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40年代末南京和上海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span class="content-word">
第六十五章
</span>
40年代末南京和上海
1949年年关将至,我在上海得着了德诚拍来的加急电报,倒是一个大好的消息。与若颖没了联络几个月后终是得到了她的音信。
她说父母十月便随着在平的几家文化教育机构迁台,自己和抗儿跟着到了南京,却没下定决心到底走不走。这几天终于下决心赴台,便来个电报报个信。不过暂时要在上海等船,行期未定。我看德诚附了他们母子在上海的地址,生怕又错过了,草草吃过午饭便径直赶了过去。
那是家不大的旅馆,在河南路,离着外滩不远。推开镶着毛玻璃的木门,便见着一位穿着青布长衫的门房,站在厚重的橡木柜台后面。
“先生,侬好。侬来得勿巧,阿拉伐房间。”门房看来是常招待外乡人的,上海本腔中尽量的拿着国语的调,倒也能听懂几分。
还未等我答话,他便抓起柜台上的电话,握着话筒,向我笑道:“先生,侬等一等。我再给侬介绍一家。这晨光,过年还这么多人住店,唉。”
我忙着解释自己是找人,找一位北平来的林小姐。
“林小姐,”门房用手捋着施了发蜡的稀疏的头发,似是在搜寻着记忆,“对阿,林小姐,有的,有的。啊呀,蛮标志的。嗯,还带着一个小囜,对伐啦?”
“对、对、对,”我一个劲地点头。
“伐巧啊,伊出去了。吃过午饭便出去了。”
自己本是兴冲冲地赶来想见到若颖,却没想着她或许不在。正踌躇中,门房似是又想到了什么,手轻轻地拍着柜台,兴奋道:“对阿,还有一位金先生,和伊同路的。侬和金先生认得伐,伊就在楼上。”
听着金大夫也在,我忽的犹豫了,不知是见好还是不见好,看着门房征询的眼光只是愣着。
“先生,侬要见金先生伐?”
此时我心中实在是拿不定主意,只是觉着金大夫总是旧交,在此处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没有不见的道理。可是见了说什么呢,怕又是不见的更好。
“我还是晚点再回来吧,”我半是对着门房,半是对着自己喃喃地说道。
缓步出得门来,却是不知去何方。我不愿走得太远,或是回去交通部的招待所,想着若颖也许很快便会回来。若是总去门房那里问,也觉得面子上不好看,便在马路对面一步步地踱着。
马路不宽,这一侧没有什么铺面,只是一道灰色的长墙,墙头露出仍是葱绿的枝叶。路边的梧桐此时只剩满身斑块的枝干,而地上时而还能见着巴掌大的枯干落叶。我想着古语中的“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想着后主幽居深院中的寂寞梧桐,不知这知闰、知秋的草木是否此时也知我心?
也数不清是踱到第十五还是十六圈,却听得头上一个稚嫩的童音,喊道:“干爸”。
抬眼望去,旅馆的二层半开着扇窗,冷凛的阳光映在玻璃上,隐约露出了一个孩子的头顶和双眼。
我正辩着这声音和脸,便听到一个熟悉的京腔男音:“抗儿,怎么又把窗子打开了,赶紧回来。”应着声,金大夫圆圆的脸庞也映在了窗玻璃中。
此时我却没了主意,便站在那里,看着那窗,听着那童音又道:“金爸,是干爸。您快来看呀。”
“干爸,”隐约传来的京腔中似是带着一丝疑惑,“你干爸怎么会在这儿?”
“就是干爸,”抗儿抬高了声音,手啪啪地拍着窗上的玻璃,“干爸你是和我们一起走吗?”
此时金大夫已站在窗边,用手调着眼镜,四处搜寻着。片刻间,我们四目相视。透过斑斓的玻璃,我隐约见着他先是一愣,马上又露出了善意的笑容:“老李,还真是你呀。这不是神了吗。”
我支吾着,不知如何作答,却也知不能说出已经在这里良久,便道:
“我在上海办事,可巧今天收着家里转来的若颖的电报。”
“她出去了。诶,咱们别这么说话啊,快上来吧。”
我挪着步子,又推开了那镶着毛玻璃的门。见着门房诧异的脸色,我正想如何问他金先生的房间才好,却听着一阵轻快急促的脚步,似是连迈步的间隙也没有,从柜台后的木楼梯上传来。
“干爸!”抗儿兴奋地叫着,两跳三蹦地从楼上飞也似地跑了下来。
“慢点,小祖宗”,身后金大夫连嘘带喘地跟着也下来了。
见着我,抗儿挥舞着小手,奔了过来,搂住我,把脸贴在我的腿上,“干爸,我让妈妈带我去看你。妈妈说不行。妈妈说要先坐大船。”
听着这话,金大夫干笑了两声,嘴里嘟囔着:“这孩子,还告他妈妈的黑状。”
抗儿扭过头,用眼角看着金大夫,扮个鬼脸,一字一顿地道:“不是告黑状。妈妈就是说现在不能去看干爸。”
金大夫摇摇头,苦笑着:“这孩子长大了,嘴比谁都厉害。老李,别站这儿了,咱们回屋聊吧。”
与他们有一年多未见,抗儿长高了几寸,而金大夫又有些发福了。
“若颖她?”
“哦,她晚点才回来。去弄船票了。现在是一票难求。”
见我脸上有些担忧的神情,金大夫推了推眼镜,说道:“我跟她说我去码头等着,现在那边太乱。后来她说她父母的一个朋友可能有几张票不用,就去取了,应该也是快回来了。”
看着我心神不定的样子,金大夫神秘的一笑,言道:“老李,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怎么光是若颖长、若颖短的,就不问问我?”
我尴尬地笑笑,也说不出什么精彩的圆场话,便顺着他的话道:“老金,谢谢你送若颖他们。”
“要说你这干爸还真得谢我,我这次可是非同一般的送哦,那可真叫是送佛送到西。
看我未解他的意思,金大夫抚着身边的抗儿,缓缓言道:“上个月,若颖父母撤台之后,她原本不想就走了。哎,她那也是惦记着我们那诊所,刚有点起色了,就这么散了,那不是可惜了吗。”
“我就跟她说,她这样在南京上海等着也不是个事儿。这江南你以为能守得住?说来说去,还是和父母离得近些才是正经。万一这再来个南北朝、东西魏的,闹腾个十年八载见不了面,那不毁了?”
“后来我看她还有点担心这诊所,我就劝她,这留下了,在上海咱们人生地不熟话都不会说,也不是事。干脆不如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台湾那边,他不也有人嘛,有生孩子的,也有生病的不是?那咱们干脆就把这金林诊所搬到台北去。”
“老李,我们可和你这大实业家不同。我们是那个,那个词怎么说来着,哦,对,无产阶级,拍拍屁股就走人。”
“那你这是一起要去台北?”
金大夫又是神秘的一笑,言道:“老李,怎么样,有点羡慕吧?”
见我神情尴尬,金大夫嘿嘿地笑了两声:“玩笑话,玩笑话。若颖是很重情和缘的,我这俗人她看不上。你别担心。不过呢,你记着我跟你说过的?你这资产阶级就不怕人家来了给你共了产?要不你也一不做,二不休,也跟我们一块去算了。这台湾人不也得吃盐吗?”
我还未及回答,他便又拉着抗儿的手,对他说:“抗儿,你干爸和咱们一起坐大船好不好?”
抗儿抬起眼,看着我,大而黑的眸子里仿佛也透着期盼:“干爸,咱们一起去。”
抗儿的眼睛有一种无可名状的吸力,看着他,似是心里又找到了迷失已久的金线,而因为那金线的牵挂,就想答应了他。此时门扉开启,却是若颖回来了。
看见妈妈,抗儿又甜甜地笑了:“妈妈,干爸要和咱们一起去坐大船。”
一年多不见,若颖样子没变,只是脸上多了几分倦容。见着我,惊喜间,笑着的双眼又如两弯新月。
“老李,我本是就想给你报个平安,你怎么就来了?”
