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六十四章 驰援江南

第六十四章 驰援江南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六十四章 驰援江南

    “大人,快看。”亲兵队长首先发现了以编队逼近的郑静和舰队,马上报告给博罗欢,道:“大人,我们的水军,我们胜利了。”想到董文炳取得大胜,打败了南宋水军,忍不住声音都提高了好几个分贝。

    淮西大地上,蒙古大军已经取得了优势,大胜指日可待,博罗欢的心情本来就很不错,给亲兵队长兴奋得快尖叫起来的高兴之情一感染,看着郑静和舰队,很是欣慰地道:“大元水军自然是战无不胜的。一点跳梁小丑,哪里是对手。”

    “咦,怪了,怎么有南朝的旗帜?”亲兵队长有点闹不明白,奇怪地自语。

    博罗欢笑着道:“什么南朝的旗帜,那肯定是我们缴获的。”什么叫白日梦?这就是白日梦。这也难怪,人在高兴的时候总是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他正处在胜利可期的高兴头上,想不想好点都不行。

    “那是什么?怎么船上有那么多碗大的洞?”亲兵队长望着船上的铜炮,他没有见过火炮,把炮口说成碗大的洞,真没见识。

    亲兵队长的话才一落,原本一脸喜气的博罗欢的高兴之情一下子不见了,脸色一下子就变白了,转变速度之快快得让人难以相信,上一刻还是欣慰不已,下一刻就是苍白如纸,一点血色也没有,失声道:“那是南朝的船,我们的船……”突然醒悟过来,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我们的船完了”的话,要不然士气会大受影响,才硬生生地收住话头。

    郑静和的船上挂满了缴获的蒙古水军旗帜,以此来庆祝大胜,远远望去既有大量的蒙古水军旗帜,也有宋军旗帜,一向对蒙古水军很有信心的博罗欢自然是以为蒙古水军打败了南宋水军,连他们的旗帜都缴获了。等到他看到象死神贪婪嘴巴的铜炮,方才发现情况不对,继而发现船上站满了宋军,个个精神抖擞,洋溢着喜气,他是带惯兵的人,知道这是打了胜仗之后就会出现在士卒脸上的表情,一下子明白过来情况不如他所想的那样,而是很不妙。

    焦山水战一完,郑静和立即派出蒸汽船巡逻江面,那些逃跑的蒙古船只由于速度没有蒸汽船快,又给干掉了不少。即使没有给蒸汽船追上的蒙古船只也只有作鸟兽散的份了,连一个报信的都没有,是以博罗欢到现在才知道蒙古水军惨败,也太后知后觉了。

    博罗欢久历战阵,胆子也不小,一想到蒙古水军惨败的可怕后果,由不得他不怕。别的不说,南宋水军重新控制了长江水道,他渡过长江奔袭临安的计划就会搁浅,他期望中的不世奇勋也就没了。

    再往深一点想,他现在死守住安庆城是否有必要?这个问题稍一权衡之后,他就明白他守安庆已经没有必要了。原因在于,南宋水军重新控制了长江水道,李庭芝和张世杰随时都可以渡过长江,他想阻止他们过江的打算已经行不通了。

    至于他自己,现在面临的局势可能不太妙。别的不说,郑静和此时赶来既有帮助李庭芝和张世杰他们渡江,回援江南的意思,也有赶来助战的打算。只要郑静和一声令下,水军上岸参战,安庆城外处于劣势的宋军马上就会扭转势头,对蒙古军队发起猛攻,他目前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马上脱离接触,把军队撤走。要不然,宋军里应外合之下,给包围成花卷一般的蒙古军队能有多少幸存就很难说了。

    博罗欢不愧为良将之材,转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可惜的是郑静和已经不给他处理的机会。郑静和把令旗一挥,千多两千门火炮对准安庆城头就来了一个火力齐射,炮弹拖着明亮的尾焰、划着美妙的弧形向城头飞去,密密麻麻,把天空都遮住了,阳光都透不过,远远望去是一道道明亮的弧线出现在空中,瑰丽雄奇之极,煞是好看,尉为奇观。

