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不能碰也要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正没有再回周记,而是回了周府。
周清荔恰好站在门口,目送一些人离去。
周正走过来,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应该都是朝中人。
周清荔道“都是我这些年结交的好友,若是需要,他们可以帮上你大忙的。”
周清荔在六科沉沉浮浮近二十年,别的朋友没有,言官绝对很多,而且是那种立场相近,品行经过验证,值得信任的人。
周正知道周老爹的意思,心头越发有压力,道:“爹,这件事有那么严重吗?”
周清荔看着周正,轻轻点头,语气有着藏掖不住的感慨,道:“你初入官场不知道其中的可怕,李实小小一个内监,一封弹劾奏本,将三个巡抚,一个左都御史,一个尚书,三个侍郎,其他大小官吏近百人送入大牢,死的死,戍边的戍边……”
李实的这份战绩确实可怕,也让百官惊悚。
周清荔说完,道:“进去说。”
周正嗯了声,跟着周清荔进府。这件事,可能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没那么容易处理妥当。
周清荔书房,两父子在小桌上对坐。
周清荔手里抱着茶杯,缓缓的拨弄着水,道:“这个案子,关键不是上官勋是否被冤枉,而是怎么妥善的处置,既不能让阉党恼怒,还要给皇上,给朝野一个说得过去的说法。”
周正点头,上官家姐弟的诉求其实并不重要,而是登闻鼓一响,必须要有一个体面的交代,还不能让阉党不满,否则不但上官勋救不出,阉党借此发难,不止周正,周家跟着倒霉,还得再牵连周府的关系网以及更大的风波。
周清荔脸色幽冷,目光看着门外,道:“为父刚才联络了几个好友,会上书弹劾李实在苏杭的一些不重要的党羽,试探一番,转移一下朝野的注意力。”
周正想了想,道:“一定要掌握好尺度,阉党炽盛,不要引火烧身。”
阉党这个时候是最可怕的,无可匹敌,稍有触碰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周清荔放下茶杯,看向他,道:“这个为父清楚。你有什么想法?”
周清荔对这个次子是越来越看不透,但给予了相当的尊重。
周正心里自然有些想法,但还不宜说出来,道:“我先摸摸李实的情况,尽量找一个稳妥的处置办法。”
一个小小的商人,即便不是冤枉,从来也不曾这样难办,只不过是牵扯到了‘阉党’二字。
周清荔见周正不肯说,沉吟一阵,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拖。”
周清荔的意思很简单,这个案子只是因为敲了登闻鼓,皇帝朝野咸闻,这才变得‘紧要’,只要拖过一段时间,所有人都会渐渐忘记,也就算过去了。
这是目前官场上最流行的处事方法,即便是军国大政,往往也要拖上个把月,何况是一个小案子,一年半载都算是好的。
天启皇帝不理事,从只是派个内监交代一句就看得出来,他不在意这件事,说不得转头就忘了。
阉党更不会在意,这个案子在他们眼里太小了,也无利可图。
周正心里想过这个办法,拖到明年,阉党垮台,他就能利用手中的权利,对上官勋进行平反,毫无顾忌。
但这种‘以拖待变’不是他的处事风格,并且未来变数太多,还需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周正看着周老爹,坦言道:“我想尽快处理掉。”
周清荔面无表情,审视着这个疯后的次子,心里有些复杂,好一阵子,道:“你想的也对,有什么事情,要尽早告诉为父。”
周正微笑,道:“我知道了。”
周清荔没再多说,这个次子心思缜密,但在京城官场这坛大染缸里,还是让他很忧心,只不过面色不漏声色。
周正与周清荔说了一阵,便自顾的回了书房。
如往常一样,看书,练字,但今天却集中不了精神,心思有些涣散。
周正吐了口气,放下笔,目光看向窗外,片刻,幽幽自语道:“我到底是做不到所谓的和光同尘,无黑无白……”
周正对他自己看的十分明白,心底自有曲直,没办法去混事,糊弄,稀里糊涂的行事。如果不将这件事妥妥当当处理了,他无法静心,恢复如常。
天色渐黑,窗户前有一只麻雀驻足,扑棱翅膀迅速又飞走。
周正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两个大字:李实。
周正将笔轻轻放下,看着这两个字,轻声道“看来,得冒险碰一碰了。”
……
第二天一大早,周正照常的穿着官服,步入都察院。
都察院的气氛似乎永远都那么奇怪,冷冷清清,透着一种让人不舒服的压抑感。
周正刚刚在椅子上坐下,姚童顺快步进来,关上门,低声道:“陕西道御史被抓了一半。”
“因为什么?”这还是周正入职以来,第一次都察院有人被抓,虽然也没几天。
姚童顺道:“他们上书希望朝廷招抚乱民,但民变越演越烈……”
周正不意外的嗯了声,朝廷对待民变在‘剿抚’之间来来回回,哪怕到了崇祯朝,前期也是如此,直到后面民变太大,朝廷才不得不坚持‘清剿’。
周正不在意这件事,问道:“上官勋的案子有什么动静吗?”