想来她是误会我了,当作我是接了她的电报追了来。唉,我这人怕是太鲁直了,也是不愿让她心里觉着有负,便坦白道:“我来南京和上海办些事,正巧今天收着家里转来的电报,便赶了来。”
说话间,若颖蹲下身,让扑过来的抗儿亲了亲脸,一边笑着对我讲:
“这可真巧,要是再晚两天,就见不着了。我弄到了小年夜的船票,后天就走了。”
“妈妈,干爸说是和咱们一块走。”
“抗儿不能乱讲,”若颖抚摸着抗儿的头,可眼睛看着我时也似是在问。
我苦涩地笑笑,轻轻地摇摇头:“家里有些事不好办。待办完再说吧。”
金大夫怕是看出我有些话不便当面讲出,便拉过抗儿,笑着道:“老李,你和若颖出去走走吧。上海这鬼天气,难得今儿放了晴。我再陪会儿抗儿。”
出得门来,我们都说还没在这传说中的大上海外滩上走过,便先顺着路向东,再沿着黄浦江边漫步而去。路上我和若颖讲了白莎的事情,一时两人惆怅,便都不知再说什么。
确如老金所说,这冬日正隆之刻,难得见着这么一个晴天。太阳晒在身上,驱走了湿寒之气,江边吹来的惠风似是也并不在意时令和时局,给人心头揉入和煦。
想来这江边在往日也是恋人浪漫的所在,可此时,天公虽作美,而人事不尽意。临江大道上冷清无人,却只有群群灰色的鸽子仍是自顾自地四处觅食。
“老李,真有可能来看我们吗?”若颖默然良久,终是问了出来。
“台湾虽是远了些,但总是能去,”我斟酌着言语,“就看白莎的事情,若是能安排妥当,也许过两年便去看你们。”
她沉默着又走了几步,轻叹了一声:“前两年从重庆回北平时也没觉着怎的。虽然离着也不近,可毕竟是胜利了,也没觉着怎么离愁别恨的。可这次,心里真是没着没落的。离开北平那会儿,好多人都在撤离,为了一张机票有把房子都卖了的,那便是做好了不再回来的打算了。哎,我听说后来飞机场都丢了,想走都走不了了。”
“那你还会回来么?”
若颖摇摇头,无奈地说道:“这些年老是跑反,也真累了,我想去了台湾,还是争取就住下了吧。”
想着从此海天相隔,不禁黯然神伤。可回味这些年的颠沛流离,却也不敢说这不是个好归宿。
我试着忘去自己的忧愁,努力地笑笑道:“若颖,去了台湾你还不成家?我这人是没这个缘分了,可是老金也等了你这么多年了。”
“老李,没看出你也会开玩笑?”若颖脸上终于浮出些微笑。
我看着若颖,郑重其事地说道:“你知道吗,我突然又想起了当年你在天池寺里抽得的签。”
想起伤心往事,若颖一时默然。
“我本不该提这些往事,不过这次我忽然明白了。你想想,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这不正说中了你们现在吗。去台湾也算得上是桃源避秦了。桃红又是一年春这也很贴切嘛。你们去台湾正是立春前,到了那边,便是春天了。”
“老李,你上次解签就是这么说。这种事也没个准儿。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成什么家?”
我笑道:“哪有什么岁数大,与我们刚相识时看着一点都没变。”
“都快四十的人了,还说没变。现在隔三差五的得拔白头发了。”
“快四十啦?”我沉吟道,“还真没想到。”
“老李,你忘了,我是和民国同岁的。这不都民国三十八年了吗,我可不也就快四十了?”
“你与民国同岁,我是与世纪同庚,眼看就年到半百,岂不更是老了。半生漂泊,此时更是老朋友们都各奔东西了。”
听我话中惆怅,若颖挽住了我的手臂,一股热流顿时淌入我心头。
“若颖,我这人这辈子最是嘴笨的,心也鲁钝,想着的总是说不出来。所幸能碰到像你这样的朋友,这便是福了。”
不多时,走到海关大钟下,恰巧钟声悠远,却已是到了下午四点。听着钟声,我们停下脚步,仰望着上方的钟楼。
“时候不早了,送我回去吧。”若颖轻声道。
我挽紧她的手,总觉着心里涌动着不知该不该说的话。“若颖,我们再走走吧?你这一走,再见又说不准还要个几年。”
我低下头,看着小块方砖铺就的路面,又想起了另一个黄昏时分我们的对话。
“若颖,还记得那年在重庆,在你父母家门口,我说……”未等我说完,若颖却打断了我。
“老李,我当时不就说咱们一切随缘。”
“我知道,若颖,只是你刚才说,这一去……这一去你心里没着没落,我也是一样,就觉着有些话想赶紧告诉你,可也不知如何说。”
若颖站定了脚步,侧过头,细细地端详着我:“老李,你我都是曾经沧海的人了,心中也都有牵挂。咱们都不年轻了,又生在这乱世,可这缘也还没到头啊。就随着这缘往前走吧。”
她那端详我的样子此后无数次在梦境中重现,每一次我都说出了也许并未是真心的话,留住了她。可那一刻,在那唯一的机会,我却放开手,纤细的金线片刻间便不见了踪影。
“那就一直往前走,”我指着前方。
若颖嫣然一笑:“不过今天真的不能再走了。后天我们上船,明天就得把行李送过去。唉,前两天给你发电报时还说得等到过年后,那时也真是愁。现在倒是好,能到台北和父母过个年,只是一时没准备好,什么都没收拾。”
“老李,后天我们下午开船,来送送我们吧。抗儿会想你的。”
两天后,是腊月二十九,上海人叫小年夜。我算了算,若是下午开船,初一该是能赶到台北。我虽是不愿,但想到他们能够一家人在台北团聚却也是好事。码头离旅馆不远,我算着午饭的时候便赶了过去。
开门时,却见若颖一脸愁容,匆匆地将我放进屋,便跑到床边。抗儿躺在床上,眼睛闭着,原本圆润红嫩的嘴唇也干裂了。
“抗儿昨儿晚上不知是做了什么噩梦,一下子吓醒了,还出了一身汗。这屋里冷,早上好像就发烧了。”
说话间,金大夫也进了屋,手里拿着一个药瓶。见到我,他也没顾上打招呼,便到了床边。
“我配了点儿药,快喝了吧,没什么大事儿。”
此时床上的抗儿似是醒了,睁开了眼睛,环顾四周。看到我,他突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纵是若颖怎么地哄都静不下来。
抗儿抽泣着,像是十分地委屈,伸着手向我,说是要干爸。我在床头坐下,手抚摸着抗儿的额头,确是微微有些热度。
“干爸,我不想走。”
听着这话,三个大人相互对视,都不知是为了什么。
我握着他的手,轻声道:“抗儿,到台北和外婆、外公一起过年不好吗?”
抗儿坚定地摇摇头,又哭了起来,弄得三个大人都是不知所措。
金大夫叹口气,向着若颖言道:“要不就等两天吧。他这么病着,虽说没什么大事儿,但毕竟海上风浪大。”
若颖摇摇头:“这票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再等还不知时局会怎么样。”
转向抗儿,若颖亲了亲他的额头,柔声道:“抗儿,是大孩子了,可坚强了,吃过药就好了。”
“妈妈,我怕坐船。”
听了这话,我们都释然了,怕就是这原因,或许昨晚做的噩梦也与此有关。
我赶忙安慰抗儿道:“你们这次坐船也就是一天一夜便到台北了,没事的。干爸三十年前坐船去美国,坐了一个多月呢。”
“那干爸不怕吗?”
