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北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濡须水不是裕溪河、而是从东兴堤向南流向,濡须口大致在繁昌县对岸;赭圻城位于繁昌县附近。)
空中灰蒙蒙的,天色正在渐渐暗下去,若是晴天、不久前便该看到太阳下山的景象了。
吕据站在船楼的女墙边,仰头向西边眺望,偏北的方向、地平线上有如乌云般的影子,那是西岭山脉。此地正在铜官集(铜陵市)西南。
他的目光稍微下移,随即看到了江面上飘着大小无数的船只!从武昌一路经柴桑等地跑回来,他的兵力终于得到了大量补充,赭圻城来的吴军船队已经加入;还有第二路水军差不多快到赭圻城了,很快亦能会合。看着这壮阔的场面,吕据的心境为之豁然,情绪又渐渐燃起!
吕据转过身,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的旗帜,接着伸出指背、细心地触摸着风向。
“吹得是正北风,仆测过了。”夏口督孙壹的声音道。
吕据点头,用一种很小心的奇怪语气道:“是北风。”
孙壹道:“从赭圻城附近过来,虽是逆流、但大多江段是顺风,留将军(留赞)的第二路舟兵明早之前,必能到达!”
吕据又回顾身边的几个将领。陆抗一言不发,丹阳丞沈莹开口道:“吕将军若要战,铜官集附近着实是最好的地段!不然只能通过濡须口、继续东下,很快便能与武进、石头城赶来的第三路水军会合,水军战船主力可尽数集结。”
孙壹
皱眉道:“但这样的话,晋军王濬部与巢湖水师也能会合,我军占不到什么优势。”
大伙从夏口武昌一路跑了八百多里,估计都很窝火,孙壹此时应该是主战的。
吕据与孙壹的感受几乎一样,不过吕据现在是西线主将,责任重大!大江水面,大概就是此时吴国抵挡晋军、最可靠的屏障;拥有这道天堑,正是靠吴军的这些水军!
因此吕据表现得更慎重一些,没有立刻明确决策,只是说道:“伯玉之言没错,铜官集这数十里的江面,江水南北流向;逆流顺风,最利于我军。”
船只航行、最快的条件当然是顺风顺流,但水上会战,并非速度越快越好。
而像吴军现在这样,一旦调头迎战上游晋军,便是居北向南;逆流、但顺着北风,这才是最好的情况!乃因船只的风帆和船桨,都可能在交战中损坏,然而风帆船桨、都不影响吴军顺流退回军阵;进攻冲击时又可以顺风鼓帆,机动条件好、风向也能增加弓弩射程,故而进可攻退可守。
孙壹听吕据这么一说,立刻又道:“蜀兵虽善水战,可王濬才到蜀地几年?那帮人训练不足,几乎是乌合之众,上次在西陵峡口大战,纯粹是靠人多。后来又把襄阳那边的一些汉水水军、拼凑到一起,算是半个旱鸭子!”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而我军得到了朱将军、留将军两路援兵之后,实力大增、
即至近三万人,兵力人数对于王濬已无劣势。今夜会合留将军,明早反击王濬部晋军,必有胜算!”
陆抗开口道:“濡须口离此地已不足百里。”
孙壹道:“故此更不能往后退了!离濡须口越近,晋军巢湖水师临时赶到战场、越容易与王濬配合;那时便无法再分割东西两路敌军。而在铜官集附近,晋军巢湖水师即便明早立刻出动、应该也来不及了。张特敢从濡须口出来,明日我军击败王濬,调头便灭张特,将他们分而歼之!”
他说罢又恍然道:“再说我军的第三路援军、亦能在两天内抵达,到时援军一过濡须口,张特还得面临两面夹击。”
吕据再次环视左右,沈莹等人都微微点头,陆抗也没有反对的意思。铜官集,此地至少可以一战!
考虑一会,吕据迎着北方深吸了口气,说道:“派人去与朱将军(朱异)商议,朱将军若无异议,明晨开战!”
