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对宫女李彩凤生出几许怨气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嘉靖朝宫女命名甚俗。皇宫大内的宫女,皆以莲、兰、荷之类的花草命名;裕王府的宫女,则以彩云、彩霞、彩凤、彩蝶等命名。
三年前,一个李姓名彩凤的宫女,突然诞下一子!
此子自然是裕王血脉。作为裕王事实上的长子,这个婴儿,也就是皇上的长孙。
可这个长孙,却是下人所出。
按制,藩王得子,当上报,并请皇上赐名,裕王即差使者请高拱拿主张。
宫女相当于普通民家的丫鬟,民家主人收笼丫鬟也不罕见,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所出子女也是庶出,与嫡子不同。况且,若据实上报,裕王动遵礼法的形象势必受损,甚至出现难以想象的后果。是以高拱当时冒死做出一个决断:隐匿不报。
因为隐匿,此子虚龄已然四岁,如今连名字也没有。此事还不知如何了结,高拱整天担心会出什么岔子,为此提心吊胆的,不意李宫女又诞一子。这怎不令高拱焦躁不安。
既然三年前第一子隐匿未报,新诞小王子自然也不能上报。高拱焦躁归焦躁,也不愿让裕王等待太久,心生烦恼,便停下脚步,以决断的语气说:“此次,如前例可也!”
冯保经历过李宫女所诞第一子隐匿的决断过程,他自然明白高拱的意思,不过还是提醒说:“高先生,景王已死,严世蕃也伏诛了。”
景王是去年在封地暴卒的,无子,国除。景王一死,皇上就剩裕王这一个儿子了;而严世蕃,被认为是当年拥景派的领袖,去年,徐阶亲自修改三法司判词,将其冠以“通番谋反”的罪名斩立决。冯保提及此二人,意在说明,如今境况与三年前已大不同,争国本的景王、拥景派的领袖,都死了,还需要这么谨慎吗?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高拱或许会与之商榷;但,冯保是太监,高拱从来就认为太监除了宫中事务,对外间的任何事都不应干预,甚至不能插嘴。是以冯保话音甫落,高拱就怒斥道:“这,是你这个身份者当说的话吗?”
冯保吓了一跳,忙作揖赔礼,又自扇嘴巴,连声说:“小奴多嘴,该打,该打!”他知高拱素来不喜宦官,今日对他如此冷淡,不知仅仅是因为讨厌宦官,还是对那件事有所察觉,遂试探着道:“呵呵,万岁爷春秋高,忌讳越发多了,去冬,高先生就差一点……喔呀呀,今日高先生如此决断,小奴以为委实英明。”
高拱不理会冯保,仰脸沉思。裕王府的秘密又多了一个,危险也就又增加一分。想到这里,他忧心不已,禁不住连连摇头,叹气不止,口中喃喃:“这个李答应,诶!”
这李答应即李彩凤,京东漷县人。她父亲李伟是一名泥瓦匠,本就一贫如洗,又赶上家乡遭受虫灾,为了活命,李伟携家带口进城谋生。彼时女儿才十二岁。两年后,眼看生活无着,饥寒交迫,李伟只得将年幼的三子李文进净身,入宫做了宦官;又设法将女儿送往裕王府当了一名使唤丫头,进裕邸后改名李彩凤。
乡下丫鬟进王府,只能做些洗衣、端水、扫地之类的琐事。彩凤做起事来格外麻利、细心,裕邸上下没有不夸她的,尤其是裕王妃陈氏,生性贤淑,为裕王生过一个女儿,不久就夭折了,几年来未再有孕,孤寂抑郁,总是病病殃殃的样子,彩凤虽比她小不了几岁,却以乖巧女儿侍奉母亲一般待她,让裕王妃陈氏很是感动。她对聪明伶俐、屈己奉人的彩凤,也就格外提携,差她到裕王书房里当一名答应。
虽然,答应仍然是级别很低的丫鬟,但因负责料理裕王的纸笔墨砚,并在裕王读书时陪侍在侧,端茶倒水,得以直接与裕王单独相处。
李彩凤进裕邸时,高拱裕王讲官的身份尚未解除,彩凤又是伺候裕王读书的丫鬟,彼此是见过的。这个李答应,身材丰满、长相俊俏,红润的面庞透出几分机灵,虽是贫寒人家出身,竟也识文断字。只是她那双眼睛,虽不大,却似有勾魂的魔力,顾盼生辉的眼神足以令人浑身酥软。高拱内心还闪过一念,隐隐担心这个丫鬟会不会以勾魂的眼神令裕王陶醉。
