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四十九章 接站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农历五月份, 北方经过严寒霜降的历练, 地里的冬小麦也茁壮成长, 颗粒饱满, 到了开镰入仓的时候了。
今年周水生家不用想往常一样看着别人家欢天喜地的挑着沉甸甸的麦穗从自家门前路过,自己家人只能在村口周财主家打短工帮忙, 换一些口粮。
周福给家里买的那二十亩地是上好的肥地, 土力好庄稼长得比别人家的早上几天, 这不只有村口周财主家的地和他家的小麦同一天开镰, 别人家都还要等几天。
二十亩三个大老爷们加上一个常年如同男人一样干活的杨枣花, 四五天也就割完了, 至于李翠叶就在家做饭送水照顾孩子。
可是还没等杨枣花出门下田,周水生就阻止了,说以前家里困难, 杨枣花没少受罪,大夏天跟着大老爷们一样在周财主家打短工,现在好了,就在家好好享享福。
周禄两兄弟也是在一旁卖力的劝说着,周福走之前可是叮嘱过他们,爹娘年纪大了, 以前吃苦熬了身体,别看现在还好, 以后要不好好养着肯定出问题。
见老伴和儿子媳妇都这样说, 杨枣花也就没有逞强再下地了, 其实她之所以同意不是说自己身体不行, 而是怕别人嚼舌头根子。
农村妇女干活在某些方面可能和大老爷们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到底女人不同于男人,干的活计稍微有些选择,像这样大热天妇女整天和男人一样下地的都是一些真的困苦人家。
现在自家条件好了,如果自己在像以前那样不要命的干活,别人会说自家闲话的,什么儿子媳妇不孝顺,这样好的条件老娘还要下地在云云的。
自己不干就少了一个劳力,于是杨枣花就咬了咬牙,花钱雇了几个劳力,这样五六天的活计,两天就干完了。
有了劳力自家人也就不用那样卖力了,每年的五六月份的抢收抢种俗称“双枪”,要知道这“双枪”可是最伤人的,两个月下来,人身上的肉看着它掉,人也晒得黑不溜秋的,在强壮的汉子干完也要躺着哼上几天。
所以周水生在地里照看着,周禄周寿两兄弟来回用牛车将捆好的麦子帮上牛车,运回家在大青石块铺成的院子里用碾子麦子。
这时候虽然有简易的脱谷机,就是一个大圆桶,双手作物茎干后部,先向右上扬,然后往打谷桶的左内侧用力拍打,拍打完成瞬间双手还需稍作抖动,利于已脱粒的谷物全部撒落于谷桶内,防止谷物在再次上扬中抛撒。
这东西不仅累人,效率还不高,一天下来没打多少谷子人到累个半死,晚上双手酸的抬不上头。
所以像周福家现在有院子有牛,自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用牛拉着石碾可是要省事快捷的多。
“他三婶,今年你家这庄稼可是大丰收啊,交了税可不得卖不老少钱。”看着牛车载着沉甸甸的麦子进了周家大院,不少在村口乘凉磨磨的妇女羡慕道。
“全靠老天爷赏口饭吃,今年收成都不错,就你家那地里我看了不比我家的少到哪里,至于卖粮吗,我家老大说了,眼见家里又要添丁进口了,牲口有多,再多的粮食也没有富余的卖,所以粮食不买。”杨枣花坐在牛车上笑着说道。
要说现在杨枣花最喜欢干什么了,就是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牵着大孙子,兜里揣着一大把各式新鲜的吃食,尤其是牛肉干之类的。
坐在村口大树下,和一群老姐妹唠嗑,互相交流着养猪养鸡鸭的心得,特别是说到自家草棚里的黄牛,毛驴,几只新抓的山羊,三头猪崽,几十只鸡鸭什么。
