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四 结婚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人,哪怕只是一个升斗小民,办起婚礼来,那都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数千年人治社会里,人情这个名词贯穿古今,从古到今,经久不衰,远到非洲食人部落,近到家门口街道居委会大妈们,这都是无法避免的。
而对于一个在大明朝做官的郑光来说,那就更加繁琐了,既然是结婚,人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一切都要随着人来决定,比如婚礼的规模就要随着来参加的人数做变更,由于郑光的假期很短暂,所以不久之前,郑光得知皇帝定下先南后北国策、准备在东南动手的时候,就开始和家人商量结婚的事情,并且拜托老师唐顺之来组织一下,正好唐顺之是苏州知府,近水楼台。
郑光的一些关系都是在唐顺之的引导下结成的,尤其是和东南心学子弟们结交的关系,最早都是来自于唐顺之,这方面交给唐顺之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唐顺之自然是高高兴兴地帮着郑光去组织了,各位心学大佬,心学子弟门人等等,全部发了一遍请帖,告知他们,心学少主郑光,要结婚了。
红白喜事都是社会交际的大好时机,郑光这段时间风头不小,还成了状元,名次比现在的心学共主徐阶当初的名次还要高,据北京传来的消息,郑光深得皇帝的赏识,刚做官不久就在和夏言的争锋中占据了上风,成功推动皇帝把大明的国策定为先南后北,先解决倭寇,再解决蒙古人,为东南立下大功。
之后还被皇帝调到了内阁当差,近距离接触到了大明权力中枢的运行规则,一看就是会被皇帝托付重任的存在,果不其然,现在被授官义乌知县,成了东南三省练兵守备官,掌握着三万人额度的新兵训练之权,不可谓职责不重大,权力不重要。
心学子弟们自王阳明逝世以来就在不断被打压,被消灭,很多心学子弟被从官位上赶了下来,现在朝廷里职位最高的心学子弟,也就是徐阶了,另外最近徐阶的老师聂豹被任命为福建巡抚,这也是一大胜利,剩下的,前途最远大的,毫无疑问,就是郑光了。
而且他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当初,他说他可以考取进士,甚至是二甲进士,然后大家就要支持他开办书社,创办《明灯》系列的科举辅导丛书,从而在天下士子心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为实现大的志向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所有受到恩惠的学子都会感恩。
这个计划郑光从未放下过,只要一有时间机会开始编纂一些内容,以前担心自己的水平还不足以做到编纂科举辅导书的地步,但是现在自己这个状元的头衔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卖点了,只要这本书一出,加上那些鼎鼎有名的八股文章大家的相助,肯定大卖。
所以,此次婚礼就是特意来和郑光确定关系的,心学大佬们会悉数抵达,加上他们的随从弟子,以及那一批和郑光在义乌有生意上的往来的心学门人们也会一并前来,他们家族中负责这一块的人也会跟着前来,郑光现在还是义乌知县,按照他在义乌的声望,义乌人肯定会听他的,尝到甜头的他们今后若是想要和郑光扩大生意往来,这次是必须要来的。
这方面的来人人数大约是二百多人。
浙江巡抚朱纨、苏松巡抚范庆以及苏州知府兼苏松兵备副使唐顺之,还有一位大佬三省总督张经都要来,苏州府治下的各县县令也回来,他们的随从府吏也会来,闻风而至的靠近苏州府受过黑旗军恩惠的各府知府以及各县县令大约三十多人以及他们的随从家人等等,这一批官面上的人物加在一起有四百多人都会前来。
还有一批得知官面人物会过来,打算与之结交一下,趁这个机会好好认识一下的各地士绅也会前来,苏州府内的和苏州府外的,浙江和南直隶两地的不少士绅都闻风而动,这一批人人数最多,还会带着他们的子弟家人一起过来,早早得了请帖,备了厚礼准备前来,这批人有六百多人,全是两省的有名士绅。
一大批读书人,包括苏州府的秀才、南直隶的举人们还有一大批仰慕郑光打算前来求学问道的秀才们,加上一些教育系统的官员,包括曾经点了郑光院试第一的提学,也会到来,算是给郑光庆祝功名什么的,这一批人人数也多,六百多人。
义乌当地受过恩惠的,七大氏族的代表们,义乌县民推举出来的一批人,联合黑旗军内也是出身自义乌的将领,这一批一百多人也会按期抵达,给他们的恩人、未来的父母官郑光郑知县献上义乌人民的祝贺和喜悦。
最后就是苏州城内和郑氏有过过往的居民代表们,大概是一批稍微有些名望的家庭,代表全城一起来给郑光祝贺,足足二百户,六百余人。
郑光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尼玛,两千五百人还TM要往上跑,按照一桌坐十人的标准,足足需要二百五十桌往上跑,将近三百桌的数量,这可是一场大宴,自己不过是一个义乌县令,练兵守备,七品官员,就能弄出那么大的排场,这大明朝的人情世故实在是太可怕了……
郑光是当局者迷,没搞清楚他现在的身份是多么的特殊,单单一个七品县令芝麻官自然不值得太注意,但是状元的身份,翰林的身份,翰林院外放的身份,三万新军练兵守备官的身份,这摆明了皇帝派来东南当地历练,积累经验升级的,将来肯定要调回京城,凭借这样的功劳,不管说什么,四品官都是绝对到手的,毫无疑问!
