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4章 教化的重要性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寇季看着赵润声泪俱下的控诉着曹皇后的恶行,就知道曹皇后这一次确实做的有点过分了。
一个铜板也没给赵润留下,赵润不哭才怪。
换做是他,哭的可能比赵润还惨。
可惜,后世的父母他再也找不到了。
今世有父无母。
父亲别说管他了,能在他面前直起腰理直气壮的说话,就不错了。
“你也是个大孩子了,手里应该有点闲钱。”
赵润如今年龄还不算大,放在后世就是一个还在读书的娃娃,父母皆宠着。
可在大宋,赵润已经有资格单独处理一些事情了。
既然如此,曹皇后就不该将赵润搜刮的过于干净。
好歹也是嫡长皇子,出去跟人喝个酒、游个园,别人一挥手,金银如雨下,他一挥手,两袖清风,太过难看。
造成赵润今日惨剧的始作俑者寇季,丝毫没有作恶以后的羞愧心,反而十分怜悯的对赵润道:“些许钱财而已,不算什么大事。有道是千金散去还复来,钱没有了可以再赚。”
赵润仰起头,有些伤心的盯着寇季,质问道:“您觉得我现在赚钱还有用吗?赚了就被收,赚了就被收,那我还赚什么。”
寇季见赵润眼眶有点红,就知道他是真伤心了。
赵润虽然年龄不大,但并不是一个喜欢落泪的人。
自从经历了辽地的历练以后,他就相当皮实。
平日里在宫里犯了错,被宦官们打板子的时候,吭都不吭一声。
如今却红了眼。
看得出曹皇后的绝户法,对他的伤害很大。
寇季为了安慰他,就笑着道:“你可以暂时将钱财存放在我这里。需要用的时候就过来拿。
你母后再凶,总不可能跑到我府上来取钱吧?
她真要是这么做了,那我就得进宫问问你父皇,看看我这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到底算不算数。”
赵润有些不相信的道:“真……真的……”
寇季失笑道:“你出去打听打听,看看谁有胆子从我手底下搬东西。”
赵润迟疑着道:“那您……会不会贪我的钱?”
寇季一瞬间脸就黑了。
“滚!”
“滚就滚,您先给我写一副字。”
赵润一边摸着鼻子,一边理直气壮的站直了身子,从袖口取出了一封短书,递给了寇季,“您随便写的字已经不值钱了。现在得照着人家的要求写。”
寇季见此,气的直瞪眼,“我堂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随便写一个字可抵百万贯钱财。什么时候容得了别人挑三拣四了。”
赵润撇着嘴道:“再值钱的字,一个月卖出去两百多副,也就不值钱了。”
寇季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就不知道物以稀为贵吗?”
赵润翻了个白眼道:“我也想等它们值钱了以后再拿出去卖,可外地那些冤大头等不了啊。
汴京城的人,谁敢堂而皇之的买您的字。
他们都知道您的厉害,没您的许可,将您的字挂在府上,八成要被弄死。
所以他们根本不会买您的字。
只有外地那些冤大头,才敢明码标价的买您的字。
反正他们只知道您的盛名,又不知道您的厉害。”
寇季瞪了赵润一眼,从赵润手里拿过了短书,上下打量了一眼就破口大骂,“让我抄写别人的祝寿词,谎称是自己所作,还得用上私印?
想都别想。”
赵润坦诚的道:“词是人家花钱买的,署谁的名字都行。您说是您做的,也不会有人戳穿。”
寇季揉了揉眉心,将短书甩给了赵润。
赵润说的没错,也只有外地那些暴发户、冤大头,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花钱让他抄词。
他们根本不知道寇季的厉害,甚至将此当成寇季的一种索贿和敛财的方式,所以才敢明目张胆如此行事。
换成汴京城里的人,你试试。
寇季随便写两个字,甩给他,要他两万贯,他会嫌润笔费少了。
无知是福,果然不假。
“拿着东西,赶紧滚,我是不会做这么下作的事情的。”
寇季不满的驱赶着赵润。
赵润动也没动,伸出了两根手指道:“二十万贯!”
寇季一愣,迟疑道:“有点大方过头了啊。”
赵润点头道:“据说是一个土财主,儿子在文昌学馆读书,过来探望。听说有您的字卖,就出价二十万贯,想请您给他那马上要过八十岁大寿的老父亲写一首祝寿词。”
说到此处,赵润顿了一下,着重强调道:“人家可是反复强调了,要真迹。”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疑惑的道:“合着之前卖出去的,人家都当是假的?”
