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过去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刚吃完饭,天还没全黑,外头车轱辘碾过泥土路的声响近了,沈家所有人都看向大门,直到隐隐绰绰的牛车的形状和上面两个人影出现在夜幕中,谭大梅先走了出去,笑得很热情。
“丰收啊,辛苦你了!快进屋来坐坐,喝口水!”
沈全山从牛车上跳下来,乐呵呵地补充:“听你婶子的,进去坐一会儿吧。”
他头发半白,身上的白棉布衫已经微微发黄,上头还打着几个补丁,一看就知道是穿了许多年都不舍得扔的。村里一年一人就发三尺的布票,还不够做一身衣服的,哪家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穿打补丁的衣服并不显得寒碜,最重要的是干净。
沈全山就是一个干净体面的老头,即便他衣服发黄,而且是个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庄稼人。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抗战以前,沈全山他爹,也就是沈成文的爷爷、沈奚的太爷爷还活着的时候,沈家还是有一百五十亩土地的殷实人家,除了八十亩地由自家九口人自耕,其余的都出租给别的农民收租。
沈家人像普通农民一样劳动,还经常帮助吃不起饭的佣工或农民,在附近村子里都有名声,日子过得很不错。
沈全山自小也念了些书,后来土改农村划分阶级成分,沈家被打成富农,也属于农民的范畴。而且他们家没有反/动分子,按规定不会征收家里的土地,可当时“左”的思想风靡,斗富农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他们家被视为小地主,土地、生产工具等财产全没收了,生活一下子从天落到了地上。
沈成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失去了保送高中的机会,后来政策变了,富农不再被当做地主仇视,但没过多久这个阶级就彻底消失了,吃大锅饭,搞共产主义,沈家就和村里任何普通农民家庭没什么两样。
总之沈全山是个村里少见的识字儿的农民,家庭剧变后也没有因此消沉,逢人依旧乐呵呵的,用谭大梅的话说就是个“没心眼”、“不精明”的傻老头。
但这评价明显是褒义的意味居多了,谭大梅是个性格火爆的人,和沈全山对上叫一物降一物,再大的火气都能给浇灭了。
沈奚很喜欢沈全山这样的人,不过有一点,沈全山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船到桥头自然直”,想得太开,诸事不管,对沈奚任凭他自由疯长,还坚信他们家出不了坏胚子,固执地说等沈奚长大了就不淘了,让一些找上门来告状的村民们常常愤恨离去。
自从落水事件后,沈全山越发觉得自己想得没错,还很得意地说沈奚就是沈家的种,以后会越来越好。
沈奚心说要不是这壳子里换了个人,这老头恐怕得意不起来。
从这件事他也看出沈全山也有固执和糊涂的一面,不过不影响他从根本上还是个开明的老人。
话说回来,李丰收的爹当年还是贫农,受过沈家的接济,和沈全山关系非常好,后来李爹被选举为村书记,儿子还当了生产队大队长,两家地位掉了个个,但感情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不了不了,天这么晚了,我媳妇儿不放心。”李丰收露出一口大白牙,笑着回绝两人的好意。
谭大梅面露惋惜,脑海中灵光一现,冲李丰收道:“那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我去给你拿点儿刚做的饼子!”
谭大梅做饼子有一手,面和得不软不硬,烙出来特别香,还有人特地拿了面粉来请她做的,在农村也是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
李丰收没有再推辞,站在那儿和沈全山搭话,还提到了沈奚。
“淮生干得不错,石头叔都夸他,说他靠谱儿……”
谭大梅已经端着一个搪瓷盆出来了,正好听到这话,突然想起饭桌上沈成文说最好让淮生继续念书,便起了念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李丰收:“丰收啊,你先把盆端着。”
李丰收一看就知道有事,接过盆爽气地开口:“婶子有啥话就说吧。”
谭大梅叹了口气:“还不是淮生那小子,吃了回亏长记性了,刚才问他说是还想上学呢!总不能一辈子都让他放羊是不是?婶就想问问你,他还能上不?”
李丰收想了一下,不太确定地开口:“婶,这事儿我做不了主,得让我回去问问我爸,不过你放心,只要我能办到,一定让淮生继续上。”
谭大梅这下可高兴了,感叹地说:“你和你爸都是好人,帮了咱家这么多忙,婶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们了。”
被人感激是一件很美妙的事,至少李丰收心里很满足,不自觉地扬起嘴角:“婶就别说这种话了,咱们两家谁跟谁啊,用不着整那些虚的。”
“是是,那我和你叔就不耽搁你上路了,路上小心昂!”
“知道了——”
等李丰收走了,沈全山先走进堂屋坐下,在场所有人都叫了一声,尤其是沈全武和三个女孩儿都紧张起来。
谭大梅则跟在后面进来,第一句话就是问沈全山:“咋样啊?人呢?”
沈奚还没见过他这位二婶呢,心想应该不是好糊弄的人,不由得也竖着耳朵听。
“人呐——明天就回来!”沈全山知道谭大梅和沈全武都急着听消息,开门见山道。
沈全武一颗心落回肚子里,笑嘻嘻地说:“还是爸有面子!”