想着去美国的航程,出日本海后的大浪,也不敢说自己不害怕。忽然间心里却有了个主意。
我解开了长衫的上襟,掏出了多年前父亲送我的那块盐晶。
“抗儿,这是我们老家自贡的盐晶。雕的是观音菩萨。菩萨是最灵了。当初我去美国时,我的父亲把它给我,保佑我一路平安。抗儿要去很远的地方,干爸也没带着什么,把这送你吧,也能保佑你的。”
抗儿刚要伸手接过,若颖忙握住我的手,劝阻道:“老李,你怎么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小孩子?再说这是你家祖传的。抗儿一会儿就好的。”
我感着她手中的温度,也知道她的心思,便道:“抗儿既然叫我干爸,送给他不也好。”抽出手来,我便将盐晶挂在了抗儿的颈上。
系盐晶的绳子对于小孩子有些长,垂在了胸下。抗儿拈起盐晶,迎着光,看着那五彩斑斓的纹理,问道:“干爸,这不像菩萨。”
我扶着他的额头,轻声道:“干爸有一次差点把它丢了,找回来时,菩萨像过了水,便模糊了。不过也好,盐晶变小了,我让井上的师傅打了孔,系上绳子,就丢不了了。抗儿,你一定要好生保管啊。”
抗儿懂事地点点头,手里握着盐晶,眼中的恐惧渐渐退去。
时间已过中午,若颖和老金也顾不得吃午饭,随意啃了两个面包,便雇车往码头去。到得码头,看着却也真是让人辛酸。万头攒动,挤在那不宽的入口前。
铁栅栏还没开启,靠前的人便奋力地撑着,恐怕被后面的人潮压住动弹不得。在此处,有票的便是幸运者,自是还能安心,可却还有上千的人,围在门口,手里拿着成袋的钞票,或是首饰、皮衣,要换那张可望不可求的船票。
三个大人看了这场景,却也只剩下感叹,果真是再等不得了。只是这大上海便有几百万的人,若是都想撤去台湾,岂不是运个一年也运不完?
等得一刻钟的光景,海关大钟敲响了悠扬的一下。时间到了一点。远处一艘巨轮拉响了汽笛,船头顺着阳光,巨大的“太平”两字分外显眼。
片刻间,铁门嘎嘎地推开,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宪兵推搡着想拥进去的乘客勉强地排成了三四人宽的长龙队伍。好在行李是前一天已送上船的,有票的乘客还是轻装,而那些举着皮箱,扛着包袱,举着钱等票的人却是十足的难民情景了。
我们四人在长龙中慢慢前移,到得海关大钟再敲响半点时,终于临近了铁栅门。可能是吃了药的缘由,抗儿迷迷糊糊地抱着金大夫的肩膀睡着了。
“老李,就送到这儿吧。前面就进不去了,”若颖言道。
“这一别,”三个字刚出口,我便觉着喉头发紧,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若颖握住我的手,柔声道:“老李,你记着上次在朝天门码头送我们,不是没过两年就又见面了吗。别太伤感了。”
我们俩似是都还有话,却也觉得说得越多,未免越伤心,握在一起的手片刻后便松开了。
若颖笑道:“老李,我们到了台北给你发电报。”
此时抗儿睡得甚是安逸,嘴唇微微地张着,因是有烧,两颊显得更红了。我轻轻地亲了亲他的前额。他两眼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却是没有醒。
转过身,将那鼎沸的人声和千般离愁抛在身后。一时间,辛稼轩的句子陡然浮上心头,“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我自是马上觉出这话不只悲哀,却也是不甚吉利,摇摇头,想把那念头甩掉。
还未走开几步,却听着身后若颖叫住了我:“老李,这个还是你留着吧。”她快步走过来,张开右手,掌上露出了那盐晶的菩萨。
我正要坚持,她却言道:“小孩子就是做了噩梦,没什么的。你看这船不是叫“太平”吗,不会有事的。这是你家传的,还是留给自己吧。”
“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哪还能有后啊。”
“老李,你别这么说。再说,楚娇和内森不是也有了孩子,将来还可以留给他们。别坚持了。”说这话时,她把菩萨像塞在我手中。双手相交,她迟疑片刻,并没握紧我的手,只是微微的体温传来。
若颖柔声在我耳边叮嘱道:“老李,你一定保重。”她话说完,我见她脸上划过片刻迟疑,欲言又止,心中一动本想说什么,却是又犹豫了。待我想再说出来,若颖已然消失在了铁门当中。
那天回到交通部的招待所,聊无兴味。想着要在这空荡的异乡过年便更是心头难挨。
本没想过多,只是在招待所的传达室随便打听回重庆的航班。交通部招待所自然近水楼台,传达室告知就是第二天一早回重庆的航班便还有不少空位,价格也还不贵,怕是此时到了上海再飞回内陆的是寥寥无几了。
若颖走了,此间也再没什么牵挂,横下决心,第二天一早便飞回重庆了。出了珊瑚坝,见着德诚来接,我默不作声地将行李递给他,便上了车。他见我心情抑郁,几次想说话,却也不敢。终是张了口,问道:“先生,见着林小姐了?”
我嗯了一声。
“唉,亏得林小姐说是过了年再走。”
听着他这话蹊跷,我不经意地嗔道:“什么年前年后的。”
“您看这号外,我早上在珊瑚坝看见的,大过年的真是作孽。”
接过号外,枯黄的纸上不甚规整地印着几行大字:“浙东洋面大惨案。太平、建元轮互撞沉没,近千旅客生死不明。”
直至今日,我仍是无法说出看到那张号外之后的分分秒秒是如何过的。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寥寥数行的字,直至它们渗着血一般刻在了眼和心里。
“大惨案”,“太平轮”,“沉没”,“生死不明”,那些油墨印的字溶在了一起,眼前黑了。德诚事后说我开始似是僵了,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坐在那里,然后便是失了魂似的,歇斯底里地叫着让车开回珊瑚坝,找飞机回上海。
他也吓蒙了,见我一丝一毫的也听不进去,只得让车绕回珊瑚坝。飞机还是在飞,可满眼望去,无数的人在等着有数的几十个位子,机棚里只见人多不见人少。
到了下午,整个机场都在讨论太平轮的惨案。可即便如此,千百人中也没几个被这惨案留住脚步,仍是在机棚中望眼欲穿地等着下班起飞的班机。
我等着,也不知自己在等的什么。上了飞机又如何,德诚劝我。可是不上飞机又如何?难道就那样等着,那样听着一声声“太平轮”,“太惨喽”的字眼往心上扎刀。
我吼德诚,骂他寡情,不管多少钱,哪怕是把重庆的房子卖了,也要买下一张票,要去上海。事后他告诉我,那时我失了魂一般,说要雇船出海找他们,说自己若是真的爱若颖,便该告诉她,终究是能把她留下,还有那盐晶的菩萨,也许菩萨的保佑便会让他们,乃至整条船平安。
傍晚时分,我终于平静了些,德诚从外面拿到最新的号外:“先生,先生,找着了。船找着了,您快看看。”
又是一张枯黄的纸,拿在手中薄薄的,只能小心翼翼地拈着,生怕揉坏哪怕一个字。
“接今晨讯,浙东海面大惨案,太平、建元两轮互撞沉没。近千旅客遭灭顶,三十余人获澳国兵舰搭救生还。另有数人为浙东渔民所救。前辽宁省主席、山西省国代、国立南京音乐学院院长等多位名流下落不明。澳舰现已驰返,明日抵沪。”
“先生,您看,有救起来的。林小姐和抗儿他们吉人天佑,应该能获救的。”
反复读过这段话,脑子里却想着多年前白牧师对我讲起的冰海沉船的往事。两千多人的船上能有七百多人获救,那是三分之一,而其中多是妇幼,若真是那样的比例,倒确实有着好大的希望。可这千人的船上,只三十余人获救,又岂止是九死一生能形容!