赵润哭笑不得的道:“您可是我大宋有名的财神爷,家财巨万,又位高权重,说您卖字牟利,谁敢信啊。”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说的也是……但你卖出去的价钱可不低啊。”
赵润赶忙道:“他们虽然不敢相信那字是真迹,但却知道那是出自于名家手笔。所以他们才肯出那么高的价钱。
要知道,您用的纸可是澄心堂纸,那东西可是贡品,一般人可没资格用。”
寇季疑问道:“即使如此,那为何还有人敢求取真迹?”
赵润果断给出了评价,“傻大胆呗。”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无知真的是福。罢了罢了,他老父亲活到了八十岁,也算是高寿,即便是见了官家,也能讨一副字。
我就给他写一个字。
别人问起,你就说骗的。”
赵润愕然的瞪起眼,“一个字哪够?”
寇季没好气的道:“真迹!一个字二十万贯,哪都亏了。那是要盖上私印的。”
赵润听到此话,没有再开口。
寇季走到了书桌前,吩咐赵润磨墨。
待到浓墨在砚台里形成了一团后。
寇季提笔挥毫,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字。
那是一个‘寿’字。
赵润看到那字,眼睛都亮了,他盯着寇季,目光灼灼。
“怎么,觉得别人说你先生我不学无术,就写不出一笔好字?”
寇季笑眯眯的问道。
赵润猛点头,“这个‘寿’字,比起之前那些字,强了可不止一星半点。以前您写的那些,怕是随手画的吧?
这才是您真正的笔力。”
寇季在画上用了私印,摆了摆手让赵润赶紧拿着字滚蛋。
赵润如获至宝的收起了字,闷头往门外奔去。
刚到门口。
就听见寇季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记得,二十万贯,少一个子不卖。”
“说到底,您还是惦记那二十万贯钱啊?”
“赶紧滚蛋!”
寇季喝骂了一句。
赵润拿着字匆匆离开了。
寇季的书房再次恢复到了平静中。
但汴京城却因为他,再次掀起风浪。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季收学生了,一收还是两个。
更重要的是,他们跟嫡长皇子成了师兄弟。
随着王安石和曾巩拿着寇季的名帖出现在了文昌学馆以后,这个消息就像是一阵风一般吹遍了汴京城。
一时间,豪门大户都动了将家中子嗣送到寇季门下学习的心思。
跟王安石和曾巩同龄的少年人,则动了跟王安石和曾巩一教高下的心思。
一些年长的也隐隐动了心。
汴京城的文坛彻底的热闹了起来。
始作俑者的寇季,却没闲情逸致搭理此事。
在大宋和交趾商量妥当了交易以后。
赵祯就吩咐户部和工部的人准备起了物资。
大宋以钱财收购了交趾的消息,也迅速的在朝堂上传开。
文臣们当中有人觉得,交趾乃是蛮夷之地,大宋收购交趾,存粹是一桩赔本的买卖。
此话一出,被王曾和蔡齐一起喷了个狗血淋头。
武臣们当中有人觉得,交趾,弹丸之地尔,朝堂根本没必要收购。
给他们一支兵马,他们能在年底之前让交趾成为大宋的疆土。
寇季没有发声,武臣之首的杨文广也没有发生。
武臣们喊的再凶,也只能喊一喊。
大宋和交趾的交易,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交趾需要的物资不少。
汴京城可拿不出那么多物资。
所以户部和工部配合着向各地衙门摊派,以减免的赋税,换取了地方上豪门大户手里的物资。
然后由地方衙门派人运送到府城,再由各府城,运送到相邻的港口,港口有大船接应,随后会一起送到交趾。
物资彻底分派到了地方上以后。
交趾使节和前去交接的大宋官员也该上路了。
工部准备的铁料,以及弓弩,还有匠人,一起跟随着大宋官员,前往了交趾。
蔡齐出任参知政事不足一载,就成了交趾的主事,要赶赴交趾。
此消息一处,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朝堂上的官员对寇季变得恭敬了不少。
此事明明是蔡齐主动奏请的,可是到了满朝文武眼里,成了寇季威逼的了。
蔡齐就是寇季铲除异己的第一个牺牲品。
送蔡齐出京的路上。
寇季和蔡齐一起坐在路边的茶棚里,眼看着随行的上万人在不断的押送着物资从他们身边走过。
蔡齐喝了一口气浆水,看向了寇季道:“不需要我帮你解释解释?”
