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刮地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明和高建国乘坐快艇来到武昌府码头的附近,但依然无法立即通过,因为一艘艘等待装粮的船只在武昌府码头排起了十几条长龙。
好在快艇个头小,而且操纵灵活,最后总算是杀出重围,在武昌府码头找了个地方,把李明和高建国他们送上了岸。
武昌府码头也是混乱无比,到处都堆着高高的粮垛和忙碌的人群。大家费了好半天的劲儿,总算是来到了第一分舰队临时司令部。
可是司令部里也只有几个参谋负责接电话,叶长盛和刘东正在江面坐镇指挥,就算他们现在想回都回不来,江面上的船只太多了。
但叶长盛还是通过电台分别向董事局的几个常委做了汇报,高建国和王和还对他进行鼓励,并代表远东公司董事局向长剑舰队第一分舰队进行慰问。
高建国站在武昌府码头的一处高地上,颇为感慨的说道:“还真是湖广熟,天下足啊。仅仅武昌府一地,就弄到了如此多的粮食,若是我们扫了整个湖广、江西等漕粮大省,公司是不是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李明摇了摇头,苦笑道:“这次长江舰队能取得如此大的收获,主要是崇祯大旱这几年,大明的粮价翻着跟头的往上涨,大明江南各地的士绅阶层都在大肆屯粮,而且很多做了粮商,为了方便运输周转,就都把粮食集中囤积在沿江交通要冲地代。
其实我们若是深入湖广、江西等产粮地区,肯定会有所收获,但未必就有我们再长江沿岸的发达地区缴获的多。至于北方,因为这些年流贼遍地,所以除了运河两岸有一些官仓藩库,其他地区的粮食基本都囤积在州府城内。”
王和也笑着道:“这帮士绅地主和王公勋贵,就是一群大明的蛀虫、硕鼠,为了维护他们这个集团的利益,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他们还大肆发国难财。呵呵……只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在江南囤积了几年的粮食,这次算是赔的是干干净净。”
乔海鹏嘿嘿的笑了一下说道:“既然江南不缺粮食,那我们过两年,再组织部队南下抢一次,估计收获也不会小吧。”
李明笑了下,然后摇了摇头道:“这次是我们选择的时机好,正赶上崇祯大旱,就连几年的陈粮都能卖上天价,所以江南的富户地主、士绅官僚几乎家家都做粮食生意。我们这次缴获的粮食,可能是他们这几年的存货,我刚才过江的时候,特意看了下几艘船只装载的粮食,很多都是积年的陈粮。
现在沿江各个码头的官仓、粮店里囤积的粮食,没有几年时间,根本达不到如此的规模。下一次我们恐怕再也遇不到这样的好事儿了。以后不用抢,只要我们控制了长江,每年湖广、江西等产粮区的粮食肯定会卖与我们远东,因为没有北方的庞大的粮食需求,这些产粮地区的粮价势必会暴降。”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也纷纷来到各个基层,高建国每天在武昌府码头的舰队临时司令部坐镇指挥。王和、郭松去了江对岸的汉阳、汉口,乔海鹏和李玉坤等人则是乘坐飞艇去了江西和南京。
李明和宋涛带着部队坐船深入武昌府南部的湖广产粮区,横扫了整个湖广地区的南部,确实如李明所预料的那样,深入湖广地区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但是却远远的低于预期。
但是第三舰队深入苏常、江浙地区,部队的缴获却也非常的喜人。毕竟这个地区属于大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个地区不但有粮食,还有棉花、布匹、生丝等各种纺织品和原料。
这些东西对于远东公司来说,也算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作用仅次于粮食。毕竟衣、食、住、行,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耗费物资最大的几项开支。
明朝是16世纪、17世纪时期,世界上经济最繁华的国家之一。明朝中期开始,大明商品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进入了继西汉、宋朝之后的第三个高峰。
尤其是江南地区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江南棉花、桑树、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开辟了许多茶园和桑园。
江南许多重要商品的贸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局部范围内的狭小市场,而是被长途贩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乃至行销全国。
这些商品中奢侈品在商品总量中占了一定比例,主要是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占据了市场流通总额的大部分,尤以粮食、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盐、茶七类物品为商品中的大宗。
而这些百姓日常的生活用品,其实就是远东公司最需要的物资。而苏常地区和江浙地区,则是上述商品的生产基地和商品批发零售中心。
远东军第三舰队占领了南直隶和江浙地区,除了南京是围而不打,对其他地区却都不放过。以往大军破城之后,将帅为了鼓励将士们的士气,往往会下令屠城、劫掠,让官兵在几日内通过杀戮、劫掠、****等方式宣泄心中暴戾的情绪。
但远东军每当攻占一座城镇,部队进城后都是秋毫无犯,纪律及其严明。日夜在城中维持秩序,还会在城内采取“严打”,对城内的城狐社鼠和嘎杂流痞狠狠的杀一批,尽量稳定城镇的局势。
公司的政策早就已经确定了下来,那就是远东军进入中原以后,对大明各地底层百姓,以及社会中下层的小门小户、小地主和小商小贩,都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但是对于士绅阶层、官僚阶层和王公勋贵,却一点都不会手软。尤其是在各地大肆鱼肉乡里、欺男霸女的土豪劣绅,公司必然会采取铁血政策予以消灭。
所以江南各地的高门大户算是到了血霉,每当攻占一座城镇,远东军控制了城中的局势以后,就在情报部门的协助下,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刮地皮”行动。
