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四国联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截止到9月底,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失败,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英国处于保护印度殖民地的目的,法国抱着夺回印度支那殖民地的目的,经过多次谈判,决定成立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四国联军,出兵教训一下夏帝国。
英国政府于9月20日下令由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任远征军总司令,并兼任驻印军总司令和印度总督;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上将任远征军参谋长;原印度总督基宁蒙德降为副总督,原驻印军总司令阿尔德肖特中将降为驻印军副总司令,两人协助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工作。
法国的约瑟夫·加利埃尼上将被任命为联军副总司令。
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和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上将都有担任驻印军总司令的经历,对印度情况非常熟悉。
英国启用已经退役的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就是因为他在印度多年,熟悉印度的情况,而且以他的资历能把联军和驻印军以及仆从军等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原来英国非常不重视陆军的发展,只有24万的陆军,大量的使用殖民地的仆从军,后来加拿大、澳大利亚联邦等地受到夏帝国的攻击,感觉兵力过少,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迫于夏帝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再加上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拼命扩充陆军,英国在1908年开始被迫扩充陆军,到目前已经从24万人扩充到80多万人,比历史上这个时候强大了几倍。
此时法军军队从80万扩充到120万,又扩充到160万人,是欧洲陆军数量最多的国家。
为了能给予夏帝国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法国决定出动一个集团军,总兵力为28万人。
法国集团军司令为约瑟夫·加利埃尼上将,下辖约瑟夫·加利埃尼将军的第十四军,约瑟夫·雅克·塞泽尔·霞飞中将的第三军、路易·赫伯特·利奥泰中将的第十军和米歇尔·莫努里中将的第十六军;集团军还有直辖的骑兵师、重炮师、辎重师、工兵团等;法国总参谋部把对夏帝国的作战当成一次军事演习。
英国决定出动4个军,加上附属部队,总兵力为30万人;还有驻印军和大量的印度仆从军,而且在印度作战的话有印度源源不断的补充兵;英国陆军部的意思是把这次战争当成是对英国陆军的一次检验。
荷兰和比利时各出动1个军,每军兵力为45000人;归远征军司令直接指挥。
四国联军的陆军总兵力达到67万人;要是加上驻印军和印度仆从军,总兵力将超过百万。
在英法两国的印象中,夏帝国的军队就是会偷袭,而且擅长闪电战;这次联军出动百万大军,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不给夏帝国军队偷袭的机会;而且夏帝国占领了这么大的地盘,时间都很短,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镇守各地,能调动的军队不会超过10个军,也就是说不会超过70万人;英法两国完全可以凭借优势兵力达到打败夏帝国的目的,不求占领夏帝国的地盘,只求夺回被占领的印度支那半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英法的目的就是打一场局部战争,不想把战争规模无线扩大,所以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对夏帝国宣战。
为了不给夏帝国派遣更强大海军进入大西洋的借口,英法决定从地中海出兵,到达加尔各答之后,从陆上发动对夏帝国的攻击,争取收复被夏帝国占领的地盘。
除了派遣强大的陆军之外,两国还建立了强大的联合舰队,法国出动4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以及众多的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艇等;英国出动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6艘、20艘驱逐舰,以及几十艘鱼雷艇等。
联合舰队总司令为英国海军上将查尔斯·比尔斯福德爵士。
以稳重著称的约翰·杰利科少将被派为联合舰队的参谋长。