寇季笑着道:“解释什么?不需要解释,被人怕的感觉挺好的。前些日子被一个臭小子骗了一副字,拿出去卖了二十万贯,此事被御史们抓着不放,弹劾了我许久。
如今你一走,他们立马偃旗息鼓。
拿你立威的感觉挺好的。”
蔡齐哭笑不得的道:“御史们也不容易……你别将他们欺负的太狠……”
寇季坦言道:“我始终觉得,御史们觉得一个官员有问题,可以请官员到御史台去自辩,然后再做一下调查。
拿到了真凭实据以后,再弹劾,才会有更大的作用。
闻风奏事,很容易被人利用。”
蔡齐有点不认同寇季的想法,“御史们若是不闻风奏事,如何惊醒世人?若是先调查,再弹劾,那就是抢了刑部的职能。”
说到此处,蔡齐有些唏嘘的道:“更重要的是,御史们得罪不起满朝文武。我大宋如今虽然已经在向盛世迈进,可终究不是圣人提到的大治之世。
皇子犯法,可没办法跟庶民同罪。
民间害人性命,那是死罪。
可皇子们呢?
顶多在宗人府关几日罢了。
达官贵人呢?
有无数手段在杀了人以后还不担责。
所以,有些人即便是有罪,查清楚了,也是白查,还容易得罪人。
跟满朝文武死磕,将满朝文武得罪光了,那朝堂上就没有御史台立足之地了。
所以,御史们只能闻风奏事,没事的时候敲打敲打皇亲国戚,敲打敲打达官贵人,让他们收敛一下作恶的心思。
如此,才能在不讲他们得罪死的情况下保住百姓,保住自己。”
寇季自然知道这个理。
在这个一人治下的时代,人情二字,充满了大宋上上下下。
所以总会有人在犯了错以后,逍遥法外。
除非将这个一人治下的时代,变成很多人治下的时代,不然根本没办法避免。
但蔡齐一番话说完,寇季还是充满了意外,“民间盛传,你蔡公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我很难想象到,这番话居然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的。”
蔡齐幽幽的道:“我在宦海沉浮多年,什么道理不懂。但懂道理归懂道理,做事归做事。若是我这个御史中丞也畏惧权贵,不够刚正。
那御史台谁还敢刚正行事,谁还敢跟权贵叫板?
长此以往,那些权贵们失去了敲打,还不一个个四处为祸。
所以,有些时候,我明知道山中有虎,还得大踏步的往山里走。”
寇季沉吟了一下,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此去交趾,蔡公就不要有太多负担了,可以率性而为。”
蔡齐苦笑着摇了摇头,“此前迁移到交趾的百姓,大概有十三万左右。随后从各地兵马中抽调的人手,怕是也有十多万。
二十多万的百姓指望着我活命呢。
我怎么敢率性而为。”
寇季赞叹道:“蔡公高义,我不能比啊。”
蔡齐摇着头道:“行了,别奉承我了。你答应给我的人呢?”
寇季笑着道:“他们带着一些匠人,一些商人,已经先行一步赶往了交趾。等你到了交趾,就能看到一个跟我大宋一般无二的交趾府府衙。”
蔡齐先是一愣,然后好笑的道:“不让我住交趾王宫吗?”
寇季感叹道:“等你到了交趾,交趾郡王恐怕早就将交趾王宫拔的干干净净了。到时候给你剩下的就是一片废墟。
难道你还想住在废墟上不成?”
交趾郡王曹利用是行伍出身。
行伍出身的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所过之处,掘地三尺。
曹利用要离开交趾,一定会将交趾搜刮的干干净净,给蔡齐留下一片白地和一大堆茫然的百姓。
蔡齐沉吟道:“交趾郡王不至于如此不近人情吧?连个住处都不给我留?”
寇季没有回答蔡齐的话,而是反问道:“换做是你呢?”
蔡齐一愣,迟疑道:“恐怕连人都会带走。”
说完这话,他便不再开口跟寇季讨论这个问题。
因为换做是他的话,他会比交趾郡王做的更狠。
即使如此,就没办法再祈求交趾郡王仁慈。
寇季叮嘱道:“我若是所料不差,交趾郡王在交出了交趾以后,不是入海,就是往西。但无论他去那边,你都不能错过。
他入海,你便让人在海边设立港口。
他若是去西边,你便在西边建立边市。
他要为交趾再打拼出一块立足之地。
对物资的渴求是源源不断的。
交趾的大部分,可没有我大宋的百姓勤劳。
所以他很有可能会将大量的战利品出售给我大宋,换取物资。
所以你千万不可错过。”
蔡齐沉吟着看向了寇季,“趴在别人身上喝血?”