姚童顺倒是希望周正随大流上书主剿,搏点名声,毕竟他是新御史,但看着周正的神色,姚童顺果断放弃了,道:“没什么动静,李御史没有说什么,上面也没有交代。”
周正微微点头,显然,都察院高层没将这件事当回事,一个商人告状而已,大明朝什么时候少过!
“上官勋的卷宗找来了吗?”周正道。
姚童顺道:“昨天已经找到了一些,经历司正在整理,午饭之前我送过来。”
周正想到李恒秉说的调阅锦衣卫,刑部等的卷宗,道:“你在经历司多盯一盯,所有案卷我都要,是所有!”
姚童顺刚要应下,门外一个衙役敲门,道:“周御史,有人说是周府家丁求见,有急事。”
周正这才刚刚坐下,一大早能有什么事情?姚童顺看向周正。
刘六辙做事向来稳妥,没有急事不会让人来找周正。
周正站起来,出了班房向大门外走去。
周正没有再回周记,而是回了周府。
周清荔恰好站在门口,目送一些人离去。
周正走过来,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应该都是朝中人。
周清荔道“都是我这些年结交的好友,若是需要,他们可以帮上你大忙的。”
周清荔在六科沉沉浮浮近二十年,别的朋友没有,言官绝对很多,而且是那种立场相近,品行经过验证,值得信任的人。
周正知道周老爹的意思,心头越发有压力,道:“爹,这件事有那么严重吗?”
周清荔看着周正,轻轻点头,语气有着藏掖不住的感慨,道:“你初入官场不知道其中的可怕,李实小小一个内监,一封弹劾奏本,将三个巡抚,一个左都御史,一个尚书,三个侍郎,其他大小官吏近百人送入大牢,死的死,戍边的戍边……”
李实的这份战绩确实可怕,也让百官惊悚。
周清荔说完,道:“进去说。”
周正嗯了声,跟着周清荔进府。这件事,可能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没那么容易处理妥当。
周清荔书房,两父子在小桌上对坐。
周清荔手里抱着茶杯,缓缓的拨弄着水,道:“这个案子,关键不是上官勋是否被冤枉,而是怎么妥善的处置,既不能让阉党恼怒,还要给皇上,给朝野一个说得过去的说法。”
周正点头,上官家姐弟的诉求其实并不重要,而是登闻鼓一响,必须要有一个体面的交代,还不能让阉党不满,否则不但上官勋救不出,阉党借此发难,不止周正,周家跟着倒霉,还得再牵连周府的关系网以及更大的风波。
周清荔脸色幽冷,目光看着门外,道:“为父刚才联络了几个好友,会上书弹劾李实在苏杭的一些不重要的党羽,试探一番,转移一下朝野的注意力。”
周正想了想,道:“一定要掌握好尺度,阉党炽盛,不要引火烧身。”
阉党这个时候是最可怕的,无可匹敌,稍有触碰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周清荔放下茶杯,看向他,道:“这个为父清楚。你有什么想法?”