很快夜幕便逐渐拉开,天上不见月亮星辰、黑漆漆一片。江面上却能看到星星点点的亮光,宛若繁星落了下来。
战船上都会挂上灯笼、或者点燃火把,否则这么黑的晚上,战船可能撞到一起损坏。
而且西岸的陆地上,也能隐约看到亮光。西岸离石亭挂车那边不太远,几乎没有什么百姓,偶有人烟、晚上也舍不得点那么亮的火把;所以岸上是晋军的斥候。这是很正常的事,两军隔着
大江、在陆地上都有斥候,要尽量打探观察对方的动向。
……西岸不仅有晋军斥候,秦亮带着马队也在江边。不过吴军应该想不到,天都黑了、晋朝皇帝会亲自出现在前线!
张猛的前锋马兵主力,已在西岭山东麓扎营、就在铜官集的斜对岸;皇帝中军,暂时也设在张猛营中。但因此时正有吴军船队经过,秦亮方才率马队出了军营,来到不远的江边亲自观察。
“是不是有点慢?”秦亮终于侧目问身边的人。
钟会的声音道:“臣也觉得,吴军的船是比较慢。”马茂等人也附和了一声。
但是江上黑漆漆的,几乎什么都看不到。大伙只能仔细观察那些亮点缓缓移动,并要估计距离,因为越远的船只、角度变化看起来越慢。
这时秦亮向左侧转头,脸上立刻感受到寒风迎面吹来;有风的晚上,还能听到岸边传来的水声。虽然是晚上,但是这地方的方向很好判断,江水几乎是朝正北方向流向、大伙位于西岸。
观望良久,秦亮收起了目光,伸手在脸上一摸、已是冰冷一片。他转头道:“留下一些人轮流当值,在这里生火取暖,也好作为个据点,免得回来的斥候、找不到军营的位置。”马茂拜道:“喏。”
很快众人跟着秦亮调头,朝西边的军营骑马回去。
或因此地的对岸、有铜官集的缘故,又有西岭山脉遮蔽、周围有湖泊阻隔,居然让张
猛的人找到了一个小村子。百姓大概临时跑到山林里去了,村子遂被晋军占领、构筑成军营。
几个一起到达一座茅草檐顶的土院子,进得一间茅屋,里面还烧着一只土砌的炉子。空气中飘着一股姜茶的气味,顿时让人有了暖和的错觉。
秦亮走到土墙上的地图前,又回头说了一句:“不必多礼了,入座罢。”钟会等人道:“谢陛下。”
不多时,未跟着出行的贾充、亦已进屋见礼。秦亮看着墙上的大图有点走神,等他转过身来时,竟不知宫女何时盛上了姜茶。如果姜茶带点咸味,那必定是玄姬亲手煮的,别人基本不会往茶里放盐。
简陋破旧的土屋中,蜡烛的光亮明暗不定,秦亮朝门外看了一眼、院子里黑漆漆一片。这么晚了,几个随军的大臣都没有告辞的意思,大概都意识到今夜不平常。
秦亮便忍住了没踱步,不想在人前表现出来。他随即跪坐到草席上,从包袱里翻出了另一幅地图。
只有包袱里的一些图是裴秀所作。没有人能准确测量路程、尤其是蜿蜒大江的水路距离,因为以前大江都不受北方政權控制;不过即便是估算,裴秀的图至少有比例尺,别的图也就看个形状方位。于是秦亮又拿出了一把木尺,在图上量。
除了路程长度不准,江水流速、风速都没法精准掌握,甚至时辰也是。不过秦亮叫人测量过、晋军战船在漂流
和用桨时的速度,再加上估计,还是能大概得出一些判断。
秦亮放下直尺,端起溫热的姜茶喝了一口,抬头说道:“要是吕据明日再跑一天,就会靠近濡须口了。”
草席上的几个人顿时陆续说起了话,钟会的声音道:“明日吴军若继续向东北退却,便是打算与更多的援军会合。”马茂道:“吕据这样做的话、我们没办法阻挡,那战场形势倒变得简单了不少。无非两军主力各自聚集,南北对峙。”
因此复杂的局面在于,如果吕据就在铜官集附近不走了呢?