寇季一愣,反问道:“你看不惯?”
蔡齐摇了摇头,问道:“喝多少?”
听到蔡齐说出这话,寇季就知道蔡齐对此事并不反感。
大宋文人的性子很自私。
他们对自己最好,其次他们治下的百姓,最后才是域外的人。
他们在欺负自己治下百姓的时候,心里会有罪恶感。
但是在欺负域外人的时候,心里半点罪恶感也没有。
即使李迪、张知白、蔡齐这种为了百姓的性命,跟所有人吹胡子瞪眼的人,在看着域外的人死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一点儿波澜也没有。
仿佛,大宋的百姓是他们的命根子。
而域外的那些人,就是草芥。
这也是寇季唯一喜欢大宋文人的一点。
寇季面对蔡齐提出的这个问题,果断作答,“李公喝多少,你就喝多少。不能压榨过甚,要细水长流。
此外,你在率领着百姓们种地之余,也疏通疏通交趾的道路。
为随后我们和交趾郡王交易提供一些便利。
一直从海上往来,或者是走山间小道,成本极大。
赚回来的那些钱,刨去了运费,恐怕剩不下多少。”
蔡齐沉吟着点了点头。
寇季继续道:“我府上派过去的人,不光熟悉交趾,也熟悉做生意,还熟悉朝廷边市的运行,具体的蔡公可以问他们。
总而言之,在别人眼里,交趾是一个贫瘠之地。
可是在我眼里,交趾就是一个宝库。
交趾不仅有粮食,山林里还有许多宝石、金矿、银矿、珠宝玉石、香料等物。
还有源源不断找我们销赃的战利品。
只要经营的好,交趾每一岁的税收,能赶上我大宋许多富庶的府。”
蔡齐愕然的道:“能赶上江宁府?”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江宁府自古繁华,想赶上江宁府,不仅仅的有货物和钱财,还得有底蕴才行。
什么时候有富商大贾在交趾落户。
什么时候交趾府的学子能跟我大宋其他地方的学子分庭抗争。
什么时候交趾才能比一比江宁府。”
交趾的宝藏固然多,可开发出来以后,立马就离开了交趾,没有财富停留在交趾。
那等到交趾的宝藏开发空的时候,就是交趾被抛弃的时候。
所以,一个地方短暂的富庶,并不算富庶。
唯有长久的富庶下去,那才是真的富庶。
像是后世,一些矿产大城,在矿产开采的鼎盛时期,繁花似锦,可一旦矿产开采殆尽,立马就会快速的回归于平凡。
只是依托于经济拉扯起来的城市,一旦失去了经济支柱,立马会出现弊端。
所以,一个城市要长久的发展,不仅要发展经济,还得发展政治、文化等其他的多项领域。
蔡齐也算是为官多年的人,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牧民管。
所以寇季的话,他能够理解。
事实上不用寇季多说,教化方面他也会重点照顾的。
毕竟,交趾在他的治理下,就算是产再多粮食,在所有人眼里,它也只是化外之地。
但交趾若是能诞生十个八个的进士。
那就大大不同了。
能诞生出进士的地方,谁敢将其称之为化外之地,会被举国上下所有读书人喷死。
所以,能让大宋所有人认可交趾的并不是粮食,而是教化。
李迪在河西多年,将河西治理出了一处大粮仓。
河西至今没有出现过什么有名望的读书人,所以河西的官员在朝堂上话语权不高。
整个河西上下,也只有李迪、杜衍、以及如今还在河西的陈尧咨三人能向朝廷发声。
其他那些有权利向朝廷递奏本的知州,根本得不到朝廷重视。
河西百姓出了河西,到了大宋腹地,大宋百姓看人家的目光都有问题。
他们总会怀疑河西的百姓身怀蛮夷血脉。
所以,教化是让大宋上下所有人认可一个地方的重要一环。
“我怕是看不到那个时候了……不过我现在做一些,后面的人就少做一些。”
蔡齐感叹了一句。
似乎想起了什么,蔡齐笑眯眯的道:“我现在有点庆幸,没有像是李迪那样,早早的让家中的儿孙出仕。
我那些儿孙虽然算不上是什么英才,但是在我的调教下,取一个进士还是很容易的。
等我到了交趾,立马就在交趾各地设立蒙学。
然后开科。
下一次朝廷取士,我交趾必定有才子榜上有名。”
寇季看着赵润声泪俱下的控诉着曹皇后的恶行,就知道曹皇后这一次确实做的有点过分了。
一个铜板也没给赵润留下,赵润不哭才怪。
换做是他,哭的可能比赵润还惨。
