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六章 县城采购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爹娘,你们临走前还在记挂的大孙子阿福回来了,今天过来看你们二老了。”
周水生蹲在一个矮小的石碑前,用手扯着石碑前枯黄的野草,显露石碑出来。
从箩筐里拿出几盘祭品,有周福带回来的山货和巧克力,还有一截昨晚剩下的腊肉。
“爷奶,阿福回来了,今个向你们报信了,以后每年都会过来看您二老,你们受了一辈子苦,穷了一辈子,我一定多多烧元宝给你们,让你们在那边敞开了用,在烧几个丫头过去服侍你们······”
周福跪在石碑前,点燃了一堆黄纸香表,嘴里不停的说着一些自己的事情,告诉他们放心。
周爷爷周奶奶对于周福第一个大孙子可是疼爱有加,但是毕竟周福那时候还小,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也很舍不得这对老人就这样离去,那种不舍得怀念感情不是太厉害。
噼里啪啦,周寿放了一挂万响的鞭炮之后,一家老少挨个磕了头,今天都要上县城办事可不能耽误了。
不过回家之前,杨枣花将几盘子祭品也都带回家了,放在这也是被野物糟蹋了,乡下人最接受不了的就是浪费,何况也没有弄脏,带回去吃也是非常常见的。
以前那些穷苦的人家,在那些大户祭拜之后,专门前去拿那些祭品回家食用。
周水生夫妇知道周福在天津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年头月尾的事情很多,家里没有男人不行,所以知道留周福在家过年是不行的,于是就要周福在家多待段时间。
现在才刚进十一月,腊月十几的回去也不急,就算周水生他们不说周福也会多待几天,至少要将这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才能走。
等回去之后和豆花商量一下,明年将老爹老娘接过来住段时间,倒不是怕豆花不同意。
而是突然乡下父母要过来,总的和媳妇通个气,更何况还是十几年失去联系的父母,再则接他们过来住,家里也得准备不是。
周福来到这边,发现老家的情况很糟糕,有很多事情要准备,目前最要紧的是将温饱解决,而不是每天两顿稀的维持。
所以今天到县城要大型采购一番,包了一辆驴车花了两个多小时周家一家人才来到县城。
这时候人不是很多,但是却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马帮运输着南北货物进来,因为再过一个月就要进入年尾了,那时候置办年货的人是人山人海。
货物的需求量也是海了去,到那时候没货可不行,一年可就指望这段时间了,所以现在不得把货物备的足足的。
周福率先找了邮局,将昨晚写的信给天津家里寄去,报平安是次要,主要是将这边的情况介绍一下,说自己可能会要到腊月回去,自己不在家里万事小心。
县城周福第一次来不是很熟悉,那家店铺价格公道东西好都不知晓,于是要买什么都叫杨枣花带着去口碑好的店家。
首先来到一家裁缝铺,找了一位老师傅给全家人量尺寸,准备将毛皮做成大衣。
“我说这位老板,您这毛皮料子真不错,是从东北来的吧,也只有哪里才有这样厚实的毛料。”
老裁缝量完尺寸之后,接着打量着毛皮料子够不够。
“老师傅好眼力,这可是今年从东北猎户手里收上来的,怎么样,够一人一身大衣吧。”周福竖着大拇指问道。
“够了,除了一人一身大衣和毛帽之外,还可以给两个小孩做件小袄或是给两位老人做件暖手套筒和披肩,您看怎么打算?”
