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微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管李中易说什么,李安国这个前纨绔小衙内,就像是标枪一样,纹丝不动的戳在地面上,浑然不顾大暴雨已经淋湿了他的全身。
李中易暗暗点头,以前一直娇生惯养,且异常保护的京城小霸王,如今却变成了铁血的战士,由此可见,纪律严明的军队,确实是磨练人的大熔炉。
“正青,如果是上下坡,那如何做到控制的炮车的速度呢?”李中易接着追问李安国,他倒要看一看,这位前纨绔子弟究竟在军队里学会了多少东西?
“下坡前,可以在车轮上设置限制的装置,总之,不让车轮过快的滚动即可。”李安国摸着脑袋,想了又想,最终也没说清楚刹车系统是个啥概念。
李安国虽然说不清楚,李中易却已经听懂了,炮车上坡需要推力,下坡则需要阻力,以免车毁人亡。
现阶段,没有机械蒸汽制动的前提之下,炮车的上下坡,显然要靠人力的推拉。
开饭的时候,李中易特意领着楚雄和李安国,信步走进了距离最近的一支部队的吃饭棚子。
大军行进过程中,辅兵的责任是,架桥铺路,提前准备好饭食。
时逢大暴雨期间,辅兵搭建起来的饭食帐篷和避雨的帐篷,连成了一气。
李中易绕着避雨帐篷走了一圈,心里暗暗点头,辅兵们已经尽力给战兵们营造出了宽松的用饭和休息场所。这支队伍的后勤工作,属于真抓实干的范畴,值得表扬和推广。
如果不是几个儿子尚年幼,李中易肯定会把他们一起带出来,让他们实地感受一下,基层将士们的艰难困苦。
帝国时代,打下江山的第一代君主,大多知道民间的疾苦。再加上连连战乱之下,经济民生凋敝,于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国策,很自然的就会出炉。
历史上著名的治世,比如说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帝国的第二代继承人,都经历过战乱的苦难,知道不折腾的重要性。
可问题是,到了帝国的第三代继承人,自幼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和民间的基本情况完全脱节,就很容易出现伤害自耕农利益的情况,长此下去,国将不国。
李中易排队领了一份吃食,随着人群钻进了一处避雨的帐篷,就蹲在角落里,大口大口的吃午餐。
李安国和楚雄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紧跟在李中易的后边,每人领了三张烙饼,就站在李中易的左右,一边吃一边警惕的盯着四周的动静。
“我说,这么大的雨,主上的中军帐就在附近的不远处,会不会来咱们这里吃午膳?”
什么?居然有人主动问及他的事,李中易当即放缓了吃饭的动作,侧耳仔细的倾听下文。
“哎,主上那可是真龙,见首不见尾,可遇而不可求,该你小子见着的时候,说不准马上就可以见到。”
“没错,说不准呐,主上已经混进了咱们的帐篷里呢……”有人明显是在开玩笑,大家却下意识的四下观望。
天上下着大暴雨,李中易头上戴着斗笠,身上披着蓑衣,脸上满是水珠,即使是异常亲近之人,一时间恐怕也难以识别。
可是,左手抓饼,右手抚在刀柄上的楚雄,很快就被一名副都头给认了出来。
“楚指挥,您怎么在这儿?”那名副都头停止进食的动作,挥舞着手里的烙饼,笑眯眯的向楚雄打招呼。
楚雄必须一心数用,哪有心思和他闲磨牙,只得勉强笑了笑,含糊不清的说:“你小子怎么才走到这里?”