    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出现不计其数的火球,无数的碎肢残臂、支离破碎的肠肠肚肚、飞溅的血肉把火球衬托得无比的凄美。这种凄美中有壮阔,壮阔中有凄美的战争图画,要不是博罗欢亲历,他说什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这世间会有如此让人难以相信的惨烈场面。就是要最富有想象力的丹青国手也不可能描绘得出如此富有震憾力的效果,顶多就是刀箭横飞,尸体满地,绝不会有肢体横飞、碎肉遍地的事情。

    炮兵享有“战争之神”的美誉,要是没有这些震撼效果,就有负这个称号了。

    这次轰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投入这么多火炮对地面目标进行清除,还是从水面发起的进攻,郑静和开了一代先河。

    博罗欢一生征战无数,打了不知多少硬仗,什么战争场景没见过,就是没有见过这种给火器猛轰的场面,饶是他胆子大,阅历丰富也是给吓呆了,和伯颜当日给铸铁炸弹的惊人威力吓得忘了部署迎接赵良淳援军时的情况差相仿佛,直愣愣地站着,连发号施令都忘了。

    第一轮轰炸不仅炸死炸伤了不少蒙古军卒,就是安庆城墙都给炸得不成样子,已经有多处出现要垮塌的迹象。要是城墙一垮,城外的宋军肯定会象潮水一样冲进来,到那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只要神经不是有问题,都会想得到。

    郑静和面无表情地看着蒙古军队哭爹叫娘的场面,挥动手中的旗帜,炮手装填完成后又是一轮齐射,安庆城头上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闪现一个又一个火球,蒙古军卒又给炸死炸伤不少。经过这两番猛轰后,安庆城头上的蒙古军卒死伤惨重,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世界有火器这种武器,压根就不知道如何应对,傻愣愣地炸在那里当活靶子。

    要是换作现代人,当对手的火炮打来时,马上就会卧倒躲避弹片,他们连火炮的概念都没有,傻站着不吃亏才怪。

    爆炸声中还夹杂着不少轰隆隆的声音,这是城墙垮塌发出的声音,城墙出现好几处缺口。

    李庭芝和张世杰两人正为无法扳回劣势苦恼不堪,万未想到郑静和会去而复返,郑静和的第一轮炮轰把安庆城头炸得不成样子,他们除了惊讶以外,没有其他的想法。这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也是没有见过如此富有震撼力的爆炸场面,一时间哪里转得过弯来,不傻都不行。

    直到第二轮齐射过后,安庆城头给炸得不成样子才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立即下令宋军向安庆城猛攻。张世杰挥着刀大吼一声:“冲进城去,杀光鞑子!”率先冲了出去。

    宋军虽然弄不明白火炮是什么东西,也搞不明白安庆为什么那么惨,让蒙古人倒霉总是让人兴奋的事情,士气立时高涨,呐喊着跟着张世杰冲进了城。

    城墙一垮,博罗欢立即意识到不妙,大吼着要蒙古军卒去把缺口堵上。蒙古军卒向以英能征善战著称,怯薜兵团和三卫禁军更是骁勇,可是也给火炮夺了气,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撒腿就跑。瞧他们那模样,恨不得爹娘多生两条腿呢。不要说是博罗欢在督战,就是起成吉思汗于地下来督战可能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种集中千多两千门火炮的齐射,不要说连火炮概念都没有的古人,就是现代人处身其间都会胆颤心惊,给吓破胆的蒙古军卒不跑才怪。

    博罗欢一边大吼一边用弯刀砍杀士卒,想通过武力镇压重新稳定阵势,无意间发现张世杰握着寒光闪闪的钢刀正向他冲来,张世杰高大威武,但在此时的博罗欢眼里张世杰面目狰狞如恶魔,随时要把吞噬了,这位忽必烈的爱将不由得直冒凉气,只好步了士卒的后尘,转身就逃。