老裁缝翻着毛料量完之后回答道。
“给老人做吧,小孩子个子见天的长,没几天就穿不下了。”周福想都没想回答道。
可怜李翠叶听了这话,还抱着小儿子柱子往婆婆面前窜,为的就是吸引婆婆注意,让婆婆说给自己儿子做件小袄。
杨枣花虽然不怎么喜欢李翠叶,但是两个孙子还是疼爱的,就算李翠叶不这样做,她也是准备让给栓子和柱子做的。
可是还没等她说话,周福就做好了决定,可是也不好在外面摸儿子的面子,于是也就咽下了嘴边的话。
接下来有一人做了两身棉袄,见周福还要做别的衣服,杨枣花赶紧阻止,说够了,这里做衣服可是不便宜,再有钱也不能这样花。
乡下人的衣服那件不是自己做的,听到着,周福于是买了好几匹颜色白净的棉布,随自己老娘回去看着办,缺什么衣服自己动手做。
反正一件毛皮大衣和两件大棉袄也够穿了,剩下的就是春夏穿的单衣了,这些衣服不费工夫。
衣服买好了,剩下的就是粮食了,周福今天早上到家里粮仓看看,那可是真的是连老鼠都懒得来,只有一小堆细小的红薯和土豆蛋子。
厨房的米缸里的黑面也已经见底,唯一算得上粮食的是那吊在半空的两斗未脱壳的小麦,那是几年用来托人打听消息的酬劳。
当然现在不用了,于是早上叫周寿拿去磨成了白面,烙了饼子早上吃掉了,所以说要是周福不来周家可真的是要断炊了,难怪秋收没多久就一天两顿稀。
“伙计,白面玉米面各两百斤,小米五十斤,其他酱醋油盐各来一大罐。”
周福一进粮油铺子就招呼伙计称自己要的东西,河南地区喜好面食,大米很少吃,一般都是熬粥,不过有小米人们都更愿意吃小米粥,这东西养人。
这时,留着山羊胡子正在柜台算账的掌柜的,见周福这大客户上门,赶紧上前招呼伙计倒茶。
“客官,这些东西是立马就要还是待会我叫伙计送,只要是城内什么地方都行。”
“好说,待会我过来拿,不过掌柜的,你可别弄些杂七杂八的糊弄我,我可也是开粮铺的。”周福端着茶杯一副老爷款。
“那可真是失敬失敬了,不知道老板在哪发财啊?”掌柜的听了拱了拱手,笑着问道。
“谈不上发财,也就在天津混口饭吃,倒是掌柜的你生意兴隆啊。”做生意的说话打交道那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周福这些年早就熟透了这一手。
掌柜的和周福寒暄了几句,然后请他等候,他到后面看看东西准备的怎么样,而周福也告辞了,说待会过来拿东西。
“阿福,多买些粗粮就行了,哪能顿顿吃白面馒头的。”
刚才杨枣花等人看着周福和掌柜的有说有笑,很是佩服儿子的本事,因为自古乡下人都自觉的认为自己矮城里人半截,谁要是和城里人沾亲带故的都觉得了不起。
除了必要的采购,乡下人很少到城里来,一是害怕,二还是害怕,这不刚才插不上嘴,这一出门杨枣花就开始心疼了。
白面玉米面可都算是细粮,一斤细粮可以换好几斤粗粮呢,村里隔三差五的吃顿细粮都了不得了,那些周福一次就买了一大堆。
“没事,你儿子有钱,你和爹这些年受了这些苦,现在我回来了可不得好好吃点好的。”周福搂着杨枣花的肩膀笑道。
儿子的话让杨枣花很是欣慰,可是她还觉得这样吃有些败家,正要叫周福少买些细粮多买些粗粮,可是正好到了牲畜市场。
“客官,看看我这头黄牛,这牙口体格,两岁正是有力干活的时候,买了肯定不亏。”一个牛贩子看到周水生打量着自己的牛,连忙上前推销道。
牛确实是好牛,周水生点了点头,但是没有说话。
土地和牛可以说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周福记忆中以前自己也是有头牛的,那时候周父爱惜的不知像什么似的,每天给它洗澡割新鲜的水草回来给它吃,干了活之后就要歇歇,生怕它累坏了。
后来在闹灾的时候,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给它卖了,周父为此好几天都没怎么说话,应该从那之后,周家就再也没有养牛了,也是买不起。
“爹,怎么样?”