可惜,后世的父母他再也找不到了。
今世有父无母。
父亲别说管他了,能在他面前直起腰理直气壮的说话,就不错了。
“你也是个大孩子了,手里应该有点闲钱。”
赵润如今年龄还不算大,放在后世就是一个还在读书的娃娃,父母皆宠着。
可在大宋,赵润已经有资格单独处理一些事情了。
既然如此,曹皇后就不该将赵润搜刮的过于干净。
好歹也是嫡长皇子,出去跟人喝个酒、游个园,别人一挥手,金银如雨下,他一挥手,两袖清风,太过难看。
造成赵润今日惨剧的始作俑者寇季,丝毫没有作恶以后的羞愧心,反而十分怜悯的对赵润道:“些许钱财而已,不算什么大事。有道是千金散去还复来,钱没有了可以再赚。”
赵润仰起头,有些伤心的盯着寇季,质问道:“您觉得我现在赚钱还有用吗?赚了就被收,赚了就被收,那我还赚什么。”
寇季见赵润眼眶有点红,就知道他是真伤心了。
赵润虽然年龄不大,但并不是一个喜欢落泪的人。
自从经历了辽地的历练以后,他就相当皮实。
平日里在宫里犯了错,被宦官们打板子的时候,吭都不吭一声。
如今却红了眼。
看得出曹皇后的绝户法,对他的伤害很大。
寇季为了安慰他,就笑着道:“你可以暂时将钱财存放在我这里。需要用的时候就过来拿。
你母后再凶,总不可能跑到我府上来取钱吧?
她真要是这么做了,那我就得进宫问问你父皇,看看我这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到底算不算数。”
赵润有些不相信的道:“真……真的……”
寇季失笑道:“你出去打听打听,看看谁有胆子从我手底下搬东西。”
赵润迟疑着道:“那您……会不会贪我的钱?”
寇季一瞬间脸就黑了。
“滚!”
“滚就滚,您先给我写一副字。”
赵润一边摸着鼻子,一边理直气壮的站直了身子,从袖口取出了一封短书,递给了寇季,“您随便写的字已经不值钱了。现在得照着人家的要求写。”
寇季见此,气的直瞪眼,“我堂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随便写一个字可抵百万贯钱财。什么时候容得了别人挑三拣四了。”
赵润撇着嘴道:“再值钱的字,一个月卖出去两百多副,也就不值钱了。”
寇季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就不知道物以稀为贵吗?”
赵润翻了个白眼道:“我也想等它们值钱了以后再拿出去卖,可外地那些冤大头等不了啊。
汴京城的人,谁敢堂而皇之的买您的字。
他们都知道您的厉害,没您的许可,将您的字挂在府上,八成要被弄死。
所以他们根本不会买您的字。
只有外地那些冤大头,才敢明码标价的买您的字。
反正他们只知道您的盛名,又不知道您的厉害。”
寇季瞪了赵润一眼,从赵润手里拿过了短书,上下打量了一眼就破口大骂,“让我抄写别人的祝寿词,谎称是自己所作,还得用上私印?
想都别想。”
赵润坦诚的道:“词是人家花钱买的,署谁的名字都行。您说是您做的,也不会有人戳穿。”
寇季揉了揉眉心,将短书甩给了赵润。
赵润说的没错,也只有外地那些暴发户、冤大头,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花钱让他抄词。
他们根本不知道寇季的厉害,甚至将此当成寇季的一种索贿和敛财的方式,所以才敢明目张胆如此行事。
换成汴京城里的人,你试试。
寇季随便写两个字,甩给他,要他两万贯,他会嫌润笔费少了。
无知是福,果然不假。
“拿着东西,赶紧滚,我是不会做这么下作的事情的。”
寇季不满的驱赶着赵润。
赵润动也没动,伸出了两根手指道:“二十万贯!”
寇季一愣,迟疑道:“有点大方过头了啊。”
赵润点头道:“据说是一个土财主,儿子在文昌学馆读书,过来探望。听说有您的字卖,就出价二十万贯,想请您给他那马上要过八十岁大寿的老父亲写一首祝寿词。”
说到此处,赵润顿了一下,着重强调道:“人家可是反复强调了,要真迹。”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疑惑的道:“合着之前卖出去的,人家都当是假的?”