抱怨每天光准备吃食和打扫卫生就要半天,累死个人了,这样的抱怨惹得一群人的羡慕和笑骂,而杨枣花听了却是笑嘻嘻的,可以看出她不是在抱怨而是在炫耀。
又和她们闲聊了一会儿,“时候不早了,我刚才给我家那口送水就听他说饿了,我的赶紧回去看看家里饭准备的怎么样了,你们聊着。”
杨枣花说完就让一旁等着有些着急的周寿拉着牛车回去。
二十亩地的小麦,由于周家的田地是肥田,所以平均亩产达到了3.3石,也就是396斤左右,总的大约八千斤的粮食在四五个壮劳力卖力下,花了七八天的时间脱谷晒干入了仓。
这还要感谢这些天太阳好,即使这样周水生和小儿子也是睡在窑洞顶上的晒场上,为了以防万一半夜下暴雨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抢收小麦。
看着满满的一大粮仓的粮食,周家众人都是心里踏实极了,脸上都流露着喜悦的笑容,杨枣花很痛快的给了工钱,没人还特意给了十来斤的小麦让他们回去尝尝。
而周福也是第一时间在自家的磨坊加工出了自家的新小麦面粉,包了一顿羊肉胡萝卜的饺子,就连牲口也都多添了两把磨面筛过后的麦壳,可以说周家从人到家禽都可以说像过年一样。
小麦入仓了,杨枣花让花媒婆给周寿说亲的事情也有了眉目,对象是隔壁村张木匠家的小闺女。
这个张木匠就是上次周家订家具的那一家,所以周家也是知晓的,张木匠和几个儿子都是老实本分的手艺人,就是那个闺女没有见过。
见花媒婆说张家这姑娘模样性子都是顶顶的好,张家闺女张小梅在家排行老小,受宠的的很,好些人提亲都没有答应,要不是他爹知道周家的情况可不是这么轻易点头同意的。
听了这样杨枣花也有些相信了,自家现在多少闺女想要打破头嫁进来,张木匠给自家打量家具,自然清楚自家的家底,加上自己和老头又是好相处,同意女儿嫁进来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于是杨枣花叫来周寿,问他自己的想法,张家闺女周寿是见过的,他还记得第一次跟着周福到他家的时候,张小梅给他倒茶的样子。
穿着半新的碎花上衣,两条又长又粗的麻花辫子挂在胸前,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加上散发着特有的青春活力,他当时就看呆了,他觉得这是他见过最好看的女孩了。
所以杨枣花介绍了好几个比较不错的姑娘他都没有同意,没想到他娘这次介绍的是她,哪还有什么说的,红着脸低着头没有说话。
见这样,作为见多识广的花媒婆和杨枣花哪里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于是互相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
就这样,在两家都十分看好的情况下,周张两家就赶紧定下了亲事 ,给了定亲礼,今年年底办喜事。
亲事订好,找人将地里玉米种下去之后,已经是六月了,这时候杨枣花响想起了周福叫他们到天津的事,于是全家一起商量这个事怎么办。
家里这老些牲口什么,都去杨枣花也不放心,说一家人都去肯定是不行的,要有人留下看家的。
还没等杨枣花说,李翠叶就赶紧岔开了,要是别的地方李翠叶可能懒得去,现在家里好吃好喝的有的是,一人在家多自由,想吃啥吃啥。
可是现在不一样,这可是去天津,大哥发了,这趟去可不得多少得些什么东西不是,不去可就亏大发了。
于是就赶紧出主意道:“娘,好不容易到大哥哪里一趟,谁留下都不乐意,家里这些牲口什么就让二叔照看着怎么样?”
