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75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后来这半天都没听到龟孙子王八蛋从砚台嘴里蹦出来, 吴氏才松了口气。她知道小孩子爱捡话说,在砚台跟前都很少叫骂,就怕他听多学会了改不了以后闹出大笑话。
因为这插曲, 她都忘了媳妇儿做梦那个事, 直到傍晚的时候卫成回来。
庶吉士每日到馆学习的时辰是固定的,冬半年天黑得早, 他走在半路上天色就暗了, 这回儿是夏半年, 人都进了院子太阳还没落山。这时候姜蜜在教砚台读书,吴婆子在一旁听,卫父在檐下吃茶逗狗。听到敲门声,前去应门的是卫父, 姜蜜心里还惦记梦里的事也跟出来。出来看男人气色不错, 并没有烦闷沮丧或者难过,她才松口气。
卫成还说呢, 怎么都出来了?问他们在做什么。
“下午闲着, 我在教砚台。”
卫成看了胖儿子一眼, 问:“今日教了些什么?”
姜蜜蹲下来摸摸他头,让他自己说。
砚台想了想,仰头盯着他爹说:“龟孙子、王八蛋、黑心鬼、生儿子没……没什么的?”
他一个词一个词的往外蹦, 可把姜蜜听懵了。卫成也是一脸恍惚, 他看了看砚台, 又看了看傻眼的媳妇儿, 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一脸心虚不敢同他对视的亲娘身上。
卫成扶额:“这怎么回事?”
砚台还在想是没什么的, 压根不知道自己说了多惊人的话,姜蜜叹口气,捧着他胖脸揉了一把,这才跟男人解释说娘偷偷在灶上骂人,砚台扒门口听见了。姜蜜说着,心里感慨不已:“平常教他念三字经都要重复几遍,骂人的话倒是捡得快。”
“怪我……”
吴氏正要承认错误,让姜蜜给断了话:“没这一说。娘在乡下几十年都习惯这么说话了,平常已经很注意,今儿是意外。前头看他还在院子里玩得好好的,一转身跟屋里来了。”
姜蜜说着捏捏砚台的鼻尖:“你刚才说那些以后不许再说了,那不是好话。”
看儿子似懂非懂的,姜蜜想着慢慢教吧,指望说一回他就能记住不再犯也不实际。他说一回教他一回总能给拧过来。
卫成看了一全套,还是没明白:“是出门遇上事儿了?谁惹娘不痛快?”
“你啊。”
“我???”
“不然呢?你以为我上闹市去受了气还能憋到回家来发作,我当街就骂他了!”
卫成无奈,问姜蜜:“是那事儿?”
姜蜜点头:“我怕你防了一手防不住第二手,在灶上忙活的时候心里就有些惦记,没注意挨上铁锅耳朵把手烫了。本来想瞒,这下给娘看出问题来,都给看出来了我瞒着不说反倒引人瞎猜,我就说了,后面你知道……”
听姜蜜一说,卫成哪还顾得上那事,他注意力全被手吸引过去,问:“手怎么样?擦过药吗?”
“我泡了泡冷水,没事了。”
“伸出来给我看看。”
姜蜜就把没受伤那只手伸出去,给他看食指指腹:“你看,没事吧~”
“右手给我。”
姜蜜心虚了一下,才把右手递给他,本来手背向上,卫成翻过来一看,她食指指腹这还通红。卫成不赞同的看她一眼,说:“我出去一趟,很快回来。”
“原先学做饭时经常被烫,过两天就好不用擦药,你别去。”
卫成坚持要去,又说不光是为她,家里备着烫伤药膏以后没准也能用上。“反正穿两个胡同出去就有药房,这会儿估摸还没关门,我买了就回来。”
每次卫成坚持要做什么,家里谁也犟不过他,姜蜜看他快步出了院子,心里一阵甜,她嘴还是硬,抱怨说男人家就是不会省钱。
卫成没出去太久,前后两刻钟他已经拿着烫伤膏回来了,仔细给媳妇儿擦了一遍,他收药膏去了,砚台抱着他娘的手,皱巴着脸问为什么要擦臭臭。
“不是臭臭,是药膏。”
“娘病了?”
“娘手指头病了,擦药才会好,砚台没病,别去碰它。”
砚台听得似懂非懂,特心疼瞅着姜蜜擦过烫伤药的手指头,他瞅得那么揪心,姜蜜就把手收到背后,拉着他说别的话转移注意。胖崽儿看起来好像被带偏了,过会儿又想起来,问手指头病了什么时候才会好?不能快点好吗?生病多难受呀。
吴氏看着都忍不住想吹孙子了,真是会心疼人的好孩子,打小就有孝心。
看婆媳两个注意力全被砚台吸引过去,卫父提醒说晚饭呢?该吃饭了。吴氏才想起来,这就要去炒菜,说粥她早先熬好了。姜蜜还打算把儿子交给男人待会儿,她想跟去帮忙,被吴氏拦下来。
“就炒个菜还能难住我?刚擦了药你折腾啥?”