德诚看着我颓然的神情,也没了主意。他劝我先回家,再等明早的消息。我执意不干,总是要等着一班飞机去上海,哪怕是为个消息也要在那里等着。我打发他回家,筹措款项,哪怕是卖些房产,或是拿盐井抵钱我都在所不惜。
他只是长吁短叹,嘟囔着眼下也没有多少房产能拿来抵押。值此乱世,若是变卖了这些祖产,必定是大大地贱卖,怕是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价未必能卖得到,岂不是吃了大亏。况且当下最大的难处是没有票,哪怕是拿着金条不一定能买的到。
再骂德诚寡情,我终是不忍。可他怎知此时我这心纵是千万文字也无以赎还,更何况金帛。哪怕在那寒风四窜的机棚中等到自己冻僵,也难让我负罪的心有一丝慰籍。
德诚沉吟半晌后道出了心中想出的法子:“先生,要不这样。您先随我回去。明早,我们给台北的林家拍个电报,也问一下俞先生。您要是一定去,我们买了船票,十天也能到得上海了。
那晚我本不想睡去,但终究熬不过一路的劳顿,凌晨时分在外滩与若颖漫步的梦境第一次来临。我道出了心事,她也应允了,可是一回头,我们却找不见了抗儿,心一抽,便又醒了。此时天方亮,枕边是一片泪浸的潮润。自此这梦便跟着我,一直做了下去,做了许多年。
我们虽是拍去电报,却终没有音信。三天后,二月一日早的报纸登出了幸还者的名单,共三十八人。德诚握着报纸进屋,那神情我立马便知道了。我摇摇头,此时看也无益。
“先生,报上说还有两三个娃娃被舟山的渔民救起,因为不知道姓名,现也正在上海等待亲人认领。”
“我们明天就坐船去上海吧。”
“要不要再等等林家的电报。报上说台湾不少亲人都去了上海,说不准抗儿少爷还是被救起来了。”
我无力地摇摇头:“无论是怎么等,都是一个样,我们就这么去吧。”
第二日一早,我尚未起身,便见着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奔了进来,手里捏着一张薄纸。“先生,抗儿找到了。找到了。谢天谢地,找到了,您快看看,林家的电报,上海拍来的。”
这电报不长,我看了总有上百次。原件虽已多年不见,可我还一字不差地记着。
“慰慈先生:感日夜,若颖覆舟后于舟山海面获救,但终不治。幸抗儿安好,沪上已见,即日返台。若颖暂厝当地,待时局转好再行赴台安葬。遭此不幸,方寸尽乱,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既然已有了他们的下落,我便让德诚退了船票,改而坐车回到了自贡。一路颠簸中想着若颖客死他乡,冰冷地躺在凄风苦雨当中,总是希望能排解些心中的哀情。
还是德诚想到了办法,陪着我去天池寺为若颖和金大夫做一场安魂法事。临行前,忽地又想到了那一纸谶语。老方丈本说是缘到时再拆开,却无意中让我早看到了。
时至今日,这缘怕是真的到了,“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岂不是真的把若颖的归宿不差分毫地道了出来。只是谁又能事先想到这弥天的悲剧呢?
将那谶语翻找出来,五年了,因是一直封在抽屉当中,那宣纸仍是柔和的象牙色,未经风雨或是时光的染指。当年看过后,我将其收好,便如方丈交我时一般,左右三折,上下对叠,正好放在手掌中间,虽轻如蝉翼,却仿佛要碾碎我的皮肉。
老方丈见我时并未多言,看我将当年的谶语带了回来,他默然颔首,显是明白了我的心意。
“李施主,缘起缘落,本难参透。这一纸谶言,却也不必再计较,我一并焚了,为林小姐和众人超度吧。”
法事做到午后,方丈怕是也看出了我仍是心事重重,便领着我入了禅房。
“李施主,死生有命,还是节哀顺变为宜。”
我点点头,手里摸索着禅房中的小竹桌,轻轻地叹道:“说来也是如此。现在这年月,动不动一天内几十万人便没了命,也是应该把生死看开了。”
“可是我这心里,哎,总是念着说不准我与林小姐分手之时能把她留下,也许那日抗儿生病也是征兆,他们不该硬是出海。或是他们带了我那盐晶,便会有菩萨的保佑,也不至遭此大难。”
“这些天我就是在怪自己,做梦都是那日送别若颖,总是想着她答应了我留下来,便自惊醒。要说,我想为她做法事也是为了这一节。”
老方丈看着窗外,喃喃道:“李施主,老衲本不该这样劝人,但自小看你长大,知道你的性情。这梦怕是难解。等得时局稳了些,你不如去那海上看看、问问,也再祭拜祭拜,或许这缘便能解了。”
“那我这几天便去?”
老方丈摇摇头,按住我的手:“不可啊,李施主,你现在心中正是纷乱,去了也无益。总是先让这情沉一沉,静一静。再者,你也不可为了一个缘而扰了其他。”
我最终了却那桩心愿却是三十年后。七十九岁了,才得着解缘的机遇。那时又能四处走动了,就去了舟山。访得几日,竟在白节山岛上找到了当年搭救抗儿的渔家。虽是三十年过去了,四九年除夕那一幕他仍记得真切。只是渔家自己操着当地的乡音,全然听不明白,只得请队里的会计来做翻译。
“大年夜天还没亮,村里人便看着海面上漂着都是木板,衣服,还有死尸。我们这地方是常见这情形的,就知道是有船出事了。”
“我驾了船,往海上去,一路上遇见四五具尸首。穿的都不错。我们那会儿都迷信,不愿意把死人捞上船,就轮着下海翻,那兜里不是金条就是银元和洋表,应该都是些富人。那年头大家也没那么高的觉悟,除了救人,也想着能发笔财,便顺着那尸首漂的方向寻了过去。”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划出去两三里,远远看见一只大箱子,随着浪漂着,上面黑乎乎看不清什么,可划近了能听着小孩儿的哭声。”
“划到近前,看见箱子里坐着一个小孩。小孩有个四五岁吧,身上裹得厚厚的,小脸冻得红了,但看着没什么大事儿。小孩子身边,趴在箱盖上,是个女的,身上就是件棉袍,下半身泡在水里,一动不动的,像是死了。”
“小孩子可能是被吓着了,怎么朝他喊也不搭话,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揪上船。我们看那女的,必是死了,身上也不像是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想把她留那儿算了。”
“可是刚要往前走,小孩儿就哇哇地哭,喊着要妈。唉,看着也真是惨。我们几个一合计,钱也捞了不少了,怕是比着往日几年打渔的营生都多,干脆便把那女的也捞起来,好歹埋了让她入土为安,也算是积德。”
“捞起来一看,唉,真是叫人难受。那女的长得还挺标志,头发烫了,只是在水里冻得脸和手脚都青了,但身子还没硬。”
“开始我们都没注意,也不知是谁,突然说这女的好像还有气儿,把我吓了一跳。拿手一搭脉,还真是,就是特别的轻,特别的慢,似有似无的,还真是没死。”
“我们这些打渔的,也知道人在水里冻着,有个几个钟点,虽是没有立马死的,也难救了。没有别的法儿,只能赶紧上岸,烧火,灌热汤,兴许还有救。”
“折腾了半晌,她到底是睁了眼,可手脚动不了,也说不出话,就那么躺着。她看着自己儿子,不一会儿眼里就淌泪。我们问她姓什么、叫什么,哪里人,她好像能明白,就是说不出话。冻着的人都是这样,舌头都冻硬了。”
“到了下午,她看着看着就不行了。脉是越来越弱,眼也睁不开了,就是听着小孩儿哭的时候眼皮动动,像是能听见。就这么着,天黑前断气的。”
“这女的身上没带什么钱。好像有个胸针还是首饰,也不值钱,就给小孩带上了。我们几个兄弟看着她可怜,就从捞起来的钱里分了一点儿,给她打了口棺材,好好地收殓了。大年初二我们把她背上山,就在灯塔边上埋了。后来,政府派人来找了,说是去台湾的船沉的。我们就想着,埋在那儿,还能看着台湾那边,也是个念想。”
时隔三十年,原本年轻的渔夫如今脸上和身上也都显出了岁月的痕迹。怕是因为常出海,被风浪吹打,被日光照射,他的脸是紫铜色的,上面錾着从细到粗无数的皱纹。
毕竟都是上了岁数的人,虽然言语不通,他看着我仍是格外的亲近。他对会计说若是我愿意,就陪我上山去,去看看若颖。那地方很荒,但是就是因为荒,景色却也是极好的,可以一直看到海面上另外几个小岛。
山路并不陡峭,朝外海的一面是个慢坡,满长着绿草。走到那山坡脚下,我却没了勇气再往上走。并非是担心自己的身子,而是怕真的上去了,万一觉着不对,觉着若颖不在那儿,说不准就下不来了。
渔家三十年前的记忆,再经了一道翻译,究竟还有几分可信,我已无从查找。在那茫茫海上,一个五岁不到的孩子竟能生还,该是个只有故事中才会出现的奇迹。
可抗儿毕竟是活下来了,我也宁可相信渔家讲的就是若颖和抗儿的故事,宁可相信在生命消逝前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若颖知道抗儿得救,心中没有留痛苦和遗憾,也宁可相信她把抗儿留在人间,把自己留给先她而去的高少校也是对的。
<span class="content-word">
第六十五章
</span>
40年代末南京和上海
1949年年关将至,我在上海得着了德诚拍来的加急电报,倒是一个大好的消息。与若颖没了联络几个月后终是得到了她的音信。
她说父母十月便随着在平的几家文化教育机构迁台,自己和抗儿跟着到了南京,却没下定决心到底走不走。这几天终于下决心赴台,便来个电报报个信。不过暂时要在上海等船,行期未定。我看德诚附了他们母子在上海的地址,生怕又错过了,草草吃过午饭便径直赶了过去。
那是家不大的旅馆,在河南路,离着外滩不远。推开镶着毛玻璃的木门,便见着一位穿着青布长衫的门房,站在厚重的橡木柜台后面。
“先生,侬好。侬来得勿巧,阿拉伐房间。”门房看来是常招待外乡人的,上海本腔中尽量的拿着国语的调,倒也能听懂几分。
还未等我答话,他便抓起柜台上的电话,握着话筒,向我笑道:“先生,侬等一等。我再给侬介绍一家。这晨光,过年还这么多人住店,唉。”
我忙着解释自己是找人,找一位北平来的林小姐。
“林小姐,”门房用手捋着施了发蜡的稀疏的头发,似是在搜寻着记忆,“对阿,林小姐,有的,有的。啊呀,蛮标志的。嗯,还带着一个小囜,对伐啦?”