这边厢楚雄想打个马虎眼糊弄过去,那边厢的副都头却是个眼明心亮之辈,认出楚雄之后,他已经隐约猜到了,蹲在楚雄身后啃饼之人,很可能就是主上他老人家。
“唉,甭提了,我们都头自将一队走在前边,剩下的这一队由我领着,负责侧翼的掩护。”副都头一张嘴就是内行话。
据总参议司的统计,强军被击溃的战役中,大多发生在赶路的过程中。
所以,李家军哪怕是行军的途中,也必须随时随地做好战斗的准备。
李家军的正规编制和朝廷禁军的编成,大致相仿,一营辖五都,一都管两队,一队辖五什,一什管两伍。
到了营指挥这一级,麾下至少有近千的兵马,已经算得上是骨干的中级将领了。
如今的李家军,可以独立作战的编制,最低是军一级,军下设营,一军五到八营。至于军之上的厢都指挥使,属于不常设的方面军类型的编制。
此次北征晋阳,下辖两到三军的厢都指挥使一职,就由御驾亲征的李中易兼任。
李中易明知道被人家认出来了,却故作不知,依然埋头啃饼喝粥。他倒要看一看,认出他的这位副都头,打算耍什么样的花招?
在李家军中,副队正以上级别的军官,都必须进入讲武堂内学习深造。李中易经常给讲武堂内的各级军官们上课,他有理由相信,能被提拔到副都头位置的军官,个个都和他私下里谈过话。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在讲武堂打过滚的军官,他们仅从背影,很容易就把李中易认出来。
楚雄表面上没有显露出异色,心里却拉响了警报,他十分担心副都头说出不得体的糊涂话。
然而,楚雄确实多虑了,只见,那名副都头拱了拱手说:“弟兄们的蓑衣,很多漏雨的情况,全身上下都淋湿了。若是楚指挥使得闲的时候,将情况禀报给主上,小弟替兄弟们多谢您的大恩大德。”
楚雄当场楞住了,要知道,在李家军中,各类军需辎重的样品,皆需主上亲自过目之后,才可能下发生产计划。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军需物资上头,打马虎眼,玩出坑人的把戏,莫非是不要脑袋了么?
李中易那可是老官僚出身,副都头的一席话,当即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在官场上,官官相护才是正常的逻辑,如果不是太不像话了,下边的人也许发几句牢骚也就罢了,不太可能把漏洞直接捅到李中易的面前。
事儿被捅到李中易的跟前,哪怕是再小的小事,也会变成滔天大事!
李中易不好开口说话,他只要一张嘴,整个帐篷里的战士们,全都听得出他的声音。
“哦,竟有此事,哥哥可否详细道来?”李安国毕竟是见多识广的纨绔出身,他已经意识到了李中易的顾虑,索性挺身而出,抱拳行礼。
那名副都头不认识李安国,但他确实辨别出了,蹲在地上的就是李中易本人。
如此天赐良机,岂能不抓住?
“下官姓罗,名远,字长之,如果不是本都的兄弟,教大雨淋病了十几个,在下也不至于说这事。”罗远显然是个明白人,当着李中易的面,不能太罗嗦了,又要把话说清楚,实在是考验智慧的活计。
李中易一听就明白了,这批下发的蓑衣里边,显然出现了极严重的质量问题。按照蓑衣的军标,不漏雨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连这个都做不到,不是次品又是何物?
这还没开战呢,已经有十几个病号了,李中易岂能不怒?
“正青,你陪着罗远兄弟去找军法司的李浩东,让他带人去严查。”李中易此言一出口,李安国立时就明白了,后勤司里的某些人,项上人头难保了!
李中易并没有亲自干预这事,而是吩咐李安国经办,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考验一下李安国办实事的水平。
李中易这一张嘴说话,帐篷内的将士们,几乎都给惊呆了,他们刚才还在背后开主上的玩笑,没料到,竟让主上听了个满耳,这可如何是好?
罗远暗暗松了一口,既然李中易发了话,他就必须抓住这么好的机会,把事儿一次性说清楚喽。
“禀山长,学生罗远,还有话说。”罗远既然起了告状的心思,也就将所有的过后,一股脑的置之度外。
李中易缓缓站起身子,又啃了口大饼,这才面色凝重的问罗远:“你可有实证?”
“禀山长,学生身上的这件制式蓑衣可以为证。”罗远拿手指着搁在腿边的蓑衣,愤愤不平的回答了李中易的问题。
屋漏偏逢连夜雨!
