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隆庆五年二月十八日,文华殿里,朝臣廷议王崇古重新所上封贡互市奏本。兵部尚书郭乾主持廷议。他对王崇古执意维持原议颇为不满,有种被轻视的感觉,也就不再遮遮掩掩,待说明主旨后,先表态道:“北虏方求贡,即要我承诺不烧荒、不捣巢;他日若要我不修堡、不设防,要不要答应?”
都督府掌府事、太子太保、英国公张溶道:“上回廷议,有人说王崇古当斩,老朽以为说早了。那时只是廷议纳降与否;今番王崇古竟然上疏要求封贡互市!”他捻着胡须,冷冷道,“当斩!”说着,蓦地站起身,“先帝有明诏,有言贡市者斩!对不对?若各位眼里还有先帝,还议什么议?嗯?议什么议?!”说罢,拂袖而去。
“英国公——”魏学曾亲热地叫了一声,忙伸手拦住他,把他扶回原位,“你老适才听到宣读王崇古的奏本了吧,这奏本里,已把此番封贡互市与先帝所禁马市的不同,说得很清楚啦!呵呵!况且,即使是先帝时,辽东开元、广宁,不也开了市,听夷商自相交易吗?宣大也可以照做嘛,是不是,英国公?呵呵!”
“少司马,你举的例子恰恰证明王崇古明违宪条!”兵科都给事中温纯接言道,“先帝允辽东开市,说明先帝所禁者,非开市也;是禁宣大开市也!换言之,禁与俺答部开市也!今有言与俺答部开市者,若按先帝明诏,岂不当斩?!”
“先帝委实英主,高瞻远瞩!”大理寺卿董传策接着说,“俺答狡诈异常,杀我同胞无数,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岂可遽尔言欢?北宋一味与虏讲和,备受屈辱,终至亡国!我辈后人读宋史,谁不感到屈辱?难道也让后人笑我辈屈辱讲和?为我辈感到屈辱?我不忍也!”
“哼哼!”工部右侍郎邹应龙冷笑几声,“他要锅给锅,要布给布,寇之所欲,我即与之,纯属媚寇!”他咬牙切齿道,“媚寇者,汉奸也!”
董传策、邹应龙都是徐阶的门生。前者因弹劾严嵩被贬烟瘴之地近十年;后者一疏而致严嵩罢职,是以在朝野名望甚高。他们两人说完,欲表达赞同意见者,只好噤口不言。
“北虏求贡,诈也,不可恃!”刑科都给事中王之垣道,“北宋以讲和求存,招致奇耻大辱,乃我天朝历史上屈辱一页,何忍重现于今日!”
刚从应天巡抚升任刑部右侍郎的朱大器忧心忡忡地说:“封贡互市,我财货日益费耗,而虏欲终不可足,奈何?”
户部尚书刘体乾坐立不安。张居正曾经当面提醒他不应反对封贡互市,但他内心又委实不认同,见议场反对者众,还是忍不住道:“北虏诸部枝节甚多,一部数贡使,合起来贡使成群,一旦入贡,便充斥京师,为害将不可制也!”
“坐着说话不腰疼!”定国公徐文璧突然大声道,“坐紫禁城里说三道四,谁不会!有能耐把北虏给灭了!”他看了英国公一眼,“英国公,你老率军北佂?再不成,北虏打过来,你老率军抵抗?”
“嗯嗯,咱定国公是明白人!”驸马都尉许从诚接言道,“大话谁不会说,真刀真枪试试?适才谁说人汉奸来?说人汉奸的,你去和北虏一拼!”
“嘿嘿嘿,”礼部尚书潘晟见势,畏畏缩缩道,“似可、似可尊重督抚意见。”
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紧锁眉头道:“不允,必有近忧!允之,恐有远患,将不知所终。此事难全,委实不好决断。”
“委实难决!”工部尚书朱衡叹息道。
“既然拿不准,不妨放一放,何必匆匆忙忙做出决断?”户部左侍郎陈绍儒道,“无论如何,北宋讲和致辱,终归是前车之鉴。”
众人各有异辞,难以统一。兵部尚书郭乾叫苦不迭。本欲再驳回奏本,又怕激怒高拱;赞同奏本违心且会激起众怒,斟酌再三,认为还是持两端为妥,遂题覆道:
先授俺答都督职,令诸酋各自为部,毋统摄,俟奉约一二岁,确无异志,再封贡;贡使留边城,不得入京;市期自二月至四月为率。
高拱为宣大局势担忧,眼巴巴等着廷议结果,一看竟是这般说,气得嘴唇哆嗦着,把文牍摔在书案:“似这般依违两端的题覆,如何拿得出手?!驳回去,重议!”