大家在意的不是他的官位,而是他手里的权力,以及他的未来,当然还有些人在意的是他的过去,比如那些举人和秀才们,就很在意郑光一口气连闯六关考取进士第一名的神迹,向他取经来了……反正他们不在意郑光有没有时间。
要开这么大的宴席,肯定是得请酒楼来张罗的,对于苏州城的酒店来说,买卖倒是一桩好买卖,可是当郑光府上的管家把这事儿跟各家酒店的老板一说,大家却你瞧着我,我瞧着你,彼此干瞪眼,谁也不敢接下来。
上百桌的宴席,就已经是一家顶级酒店能张罗的极限了,现在翻了三番,可能人数还会往上涨,还不仅仅是百姓和士绅,还有那么多的达官贵人,三省总督那样的老人家都要亲自出席,出了篓子谁担得起?其难度何止增加百倍?
所以大家一合计,小饭店直接默默的退出了,咱们吃不下那么大的单子,这钱不好赚,赚了也没命花,所以就让给你们大酒店好了;大酒店老板们面面相觑,十脸懵逼,这样的一场盛会,谁都知道单单一家酒馆是搞不定的,谁要是有那么大胃口,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那么多的餐桌和椅子,于是,三家苏州城最大的酒馆联手出招,一起承办了这场不空前也不绝后的盛会。
他们推选了一位六十多岁的据说曾经承办过二十年前的状元回乡宴的老人家作为居中调度负责人,一手撑起全部的责任,然后他们就忙活开了,最主要的先是场地的问题,将近三百桌宴席,任谁家也张罗不开。
苏州城有没有足够大的府邸,也没有就封被废的王爷府,家家户户家里面积虽然大,但是大的有限,绝对装不进将近三千号人,所以大家一合计,只好将城隍庙前的广场暂时清空了,在那里摆开宴席,将就着可以召开一次大的盛会,还能顺带着照顾到不少邻近的人家一起来吃杯喜酒。
然后最基础的桌椅方面也是个问题,三百张大圆桌子,就需要三千把椅子,三家酒店穷极全部的力量也办不到,只好付了一笔钱,从全苏州城的酒馆里借一批没有用到的桌子和椅子,餐具什么的也是同理,三家酒馆筷子勺子凑齐了,但是碗碟凑不齐,只好去借。
客人用的碗碟筷子勺子是齐了,但是盛菜用的餐具杯具、炒菜的锅铲又缺了,大家又算来算去,到处去借,一体备齐之后,却发现厨子又太少了,三家大酒馆凑在一起,拿得出手的也不过五十名厨子,一百多名帮厨,没办法,肯定不够啊,只好又请了临近四个府有名大酒店的一百多名厨子,还配了三百多名帮厨,这才解决了人手问题。
接下来就是食材问题,整个苏州市集的食物全部买空了才凑齐需要用的食材,什么肉啊菜啊,调味品什么的也很需要,尤其是酱油,苏州城三家酱油铺子的酱油全给买空了,搞得附近的居民都没有酱油吃,不过大家听说是郑光郑小相公办婚礼,也就都不在乎了,不过一两天吃不到酱油而已,人数也不多,大多数家里面打一瓶酱油能用好些日子。
虽然一般酒席都是不需要米饭的,大家喝酒吃菜就够了,不过郑光还是让家里人买了一批大米备用,到时候煮成饭煮成粥也好,有不少百姓也会来,给他们准备米饭,他们会很高兴的。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人,哪怕只是一个升斗小民,办起婚礼来,那都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数千年人治社会里,人情这个名词贯穿古今,从古到今,经久不衰,远到非洲食人部落,近到家门口街道居委会大妈们,这都是无法避免的。
而对于一个在大明朝做官的郑光来说,那就更加繁琐了,既然是结婚,人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一切都要随着人来决定,比如婚礼的规模就要随着来参加的人数做变更,由于郑光的假期很短暂,所以不久之前,郑光得知皇帝定下先南后北国策、准备在东南动手的时候,就开始和家人商量结婚的事情,并且拜托老师唐顺之来组织一下,正好唐顺之是苏州知府,近水楼台。
郑光的一些关系都是在唐顺之的引导下结成的,尤其是和东南心学子弟们结交的关系,最早都是来自于唐顺之,这方面交给唐顺之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唐顺之自然是高高兴兴地帮着郑光去组织了,各位心学大佬,心学子弟门人等等,全部发了一遍请帖,告知他们,心学少主郑光,要结婚了。
