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惊闻天人三策【2更】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未来天王、天机之神局、硬核危机、武侠世界大穿越、诡域迷踪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维闻言当即神色一正,一脸钦佩的看着楚毅道:“朱兄实在是太过谦虚了,前几日朱兄于蒙城太守府之中,一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惊艳众人,我等仰慕朱兄之满腹才华,闻知朱兄途经黎城,特在此恭候,还请朱兄能够赏光,令我等一尽地主之谊!”
说着李维冲着楚毅缓缓拜了下去,此等大礼,足可见李维绝对是真心实意。
不只是李维,边上的一众文人士子也纷纷冲着楚毅一礼。
楚毅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上前伸手虚扶将李维扶住,同时一脸的感动道:“朱某何德何能,竟得诸位这般厚爱,如此厚照便恭敬不如从命!”
在鲁达等人愕然的目光当中,楚毅在这些文人士子的簇拥之下奔着黎城最好的酒楼而去。
几人对视一眼,除了钦佩之外,他们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鲁达撇了撇嘴,心中暗道,如果说这会儿赫连铁树在这里的话,看到楚毅这般光明正大,甚至还成为众人之中心,受那么多人所推崇,不知道眼珠子会不会掉下来。
丰华楼之上,李维等人簇拥着楚毅落座,楚毅虽为客人,却是居于主座之上,在场之人竟然没有谁站出来反对,反而是一脸的认同。
正所谓文人相轻,如果说不是楚毅所展露出来的才学碾压在场众人的话,大家又怎么可能会任由楚毅居于正中之位。
落座之后,李维当即小心翼翼的从身旁书童手中接过一方锦盒,然后放在桌案之上,在众人的瞩目之下,小心打开。
众人只看到那锦盒当中,一卷发黄的绢纸放在那锦盒之内,单看那绢纸之上岁月流逝的痕迹便能够看出这是一绢纸,怕是不下上百年了。
《灵乌赋》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在场的皆是文人士子,当看到绢纸之上的几个大字的时候,不少人眼睛为之一亮。
灵乌赋可是大儒范仲淹的名篇,天下谁人不知范仲淹,范文正公之名,其他不说,单单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使得范仲淹名动天下。
这一篇灵乌赋一出,自然是让在场一种人为之精神一震,其中一名士子一脸惊叹的看向李维道:“李兄,这……这莫非是昔日范公手书之灵乌赋?”
坊间流传诸多版本的关于范仲淹的文稿,不过那些文稿并非是范仲淹亲笔手书,而是后来者刻印而出。
一者是范仲淹手书,一者是雕版大批量刻印,两者之间自然是没有什么可比性。
如果说不是范仲淹亲笔手书的话,那么想要一篇灵乌赋的话,随随便便就可以买到。
李维闻言脸上带着几分骄傲之色道:“不错,这正是当年范公亲笔手书之灵乌赋,这一份手稿辗转落入我李家,一直珍藏至今,若非是今日为求朱兄一词,李某绝不会轻易将这一篇范公文稿请出!”