杨枣花听了这话也觉得是这样,大儿子在天津,也不知道能去几趟,谁留下都不合适。
周二叔是前头七奶奶的儿子,两家关系比较亲近,人也是值得托付的,可是杨枣花还是有些不放心,再怎么毕竟都是外人,家里这些可都是新的。
看着杨枣花磨蹭样,周水生发挥了一家之主的作用,拍板一家都去,这些天让周木生周二叔照看着。
让杨枣花收拾东西,周水生过去和周二叔商量行不行,家里的牲口的口粮在草棚里早就准备好了,牛可以让他家用,鸡鸭生的蛋也归他家,就是一定要将家看好了,别人小偷什么的祸害了。
这样的好事那里又不答应的,周二叔拍着胸脯子保证,于是乎周家一家带着大包小包的家里特有的土产品就杀向了天津。
“老三待会可仔细这点,别到时候你大哥来了还不知道。”
“知道。“火车进了站,周寿站起身拿着行李答应着。
下了火车,人山人海的,场面那叫一个壮观,和他们河南家乡的小站那是不能比的。
到底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周水生这时候也有些反蔫了,扣扣缩缩的,那就更别提杨枣花等人了。
杨枣花这时候也没有在家时的厉害,背着行李紧拉着周水生的衣袖,生怕走丢了。
李翠叶也是如此,自己抱着小儿子木头紧拉着抱着大儿子石头的周禄。
而周寿年轻一些,性子还是比较跳蚤的,不像他们这样拘束,让爹娘们站在别动,他出去看看大哥有没有到。
周寿在人群中垫着脚出了火车站,四处张望,可是半天没有看见大哥周福的人影,这时候就有些着急了,毕竟是第一次到天津来,虽然知道周福的地址,可是人生地不熟到底没有有人引导的好。
就在这时,周寿看到一个漂亮女人抱着打扮洋气的孩子,旁边还有一个青年手里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周寿认识为数不多的几个字,“河南小周村”五个大字。
虽然有些纳闷,怎么没有看见大哥,所以也不确定是不是接他们的,又等了好一会儿,人走了差不多时候,见那牌子还举着没有接到人。
觉得很有可能是接自己的,于是就硬着头皮上去,带着浓烈的河南口音问道:“请问,你们认识叫周福的吗?”
农历五月份, 北方经过严寒霜降的历练, 地里的冬小麦也茁壮成长, 颗粒饱满, 到了开镰入仓的时候了。
今年周水生家不用想往常一样看着别人家欢天喜地的挑着沉甸甸的麦穗从自家门前路过,自己家人只能在村口周财主家打短工帮忙, 换一些口粮。
周福给家里买的那二十亩地是上好的肥地, 土力好庄稼长得比别人家的早上几天, 这不只有村口周财主家的地和他家的小麦同一天开镰, 别人家都还要等几天。
二十亩三个大老爷们加上一个常年如同男人一样干活的杨枣花, 四五天也就割完了, 至于李翠叶就在家做饭送水照顾孩子。
可是还没等杨枣花出门下田,周水生就阻止了,说以前家里困难, 杨枣花没少受罪,大夏天跟着大老爷们一样在周财主家打短工,现在好了,就在家好好享享福。
周禄两兄弟也是在一旁卖力的劝说着,周福走之前可是叮嘱过他们,爹娘年纪大了, 以前吃苦熬了身体,别看现在还好, 以后要不好好养着肯定出问题。
见老伴和儿子媳妇都这样说, 杨枣花也就没有逞强再下地了, 其实她之所以同意不是说自己身体不行, 而是怕别人嚼舌头根子。
农村妇女干活在某些方面可能和大老爷们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到底女人不同于男人,干的活计稍微有些选择,像这样大热天妇女整天和男人一样下地的都是一些真的困苦人家。
现在自家条件好了,如果自己在像以前那样不要命的干活,别人会说自家闲话的,什么儿子媳妇不孝顺,这样好的条件老娘还要下地在云云的。
自己不干就少了一个劳力,于是杨枣花就咬了咬牙,花钱雇了几个劳力,这样五六天的活计,两天就干完了。