周清荔对这个次子是越来越看不透,但给予了相当的尊重。
周正心里自然有些想法,但还不宜说出来,道:“我先摸摸李实的情况,尽量找一个稳妥的处置办法。”
一个小小的商人,即便不是冤枉,从来也不曾这样难办,只不过是牵扯到了‘阉党’二字。
周清荔见周正不肯说,沉吟一阵,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拖。”
周清荔的意思很简单,这个案子只是因为敲了登闻鼓,皇帝朝野咸闻,这才变得‘紧要’,只要拖过一段时间,所有人都会渐渐忘记,也就算过去了。
这是目前官场上最流行的处事方法,即便是军国大政,往往也要拖上个把月,何况是一个小案子,一年半载都算是好的。
天启皇帝不理事,从只是派个内监交代一句就看得出来,他不在意这件事,说不得转头就忘了。
阉党更不会在意,这个案子在他们眼里太小了,也无利可图。
周正心里想过这个办法,拖到明年,阉党垮台,他就能利用手中的权利,对上官勋进行平反,毫无顾忌。
但这种‘以拖待变’不是他的处事风格,并且未来变数太多,还需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周正看着周老爹,坦言道:“我想尽快处理掉。”
周清荔面无表情,审视着这个疯后的次子,心里有些复杂,好一阵子,道:“你想的也对,有什么事情,要尽早告诉为父。”
周正微笑,道:“我知道了。”
周清荔没再多说,这个次子心思缜密,但在京城官场这坛大染缸里,还是让他很忧心,只不过面色不漏声色。
周正与周清荔说了一阵,便自顾的回了书房。
如往常一样,看书,练字,但今天却集中不了精神,心思有些涣散。
周正吐了口气,放下笔,目光看向窗外,片刻,幽幽自语道:“我到底是做不到所谓的和光同尘,无黑无白……”
周正对他自己看的十分明白,心底自有曲直,没办法去混事,糊弄,稀里糊涂的行事。如果不将这件事妥妥当当处理了,他无法静心,恢复如常。
天色渐黑,窗户前有一只麻雀驻足,扑棱翅膀迅速又飞走。
周正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两个大字:李实。
周正将笔轻轻放下,看着这两个字,轻声道“看来,得冒险碰一碰了。”
……
第二天一大早,周正照常的穿着官服,步入都察院。
都察院的气氛似乎永远都那么奇怪,冷冷清清,透着一种让人不舒服的压抑感。
周正刚刚在椅子上坐下,姚童顺快步进来,关上门,低声道:“陕西道御史被抓了一半。”
“因为什么?”这还是周正入职以来,第一次都察院有人被抓,虽然也没几天。
姚童顺道:“他们上书希望朝廷招抚乱民,但民变越演越烈……”
周正不意外的嗯了声,朝廷对待民变在‘剿抚’之间来来回回,哪怕到了崇祯朝,前期也是如此,直到后面民变太大,朝廷才不得不坚持‘清剿’。
周正不在意这件事,问道:“上官勋的案子有什么动静吗?”
姚童顺倒是希望周正随大流上书主剿,搏点名声,毕竟他是新御史,但看着周正的神色,姚童顺果断放弃了,道:“没什么动静,李御史没有说什么,上面也没有交代。”
周正微微点头,显然,都察院高层没将这件事当回事,一个商人告状而已,大明朝什么时候少过!
“上官勋的卷宗找来了吗?”周正道。
姚童顺道:“昨天已经找到了一些,经历司正在整理,午饭之前我送过来。”
周正想到李恒秉说的调阅锦衣卫,刑部等的卷宗,道:“你在经历司多盯一盯,所有案卷我都要,是所有!”
姚童顺刚要应下,门外一个衙役敲门,道:“周御史,有人说是周府家丁求见,有急事。”
周正这才刚刚坐下,一大早能有什么事情?姚童顺看向周正。
刘六辙做事向来稳妥,没有急事不会让人来找周正。
周正站起来,出了班房向大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