“对、对、对,”我一个劲地点头。
“伐巧啊,伊出去了。吃过午饭便出去了。”
自己本是兴冲冲地赶来想见到若颖,却没想着她或许不在。正踌躇中,门房似是又想到了什么,手轻轻地拍着柜台,兴奋道:“对阿,还有一位金先生,和伊同路的。侬和金先生认得伐,伊就在楼上。”
听着金大夫也在,我忽的犹豫了,不知是见好还是不见好,看着门房征询的眼光只是愣着。
“先生,侬要见金先生伐?”
此时我心中实在是拿不定主意,只是觉着金大夫总是旧交,在此处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没有不见的道理。可是见了说什么呢,怕又是不见的更好。
“我还是晚点再回来吧,”我半是对着门房,半是对着自己喃喃地说道。
缓步出得门来,却是不知去何方。我不愿走得太远,或是回去交通部的招待所,想着若颖也许很快便会回来。若是总去门房那里问,也觉得面子上不好看,便在马路对面一步步地踱着。
马路不宽,这一侧没有什么铺面,只是一道灰色的长墙,墙头露出仍是葱绿的枝叶。路边的梧桐此时只剩满身斑块的枝干,而地上时而还能见着巴掌大的枯干落叶。我想着古语中的“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想着后主幽居深院中的寂寞梧桐,不知这知闰、知秋的草木是否此时也知我心?
也数不清是踱到第十五还是十六圈,却听得头上一个稚嫩的童音,喊道:“干爸”。
抬眼望去,旅馆的二层半开着扇窗,冷凛的阳光映在玻璃上,隐约露出了一个孩子的头顶和双眼。
我正辩着这声音和脸,便听到一个熟悉的京腔男音:“抗儿,怎么又把窗子打开了,赶紧回来。”应着声,金大夫圆圆的脸庞也映在了窗玻璃中。
此时我却没了主意,便站在那里,看着那窗,听着那童音又道:“金爸,是干爸。您快来看呀。”
“干爸,”隐约传来的京腔中似是带着一丝疑惑,“你干爸怎么会在这儿?”
“就是干爸,”抗儿抬高了声音,手啪啪地拍着窗上的玻璃,“干爸你是和我们一起走吗?”
此时金大夫已站在窗边,用手调着眼镜,四处搜寻着。片刻间,我们四目相视。透过斑斓的玻璃,我隐约见着他先是一愣,马上又露出了善意的笑容:“老李,还真是你呀。这不是神了吗。”
我支吾着,不知如何作答,却也知不能说出已经在这里良久,便道:
“我在上海办事,可巧今天收着家里转来的若颖的电报。”
“她出去了。诶,咱们别这么说话啊,快上来吧。”
我挪着步子,又推开了那镶着毛玻璃的门。见着门房诧异的脸色,我正想如何问他金先生的房间才好,却听着一阵轻快急促的脚步,似是连迈步的间隙也没有,从柜台后的木楼梯上传来。
“干爸!”抗儿兴奋地叫着,两跳三蹦地从楼上飞也似地跑了下来。
“慢点,小祖宗”,身后金大夫连嘘带喘地跟着也下来了。
见着我,抗儿挥舞着小手,奔了过来,搂住我,把脸贴在我的腿上,“干爸,我让妈妈带我去看你。妈妈说不行。妈妈说要先坐大船。”
听着这话,金大夫干笑了两声,嘴里嘟囔着:“这孩子,还告他妈妈的黑状。”
抗儿扭过头,用眼角看着金大夫,扮个鬼脸,一字一顿地道:“不是告黑状。妈妈就是说现在不能去看干爸。”
金大夫摇摇头,苦笑着:“这孩子长大了,嘴比谁都厉害。老李,别站这儿了,咱们回屋聊吧。”
与他们有一年多未见,抗儿长高了几寸,而金大夫又有些发福了。
“若颖她?”
“哦,她晚点才回来。去弄船票了。现在是一票难求。”
见我脸上有些担忧的神情,金大夫推了推眼镜,说道:“我跟她说我去码头等着,现在那边太乱。后来她说她父母的一个朋友可能有几张票不用,就去取了,应该也是快回来了。”
看着我心神不定的样子,金大夫神秘的一笑,言道:“老李,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怎么光是若颖长、若颖短的,就不问问我?”
我尴尬地笑笑,也说不出什么精彩的圆场话,便顺着他的话道:“老金,谢谢你送若颖他们。”
“要说你这干爸还真得谢我,我这次可是非同一般的送哦,那可真叫是送佛送到西。
看我未解他的意思,金大夫抚着身边的抗儿,缓缓言道:“上个月,若颖父母撤台之后,她原本不想就走了。哎,她那也是惦记着我们那诊所,刚有点起色了,就这么散了,那不是可惜了吗。”
“我就跟她说,她这样在南京上海等着也不是个事儿。这江南你以为能守得住?说来说去,还是和父母离得近些才是正经。万一这再来个南北朝、东西魏的,闹腾个十年八载见不了面,那不毁了?”
“后来我看她还有点担心这诊所,我就劝她,这留下了,在上海咱们人生地不熟话都不会说,也不是事。干脆不如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台湾那边,他不也有人嘛,有生孩子的,也有生病的不是?那咱们干脆就把这金林诊所搬到台北去。”
“老李,我们可和你这大实业家不同。我们是那个,那个词怎么说来着,哦,对,无产阶级,拍拍屁股就走人。”
“那你这是一起要去台北?”
金大夫又是神秘的一笑,言道:“老李,怎么样,有点羡慕吧?”
见我神情尴尬,金大夫嘿嘿地笑了两声:“玩笑话,玩笑话。若颖是很重情和缘的,我这俗人她看不上。你别担心。不过呢,你记着我跟你说过的?你这资产阶级就不怕人家来了给你共了产?要不你也一不做,二不休,也跟我们一块去算了。这台湾人不也得吃盐吗?”
我还未及回答,他便又拉着抗儿的手,对他说:“抗儿,你干爸和咱们一起坐大船好不好?”
抗儿抬起眼,看着我,大而黑的眸子里仿佛也透着期盼:“干爸,咱们一起去。”
抗儿的眼睛有一种无可名状的吸力,看着他,似是心里又找到了迷失已久的金线,而因为那金线的牵挂,就想答应了他。此时门扉开启,却是若颖回来了。
看见妈妈,抗儿又甜甜地笑了:“妈妈,干爸要和咱们一起去坐大船。”
一年多不见,若颖样子没变,只是脸上多了几分倦容。见着我,惊喜间,笑着的双眼又如两弯新月。
“老李,我本是就想给你报个平安,你怎么就来了?”