大军出征,却遭逢连绵的大暴雨,李中易的心情原本就不是太好。如今,讲武堂的学生罗远,公开捅破了后勤司玩的猫腻,李中易如何不怒?
“正青,你拿着我的腰牌去找李浩东,让他狠狠的查,务必查个水落石出。”李中易信手摘下腰间的系牌,甩手扔给李安国,气咻咻的喝道,“若是查不清楚事实真相,他李浩东就别干了,干脆回家种菜去吧。”
楚雄追随李中易的身边,已经有不少个年头了,他这还是头一次见李中易发这么大的火,不由暗暗惊惧不已。
李安国领命之后,大踏步的走了,李中易索性走到地面上,召罗远等人围坐于四周。
“蓑衣漏雨,这是多久的事儿?”李中易既然知道了这事,就必须刨根问底,全部搞清楚。
罗远肃容拱手道:“回山长,蓑衣发下来之后,学生等人已经发现不对劲了。只是,当时并料到,会出现半月之久的倾盆大雨,还未开战就病倒了十几个的袍泽。”
李中易点点头,按照条令的规定,非战的减员只要超过了20%,带队的军官就需要为此负责。
罗远伸头一刀,缩头照样还是一刀,与其继续替后勤司的污吏们隐瞒下去,不如索性把丑闻的盖子彻底掀起,拼个鱼死网破。
既然罗远说了实话,李中易怒气也小了一些,慢腾腾的问:“你觉得蓑衣之弊,改如何解决?”
发现问题只是比较次要的一个方面,李中易更加看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推而广之的逻辑。
“不瞒山长您说,学生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琢磨蓑衣之弊。所谓愚者千虑偶有一得,学生倒想了个方法,只是不知道可不可行?”罗远故意打了个埋伏,并没有完全说实话。
李中易一听就知道,罗远应该已经想到了解决的方法,只是担心牵连甚广,他本人反而会被推出去做替罪羊罢了。
罗远虽然揭了弊,但是,他的回答李中易并不是特别的满意。
这人呐,只要脑袋正常,神经没问题,都会仔细的思考切身利益的问题。
罗远的问题,就在于格局偏小,既怕承担蓑衣质量差的责任,又想卖个关子,让李中易就此牢牢的记住他的名字,心机未免太多了一点吧?
“山长,学生以为,只需要把军器上刻工匠名字的做法,完整的搬过来,下发的蓑衣肯定会件件精良。”罗远的建议倒是提醒了李中易。
在李家军中,不管是哪种军器,在出库下发之前,都会刻上工匠的名字。一旦发现了假冒伪劣的质量问题,可以随时随地的倒追责任。
也正因为如此,李家军的军器,至今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质量问题。
但是,李中易终究还是忽略了辅助器械的质量问题,让后勤司的污吏们,钻了空子,找到了发财的捷径。
“嗯,你的建议颇有些见地,孤记下了,你叫罗远。”李中易故意这么说,其实出了这座帐篷之后,他不打算再见罗远。
这人呐,天生不喜欢心机深沉之辈,李中易同样不喜欢被算计的滋味。
“禀山长,学生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俯允。”罗远站起身子,重重的捶胸行礼。
一旁的楚雄斜睨着罗远,心里颇为不悦,这才刚刚揭了弊而已,怎么,就琢磨着想领取功劳的报酬了?
李中易不动声色的说:“但讲无妨。”心里提高了警惕,等着罗远出妖蛾子。
罗远一本正经的说:“学生十分惭愧,担心得罪了得罪不起的大人物,一直没敢报告此事。为了恕罪,学生自请攻取晋阳之时,排在第一波冲锋登城决死。”
李中易微微一楞,随即一阵释然,罗远既然还有廉耻之心,哪怕心机深沉了一些,也不是不可重用的。
在李中易的手下,心机重,心眼多的臣子,可谓是多如牛毛,也不缺罗远一个。
为了印证罗远的真心话,李中易点点头,说:“我回头就下手令给你的顶头上司。”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在李家军中,一向是军令如山倒的惯例,令出不行,权威何在?