海军上将查尔斯·比尔斯福德爵士原来是英国海峡舰队的司令官,专门研究战列舰作战多年,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指挥战列舰作战的经验,这次任命他为联合舰队的总司令,就是想给夏帝国的海军一次沉重的打击。
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决定把后勤基地设在开罗,所有部队全部在开罗聚集,然后所有陆军在海军的保护下船运到孟买,然后用火车运输到加尔各答市。
既要运输官兵,又要运输武器弹药等辎重,需要护航的货船数量太多,害怕在运输过程中遭到夏帝国海军的偷袭,船队不敢直接进入孟加拉海,而是在孟买登陆,这也是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慎重的地方。
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了解印度支那半岛的气候,他要求部队在10月份聚集到开罗,11月份到到孟买和加尔各答,12月份开始进攻英属缅甸;在陆战开始之后,海军才被允许寻找机会与夏帝国的海军进行决战。
开始的时候查尔斯·比尔斯福德爵士以为老元帅的战法过于保守,不过能撇开护航的货船,可以单独寻找机会与夏帝国海军作战,他还是很满意的,没有了货船这个累赘,减少了顾虑,他的舰队能发挥出更高的战斗力,他指挥起来也会更加自由,所以他还是同意了罗伯茨元帅的意见。
印度支那半岛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三季分明:热季(3月至5月)、雨季(6月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由于地处热带,加之季风影响,因此除海拔较高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全年各月气温偏高,温差较小;11月至翌年2月为凉季平均气温25度,是气温最低、降雨最少的时候,天气干热,日照较为充足,是一年中最适合行军和战斗的时节。
10月初,远征军参谋长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被派遣到印度,对驻印军和仆从军进行整顿,并在原基础上再征兵50万,作为预备役部队。
基钦纳将军到达印度之后,开始大力度整顿仆从军,对军官进行调整,能者上,庸者下;淘汰不合格士兵,重新征兵,原来参加过布尔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老兵被重新征召入伍,扩大征兵范围,提高征兵标准;重新调整仆从军待遇,改善伙食,更新装备,加大训练强度和纪律;提拔优秀印度人为基层军官,让印度人获得了提升的机会;创办随军学校,对基层军官进行培训;短暂的2个月,仆从军就焕发了新的力量,有了一定的可战之力;新征召的仆从军,经过2个月的培训,也能承担起运输辎重、守卫地方或者维持地方秩序的重任。(未完待续。)
截止到9月底,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失败,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英国处于保护印度殖民地的目的,法国抱着夺回印度支那殖民地的目的,经过多次谈判,决定成立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四国联军,出兵教训一下夏帝国。
英国政府于9月20日下令由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任远征军总司令,并兼任驻印军总司令和印度总督;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上将任远征军参谋长;原印度总督基宁蒙德降为副总督,原驻印军总司令阿尔德肖特中将降为驻印军副总司令,两人协助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工作。
法国的约瑟夫·加利埃尼上将被任命为联军副总司令。
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和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上将都有担任驻印军总司令的经历,对印度情况非常熟悉。
英国启用已经退役的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就是因为他在印度多年,熟悉印度的情况,而且以他的资历能把联军和驻印军以及仆从军等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原来英国非常不重视陆军的发展,只有24万的陆军,大量的使用殖民地的仆从军,后来加拿大、澳大利亚联邦等地受到夏帝国的攻击,感觉兵力过少,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迫于夏帝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再加上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拼命扩充陆军,英国在1908年开始被迫扩充陆军,到目前已经从24万人扩充到80多万人,比历史上这个时候强大了几倍。
此时法军军队从80万扩充到120万,又扩充到160万人,是欧洲陆军数量最多的国家。
为了能给予夏帝国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法国决定出动一个集团军,总兵力为28万人。