有了劳力自家人也就不用那样卖力了,每年的五六月份的抢收抢种俗称“双枪”,要知道这“双枪”可是最伤人的,两个月下来,人身上的肉看着它掉,人也晒得黑不溜秋的,在强壮的汉子干完也要躺着哼上几天。
所以周水生在地里照看着,周禄周寿两兄弟来回用牛车将捆好的麦子帮上牛车,运回家在大青石块铺成的院子里用碾子麦子。
这时候虽然有简易的脱谷机,就是一个大圆桶,双手作物茎干后部,先向右上扬,然后往打谷桶的左内侧用力拍打,拍打完成瞬间双手还需稍作抖动,利于已脱粒的谷物全部撒落于谷桶内,防止谷物在再次上扬中抛撒。
这东西不仅累人,效率还不高,一天下来没打多少谷子人到累个半死,晚上双手酸的抬不上头。
所以像周福家现在有院子有牛,自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用牛拉着石碾可是要省事快捷的多。
“他三婶,今年你家这庄稼可是大丰收啊,交了税可不得卖不老少钱。”看着牛车载着沉甸甸的麦子进了周家大院,不少在村口乘凉磨磨的妇女羡慕道。
“全靠老天爷赏口饭吃,今年收成都不错,就你家那地里我看了不比我家的少到哪里,至于卖粮吗,我家老大说了,眼见家里又要添丁进口了,牲口有多,再多的粮食也没有富余的卖,所以粮食不买。”杨枣花坐在牛车上笑着说道。
要说现在杨枣花最喜欢干什么了,就是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牵着大孙子,兜里揣着一大把各式新鲜的吃食,尤其是牛肉干之类的。
坐在村口大树下,和一群老姐妹唠嗑,互相交流着养猪养鸡鸭的心得,特别是说到自家草棚里的黄牛,毛驴,几只新抓的山羊,三头猪崽,几十只鸡鸭什么。
抱怨每天光准备吃食和打扫卫生就要半天,累死个人了,这样的抱怨惹得一群人的羡慕和笑骂,而杨枣花听了却是笑嘻嘻的,可以看出她不是在抱怨而是在炫耀。
又和她们闲聊了一会儿,“时候不早了,我刚才给我家那口送水就听他说饿了,我的赶紧回去看看家里饭准备的怎么样了,你们聊着。”
杨枣花说完就让一旁等着有些着急的周寿拉着牛车回去。
二十亩地的小麦,由于周家的田地是肥田,所以平均亩产达到了3.3石,也就是396斤左右,总的大约八千斤的粮食在四五个壮劳力卖力下,花了七八天的时间脱谷晒干入了仓。
这还要感谢这些天太阳好,即使这样周水生和小儿子也是睡在窑洞顶上的晒场上,为了以防万一半夜下暴雨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抢收小麦。
看着满满的一大粮仓的粮食,周家众人都是心里踏实极了,脸上都流露着喜悦的笑容,杨枣花很痛快的给了工钱,没人还特意给了十来斤的小麦让他们回去尝尝。
而周福也是第一时间在自家的磨坊加工出了自家的新小麦面粉,包了一顿羊肉胡萝卜的饺子,就连牲口也都多添了两把磨面筛过后的麦壳,可以说周家从人到家禽都可以说像过年一样。
小麦入仓了,杨枣花让花媒婆给周寿说亲的事情也有了眉目,对象是隔壁村张木匠家的小闺女。
这个张木匠就是上次周家订家具的那一家,所以周家也是知晓的,张木匠和几个儿子都是老实本分的手艺人,就是那个闺女没有见过。
见花媒婆说张家这姑娘模样性子都是顶顶的好,张家闺女张小梅在家排行老小,受宠的的很,好些人提亲都没有答应,要不是他爹知道周家的情况可不是这么轻易点头同意的。
听了这样杨枣花也有些相信了,自家现在多少闺女想要打破头嫁进来,张木匠给自家打量家具,自然清楚自家的家底,加上自己和老头又是好相处,同意女儿嫁进来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于是杨枣花叫来周寿,问他自己的想法,张家闺女周寿是见过的,他还记得第一次跟着周福到他家的时候,张小梅给他倒茶的样子。