想来她是误会我了,当作我是接了她的电报追了来。唉,我这人怕是太鲁直了,也是不愿让她心里觉着有负,便坦白道:“我来南京和上海办些事,正巧今天收着家里转来的电报,便赶了来。”
说话间,若颖蹲下身,让扑过来的抗儿亲了亲脸,一边笑着对我讲:
“这可真巧,要是再晚两天,就见不着了。我弄到了小年夜的船票,后天就走了。”
“妈妈,干爸说是和咱们一块走。”
“抗儿不能乱讲,”若颖抚摸着抗儿的头,可眼睛看着我时也似是在问。
我苦涩地笑笑,轻轻地摇摇头:“家里有些事不好办。待办完再说吧。”
金大夫怕是看出我有些话不便当面讲出,便拉过抗儿,笑着道:“老李,你和若颖出去走走吧。上海这鬼天气,难得今儿放了晴。我再陪会儿抗儿。”
出得门来,我们都说还没在这传说中的大上海外滩上走过,便先顺着路向东,再沿着黄浦江边漫步而去。路上我和若颖讲了白莎的事情,一时两人惆怅,便都不知再说什么。
确如老金所说,这冬日正隆之刻,难得见着这么一个晴天。太阳晒在身上,驱走了湿寒之气,江边吹来的惠风似是也并不在意时令和时局,给人心头揉入和煦。
想来这江边在往日也是恋人浪漫的所在,可此时,天公虽作美,而人事不尽意。临江大道上冷清无人,却只有群群灰色的鸽子仍是自顾自地四处觅食。
“老李,真有可能来看我们吗?”若颖默然良久,终是问了出来。
“台湾虽是远了些,但总是能去,”我斟酌着言语,“就看白莎的事情,若是能安排妥当,也许过两年便去看你们。”
她沉默着又走了几步,轻叹了一声:“前两年从重庆回北平时也没觉着怎的。虽然离着也不近,可毕竟是胜利了,也没觉着怎么离愁别恨的。可这次,心里真是没着没落的。离开北平那会儿,好多人都在撤离,为了一张机票有把房子都卖了的,那便是做好了不再回来的打算了。哎,我听说后来飞机场都丢了,想走都走不了了。”
“那你还会回来么?”
若颖摇摇头,无奈地说道:“这些年老是跑反,也真累了,我想去了台湾,还是争取就住下了吧。”
想着从此海天相隔,不禁黯然神伤。可回味这些年的颠沛流离,却也不敢说这不是个好归宿。
我试着忘去自己的忧愁,努力地笑笑道:“若颖,去了台湾你还不成家?我这人是没这个缘分了,可是老金也等了你这么多年了。”
“老李,没看出你也会开玩笑?”若颖脸上终于浮出些微笑。
我看着若颖,郑重其事地说道:“你知道吗,我突然又想起了当年你在天池寺里抽得的签。”
想起伤心往事,若颖一时默然。
“我本不该提这些往事,不过这次我忽然明白了。你想想,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这不正说中了你们现在吗。去台湾也算得上是桃源避秦了。桃红又是一年春这也很贴切嘛。你们去台湾正是立春前,到了那边,便是春天了。”
“老李,你上次解签就是这么说。这种事也没个准儿。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成什么家?”
我笑道:“哪有什么岁数大,与我们刚相识时看着一点都没变。”
“都快四十的人了,还说没变。现在隔三差五的得拔白头发了。”
“快四十啦?”我沉吟道,“还真没想到。”
“老李,你忘了,我是和民国同岁的。这不都民国三十八年了吗,我可不也就快四十了?”
“你与民国同岁,我是与世纪同庚,眼看就年到半百,岂不更是老了。半生漂泊,此时更是老朋友们都各奔东西了。”
听我话中惆怅,若颖挽住了我的手臂,一股热流顿时淌入我心头。
“若颖,我这人这辈子最是嘴笨的,心也鲁钝,想着的总是说不出来。所幸能碰到像你这样的朋友,这便是福了。”
不多时,走到海关大钟下,恰巧钟声悠远,却已是到了下午四点。听着钟声,我们停下脚步,仰望着上方的钟楼。
“时候不早了,送我回去吧。”若颖轻声道。
我挽紧她的手,总觉着心里涌动着不知该不该说的话。“若颖,我们再走走吧?你这一走,再见又说不准还要个几年。”
我低下头,看着小块方砖铺就的路面,又想起了另一个黄昏时分我们的对话。
“若颖,还记得那年在重庆,在你父母家门口,我说……”未等我说完,若颖却打断了我。
“老李,我当时不就说咱们一切随缘。”
“我知道,若颖,只是你刚才说,这一去……这一去你心里没着没落,我也是一样,就觉着有些话想赶紧告诉你,可也不知如何说。”
若颖站定了脚步,侧过头,细细地端详着我:“老李,你我都是曾经沧海的人了,心中也都有牵挂。咱们都不年轻了,又生在这乱世,可这缘也还没到头啊。就随着这缘往前走吧。”
她那端详我的样子此后无数次在梦境中重现,每一次我都说出了也许并未是真心的话,留住了她。可那一刻,在那唯一的机会,我却放开手,纤细的金线片刻间便不见了踪影。
“那就一直往前走,”我指着前方。
若颖嫣然一笑:“不过今天真的不能再走了。后天我们上船,明天就得把行李送过去。唉,前两天给你发电报时还说得等到过年后,那时也真是愁。现在倒是好,能到台北和父母过个年,只是一时没准备好,什么都没收拾。”
“老李,后天我们下午开船,来送送我们吧。抗儿会想你的。”
两天后,是腊月二十九,上海人叫小年夜。我算了算,若是下午开船,初一该是能赶到台北。我虽是不愿,但想到他们能够一家人在台北团聚却也是好事。码头离旅馆不远,我算着午饭的时候便赶了过去。
开门时,却见若颖一脸愁容,匆匆地将我放进屋,便跑到床边。抗儿躺在床上,眼睛闭着,原本圆润红嫩的嘴唇也干裂了。
“抗儿昨儿晚上不知是做了什么噩梦,一下子吓醒了,还出了一身汗。这屋里冷,早上好像就发烧了。”
说话间,金大夫也进了屋,手里拿着一个药瓶。见到我,他也没顾上打招呼,便到了床边。
“我配了点儿药,快喝了吧,没什么大事儿。”
此时床上的抗儿似是醒了,睁开了眼睛,环顾四周。看到我,他突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纵是若颖怎么地哄都静不下来。
抗儿抽泣着,像是十分地委屈,伸着手向我,说是要干爸。我在床头坐下,手抚摸着抗儿的额头,确是微微有些热度。
“干爸,我不想走。”
听着这话,三个大人相互对视,都不知是为了什么。
我握着他的手,轻声道:“抗儿,到台北和外婆、外公一起过年不好吗?”
抗儿坚定地摇摇头,又哭了起来,弄得三个大人都是不知所措。
金大夫叹口气,向着若颖言道:“要不就等两天吧。他这么病着,虽说没什么大事儿,但毕竟海上风浪大。”
若颖摇摇头:“这票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再等还不知时局会怎么样。”
转向抗儿,若颖亲了亲他的额头,柔声道:“抗儿,是大孩子了,可坚强了,吃过药就好了。”
“妈妈,我怕坐船。”
听了这话,我们都释然了,怕就是这原因,或许昨晚做的噩梦也与此有关。
我赶忙安慰抗儿道:“你们这次坐船也就是一天一夜便到台北了,没事的。干爸三十年前坐船去美国,坐了一个多月呢。”
“那干爸不怕吗?”