秦亮不禁再次拿起了木尺,量着铜官集到濡须口之间曲折的线条,然后大致心算加了一下。
果然钟会又道:“吕据不继续东下的话,得看他们总共聚集了多少人。”
贾充道:“今日已有一大批吴军战船与吕据会合,另外张特奏报、第二拨战船也靠近了濡须口,正向南而来。两拨援军加起来,估计有两万人。现在我们中军还未得到别的消息,暂不知牛渚那边、后续还有没有吴国水军,明日应能收到更多的奏报。”
秦亮一时没吭声,心里仍在琢磨此时的处境。
如果吕据在铜官集附近等待,而王濬按兵不动的话、稍作耽误,让吴军聚集起更大的优势兵力;晋军南北两路水军主力、便会被一分为二。而且铜官集这个位置很要命,晋军巢湖水师如果出动早了、容易被围歼,迟了又赶
不上王濬与吕据的会战。
主要是吴军各路正在运动之中,晋军中军对于吴军的情报、一时间获取得仍不太充分。
当然秦亮最保守谨慎的选择,还是让王濬、张特都不出动,等待军情更加明了清晰。这样水军至少能自保,王濬可以往上游避战;张特在徐塘、濡须水有陆军支援,且在濡须水中位于上游,防守是有办法的。不过从全局来看,水军此刻的保守、定会让战事极大地拖延下去!秦亮抬眼再次朝门外看了一眼,心里反复闪过各种各样的因素和细节。
“呼……”忽然贾充长长地叹出了一口气。
秦亮回顾左右,终于神情一凛、冷冷地说道:“连夜派人去,先下一道军令给王濬,若未收到后续的命令,明日遇敌、即可全速进攻!”
众人都转过头来,片刻之后,贾充才郑重其事地顿首:“臣遵诏。”
(濡须水不是裕溪河、而是从东兴堤向南流向,濡须口大致在繁昌县对岸;赭圻城位于繁昌县附近。)
空中灰蒙蒙的,天色正在渐渐暗下去,若是晴天、不久前便该看到太阳下山的景象了。
吕据站在船楼的女墙边,仰头向西边眺望,偏北的方向、地平线上有如乌云般的影子,那是西岭山脉。此地正在铜官集(铜陵市)西南。
他的目光稍微下移,随即看到了江面上飘着大小无数的船只!从武昌一路经柴桑等地跑回来,他的兵力终于得到了大量补充,赭圻城来的吴军船队已经加入;还有第二路水军差不多快到赭圻城了,很快亦能会合。看着这壮阔的场面,吕据的心境为之豁然,情绪又渐渐燃起!
吕据转过身,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的旗帜,接着伸出指背、细心地触摸着风向。
“吹得是正北风,仆测过了。”夏口督孙壹的声音道。
吕据点头,用一种很小心的奇怪语气道:“是北风。”
孙壹道:“从赭圻城附近过来,虽是逆流、但大多江段是顺风,留将军(留赞)的第二路舟兵明早之前,必能到达!”
吕据又回顾身边的几个将领。陆抗一言不发,丹阳丞沈莹开口道:“吕将军若要战,铜官集附近着实是最好的地段!不然只能通过濡须口、继续东下,很快便能与武进、石头城赶来的第三路水军会合,水军战船主力可尽数集结。”
孙壹
皱眉道:“但这样的话,晋军王濬部与巢湖水师也能会合,我军占不到什么优势。”
大伙从夏口武昌一路跑了八百多里,估计都很窝火,孙壹此时应该是主战的。
吕据与孙壹的感受几乎一样,不过吕据现在是西线主将,责任重大!大江水面,大概就是此时吴国抵挡晋军、最可靠的屏障;拥有这道天堑,正是靠吴军的这些水军!