不管李中易说什么,李安国这个前纨绔小衙内,就像是标枪一样,纹丝不动的戳在地面上,浑然不顾大暴雨已经淋湿了他的全身。
李中易暗暗点头,以前一直娇生惯养,且异常保护的京城小霸王,如今却变成了铁血的战士,由此可见,纪律严明的军队,确实是磨练人的大熔炉。
“正青,如果是上下坡,那如何做到控制的炮车的速度呢?”李中易接着追问李安国,他倒要看一看,这位前纨绔子弟究竟在军队里学会了多少东西?
“下坡前,可以在车轮上设置限制的装置,总之,不让车轮过快的滚动即可。”李安国摸着脑袋,想了又想,最终也没说清楚刹车系统是个啥概念。
李安国虽然说不清楚,李中易却已经听懂了,炮车上坡需要推力,下坡则需要阻力,以免车毁人亡。
现阶段,没有机械蒸汽制动的前提之下,炮车的上下坡,显然要靠人力的推拉。
开饭的时候,李中易特意领着楚雄和李安国,信步走进了距离最近的一支部队的吃饭棚子。
大军行进过程中,辅兵的责任是,架桥铺路,提前准备好饭食。
时逢大暴雨期间,辅兵搭建起来的饭食帐篷和避雨的帐篷,连成了一气。
李中易绕着避雨帐篷走了一圈,心里暗暗点头,辅兵们已经尽力给战兵们营造出了宽松的用饭和休息场所。这支队伍的后勤工作,属于真抓实干的范畴,值得表扬和推广。
如果不是几个儿子尚年幼,李中易肯定会把他们一起带出来,让他们实地感受一下,基层将士们的艰难困苦。
帝国时代,打下江山的第一代君主,大多知道民间的疾苦。再加上连连战乱之下,经济民生凋敝,于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国策,很自然的就会出炉。
历史上著名的治世,比如说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帝国的第二代继承人,都经历过战乱的苦难,知道不折腾的重要性。
可问题是,到了帝国的第三代继承人,自幼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和民间的基本情况完全脱节,就很容易出现伤害自耕农利益的情况,长此下去,国将不国。
李中易排队领了一份吃食,随着人群钻进了一处避雨的帐篷,就蹲在角落里,大口大口的吃午餐。
李安国和楚雄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紧跟在李中易的后边,每人领了三张烙饼,就站在李中易的左右,一边吃一边警惕的盯着四周的动静。
“我说,这么大的雨,主上的中军帐就在附近的不远处,会不会来咱们这里吃午膳?”
什么?居然有人主动问及他的事,李中易当即放缓了吃饭的动作,侧耳仔细的倾听下文。
“哎,主上那可是真龙,见首不见尾,可遇而不可求,该你小子见着的时候,说不准马上就可以见到。”
“没错,说不准呐,主上已经混进了咱们的帐篷里呢……”有人明显是在开玩笑,大家却下意识的四下观望。
天上下着大暴雨,李中易头上戴着斗笠,身上披着蓑衣,脸上满是水珠,即使是异常亲近之人,一时间恐怕也难以识别。
可是,左手抓饼,右手抚在刀柄上的楚雄,很快就被一名副都头给认了出来。
“楚指挥,您怎么在这儿?”那名副都头停止进食的动作,挥舞着手里的烙饼,笑眯眯的向楚雄打招呼。
楚雄必须一心数用,哪有心思和他闲磨牙,只得勉强笑了笑,含糊不清的说:“你小子怎么才走到这里?”