红白喜事都是社会交际的大好时机,郑光这段时间风头不小,还成了状元,名次比现在的心学共主徐阶当初的名次还要高,据北京传来的消息,郑光深得皇帝的赏识,刚做官不久就在和夏言的争锋中占据了上风,成功推动皇帝把大明的国策定为先南后北,先解决倭寇,再解决蒙古人,为东南立下大功。
之后还被皇帝调到了内阁当差,近距离接触到了大明权力中枢的运行规则,一看就是会被皇帝托付重任的存在,果不其然,现在被授官义乌知县,成了东南三省练兵守备官,掌握着三万人额度的新兵训练之权,不可谓职责不重大,权力不重要。
心学子弟们自王阳明逝世以来就在不断被打压,被消灭,很多心学子弟被从官位上赶了下来,现在朝廷里职位最高的心学子弟,也就是徐阶了,另外最近徐阶的老师聂豹被任命为福建巡抚,这也是一大胜利,剩下的,前途最远大的,毫无疑问,就是郑光了。
而且他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当初,他说他可以考取进士,甚至是二甲进士,然后大家就要支持他开办书社,创办《明灯》系列的科举辅导丛书,从而在天下士子心中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为实现大的志向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所有受到恩惠的学子都会感恩。
这个计划郑光从未放下过,只要一有时间机会开始编纂一些内容,以前担心自己的水平还不足以做到编纂科举辅导书的地步,但是现在自己这个状元的头衔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卖点了,只要这本书一出,加上那些鼎鼎有名的八股文章大家的相助,肯定大卖。
所以,此次婚礼就是特意来和郑光确定关系的,心学大佬们会悉数抵达,加上他们的随从弟子,以及那一批和郑光在义乌有生意上的往来的心学门人们也会一并前来,他们家族中负责这一块的人也会跟着前来,郑光现在还是义乌知县,按照他在义乌的声望,义乌人肯定会听他的,尝到甜头的他们今后若是想要和郑光扩大生意往来,这次是必须要来的。
这方面的来人人数大约是二百多人。
浙江巡抚朱纨、苏松巡抚范庆以及苏州知府兼苏松兵备副使唐顺之,还有一位大佬三省总督张经都要来,苏州府治下的各县县令也回来,他们的随从府吏也会来,闻风而至的靠近苏州府受过黑旗军恩惠的各府知府以及各县县令大约三十多人以及他们的随从家人等等,这一批官面上的人物加在一起有四百多人都会前来。
还有一批得知官面人物会过来,打算与之结交一下,趁这个机会好好认识一下的各地士绅也会前来,苏州府内的和苏州府外的,浙江和南直隶两地的不少士绅都闻风而动,这一批人人数最多,还会带着他们的子弟家人一起过来,早早得了请帖,备了厚礼准备前来,这批人有六百多人,全是两省的有名士绅。
一大批读书人,包括苏州府的秀才、南直隶的举人们还有一大批仰慕郑光打算前来求学问道的秀才们,加上一些教育系统的官员,包括曾经点了郑光院试第一的提学,也会到来,算是给郑光庆祝功名什么的,这一批人人数也多,六百多人。
义乌当地受过恩惠的,七大氏族的代表们,义乌县民推举出来的一批人,联合黑旗军内也是出身自义乌的将领,这一批一百多人也会按期抵达,给他们的恩人、未来的父母官郑光郑知县献上义乌人民的祝贺和喜悦。
最后就是苏州城内和郑氏有过过往的居民代表们,大概是一批稍微有些名望的家庭,代表全城一起来给郑光祝贺,足足二百户,六百余人。
郑光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尼玛,两千五百人还TM要往上跑,按照一桌坐十人的标准,足足需要二百五十桌往上跑,将近三百桌的数量,这可是一场大宴,自己不过是一个义乌县令,练兵守备,七品官员,就能弄出那么大的排场,这大明朝的人情世故实在是太可怕了……
郑光是当局者迷,没搞清楚他现在的身份是多么的特殊,单单一个七品县令芝麻官自然不值得太注意,但是状元的身份,翰林的身份,翰林院外放的身份,三万新军练兵守备官的身份,这摆明了皇帝派来东南当地历练,积累经验升级的,将来肯定要调回京城,凭借这样的功劳,不管说什么,四品官都是绝对到手的,毫无疑问!