做婆婆的发了话,姜蜜就没跟,她在一旁看卫成教儿子。后来吃了饭,又陪儿子闹了会儿,把人哄睡之后姜蜜才去了对面书房。
“蜜娘想问我文章的事?”
姜蜜点头:“吃饭的时候听你说解决了,我心里好奇,想听个周详。”
卫成带她到旁边坐下,说:“蜜娘你让我早点把文章交了,我想着这是个办法,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这次他没寻着下手的机会,日后总还会再来,身边有这么个人对自己虎视眈眈,那感觉如鲠在喉。人起了坏心,做了坏事,就该有惩罚。我将计就计带老翰林撞破此事,在他使坏的当下拿住了人。”
这番话听着轻巧,姜蜜心想那恐怕很不容易。
她没刨根究底去问卫成安排了些什么,而是问他结果,这事怎么处理的?
“老翰林处理不好就报给掌院学士,掌院学士震怒,说人品如此低劣简直玷污了这清贵地方,本来要将人驱逐出馆,陈学士帮着求情说二十载寒窗苦读不易请掌院高抬贵手才把人保下来。不过罚得也狠,停了他生活补贴不说,又记了笔大的,两年之后散馆他应该留不下来。”
无论姜蜜或者卫成本人都没同情他,连下两回手,要是没把人逮住就得卫成自己咽下苦水。交不上文章的罪过是没有害人来得大,也会在学士大人心中留下坏印象,多少会有妨碍。
姜蜜问他:“是以前的罪过?还是单纯因为眼红?”
卫成说不知道,两人一点儿不熟,只知道那人出身也不是很好,馆选的时候得到陈学士推举,以中等排名进的庶常馆。平时看着也挺用功,卫成说他撞破之前心里有些不礼貌的猜测,但从没想到会是这人。
“你出身不好,他也不好,你勤勉努力,他也努力,可是得到皇上奖赏的是相公你,他兴许一时想不通做了错事。做了错事就得受罚,砚台胡闹起来我都打他手板心,不教训他他不知道自己错了,以后还犯。”
卫成听她说得这么硬气,其实那哪里称得上打?就是让胖崽儿伸出手来,轻轻拍他两下。
就这样,砚台还委屈,还哭。
“我倒是没想这么多,我想着这回掌院学士处罚得重,总该有警醒的效果,以后应该不会再出类似的事。试想哪怕两年后散馆考核成绩不佳,也能顶着翰林院出身外放出去,要是因为犯错提前被驱逐出去,出身没了不说,沾上这等污点谋官都不容易。”
他就算留下来了,庶常馆里诸位看他的眼神也变了,都不屑与之为伍,生怕跟他走得近了被看做是一丘之貉。
“那文章呢?还是让他毁了?”
“是毁了,我白天又誊录了一份交上去,上面知道我这个情况,没说什么。带我的翰林官说这事已经过去让别惦记,以后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心思用在正道上,他说庶常馆里这些人现在是一样,过三五七年之后大不一样,让我时刻记得自己要什么,多用功,别把心思花在争斗上。”
姜蜜听着觉得很有道理,想着带他这个翰林官人不错,很负责。
……
右手食指上的烫伤没两天就好了,在姜蜜的管教下砚台没再说过那些怪话,至于翰林院那头,因为这次事件起了不小的议论,连续很多天都有人在说,甚至有人私下问起卫成,问他和对方有什么仇怨?卫成说没有,他不欲多谈,因为没有更多的料,事件在发酵之后慢慢又平息下来,半个月后彻底归于平静。
六月份,京城更热了一些,这里比老家那边干燥,夏天很晒。这阵子姜蜜都拘着砚台,至少中午那两个时辰不放他出去,早晚不太管他。
吴婆子怀念起老家的干稻草,他们原先都是拿稻草铺床,劈竹子编席,住城里头这些都得用买的,吴婆子花了点钱买了两床竹编凉席铺上,晚上这才好睡觉了。
满两岁之后,砚台就没再胖下去,现在看着还是比别家孩子结实,但有抽条儿的迹象,他每天吃不少可跑跑跳跳之后就是比原先瘦了。姜蜜把他这些变化看在眼中,觉得自己正在见证毛绒绒的胖鸡崽朝小公鸡蜕变的过程,她有次没忍住跟卫成咬耳朵,嘀咕着说了出来,卫成也过分,回头就写了篇文章,叫《养鸡说》。
姜蜜那文化水平还停留在三百千的层次上,字儿也不认识几个,她本来没看懂,结果卫成欠收拾,捧着《养鸡说》读了一遍,读完差点没进得去东厢的门。
后来这半天都没听到龟孙子王八蛋从砚台嘴里蹦出来, 吴氏才松了口气。她知道小孩子爱捡话说,在砚台跟前都很少叫骂,就怕他听多学会了改不了以后闹出大笑话。
因为这插曲, 她都忘了媳妇儿做梦那个事, 直到傍晚的时候卫成回来。
庶吉士每日到馆学习的时辰是固定的,冬半年天黑得早, 他走在半路上天色就暗了, 这回儿是夏半年, 人都进了院子太阳还没落山。这时候姜蜜在教砚台读书,吴婆子在一旁听,卫父在檐下吃茶逗狗。听到敲门声,前去应门的是卫父, 姜蜜心里还惦记梦里的事也跟出来。出来看男人气色不错, 并没有烦闷沮丧或者难过,她才松口气。
卫成还说呢, 怎么都出来了?问他们在做什么。
“下午闲着, 我在教砚台。”
卫成看了胖儿子一眼, 问:“今日教了些什么?”