这边厢楚雄想打个马虎眼糊弄过去,那边厢的副都头却是个眼明心亮之辈,认出楚雄之后,他已经隐约猜到了,蹲在楚雄身后啃饼之人,很可能就是主上他老人家。
“唉,甭提了,我们都头自将一队走在前边,剩下的这一队由我领着,负责侧翼的掩护。”副都头一张嘴就是内行话。
据总参议司的统计,强军被击溃的战役中,大多发生在赶路的过程中。
所以,李家军哪怕是行军的途中,也必须随时随地做好战斗的准备。
李家军的正规编制和朝廷禁军的编成,大致相仿,一营辖五都,一都管两队,一队辖五什,一什管两伍。
到了营指挥这一级,麾下至少有近千的兵马,已经算得上是骨干的中级将领了。
如今的李家军,可以独立作战的编制,最低是军一级,军下设营,一军五到八营。至于军之上的厢都指挥使,属于不常设的方面军类型的编制。
此次北征晋阳,下辖两到三军的厢都指挥使一职,就由御驾亲征的李中易兼任。
李中易明知道被人家认出来了,却故作不知,依然埋头啃饼喝粥。他倒要看一看,认出他的这位副都头,打算耍什么样的花招?
在李家军中,副队正以上级别的军官,都必须进入讲武堂内学习深造。李中易经常给讲武堂内的各级军官们上课,他有理由相信,能被提拔到副都头位置的军官,个个都和他私下里谈过话。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在讲武堂打过滚的军官,他们仅从背影,很容易就把李中易认出来。
楚雄表面上没有显露出异色,心里却拉响了警报,他十分担心副都头说出不得体的糊涂话。
然而,楚雄确实多虑了,只见,那名副都头拱了拱手说:“弟兄们的蓑衣,很多漏雨的情况,全身上下都淋湿了。若是楚指挥使得闲的时候,将情况禀报给主上,小弟替兄弟们多谢您的大恩大德。”
楚雄当场楞住了,要知道,在李家军中,各类军需辎重的样品,皆需主上亲自过目之后,才可能下发生产计划。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军需物资上头,打马虎眼,玩出坑人的把戏,莫非是不要脑袋了么?
李中易那可是老官僚出身,副都头的一席话,当即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在官场上,官官相护才是正常的逻辑,如果不是太不像话了,下边的人也许发几句牢骚也就罢了,不太可能把漏洞直接捅到李中易的面前。
事儿被捅到李中易的跟前,哪怕是再小的小事,也会变成滔天大事!
李中易不好开口说话,他只要一张嘴,整个帐篷里的战士们,全都听得出他的声音。
“哦,竟有此事,哥哥可否详细道来?”李安国毕竟是见多识广的纨绔出身,他已经意识到了李中易的顾虑,索性挺身而出,抱拳行礼。
那名副都头不认识李安国,但他确实辨别出了,蹲在地上的就是李中易本人。
如此天赐良机,岂能不抓住?
“下官姓罗,名远,字长之,如果不是本都的兄弟,教大雨淋病了十几个,在下也不至于说这事。”罗远显然是个明白人,当着李中易的面,不能太罗嗦了,又要把话说清楚,实在是考验智慧的活计。
李中易一听就明白了,这批下发的蓑衣里边,显然出现了极严重的质量问题。按照蓑衣的军标,不漏雨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连这个都做不到,不是次品又是何物?
这还没开战呢,已经有十几个病号了,李中易岂能不怒?
“正青,你陪着罗远兄弟去找军法司的李浩东,让他带人去严查。”李中易此言一出口,李安国立时就明白了,后勤司里的某些人,项上人头难保了!
李中易并没有亲自干预这事,而是吩咐李安国经办,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考验一下李安国办实事的水平。
李中易这一张嘴说话,帐篷内的将士们,几乎都给惊呆了,他们刚才还在背后开主上的玩笑,没料到,竟让主上听了个满耳,这可如何是好?
罗远暗暗松了一口,既然李中易发了话,他就必须抓住这么好的机会,把事儿一次性说清楚喽。
“禀山长,学生罗远,还有话说。”罗远既然起了告状的心思,也就将所有的过后,一股脑的置之度外。
李中易缓缓站起身子,又啃了口大饼,这才面色凝重的问罗远:“你可有实证?”
“禀山长,学生身上的这件制式蓑衣可以为证。”罗远拿手指着搁在腿边的蓑衣,愤愤不平的回答了李中易的问题。
屋漏偏逢连夜雨!