“这不能说是依违两端吧?”殷世儋争辩说,“兵部的题覆说得很明白嘛!先封俺答一个都督名号,不让他统摄各部各枝;先不允许入贡,待一两年后视情形而定。”
高拱并不理会,提笔拟旨:
这事情重大,所议未见停当,还再议来说。
“这……”李春芳为难地说,“我闻廷议时,诸臣言利者十之三,言害者十之七。再议,能议出新郑满意的结果吗?”
“那也要再议!”高拱赌气似地说,“要否就否,要准就准;似这般小心翼翼,毫无自信,泱泱大国之风何在?岂不传笑虏庭!”
李春芳皱了皱眉头,不再说话。
虽说驳回兵部题奏,对王崇古奏本再议,但高拱也知道,形势并不乐观。他心头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沉重无比。高福好久未见老爷这般愁闷了,又不敢多问,只是知会伙房,为老爷精心做了一道他爱吃的炖鸡块,待高拱回到家里,扑鼻的香味已在餐厅弥漫开来。高福以为老爷必是兴冲冲地夹起鸡块品尝,谁知他却两眼发呆,对眼前的佳肴熟视无睹,半天竟未动箸。
“老爷,老爷——”高福小心翼翼叫了两声,“这是鸡块,加了黄芪、怀药炖了大半天嘞!”
“谁让你多嘴!”高拱瞪了高福一眼,起身走开了。
“老爷,老爷,恁还没吃饭哩,咋走了?”高福跟在身后说。
高拱没好气地说:“哪还吃得下饭,少来烦我!”
饭没有用,觉也睡不着,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鸡叫声,竟有几分快熬到头的轻松感。他早早就到了内阁朝房,待张居正一到,就唤他进来:“叔大,你记得有成祖封北虏忠顺、忠义等王的故事吗?”
“是有这么回事。”张居正答,“内阁当藏有成祖封虏酋为王的勑谕。”
“好,待会你吩咐中书官检出,送给我。”高拱道。
“玄翁,虽有故事,但毕竟是成祖时代。”张居正苦着脸道,“嘉靖以来,五十年间战争不断,结仇已深,恐非靠成祖时代的故事可以服人。若欲突破阻力,惟有请皇上发话。”
高拱摇头道:“朝议汹汹,各有异辞,依违靡定,让皇上如何宸断?况我皇上仁厚,若皇上出面力排众议,科道必对皇上谏诤不已,圣心怀忧,我辈臣子,于心何忍?”他长长叹了口气,抬头看着张居正,“虏人候命久不得,或生变,而朝廷人情乃如此,危机迫近矣!昨夜辗转未眠,反复思之,我已做好了打算。”
“喔,玄翁有何策可解?”张居正忙问。
高拱以决绝的语调说:“万一廷议不如所愿,则我直接拟旨,准封贡互市!”顿了顿,他降低了音调,语气中带着几许悲壮,“想必皇上当会纳之。只是,如此一来,势必惹起众怒,朝议哗然;则我即请皇上放归去!我去国,则矛头即集矢于我,皇上免受渎扰,不伤圣怀,物议亦可息之。”张居正刚要开口,高拱伸手制止,继续道,“我虽归田,而北边之事大局已定,叔大自可善后之。”他一扬手,“布局我已想好:子维被郜永春论劾,两次求去,已奉旨慰留,下一步当延揽入阁,为叔大之助。时下吏部靳学颜已致仕,只有我和子维,可先调魏惟贯到吏部。”
“玄翁!”张居正唤了一声,“不可作如是想。”
“难道要王崇古担之?”高拱道,“他担不起来!一旦封贡互市不成,北虏必大举进犯,则王崇古先就要掉脑袋。何况,他掉脑袋也挽回不了大局。”他蓦地站起身,大声道,“惟我高某担之,则大局或可维系,值!”