楚毅喜好各种前贤大儒之亲笔手书之文稿已经流传开来,想要请动楚毅赋诗作词的话,若然没有前贤大儒之文稿的话,那是请不动楚毅的。
就算是有前贤大儒的文稿在,是否去做,那也要看楚毅的心情。
各种前贤大儒的文稿楚毅是见了多了,以他当初在大明的身份地位,哪怕是不下什么命令,下面的人知晓他喜好收集前贤大儒的文稿,一个个的都会主动去收集,所以说楚毅真的是见多了这样的文稿。
灵乌赋的确是范仲淹之文稿,但是谁让楚毅的胃口早已经被养叼了呢,单单是一篇文稿还真的不可能打动他。
伸手翻看了那灵乌赋,识海微微震动,楚毅随手将之放下。
李维见状心中轻叹,他就知道,单靠自己这灵乌赋未必能够打动楚毅,所以眼见楚毅之举动,虽然说心中有些失望,倒也是不慌不忙,反而是看向边上的一名文士道:“孟理兄,小弟听闻孟理兄手中有一卷先汉董仲舒手书之《天人三策》,不知……”
众人闻言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就算是孟理也猛然抬头向着李维看了过去。
董仲舒何等人也,那可是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代儒家先贤。
其手书之文稿之珍贵可见一般,尤其是在儒家学子心目当中,董仲舒的地位更是非同一般。
一卷文稿看似没有什么价值,但是要看在什么人手中,如果说董仲舒之手稿在一名乞丐或者百姓老农手中的话,怕是一文不值,弃之如履,但是如果是在一名文士手中的话,绝对是千金不易之至宝。
一双双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孟理的身上,孟理皱着眉头,带着几分不喜看了李维一眼,深吸一口气,缓缓摇了摇头道:“李兄怕是听差了,我孟家不过是小门寡户而已,根本不是李兄这般书香门第,诗书传家之家可比,天人三策这样的文宗至宝,又怎么可能会在我孟家……”
李维看了孟理一眼,心中轻叹,他既然敢当着孟理的面提出来,自然是有几分把握的,不过孟理的反应倒也不稀奇,如果说孟理点头承认的话,那才是怪事呢。
不过李维也没有纠缠,毕竟是否愿意拿出来,那是孟理自家的事情,他只是提一下而已。
李维没有放在心上,可是楚毅却是生出几分好奇来,董仲舒所著天人三策绝对可以说得上是儒家之经典,大一统、天人感应学说奠定了儒家在历代朝堂之上的地位。
最为重要的是,董仲舒这么一位儒家先贤那绝对是一尊天人境的强者,这样一尊强者所留下来的亲笔手书之典籍,其中有没有什么古怪?
这一方世界当中,文人士子的地位高绝非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说那些文人士卒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话,又如何能够压制得住可开山裂石,摧山断岳的武道强者。
据楚毅所知,天下文人之中,强者极多,尤其是那些大儒,可以说十位大儒之中,至少一半都是大宗师或者无上大宗师级别的强者。
照这般推断的话,当年董仲舒要是没有天人之境的修为的话,胆敢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理念,恐怕他早就被受到皇权打压的百家强者给碎尸万段了。
心念一动,楚毅向着孟理看了过去,果不其然,在场之中,楚毅所看不透的也就只有孟理一人,哪怕是李维有着可比宗师的修为,却也是被楚毅看的分明。
反倒是孟理坐在那里,楚毅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要么就是孟理此人身怀一身高深的功夫,要么就是此人修行之功法极其玄妙,若非如此,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楚毅会看不透对方。
轻咳一声,楚毅目光扫过众人,脸上露出几分笑意道:“承蒙诸位看重,朱某今日便献丑,赋诗一首。”
李维闻言大喜,当场便拍手叫好道:“好!”
不管什么时代,都有铁粉,显然这位李维绝对是楚毅的铁粉。
就见楚毅起身,一步踏出,口中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场一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脸上满是惊骇之色,虽然说楚毅所道这一首诗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但是却一言道出了学习的态度,哪怕是他们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李维更是兴奋的拍手叫好道:“妙,真是妙极啊,不愧是朱兄,随口吟诵便是这般的好诗词。”
虽然说对于楚毅的才学,在场的一众学子都有所耳闻,可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者也不过是寥寥,如果说不是李维在黎城地位不俗的话,他们也未必会给李维面子前来给楚毅捧场。
但是现在他们却是真真的感受了一番楚毅那满腹的诗书才华之气,设身处地想一想,他们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出这么一首诗词出来。
接下来在场一众文人士子便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脑海之中回荡着楚毅方才所做的那一手诗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眼见众人受到的刺激不小,身为地主的李维果断的结束了饭局,亲自将楚毅送到早已经安排好的城中别院当中。
宴席散去,席间所发生的事情自然而得也就随着诸位文人士子之口传开,没有多久,城中的读书人便知晓了席间所发生的事情。
有人因为楚毅那一首诗开始对楚毅无比的推崇,使得楚毅那化名声名更盛。
但是同样也有一些人注意到了席间李维所提及的天人三策,李维出身可是不凡,乃是黎城李氏嫡长子,李家诗书传家上百年,可以说得上是底蕴深厚,如果说是其他人那么说的话,怕是没有几个人会信,但是既然是李维所言,那就不好说了。
天人三策那可是先贤董仲舒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的雏形,对于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力,更是董仲舒一身所学的根本所在。
李维闻言当即神色一正,一脸钦佩的看着楚毅道:“朱兄实在是太过谦虚了,前几日朱兄于蒙城太守府之中,一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惊艳众人,我等仰慕朱兄之满腹才华,闻知朱兄途经黎城,特在此恭候,还请朱兄能够赏光,令我等一尽地主之谊!”