大军出征,却遭逢连绵的大暴雨,李中易的心情原本就不是太好。如今,讲武堂的学生罗远,公开捅破了后勤司玩的猫腻,李中易如何不怒?
“正青,你拿着我的腰牌去找李浩东,让他狠狠的查,务必查个水落石出。”李中易信手摘下腰间的系牌,甩手扔给李安国,气咻咻的喝道,“若是查不清楚事实真相,他李浩东就别干了,干脆回家种菜去吧。”
楚雄追随李中易的身边,已经有不少个年头了,他这还是头一次见李中易发这么大的火,不由暗暗惊惧不已。
李安国领命之后,大踏步的走了,李中易索性走到地面上,召罗远等人围坐于四周。
“蓑衣漏雨,这是多久的事儿?”李中易既然知道了这事,就必须刨根问底,全部搞清楚。
罗远肃容拱手道:“回山长,蓑衣发下来之后,学生等人已经发现不对劲了。只是,当时并料到,会出现半月之久的倾盆大雨,还未开战就病倒了十几个的袍泽。”
李中易点点头,按照条令的规定,非战的减员只要超过了20%,带队的军官就需要为此负责。
罗远伸头一刀,缩头照样还是一刀,与其继续替后勤司的污吏们隐瞒下去,不如索性把丑闻的盖子彻底掀起,拼个鱼死网破。
既然罗远说了实话,李中易怒气也小了一些,慢腾腾的问:“你觉得蓑衣之弊,改如何解决?”
发现问题只是比较次要的一个方面,李中易更加看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推而广之的逻辑。
“不瞒山长您说,学生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琢磨蓑衣之弊。所谓愚者千虑偶有一得,学生倒想了个方法,只是不知道可不可行?”罗远故意打了个埋伏,并没有完全说实话。
李中易一听就知道,罗远应该已经想到了解决的方法,只是担心牵连甚广,他本人反而会被推出去做替罪羊罢了。
罗远虽然揭了弊,但是,他的回答李中易并不是特别的满意。
这人呐,只要脑袋正常,神经没问题,都会仔细的思考切身利益的问题。
罗远的问题,就在于格局偏小,既怕承担蓑衣质量差的责任,又想卖个关子,让李中易就此牢牢的记住他的名字,心机未免太多了一点吧?
“山长,学生以为,只需要把军器上刻工匠名字的做法,完整的搬过来,下发的蓑衣肯定会件件精良。”罗远的建议倒是提醒了李中易。
在李家军中,不管是哪种军器,在出库下发之前,都会刻上工匠的名字。一旦发现了假冒伪劣的质量问题,可以随时随地的倒追责任。
也正因为如此,李家军的军器,至今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质量问题。
但是,李中易终究还是忽略了辅助器械的质量问题,让后勤司的污吏们,钻了空子,找到了发财的捷径。
“嗯,你的建议颇有些见地,孤记下了,你叫罗远。”李中易故意这么说,其实出了这座帐篷之后,他不打算再见罗远。
这人呐,天生不喜欢心机深沉之辈,李中易同样不喜欢被算计的滋味。
“禀山长,学生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俯允。”罗远站起身子,重重的捶胸行礼。
一旁的楚雄斜睨着罗远,心里颇为不悦,这才刚刚揭了弊而已,怎么,就琢磨着想领取功劳的报酬了?
李中易不动声色的说:“但讲无妨。”心里提高了警惕,等着罗远出妖蛾子。
罗远一本正经的说:“学生十分惭愧,担心得罪了得罪不起的大人物,一直没敢报告此事。为了恕罪,学生自请攻取晋阳之时,排在第一波冲锋登城决死。”
李中易微微一楞,随即一阵释然,罗远既然还有廉耻之心,哪怕心机深沉了一些,也不是不可重用的。
在李中易的手下,心机重,心眼多的臣子,可谓是多如牛毛,也不缺罗远一个。
为了印证罗远的真心话,李中易点点头,说:“我回头就下手令给你的顶头上司。”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在李家军中,一向是军令如山倒的惯例,令出不行,权威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