想着去美国的航程,出日本海后的大浪,也不敢说自己不害怕。忽然间心里却有了个主意。
我解开了长衫的上襟,掏出了多年前父亲送我的那块盐晶。
“抗儿,这是我们老家自贡的盐晶。雕的是观音菩萨。菩萨是最灵了。当初我去美国时,我的父亲把它给我,保佑我一路平安。抗儿要去很远的地方,干爸也没带着什么,把这送你吧,也能保佑你的。”
抗儿刚要伸手接过,若颖忙握住我的手,劝阻道:“老李,你怎么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小孩子?再说这是你家祖传的。抗儿一会儿就好的。”
我感着她手中的温度,也知道她的心思,便道:“抗儿既然叫我干爸,送给他不也好。”抽出手来,我便将盐晶挂在了抗儿的颈上。
系盐晶的绳子对于小孩子有些长,垂在了胸下。抗儿拈起盐晶,迎着光,看着那五彩斑斓的纹理,问道:“干爸,这不像菩萨。”
我扶着他的额头,轻声道:“干爸有一次差点把它丢了,找回来时,菩萨像过了水,便模糊了。不过也好,盐晶变小了,我让井上的师傅打了孔,系上绳子,就丢不了了。抗儿,你一定要好生保管啊。”
抗儿懂事地点点头,手里握着盐晶,眼中的恐惧渐渐退去。
时间已过中午,若颖和老金也顾不得吃午饭,随意啃了两个面包,便雇车往码头去。到得码头,看着却也真是让人辛酸。万头攒动,挤在那不宽的入口前。
铁栅栏还没开启,靠前的人便奋力地撑着,恐怕被后面的人潮压住动弹不得。在此处,有票的便是幸运者,自是还能安心,可却还有上千的人,围在门口,手里拿着成袋的钞票,或是首饰、皮衣,要换那张可望不可求的船票。
三个大人看了这场景,却也只剩下感叹,果真是再等不得了。只是这大上海便有几百万的人,若是都想撤去台湾,岂不是运个一年也运不完?
等得一刻钟的光景,海关大钟敲响了悠扬的一下。时间到了一点。远处一艘巨轮拉响了汽笛,船头顺着阳光,巨大的“太平”两字分外显眼。
片刻间,铁门嘎嘎地推开,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宪兵推搡着想拥进去的乘客勉强地排成了三四人宽的长龙队伍。好在行李是前一天已送上船的,有票的乘客还是轻装,而那些举着皮箱,扛着包袱,举着钱等票的人却是十足的难民情景了。
我们四人在长龙中慢慢前移,到得海关大钟再敲响半点时,终于临近了铁栅门。可能是吃了药的缘由,抗儿迷迷糊糊地抱着金大夫的肩膀睡着了。
“老李,就送到这儿吧。前面就进不去了,”若颖言道。
“这一别,”三个字刚出口,我便觉着喉头发紧,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若颖握住我的手,柔声道:“老李,你记着上次在朝天门码头送我们,不是没过两年就又见面了吗。别太伤感了。”
我们俩似是都还有话,却也觉得说得越多,未免越伤心,握在一起的手片刻后便松开了。
若颖笑道:“老李,我们到了台北给你发电报。”
此时抗儿睡得甚是安逸,嘴唇微微地张着,因是有烧,两颊显得更红了。我轻轻地亲了亲他的前额。他两眼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却是没有醒。
转过身,将那鼎沸的人声和千般离愁抛在身后。一时间,辛稼轩的句子陡然浮上心头,“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我自是马上觉出这话不只悲哀,却也是不甚吉利,摇摇头,想把那念头甩掉。
还未走开几步,却听着身后若颖叫住了我:“老李,这个还是你留着吧。”她快步走过来,张开右手,掌上露出了那盐晶的菩萨。
我正要坚持,她却言道:“小孩子就是做了噩梦,没什么的。你看这船不是叫“太平”吗,不会有事的。这是你家传的,还是留给自己吧。”
“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哪还能有后啊。”
“老李,你别这么说。再说,楚娇和内森不是也有了孩子,将来还可以留给他们。别坚持了。”说这话时,她把菩萨像塞在我手中。双手相交,她迟疑片刻,并没握紧我的手,只是微微的体温传来。
若颖柔声在我耳边叮嘱道:“老李,你一定保重。”她话说完,我见她脸上划过片刻迟疑,欲言又止,心中一动本想说什么,却是又犹豫了。待我想再说出来,若颖已然消失在了铁门当中。
那天回到交通部的招待所,聊无兴味。想着要在这空荡的异乡过年便更是心头难挨。
本没想过多,只是在招待所的传达室随便打听回重庆的航班。交通部招待所自然近水楼台,传达室告知就是第二天一早回重庆的航班便还有不少空位,价格也还不贵,怕是此时到了上海再飞回内陆的是寥寥无几了。
若颖走了,此间也再没什么牵挂,横下决心,第二天一早便飞回重庆了。出了珊瑚坝,见着德诚来接,我默不作声地将行李递给他,便上了车。他见我心情抑郁,几次想说话,却也不敢。终是张了口,问道:“先生,见着林小姐了?”
我嗯了一声。
“唉,亏得林小姐说是过了年再走。”
听着他这话蹊跷,我不经意地嗔道:“什么年前年后的。”
“您看这号外,我早上在珊瑚坝看见的,大过年的真是作孽。”
接过号外,枯黄的纸上不甚规整地印着几行大字:“浙东洋面大惨案。太平、建元轮互撞沉没,近千旅客生死不明。”
直至今日,我仍是无法说出看到那张号外之后的分分秒秒是如何过的。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寥寥数行的字,直至它们渗着血一般刻在了眼和心里。
“大惨案”,“太平轮”,“沉没”,“生死不明”,那些油墨印的字溶在了一起,眼前黑了。德诚事后说我开始似是僵了,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坐在那里,然后便是失了魂似的,歇斯底里地叫着让车开回珊瑚坝,找飞机回上海。
他也吓蒙了,见我一丝一毫的也听不进去,只得让车绕回珊瑚坝。飞机还是在飞,可满眼望去,无数的人在等着有数的几十个位子,机棚里只见人多不见人少。
到了下午,整个机场都在讨论太平轮的惨案。可即便如此,千百人中也没几个被这惨案留住脚步,仍是在机棚中望眼欲穿地等着下班起飞的班机。
我等着,也不知自己在等的什么。上了飞机又如何,德诚劝我。可是不上飞机又如何?难道就那样等着,那样听着一声声“太平轮”,“太惨喽”的字眼往心上扎刀。
我吼德诚,骂他寡情,不管多少钱,哪怕是把重庆的房子卖了,也要买下一张票,要去上海。事后他告诉我,那时我失了魂一般,说要雇船出海找他们,说自己若是真的爱若颖,便该告诉她,终究是能把她留下,还有那盐晶的菩萨,也许菩萨的保佑便会让他们,乃至整条船平安。
傍晚时分,我终于平静了些,德诚从外面拿到最新的号外:“先生,先生,找着了。船找着了,您快看看。”
又是一张枯黄的纸,拿在手中薄薄的,只能小心翼翼地拈着,生怕揉坏哪怕一个字。
“接今晨讯,浙东海面大惨案,太平、建元两轮互撞沉没。近千旅客遭灭顶,三十余人获澳国兵舰搭救生还。另有数人为浙东渔民所救。前辽宁省主席、山西省国代、国立南京音乐学院院长等多位名流下落不明。澳舰现已驰返,明日抵沪。”
“先生,您看,有救起来的。林小姐和抗儿他们吉人天佑,应该能获救的。”
反复读过这段话,脑子里却想着多年前白牧师对我讲起的冰海沉船的往事。两千多人的船上能有七百多人获救,那是三分之一,而其中多是妇幼,若真是那样的比例,倒确实有着好大的希望。可这千人的船上,只三十余人获救,又岂止是九死一生能形容!
