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寻唐 > 第三百三十九章:背道而驰

第三百三十九章:背道而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泽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丁俭,而丁俭倒也是从容不迫,端坐在李泽的对面,双眼正视着李泽,竟然也在审视着这位武威的节帅,倒是不卑不亢,大家子弟的风范,官员的气度,彰显无疑。

    “掌书记很是称赞你。”李泽道,在学院,他称章回为先生抑或是山长,但回到了武威节镇府,他就称章回为掌书记了,这是章回在节镇里正儿八经的官职。“以他的脾性,想要衷心称赞一个人是很难得的,想来你的确有过人之处,我的意思,掌书记想来跟你说了,既然你今日来拜见我,想来日已经答应了我的征召,愿意为翼州刺史了。”

    “愿意为节帅效力。”丁俭点头道。

    李泽一笑:“听掌书记介绍说,你对武威节镇的很多政策不以为然,为此还经常与同学辩论?既然并不认同我的政策,为何又愿意为我效力呢?”

    “本来不以为然,但多次辩论,却屈居下风,在外雾里观花,终究不能明了节帅之政,只有深处内里,才能发现弊端,才能找出问题。”丁俭答道。

    李泽不由芫尔,好嘛,搞半天,这位是与杨开等人辩论输掉了不服气,想要深入虎穴打探虚实,找到武威政策的毛病和漏洞,然后一击致命,扳回一城。

    “很好,一个政体之里,如果光是附和者与叫好者,倒是极易满足于现状甚至有了错处仍不自知,有一个一门心思过来找毛病的人盯着,倒也能让我打起十二万份的精神,努力让自己不出错。不过丁俭,你坐的位置是翼州刺史,便是武邑,也在翼州治下,翼州麾下子民,如今已超过三十万,你确认你能做好?”李泽反问道。

    丁俭拱手道:“节帅之心胸,风范让人心折,明知我是来找毛病的,还能如此坦然授于我此位,丁俭打心眼儿里佩服万分。节帅能成大事,当真不是运气所致,光是这份气度,便让天下那些自命英雄的人羞煞了。至于说我能不能胜任这个位置嘛?想来节帅对我也是了解许多了,十五岁跟随山长就学,二十岁时天下大乱返回故乡,随族长长辈一起平乱,从一县司曹开始直至一州长史之位,如今三十有余,施政经验是有的。”

    李泽微微点头。

    “山长亦曾说过,武威自有制度,不管身居何职,都需在制度范围之内做事,即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一州刺史之位倒也简单了。”丁俭从容答道。

    “所以你还有更多的时间来找毛病是不是?”李泽开玩笑地道。

    “正是!”丁俭正色答道。

    李泽忍俊不禁,“如果找到了毛病,记得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当然会如此。山长跟我谈过之后,我第一时间便寻了淳于先生,对于武威正在制行的一些有别于其它地方的制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那就好。”李泽点头道,“丁俭,你来武威亦有数月了,说说你对我武威的映象如何?”

    “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既然如此,为何你对武威之策还颇有疑虑呢?”李泽奇怪地看着对方,丁俭说这话时,神色坦然,丝毫没有奉承之意,事实上,像这样的人,你想让他奉承几句拍几句马屁,恐怕很难,他这样的人,一个个都是自视极高的。

    丁俭沉吟了一会儿,竟然先反问了一句:“敢问节帅,您是只想北地称雄呢,还是想横扫天下,再造乾坤?”

    李泽一怔,他倒是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居然会当面问自己这样一个可算是大逆不道的问题,只差没直接说李泽有没有意愿造反了。

    “首先自然是要北地称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为何不能放眼天下,胸怀匡世济民之心呢?”李泽微笑着道。

    “只想北地称雄,那节帅所施之策,自然没有什么不妥的。北地连年战乱,群雄之间,打来打去,一片混沌,旧有秩序,本来已经被摧毁得七七八八,节帅所施之策,反对者自然甚少,因为反对者自己早就不成气候了。”丁俭道:“所以在翼州,沧州,深州这些地方,节帅之策,顺利无比,但想来在镇州,赵州这些地方,实施起来便很是有些困难。之所以还在艰难推进,一是因为这两地本来就是李氏的根据地,上上下下都是靠着李氏,所以即便咬着腮帮子,也得应承节帅,同时他们也盼着失之桑榆,收之桃李。”

    “倒也有这个说法。”李泽笑道。

    “如此,节帅的确能将武威凝成一体,如臂使指,横扫北地。”丁俭道,“但如果节帅胸怀天下的话,只怕便会困难重重了。”

    “说说看!”李泽道。

    “丁某出身荆襄,家有良田万顷,论起来,只怕就是节帅新政之中要重点打击的对象了。”丁俭笑道:“但节帅可知,南方广大区域之内,正是像丁某之家这样的氏族真正统治着地方吗?不管是谁任哪里的节帅,都是与这些大家族彼此勾连,甚至本来就是一气同枝?”