事实证明,这个担心不是多余的。裕王与李答应显然不是偶尔放纵一次这么简单,不然不会又诞一子。看来此女有一套本事,不然处境危殆、惊恐度日的裕王,未必会甘冒风险,与一个宫女如胶似漆,接连诞出二子。
在高拱的心目中,裕王聪明特达,孜孜向学,又知礼数、重感情,是无可挑剔的好皇子。他不认为裕王会犯过失,纵然出了差错,那也是别人勾引裕王所致,是以他对李宫女就难免生出几分怨气。一时没有忍住,当着冯保的面,叹息抱怨了一句。
“小奴整天陪伴王子,与李答应也朝夕相处,深感李答应对裕王殿下一片真心,关护有加,颇能使裕王身心愉悦。”冯保替李宫女辩白了一句。
高拱气呼呼地“哼”了两声,关涉宫闱事,他不便多言。
冯保不知高拱是对他插话替李宫女辩白不满,还是对李宫女不满,也就不敢再多嘴。他从高拱的神态中判断出,高拱对去冬因试题触忌而险些丧命的内幕并不知晓,冯保也就踏实了许多,躬身一揖,就要辞去。
“回去禀报裕王殿下,请饬令阖府上下,照八个字行之,”高拱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谨、言、慎、行,密、不、透、风!”
冯保连声称“是”,生恐高拱对他再加呵斥,深揖而去。
高拱突然觉得很累,靠在椅背上,不禁长叹一声。须臾,他蓦地起身,快步走出书房,喊了声:“高福,备马!”
“哼!你有马吗?!”高福小声嘟哝了一句。昨日整备去紫阳道观时,高福本想雇匹马,老爷却吩咐雇头驴,说一来省钱,二来不张扬,高福只得从命。刻下,高福正犯愁要不要把毛驴还回去,不还回去,怕老爷责备不懂节俭;还回去,又怕主人再用,正抓耳挠腮间,听主人吩咐“备马”,这才松了口气,忙牵驴伺候。
“老爷,去哪儿?”高福问。
高拱瞪了一眼高福:“这还用问?紫阳道观!”
嘉靖朝宫女命名甚俗。皇宫大内的宫女,皆以莲、兰、荷之类的花草命名;裕王府的宫女,则以彩云、彩霞、彩凤、彩蝶等命名。
三年前,一个李姓名彩凤的宫女,突然诞下一子!
此子自然是裕王血脉。作为裕王事实上的长子,这个婴儿,也就是皇上的长孙。
可这个长孙,却是下人所出。
按制,藩王得子,当上报,并请皇上赐名,裕王即差使者请高拱拿主张。
宫女相当于普通民家的丫鬟,民家主人收笼丫鬟也不罕见,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所出子女也是庶出,与嫡子不同。况且,若据实上报,裕王动遵礼法的形象势必受损,甚至出现难以想象的后果。是以高拱当时冒死做出一个决断:隐匿不报。
因为隐匿,此子虚龄已然四岁,如今连名字也没有。此事还不知如何了结,高拱整天担心会出什么岔子,为此提心吊胆的,不意李宫女又诞一子。这怎不令高拱焦躁不安。
既然三年前第一子隐匿未报,新诞小王子自然也不能上报。高拱焦躁归焦躁,也不愿让裕王等待太久,心生烦恼,便停下脚步,以决断的语气说:“此次,如前例可也!”
冯保经历过李宫女所诞第一子隐匿的决断过程,他自然明白高拱的意思,不过还是提醒说:“高先生,景王已死,严世蕃也伏诛了。”
景王是去年在封地暴卒的,无子,国除。景王一死,皇上就剩裕王这一个儿子了;而严世蕃,被认为是当年拥景派的领袖,去年,徐阶亲自修改三法司判词,将其冠以“通番谋反”的罪名斩立决。冯保提及此二人,意在说明,如今境况与三年前已大不同,争国本的景王、拥景派的领袖,都死了,还需要这么谨慎吗?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高拱或许会与之商榷;但,冯保是太监,高拱从来就认为太监除了宫中事务,对外间的任何事都不应干预,甚至不能插嘴。是以冯保话音甫落,高拱就怒斥道:“这,是你这个身份者当说的话吗?”
