让益州作为安置流民的地方,可同样也断定,洛阳根本别无选择,汉中距离关中如此之近,关中的乱民才刚刚平定,谁都不愿意再来第二次,所以就算是不愿意,最终的决议也和自己的想法差不多。
这个判断非常的精准,证明司马颖在东宫呆了这么长时间绝对不是白呆的,虽然讨论的十分热闹,半月之后到达汉中的圣旨,基本上还是同意了司马颖的请求,将流民安置在益州。
司马颖的猜测是事实,如何安置流民,朝廷重臣经过激烈的讨论,也有大臣不讳言,觉得司马颖这个奏疏其实是不安好心,不过这种言论很快就被禁声,司马颖怎么都是武帝非常喜欢的儿子,现在被一脚踢出去就藩,也不是随便拿捏的。
最终这个两难的问题,还是让贾南风来做出决议,事情两难就不是好解决的,她的小叔子刚离开洛阳,迅速就是一个回首掏,扔出来一个难题。
贾南风的处境远远不如唐朝之后的同行,如果是唐朝之后,普通的流民是无法造成大危害的,可恰恰晋朝的流民,乃是汉末混战之后的百姓,各路诸侯把天下杀的尸横遍野,能够活到今天,百姓也不是白给的,振臂一呼云集数万人响应自保,唐朝之后这种景象几乎已经消失了。
几乎是咬着牙,贾南风点头认可了刚刚对自己施展回首掏的小叔子,同意流民跟随司马颖进入益州,就像是司马颖估计的那样,她考虑到其他州郡的情况,也只有益州有这个能力吸收掉流民,同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贾南风几乎就是代行天子权力,当然要考虑全局不能乱来,多年以来宗室、大臣那种事不关己态度,她已经都习惯了,这一次不过是其中的一次而已。
司马颖能达到目的,还是因为两者的角度不同,代行天子权力就要考虑全局。也正是知道这一点,司马颖才知道洛阳的选择并不多,这是施展回首掏成功的基础,这一次他赢了。
在汉中郡城南郑等候的司马颖,不只是傻傻的等候洛阳的回复,也在和梁州刺史罗尚商议如何管理流民的问题,涉及到司马颖的封地,他比谁都关心这个问题。万一到了蜀中这些流民并不安分怎么办?
想要让这些流民安分一点,其实有很多种的办法,但是见效最快的还是杀……
司马颖一边在罗尚的帮助下,打着保护流民迁徙的名义调集梁州军队,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南郑准备把流民当中不服管教的刺头抓出来。
然后就是释放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流民的消息,散播出去,观察流民群体的反应。这个举动罗尚本来是反对的,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因素,怎么司马颖还故意激化矛盾,这不是玩火自焚么。
不得不说司马颖的胆子很大,竟然在这个时候对流民内部展开了观察,看看里面到底存在了多少刺头,果然说是要用军队把流民赶回关中的消息传来,一些流民当中的强族宗亲就坐不住了,因为梁州军队已经开始戒备,他们自然也不敢和一州的正规军对抗。
不过这股风来的快去的也很快,几天后一道消息又出现在这些流民群体当中,梁州刺史罗尚表示,这些要用军队把谣言,司马颖决定要开杀戒,罗尚则是在这出戏当中的另外一个角色,做好安抚工作。
做好这一切之后,在南郑的司马颖便大手一挥,对着梁州军队的一众将校道,“有些流民当中强族宗亲,煽动流民对朝廷不满,流民本身来自于关中,关中流民不识王化,稍加煽动便可能造反,现在只有先下手为强,铲除心怀不轨的强族,将暴乱消除在萌芽阶段。突袭聚集地,斩尽杀绝。”
这是司马颖蓄谋已久的举动,通过散步谣言看看流民里面谁不服管,然后便是痛下杀手,梁州军队骤然出动,将有所不满的流民强族宗亲展开了杀戮。
其中的关键,这些直接动手的军中士卒不甚明了,并不知道司马颖是故意做了一个局,找到借口对流民群体展开血洗,达到立威的目的,他们只是服从命令罢了。
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就有将近两千户的流民倒在血泊当中,这个时候司马颖再次出面,冠冕堂皇的出面安抚,“这些宗族亲属,囤积兵器,图谋不轨,不过这和绝大多数的良民无关,早先的有人说梁州刺史要用军队将你们赶回关中,也是他们散布的,本王已经决定,带你们去益州,分配田地好好过日子。”
汉中地位的重要性,让洛阳朝廷不能等闲视之,洛阳当然也知道关中那边出现了混乱,但也仅止于字面意思,到底乱到什么程度,有多少流民,这涉及到奏疏当中的笼统性,不是谁都像是司马季在苦寒之地熬着,半点文化水平都没有,奏疏写的和作文一样。
梁州、汉中方面的奏疏当中提及过流民造成的危害,却从来没提及过流民竟然有三万户之多,司马颖现在考虑自己封国的力量,头一次对这件事这么上心,就把汉中的真实情况一五一十的在奏疏当中写明了。
而罗尚有了一个宗室王侯愿意顶在前头,自然不在讳言,和司马颖联名将事情阐明。这一次的奏疏十分详细,将流民的户籍数量,还已经造成的危害都写了进去。
这道奏疏在洛阳陷入了轩然大波,再多的修饰词,再漂亮的文章,都没有三万户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两万户就已经是一个一等封国的户籍,这么多流民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聚集,这不是危害我大晋的江山社稷么?