赵润哭笑不得的道:“您可是我大宋有名的财神爷,家财巨万,又位高权重,说您卖字牟利,谁敢信啊。”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说的也是……但你卖出去的价钱可不低啊。”
赵润赶忙道:“他们虽然不敢相信那字是真迹,但却知道那是出自于名家手笔。所以他们才肯出那么高的价钱。
要知道,您用的纸可是澄心堂纸,那东西可是贡品,一般人可没资格用。”
寇季疑问道:“即使如此,那为何还有人敢求取真迹?”
赵润果断给出了评价,“傻大胆呗。”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无知真的是福。罢了罢了,他老父亲活到了八十岁,也算是高寿,即便是见了官家,也能讨一副字。
我就给他写一个字。
别人问起,你就说骗的。”
赵润愕然的瞪起眼,“一个字哪够?”
寇季没好气的道:“真迹!一个字二十万贯,哪都亏了。那是要盖上私印的。”
赵润听到此话,没有再开口。
寇季走到了书桌前,吩咐赵润磨墨。
待到浓墨在砚台里形成了一团后。
寇季提笔挥毫,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字。
那是一个‘寿’字。
赵润看到那字,眼睛都亮了,他盯着寇季,目光灼灼。
“怎么,觉得别人说你先生我不学无术,就写不出一笔好字?”
寇季笑眯眯的问道。
赵润猛点头,“这个‘寿’字,比起之前那些字,强了可不止一星半点。以前您写的那些,怕是随手画的吧?
这才是您真正的笔力。”
寇季在画上用了私印,摆了摆手让赵润赶紧拿着字滚蛋。
赵润如获至宝的收起了字,闷头往门外奔去。
刚到门口。
就听见寇季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记得,二十万贯,少一个子不卖。”
“说到底,您还是惦记那二十万贯钱啊?”
“赶紧滚蛋!”
寇季喝骂了一句。
赵润拿着字匆匆离开了。
寇季的书房再次恢复到了平静中。
但汴京城却因为他,再次掀起风浪。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季收学生了,一收还是两个。
更重要的是,他们跟嫡长皇子成了师兄弟。
随着王安石和曾巩拿着寇季的名帖出现在了文昌学馆以后,这个消息就像是一阵风一般吹遍了汴京城。
一时间,豪门大户都动了将家中子嗣送到寇季门下学习的心思。
跟王安石和曾巩同龄的少年人,则动了跟王安石和曾巩一教高下的心思。
一些年长的也隐隐动了心。
汴京城的文坛彻底的热闹了起来。
始作俑者的寇季,却没闲情逸致搭理此事。
在大宋和交趾商量妥当了交易以后。
赵祯就吩咐户部和工部的人准备起了物资。
大宋以钱财收购了交趾的消息,也迅速的在朝堂上传开。
文臣们当中有人觉得,交趾乃是蛮夷之地,大宋收购交趾,存粹是一桩赔本的买卖。
此话一出,被王曾和蔡齐一起喷了个狗血淋头。
武臣们当中有人觉得,交趾,弹丸之地尔,朝堂根本没必要收购。
给他们一支兵马,他们能在年底之前让交趾成为大宋的疆土。
寇季没有发声,武臣之首的杨文广也没有发生。
武臣们喊的再凶,也只能喊一喊。
大宋和交趾的交易,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交趾需要的物资不少。
汴京城可拿不出那么多物资。
所以户部和工部配合着向各地衙门摊派,以减免的赋税,换取了地方上豪门大户手里的物资。
然后由地方衙门派人运送到府城,再由各府城,运送到相邻的港口,港口有大船接应,随后会一起送到交趾。
物资彻底分派到了地方上以后。
交趾使节和前去交接的大宋官员也该上路了。
工部准备的铁料,以及弓弩,还有匠人,一起跟随着大宋官员,前往了交趾。
蔡齐出任参知政事不足一载,就成了交趾的主事,要赶赴交趾。
此消息一处,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朝堂上的官员对寇季变得恭敬了不少。
此事明明是蔡齐主动奏请的,可是到了满朝文武眼里,成了寇季威逼的了。
蔡齐就是寇季铲除异己的第一个牺牲品。
送蔡齐出京的路上。
寇季和蔡齐一起坐在路边的茶棚里,眼看着随行的上万人在不断的押送着物资从他们身边走过。
蔡齐喝了一口气浆水,看向了寇季道:“不需要我帮你解释解释?”