隆庆五年二月十八日,文华殿里,朝臣廷议王崇古重新所上封贡互市奏本。兵部尚书郭乾主持廷议。他对王崇古执意维持原议颇为不满,有种被轻视的感觉,也就不再遮遮掩掩,待说明主旨后,先表态道:“北虏方求贡,即要我承诺不烧荒、不捣巢;他日若要我不修堡、不设防,要不要答应?”
都督府掌府事、太子太保、英国公张溶道:“上回廷议,有人说王崇古当斩,老朽以为说早了。那时只是廷议纳降与否;今番王崇古竟然上疏要求封贡互市!”他捻着胡须,冷冷道,“当斩!”说着,蓦地站起身,“先帝有明诏,有言贡市者斩!对不对?若各位眼里还有先帝,还议什么议?嗯?议什么议?!”说罢,拂袖而去。
“英国公——”魏学曾亲热地叫了一声,忙伸手拦住他,把他扶回原位,“你老适才听到宣读王崇古的奏本了吧,这奏本里,已把此番封贡互市与先帝所禁马市的不同,说得很清楚啦!呵呵!况且,即使是先帝时,辽东开元、广宁,不也开了市,听夷商自相交易吗?宣大也可以照做嘛,是不是,英国公?呵呵!”
“少司马,你举的例子恰恰证明王崇古明违宪条!”兵科都给事中温纯接言道,“先帝允辽东开市,说明先帝所禁者,非开市也;是禁宣大开市也!换言之,禁与俺答部开市也!今有言与俺答部开市者,若按先帝明诏,岂不当斩?!”
“先帝委实英主,高瞻远瞩!”大理寺卿董传策接着说,“俺答狡诈异常,杀我同胞无数,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岂可遽尔言欢?北宋一味与虏讲和,备受屈辱,终至亡国!我辈后人读宋史,谁不感到屈辱?难道也让后人笑我辈屈辱讲和?为我辈感到屈辱?我不忍也!”
“哼哼!”工部右侍郎邹应龙冷笑几声,“他要锅给锅,要布给布,寇之所欲,我即与之,纯属媚寇!”他咬牙切齿道,“媚寇者,汉奸也!”
董传策、邹应龙都是徐阶的门生。前者因弹劾严嵩被贬烟瘴之地近十年;后者一疏而致严嵩罢职,是以在朝野名望甚高。他们两人说完,欲表达赞同意见者,只好噤口不言。
“北虏求贡,诈也,不可恃!”刑科都给事中王之垣道,“北宋以讲和求存,招致奇耻大辱,乃我天朝历史上屈辱一页,何忍重现于今日!”
刚从应天巡抚升任刑部右侍郎的朱大器忧心忡忡地说:“封贡互市,我财货日益费耗,而虏欲终不可足,奈何?”
户部尚书刘体乾坐立不安。张居正曾经当面提醒他不应反对封贡互市,但他内心又委实不认同,见议场反对者众,还是忍不住道:“北虏诸部枝节甚多,一部数贡使,合起来贡使成群,一旦入贡,便充斥京师,为害将不可制也!”
“坐着说话不腰疼!”定国公徐文璧突然大声道,“坐紫禁城里说三道四,谁不会!有能耐把北虏给灭了!”他看了英国公一眼,“英国公,你老率军北佂?再不成,北虏打过来,你老率军抵抗?”
“嗯嗯,咱定国公是明白人!”驸马都尉许从诚接言道,“大话谁不会说,真刀真枪试试?适才谁说人汉奸来?说人汉奸的,你去和北虏一拼!”
“嘿嘿嘿,”礼部尚书潘晟见势,畏畏缩缩道,“似可、似可尊重督抚意见。”
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紧锁眉头道:“不允,必有近忧!允之,恐有远患,将不知所终。此事难全,委实不好决断。”
“委实难决!”工部尚书朱衡叹息道。
“既然拿不准,不妨放一放,何必匆匆忙忙做出决断?”户部左侍郎陈绍儒道,“无论如何,北宋讲和致辱,终归是前车之鉴。”
众人各有异辞,难以统一。兵部尚书郭乾叫苦不迭。本欲再驳回奏本,又怕激怒高拱;赞同奏本违心且会激起众怒,斟酌再三,认为还是持两端为妥,遂题覆道:
先授俺答都督职,令诸酋各自为部,毋统摄,俟奉约一二岁,确无异志,再封贡;贡使留边城,不得入京;市期自二月至四月为率。
高拱为宣大局势担忧,眼巴巴等着廷议结果,一看竟是这般说,气得嘴唇哆嗦着,把文牍摔在书案:“似这般依违两端的题覆,如何拿得出手?!驳回去,重议!”