(未完待续。)
李明和高建国乘坐快艇来到武昌府码头的附近,但依然无法立即通过,因为一艘艘等待装粮的船只在武昌府码头排起了十几条长龙。
好在快艇个头小,而且操纵灵活,最后总算是杀出重围,在武昌府码头找了个地方,把李明和高建国他们送上了岸。
武昌府码头也是混乱无比,到处都堆着高高的粮垛和忙碌的人群。大家费了好半天的劲儿,总算是来到了第一分舰队临时司令部。
可是司令部里也只有几个参谋负责接电话,叶长盛和刘东正在江面坐镇指挥,就算他们现在想回都回不来,江面上的船只太多了。
但叶长盛还是通过电台分别向董事局的几个常委做了汇报,高建国和王和还对他进行鼓励,并代表远东公司董事局向长剑舰队第一分舰队进行慰问。
高建国站在武昌府码头的一处高地上,颇为感慨的说道:“还真是湖广熟,天下足啊。仅仅武昌府一地,就弄到了如此多的粮食,若是我们扫了整个湖广、江西等漕粮大省,公司是不是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李明摇了摇头,苦笑道:“这次长江舰队能取得如此大的收获,主要是崇祯大旱这几年,大明的粮价翻着跟头的往上涨,大明江南各地的士绅阶层都在大肆屯粮,而且很多做了粮商,为了方便运输周转,就都把粮食集中囤积在沿江交通要冲地代。
其实我们若是深入湖广、江西等产粮地区,肯定会有所收获,但未必就有我们再长江沿岸的发达地区缴获的多。至于北方,因为这些年流贼遍地,所以除了运河两岸有一些官仓藩库,其他地区的粮食基本都囤积在州府城内。”
王和也笑着道:“这帮士绅地主和王公勋贵,就是一群大明的蛀虫、硕鼠,为了维护他们这个集团的利益,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他们还大肆发国难财。呵呵……只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在江南囤积了几年的粮食,这次算是赔的是干干净净。”
乔海鹏嘿嘿的笑了一下说道:“既然江南不缺粮食,那我们过两年,再组织部队南下抢一次,估计收获也不会小吧。”
李明笑了下,然后摇了摇头道:“这次是我们选择的时机好,正赶上崇祯大旱,就连几年的陈粮都能卖上天价,所以江南的富户地主、士绅官僚几乎家家都做粮食生意。我们这次缴获的粮食,可能是他们这几年的存货,我刚才过江的时候,特意看了下几艘船只装载的粮食,很多都是积年的陈粮。
现在沿江各个码头的官仓、粮店里囤积的粮食,没有几年时间,根本达不到如此的规模。下一次我们恐怕再也遇不到这样的好事儿了。以后不用抢,只要我们控制了长江,每年湖广、江西等产粮区的粮食肯定会卖与我们远东,因为没有北方的庞大的粮食需求,这些产粮地区的粮价势必会暴降。”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也纷纷来到各个基层,高建国每天在武昌府码头的舰队临时司令部坐镇指挥。王和、郭松去了江对岸的汉阳、汉口,乔海鹏和李玉坤等人则是乘坐飞艇去了江西和南京。
李明和宋涛带着部队坐船深入武昌府南部的湖广产粮区,横扫了整个湖广地区的南部,确实如李明所预料的那样,深入湖广地区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但是却远远的低于预期。
但是第三舰队深入苏常、江浙地区,部队的缴获却也非常的喜人。毕竟这个地区属于大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个地区不但有粮食,还有棉花、布匹、生丝等各种纺织品和原料。
这些东西对于远东公司来说,也算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作用仅次于粮食。毕竟衣、食、住、行,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耗费物资最大的几项开支。
明朝是16世纪、17世纪时期,世界上经济最繁华的国家之一。明朝中期开始,大明商品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进入了继西汉、宋朝之后的第三个高峰。
尤其是江南地区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江南棉花、桑树、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开辟了许多茶园和桑园。
江南许多重要商品的贸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局部范围内的狭小市场,而是被长途贩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乃至行销全国。
这些商品中奢侈品在商品总量中占了一定比例,主要是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占据了市场流通总额的大部分,尤以粮食、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盐、茶七类物品为商品中的大宗。
而这些百姓日常的生活用品,其实就是远东公司最需要的物资。而苏常地区和江浙地区,则是上述商品的生产基地和商品批发零售中心。
远东军第三舰队占领了南直隶和江浙地区,除了南京是围而不打,对其他地区却都不放过。以往大军破城之后,将帅为了鼓励将士们的士气,往往会下令屠城、劫掠,让官兵在几日内通过杀戮、劫掠、****等方式宣泄心中暴戾的情绪。
但远东军每当攻占一座城镇,部队进城后都是秋毫无犯,纪律及其严明。日夜在城中维持秩序,还会在城内采取“严打”,对城内的城狐社鼠和嘎杂流痞狠狠的杀一批,尽量稳定城镇的局势。
公司的政策早就已经确定了下来,那就是远东军进入中原以后,对大明各地底层百姓,以及社会中下层的小门小户、小地主和小商小贩,都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但是对于士绅阶层、官僚阶层和王公勋贵,却一点都不会手软。尤其是在各地大肆鱼肉乡里、欺男霸女的土豪劣绅,公司必然会采取铁血政策予以消灭。
所以江南各地的高门大户算是到了血霉,每当攻占一座城镇,远东军控制了城中的局势以后,就在情报部门的协助下,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刮地皮”行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