说着李维冲着楚毅缓缓拜了下去,此等大礼,足可见李维绝对是真心实意。
不只是李维,边上的一众文人士子也纷纷冲着楚毅一礼。
楚毅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上前伸手虚扶将李维扶住,同时一脸的感动道:“朱某何德何能,竟得诸位这般厚爱,如此厚照便恭敬不如从命!”
在鲁达等人愕然的目光当中,楚毅在这些文人士子的簇拥之下奔着黎城最好的酒楼而去。
几人对视一眼,除了钦佩之外,他们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鲁达撇了撇嘴,心中暗道,如果说这会儿赫连铁树在这里的话,看到楚毅这般光明正大,甚至还成为众人之中心,受那么多人所推崇,不知道眼珠子会不会掉下来。
丰华楼之上,李维等人簇拥着楚毅落座,楚毅虽为客人,却是居于主座之上,在场之人竟然没有谁站出来反对,反而是一脸的认同。
正所谓文人相轻,如果说不是楚毅所展露出来的才学碾压在场众人的话,大家又怎么可能会任由楚毅居于正中之位。
落座之后,李维当即小心翼翼的从身旁书童手中接过一方锦盒,然后放在桌案之上,在众人的瞩目之下,小心打开。
众人只看到那锦盒当中,一卷发黄的绢纸放在那锦盒之内,单看那绢纸之上岁月流逝的痕迹便能够看出这是一绢纸,怕是不下上百年了。
《灵乌赋》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在场的皆是文人士子,当看到绢纸之上的几个大字的时候,不少人眼睛为之一亮。
灵乌赋可是大儒范仲淹的名篇,天下谁人不知范仲淹,范文正公之名,其他不说,单单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使得范仲淹名动天下。
这一篇灵乌赋一出,自然是让在场一种人为之精神一震,其中一名士子一脸惊叹的看向李维道:“李兄,这……这莫非是昔日范公手书之灵乌赋?”
坊间流传诸多版本的关于范仲淹的文稿,不过那些文稿并非是范仲淹亲笔手书,而是后来者刻印而出。
一者是范仲淹手书,一者是雕版大批量刻印,两者之间自然是没有什么可比性。
如果说不是范仲淹亲笔手书的话,那么想要一篇灵乌赋的话,随随便便就可以买到。
李维闻言脸上带着几分骄傲之色道:“不错,这正是当年范公亲笔手书之灵乌赋,这一份手稿辗转落入我李家,一直珍藏至今,若非是今日为求朱兄一词,李某绝不会轻易将这一篇范公文稿请出!”