因此吕据表现得更慎重一些,没有立刻明确决策,只是说道:“伯玉之言没错,铜官集这数十里的江面,江水南北流向;逆流顺风,最利于我军。”
船只航行、最快的条件当然是顺风顺流,但水上会战,并非速度越快越好。
而像吴军现在这样,一旦调头迎战上游晋军,便是居北向南;逆流、但顺着北风,这才是最好的情况!乃因船只的风帆和船桨,都可能在交战中损坏,然而风帆船桨、都不影响吴军顺流退回军阵;进攻冲击时又可以顺风鼓帆,机动条件好、风向也能增加弓弩射程,故而进可攻退可守。
孙壹听吕据这么一说,立刻又道:“蜀兵虽善水战,可王濬才到蜀地几年?那帮人训练不足,几乎是乌合之众,上次在西陵峡口大战,纯粹是靠人多。后来又把襄阳那边的一些汉水水军、拼凑到一起,算是半个旱鸭子!”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而我军得到了朱将军、留将军两路援兵之后,实力大增、
即至近三万人,兵力人数对于王濬已无劣势。今夜会合留将军,明早反击王濬部晋军,必有胜算!”
陆抗开口道:“濡须口离此地已不足百里。”
孙壹道:“故此更不能往后退了!离濡须口越近,晋军巢湖水师临时赶到战场、越容易与王濬配合;那时便无法再分割东西两路敌军。而在铜官集附近,晋军巢湖水师即便明早立刻出动、应该也来不及了。张特敢从濡须口出来,明日我军击败王濬,调头便灭张特,将他们分而歼之!”
他说罢又恍然道:“再说我军的第三路援军、亦能在两天内抵达,到时援军一过濡须口,张特还得面临两面夹击。”
吕据再次环视左右,沈莹等人都微微点头,陆抗也没有反对的意思。铜官集,此地至少可以一战!
考虑一会,吕据迎着北方深吸了口气,说道:“派人去与朱将军(朱异)商议,朱将军若无异议,明晨开战!”
很快夜幕便逐渐拉开,天上不见月亮星辰、黑漆漆一片。江面上却能看到星星点点的亮光,宛若繁星落了下来。
战船上都会挂上灯笼、或者点燃火把,否则这么黑的晚上,战船可能撞到一起损坏。
而且西岸的陆地上,也能隐约看到亮光。西岸离石亭挂车那边不太远,几乎没有什么百姓,偶有人烟、晚上也舍不得点那么亮的火把;所以岸上是晋军的斥候。这是很正常的事,两军隔着
大江、在陆地上都有斥候,要尽量打探观察对方的动向。
……西岸不仅有晋军斥候,秦亮带着马队也在江边。不过吴军应该想不到,天都黑了、晋朝皇帝会亲自出现在前线!
张猛的前锋马兵主力,已在西岭山东麓扎营、就在铜官集的斜对岸;皇帝中军,暂时也设在张猛营中。但因此时正有吴军船队经过,秦亮方才率马队出了军营,来到不远的江边亲自观察。
“是不是有点慢?”秦亮终于侧目问身边的人。
钟会的声音道:“臣也觉得,吴军的船是比较慢。”马茂等人也附和了一声。
但是江上黑漆漆的,几乎什么都看不到。大伙只能仔细观察那些亮点缓缓移动,并要估计距离,因为越远的船只、角度变化看起来越慢。
这时秦亮向左侧转头,脸上立刻感受到寒风迎面吹来;有风的晚上,还能听到岸边传来的水声。虽然是晚上,但是这地方的方向很好判断,江水几乎是朝正北方向流向、大伙位于西岸。
观望良久,秦亮收起了目光,伸手在脸上一摸、已是冰冷一片。他转头道:“留下一些人轮流当值,在这里生火取暖,也好作为个据点,免得回来的斥候、找不到军营的位置。”马茂拜道:“喏。”
很快众人跟着秦亮调头,朝西边的军营骑马回去。