谭大梅想起这个就来气,瞪着沈全武:“就会放马后炮,要不是你没用,你爸用得着上门去求人家?连累水生这么小的人儿折腾来折腾去,他妈还真狠心!”
沈全武瑟缩了一下,心说还不是你偏心眼儿把人给气走的,他还是受害者,怎么挨骂的总是他?
谭大梅并不管他想什么,转头又问起沈全山细节,沈全山避重就轻地解释了一通,谭大梅听完以后觉得二儿媳还不算很过分,就没那么生气了。
坐了一会儿,谭大梅就让每个人回屋睡觉去,农家晚上睡得早,一是避蚊子,二是省灯油,三是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只想早点躺着缓解疲惫,养足精神第二天有力气干活。
沈奚和沈成文回到东屋,总共就一张炕,好在宽敞,父子俩睡上面不觉得挤。
枕着手臂仰躺在炕上,沈奚一点睡意也没有,不停地想事儿。
他妈生下他后没多久就走了,丢下嗷嗷待哺的他和悲伤的沈成文,照理这么多年过去了,沈成文也该再找个女人结婚了吧?难道谭大梅就没催他?
虽然沈成文身体弱了点,但样貌很不错,又能拽文酌句,肯定有女人喜欢,而且他才四十不到,总不能清心寡欲地过一辈子吧?
黑暗中沈奚的眼睛发亮,被沈成文察觉到了。
“没睡着?”
沈奚“嗯”了一声。
沈成文想和儿子交流感情的心情强烈起来,努力找话题:“刚才你丰收叔答应帮你找门路继续去学校上课,要是真成了,你可不能再胡闹了。”
他本来想让氛围轻松一点,可是一开口还是离不开教训的口吻,也难怪本来性格就不好的原主对他不耐烦。
不过沈奚觉得自己的确应该去上学,因为他刚才吃饭的时候才知道现在他们整个省的学制跟后来不一样,小学只有五年,初中和高中各两年,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七七年就应该恢复高考了,他要想办法搭上这班车,尽早进入大学,才有机会改善家里的生活。
脑海中浮现沈成文每天回来疲惫的样子,沈奚语气放得柔和了一些:“知道了。”
沈成文有些失望,他想让儿子跟他多说会儿话,可是沈奚虽然对自己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但话比以前少多了,多余的词都不肯多讲一个,好像不太想跟他说话,以至于他心情又有些低沉。
失望归失望,他还是抱了信心,就算沈奚不怎么搭理他,只要能好好上学,他也心满意足。
刚吃完饭,天还没全黑,外头车轱辘碾过泥土路的声响近了,沈家所有人都看向大门,直到隐隐绰绰的牛车的形状和上面两个人影出现在夜幕中,谭大梅先走了出去,笑得很热情。
“丰收啊,辛苦你了!快进屋来坐坐,喝口水!”
沈全山从牛车上跳下来,乐呵呵地补充:“听你婶子的,进去坐一会儿吧。”
他头发半白,身上的白棉布衫已经微微发黄,上头还打着几个补丁,一看就知道是穿了许多年都不舍得扔的。村里一年一人就发三尺的布票,还不够做一身衣服的,哪家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穿打补丁的衣服并不显得寒碜,最重要的是干净。
沈全山就是一个干净体面的老头,即便他衣服发黄,而且是个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庄稼人。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抗战以前,沈全山他爹,也就是沈成文的爷爷、沈奚的太爷爷还活着的时候,沈家还是有一百五十亩土地的殷实人家,除了八十亩地由自家九口人自耕,其余的都出租给别的农民收租。
沈家人像普通农民一样劳动,还经常帮助吃不起饭的佣工或农民,在附近村子里都有名声,日子过得很不错。
沈全山自小也念了些书,后来土改农村划分阶级成分,沈家被打成富农,也属于农民的范畴。而且他们家没有反/动分子,按规定不会征收家里的土地,可当时“左”的思想风靡,斗富农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他们家被视为小地主,土地、生产工具等财产全没收了,生活一下子从天落到了地上。
沈成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失去了保送高中的机会,后来政策变了,富农不再被当做地主仇视,但没过多久这个阶级就彻底消失了,吃大锅饭,搞共产主义,沈家就和村里任何普通农民家庭没什么两样。
总之沈全山是个村里少见的识字儿的农民,家庭剧变后也没有因此消沉,逢人依旧乐呵呵的,用谭大梅的话说就是个“没心眼”、“不精明”的傻老头。
但这评价明显是褒义的意味居多了,谭大梅是个性格火爆的人,和沈全山对上叫一物降一物,再大的火气都能给浇灭了。
沈奚很喜欢沈全山这样的人,不过有一点,沈全山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船到桥头自然直”,想得太开,诸事不管,对沈奚任凭他自由疯长,还坚信他们家出不了坏胚子,固执地说等沈奚长大了就不淘了,让一些找上门来告状的村民们常常愤恨离去。
自从落水事件后,沈全山越发觉得自己想得没错,还很得意地说沈奚就是沈家的种,以后会越来越好。
沈奚心说要不是这壳子里换了个人,这老头恐怕得意不起来。
从这件事他也看出沈全山也有固执和糊涂的一面,不过不影响他从根本上还是个开明的老人。
话说回来,李丰收的爹当年还是贫农,受过沈家的接济,和沈全山关系非常好,后来李爹被选举为村书记,儿子还当了生产队大队长,两家地位掉了个个,但感情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不了不了,天这么晚了,我媳妇儿不放心。”李丰收露出一口大白牙,笑着回绝两人的好意。
谭大梅面露惋惜,脑海中灵光一现,冲李丰收道:“那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我去给你拿点儿刚做的饼子!”