姜蜜蹲下来摸摸他头,让他自己说。
砚台想了想,仰头盯着他爹说:“龟孙子、王八蛋、黑心鬼、生儿子没……没什么的?”
他一个词一个词的往外蹦, 可把姜蜜听懵了。卫成也是一脸恍惚, 他看了看砚台, 又看了看傻眼的媳妇儿, 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一脸心虚不敢同他对视的亲娘身上。
卫成扶额:“这怎么回事?”
砚台还在想是没什么的, 压根不知道自己说了多惊人的话,姜蜜叹口气,捧着他胖脸揉了一把,这才跟男人解释说娘偷偷在灶上骂人,砚台扒门口听见了。姜蜜说着,心里感慨不已:“平常教他念三字经都要重复几遍,骂人的话倒是捡得快。”
“怪我……”
吴氏正要承认错误,让姜蜜给断了话:“没这一说。娘在乡下几十年都习惯这么说话了,平常已经很注意,今儿是意外。前头看他还在院子里玩得好好的,一转身跟屋里来了。”
姜蜜说着捏捏砚台的鼻尖:“你刚才说那些以后不许再说了,那不是好话。”
看儿子似懂非懂的,姜蜜想着慢慢教吧,指望说一回他就能记住不再犯也不实际。他说一回教他一回总能给拧过来。
卫成看了一全套,还是没明白:“是出门遇上事儿了?谁惹娘不痛快?”
“你啊。”
“我???”
“不然呢?你以为我上闹市去受了气还能憋到回家来发作,我当街就骂他了!”
卫成无奈,问姜蜜:“是那事儿?”
姜蜜点头:“我怕你防了一手防不住第二手,在灶上忙活的时候心里就有些惦记,没注意挨上铁锅耳朵把手烫了。本来想瞒,这下给娘看出问题来,都给看出来了我瞒着不说反倒引人瞎猜,我就说了,后面你知道……”
听姜蜜一说,卫成哪还顾得上那事,他注意力全被手吸引过去,问:“手怎么样?擦过药吗?”
“我泡了泡冷水,没事了。”
“伸出来给我看看。”
姜蜜就把没受伤那只手伸出去,给他看食指指腹:“你看,没事吧~”
“右手给我。”
姜蜜心虚了一下,才把右手递给他,本来手背向上,卫成翻过来一看,她食指指腹这还通红。卫成不赞同的看她一眼,说:“我出去一趟,很快回来。”
“原先学做饭时经常被烫,过两天就好不用擦药,你别去。”
卫成坚持要去,又说不光是为她,家里备着烫伤药膏以后没准也能用上。“反正穿两个胡同出去就有药房,这会儿估摸还没关门,我买了就回来。”
每次卫成坚持要做什么,家里谁也犟不过他,姜蜜看他快步出了院子,心里一阵甜,她嘴还是硬,抱怨说男人家就是不会省钱。
卫成没出去太久,前后两刻钟他已经拿着烫伤膏回来了,仔细给媳妇儿擦了一遍,他收药膏去了,砚台抱着他娘的手,皱巴着脸问为什么要擦臭臭。
“不是臭臭,是药膏。”
“娘病了?”
“娘手指头病了,擦药才会好,砚台没病,别去碰它。”
砚台听得似懂非懂,特心疼瞅着姜蜜擦过烫伤药的手指头,他瞅得那么揪心,姜蜜就把手收到背后,拉着他说别的话转移注意。胖崽儿看起来好像被带偏了,过会儿又想起来,问手指头病了什么时候才会好?不能快点好吗?生病多难受呀。
吴氏看着都忍不住想吹孙子了,真是会心疼人的好孩子,打小就有孝心。
看婆媳两个注意力全被砚台吸引过去,卫父提醒说晚饭呢?该吃饭了。吴氏才想起来,这就要去炒菜,说粥她早先熬好了。姜蜜还打算把儿子交给男人待会儿,她想跟去帮忙,被吴氏拦下来。
“就炒个菜还能难住我?刚擦了药你折腾啥?”