或因此地的对岸、有铜官集的缘故,又有西岭山脉遮蔽、周围有湖泊阻隔,居然让张
猛的人找到了一个小村子。百姓大概临时跑到山林里去了,村子遂被晋军占领、构筑成军营。
几个一起到达一座茅草檐顶的土院子,进得一间茅屋,里面还烧着一只土砌的炉子。空气中飘着一股姜茶的气味,顿时让人有了暖和的错觉。
秦亮走到土墙上的地图前,又回头说了一句:“不必多礼了,入座罢。”钟会等人道:“谢陛下。”
不多时,未跟着出行的贾充、亦已进屋见礼。秦亮看着墙上的大图有点走神,等他转过身来时,竟不知宫女何时盛上了姜茶。如果姜茶带点咸味,那必定是玄姬亲手煮的,别人基本不会往茶里放盐。
简陋破旧的土屋中,蜡烛的光亮明暗不定,秦亮朝门外看了一眼、院子里黑漆漆一片。这么晚了,几个随军的大臣都没有告辞的意思,大概都意识到今夜不平常。
秦亮便忍住了没踱步,不想在人前表现出来。他随即跪坐到草席上,从包袱里翻出了另一幅地图。
只有包袱里的一些图是裴秀所作。没有人能准确测量路程、尤其是蜿蜒大江的水路距离,因为以前大江都不受北方政權控制;不过即便是估算,裴秀的图至少有比例尺,别的图也就看个形状方位。于是秦亮又拿出了一把木尺,在图上量。
除了路程长度不准,江水流速、风速都没法精准掌握,甚至时辰也是。不过秦亮叫人测量过、晋军战船在漂流
和用桨时的速度,再加上估计,还是能大概得出一些判断。
秦亮放下直尺,端起溫热的姜茶喝了一口,抬头说道:“要是吕据明日再跑一天,就会靠近濡须口了。”
草席上的几个人顿时陆续说起了话,钟会的声音道:“明日吴军若继续向东北退却,便是打算与更多的援军会合。”马茂道:“吕据这样做的话、我们没办法阻挡,那战场形势倒变得简单了不少。无非两军主力各自聚集,南北对峙。”
因此复杂的局面在于,如果吕据就在铜官集附近不走了呢?
秦亮不禁再次拿起了木尺,量着铜官集到濡须口之间曲折的线条,然后大致心算加了一下。
果然钟会又道:“吕据不继续东下的话,得看他们总共聚集了多少人。”
贾充道:“今日已有一大批吴军战船与吕据会合,另外张特奏报、第二拨战船也靠近了濡须口,正向南而来。两拨援军加起来,估计有两万人。现在我们中军还未得到别的消息,暂不知牛渚那边、后续还有没有吴国水军,明日应能收到更多的奏报。”
秦亮一时没吭声,心里仍在琢磨此时的处境。
如果吕据在铜官集附近等待,而王濬按兵不动的话、稍作耽误,让吴军聚集起更大的优势兵力;晋军南北两路水军主力、便会被一分为二。而且铜官集这个位置很要命,晋军巢湖水师如果出动早了、容易被围歼,迟了又赶
不上王濬与吕据的会战。
主要是吴军各路正在运动之中,晋军中军对于吴军的情报、一时间获取得仍不太充分。
当然秦亮最保守谨慎的选择,还是让王濬、张特都不出动,等待军情更加明了清晰。这样水军至少能自保,王濬可以往上游避战;张特在徐塘、濡须水有陆军支援,且在濡须水中位于上游,防守是有办法的。不过从全局来看,水军此刻的保守、定会让战事极大地拖延下去!秦亮抬眼再次朝门外看了一眼,心里反复闪过各种各样的因素和细节。
“呼……”忽然贾充长长地叹出了一口气。
秦亮回顾左右,终于神情一凛、冷冷地说道:“连夜派人去,先下一道军令给王濬,若未收到后续的命令,明日遇敌、即可全速进攻!”
众人都转过头来,片刻之后,贾充才郑重其事地顿首:“臣遵诏。”