德诚看着我颓然的神情,也没了主意。他劝我先回家,再等明早的消息。我执意不干,总是要等着一班飞机去上海,哪怕是为个消息也要在那里等着。我打发他回家,筹措款项,哪怕是卖些房产,或是拿盐井抵钱我都在所不惜。
他只是长吁短叹,嘟囔着眼下也没有多少房产能拿来抵押。值此乱世,若是变卖了这些祖产,必定是大大地贱卖,怕是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价未必能卖得到,岂不是吃了大亏。况且当下最大的难处是没有票,哪怕是拿着金条不一定能买的到。
再骂德诚寡情,我终是不忍。可他怎知此时我这心纵是千万文字也无以赎还,更何况金帛。哪怕在那寒风四窜的机棚中等到自己冻僵,也难让我负罪的心有一丝慰籍。
德诚沉吟半晌后道出了心中想出的法子:“先生,要不这样。您先随我回去。明早,我们给台北的林家拍个电报,也问一下俞先生。您要是一定去,我们买了船票,十天也能到得上海了。
那晚我本不想睡去,但终究熬不过一路的劳顿,凌晨时分在外滩与若颖漫步的梦境第一次来临。我道出了心事,她也应允了,可是一回头,我们却找不见了抗儿,心一抽,便又醒了。此时天方亮,枕边是一片泪浸的潮润。自此这梦便跟着我,一直做了下去,做了许多年。
我们虽是拍去电报,却终没有音信。三天后,二月一日早的报纸登出了幸还者的名单,共三十八人。德诚握着报纸进屋,那神情我立马便知道了。我摇摇头,此时看也无益。
“先生,报上说还有两三个娃娃被舟山的渔民救起,因为不知道姓名,现也正在上海等待亲人认领。”
“我们明天就坐船去上海吧。”
“要不要再等等林家的电报。报上说台湾不少亲人都去了上海,说不准抗儿少爷还是被救起来了。”
我无力地摇摇头:“无论是怎么等,都是一个样,我们就这么去吧。”
第二日一早,我尚未起身,便见着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奔了进来,手里捏着一张薄纸。“先生,抗儿找到了。找到了。谢天谢地,找到了,您快看看,林家的电报,上海拍来的。”
这电报不长,我看了总有上百次。原件虽已多年不见,可我还一字不差地记着。
“慰慈先生:感日夜,若颖覆舟后于舟山海面获救,但终不治。幸抗儿安好,沪上已见,即日返台。若颖暂厝当地,待时局转好再行赴台安葬。遭此不幸,方寸尽乱,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既然已有了他们的下落,我便让德诚退了船票,改而坐车回到了自贡。一路颠簸中想着若颖客死他乡,冰冷地躺在凄风苦雨当中,总是希望能排解些心中的哀情。
还是德诚想到了办法,陪着我去天池寺为若颖和金大夫做一场安魂法事。临行前,忽地又想到了那一纸谶语。老方丈本说是缘到时再拆开,却无意中让我早看到了。
时至今日,这缘怕是真的到了,“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岂不是真的把若颖的归宿不差分毫地道了出来。只是谁又能事先想到这弥天的悲剧呢?
将那谶语翻找出来,五年了,因是一直封在抽屉当中,那宣纸仍是柔和的象牙色,未经风雨或是时光的染指。当年看过后,我将其收好,便如方丈交我时一般,左右三折,上下对叠,正好放在手掌中间,虽轻如蝉翼,却仿佛要碾碎我的皮肉。
老方丈见我时并未多言,看我将当年的谶语带了回来,他默然颔首,显是明白了我的心意。
“李施主,缘起缘落,本难参透。这一纸谶言,却也不必再计较,我一并焚了,为林小姐和众人超度吧。”
法事做到午后,方丈怕是也看出了我仍是心事重重,便领着我入了禅房。
“李施主,死生有命,还是节哀顺变为宜。”
我点点头,手里摸索着禅房中的小竹桌,轻轻地叹道:“说来也是如此。现在这年月,动不动一天内几十万人便没了命,也是应该把生死看开了。”
“可是我这心里,哎,总是念着说不准我与林小姐分手之时能把她留下,也许那日抗儿生病也是征兆,他们不该硬是出海。或是他们带了我那盐晶,便会有菩萨的保佑,也不至遭此大难。”
“这些天我就是在怪自己,做梦都是那日送别若颖,总是想着她答应了我留下来,便自惊醒。要说,我想为她做法事也是为了这一节。”
老方丈看着窗外,喃喃道:“李施主,老衲本不该这样劝人,但自小看你长大,知道你的性情。这梦怕是难解。等得时局稳了些,你不如去那海上看看、问问,也再祭拜祭拜,或许这缘便能解了。”
“那我这几天便去?”
老方丈摇摇头,按住我的手:“不可啊,李施主,你现在心中正是纷乱,去了也无益。总是先让这情沉一沉,静一静。再者,你也不可为了一个缘而扰了其他。”
我最终了却那桩心愿却是三十年后。七十九岁了,才得着解缘的机遇。那时又能四处走动了,就去了舟山。访得几日,竟在白节山岛上找到了当年搭救抗儿的渔家。虽是三十年过去了,四九年除夕那一幕他仍记得真切。只是渔家自己操着当地的乡音,全然听不明白,只得请队里的会计来做翻译。
“大年夜天还没亮,村里人便看着海面上漂着都是木板,衣服,还有死尸。我们这地方是常见这情形的,就知道是有船出事了。”
“我驾了船,往海上去,一路上遇见四五具尸首。穿的都不错。我们那会儿都迷信,不愿意把死人捞上船,就轮着下海翻,那兜里不是金条就是银元和洋表,应该都是些富人。那年头大家也没那么高的觉悟,除了救人,也想着能发笔财,便顺着那尸首漂的方向寻了过去。”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划出去两三里,远远看见一只大箱子,随着浪漂着,上面黑乎乎看不清什么,可划近了能听着小孩儿的哭声。”
“划到近前,看见箱子里坐着一个小孩。小孩有个四五岁吧,身上裹得厚厚的,小脸冻得红了,但看着没什么大事儿。小孩子身边,趴在箱盖上,是个女的,身上就是件棉袍,下半身泡在水里,一动不动的,像是死了。”
“小孩子可能是被吓着了,怎么朝他喊也不搭话,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揪上船。我们看那女的,必是死了,身上也不像是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想把她留那儿算了。”
“可是刚要往前走,小孩儿就哇哇地哭,喊着要妈。唉,看着也真是惨。我们几个一合计,钱也捞了不少了,怕是比着往日几年打渔的营生都多,干脆便把那女的也捞起来,好歹埋了让她入土为安,也算是积德。”
“捞起来一看,唉,真是叫人难受。那女的长得还挺标志,头发烫了,只是在水里冻得脸和手脚都青了,但身子还没硬。”
“开始我们都没注意,也不知是谁,突然说这女的好像还有气儿,把我吓了一跳。拿手一搭脉,还真是,就是特别的轻,特别的慢,似有似无的,还真是没死。”
“我们这些打渔的,也知道人在水里冻着,有个几个钟点,虽是没有立马死的,也难救了。没有别的法儿,只能赶紧上岸,烧火,灌热汤,兴许还有救。”
“折腾了半晌,她到底是睁了眼,可手脚动不了,也说不出话,就那么躺着。她看着自己儿子,不一会儿眼里就淌泪。我们问她姓什么、叫什么,哪里人,她好像能明白,就是说不出话。冻着的人都是这样,舌头都冻硬了。”
“到了下午,她看着看着就不行了。脉是越来越弱,眼也睁不开了,就是听着小孩儿哭的时候眼皮动动,像是能听见。就这么着,天黑前断气的。”
“这女的身上没带什么钱。好像有个胸针还是首饰,也不值钱,就给小孩带上了。我们几个兄弟看着她可怜,就从捞起来的钱里分了一点儿,给她打了口棺材,好好地收殓了。大年初二我们把她背上山,就在灯塔边上埋了。后来,政府派人来找了,说是去台湾的船沉的。我们就想着,埋在那儿,还能看着台湾那边,也是个念想。”
时隔三十年,原本年轻的渔夫如今脸上和身上也都显出了岁月的痕迹。怕是因为常出海,被风浪吹打,被日光照射,他的脸是紫铜色的,上面錾着从细到粗无数的皱纹。
毕竟都是上了岁数的人,虽然言语不通,他看着我仍是格外的亲近。他对会计说若是我愿意,就陪我上山去,去看看若颖。那地方很荒,但是就是因为荒,景色却也是极好的,可以一直看到海面上另外几个小岛。
山路并不陡峭,朝外海的一面是个慢坡,满长着绿草。走到那山坡脚下,我却没了勇气再往上走。并非是担心自己的身子,而是怕真的上去了,万一觉着不对,觉着若颖不在那儿,说不准就下不来了。
渔家三十年前的记忆,再经了一道翻译,究竟还有几分可信,我已无从查找。在那茫茫海上,一个五岁不到的孩子竟能生还,该是个只有故事中才会出现的奇迹。
可抗儿毕竟是活下来了,我也宁可相信渔家讲的就是若颖和抗儿的故事,宁可相信在生命消逝前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若颖知道抗儿得救,心中没有留痛苦和遗憾,也宁可相信她把抗儿留在人间,把自己留给先她而去的高少校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