冯保吓了一跳,忙作揖赔礼,又自扇嘴巴,连声说:“小奴多嘴,该打,该打!”他知高拱素来不喜宦官,今日对他如此冷淡,不知仅仅是因为讨厌宦官,还是对那件事有所察觉,遂试探着道:“呵呵,万岁爷春秋高,忌讳越发多了,去冬,高先生就差一点……喔呀呀,今日高先生如此决断,小奴以为委实英明。”
高拱不理会冯保,仰脸沉思。裕王府的秘密又多了一个,危险也就又增加一分。想到这里,他忧心不已,禁不住连连摇头,叹气不止,口中喃喃:“这个李答应,诶!”
这李答应即李彩凤,京东漷县人。她父亲李伟是一名泥瓦匠,本就一贫如洗,又赶上家乡遭受虫灾,为了活命,李伟携家带口进城谋生。彼时女儿才十二岁。两年后,眼看生活无着,饥寒交迫,李伟只得将年幼的三子李文进净身,入宫做了宦官;又设法将女儿送往裕王府当了一名使唤丫头,进裕邸后改名李彩凤。
乡下丫鬟进王府,只能做些洗衣、端水、扫地之类的琐事。彩凤做起事来格外麻利、细心,裕邸上下没有不夸她的,尤其是裕王妃陈氏,生性贤淑,为裕王生过一个女儿,不久就夭折了,几年来未再有孕,孤寂抑郁,总是病病殃殃的样子,彩凤虽比她小不了几岁,却以乖巧女儿侍奉母亲一般待她,让裕王妃陈氏很是感动。她对聪明伶俐、屈己奉人的彩凤,也就格外提携,差她到裕王书房里当一名答应。
虽然,答应仍然是级别很低的丫鬟,但因负责料理裕王的纸笔墨砚,并在裕王读书时陪侍在侧,端茶倒水,得以直接与裕王单独相处。
李彩凤进裕邸时,高拱裕王讲官的身份尚未解除,彩凤又是伺候裕王读书的丫鬟,彼此是见过的。这个李答应,身材丰满、长相俊俏,红润的面庞透出几分机灵,虽是贫寒人家出身,竟也识文断字。只是她那双眼睛,虽不大,却似有勾魂的魔力,顾盼生辉的眼神足以令人浑身酥软。高拱内心还闪过一念,隐隐担心这个丫鬟会不会以勾魂的眼神令裕王陶醉。
事实证明,这个担心不是多余的。裕王与李答应显然不是偶尔放纵一次这么简单,不然不会又诞一子。看来此女有一套本事,不然处境危殆、惊恐度日的裕王,未必会甘冒风险,与一个宫女如胶似漆,接连诞出二子。
在高拱的心目中,裕王聪明特达,孜孜向学,又知礼数、重感情,是无可挑剔的好皇子。他不认为裕王会犯过失,纵然出了差错,那也是别人勾引裕王所致,是以他对李宫女就难免生出几分怨气。一时没有忍住,当着冯保的面,叹息抱怨了一句。
“小奴整天陪伴王子,与李答应也朝夕相处,深感李答应对裕王殿下一片真心,关护有加,颇能使裕王身心愉悦。”冯保替李宫女辩白了一句。
高拱气呼呼地“哼”了两声,关涉宫闱事,他不便多言。
冯保不知高拱是对他插话替李宫女辩白不满,还是对李宫女不满,也就不敢再多嘴。他从高拱的神态中判断出,高拱对去冬因试题触忌而险些丧命的内幕并不知晓,冯保也就踏实了许多,躬身一揖,就要辞去。
“回去禀报裕王殿下,请饬令阖府上下,照八个字行之,”高拱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谨、言、慎、行,密、不、透、风!”
冯保连声称“是”,生恐高拱对他再加呵斥,深揖而去。
高拱突然觉得很累,靠在椅背上,不禁长叹一声。须臾,他蓦地起身,快步走出书房,喊了声:“高福,备马!”
“哼!你有马吗?!”高福小声嘟哝了一句。昨日整备去紫阳道观时,高福本想雇匹马,老爷却吩咐雇头驴,说一来省钱,二来不张扬,高福只得从命。刻下,高福正犯愁要不要把毛驴还回去,不还回去,怕老爷责备不懂节俭;还回去,又怕主人再用,正抓耳挠腮间,听主人吩咐“备马”,这才松了口气,忙牵驴伺候。
“老爷,去哪儿?”高福问。
高拱瞪了一眼高福:“这还用问?紫阳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