做婆婆的发了话,姜蜜就没跟,她在一旁看卫成教儿子。后来吃了饭,又陪儿子闹了会儿,把人哄睡之后姜蜜才去了对面书房。
“蜜娘想问我文章的事?”
姜蜜点头:“吃饭的时候听你说解决了,我心里好奇,想听个周详。”
卫成带她到旁边坐下,说:“蜜娘你让我早点把文章交了,我想着这是个办法,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这次他没寻着下手的机会,日后总还会再来,身边有这么个人对自己虎视眈眈,那感觉如鲠在喉。人起了坏心,做了坏事,就该有惩罚。我将计就计带老翰林撞破此事,在他使坏的当下拿住了人。”
这番话听着轻巧,姜蜜心想那恐怕很不容易。
她没刨根究底去问卫成安排了些什么,而是问他结果,这事怎么处理的?
“老翰林处理不好就报给掌院学士,掌院学士震怒,说人品如此低劣简直玷污了这清贵地方,本来要将人驱逐出馆,陈学士帮着求情说二十载寒窗苦读不易请掌院高抬贵手才把人保下来。不过罚得也狠,停了他生活补贴不说,又记了笔大的,两年之后散馆他应该留不下来。”
无论姜蜜或者卫成本人都没同情他,连下两回手,要是没把人逮住就得卫成自己咽下苦水。交不上文章的罪过是没有害人来得大,也会在学士大人心中留下坏印象,多少会有妨碍。
姜蜜问他:“是以前的罪过?还是单纯因为眼红?”
卫成说不知道,两人一点儿不熟,只知道那人出身也不是很好,馆选的时候得到陈学士推举,以中等排名进的庶常馆。平时看着也挺用功,卫成说他撞破之前心里有些不礼貌的猜测,但从没想到会是这人。
“你出身不好,他也不好,你勤勉努力,他也努力,可是得到皇上奖赏的是相公你,他兴许一时想不通做了错事。做了错事就得受罚,砚台胡闹起来我都打他手板心,不教训他他不知道自己错了,以后还犯。”
卫成听她说得这么硬气,其实那哪里称得上打?就是让胖崽儿伸出手来,轻轻拍他两下。
就这样,砚台还委屈,还哭。
“我倒是没想这么多,我想着这回掌院学士处罚得重,总该有警醒的效果,以后应该不会再出类似的事。试想哪怕两年后散馆考核成绩不佳,也能顶着翰林院出身外放出去,要是因为犯错提前被驱逐出去,出身没了不说,沾上这等污点谋官都不容易。”
他就算留下来了,庶常馆里诸位看他的眼神也变了,都不屑与之为伍,生怕跟他走得近了被看做是一丘之貉。
“那文章呢?还是让他毁了?”
“是毁了,我白天又誊录了一份交上去,上面知道我这个情况,没说什么。带我的翰林官说这事已经过去让别惦记,以后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心思用在正道上,他说庶常馆里这些人现在是一样,过三五七年之后大不一样,让我时刻记得自己要什么,多用功,别把心思花在争斗上。”
姜蜜听着觉得很有道理,想着带他这个翰林官人不错,很负责。
……
右手食指上的烫伤没两天就好了,在姜蜜的管教下砚台没再说过那些怪话,至于翰林院那头,因为这次事件起了不小的议论,连续很多天都有人在说,甚至有人私下问起卫成,问他和对方有什么仇怨?卫成说没有,他不欲多谈,因为没有更多的料,事件在发酵之后慢慢又平息下来,半个月后彻底归于平静。
六月份,京城更热了一些,这里比老家那边干燥,夏天很晒。这阵子姜蜜都拘着砚台,至少中午那两个时辰不放他出去,早晚不太管他。
吴婆子怀念起老家的干稻草,他们原先都是拿稻草铺床,劈竹子编席,住城里头这些都得用买的,吴婆子花了点钱买了两床竹编凉席铺上,晚上这才好睡觉了。
满两岁之后,砚台就没再胖下去,现在看着还是比别家孩子结实,但有抽条儿的迹象,他每天吃不少可跑跑跳跳之后就是比原先瘦了。姜蜜把他这些变化看在眼中,觉得自己正在见证毛绒绒的胖鸡崽朝小公鸡蜕变的过程,她有次没忍住跟卫成咬耳朵,嘀咕着说了出来,卫成也过分,回头就写了篇文章,叫《养鸡说》。
姜蜜那文化水平还停留在三百千的层次上,字儿也不认识几个,她本来没看懂,结果卫成欠收拾,捧着《养鸡说》读了一遍,读完差点没进得去东厢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