谭大梅做饼子有一手,面和得不软不硬,烙出来特别香,还有人特地拿了面粉来请她做的,在农村也是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
李丰收没有再推辞,站在那儿和沈全山搭话,还提到了沈奚。
“淮生干得不错,石头叔都夸他,说他靠谱儿……”
谭大梅已经端着一个搪瓷盆出来了,正好听到这话,突然想起饭桌上沈成文说最好让淮生继续念书,便起了念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李丰收:“丰收啊,你先把盆端着。”
李丰收一看就知道有事,接过盆爽气地开口:“婶子有啥话就说吧。”
谭大梅叹了口气:“还不是淮生那小子,吃了回亏长记性了,刚才问他说是还想上学呢!总不能一辈子都让他放羊是不是?婶就想问问你,他还能上不?”
李丰收想了一下,不太确定地开口:“婶,这事儿我做不了主,得让我回去问问我爸,不过你放心,只要我能办到,一定让淮生继续上。”
谭大梅这下可高兴了,感叹地说:“你和你爸都是好人,帮了咱家这么多忙,婶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们了。”
被人感激是一件很美妙的事,至少李丰收心里很满足,不自觉地扬起嘴角:“婶就别说这种话了,咱们两家谁跟谁啊,用不着整那些虚的。”
“是是,那我和你叔就不耽搁你上路了,路上小心昂!”
“知道了——”
等李丰收走了,沈全山先走进堂屋坐下,在场所有人都叫了一声,尤其是沈全武和三个女孩儿都紧张起来。
谭大梅则跟在后面进来,第一句话就是问沈全山:“咋样啊?人呢?”
沈奚还没见过他这位二婶呢,心想应该不是好糊弄的人,不由得也竖着耳朵听。
“人呐——明天就回来!”沈全山知道谭大梅和沈全武都急着听消息,开门见山道。
沈全武一颗心落回肚子里,笑嘻嘻地说:“还是爸有面子!”
谭大梅想起这个就来气,瞪着沈全武:“就会放马后炮,要不是你没用,你爸用得着上门去求人家?连累水生这么小的人儿折腾来折腾去,他妈还真狠心!”
沈全武瑟缩了一下,心说还不是你偏心眼儿把人给气走的,他还是受害者,怎么挨骂的总是他?
谭大梅并不管他想什么,转头又问起沈全山细节,沈全山避重就轻地解释了一通,谭大梅听完以后觉得二儿媳还不算很过分,就没那么生气了。
坐了一会儿,谭大梅就让每个人回屋睡觉去,农家晚上睡得早,一是避蚊子,二是省灯油,三是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只想早点躺着缓解疲惫,养足精神第二天有力气干活。
沈奚和沈成文回到东屋,总共就一张炕,好在宽敞,父子俩睡上面不觉得挤。
枕着手臂仰躺在炕上,沈奚一点睡意也没有,不停地想事儿。
他妈生下他后没多久就走了,丢下嗷嗷待哺的他和悲伤的沈成文,照理这么多年过去了,沈成文也该再找个女人结婚了吧?难道谭大梅就没催他?
虽然沈成文身体弱了点,但样貌很不错,又能拽文酌句,肯定有女人喜欢,而且他才四十不到,总不能清心寡欲地过一辈子吧?
黑暗中沈奚的眼睛发亮,被沈成文察觉到了。
“没睡着?”
沈奚“嗯”了一声。
沈成文想和儿子交流感情的心情强烈起来,努力找话题:“刚才你丰收叔答应帮你找门路继续去学校上课,要是真成了,你可不能再胡闹了。”
他本来想让氛围轻松一点,可是一开口还是离不开教训的口吻,也难怪本来性格就不好的原主对他不耐烦。
不过沈奚觉得自己的确应该去上学,因为他刚才吃饭的时候才知道现在他们整个省的学制跟后来不一样,小学只有五年,初中和高中各两年,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七七年就应该恢复高考了,他要想办法搭上这班车,尽早进入大学,才有机会改善家里的生活。
脑海中浮现沈成文每天回来疲惫的样子,沈奚语气放得柔和了一些:“知道了。”
沈成文有些失望,他想让儿子跟他多说会儿话,可是沈奚虽然对自己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但话比以前少多了,多余的词都不肯多讲一个,好像不太想跟他说话,以至于他心情又有些低沉。
失望归失望,他还是抱了信心,就算沈奚不怎么搭理他,只要能好好上学,他也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