“不错,是头青壮健康的好牛。”周水生满眼羡慕的说道。
见老爹喜欢,周福也不讲价,直接问了价钱付了款,牵着牛绳交给了自己老爹。
“哎呀,你这孩子怎么听风就是雨,要是买也得讲讲价不是。”看着周福掏出一叠票子给牛贩子,杨枣花有些肉痛,这孩子花钱怎么大手大脚的。
“这牛爹说值肯定没买错,爹你说是吧?”周福将包袱甩给了自己老爹。
民国时期钱币比较混乱,也没有什么统一的,虽然现在政府统一发行了法币,可是交易过程中大洋洋钞都是可以的。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更愿意收现大洋或是洋钞这些,因为这些比政府发行的法币更让人放心,现在还好,再过十几年法币比擦屁股纸还要不如。
周福身上带的现金不少,银元太重不好随身携带,所以轻便的纸币带了不少,那样一叠法币兑换大洋也不过二十多块的样子,不同地区兑换比例也是不尽相同的。
看着老娘在老爹旁边唠叨,周福多么庆幸将话题转向了方向,要不然就是自己受苦了。
不过周老爹现在有牛在手,根本没有听见媳妇的埋怨啰嗦,实在烦不过是也回一句儿子给你买金首饰就不能给老子我买头牛吗。
原来刚才周福陪杨枣花到金店买了一套赤金头面,可把众人惊呆了,尤其是李翠叶,恨不得把眼睛瞪出来。
不过周福承诺的小孩金手镯没有食言,让她顿时眉开眼笑,倒是周水生这老爹有些吃醋,阴阳怪气的说都老了还戴什么首饰,不是浪费钱吗。
杨枣花听了一顿,刚才买首饰就拉着脸,原来在这等着呢,怎么儿子给老娘买东西还要你管,于是又是一阵狂风暴雨。
回去的时候没有叫车,从集市上买了一辆板车,装着几百斤粮食和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不过周老爹怕人太多,累了黄牛。
于是大人轮番上车,反正天色还早,一家人伴着说笑在夕阳下回家了。
“爹娘,你们临走前还在记挂的大孙子阿福回来了,今天过来看你们二老了。”
周水生蹲在一个矮小的石碑前,用手扯着石碑前枯黄的野草,显露石碑出来。
从箩筐里拿出几盘祭品,有周福带回来的山货和巧克力,还有一截昨晚剩下的腊肉。
“爷奶,阿福回来了,今个向你们报信了,以后每年都会过来看您二老,你们受了一辈子苦,穷了一辈子,我一定多多烧元宝给你们,让你们在那边敞开了用,在烧几个丫头过去服侍你们······”
周福跪在石碑前,点燃了一堆黄纸香表,嘴里不停的说着一些自己的事情,告诉他们放心。
周爷爷周奶奶对于周福第一个大孙子可是疼爱有加,但是毕竟周福那时候还小,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也很舍不得这对老人就这样离去,那种不舍得怀念感情不是太厉害。
噼里啪啦,周寿放了一挂万响的鞭炮之后,一家老少挨个磕了头,今天都要上县城办事可不能耽误了。
不过回家之前,杨枣花将几盘子祭品也都带回家了,放在这也是被野物糟蹋了,乡下人最接受不了的就是浪费,何况也没有弄脏,带回去吃也是非常常见的。
以前那些穷苦的人家,在那些大户祭拜之后,专门前去拿那些祭品回家食用。
周水生夫妇知道周福在天津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年头月尾的事情很多,家里没有男人不行,所以知道留周福在家过年是不行的,于是就要周福在家多待段时间。
现在才刚进十一月,腊月十几的回去也不急,就算周水生他们不说周福也会多待几天,至少要将这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才能走。
等回去之后和豆花商量一下,明年将老爹老娘接过来住段时间,倒不是怕豆花不同意。