寇季笑着道:“解释什么?不需要解释,被人怕的感觉挺好的。前些日子被一个臭小子骗了一副字,拿出去卖了二十万贯,此事被御史们抓着不放,弹劾了我许久。
如今你一走,他们立马偃旗息鼓。
拿你立威的感觉挺好的。”
蔡齐哭笑不得的道:“御史们也不容易……你别将他们欺负的太狠……”
寇季坦言道:“我始终觉得,御史们觉得一个官员有问题,可以请官员到御史台去自辩,然后再做一下调查。
拿到了真凭实据以后,再弹劾,才会有更大的作用。
闻风奏事,很容易被人利用。”
蔡齐有点不认同寇季的想法,“御史们若是不闻风奏事,如何惊醒世人?若是先调查,再弹劾,那就是抢了刑部的职能。”
说到此处,蔡齐有些唏嘘的道:“更重要的是,御史们得罪不起满朝文武。我大宋如今虽然已经在向盛世迈进,可终究不是圣人提到的大治之世。
皇子犯法,可没办法跟庶民同罪。
民间害人性命,那是死罪。
可皇子们呢?
顶多在宗人府关几日罢了。
达官贵人呢?
有无数手段在杀了人以后还不担责。
所以,有些人即便是有罪,查清楚了,也是白查,还容易得罪人。
跟满朝文武死磕,将满朝文武得罪光了,那朝堂上就没有御史台立足之地了。
所以,御史们只能闻风奏事,没事的时候敲打敲打皇亲国戚,敲打敲打达官贵人,让他们收敛一下作恶的心思。
如此,才能在不讲他们得罪死的情况下保住百姓,保住自己。”
寇季自然知道这个理。
在这个一人治下的时代,人情二字,充满了大宋上上下下。
所以总会有人在犯了错以后,逍遥法外。
除非将这个一人治下的时代,变成很多人治下的时代,不然根本没办法避免。
但蔡齐一番话说完,寇季还是充满了意外,“民间盛传,你蔡公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我很难想象到,这番话居然是从你嘴里说出来的。”
蔡齐幽幽的道:“我在宦海沉浮多年,什么道理不懂。但懂道理归懂道理,做事归做事。若是我这个御史中丞也畏惧权贵,不够刚正。
那御史台谁还敢刚正行事,谁还敢跟权贵叫板?
长此以往,那些权贵们失去了敲打,还不一个个四处为祸。
所以,有些时候,我明知道山中有虎,还得大踏步的往山里走。”
寇季沉吟了一下,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此去交趾,蔡公就不要有太多负担了,可以率性而为。”
蔡齐苦笑着摇了摇头,“此前迁移到交趾的百姓,大概有十三万左右。随后从各地兵马中抽调的人手,怕是也有十多万。
二十多万的百姓指望着我活命呢。
我怎么敢率性而为。”
寇季赞叹道:“蔡公高义,我不能比啊。”
蔡齐摇着头道:“行了,别奉承我了。你答应给我的人呢?”
寇季笑着道:“他们带着一些匠人,一些商人,已经先行一步赶往了交趾。等你到了交趾,就能看到一个跟我大宋一般无二的交趾府府衙。”
蔡齐先是一愣,然后好笑的道:“不让我住交趾王宫吗?”
寇季感叹道:“等你到了交趾,交趾郡王恐怕早就将交趾王宫拔的干干净净了。到时候给你剩下的就是一片废墟。
难道你还想住在废墟上不成?”
交趾郡王曹利用是行伍出身。
行伍出身的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所过之处,掘地三尺。
曹利用要离开交趾,一定会将交趾搜刮的干干净净,给蔡齐留下一片白地和一大堆茫然的百姓。
蔡齐沉吟道:“交趾郡王不至于如此不近人情吧?连个住处都不给我留?”
寇季没有回答蔡齐的话,而是反问道:“换做是你呢?”
蔡齐一愣,迟疑道:“恐怕连人都会带走。”
说完这话,他便不再开口跟寇季讨论这个问题。
因为换做是他的话,他会比交趾郡王做的更狠。
即使如此,就没办法再祈求交趾郡王仁慈。
寇季叮嘱道:“我若是所料不差,交趾郡王在交出了交趾以后,不是入海,就是往西。但无论他去那边,你都不能错过。
他入海,你便让人在海边设立港口。
他若是去西边,你便在西边建立边市。
他要为交趾再打拼出一块立足之地。
对物资的渴求是源源不断的。
交趾的大部分,可没有我大宋的百姓勤劳。
所以他很有可能会将大量的战利品出售给我大宋,换取物资。
所以你千万不可错过。”
蔡齐沉吟着看向了寇季,“趴在别人身上喝血?”