楚毅喜好各种前贤大儒之亲笔手书之文稿已经流传开来,想要请动楚毅赋诗作词的话,若然没有前贤大儒之文稿的话,那是请不动楚毅的。
就算是有前贤大儒的文稿在,是否去做,那也要看楚毅的心情。
各种前贤大儒的文稿楚毅是见了多了,以他当初在大明的身份地位,哪怕是不下什么命令,下面的人知晓他喜好收集前贤大儒的文稿,一个个的都会主动去收集,所以说楚毅真的是见多了这样的文稿。
灵乌赋的确是范仲淹之文稿,但是谁让楚毅的胃口早已经被养叼了呢,单单是一篇文稿还真的不可能打动他。
伸手翻看了那灵乌赋,识海微微震动,楚毅随手将之放下。
李维见状心中轻叹,他就知道,单靠自己这灵乌赋未必能够打动楚毅,所以眼见楚毅之举动,虽然说心中有些失望,倒也是不慌不忙,反而是看向边上的一名文士道:“孟理兄,小弟听闻孟理兄手中有一卷先汉董仲舒手书之《天人三策》,不知……”
众人闻言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就算是孟理也猛然抬头向着李维看了过去。
董仲舒何等人也,那可是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代儒家先贤。
其手书之文稿之珍贵可见一般,尤其是在儒家学子心目当中,董仲舒的地位更是非同一般。
一卷文稿看似没有什么价值,但是要看在什么人手中,如果说董仲舒之手稿在一名乞丐或者百姓老农手中的话,怕是一文不值,弃之如履,但是如果是在一名文士手中的话,绝对是千金不易之至宝。
一双双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孟理的身上,孟理皱着眉头,带着几分不喜看了李维一眼,深吸一口气,缓缓摇了摇头道:“李兄怕是听差了,我孟家不过是小门寡户而已,根本不是李兄这般书香门第,诗书传家之家可比,天人三策这样的文宗至宝,又怎么可能会在我孟家……”
李维看了孟理一眼,心中轻叹,他既然敢当着孟理的面提出来,自然是有几分把握的,不过孟理的反应倒也不稀奇,如果说孟理点头承认的话,那才是怪事呢。
不过李维也没有纠缠,毕竟是否愿意拿出来,那是孟理自家的事情,他只是提一下而已。
李维没有放在心上,可是楚毅却是生出几分好奇来,董仲舒所著天人三策绝对可以说得上是儒家之经典,大一统、天人感应学说奠定了儒家在历代朝堂之上的地位。
最为重要的是,董仲舒这么一位儒家先贤那绝对是一尊天人境的强者,这样一尊强者所留下来的亲笔手书之典籍,其中有没有什么古怪?
这一方世界当中,文人士子的地位高绝非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说那些文人士卒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话,又如何能够压制得住可开山裂石,摧山断岳的武道强者。
据楚毅所知,天下文人之中,强者极多,尤其是那些大儒,可以说十位大儒之中,至少一半都是大宗师或者无上大宗师级别的强者。
照这般推断的话,当年董仲舒要是没有天人之境的修为的话,胆敢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理念,恐怕他早就被受到皇权打压的百家强者给碎尸万段了。
心念一动,楚毅向着孟理看了过去,果不其然,在场之中,楚毅所看不透的也就只有孟理一人,哪怕是李维有着可比宗师的修为,却也是被楚毅看的分明。
反倒是孟理坐在那里,楚毅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要么就是孟理此人身怀一身高深的功夫,要么就是此人修行之功法极其玄妙,若非如此,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楚毅会看不透对方。
轻咳一声,楚毅目光扫过众人,脸上露出几分笑意道:“承蒙诸位看重,朱某今日便献丑,赋诗一首。”
李维闻言大喜,当场便拍手叫好道:“好!”
不管什么时代,都有铁粉,显然这位李维绝对是楚毅的铁粉。
就见楚毅起身,一步踏出,口中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场一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脸上满是惊骇之色,虽然说楚毅所道这一首诗没有什么惊艳之处,但是却一言道出了学习的态度,哪怕是他们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李维更是兴奋的拍手叫好道:“妙,真是妙极啊,不愧是朱兄,随口吟诵便是这般的好诗词。”
虽然说对于楚毅的才学,在场的一众学子都有所耳闻,可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者也不过是寥寥,如果说不是李维在黎城地位不俗的话,他们也未必会给李维面子前来给楚毅捧场。
但是现在他们却是真真的感受了一番楚毅那满腹的诗书才华之气,设身处地想一想,他们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出这么一首诗词出来。
接下来在场一众文人士子便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脑海之中回荡着楚毅方才所做的那一手诗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眼见众人受到的刺激不小,身为地主的李维果断的结束了饭局,亲自将楚毅送到早已经安排好的城中别院当中。
宴席散去,席间所发生的事情自然而得也就随着诸位文人士子之口传开,没有多久,城中的读书人便知晓了席间所发生的事情。
有人因为楚毅那一首诗开始对楚毅无比的推崇,使得楚毅那化名声名更盛。
但是同样也有一些人注意到了席间李维所提及的天人三策,李维出身可是不凡,乃是黎城李氏嫡长子,李家诗书传家上百年,可以说得上是底蕴深厚,如果说是其他人那么说的话,怕是没有几个人会信,但是既然是李维所言,那就不好说了。
天人三策那可是先贤董仲舒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的雏形,对于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力,更是董仲舒一身所学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