而是突然乡下父母要过来,总的和媳妇通个气,更何况还是十几年失去联系的父母,再则接他们过来住,家里也得准备不是。
周福来到这边,发现老家的情况很糟糕,有很多事情要准备,目前最要紧的是将温饱解决,而不是每天两顿稀的维持。
所以今天到县城要大型采购一番,包了一辆驴车花了两个多小时周家一家人才来到县城。
这时候人不是很多,但是却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马帮运输着南北货物进来,因为再过一个月就要进入年尾了,那时候置办年货的人是人山人海。
货物的需求量也是海了去,到那时候没货可不行,一年可就指望这段时间了,所以现在不得把货物备的足足的。
周福率先找了邮局,将昨晚写的信给天津家里寄去,报平安是次要,主要是将这边的情况介绍一下,说自己可能会要到腊月回去,自己不在家里万事小心。
县城周福第一次来不是很熟悉,那家店铺价格公道东西好都不知晓,于是要买什么都叫杨枣花带着去口碑好的店家。
首先来到一家裁缝铺,找了一位老师傅给全家人量尺寸,准备将毛皮做成大衣。
“我说这位老板,您这毛皮料子真不错,是从东北来的吧,也只有哪里才有这样厚实的毛料。”
老裁缝量完尺寸之后,接着打量着毛皮料子够不够。
“老师傅好眼力,这可是今年从东北猎户手里收上来的,怎么样,够一人一身大衣吧。”周福竖着大拇指问道。
“够了,除了一人一身大衣和毛帽之外,还可以给两个小孩做件小袄或是给两位老人做件暖手套筒和披肩,您看怎么打算?”
老裁缝翻着毛料量完之后回答道。
“给老人做吧,小孩子个子见天的长,没几天就穿不下了。”周福想都没想回答道。
可怜李翠叶听了这话,还抱着小儿子柱子往婆婆面前窜,为的就是吸引婆婆注意,让婆婆说给自己儿子做件小袄。
杨枣花虽然不怎么喜欢李翠叶,但是两个孙子还是疼爱的,就算李翠叶不这样做,她也是准备让给栓子和柱子做的。
可是还没等她说话,周福就做好了决定,可是也不好在外面摸儿子的面子,于是也就咽下了嘴边的话。
接下来有一人做了两身棉袄,见周福还要做别的衣服,杨枣花赶紧阻止,说够了,这里做衣服可是不便宜,再有钱也不能这样花。
乡下人的衣服那件不是自己做的,听到着,周福于是买了好几匹颜色白净的棉布,随自己老娘回去看着办,缺什么衣服自己动手做。
反正一件毛皮大衣和两件大棉袄也够穿了,剩下的就是春夏穿的单衣了,这些衣服不费工夫。
衣服买好了,剩下的就是粮食了,周福今天早上到家里粮仓看看,那可是真的是连老鼠都懒得来,只有一小堆细小的红薯和土豆蛋子。
厨房的米缸里的黑面也已经见底,唯一算得上粮食的是那吊在半空的两斗未脱壳的小麦,那是几年用来托人打听消息的酬劳。
当然现在不用了,于是早上叫周寿拿去磨成了白面,烙了饼子早上吃掉了,所以说要是周福不来周家可真的是要断炊了,难怪秋收没多久就一天两顿稀。
“伙计,白面玉米面各两百斤,小米五十斤,其他酱醋油盐各来一大罐。”
周福一进粮油铺子就招呼伙计称自己要的东西,河南地区喜好面食,大米很少吃,一般都是熬粥,不过有小米人们都更愿意吃小米粥,这东西养人。
这时,留着山羊胡子正在柜台算账的掌柜的,见周福这大客户上门,赶紧上前招呼伙计倒茶。
“客官,这些东西是立马就要还是待会我叫伙计送,只要是城内什么地方都行。”
“好说,待会我过来拿,不过掌柜的,你可别弄些杂七杂八的糊弄我,我可也是开粮铺的。”周福端着茶杯一副老爷款。
“那可真是失敬失敬了,不知道老板在哪发财啊?”掌柜的听了拱了拱手,笑着问道。
“谈不上发财,也就在天津混口饭吃,倒是掌柜的你生意兴隆啊。”做生意的说话打交道那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周福这些年早就熟透了这一手。