穿着半新的碎花上衣,两条又长又粗的麻花辫子挂在胸前,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加上散发着特有的青春活力,他当时就看呆了,他觉得这是他见过最好看的女孩了。
所以杨枣花介绍了好几个比较不错的姑娘他都没有同意,没想到他娘这次介绍的是她,哪还有什么说的,红着脸低着头没有说话。
见这样,作为见多识广的花媒婆和杨枣花哪里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呢,于是互相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
就这样,在两家都十分看好的情况下,周张两家就赶紧定下了亲事 ,给了定亲礼,今年年底办喜事。
亲事订好,找人将地里玉米种下去之后,已经是六月了,这时候杨枣花响想起了周福叫他们到天津的事,于是全家一起商量这个事怎么办。
家里这老些牲口什么,都去杨枣花也不放心,说一家人都去肯定是不行的,要有人留下看家的。
还没等杨枣花说,李翠叶就赶紧岔开了,要是别的地方李翠叶可能懒得去,现在家里好吃好喝的有的是,一人在家多自由,想吃啥吃啥。
可是现在不一样,这可是去天津,大哥发了,这趟去可不得多少得些什么东西不是,不去可就亏大发了。
于是就赶紧出主意道:“娘,好不容易到大哥哪里一趟,谁留下都不乐意,家里这些牲口什么就让二叔照看着怎么样?”
杨枣花听了这话也觉得是这样,大儿子在天津,也不知道能去几趟,谁留下都不合适。
周二叔是前头七奶奶的儿子,两家关系比较亲近,人也是值得托付的,可是杨枣花还是有些不放心,再怎么毕竟都是外人,家里这些可都是新的。
看着杨枣花磨蹭样,周水生发挥了一家之主的作用,拍板一家都去,这些天让周木生周二叔照看着。
让杨枣花收拾东西,周水生过去和周二叔商量行不行,家里的牲口的口粮在草棚里早就准备好了,牛可以让他家用,鸡鸭生的蛋也归他家,就是一定要将家看好了,别人小偷什么的祸害了。
这样的好事那里又不答应的,周二叔拍着胸脯子保证,于是乎周家一家带着大包小包的家里特有的土产品就杀向了天津。
“老三待会可仔细这点,别到时候你大哥来了还不知道。”
“知道。“火车进了站,周寿站起身拿着行李答应着。
下了火车,人山人海的,场面那叫一个壮观,和他们河南家乡的小站那是不能比的。
到底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周水生这时候也有些反蔫了,扣扣缩缩的,那就更别提杨枣花等人了。
杨枣花这时候也没有在家时的厉害,背着行李紧拉着周水生的衣袖,生怕走丢了。
李翠叶也是如此,自己抱着小儿子木头紧拉着抱着大儿子石头的周禄。
而周寿年轻一些,性子还是比较跳蚤的,不像他们这样拘束,让爹娘们站在别动,他出去看看大哥有没有到。
周寿在人群中垫着脚出了火车站,四处张望,可是半天没有看见大哥周福的人影,这时候就有些着急了,毕竟是第一次到天津来,虽然知道周福的地址,可是人生地不熟到底没有有人引导的好。
就在这时,周寿看到一个漂亮女人抱着打扮洋气的孩子,旁边还有一个青年手里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周寿认识为数不多的几个字,“河南小周村”五个大字。
虽然有些纳闷,怎么没有看见大哥,所以也不确定是不是接他们的,又等了好一会儿,人走了差不多时候,见那牌子还举着没有接到人。
觉得很有可能是接自己的,于是就硬着头皮上去,带着浓烈的河南口音问道:“请问,你们认识叫周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