“这不能说是依违两端吧?”殷世儋争辩说,“兵部的题覆说得很明白嘛!先封俺答一个都督名号,不让他统摄各部各枝;先不允许入贡,待一两年后视情形而定。”
高拱并不理会,提笔拟旨:
这事情重大,所议未见停当,还再议来说。
“这……”李春芳为难地说,“我闻廷议时,诸臣言利者十之三,言害者十之七。再议,能议出新郑满意的结果吗?”
“那也要再议!”高拱赌气似地说,“要否就否,要准就准;似这般小心翼翼,毫无自信,泱泱大国之风何在?岂不传笑虏庭!”
李春芳皱了皱眉头,不再说话。
虽说驳回兵部题奏,对王崇古奏本再议,但高拱也知道,形势并不乐观。他心头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沉重无比。高福好久未见老爷这般愁闷了,又不敢多问,只是知会伙房,为老爷精心做了一道他爱吃的炖鸡块,待高拱回到家里,扑鼻的香味已在餐厅弥漫开来。高福以为老爷必是兴冲冲地夹起鸡块品尝,谁知他却两眼发呆,对眼前的佳肴熟视无睹,半天竟未动箸。
“老爷,老爷——”高福小心翼翼叫了两声,“这是鸡块,加了黄芪、怀药炖了大半天嘞!”
“谁让你多嘴!”高拱瞪了高福一眼,起身走开了。
“老爷,老爷,恁还没吃饭哩,咋走了?”高福跟在身后说。
高拱没好气地说:“哪还吃得下饭,少来烦我!”
饭没有用,觉也睡不着,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鸡叫声,竟有几分快熬到头的轻松感。他早早就到了内阁朝房,待张居正一到,就唤他进来:“叔大,你记得有成祖封北虏忠顺、忠义等王的故事吗?”
“是有这么回事。”张居正答,“内阁当藏有成祖封虏酋为王的勑谕。”
“好,待会你吩咐中书官检出,送给我。”高拱道。
“玄翁,虽有故事,但毕竟是成祖时代。”张居正苦着脸道,“嘉靖以来,五十年间战争不断,结仇已深,恐非靠成祖时代的故事可以服人。若欲突破阻力,惟有请皇上发话。”
高拱摇头道:“朝议汹汹,各有异辞,依违靡定,让皇上如何宸断?况我皇上仁厚,若皇上出面力排众议,科道必对皇上谏诤不已,圣心怀忧,我辈臣子,于心何忍?”他长长叹了口气,抬头看着张居正,“虏人候命久不得,或生变,而朝廷人情乃如此,危机迫近矣!昨夜辗转未眠,反复思之,我已做好了打算。”
“喔,玄翁有何策可解?”张居正忙问。
高拱以决绝的语调说:“万一廷议不如所愿,则我直接拟旨,准封贡互市!”顿了顿,他降低了音调,语气中带着几许悲壮,“想必皇上当会纳之。只是,如此一来,势必惹起众怒,朝议哗然;则我即请皇上放归去!我去国,则矛头即集矢于我,皇上免受渎扰,不伤圣怀,物议亦可息之。”张居正刚要开口,高拱伸手制止,继续道,“我虽归田,而北边之事大局已定,叔大自可善后之。”他一扬手,“布局我已想好:子维被郜永春论劾,两次求去,已奉旨慰留,下一步当延揽入阁,为叔大之助。时下吏部靳学颜已致仕,只有我和子维,可先调魏惟贯到吏部。”
“玄翁!”张居正唤了一声,“不可作如是想。”
“难道要王崇古担之?”高拱道,“他担不起来!一旦封贡互市不成,北虏必大举进犯,则王崇古先就要掉脑袋。何况,他掉脑袋也挽回不了大局。”他蓦地站起身,大声道,“惟我高某担之,则大局或可维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