法国集团军司令为约瑟夫·加利埃尼上将,下辖约瑟夫·加利埃尼将军的第十四军,约瑟夫·雅克·塞泽尔·霞飞中将的第三军、路易·赫伯特·利奥泰中将的第十军和米歇尔·莫努里中将的第十六军;集团军还有直辖的骑兵师、重炮师、辎重师、工兵团等;法国总参谋部把对夏帝国的作战当成一次军事演习。
英国决定出动4个军,加上附属部队,总兵力为30万人;还有驻印军和大量的印度仆从军,而且在印度作战的话有印度源源不断的补充兵;英国陆军部的意思是把这次战争当成是对英国陆军的一次检验。
荷兰和比利时各出动1个军,每军兵力为45000人;归远征军司令直接指挥。
四国联军的陆军总兵力达到67万人;要是加上驻印军和印度仆从军,总兵力将超过百万。
在英法两国的印象中,夏帝国的军队就是会偷袭,而且擅长闪电战;这次联军出动百万大军,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不给夏帝国军队偷袭的机会;而且夏帝国占领了这么大的地盘,时间都很短,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镇守各地,能调动的军队不会超过10个军,也就是说不会超过70万人;英法两国完全可以凭借优势兵力达到打败夏帝国的目的,不求占领夏帝国的地盘,只求夺回被占领的印度支那半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英法的目的就是打一场局部战争,不想把战争规模无线扩大,所以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对夏帝国宣战。
为了不给夏帝国派遣更强大海军进入大西洋的借口,英法决定从地中海出兵,到达加尔各答之后,从陆上发动对夏帝国的攻击,争取收复被夏帝国占领的地盘。
除了派遣强大的陆军之外,两国还建立了强大的联合舰队,法国出动4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以及众多的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艇等;英国出动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6艘、20艘驱逐舰,以及几十艘鱼雷艇等。
联合舰队总司令为英国海军上将查尔斯·比尔斯福德爵士。
以稳重著称的约翰·杰利科少将被派为联合舰队的参谋长。
海军上将查尔斯·比尔斯福德爵士原来是英国海峡舰队的司令官,专门研究战列舰作战多年,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指挥战列舰作战的经验,这次任命他为联合舰队的总司令,就是想给夏帝国的海军一次沉重的打击。
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决定把后勤基地设在开罗,所有部队全部在开罗聚集,然后所有陆军在海军的保护下船运到孟买,然后用火车运输到加尔各答市。
既要运输官兵,又要运输武器弹药等辎重,需要护航的货船数量太多,害怕在运输过程中遭到夏帝国海军的偷袭,船队不敢直接进入孟加拉海,而是在孟买登陆,这也是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慎重的地方。
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元帅了解印度支那半岛的气候,他要求部队在10月份聚集到开罗,11月份到到孟买和加尔各答,12月份开始进攻英属缅甸;在陆战开始之后,海军才被允许寻找机会与夏帝国的海军进行决战。
开始的时候查尔斯·比尔斯福德爵士以为老元帅的战法过于保守,不过能撇开护航的货船,可以单独寻找机会与夏帝国海军作战,他还是很满意的,没有了货船这个累赘,减少了顾虑,他的舰队能发挥出更高的战斗力,他指挥起来也会更加自由,所以他还是同意了罗伯茨元帅的意见。
印度支那半岛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三季分明:热季(3月至5月)、雨季(6月至10月)、凉季(11月至次年2月)。由于地处热带,加之季风影响,因此除海拔较高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全年各月气温偏高,温差较小;11月至翌年2月为凉季平均气温25度,是气温最低、降雨最少的时候,天气干热,日照较为充足,是一年中最适合行军和战斗的时节。
10月初,远征军参谋长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被派遣到印度,对驻印军和仆从军进行整顿,并在原基础上再征兵50万,作为预备役部队。
基钦纳将军到达印度之后,开始大力度整顿仆从军,对军官进行调整,能者上,庸者下;淘汰不合格士兵,重新征兵,原来参加过布尔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老兵被重新征召入伍,扩大征兵范围,提高征兵标准;重新调整仆从军待遇,改善伙食,更新装备,加大训练强度和纪律;提拔优秀印度人为基层军官,让印度人获得了提升的机会;创办随军学校,对基层军官进行培训;短暂的2个月,仆从军就焕发了新的力量,有了一定的可战之力;新征召的仆从军,经过2个月的培训,也能承担起运输辎重、守卫地方或者维持地方秩序的重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