掌柜的和周福寒暄了几句,然后请他等候,他到后面看看东西准备的怎么样,而周福也告辞了,说待会过来拿东西。
“阿福,多买些粗粮就行了,哪能顿顿吃白面馒头的。”
刚才杨枣花等人看着周福和掌柜的有说有笑,很是佩服儿子的本事,因为自古乡下人都自觉的认为自己矮城里人半截,谁要是和城里人沾亲带故的都觉得了不起。
除了必要的采购,乡下人很少到城里来,一是害怕,二还是害怕,这不刚才插不上嘴,这一出门杨枣花就开始心疼了。
白面玉米面可都算是细粮,一斤细粮可以换好几斤粗粮呢,村里隔三差五的吃顿细粮都了不得了,那些周福一次就买了一大堆。
“没事,你儿子有钱,你和爹这些年受了这些苦,现在我回来了可不得好好吃点好的。”周福搂着杨枣花的肩膀笑道。
儿子的话让杨枣花很是欣慰,可是她还觉得这样吃有些败家,正要叫周福少买些细粮多买些粗粮,可是正好到了牲畜市场。
“客官,看看我这头黄牛,这牙口体格,两岁正是有力干活的时候,买了肯定不亏。”一个牛贩子看到周水生打量着自己的牛,连忙上前推销道。
牛确实是好牛,周水生点了点头,但是没有说话。
土地和牛可以说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周福记忆中以前自己也是有头牛的,那时候周父爱惜的不知像什么似的,每天给它洗澡割新鲜的水草回来给它吃,干了活之后就要歇歇,生怕它累坏了。
后来在闹灾的时候,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给它卖了,周父为此好几天都没怎么说话,应该从那之后,周家就再也没有养牛了,也是买不起。
“爹,怎么样?”
“不错,是头青壮健康的好牛。”周水生满眼羡慕的说道。
见老爹喜欢,周福也不讲价,直接问了价钱付了款,牵着牛绳交给了自己老爹。
“哎呀,你这孩子怎么听风就是雨,要是买也得讲讲价不是。”看着周福掏出一叠票子给牛贩子,杨枣花有些肉痛,这孩子花钱怎么大手大脚的。
“这牛爹说值肯定没买错,爹你说是吧?”周福将包袱甩给了自己老爹。
民国时期钱币比较混乱,也没有什么统一的,虽然现在政府统一发行了法币,可是交易过程中大洋洋钞都是可以的。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更愿意收现大洋或是洋钞这些,因为这些比政府发行的法币更让人放心,现在还好,再过十几年法币比擦屁股纸还要不如。
周福身上带的现金不少,银元太重不好随身携带,所以轻便的纸币带了不少,那样一叠法币兑换大洋也不过二十多块的样子,不同地区兑换比例也是不尽相同的。
看着老娘在老爹旁边唠叨,周福多么庆幸将话题转向了方向,要不然就是自己受苦了。
不过周老爹现在有牛在手,根本没有听见媳妇的埋怨啰嗦,实在烦不过是也回一句儿子给你买金首饰就不能给老子我买头牛吗。
原来刚才周福陪杨枣花到金店买了一套赤金头面,可把众人惊呆了,尤其是李翠叶,恨不得把眼睛瞪出来。
不过周福承诺的小孩金手镯没有食言,让她顿时眉开眼笑,倒是周水生这老爹有些吃醋,阴阳怪气的说都老了还戴什么首饰,不是浪费钱吗。
杨枣花听了一顿,刚才买首饰就拉着脸,原来在这等着呢,怎么儿子给老娘买东西还要你管,于是又是一阵狂风暴雨。
回去的时候没有叫车,从集市上买了一辆板车,装着几百斤粮食和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不过周老爹怕人太多,累了黄牛。
于是大人轮番上车,反正天色还早,一家人伴着说笑在夕阳下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