大家在意的不是他的官位,而是他手里的权力,以及他的未来,当然还有些人在意的是他的过去,比如那些举人和秀才们,就很在意郑光一口气连闯六关考取进士第一名的神迹,向他取经来了……反正他们不在意郑光有没有时间。
要开这么大的宴席,肯定是得请酒楼来张罗的,对于苏州城的酒店来说,买卖倒是一桩好买卖,可是当郑光府上的管家把这事儿跟各家酒店的老板一说,大家却你瞧着我,我瞧着你,彼此干瞪眼,谁也不敢接下来。
上百桌的宴席,就已经是一家顶级酒店能张罗的极限了,现在翻了三番,可能人数还会往上涨,还不仅仅是百姓和士绅,还有那么多的达官贵人,三省总督那样的老人家都要亲自出席,出了篓子谁担得起?其难度何止增加百倍?
所以大家一合计,小饭店直接默默的退出了,咱们吃不下那么大的单子,这钱不好赚,赚了也没命花,所以就让给你们大酒店好了;大酒店老板们面面相觑,十脸懵逼,这样的一场盛会,谁都知道单单一家酒馆是搞不定的,谁要是有那么大胃口,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那么多的餐桌和椅子,于是,三家苏州城最大的酒馆联手出招,一起承办了这场不空前也不绝后的盛会。
他们推选了一位六十多岁的据说曾经承办过二十年前的状元回乡宴的老人家作为居中调度负责人,一手撑起全部的责任,然后他们就忙活开了,最主要的先是场地的问题,将近三百桌宴席,任谁家也张罗不开。
苏州城有没有足够大的府邸,也没有就封被废的王爷府,家家户户家里面积虽然大,但是大的有限,绝对装不进将近三千号人,所以大家一合计,只好将城隍庙前的广场暂时清空了,在那里摆开宴席,将就着可以召开一次大的盛会,还能顺带着照顾到不少邻近的人家一起来吃杯喜酒。
然后最基础的桌椅方面也是个问题,三百张大圆桌子,就需要三千把椅子,三家酒店穷极全部的力量也办不到,只好付了一笔钱,从全苏州城的酒馆里借一批没有用到的桌子和椅子,餐具什么的也是同理,三家酒馆筷子勺子凑齐了,但是碗碟凑不齐,只好去借。
客人用的碗碟筷子勺子是齐了,但是盛菜用的餐具杯具、炒菜的锅铲又缺了,大家又算来算去,到处去借,一体备齐之后,却发现厨子又太少了,三家大酒馆凑在一起,拿得出手的也不过五十名厨子,一百多名帮厨,没办法,肯定不够啊,只好又请了临近四个府有名大酒店的一百多名厨子,还配了三百多名帮厨,这才解决了人手问题。
接下来就是食材问题,整个苏州市集的食物全部买空了才凑齐需要用的食材,什么肉啊菜啊,调味品什么的也很需要,尤其是酱油,苏州城三家酱油铺子的酱油全给买空了,搞得附近的居民都没有酱油吃,不过大家听说是郑光郑小相公办婚礼,也就都不在乎了,不过一两天吃不到酱油而已,人数也不多,大多数家里面打一瓶酱油能用好些日子。
虽然一般酒席都是不需要米饭的,大家喝酒吃菜就够了,不过郑光还是让家里人买了一批大米备用,到时候煮成饭煮成粥也好,有不少百姓也会来,给他们准备米饭,他们会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