    在这次攻打安庆的战斗中,郑静和不仅创造了从水面攻打坚城的先例,还开了登陆作战的先河,为以后大规模登陆作战进行了尝试。在他指挥下,舰炮不断移动,进行火力延伸,对纵深蒙古军卒进行轰炸。

    望着蒙古军队从安庆城里没命地逃跑,郑静和念头一转,立时有了主意,下令船上的宋军除了水手、炮手和必不可少的留守部队以外,所有的人马上登陆,协助李庭芝和张世杰追击蒙古军队。

    命令一下达,万多两万名水军立时跳下水,到处传来卟嗵卟嗵的落水声,从远处望去,水花四溅,江边到处都是宋军,好象麻杆一样,多不胜数。水军一上了岸,挥着钢刀和淮西淮东军一道,象赶鸭子一样追赶蒙古军队去了。

    安庆城下之败好象导火索,引发了连锁反应,消息一传开,那些还没有赶到安庆的蒙古军队立时没有了斗志,甩下宋军就跑,充分挥了他们骑兵多,体能好的优势,经过不懈的努力硬是把鼻子比猎犬还要灵敏的宋军甩掉了。

    淮西混战中的蒙古军队好比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得到老百姓帮助的宋军自然是嗅觉灵敏百倍,他们逃到哪里就会追到哪里。

    如此一来,原本混战多如牛毛的淮西之地又变成了赛跑的比赛场地。这次的比赛不是蒙宋两军向安庆进军,而是蒙古军队拼命地逃离这要命的鬼地方,而宋军是使出吃奶的力气去追杀蒙古军队,把战果最大化。

    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会惊奇地发现,整个淮西到处都是逃命的蒙古军队,到处都是老百姓领着宋军痛打落水狗的惊人场面。

    怯薛兵团这支成立于成吉思汗时代,在蒙古发展史上立下大功的精锐部队和三卫禁军这次南下,忽必烈寄予厚望,要他们以迅雷这及掩耳之势拿下临安,没想到连长江都没有渡过去就吃了败仗,给长期没有得到朝庭补给、装备不良、营养状况差的淮西淮东军象赶鸭子似的追得只有逃命的份。

    忽必烈雄材大略,为历史称赞,他也是想不到竟是这种结果。

    好在蒙古军队多骑兵,四条腿比两条腿跑得快,再者体能好,打不过宋军总跑得过,经过一番艰苦的逃跑比赛总算是把宋军给甩在了后面,伤亡不算大。博罗欢的损失主要是在安庆城下,好在到达安庆的军队数目不大,也就四万来人,在付出了近两万人的代价后,总算是撤出来了。

    这次淮西混战,很有戏剧性,一开始蒙古双方是在进行比赛,都想拿下安庆。到后来却演变成了混战,蒙古军队胜在望,却给郑静和的舰队弄得鸡飞蛋打不说,自己还吃了一个大败仗。对于很少出动的怯薛兵团和三卫禁军来说,损失虽然不是太大,但其意义却很大,这是精锐中的精锐,吃了败仗其影响非常之大,忽必烈震怒,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李隽评论这战极富戏剧性变化的混战时说:“这次混战初看之下肯定会认为这完全是巧合,是郑静和偶然赶到扭转了危局,我并不这样看。我认为,这是因为郑静和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水军指挥官,还是一个富有全局观念的战略家,正是这种全局观使他意识到他必须返回安庆帮助李庭芝和张世杰渡江。

    “在这次淮西大战中,不仅郑静和表现出了纵观全局的战略眼光,李庭芝和张世杰两人也是从全局出发,才促成了这场影响深远的混战。

    “这次混战有两个创新,一个是郑静和集中大量火炮从水面对地面目标进行集中轰炸,其规模之大是历史之最。第二个创⌒λ担骸澳档ぃ的,他首次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尝试,为以后大规模抢滩作战积累了经验。

    “当然,这次混战也不全是好的结果,不好的结果是怯薛兵团三和卫禁军吃了败仗,忽必烈震怒,痛定思痛,引发了蒙古人的军事变革,蒙古军队的实力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们以后的作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最后,李隽用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话作结:“战争就是这样,在相互学习中获得提高!谁能获胜,那不要看谁更善于学习!”