    李泽脸色渐渐沉重起来。

    “南方虽然也遭过兵祸,但整体上说起来,情况要比北方好上许多,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这些大家族之力。南方百姓仍然很穷苦,但日子却还能过得下去,这就让南方的政权基本上处于一个比较稳固的状态。”丁俭接着道:“稳定,则是老百姓最能盼望的。节帅,如果有一天,您打了过去,您告诉百姓们说,跟着我干吧,我能让你们吃肉,能让你们穿上绫罗绸缎,那里的老百姓们看看自己碗里的糙米饭,再看看身上穿着的麻布衣裳,您认为,他们会不会跟着您干呢?”

    李泽摇了摇头。

    “节帅如此清醒,倒是让丁某很感意外。”丁俭道:“想来史家坞之战,您也应当有所觉醒了。乡族亲情之间联结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团体,他们能爆发出来极大的能量。史家坞是破了,您的部下将那里杀得血流成河,难道将来在南方,您也准备这么干嘛?”

    宗族豪强,李泽最为痛恨的东西,而史家坞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

    “丁俭,我所施之策,并没有对豪强赶尽杀绝,比方说土地,我允许他们分家,允许每家可以保留五千亩土地,还不足够吗?”李泽道:“你既然出身豪强之家,当也明白,豪强把持地方,皇权不下县,长期以往,便成了百姓只知宗族,不知朝廷,不识律法,大唐之衰落到如今地步,这难道不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吗?”

    听着李泽的反问,一直侃侃而谈的丁俭也是沉默了片刻:“节帅所施之策便如同汉时推恩令,看似宽宏大量,但实则上是在刨世族豪强之有的根基,但凡豪强之有的有识之士,当然能一眼识破,必然会群起反对的。一个史家坞便让节帅损失良多,一旦有了十个,百个,千个类似的史家坞呢?”

    “那你的意思是要劝我与这些人妥协吗?”李泽沉下脸来,“与他们勾连起来,先拿下这天下再说?换汤不换药,就算这样,那我与现在朝廷里的天子又有什么两样?”

    “节帅,有时候妥协是必须的。”丁俭坚持道:“请恕我直言,这天下精英,多半还是出于这些节帅仇视之家,节帅如果不想为天下之敌,就必须要有妥协与交换。否则,丁某认为,即便节帅现在如日中天,但终究还是烈火烹油。”

    “我已经给了这样的一些人余地,如果他们还不满足,那就只能用拳头来说话了。”李泽呵呵一笑:“我不介意推倒重来,哪怕因此而面临重重阻碍。”

    丁俭叹了一口气,闭嘴不再多言。

    “古人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我却认为,在我的阵营中,我需要反对者来警示我,丁俭,你去翼州上任吧,去亲自看一看,再好好想一想,侠之大者,当为国为民,究竟是家族利益为重,还是国之利益为重?过上一年,我们再来好好地谈一谈。”李泽挥了挥手,结束了这一场不太愉快的谈话。

    丁俭站了起来,拱手道:“既为节帅之臣,当忠尽帅所托之事,做好翼州刺史一职之余,我亦会不遗余力地寻找节帅新政的弊端。”

    “你能找出来,我就能更好地将这些漏洞补上。”李泽点头道:“这也正是我需要你这样的人的理由所在。”

    丁俭昂首而去,李泽却是异常气闷。这就是他与这个时代所格格不入之处,丁俭今日之言,其实是劝他与大地主,大豪绅,大家族联合起来共谋大事,与李泽所谋,恰是背道而驰。但李泽却也明白,丁俭所言,也是有其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条相对宽敞的大道。

    但自己,偏生选的却是另一条荆棘从生的小路,需要自己去遇山开山,遇水搭架。

    可是遍数这天下像丁俭这样的人杰,却基本上出身于李泽所要反对的这些人之中。大道艰难,观丁俭便可见一斑。自己当然不可能将这样的人一刀杀了了事,所以便只能慢慢地来争取。

    虽千万人吾往矣!

    李泽用力地挥了挥自己的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