雍秦二州刚刚经过大乱,去年维持大军的军粮,各州府存粮已经消耗殆尽,怎着休养生息需要时间,平乱之时已经是深秋,关中百姓尚且要州府开放粮仓救济,怎么可能在养活这么多的流民。
刚刚离开洛阳,甚至还没有走到封地,司马颖对现在整个大晋的形势一清二楚,雍秦二州还在恢复当中,梁州承受不住这么多的流民,那么这些流民就只有一个地方能够吸纳,益州,就是自己的封国。
司马颖断定朝廷可能并不愿意让益州作为安置流民的地方,可同样也断定,洛阳根本别无选择,汉中距离关中如此之近,关中的乱民才刚刚平定,谁都不愿意再来第二次,所以就算是不愿意,最终的决议也和自己的想法差不多。
这个判断非常的精准,证明司马颖在东宫呆了这么长时间绝对不是白呆的,虽然讨论的十分热闹,半月之后到达汉中的圣旨,基本上还是同意了司马颖的请求,将流民安置在益州。
司马颖的猜测是事实,如何安置流民,朝廷重臣经过激烈的讨论,也有大臣不讳言,觉得司马颖这个奏疏其实是不安好心,不过这种言论很快就被禁声,司马颖怎么都是武帝非常喜欢的儿子,现在被一脚踢出去就藩,也不是随便拿捏的。
最终这个两难的问题,还是让贾南风来做出决议,事情两难就不是好解决的,她的小叔子刚离开洛阳,迅速就是一个回首掏,扔出来一个难题。
贾南风的处境远远不如唐朝之后的同行,如果是唐朝之后,普通的流民是无法造成大危害的,可恰恰晋朝的流民,乃是汉末混战之后的百姓,各路诸侯把天下杀的尸横遍野,能够活到今天,百姓也不是白给的,振臂一呼云集数万人响应自保,唐朝之后这种景象几乎已经消失了。
几乎是咬着牙,贾南风点头认可了刚刚对自己施展回首掏的小叔子,同意流民跟随司马颖进入益州,就像是司马颖估计的那样,她考虑到其他州郡的情况,也只有益州有这个能力吸收掉流民,同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贾南风几乎就是代行天子权力,当然要考虑全局不能乱来,多年以来宗室、大臣那种事不关己态度,她已经都习惯了,这一次不过是其中的一次而已。
司马颖能达到目的,还是因为两者的角度不同,代行天子权力就要考虑全局。也正是知道这一点,司马颖才知道洛阳的选择并不多,这是施展回首掏成功的基础,这一次他赢了。
在汉中郡城南郑等候的司马颖,不只是傻傻的等候洛阳的回复,也在和梁州刺史罗尚商议如何管理流民的问题,涉及到司马颖的封地,他比谁都关心这个问题。万一到了蜀中这些流民并不安分怎么办?
想要让这些流民安分一点,其实有很多种的办法,但是见效最快的还是杀……
司马颖一边在罗尚的帮助下,打着保护流民迁徙的名义调集梁州军队,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南郑准备把流民当中不服管教的刺头抓出来。
然后就是释放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流民的消息,散播出去,观察流民群体的反应。这个举动罗尚本来是反对的,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因素,怎么司马颖还故意激化矛盾,这不是玩火自焚么。
不得不说司马颖的胆子很大,竟然在这个时候对流民内部展开了观察,看看里面到底存在了多少刺头,果然说是要用军队把流民赶回关中的消息传来,一些流民当中的强族宗亲就坐不住了,因为梁州军队已经开始戒备,他们自然也不敢和一州的正规军对抗。
不过这股风来的快去的也很快,几天后一道消息又出现在这些流民群体当中,梁州刺史罗尚表示,这些要用军队把谣言,司马颖决定要开杀戒,罗尚则是在这出戏当中的另外一个角色,做好安抚工作。
做好这一切之后,在南郑的司马颖便大手一挥,对着梁州军队的一众将校道,“有些流民当中强族宗亲,煽动流民对朝廷不满,流民本身来自于关中,关中流民不识王化,稍加煽动便可能造反,现在只有先下手为强,铲除心怀不轨的强族,将暴乱消除在萌芽阶段。突袭聚集地,斩尽杀绝。”
这是司马颖蓄谋已久的举动,通过散步谣言看看流民里面谁不服管,然后便是痛下杀手,梁州军队骤然出动,将有所不满的流民强族宗亲展开了杀戮。
其中的关键,这些直接动手的军中士卒不甚明了,并不知道司马颖是故意做了一个局,找到借口对流民群体展开血洗,达到立威的目的,他们只是服从命令罢了。
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就有将近两千户的流民倒在血泊当中,这个时候司马颖再次出面,冠冕堂皇的出面安抚,“这些宗族亲属,囤积兵器,图谋不轨,不过这和绝大多数的良民无关,早先的有人说梁州刺史要用军队将你们赶回关中,也是他们散布的,本王已经决定,带你们去益州,分配田地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