    “郑将军不仅帮我们打跑了鞑子,还带来了这么多船只,是来帮我们渡江的吧?”李庭芝看着郑静和年轻的脸庞笑道:“真象个施舍佛祖的大善人。”

    郑静和谦道:“李大人过奖了,郑某末学后进,智识浅薄,还请李大人不要笑话。”

    “郑将军高瞻远瞻,及时解了我和张大人的危局,李某是感激不尽。郑大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胆识,建立如此功勋,冠军侯当年也不过如此。”李庭芝一向以提携后进著称,很是欣慰郑静和能有如此全局眼光。

    冠军侯是指西汉击破匈奴两大名将中的霍去病。霍去病十八岁出征匈奴,一生六击匈奴,二以校尉,四以统帅带兵,建立了不世奇勋,至今为人们颂扬。李庭芝以此来比拟郑静和,可见他对郑静和是如何的看重。

    郑静和忙谦道:“李大人过奖了。郑静和微薄之才,不敢与骠骑将军相提并论。”

    “你们两个呀,不要在这里一个赞,一个谦的了。就差一面锣了,要不然真象唱戏,一搭一唱的。”张世杰拍着郑静和的肩头,笑道:“以我说啊,我们还是赶快准备准备过江吧。要是去得迟了,后果可不大妙了。”

    李庭芝看着郑静和笑道:“郑将军,你说这个张世杰又在打什么主意了?”张世杰也想听听郑静和的看法,看着他不说话。

    郑静和笑道:“李大人可真是为难静和了,静和哪能猜得到张将军的心思。我想,张将军想的是要是去得迟了,时间拖长了,郭侃要是把战马杀着吃了,我们的骑兵可就没了。”

    郭侃带了二十五万骑兵,有好二十几万匹战马,缴获郭侃的战马,组建宋军的骑兵部队正是张世杰话中之意。要是围困的时间过长,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他肯定会下令宰杀战马,对于宋军来说,损失真的是太大了。

    现在的宋军实力在不断增强,各个兵种都在增强,唯独骑兵因为马匹的关系无法扩大,要是缴获了郭侃的战马,不要多久时间,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就会出现在宋军里。

    张世杰抚掌称妙道:“妙妙妙,郑将军所言正是我所想。”

    “这叫英雄所见皆同!”李庭芝总结说。

    长江上,舳舻千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不计其数的船只满载李庭芝和张世杰的援军顺江而下,直发江南。

    张世杰和李庭芝南渡长江的任务已经改变了,他们最开始是考虑到忽必烈可能会派出增援部队去援助郭侃,才急着渡过长江去与李隽会合,目的在于增强李隽的兵力,以免在江南决战中由于兵力不足而失败。那样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长江水道已经由宋朝水军控制了,忽必烈就是有再多的军队也别想渡过长江了,郭侃已经成了一支孤军,随时可以吃掉他。当然,早吃早好。

    郭侃军到达江南,忽必烈增援江南是必然之事,那么江南就会成为决生死之地,一定要有雄厚的兵力,保住江南这个根本重地。如此想的人不止李庭芝和张世杰两人,还有一个人也是这样想,此人率领的援军正在长江以南的大道上向江南飞驰。

    大路边站着一位高大威猛的将军,看着快速通过的队伍,很是满意,喊道:“弟兄们,拿出精气神!赶到江南,靓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