寇季一愣,反问道:“你看不惯?”
蔡齐摇了摇头,问道:“喝多少?”
听到蔡齐说出这话,寇季就知道蔡齐对此事并不反感。
大宋文人的性子很自私。
他们对自己最好,其次他们治下的百姓,最后才是域外的人。
他们在欺负自己治下百姓的时候,心里会有罪恶感。
但是在欺负域外人的时候,心里半点罪恶感也没有。
即使李迪、张知白、蔡齐这种为了百姓的性命,跟所有人吹胡子瞪眼的人,在看着域外的人死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一点儿波澜也没有。
仿佛,大宋的百姓是他们的命根子。
而域外的那些人,就是草芥。
这也是寇季唯一喜欢大宋文人的一点。
寇季面对蔡齐提出的这个问题,果断作答,“李公喝多少,你就喝多少。不能压榨过甚,要细水长流。
此外,你在率领着百姓们种地之余,也疏通疏通交趾的道路。
为随后我们和交趾郡王交易提供一些便利。
一直从海上往来,或者是走山间小道,成本极大。
赚回来的那些钱,刨去了运费,恐怕剩不下多少。”
蔡齐沉吟着点了点头。
寇季继续道:“我府上派过去的人,不光熟悉交趾,也熟悉做生意,还熟悉朝廷边市的运行,具体的蔡公可以问他们。
总而言之,在别人眼里,交趾是一个贫瘠之地。
可是在我眼里,交趾就是一个宝库。
交趾不仅有粮食,山林里还有许多宝石、金矿、银矿、珠宝玉石、香料等物。
还有源源不断找我们销赃的战利品。
只要经营的好,交趾每一岁的税收,能赶上我大宋许多富庶的府。”
蔡齐愕然的道:“能赶上江宁府?”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江宁府自古繁华,想赶上江宁府,不仅仅的有货物和钱财,还得有底蕴才行。
什么时候有富商大贾在交趾落户。
什么时候交趾府的学子能跟我大宋其他地方的学子分庭抗争。
什么时候交趾才能比一比江宁府。”
交趾的宝藏固然多,可开发出来以后,立马就离开了交趾,没有财富停留在交趾。
那等到交趾的宝藏开发空的时候,就是交趾被抛弃的时候。
所以,一个地方短暂的富庶,并不算富庶。
唯有长久的富庶下去,那才是真的富庶。
像是后世,一些矿产大城,在矿产开采的鼎盛时期,繁花似锦,可一旦矿产开采殆尽,立马就会快速的回归于平凡。
只是依托于经济拉扯起来的城市,一旦失去了经济支柱,立马会出现弊端。
所以,一个城市要长久的发展,不仅要发展经济,还得发展政治、文化等其他的多项领域。
蔡齐也算是为官多年的人,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牧民管。
所以寇季的话,他能够理解。
事实上不用寇季多说,教化方面他也会重点照顾的。
毕竟,交趾在他的治理下,就算是产再多粮食,在所有人眼里,它也只是化外之地。
但交趾若是能诞生十个八个的进士。
那就大大不同了。
能诞生出进士的地方,谁敢将其称之为化外之地,会被举国上下所有读书人喷死。
所以,能让大宋所有人认可交趾的并不是粮食,而是教化。
李迪在河西多年,将河西治理出了一处大粮仓。
河西至今没有出现过什么有名望的读书人,所以河西的官员在朝堂上话语权不高。
整个河西上下,也只有李迪、杜衍、以及如今还在河西的陈尧咨三人能向朝廷发声。
其他那些有权利向朝廷递奏本的知州,根本得不到朝廷重视。
河西百姓出了河西,到了大宋腹地,大宋百姓看人家的目光都有问题。
他们总会怀疑河西的百姓身怀蛮夷血脉。
所以,教化是让大宋上下所有人认可一个地方的重要一环。
“我怕是看不到那个时候了……不过我现在做一些,后面的人就少做一些。”
蔡齐感叹了一句。
似乎想起了什么,蔡齐笑眯眯的道:“我现在有点庆幸,没有像是李迪那样,早早的让家中的儿孙出仕。
我那些儿孙虽然算不上是什么英才,但是在我的调教下,取一个进士还是很容易的。
等我到了交趾,立马就在交趾各地设立蒙学。
然后开科。
下一次朝廷取士,我交趾必定有才子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